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世界大战

文明发展史——星火燎原的军国主义时期

历史大观园 世界大战 2020-07-20 16:19:39 0

19世纪末,法国、英国和德国等欧洲列强间的关系日渐紧张,这与上一章中所讲的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有关。很多政治家认为自己的国家是最优越的,必须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还有一些强国想得到更多领土,追逐更多资源和市场,以销售自己的产品,因此它们企图抢夺其他强国的殖民地。

除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以外,军国主义也加剧了国家间的冲突。也就是说,在军国主义者看来,军事力量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实力。其中一些人甚至认为,全民都应该像士兵一样,接受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这样社会将会变得井然有序,一切就会顺利。因为沾染了军国主义思想,很多人断言,军事上的胜利能迅速且简单地带来经济收益。

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分别在很多人头脑中根深蒂固,但每个国家发动战争的原因各有不同。1871年败给邻国德国之后,很多法国人认为自己与德国人有着未解的仇恨。在德国,国王威廉二世与一些军官和政治家梦想着能统治一个庞大的帝国。很多德国人认为,他们比其他国家更晚成为殖民国家,因此他们得从他国手中抢夺殖民地。英国想阻止德国发展壮大,一旦德国扩充军舰,将对英国的海上霸权构成威胁。而几乎所有欧洲列强都希望在中东地区的奥斯曼帝国领域扩大影响,因为那里石油资源丰富,而石油是工业发展的必需品。

因此1914年闪现的一点火星就足以引发世界性的大灾难。这点火星是一次袭击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拜访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波斯尼亚是被奥匈帝国占领后吞并的。当斐迪南大公夫妇乘坐敞篷汽车穿过围观人群时,一位袭击者持手枪跑上街,近距离射杀了这两位皇室贵宾。该袭击者是塞尔维亚的一位民族主义分子,也是一个恐怖主义秘密组织成员。他的目的是,分裂奥匈帝国治下的原波斯尼亚地区,如萨拉热窝,并将其并入塞尔维亚。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认为,从根本上来说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人民都属于斯拉夫人。而根据泛斯拉夫主义思想,所有斯拉夫人应团结一致。

袭击者犯下了严重罪行,整件事很不幸,但这原本不必引发世界大战。可是德国首相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采取强硬态度。奥匈帝国指示塞尔维亚政府,必须找到袭击者的同谋和靠山,并给塞尔维亚下达最后通牒:若塞尔维亚一个月之内未完成任务,奥匈帝国将动用武力。塞尔维亚拒绝了这一要求,认为奥匈帝国过分干预自己的内政。奥匈帝国自恃有强大的德国做后盾,于是在1914年6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随后几天,一系列始料未及的连锁事件接连发生。塞尔维亚与俄国结盟,俄国与法国结盟,它们相互支持以保护自己。但是德国首先采取了明确的军事行动:德国军队进入中立国比利时,继而从比利时向法国发起进攻。随后英国派兵援助法国和比利时。同时东部也有两股势力交战,一边是奥匈帝国,另一边是塞尔维亚和俄国。就此形成了我们起初所讲的两大派别——同盟国和协约国。由于英法拥有很多殖民地,因此被殖民的印度人和非洲人也必须在欧洲为它们作战。所以从另一方面来看,一战也波及了非洲和亚洲。

战争初期,欧洲各大城市都发生了反战游行,但游行人数仅占少数,因此被完全忽视。人们在回顾这段历史时,不禁自问,为何没有一位政治家,一位首相、国王或外交官呼吁大家:“停止战争!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被杀,这虽然很糟糕,但我们还是不想要世界大战!我们必须另寻解决方法。”可惜没有一位决策者这样说。他们认为必须厘清各国的权力关系,以为战争可以被控制在小范围、短时间以内,像19世纪的一些战争一样。在军国主义盛行时期,和平的呼吁被很多人看作是懦弱的表现,是不光彩的。

不光彩?今天看来这当然是完全疯狂的想法。因为让士兵白白送死,这与荣誉毫不相干。但当时很多人接受的教育让将军们认为,他们必须展示出所谓的坚强意志和男子气概,可怜的士兵也必须为此做出牺牲。最终士兵仅仅为了几平方千米领地鏖战,战役长达几个月甚至几年,反反复复,没有一方能战胜另一方。1916年,在北非城市凡尔登的战役持续了近一年时间,几十万人丧生。

一战在海陆空全面进行。德国元帅保罗·冯·兴登堡和埃里希·冯·鲁登道夫手段尤其残忍。英军为围困德军,进行海上封锁,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便命令潜艇指挥官击沉英国舰船,客运船也不例外,以此突破英军的封锁。封锁意味着装有食物或原材料的船舶无法抵达德国,因此在德国有数十万平民因饥荒丧生。而越来越多的来自协约国甚至中立国家的货船和客运船也被德国人用鱼雷击沉,导致数千平民丧生。1917年4月,美国参战,加入协约国阵营。协约国再次扩大了优势。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sjdz/2679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