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历史不忍细看——威名赫赫的红胡子腓特烈竟被一条小河淹死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9 15:39:12 0


提起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中国读者知道的并不多。但是说起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想必稍微对世界历史和军事感兴趣的读者都应该有所了解。这个“巴巴罗萨”就是这位腓特烈一世的绰号,意思就是“红胡子”。这个“红胡子”绰号的由来,有两个说法:一个说他真长着一把浓密的红色胡子,因此有这个称号;另一个说法是,他多次入侵意大利,杀了无数的意大利人,胡子都被鲜血染红了,所以意大利人给他起了这个绰号。这个红胡子腓特烈在中国的知名度不高,但在欧洲,尤其是在德国,却是威名赫赫,是一位备受本国人民爱戴的厉害角色。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强力、有威势的君主,却在东征的途中淹死在一条小河里,实在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公元1122年,腓特烈出生于德意志的士瓦本地区,他的父母分别来自德意志最强大的两个家族,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与巴伐利亚韦尔夫家族的朱迪丝。在当时,霍亨斯陶芬家族是德意志的统治家族,而且长期垄断着神圣罗马帝国的职位。腓特烈的叔叔康拉德三世在1137年成为德意志国王。1147年,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去世,年轻的红胡子腓特烈继承了士瓦本公爵的爵位,人们称他为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三世。1152年,康拉德三世去世,德意志选举红胡子腓特烈为德意志国王,他的称号便改为德意志国王腓特烈一世。

1154年,一个叫阿诺德的教士率众起义,攻占了罗马。阿诺德想废除教皇领地,驱逐教皇,仿效古代的罗马共和国,成立元老院,选举执政官处理国家政务。教皇尤金三世无力应付,便向腓特烈求助。腓特烈立即出兵意大利,镇压了起义,并在帕维亚接受铁王冠,加冕成为意大利国王。1155年,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内,教皇阿德里安四世为腓特烈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78年,腓特烈在阿尔勒又一次接受加冕,成为勃艮第国王(加冕前已实际占有)。

腓特烈在位期间,对内驯服了桀骜不驯的诸侯,还把大的诸侯领地加以分割,并于1156年把奥地利从巴伐利亚公国分出来,使之成为独立公国。他在1158年颁布采邑法令,要求所有接受采邑者为皇帝服兵役。对外,他先后六次出征意大利,并与英格兰国王狮心王理查和法国国王腓力二世组织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腓特烈一世被认为是中世纪德意志最成功的统治者之一,在他统治期间,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力达到顶峰,成为欧洲最强国家。虽然他四处征伐,有点穷兵黩武的意思,但他很受德意志人民的爱戴。

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按照法理来说,意大利就是皇帝的领地。没有意大利和罗马的“罗马帝国”,怎么说都是一个虚架子。不管是为了恢复过去罗马帝国荣耀这个虚的目标,还是获得意大利北部——全欧洲最富裕地区这个实的目标,出兵意大利,实际占有它,都是腓特烈当仁不让的选择。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腓特烈对意大利进行过六次军事入侵。

第一次便是我们前面说过的镇压罗马教士阿诺德领导的起义。腓特烈这次的侵略很成功,迅速地镇压了起义,被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召集了意大利各城邦代表召开了隆卡利亚会议,重申了皇帝对意大利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官员的任免和赋税的征收都由皇帝说了算。

第二次发生于1158年。当时腓特烈颁布了伦加利亚敕令,进一步宣布皇帝拥有在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地区任命市长的全权。当时伦巴第最强大的城市米兰城拒绝服从命令,公开组织反对腓特烈的城邦同盟。腓特烈再次出兵,军力非常强大,很快就把反抗镇压下去了。城邦同盟被迫投降后,腓特烈放纵士兵烧杀抢掠,几乎把米兰夷为平地。“红胡子”的绰号似乎就是从这时开始从北意大利流行起来。

1159年,教皇阿德里安四世去世。当时有两个教皇候选人,班迪内利和奥塔维奥。班迪内利之前与腓特烈有过争执,腓特烈便支持奥塔维奥。但红衣主教团选了班迪内利,改称教皇亚历山大三世。腓特烈不承认亚历山大三世,支持法兰西国王把落选的奥塔维奥接到法国的阿维尼翁,拥立他为对立教皇,称维笃四世。亚历山大三世宣布开除腓特烈一世的教籍并支持城邦同盟的斗争。此时,德意志境内的诸侯发动叛乱,腓特烈忙于平叛。到了1162年,德意志境内的叛乱平定,腓特烈第三次入侵意大利。他的兵锋本来直指罗马,但把米兰攻陷后,就没再往南走。米兰派代表穿麻布衣、赤着脚出城投降,然而腓特烈一世却毫不留情地将米兰的居民赶出城外,并在城市中心广场挖沟,令其寸草不生,还允许士兵将俘虏的头割下来当球踢,以此来侮辱米兰人。

1167年,为了帮助对立教皇维笃四世入主罗马,加之上次对米兰的屠城激怒了意大利人,威尼斯、维罗纳等意大利城邦组成了新的“伦巴第同盟”,在教皇的支持下联合起来反对腓特烈。于是,腓特烈第四次进军意大利。一开始还挺顺利,德意志的军队攻破了罗马,逼迫教皇亚历山大三世出逃。然而腓特烈一世的军队遇到了意大利人的顽强抵抗,而且军队里瘟疫蔓延,减员严重,战斗力急剧下降。腓特烈一世最后丢下军队,化装为农夫逃回了德意志。腓特烈第四次入侵意大利以惨败而告终。

腓特烈这样强势的人物,肯定是不甘于失败的。1174年,腓特烈第五次出兵意大利。在这之前,腓特烈打败了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虽说解决了内忧,但失去了萨克森骑兵的支持。而且加入“伦巴第同盟”的城市已经增加到22个,同盟的军队也是训练有素。这一仗打了两年,仍然没能取胜。在1176年的莱尼亚诺战役中,腓特烈一世的军队损失惨重,他自己也身负重伤,只好投降。1177年,腓特烈一世与亚历山大三世签订了《威尼斯和约》,他同意归还教产,同时不再插手教皇领地内部事务。1183年,他与“伦巴第同盟”签订了《康斯坦茨和约》,废除了隆卡利亚会议的一切决议,承认地方城市拥有自由选举执行官的权力,但保留名义上的人事任免权。

1186年,腓特烈对意大利发动了最后一次远征,也以失败告终。此战役之后,腓特烈再也没有涉足意大利。但他把目光转移到了东方。

1189年,腓特烈一世同教皇和解,然后与法国的腓力二世(腓力·奥古斯都)、英国的狮心王理查一世一起组织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然而在底格里斯河畔的塞琉西亚地区,腓特烈却溺死在一条小河里。就这样,戎马一生、鲜血染红胡子的强大皇帝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一条无名的小河里,实在让人惋惜。

关于他被淹死的细节,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当时天气酷热,皇帝穿着盔甲跳入河中洗澡。盔甲灌满水后太沉,皇帝因此而溺死在河里;另一种说法是,皇帝在骑马渡河时,在极度疲劳中突发心脏病,坠河溺亡;马基雅维利在《佛罗伦萨史》中则认为:腓特烈在河中洗澡,因为受凉患病而死;还有一种说法是,腓特烈是继承查理大帝灵魂的伟大君主,像查理大帝一样得到了染上耶稣之血的朗基努斯之枪,也因为枪的遗失而死。第一种穿盔甲洗澡的说法,有违常识;最后一种失去朗基努斯之枪的说法,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一种神话传说;而死于突发心脏病坠河和死于洗澡后受凉,都有其合理之处。然而,真相究竟如何,仍然不能确定。不管哪种死法,对他本国人民和十字军战士来说,都是极为可惜的。

因为当时德意志的军队是十字军里面最强大的,而且腓特烈是埃及苏丹萨拉丁最为忌惮的一位敌人,他的死被萨拉丁认为是他们的真主安拉显灵。腓特烈死后,德意志的军队很快就溃散了,而法国的腓力二世因与英国的狮心理查闹矛盾而率军回国,只留下狮心王理查一世独自率军对抗当时实力强大的萨拉丁,这也注定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总体上失败的命运。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609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