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红颜蓝颜

董太后对何太后:最可怕的婆媳矛盾

历史大观园 红颜蓝颜 2020-06-07 10:30:17 0


公元二世纪晚期,东汉皇朝已是病入膏肓,朝政腐败,宦官专权,迷信说法中的“凶兆”频现。揭开后面三国乱世大幕的,却是一群女人们的宫廷争斗。这段争斗,在《三国演义》中不过占了短短的小半回书。然而,其惊心动魄、错综复杂,实在不亚于日后成年累月的军阀征伐。

争斗的原因,其实也扯不上多大的政治利益,多半是由于天生的嫉恨。

争斗开端于汉灵帝时代,其中的两个主角,一个是汉灵帝刘宏他妈——皇太后董氏,还有一个是刘宏他老婆——皇后何氏。

这么一说,大家就明白了,原来是婆媳矛盾,亘古以来最难化解的天然纠纷。

不过说起来,作为皇帝最亲近的两个女人,要按照封建礼法的观点来看,她们这身份都是从别人那里强夺来的。

董氏,河北河间人,本是汉桓帝刘志的堂兄弟刘苌的夫人。

汉桓帝刘志荒淫无道,公元167年在36岁上去世,身后无子。所以,刘志的老婆窦皇后就把刘苌的儿子、刘志的堂侄儿刘宏抱来作为继承人,是为汉灵帝。这样一来,根据礼法,前任皇帝的老婆窦氏才是正牌皇太后,而现任皇帝的亲妈董氏只能封为“慎园贵人”。万恶的封建礼教就是这样逼得当皇帝的儿子不能对亲妈好,不过这是为了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也是没办法的事。

后来,明朝的嘉靖皇帝同样是以非前任皇太子的身份继位,为了给自己的亲爹亲妈上尊号,与满朝大臣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战斗,并活活打死了两位数的大臣,才赢得最终胜利。由此看来,要表达点孝心不容易啊。

董夫人只能暂时留在刘苌的府邸里,以“贵人”的身份遥望着洛阳的皇帝儿子。然而,就在汉灵帝继位的当年九月,窦太后的老爹窦武联合陈藩等大臣,企图诛灭干涉朝政的宦官集团。结果,消息被宦官曹节(这个曹节与曹操的曾祖父,曹操的女儿,分别是同名同姓的仨人)泄露,因而行动失败。窦武、陈藩被害,窦太后也因此被赶出皇宫。

这么着,宫中正位空出来了,12岁的汉灵帝就大模大样地把老妈董夫人接到皇宫,并上尊号为“孝仁皇后”。又过了四年,被赶出皇宫的窦太后死了。这时,汉灵帝16岁,董太后开始参与朝政。

按照封建时代的规矩,皇帝成年后,太后干政是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你要是真的能有武则天一半的手段,办成几件好事也行啊。可这董太后实在没什么才干,品行也很一般。她参政之后,积极鼓励汉灵帝“卖官求货”,就是横征暴敛,把官职用金钱来卖给求职者。这样的行为,当然只能促使疯狂的贪污和贿赂,从而败坏了整个朝廷的风气和帝国的基石。

就这样,年仅十多岁的汉灵帝,被亲妈教育成了一个著名的昏君,和他的前任汉桓帝并列齐名。董太后自己从中也捞取了不少好处,《后汉书》记载“自纳金钱,盈堂满室”。至于国家的盛衰、人民的死活,干我屁事。她的侄儿董重后来担任了骠骑将军,威风一时。

以上就是“婆婆”董氏的简历。她的太后地位是从窦太后那里捞来的。

至于“媳妇”何皇后,也不是什么善茬。

何氏是河南南阳人,家庭出身屠户。这是个较为卑贱的职业,也曾出过樊哙这种英雄。出在这样的家庭,看惯了血淋淋的宰杀,养成了何氏心狠手辣的习性。不过,她的容貌应该也是很不错的。史载何氏身高七尺一寸,折合现在的一米六四左右,在那时的女子算是修长挺拔了。要知道,曹操身高才七尺呢。

虽然出身卑贱,何家却定要想方设法让这个漂亮女儿攀上高枝。在皇宫选秀的时候,他们拿出一笔钱来贿赂了主事者,把自己的女儿选进宫去了。最初只是当宫女,后来被汉灵帝“宠幸”之后,生下了儿子刘辩。接着,母以子贵,被拜为贵人。

董太后对何太后:最可怕的婆媳矛盾

这个时候,何氏的气场开始显现出来了。因为生性嫉妒,加之看惯了杀猪宰狗,她的眼神中自然而然包含着食肉动物的光芒。这种光芒或许让汉灵帝觉得新鲜有趣,对于竞争者来说却是巨大的杀伤力。于是,“后宫莫不震慑”。

汉灵帝原本是有一位宋皇后的。但宋皇后的亲戚得罪了宦官,因而惨遭诬陷,说她在宫廷里用巫术诅咒。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宋皇后被废黜,很快郁郁而终。光和三年,何贵人晋级皇后。而宋皇后的冤屈,就连宫中那些小太监都为她鸣不平。

所以,何氏的皇后地位,也是从宋皇后那里“捡”来的。为了遮掩出身,她的父亲屠夫何真被追封为车骑将军。这样以后说起来,何皇后就是“车骑将军之女”,其实还是屠户出身。

这一个只知道捞钱的半吊子太后,一个看惯了屠宰的半吊子皇后,再遇上一个昏庸到极点的皇帝,还闹得出什么好事来?老妈和老婆一开始就在酝酿儿子老公争夺战,只不过需要一个导火索而已。

婆媳之间的第一次剧烈冲突,却又牵涉到第三位后宫女人——王美人。原来,汉灵帝干政务不行,好色玩女人可一点不差。除了何皇后之外,他最宠幸的是王美人。

王美人的出身,可比何皇后高贵多了,是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选宫廷的,祖上还当过官。王美人本人不但美丽,且“聪敏有才明,能书会计”。

很自然的,何皇后把王美人看做了眼中钉肉中刺。相反,董太后呢,早看不惯何皇后的飞扬跋扈,她倒是挺乐意能有一个女人来分散一下儿子的注意力,也算杀一杀这个屠户之女的威风。

这么着,董氏和何氏围绕着王美人展开了斗争。可怜的王美人压根不敢和彪悍的何屠妇争宠,却“被卷入”其中。

就在何氏成为皇后不久,王美人发现自己怀孕了。

一般来说,母以子贵,后宫嫔妃怀孕了是天大的喜事。但在母老虎主持后宫的时代,这却是大大的灾祸。西汉末年,赵飞燕、赵合德姐妹霸占宫廷,就把怀孕的宫女妃嫔一律害死。所以,王美人非常害怕因此遭到何皇后的仇视报复。她咬咬牙,偷偷找医生开了一些堕胎的药,要把这个孩子人工流产掉!

结果非常神奇:药吃下去了,而胎并没有打下来。不仅如此,王美人还好几次做了同一个梦,梦见自己背负着太阳在路上走!这难道不是说明,自己要生下的这个孩子大富大贵么?

于是,在董太后的支持下,王美人打消了堕胎的念头。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她生下一个男孩。这个孩子,就是东汉的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刘协。日后当了三十余年皇帝,并且和千古名相诸葛亮同一年生、同一年死。

孩子生下来了,对母亲却是灾难。嫉妒成性的何皇后直接用一杯毒酒,送王美人上了西天。

汉灵帝虽然长久慑于何皇后的雌威,这次眼看爱妃受害,再也忍不住了。他要把这个凶悍与嫉妒成性的女人废黜!他的亲妈董太后,当然是趁机推波助澜。

要是这一举动得到贯彻,或许日后的历史就会因此而改变。但关键时刻,一群太监跳了出来。这些阉割过的男人,也要寻求恰当的机会来扩展自己的实力。他们变态的肉体却孕育了相当敏锐的头脑。同时,常年在皇帝身份侍奉,使他们非常善于摸清主子的心态,迎合其意思。在他们的游说劝说之下,汉灵帝改变了主意,何皇后的地位得以保全。而且不久之后,汉灵帝就渐渐恢复了对她的宠爱,毕竟好色才是第一位的。何皇后的哥哥何进,也被任命为大将军(相当于国防部长)。

对此感到愤愤不平的董太后,一面抱怨儿子的窝囊和优柔寡断,诅咒何皇后的心狠手辣,一面则把王美人生下的孤儿刘协抱到自己的宫中,亲自抚养这个孙子。上了年纪的妇人,发现儿子渐渐不听自己的话,很自然的就把满腔情感倾注到第三代身上。

不得不说,董太后尽管贪财,但在教育小孩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几年之后,宫廷大乱时,刘协虽然要小几岁,但表现出来的沉着和气度却比他哥哥刘辩强了许多。

过了几年,纵情酒色的汉灵帝身体渐渐垮下去。三十多岁的皇帝,必须考虑立继承人的问题了。刘辩和刘协这两位皇子,又成为婆媳斗争的第二对筹码。

何皇后当然坚持立自己的亲生儿子刘辩,理由很充足:刘辩是长子,又是嫡子,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跑不了他的。

董太后则主张立自己抚养大的刘协,因为刘协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气度远胜过他哥哥。

平心而论,何皇后虽然蛮横,这次她的提议却是理直气壮。毕竟在封建社会,“正统”应该是最重要的原则,董太后的主张看似有点无理取闹了。但汉灵帝因之前王美人之死心怀芥蒂,再加上本身就对聪明伶俐的刘协更加喜欢,并没有明确反对母亲的建议。

这事就这么拖下去,直到中平六年四月,汉灵帝病死了。

皇帝死了,继承人还没完全确定。对于一个原本就风雨飘摇的帝国来说,这是严重的不安定因素。中常侍蹇硕与何后的哥哥何进有仇,他密谋遵循汉灵帝的意愿,立刘协为新皇帝。但要办成这件事,就必须跨过何进这道关卡。于是,蹇硕设下计策,伪造汉灵帝的诏书,准备把何进骗进宫来杀掉,然后立刘协登基。按照另一种说法,这不是伪造,而真是汉灵帝本人的密旨。为了让自己宠爱的儿子继位,不惜杀死大舅子。

不问可知,这事董太后即使不是同谋,也必然是默许的。

然而,此刻的何进位居大将军,早已非昔日的屠户子弟。他本人虽然才能平庸,手下却有一票英雄人物,像曹操、袁绍等都在其部下。和这帮人相比,蹇硕这几个太监实在不够玩的。所以,何进在袁绍等人的簇拥下,带领大队兵马,气昂昂杀奔宫廷,用刀剑拥立了自己的外甥刘辩。蹇硕则在绝望中被杀。

在这一回合的对抗中,何皇后成功晋级为皇太后,比董后占据了优势。然而,这优势不过是靠了她哥哥何进的兵权。

刘辩登基之后,何进手握重兵,已经具备了把持朝政的能力。袁绍建议他趁此机会将太监杀光。张让赵忠等十常侍听到风声,便匆忙跑到何太后面前,哀求哭泣道:“当初想谋害大将军的,只有蹇硕一个人啊。我们都是老老实实的好太监,不管我们的事啊!现在大将军听了袁绍的谗言,要杀光我们,请太后怜悯我们!”

胸大无脑的何太后,在这群俯首帖耳的奴才面前,不禁又飘飘然起来。她竟然拿出皇太后的架子,宣自己的哥哥何进进宫,对他说:“哥哥,咱家出身寒微,如果不是张让这些太监帮忙,怎能享受到这样的荣华富贵呢?蹇硕这家伙想害你,现在既然已经被处死了,你又何必听信人言,还要把太监杀光?”

何进本来就没头脑,听太后妹子这么一说,就只是杀光了蹇硕的全家,而放过了其他太监,并且对袁绍的劝谏置之不理。

杀太监的风波,暂时搁置一边。董太后和何太后这婆媳冲突,继续成为朝廷的主要矛盾。新皇帝刘辩以17岁的年龄继位,按理也是可以自己处理政事的,何太后却还要“临朝”。当然,她也干不了什么政事,无非是过过干瘾、出出风头。可就是这种面子上下的威风,就让董太后看了非常不爽,心想你算老几啊,敢在我面前耍威风?

她就向太监张让等人诉说:“何屠户家的这个丫头,当初是我抬举她进宫当皇后的。现在,她儿子即了皇帝位,内外的大臣多是何进的心腹,倒把我排挤到一边了。怎么办?”

在《三国演义》中,张让给董太后出的主意是:“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加国舅董重大官,掌握军权;重用臣等:大事可图矣。”

这多半是罗贯中的虚构。因为董太后的身份是皇帝刘辩的祖母,属于“太皇太后”这一辈的。而在封建时代,即使皇帝真的年幼,垂帘听政的也应该是皇帝的母亲,也就是何太后。正因为如此,在清朝末年,同治皇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要立同治的堂弟光绪皇帝,而不是立同治侄儿辈的人物。因为要立了同治的下一辈,她自己就升级为祖母辈,不好再听政掌权了。董后的兄弟董重为骠骑将军,按历史也是在汉灵帝生前就发生的任命,并不是因为张让这一番建议才开始的。

董太后想伸手要权,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但在她面前,却横亘着何太后这一堵高墙。这个彪悍的儿媳妇,在昔日就已经飞扬跋扈。如今成为皇太后,当然不会对婆婆客气。董太后屡次想自己参政,都被何太后挡了回来。在《三国演义》中,何太后还专门请董太后赴宴。在酒席之上,她对董太后说:“婆婆啊,我们都是妇人,不应该参预朝政。当年汉高祖的老婆吕后,就是因为手握重权,死后牵连吕家上千族人都被杀了。现在,我们应该老老实实住在宫里享清福,朝廷的大事让大臣们自己商量,这才对啊。”话其实是不错,但在董太后听来,这不是针对我来的么?她就大怒道:“你当初心怀嫉妒,把王美人毒死。现在,仗着你哥哥何进的势力,想要爬到我头上拉屎么?告诉你,我让骠骑将军董重斩何进的脑袋,易如反掌!”

按照汉朝制度,军职中最高的就是大将军,大将军之下是骠骑、车骑两将军。也就是说董重的地位仅次于何进,说斩首易如反掌云云,也不过是董太后怒火下的口舌之利。何太后听了,却是异常恼火:死老太婆,给脸不要脸啊,那我就不客气了。

于是,何太后连夜召见何进,商量对策。何进同他弟弟车骑将军何苗,以及朝廷三公等,即刻上书,说董太后在京城不守规矩,多次派她宫中的官员和地方州郡往来,把各地送来的财宝都搬到自己的宫里,这事大大不妥。再加上董太后本来就只是诸侯王的妃子,先帝时因为是皇帝生母,所以留在京城。现在,已经换了皇帝了,按照祖宗规矩,她也应该回到自己的封地去!

平心而论,这一段控诉并非无中生有。贪污财宝的事情,董太后是做得不少的。这封奏章上去,皇帝的玉玺是被何太后挟持的,那还有什么客气?于是,董太后就被军队“护送”起身,回她的河间去了。

至于董太后依仗的兄弟,那个砍何进脑袋“易如反掌”的骠骑将军董重呢?看来也是白给。何进要收拾董后一党,当然不会放过他,就派出禁军,包围了骠骑将军府,把董重逮捕免职,并且很快逼得他在狱中自杀了。这是发生在当年五月的事情,距离小皇帝登基不过一个月。

到六月,董太后莫名其妙地死在半路上,有说是惊恐忧虑而死,也有说是被何进派人毒死的。

总之,婆媳斗争至此告一段落,作为婆婆的董太后一支,谈笑间灰飞烟灭,比滚汤泼雪还要痛快。

这并不令人意外。董后一党真正的资本,其实就是汉灵帝生母的身份。除此之外,他们在朝廷中没有太多的根基。等到灵帝驾崩之后,这资本也略等于无了。相对来说,对手何太后一支却有着新皇帝生母的身份,以及何进统帅的满朝大臣作后盾。

在这种情况下,董太后如果想要翻盘,应该做的是先隐忍不发,放低姿态,积蓄力量,结交朝廷官员,对外表现出宽宏仁厚的样子,对内暗中等待何氏一党自己露出破绽。想来以何太后和何进这种蠢材身居高位,要不了太久多半会自己出丑的。那时候再寻隙致命一击,并非没有胜算。

然而,董太后本人及其党羽却比何氏还蠢。在汉灵帝时期,她就拼命地搂钱,一看就不像能干出啥事的模样。她的哥哥董重本来曾官拜执金吾,后来竟因为伪造董太后的命令而被逮捕处死,可见这一家子人荒谬到什么程度。在中平六年那惊心动魄的一个月里,面对何进兄妹大权在握的局面,董太后不是退避三舍寻机再战,却是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哇哇叫嚷,把自己的企图写在脸上,还把自己的底牌抽出来给对方看。这样的斗争方式,当然会被优势的对手轻易碾平了。

就这点能耐还出来斗,真是不知死活。

董氏一门虽然灭了,但何氏一门也命不长久。当初挑唆董太后与何太后斗争的张让等太监,现在又在何太后面前阿谀奉承,拼命装乖,并且用金银珠宝结交何进的弟弟何苗、母亲舞阳君。而何进呢,他持续受到袁绍等人的持续鼓动,始终存了诛灭宦官的想法,却又屡屡受到何太后、何苗等人的阻挠。

就这样,在“杀太监”的问题上,何家人自己起了内讧。

为了排除这个阻挠,袁绍出了个馊点子,让何进召集外地的军队进京,制造声势,吓唬何太后。陈琳和曹操都劝何进,说要杀太监其实容易得很,干吗闹这么大阵势,先把自己暴露了?何进却一意孤行,派人去召西凉大军阀董卓进京。

董卓却有自己的打算,他把军队开到洛阳附近,大张旗鼓,向天下宣布自己奉何进之命诛杀宦官的伟大使命。张让等宦官见形势紧急,立刻又去见何太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自己的忠心,请太后可怜可怜,救救他们的狗命。何太后被这群恭顺的奴才蒙蔽了眼睛,就降诏让何进进宫来,准备当面替他们排解调停。

唉,愚蠢的女人啊,你亲眼看见了自己的婆婆董太后如何被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所除掉的,竟然还幻想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能够有调停一说么?

有蠢妹妹就有蠢哥哥。何进接到太后的旨意,竟然真的就要进宫去。陈琳、袁绍、曹操等人纷纷劝阻危险,何进却自以为手握天下兵马,谁敢动我一根毫毛?他大摇大摆,进了皇宫。刚进宫,就被张让等人埋伏的50名刀斧手砍成了肉泥。

随后,袁绍挥军杀进宫去,砍瓜切菜,把满城太监杀了个干净。也可见,要诛灭太监确实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何进和袁绍自己把问题搞复杂了。

在这场乱七八糟的宫廷政变中,何太后很受了一点惊吓。袁绍等人从南门冲杀进来时,眼看大势已去的张让等人,挟持了何太后、皇帝等人,往北门逃走。幸亏大臣卢植听说此事,穿着铠甲,拿着兵器守在那里,看见大太监段珪逼着何太后过来,就放声高呼:“段珪逆贼,你们杀了大将军,还敢劫持太后么!”何太后听到这话,拼了命从窗户中跳出,被卢植救起。而小皇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则被张让等劫持出宫到北邙山,方才被大臣解救出来。此时,宫中的太监被袁绍等人杀光,还有很多没有胡须的人也被误杀。何进的弟弟何苗因为曾结交太监,被何进的部下当做叛徒杀死。

至此,曾经在后宫和朝廷上争斗的不亦乐乎的董、何两家外戚尽数灭亡了。

纵观两家这短短几年的斗争史,倒似是一出脑残大赛,空有强大的势力和背景,却不知道如何应用。结果,董家在不知天高地厚的叫嚣中自取灭亡,何家则在多次坐失良机之后,生生堕入地狱。而在这一连串丑剧中客串配角的,则是东汉后期的另一大势力——宦官。他们敬业的演出,成就了汉朝权力上的真空。

填补这个真空的,是趁机进京把持朝政的西凉大军阀董卓。遗憾的是,对于在之前的斗争中勉强占据一点上风的何太后而言,这绝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作为西凉土霸王的董卓,要实现自己的野心,必然要对原先盘桓朝廷的旧势力进行打击。何太后作为何氏外戚的残存力量,必然成为其打击的首要目标。

其次,何太后自己的手脚也确实不干净。她毒死王美人,害死董太后,这些都是授人以柄,而且引起了朝野的议论的。

而且,董卓与董太后,尽管一个是甘肃的土霸王,一个是河北的名门,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董。董卓自己也对这个同姓的亲缘非常看重。他在进京之后打击何氏势力的过程中,拉拢了不少董氏余党,比如董太后的侄儿,后来汉献帝的岳父董承,就成为董卓部下的大将。

这时候,清算原先董太后之死,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旗号。

何太后仰仗的,是小皇帝刘辩生母的身份。可是,刘辩的同父异母弟弟刘协,虽然年龄小,表现却比哥哥要聪明和大度得多。而刘协的母亲王贵人,恰好又是被何太后毒死的。在这种情况下,董卓首先就不顾其他大臣的反对,废黜了小皇帝刘辩,改封为弘农王,而立刘协为新君。这是在中平六年九月的事。

可怜刘辩四月登基,九月被废,在皇帝宝座上还没待满半年。转了一圈,皇冠最终还是落到刘协的头上。董太后泉下有知,也该心满意足了。

何太后的儿子既然丢了皇位,她皇太后的位置当然也保不住了。董卓马上严厉追究何太后当初逼迫董太后的事情,认为身为媳妇,这样欺负婆婆,实在可恶。于是,把何太后迁居到了永安宫。

娘俩都被废黜了,董卓还不放心,留着终归是祸患,不久之后就把他们都杀了。《三国演义》中描写这一段,很是惊心动魄:

却说少帝与何太后、唐妃困于永安宫中,衣服饮食,渐渐少缺;少帝泪不曾干。一日,偶见双燕飞于庭中,遂吟诗一首。诗曰:“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董卓时常使人探听。是日获得此诗,来呈董卓。卓曰:“怨望作诗,杀之有名矣。”遂命李儒带武士十人,入宫弑帝。帝与后、妃正在楼上,宫女报李儒至,帝大惊。儒以鸩酒奉帝,帝问何故。儒曰:“春日融和,董相国特上寿酒。”太后曰:“既云寿酒,汝可先饮。”儒怒曰:“汝不饮耶?”呼左右持短刀白练于前曰:“寿酒不饮,可领此二物!”唐妃跪告曰:“妾身代帝饮酒,愿公存母子性命。”儒叱曰:“汝何人,可代王死?”乃举酒与何太后曰:“汝可先饮?”后大骂何进无谋,引贼入京,致有今日之祸。儒催逼帝,帝曰:“容我与太后作别。”乃大恸而作歌,其歌曰:“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唐妃亦作歌曰:“皇天将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姬兮命不随。生死异路兮从此毕,奈何茕速兮心中悲!”歌罢,相抱而哭,李儒叱曰:“相国立等回报,汝等俄延,望谁救耶?”太后大骂:“董贼逼我母子,皇天不佑!汝等助恶,必当灭族!”儒大怒,双手扯住太后,直撺下楼;叱武士绞死唐妃;以鸩酒灌杀少帝。

按这段记叙,董卓杀何太后、少帝刘辩和唐贵妃,是在一日之内。这其中却又有罗贯中的一点艺术加工。何太后面对穷凶极恶的董卓,终于拿出了一点英武之气。可惜,这时候什么都晚了。

历史上,董卓在公元189年9月甲戌日废刘辩,立刘协,改迁何太后,在两天后也就是丙子日,即用毒酒将何太后毒死。这时,距离何太后逼死董太后,也仅仅三个月而已。真是现世报来得快。董卓不但毒死了何太后,还杀死了何太后和何进的母亲舞阳君。甚至何进的弟弟何苗,本来在十常侍之乱中被忠于何进的军士杀死,这会也被董卓打开棺材,将尸体肢解之后抛弃在路边。曾经显赫一时的何家,就此遭到灭顶之灾。

而董卓杀少帝刘辩,确如《三国演义》所说,是在次年(公元190年)春天,距离何太后被杀约三个月。刘辩死时,年仅18岁。

还要稍提一笔的是,刘辩的妻子唐妃并没有如《三国演义》所述一起被害,而是在刘辩死后,回到故乡颍川。她的父亲唐瑁曾任会稽太守,看女儿年纪轻轻守寡,想让她改嫁。但唐妃因为自己曾做过皇帝的妻子,便不肯改嫁凡人。后来,董卓的部将李傕派兵到关东地区烧杀抢掠,唐妃不幸被乱兵抓住。李傕见了她的美貌,垂涎三尺,竟想娶她为妻。唐妃坚决地拒绝了,却又矢口不说自己的身份。此事为李傕的谋士贾诩得知,告诉汉献帝。汉献帝非常感动,就把唐妃迎接到宫中,并正式封为“弘农王妃”,作为对自己同父异母哥哥的一点纪念。

不管祖母和母亲如何钩心斗角,这一对年少的兄弟终究还是有感情的。但即使聪明如汉献帝,也只能在这一片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前,哀叹当年董太后与何太后的所谓斗争,是折腾得多么不合时宜。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hyly/524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