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历史不忍细看——“傻子皇帝”克劳狄一世却是有为之君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9 15:39:03 0


卡利古拉(12—41)是罗马帝国时代有名的暴君,他因自己的邪恶和残暴遭到禁卫军的刺杀后,他的叔叔克劳狄意外地成为罗马皇帝,即克劳狄一世。

克劳狄一世(前10—54)被人们称为“傻子皇帝”,当时罗马著名的哲学家塞涅卡曾在一篇讽刺文里把他描绘成一个暴君、傻瓜,讥讽他会在死后变成一个南瓜(愚蠢的象征和代名词)。著名的历史学家塔西佗也沿用了这种说法,在他的历史著作中认为克劳狄是个懦弱的人,嘲笑他是个毫无主见的笨蛋,只会听从妻子和奴仆们的意见,不像是一个皇帝,更像是一个奴仆。苏维托尼乌斯在他的《十二恺撒传》中写道:“由他自己决断的事还没有他的妻子和被释奴命令的多,因为他总是按照他们的利益和希望做事。”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大都倾向于认定他是一个傻子。

实际上,克劳狄在治国理政方面很有一套,绝非一个傻子所能为。克劳狄的所作所为,与中国的唐宣宗颇有几分相似。

克劳狄出身于罗马贵族家庭,在襁褓之中父亲就去世了。后来,他的兄长日耳曼尼库斯被皇帝屋大维收养,因此便由他作为克劳狄家族的继承人。克劳狄小时候因为身体的残疾,在外型上有明显缺陷,有人推测是小儿麻痹症。这使他行动迟缓,看上去有点呆滞。他的母亲安东尼娅和“叔祖”屋大维都在言辞间表现出了对他的失望。

按他的出身,早应该在政府里担任职务,但因为形象不好,一直没有机会。直到他的侄子卡利古拉继位为罗马皇帝后,他才得到了罗马执政官的虚职。罗马雄辩术举世闻名,发表演讲是罗马官员的一项基本技能。但克劳狄作为一个“弃儿”,从未进行过相关的训练,因此无法清楚地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从皇帝到民众,都是以看笑话的心态看克劳狄在公共场合中失态。

虽然口不能言,但克劳狄却是非常好学的。他从少年时代起,就专注于钻研典籍,醉心于学问。他还在著名历史学家李维的指导下研读历史。

公元41年,卡利古拉因为自己邪恶的暴行而被禁卫军刺杀,年过50的克劳狄被禁卫军拥立为皇帝。登上皇帝宝座,掌握了大权后,克劳狄立即像变了一个人。他即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赏禁卫军,感谢他们的拥戴,以此缓和皇帝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权力稳固之后,他立即拨乱反正,废除卡利古拉的苛政。

克劳狄不像卡利古拉一样专断妄为,他即位后立即让元老院拥有了皇帝的部分权力,用于消除卡利古拉造成的上层敌对情绪;他也努力让自己倾听库里亚和公民大会的声音,消除有影响力的次级政治团体的离心离德。他下令取消对被控叛国罪者的审讯;召回了一些被放逐的元老,并归还了他们被没收的财产。他还归还了前皇帝从希腊搜刮来的雕像等一些珍贵艺术品。他拒绝使用皇帝头衔,称自己为“第一公民”。他还经常亲自出席司法审判,以确保司法的公正。这些举措让他在短期内获得了人民的爱戴。

不但如此,克劳狄还允许高卢贵族进入罗马元老院并担任行政官职,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以前只有罗马公民和意大利公民才有这个资格。克劳狄的政策具有开创意义,而且他的后继者大都沿袭了他的政策。他们不仅允许外国人进入元老院,而且还给予意大利以外的行省与罗马同样的权力。这样,帝国的基础更为广大与深厚,更有利于帝国的统一和提升帝国的凝聚力。

尤利乌斯·恺撒在公元前55年曾入侵不列颠岛,但并没有在那里建立据点。这时,克劳狄派遣普劳提乌斯和韦帕芗征服了不列颠岛的南部,把它变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将其命名为不列颠尼亚。这让克劳狄在军队中建立了威望。

克劳狄统治期间,还修筑了壮观的克劳狄亚水道,这一工程给罗马从66千米外引来了水。

克劳狄统治时期,国泰民安,贵族之间经常聚在一块,饮酒作乐,歌舞升平,帝国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些都体现出了他是一个精明和成熟的政治家。

然而克劳狄一生都被自己的宠臣和妻子所操弄。最后,他死在了第四个妻子“邪恶的阿格里皮娜”手上——目的是为了让她自己的儿子尼禄(Nero)登位。

正是因为这样,后世的史学家对他的评价才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前面曾讽刺他为南瓜的塞涅卡,也曾称赞他是“恺撒之后最好心的人”;塔西佗虽然嘲笑他是个毫无主见的笨蛋,像一个奴仆,但也赞扬他在统治初年宽厚仁慈,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士兵和公民的喜爱。

有人认为,克劳狄确实因为自身的缺陷看起来有些笨拙,但他绝不是一个傻子,他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尤其是在卡利古拉在位时,他的傻极有可能是故意装出来的。因为卡利古拉当上皇帝后,曾杀了不少自己家族的成员,以免他们成为竞争者。克劳狄这个韬光养晦的策略,使自己幸免于难。

有人认为,对克劳狄政绩最公允的评价,可以在后来弗拉维王朝的韦帕芗、提图斯、图密善诸帝的继位誓词中体现出来:“吾将遵循神君奥古斯都、提比略、克劳狄乌斯之施政……”这个誓词可以说明,罗马人对他是认可的。克劳狄确实算是一位有为之君。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609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