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工业革命

西方通史——拿破仑走向穷途末路:从西班牙“游击战”到对俄战争

历史大观园 工业革命 2020-07-01 23:29:36 0

对葡萄牙的战争先于对西班牙的战争。伊比利亚半岛君主国中较小的葡萄牙与英国结盟,因此拒绝参加大陆封锁。基于1801年和1805年的条约,拿破仑在1807年10月让西班牙政府与法国一起占领和瓜分葡萄牙。由于葡萄牙军方几乎没有进行抵抗,拿破仑的打算即刻成功实现。

大约在同一时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四世(Karl IV.)与王储斐迪南(Ferdinand)之间的冲突升级。王储的正式头衔为阿斯图里亚斯亲王,他得到了所有想推翻首相戈多伊——王后的情人——统治的人的支持。国王指责斐迪南叛国并于1807年10月底逮捕了他。当1808年3月谣传遭人痛恨的戈多伊想绑架王储时,在阿兰胡埃斯(Aranjuez)的西班牙夏宫出现了非公开的军事政变和当地的人民起义。受胁迫的君主逊位给他的儿子,但不久又反悔了。拿破仑趁乱于1808年5月在巴约讷(Bayonne)强迫父子二人宣布放弃王位。他任命其兄约瑟夫为西班牙新国王,此前其兄是那不勒斯国王。

西班牙波旁王朝的倒台先是在马德里,然后在各省引发了一场民族起义。一个5月9日组建的地方政权从阿斯图里亚斯的奥维耶多(Oviedo)领导着“游击战”,即载入史册的“小规模战争”。起义很快蔓延到全国,天主教会号召信徒们起来反抗来自巴黎的敌基督及其西班牙帮凶——“亲法派”(afrancesados)。武装起义者与入侵者之间你死我活的游击战的残酷性超过了一切人们所习惯的常规战争。戈雅(Goya)的画作以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各种令人震惊的恐怖场景,其中有的来自游击战争,有的来自后来波旁王朝复辟的时期,该时期开始于1814年3月前王储和当时的斐迪南七世(Ferdinand VII.)国王的回归。

1808年12月在拿破仑的领导下法国人夺回了马德里。但国王约瑟夫政府的影响力从未扩展到整个西班牙,而是仅局限于法国军队能够控制的区域。该政府的统治基于强迫执行(部分由拿破仑本人亲自设计的)《巴约讷宪法》(Verfassung von Bayonne),它名义上把西班牙变成了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一些改革,如建立学校,对宗教和军事机构的财产进行国有化和废除 长子继承制(即只有长子能够继承父亲的农庄),让新体制得到了一小部分人——“亲法派”的同情。大多数西班牙人理所当然地视约瑟夫·波拿巴的政权为缺乏任何正当性的异族统治。

直到1812年,法国人在军事上一直占着上风,此后情况发生了改变。为此立下汗马功劳的是阿瑟·韦尔斯利(Arthur Wellesley)将军(后来的威灵顿公爵[Herzog von Wellington])领导的英国军队,他们与起义军并肩对抗法国皇帝的军队,并于1809年2月在塔拉韦拉(Talavera)取得了首次大捷。1811年英国人成功解放了葡萄牙,这同样是与那里的广大民族运动共同努力的结果。当法国人也占领了西班牙军政府短期所在地塞维利亚(Sevilla)后,军政府于1810年1月解散。摄政委员会作为其继任者,在受到英国舰队保护的大西洋沿岸加的斯(Cádiz)组建。1810年6月该委员会下令召开“议会”,让这一古老的城市代议机构的名称又重放光彩。议员们从非占领区选出,占领区和海外领地派代表出席。

1812年3月19日议会通过的宪法是一部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宪法。其第3条规定“主权根据其本质在民”,因此人民拥有制宪权。国王握有行政权,对议会通过的决议他可以像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的那样行使暂时否决权。议会由间接选举产生,基层的教区议会选举奉行平等的普选原则。举行各层选举时,从教区议会选举(juntas electorales de parroquia)到地区和各省议会选举均要举办圣灵弥撒和隆重的感恩赞。天主教是国教,禁止举行其他宗教的活动。宪法没有详尽的基本权利部分;根据第4条仅规定,“凭借明智和公正的法律给予和保护公民自由、财产和所有个人的其他合法权益”。根据第18条,仅有西班牙人才享有公民权,即“其父母来自两半球的西班牙领土并在其中某地居住”。那些完全或部分为非洲血统,也就是阿拉伯裔者,第22条规定,“通过其德行和功绩”可以获得西班牙公民身份。

1812年的宪法是现代和古代元素的杂糅。自由党人未能阻止天主教的特权化和对其他宗教的禁止,但在其他方面他们所能达到的要求超过了保守党。《加的斯宪法》(Constitución de Cádiz)是短命的:1814年5月4日国王斐迪南七世下诏废除了宪法和议会所通过的一切其他决议。没有来得及逃跑的忠于宪法的议员们全部被捕,他们能够活命完全有赖于威灵顿公爵的干预。正是对“自由党人”的这种迫害,让“自由”这一概念在整个欧洲实现了突破,并赋予它血腥的政治含意。在西班牙,1812年宪法在很长一段时间令人们的回忆截然相反。保守派认为它标志着误入危险歧途的开始,自由派力量——包括军方——视其为进步的象征:为个人的一定权利而战,限制君主的权力,和明文规定的人民参政权。

在伊比利亚半岛进行的战争给中欧带来了影响,这是法国皇帝始料未及的,他也同样没想到西班牙人的抵抗会如此顽强。奥地利感觉受到鼓舞,要恢复争夺霸主地位的斗争。在重臣约翰·菲利普·冯·施塔迪翁(Johann Philipp von Stadion)伯爵领导下,哈布斯堡皇朝在1806年后进行了改革,规模虽然远远比不上普鲁士的改革,但在军事领域仍然颇有建树:通过重组国防军,奥地利为其正规军增加了类似民兵的元素,这看起来在反对拿破仑的人民战争中是不可或缺的。

维也纳自然不能真的寄希望于其他强国的支持。1808年10月在埃尔福特(Erfurt)会晤中,拿破仑和沙皇亚历山大再次公开宣布了彼此的共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认为时机尚未成熟,还不能重新以武力对抗法国。尽管如此,奥地利人在1809年4月9日不宣而战,进攻法兰西帝国在德意志土地上最重要的盟友巴伐利亚。5月拿破仑在阿斯彭(Aspern)首次失利,但两个月后他成功地在瓦格拉姆(Wagram)附近打败卡尔大公。奥地利人无力继续作战,于10月14日缔结《申布伦和约》(Friede von Schönbrunn)。奥地利的西加利西亚划归华沙公国,东加利西亚的一小部分割让给俄国,萨尔茨堡和西北的因河地区(Innviertel)归了巴伐利亚,伊斯特拉半岛,包括的里雅斯特(Triest)和克雷恩(Krain)割让给拿破仑,后者把这些地方归并到伊利里亚大区(Illyrischen Provinzen)。奥地利仍然是一个强国,但已不再是头等强国。

维也纳指望的人民起义并未出现。只有在蒂罗尔(《普莱斯堡和约》后划归巴伐利亚),大部分居民在客栈主人安德烈亚斯·霍费尔(Andreas Hofer,来自梅拉诺[Meran]附近的帕斯艾亚[Passeier])带领下,奋起反抗新主人。信仰天主教的蒂罗尔农民的起义在一些方面类似西班牙人的解放斗争:两种情况下,都是要捍卫传统秩序,反对外来统治,后者必然带来人们不习惯的革新。蒂罗尔的起义延续到战后,但于1809年秋季遭到镇压。霍费尔在多次打败巴伐利亚人、法国人及其盟友后,在蒂罗尔自立为王,因遭到出卖被法国人逮捕,根据拿破仑的命令于1810年2月20日在曼图亚被枪毙。蒂罗尔被分割:大部分继续归属巴伐利亚,其他部分划给伊利里亚和意大利王国。

奥地利虽然被打败,但它有一样拿破仑——尽管战绩辉煌——没有的东西——合法性,它基于古老的传统。皇帝的野心是也要获得这种合法性。1809年他的一项计划成熟了:与没为他生过孩子的约瑟芬·博阿尔内离婚,娶欧洲一位主要王室的女子为妻。1809年12月他与约瑟芬离婚,先向俄罗斯帝国提亲未能成功。不久拿破仑将目光转向了奥地利皇帝18岁的女儿玛丽·路易丝(Marie Luise),这一次他如愿以偿。哈布斯堡皇朝过去就从聪明的婚姻政策中得到过许多好处,弗朗茨一世深信他女儿与拿破仑联姻对奥地利将会十分有利。1810年4月1日办理了民事结婚手续,第二天在教堂举行了结婚仪式。1811年3月20日玛丽·路易丝完成了婚姻任务,为拿破仑生下一个儿子,起名弗朗索瓦·夏尔·约瑟夫(François Charles Joseph),并获得“罗马王”的称号。

拿破仑能授予他儿子这个头衔,仅仅是因为他在1809年5月吞并了教宗国:因为这一暴行所以教宗庇护七世把皇帝逐出教会,后者则让人逮捕了教宗并把他押往利古里亚海岸的萨沃纳(Savona)。前一年,拿破仑已经封自己的妹夫缪拉为那不勒斯国王,并将托斯卡纳、帕尔马(Parma)和皮亚琴察(Piacenza)纳入法兰西帝国版图。1810年法国还要兼并其他国家,目的只有一个——让大陆封锁坚不可摧。7月拿破仑强迫他的弟弟路易放弃荷兰王位,以便吞并荷兰。12月,很大一部分北德意志领土被兼并,包括明斯特市,奥尔登堡公国与汉萨同盟城市不来梅、汉堡和吕贝克,拿破仑从而控制了德意志北海沿岸,获得了前往波罗的海的直接通道。1810~1811年,皇帝处在其权力的巅峰:法国的版图从来没有如此辽阔,如此大面积的欧洲也从未这样直接或间接地处于一个人的统治之下。

对拿破仑的统治构成威胁的是西班牙,起义者和英国人给了皇帝的军队以重创;1812年夏英国人在萨拉曼卡击败法国陆军并于不久后收复了马德里。在北欧拿破仑于1807年10月赢得丹麦作为盟友。这是丹麦做出的一种反应——为了迫使斯堪的纳维亚的这个王国 交出其舰队,从而阻止其受拿破仑委托对波罗的海进行封锁,那年9月英国人轰击了哥本哈根。(这已经是几年之内对丹麦首都的第二次轰炸:1801年4月英国就曾轰击过哥本哈根和丹麦舰队,以便英国船只能自由通过相应海峡。)瑞典奉行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政策:在法国元帅让·巴蒂斯特·贝尔纳多特(Jean Baptiste Bernadotte)影响下(1810年8月他被国会选举为王储,从而成为国王卡尔十三世[Karl XIII.,1809~1818年在位]的继任者),该国亲近俄国和英国,与拿破仑的所有期待背道而驰。

当法国与俄国之间的关系明显恶化后,法兰西帝国对这种发展趋势更不能掉以轻心。沙皇亚历山大对《申布伦和约》中涉及加利西亚划分的条款极为不满,俄国仅得到塔诺波尔(Tarnopol)周围的一小块地方,而大得多的一片领土落入华沙公国囊中,以至令人无法不怀疑,拿破仑的长期目标是恢复波兰。此外拿破仑吞并奥登堡公国(Herzogtum Oldenburg)也激怒了沙皇,因为那里的领主与他是姻亲。

还有给俄国经济造成最大损失的大陆封锁,这是最致命的。1810年底亚历山大下令急剧改变贸易政策:船上装有英国货物的船只,只要在中立国旗帜下航行就可停靠俄国港口。同时对法国奢侈品征收高额进口关税。1811年沙皇开始没收和销毁没有上税的法国货物,这是对拿破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俄国和法国彼此在打一场经济战,最迟从1811年起,这两个大国在外交和军事方面也开始进行备战。

1812年4月俄国与瑞典缔结盟约。其中一个原因是,拿破仑占领了瑞典的西波美拉尼亚,对贝尔纳多特和瑞典构成公开挑衅。鉴于瑞典仅仅在三年前由于打输了沙皇帝国挑起的 一场战争,不得不把芬兰割让给东边的强权国家这一事实,圣彼得堡与斯德哥尔摩之间的协议仍可算是一个惊人的转变。在随后的一个月里,沙皇与奥斯曼帝国讲和,结束了一场历时近六年的极其昂贵的巴尔干战争,它让俄国得到了比萨拉比亚(Bessarabien)。

法国方面的备战措施包括:3月初批准一项条约,其中普鲁士承诺允许拿破仑的军队自由通过其疆土,可获得两万后勤辅助人员并拥有征用权。5月,军事集结基本完成:在与俄国接壤的地带陈兵逾40万,全部来自拿破仑统领的大军和其欧洲盟友的部队。1812年6月22日,拿破仑从位于维尔科维茨基(Wilkowiczki)的皇帝大本营宣布,由于俄国和英国合谋破坏和约,他被迫诉诸武力。两天后,他的军队从三座浮桥越过涅曼河(Njemen)——或按德语称呼的梅梅尔河(Memel)——对俄战争开始。

因为大部分对手的部队已撤往后方,拿破仑最初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在被摧毁的斯摩棱斯克(Smolensk)与俄国后卫部队发生了战斗。第一场大战役于9月7日在博罗季诺(Borodino)打响,它是前往莫斯科途中的最后一个重要地点。库图佐夫(Kutusov)元帅的部队和拿破仑大军互相厮杀,彼此造成的损失如此惨重,以至于后者的最终胜利堪称得不偿失。一个星期后,拿破仑于9月14日进驻几乎空无一人的莫斯科;第二天这座城市按照莫斯科总督的命令被焚烧。皇帝在克里姆林宫逗留五周,一直等待着亚历山大一世求和。当此希望落空后,拿破仑下令撤退。

撤退始自10月19日,它给大军带来的灾难是前所未有的。拿破仑发现他在扮演令自己陌生的角色——被围追堵截。从虔信的老百姓那里他未能得到丝毫支持,因为他们视他为敌基督;俄方的攻击非常像西班牙的游击队;饥寒交迫夺去了数十万人的性命。11月底,当拿破仑的军队渡过结冰的别列津纳(Beresina)河时,遭到俄军的猛烈炮火袭击。他的后卫部队破坏了临时桥梁,这意味着对成千上万仍在东岸的皇帝士兵宣判了死刑。12月中旬大军中苟延残喘的残部抵达梅梅尔。皇帝赶在部队之前去往巴黎,他于12月18日到19日之夜抵达那里:一个被打败的人,已经开始为其失败寻找原因并掩盖其失败的程度,否认失败。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gygm/1735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