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坐龙椅——只是当时已惘然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6-26 10:28:12 0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丰皇帝去世。临终前他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同年十一月一日,同治皇帝载淳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于养心殿垂帘听政。前后大约一百天的日子里,一个王朝的政权交割就出现了这样耐人寻味的变化。在耐人寻味的变化后面,则是同治皇帝一脸的无辜和同治王朝模糊的开局。

这一年,慈安皇太后25岁,慈禧皇太后27岁,恭亲王奕訢30岁。他们青春洋溢,对这个世界充满激情,志在必得。这一年,赞襄政务八大臣中的载垣、瑞华在宗人府自杀,肃顺处斩,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被夺职,穆荫被发往军台效力。据一份史料记载:“将行刑,肃顺肆口大骂,其悖逆之声,皆为人臣子所不忍闻。又不肯跪,刽子手以大铁柄敲之,乃跪下,盖两胫已折矣。遂斩之。”其情其状不可谓不惨矣。赞襄政务八大臣也曾经对这个世界充满激情,志在必得,但北京政变之后,他们什么都没得到。

唉,历史的细节总是含义丰富的。我们现在来看看咸丰皇帝临终前的那只手,它指向什么了呢?两枚印章而言。一枚是“御赏”印章,另一枚是“同道堂”印章。这是两枚权力之章,它们的指向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悬念。咸丰皇帝在临终前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后由慈禧掌管),同时规定顾命大臣拟旨后要盖“御赏”和“同道堂”印章。这应该说是一种权力安排,或者说是后咸丰时代的权力分配和权力平衡。这样的安排确凿指证了一种权力均沾模式,表达了咸丰对这个世界最后的控制企图。

只是很遗憾,世界不受咸丰控制。在他生前,就无力控制这个世界了,更遑论死后。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发生了,在权力分配上,八大臣同两宫太后发生了矛盾。同治王朝的开局变得模糊不清,充满无限的可能。

八月一日,恭亲王奕訢入局。他获准赶赴承德避暑山庄去参加咸丰皇帝的追悼会。追悼会后,他又获准同两宫太后会面约两小时。这是影响历史进程的两小时,正是在这次会面中,恭亲王奕訢同两宫太后密商了发动政变的细节与步骤。同治王朝权力格局的新走向在这一天峥嵘初现,此时距咸丰皇帝驾崩仅仅过了13天。

随后的一切就水到渠成,历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逐渐将一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八月六日,御史董元醇上奏请太后暂理朝政、并选择亲王一两人加以辅弼,从而为两宫太后未来的垂帘听政打下舆论基础。七日,亲太后派的准兵部侍郎胜保赶到避暑山庄,请旨不许各地统兵大臣赴承德祭奠,随后自己率兵经河间、雄县一带兼程北上,为两宫太后未来的垂帘听政保驾护航。九月二十三日避暑山庄起灵驾。两宫太后和同治皇帝只陪了灵驾一天,就从小道赶回北京,于三十日发动政变。年幼的同治皇帝作为这场惊天阴谋的现场目击人,终于看到了一些人的热情洋溢,和另一些人的黯然收局。第一次,这个忧伤的孩子,新王朝名义上的掌门人见识了权力的锋利和无情。

但他什么都没得到,除了年号。当一切尘埃落定,阴谋以一种体面的形式收场后,两宫太后诏改“祺祥”年号为“同治”年号。这实在是一次含义丰富的诏改,因为“同治”含义可做四层理解:一是两宫同治;二是两宫与亲贵同治;三是两宫与载淳同治;四是两宫、载淳与亲贵同治。总之帝国要由两宫主导治理,以共建大同世界。

当然大同世界不可能来临,相反,在这个神奇的国度,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世事既然有了一个难以言说的开头,必然会有令人心惊肉跳的伏笔。同治朝十三年,各种各样的异数开始露头、萌芽甚至欣欣向荣:同治七年一月三日,日本明治维新开始。十月二十三日,日本天皇改元明治;同治四年五月十八日,山东荷泽捻军在高楼寨之战中,歼灭清朝精锐7000人,第二天,亲王僧格林沁在山东曹州阵亡,京师震惊。同治五年十一月十二日,孙中山出生。同治十二年,梁启超出生。同治十三年,黄兴、秋瑾、陈天华出生。这些人在同治朝不经意间埋下伏笔,似乎昭示帝国之路不远矣。

一些聪慧的人也看出帝国之路不远矣。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1867年7月21日),一个叫赵烈文的幕僚对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说了这样一番话:“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扑,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赵烈文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现在天下统一已经很久了,势必会走向分裂,不过由于皇上一直很有权威,并且国风未坏,所以才没有出现分崩离析的局面。但今后的大祸是中央政府先垮台,然后出现各自为政、割据分裂的局面。赵烈文判断,这种灾祸大概不出五十年的时间就会发生。果然,在他预言后的第44年,也就是1911年,清王朝谢幕人间了,帝国也在此时进入“方州无主,人自为政”的混乱局面。

不过身处同治朝,随后被任命为直隶总督的曾国藩“只是当时已惘然”。他在同治七年七月下旬奉旨进京,几天时间四见慈禧太后,虽然一方面哀叹大清的未来“甚可忧耳”,另一方面则开始了中兴帝国的努力。此时的同治帝依然还是个孩子,在母亲慈禧太后的阴影下一边过着他并不快乐的童年,一边好奇地观察帝国涛飞云走、气象万千,浑不知大危险已经近在咫尺……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1356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