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国史

法国人如何对德国进行复仇?

历史大观园 法国史 2021-09-07 11:33:47 0

“兄弟啊!咱们别执着于门口这点破事好不好?地球很大呢,还有好多好多可好玩的地方呢,我们出去玩好不好?”

“坑爹呢?家门口的事你都处理不好,你上哪丢人现眼去啊?人家割走你那么大一片地,你还出去玩,玩个头啊你!”

法国人如何对德国进行复仇?

这就是第三共和国成立之初那几年,温和派和激进派经常发生的争吵,到底是先抢殖民地还是先找德国报仇。温和派觉得争夺殖民地对法国的资产阶级发展无疑是有利的,还可以将国内战争失利后的一肚子鸟气宣泄到外面去;激进派则认为,忙于海外的战事,会转移对德国的复仇之心。这两派谁也不知道,发展到最后,这两件事合并为一件事,两派的目标都能实现。

温和派先掌权,他们说了算,所以法国这阵子满世界忙着抢地盘。挺有收获的,到“一战”前,法国的殖民地面积达到1060万平方公里,统治着超过5000万的殖民人口。

在亚洲,1887年法国将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合并成为印度支那联邦,想以此为基地进占东南亚或者中国。值得一提的是,1885年,中越军队曾在镇南关—谅山一线大败法军,还直接导致了当时法国内阁倒台,可惜这样的神勇在那个时代并不多见。

更大的动作还是在非洲,从地中海到几内亚湾,整个西非基本都沦陷,法属西非要比法国本土大了好几倍。

殖民地的收益是很明显的,到20世纪初,激进派虽然还是叫嚣着报仇,可对殖民地扩张却是不反对了,要知道,法国在殖民地的贸易额已经远远超过他家跟欧洲几个陆上近邻规模的总和了。

殖民地扩张也不容易,当地的百姓不会坐视国破家亡,哪里都有强度不等的反抗,法国的军队在国外一点不轻松。而更要戒备的,是其他殖民帝国的敌意和遏制,比如在非洲,法国人就要跟英国打好商量,要不然,强盗之间的火并是随时会发生的。

英法两国在非洲的地盘大致是这样,英国掌握南部和东北,法国重点在西部和北部。在英国篇里介绍过,英国人搞了个双C计划,预备打通埃及到开普敦,殖民地纵贯非洲连成一片;法国也有个计划,双S计划,他家想的是打通塞内加尔到索马里,横贯非洲地盘连接成片。

这两个强盗计划终于在苏丹的法绍达城(现在的科多克)狭路相逢了。法军和英军对峙,法国人此时最恨的是德国佬,对于跟自家结怨近千年的英格兰感觉还好,而且法国人也想到,万一有一天要找德国人报仇,这头先得罪了英国人是何其不智啊。于是,法国人选择了撤退。

英国人绅士啊,听说人家主动撤了,还挺不好意思的。哥俩好吃杯酒吧,好好商量一下以后咱哥俩怎么分非洲这块大蛋糕。

1904年,代表着英法彻底和解,并在未来共同进退的《谅解协约》签署。本来双方就商量好以刚果河和尼罗河的中心点划分地盘,现在更细地规定,法国绝对不骚扰英国的埃及,英国承认摩洛哥的事务是法国的责任。

英法这哥俩在非洲玩得痛快,就忘了欧洲大陆上还有个伙计。俾斯麦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终于可以闯祸了,他最闹心的就是自家窝在中欧,地盘忒小,现在打出去也有点来不及,因为好地方都被英法两家占了,现在再想玩殖民地,就只有一个办法,黑吃黑,从其他强盗手里抢。

德皇在非洲的冒险,就是那两次摩洛哥危机,法国最后以出让法属刚果的一部分安抚了威廉二世,在法德的宿怨上又加了一层。非洲的纠纷,恐怕还是要回到欧洲才能从根源上解决。

法国拉拢了英国,还是觉得心里没底,要想收拾德国,最好的办法是跟沙俄联手,两边夹击。俾斯麦在位,就知道法国人一直打这个主意,所以非常小心地维持与俄国的关系。威廉二世不动这个脑筋,他跑去跟奥匈帝国联手了。沙俄可不受德意志的鸟气,你不跟我玩,我去找高卢人玩。就这样,法国如愿跟沙俄接上了头。

法国人如何对德国进行复仇?

法国的主营业务不是放高利贷吗,现在看老毛子,越看越爱,于是,法国人决定,大把地向俄国放款,100多亿法郎,流水般东去,进了沙俄的各个行业。这笔法郎好有一比啊,那可是滚滚长江东逝水,奔流到海不复回。

法国和俄国一伙,德国和奥匈一伙,刚刚法国和英国喝了和解酒,土耳其站在德国一边。都不是一个人战斗,所以谁也不怕战斗,只要有人跳起来,大家都敢上。

德国人准备好了,有大军百万,法国人还没有,只有54万的军队。所以主战的激进派就要求,将原来屡次改革变成的两年兵役恢复为3年。此时的法国总统是普恩加莱,虽然议会制的国家总统基本是摆设,但在此时,普恩加莱被选举上位,则是因为他坚定主战。在他主持下,法国修改了兵役法,法国扩军成功。

到1914年,欧洲的空气压抑着冲动,都知道大战一触即发,法国内部,大部分人摩拳擦掌想报仇雪恨,反战者大都是社会主义分子。

前面说法国的工人运动开始有组织有系统地行动,原因就是他们有了自己的政党性组织,社会党,而该党派的创始人之一饶勒斯就是此时法国最反战的一位。1914年的夏天,老饶到处奔走联络,又是撰文又是演讲,就是想把法国从战争边缘拖回来。

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的火药桶先炸了,奥匈帝国的王储遇刺。而在法国,加速这一过程的则是饶勒斯遇刺,那是7月31日。老饶一死,整个法国失去了冷静的力量,剩下的就是战斗的冲动了。

8月3日,因为比利时不给借道,德军向比利时宣战,当天夜里,法国向德国宣战。法国的子弟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骄傲,出征那天,留在家里的妇孺都走上街头,向士兵们献花欢呼,光荣得一塌糊涂。最了不起的是,从来没有团结友爱的各政党派系空前的融合,社会主义者、保守派、激进派紧密围绕在政府周围,成立了一个囊括所有力量的“神圣联合”政府,一切为了胜利!

血染的风采

两次大战,法兰西大地都是西线的主要战场,不管是德国人、英国人还是后来的美国人,在别人家打架肯定是不会小心轻放、保护公物的。让我们看看美丽的法兰西如何度过这场浩劫。

我们已经知道德国那边的战斗总指挥是参谋总长小毛奇,而法国这边的总参谋长就是霞飞。霞飞我们不陌生,上海的淮海中路,早先叫霞飞路,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这伙计在法国还有个昵称“老爹”。

老爹不仅有个女里女气的芳名,还是个做派懒散的人,喜欢睡觉,为人保守,但这样的人,一般遇上大事都比较镇定,尤其适合在最危险的时刻主掌大局。

大家猜,法国一对德国下手,先打哪里?当然是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对法国人来说,报仇的目的就是收复故土,当然是先下手,占住了再说。

法国这个动作正中小毛奇下怀,因为他家主力的进攻方向快速经过比利时,从背后绕道进入巴黎。谁能想到德国人会出这么损的招啊,这边厢边境上几次战役都没占到便宜,那边厢敌人已经逼近了塞纳河!

巴黎危殆,平民开始逃难,8天中50万人逃离了巴黎,到处都是耸人听闻的传闻,怀疑到处都是敌人,所有跟日耳曼沾边的东西都被攻击和损毁。前线的总参谋长霞飞保持镇定清醒,先保住政府部门吧,内阁和政府先到波尔多去办公。

德军进展太顺,意气风发的,距巴黎只有15英里。登陆的英军已经不敢恋战,节节败退,德军的先头部队追击得十分兴奋,根本等不及兄弟部队的协同支援,孤军深入。法国的飞行员从空中看到这支纵队的冒险急进,报告给了当时巴黎的驻防司令加利埃尼。加利埃尼马上作出判断,可以与德军在马恩河大战一场。霞飞经过考虑,同意了加利埃尼的作战申请,并说服忙着逃跑的英军掉头坚持战斗。

加利埃尼征调了巴黎1200多辆出租车,将巴黎的法军连夜送上了战场,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用小汽车运送士兵,让·雷诺出租车成为一个传奇,从此被称为“马恩河出租车”。

从9月6日凌晨开始到9月11日,德军统帅部终于下令全线撤退。英法联军取得了开战以来第一场胜利,并以此战的胜利,保住了巴黎,改变了战争的进程。当年12月,法国政府搬回了巴黎。

马恩河战役击退了德军,联军乘胜追击。德军渡过埃讷河后,不跑了,挖战壕,筑工事,预备跟联军长期对峙。打了几次,占不到便宜,联军也只好认了,也跟着挖战壕,筑工事,最折磨人的堑壕战开始了。

堑壕战就是消耗,看哪边人多,看哪边先耗尽。德国将土耳其拉下水,英法人手不足,只好屡屡找意大利做工作,拉它来帮忙。摇摆不定的意大利终于决定了自己的归宿,不过他不打德国人,他只对奥匈帝国宣战。好在东线的战事也开始了,德国人的注意力被俄国人拉过去一部分。

“一战”开始前,所有人都感觉,可能跟欧洲历史上的战斗一样,一两次战役分出了胜负就结束了,没想到一转眼就快一年了。战壕里的法国兵满身泥泞,风吹雨淋,日晒寒冷,简陋的伙食,一身的虱子,每天都要死人,每天都在战斗。这么多生命也没换来实质上的胜利或者收获,两边就是在各条战壕里胶着。

人的消耗可以补充,弹药装备很快就跟不上了。不得不从军队抽回技术人员,还雇用大量的女工,加紧军工生产。

最难的是坚持,坚持中最难的是受人非议。战事黏滞,损失惨重,一开始全民斗志激昂的巴黎出现了松动和抱怨,议员们把马恩河的功劳归于加利埃尼,然后就指责霞飞,忙活了一年,没有任何效果。霞飞是强悍而且有实力的,在巴黎民众中声望颇高,虽然饱受压力,还是顽强地领导着法军的战斗。为了对抗德军新采用的芥子气,法国人也毫不示弱地将窒息性毒气弹投入生产。1915年的核心内容就是,变着法子让对手家里多死人。

西线黏滞的战事让法国人抓狂,让德国人更闷躁,接替小毛奇的德军参谋总长预备毕其功于一役,直接将英法联军打废。1916年,德国人选择了凡尔登,并布下了1000多门大口径炮。

霞飞任命了贝当将军来统领凡尔登的战役。这是一名老将,开战前他就已经预备退休了,主持凡尔登大战时,老爷子正好60岁,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事业要从60岁以后才开始。

1916年2月21日,德军正式动手,那1000门大炮在寒冷的空气中轰鸣,漫天都是穿梭呼啸的炮弹,德军这次是狠了心痛下杀手,一点儿不节省弹药,法军的阵地顿时血肉横飞,德军踏着法国人破碎的尸体攻克了第一道防线。

贝当接手时,凡尔登周围已经被炸成月球表面了,补给线也被切断。老将出马第一件事就是恢复给养,一边下令战士们死顶,一边赶修被毁坏的公路。这条生命线以惊人的速度恢复了,近万人的运输大队开始疯狂地夜以继日地向战场输送援兵和物资,每天这条路上要经过几千辆卡车。19万援军,上万吨的军火源源不断地注入凡尔登的阵地。法军在每一条战壕里搏命,高卢人的血性让他们一步都不退。

德军预备在凡尔登给法军放血,没想到把人家切得鲜血淋漓,自己也失血过度,两边都葬送了几十万好儿郎的性命,战场已是地狱。可是,凡尔登还在法国人手里,德军没能突破这道血肉长城。

凡尔登全靠搏命死磕,因为贝当知道,他要不到更多的援军,英法的大部队此时正在索姆河上游集结,预备发起一场对德军的大战,希望能一举突破眼下堑壕战的胶着。当然,索姆河一开打,凡尔登的压力能减轻不少。

7月,索姆河战役终于启动了。英法联军的突然进攻,打了德军一个措手不及。德军的军事素养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就重组了纵深防御,跟英法对峙,将战役变成了拉锯战。

从夏天打到秋天,连绵的阴雨中,道路泥泞。也不知道到底算谁赢了,英法联军以80万人的代价,将自己的阵地向前推进了5~10公里。德军死了53万多人,虽然丢失了大片阵地,可还算是挡住了联军的脚步,没让他们突破成功。

12月,凡尔登的战事也结束了,跟索姆河战役的状态相反,德军以巨大的代价将阵地推进了7~10公里,没能突破法军的防线。

这一年,两场血战,法国、英国、德国伤亡人数共计200万人,弹药之类的东西就根本无法统计了。要说收获,应该是德军已经渐露疲态,貌似坚持不了多久了。

法国人如何对德国进行复仇?

1916年,所有人都累了,哪有这么打的啊,什么样的绞肉机也没这个效率啊。几个主要参战国内,呼吁和平的声音越来越高,打成这样,胜负还重要吗?停手吧!

年底,法国议会为了平息舆论,撤掉了霞飞,他被授予法国元帅称号,交出了法国军队的指挥权。1917年5月,在协约国屡屡受挫的情况下,被称为“凡尔登英雄”的贝当上任成为法军的总司令。

这不是谁指挥军队的问题,现在重要的是有人安抚国民。坚实的联合政府出现了裂痕,社会主义者中又有人出来用各种办法张罗着要停战,法国又出现了罢工潮。最要命的是,3月,俄国革命了,沙皇被罢黜,临时政府根本无法要求士兵们继续作战。

虽然战争中,法国对出版物和各种消息实行了一定的控制和封锁,俄国的消息还是传到了法国军中,前线部队有90多个团发生了哗变。贝当上任,第一件工作就是镇压这些哗变。

军队哗变,胜利无期,物价昂贵,食品限制,这些都让社会动荡不安,“神圣联合”内部出现了分歧,终于在1917年8月彻底散伙。

此时的法国需要强硬派,需要重新凝聚百姓和士兵的力量,坚持并打赢这场战争,带法兰西渡过这道难关。法国谁最强硬?所有人同时想到了“老虎”克列孟梭,还有比他又臭又硬的家伙吗,虽然议会没人喜欢他,可必须是他才能力挽狂澜。

1917年11月,克列孟梭出任法国总理,他的上台宣言是:对内作战,对外作战,我就是作战!

76岁的克列孟梭戴上法国兵的钢盔视察前线,亲自鼓舞士兵们的士气,惩罚贪生怕死的人。对国内的局势,所有宣扬反战的,一律镇压;派专人监督军工物资的生产,扩大征兵。老头的意思很明确,谁也别想阻挡我打赢这一仗。

因为英法联军在开战以来协作上总是出现问题,让德军占了不少便宜,他们总结教训后,由法国的福煦将军出任了联军的最高指挥。几次战斗,检验出统一指挥的联军是好用多了。

克列孟梭上台组阁时,俄国那边突然“一声炮响”,接着德军的东线战场突然不见了。德国人冲列宁同志会心地一笑,非常利落地将兵力从东线调往西线,预备决战。

因为之前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得罪了美国人,美军已经预备登陆欧洲参战。现在对法国来说,到底德军和美军谁先出现,这是个问题。

显然德国人效率更高,1918年,再一次,德国人兵临巴黎城下,德国的大炮已经开始对巴黎轰炸。在又一次的全城混乱中,克列孟梭发表讲话,表示,即使巴黎失守,他也将领导法国人战斗到最后一刻。老虎的煽动功夫是一流的,法国力量重新凝聚,大战初期众志成城的精神再次出现在巴黎。

美国人来晚了,好歹还是来了。随着美军登陆,德国人走到了尽头。11月9日,德皇退位。两天后,整个西线的大喇叭都宣布,战争结束,协约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老人家你伤不起

打完了到巴黎开会是传统,克列孟梭肯定会想法维持这个传统,在巴黎开会。第一是让法国有面子,显得像个欧洲领导;第二是在自家的地盘上开会,吵嘴动手都有主场之利。

法国人如何对德国进行复仇?

巴黎和会,克列孟梭是个少数派,因为英美都不愿意把德国往死里整,尤其是整个和会,美国人更愿意讨论如何对付和遏制东边突然冒出来叫布尔什维克的那家人。克列孟梭本来就是个不怕闹事的刺儿头,还生姜之性,老而弥辣,根本不介意难看和翻脸,大家没见过这么为老不尊的老爷子,快80岁的人穷凶极恶的,也实在不好意思把话说得太过。据说美国总统威尔逊差点被他气得坐船回家,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差点跟老头打起来。

克列孟梭果然有主场优势,配合他在和会撒泼的是法国的报纸《晨报》。他们发起了一个“德国佬应该赔款”的运动,告诉所有的法国人,必须让德国人赔钱,因为此时法国的物价昂贵、物品匮乏、货币崩溃这些事,都需要德国人的赔款来埋单。法国人集体支持赔款。

后来的巴黎和约大部分项目达到了克列孟梭的要求,最大的成功是拿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国开采萨尔地区的煤矿15年,摩洛哥危机时被德国人讹去的非洲殖民地也要回来了。德国军队减到10万人,莱茵河以西全部及以东50公里成为永久非军事区等。

赔款这个事不好定夺,天文数字吧,法国人恨不得把德国砸碎了变卖呢。后来实际点儿,第一期,在1921年5月21日前必须拿出200亿金马克,其中50%归法国。

说是这么说,和约也签字了,赔款这些东西怎么保障呢?克列孟梭说了,有盎格鲁—撒克逊联盟的诺言,一旦德国人反悔捣乱,英美联军随时跟法国人一起揍它!

法国人不都像总理这么天真,他们都感觉,《凡尔赛和约》既无抵押也无保证,随时有可能变成一张草纸。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fgs/3184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