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王安石——一道德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8 10:05:49 0


01 百年大计

反对派对新法推行百般阻挠,而神宗皇帝态度不坚定,对保守派的姑息纵容,王安石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在对科举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之后,决心再接再厉地对学校教育制度进行广泛深入的改革。他认为‘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才皆足于有为于世。’如果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势必要在‘一道德’统一认识方面下大力气。而改革教育不失为一种可行之道!

熙宁四年十月,王安石对原有的太学进行了改革,开始实行‘三舍法’。

新法规定:初入太学的为外舍生,熙宁年间不限名额,元丰年间限以2000名;外舍生在一年之后经考试可升为内舍生,熙宁年间名额为200人,元丰年增为300。内舍生再经考试升为上舍生,上舍生名额仅为百人。上舍生中上等者,可以不经考试而直接授官。而且规定,上舍学生的日常生活完全由国家负担。

在此之前,宋王朝的太学徒有其名,‘学舍虽存,生徒至寡’,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不利于各种人才的培养。有鉴于此,新法规定,太学增设直讲十员,每两人主讲一经,根据所教学生三舍进退的人数我寡进行考评升黜。(高分低能的这种教育流弊直至今日,教育坑人啊。)

新法在整顿太学的同时,对太学之外的州县学也有一定的发展与补充。熙宁四年,下令京东、京西、河北、陕西、河东等五路置学,并配备教授,赐给学田。

做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王安石敏锐的察觉到了朝堂之上南北官员数量上的巨大差异。以南方士子形成的官僚集团,在朝堂之上已经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他们往往相互援引、奖掖,在朝中或明或暗的排斥异己,左右朝局。

长此以往,这种地域性的政治团体势必会影响到新法的推行,王安石的担心并非是杞人忧天。本来政治就是一种平衡术,任何试图打破这种平衡的人事变动,都耐人寻味。

为了打击、弱化朝堂之上南人的政治势力,有必要让更多的北方士子进入政治权力中心。他有意在改革科举、教育制度的时候,对北方士子做了政策倾斜。王安石规定:北方五路士子改进士科后,一律另场考试。适当放低录取门槛。特别给京东、陕西、河东、河北、京西五路考生优待,将‘旧合放解额,并还本路’,使‘东南士人不得侵夺’。而且在考试之前,特意为上述五路士子设置了学官,具体指导士子进士科考试训练,让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的考试章程,在最终的考试中占得先机,以消除因改革而带来的各种不便。

当一些政治势力逐渐成长为既得利益集体之后,它不由自主地会排挤和压制潜在的对手。从此为了巩固已有的政治果实,不再为社会、政府贡献智慧与力量,非但如此,甚至不思进取、形成痼疾,进而变质成为影响和阻挠社会进步的反对势力。与之衍生的还有不可根治的贪腐,如果不能消除于萌芽状态,后果不堪设想。

王安石主持的关于科举、教育制度的改革,继庆历新政之后,再次掀起了一个办学热潮,史物‘熙宁兴学’,其中得失成败值得后人深思。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司马光不问情由通通表示强烈之反对,而只有关于科举的改革正合他心意。所以,在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王安石死去之后,司马光上台执政,各项新法被废除,唯有科举改革的成果被基本予以保留。

王安石改革科举、教育的举措并非只是影响了有宋一代,而是一直影响到清末民初。

改革科举,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众所周知,在有宋一代‘秉笔者如林、趋选者如云’的社会中想要出人头地,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应发解试的士人,有些州郡竟多达万余人,应省试者也动辄四五千人,要在成千上万的举人中,仅录取数百名进士和明经诸科,(慕雨按——可叹的是,千余年前的王安石虽有远过侪辈的不凡见识,但仍没有琢磨出高校扩招的妙计。没有将高等教育当成一种赢利模式来国家生财,令当代国人专美于后世,实在是件憾事!)若无统一的评卷标准,确实是一件工程浩大的事情。

明经、诸科以帖经、墨义取士,虽屡遭人诟病而不能废罢,正是因为它是以背诵经文,注疏的正确与否来作为评判标准的。有了这个标准答案做标尺,很容易评出成绩的高低好坏,更可以让那些科场失意的人输的无话可说。至于,在以往的进士科中,虽然也有许多声音主张废诗赋而用策论,或诗赋、策论并重,但终究因‘诗赋声病易考,策论汗漫难知’的缘故,‘祖宗以来,莫之有改。’

王安石新法采用经文大义取士,因为允许引用诸家之说,参以已意,竟然出现了‘全不顾经文,务自立说’的情形。这样一来,就令主持考试的官员深感为难。因为在评卷的时候,没有了国家标准,必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于分出高低。(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同样的文章不同的人来阅读,会做出截然不同的评判,这种事情不足为奇。)

对于这个问题,王安石早有准备,在改革科举制度的同时,‘中书撰大义式颁行’。如此一来,士人在经义考试中有了必须遵循的格式。对于这种国家标准为何物,后人虽已不可尽知。但从彼时王安石为士子所撰的范文《非礼之礼》、《王霸》、《仁智》等文章来分析,虽然该标准不强求对仗排偶,但已引入古散文的章法和唐诗以来的格律,有了破题、承题及若干个比,从而开创了后世八股文的先河。这种文体经南宋诸学人的完善与发展,基本上奠定了明、清时文——八股文的基础。

02 八股与党争

熙宁八年二月,为了‘同道德之归,一名分之守’,宋廷设立了经义局,修撰新义。前文中述及的《三经新义》正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其中的《诗经新义》与《尚书新义》由王安石门人弟子同共完成,其中既有王安石之子王雱与吕惠卿二人的功劳,亦有王安石女婿蔡卞和妹夫沈括等人的撰注,而《周官新义》则由日理万机的王安石亲自操刀。《三经新义》正是为了变法派利用学术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其中表述也基本上王安石的政治思想。

宋代大义呈文主张‘推明义理之学’,不拘一家之学,话虽说的冠冕堂皇,但在统治阶级的倡导下,王安石的新学唯我独尊,士人从功利目的出发撰作时难免会故意趋奉。自《三经新义》颁布之后,当时学者无不传习,‘凡士子应试者,自一语以上,非《新义》不得用。’很快,《新义》就成了学生的必读教材,取士的唯一标准,这种情形说的好听点儿就是统一思想,讲的难听点就是禁锢思想。

等到王安石的学说在南宋年间饱受非议之后,理学空气弥漫朝野,理学名臣朱熹的《四书集注》代替了《三经新义》成为士人应试的标准答案,从而奠定了元代之后考《四书》文的基础。于是进士科无论是试大义还是策论,都有了统一的标准答案。

对于这种情形,明末清初的顾炎武一针见血的指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王安石对科举的改革,居然出现了如此严重的后果,让他始料未及。这也是他为后人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安石用经义策论取士,正是希望通过政治手段和制度来实施自己的文学主张。他的这种作法令道学家‘二程’十分反感,指名道姓的批评道:‘介甫之言道,以文焉耳矣。言道如此,已则不能然,是已与道二也。夫有道者不矜于文学之门,启口容声,皆至德也。’

另一位文学巨匠苏轼的认识既不同于二程,又有别于王安石。在王安石上疏探讨科举改革之际,苏轼便上《议学校贡举状》,反对王安石罢诗赋而以经义策论取士,并指出在经学之士石介与文学之士杨亿之间,宁可取后者而不敢前者。在苏轼看来,经学之士‘迂阔’,不及文学之士‘耿介’。

王安石、二程、苏轼三方各有大批拥趸,文学思想上的分歧促使了政治上的分党,政治上的分党造成了文人群体的分野。事实上,对于文与道或文学与经学之关系的不同认识,正是促使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学,以苏轼为首的蜀学、和以程颐为首的洛党形成的重要原因。(文官政治的弊端,在宋时就已经暴露无遗。然而,因地域、思想的不同而形成的政治斗争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仍在不断地发生。如何避免北宋年间恶性党争的历史重演,应该是每一个关心国、家福祉的国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按王安石的本意,是希望将经生培养成知‘经术’的文学之士,使其人其文‘务为有补于世’,担负起治国经邦的重任。但事与愿违,故而招致其他文学之士的强烈不满。从专颂帖经、墨义到专颂王安石的《周官新义》,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对于这次科举改革的缺失,晚年的王安石也有所察觉。曾感慨再三道:“欲变学究(即经生)为秀才,不谓变秀才(即文士)为学究也。”对于出现这种结果,已是暮年的王安石有心无力只能深表遗憾。

在此之前,教坊间已有讥讽之言流传于世,史载,教坊杂戏云:“举子学《诗》于陆师农(陆佃),学《易》于龚深之(龚原)。”(王安石恼恨教坊人,也是事出有因)哪知道这些教坊人眼光确有独到之处,陆佃与龚原皆是王安石门生,其中陆佃诗文俱佳,尤以七言近体诗见长。陆佃之孙陆游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亦极擅此体。清人沈德潜《谈诗晬语》中赞扬道:‘放翁七言律,对仗工整,使事熨帖,当时无与比埒。’故四库馆臣赞曰:“家学渊源,殆亦有所自来矣。”(慕雨按:陆游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名对,如《夜吟》句中之‘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兹不多录。)

王安石追求文学的经术根底,希望可以‘务为有补于世’,并以文学盟主自许,希望自己所学可以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王安石继承了欧阳修喜欢提携后进的优良作风,为使文坛保持常青而广栽桃李。悲哀的是,那些投机者多是看中他的政治资源,并没有多少人是甘心寂寞,愿意使文学之道上发扬光大。团结在他左右的人不是文学青年,而是政治投机客,维系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师生,而是政治权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安石提携的多是些投机分子,无情无义的小人。这样的结果,既阻碍了文学的健康发展,也在文坛上产生了严重的负面作用。王安石执政之际,门庭若市,人人尽道是门人;罢政后,门庭冷落,‘人人讳道是门生’。

对此,宋人张舜民有《哀王荆公诗四首》其一云:

去来夫子本无情,奇字新经志不成,

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讳道是门生。

王安石的悲哀不是他个人的悲哀,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新党成员的复杂性亦有别于洛党与蜀党,这些人相互倾轧、争权夺利、党内结党,令王安石身前身后饱受流言蜚语之攻击。有人言之凿凿的将北宋的覆亡归咎于王安石,虽有失偏颇,却也有一定道理的。

呜呼,世风之偷薄也久矣,人情如纸,古今同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43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