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三征噶尔丹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2 15:56:00 0

>>时间:1696~1697

康熙年间,噶尔丹称霸塞外草原,他率领部族四处抢掠牲口和奴隶,强占水草丰美的牧地。最终,噶尔丹竟然在俄国的支持下,意图从清分裂而自治。康熙帝自然不能容忍这种分裂皇朝统一、破坏民族和谐的行为。康熙帝三次亲征大漠,稳定蒙古,对奠定西部的版图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清朝初年,在西北方过着游牧生活的蒙古族有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漠南蒙古称为内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称为外蒙古,包括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札萨克图汗部和赛因诺颜部四大部;居住在天山以南的漠西厄鲁特蒙古分为准噶尔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四大部。

清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同蒙古族的亲善和睦关系。蒙古各部接受清朝的封号,双方通过联姻保持世代的政治友好关系。然而,野心勃勃的噶尔丹却破坏了蒙古大草原的和平。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民族间的和平,充满豪情的康熙帝亲自远赴大漠,风餐露宿,三征噶尔丹。

噶尔丹独霸回疆

康熙初年,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拼命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成为破坏满蒙和谐的变数。噶尔丹肆意掠夺漠西蒙古各部,迫使各部或是臣服,或是远离故土。土尔扈特部西迁至伏尔加河流域游牧,和硕特部先是进驻青海,后又迁入河套以西的阿拉善地区。这样,广大的阿尔泰山、伊犁河一带成为准噶尔的天下。未迁走的杜尔伯特部及和硕特、土尔扈特残余的部众,全部置于准噶尔部的控制之下。

三征噶尔丹

乌兰布通古战场遗址

康熙四年(1665),准噶尔内部发生权力更迭,噶尔丹取得了统治权,并进一步扩充准噶尔的势力。他自封为“博硕克图汗”,确立了对厄鲁特四部的统治,全面控制了回疆地区,其分裂而自治的野心昭然若揭。

面对噶尔丹的步步进逼,康熙帝也曾试图通过一贯坚持的民族亲善和睦政策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稳定边疆局势,寄希望于以耐心的劝谕,优抚噶尔丹,避免准噶尔与清廷的矛盾激化。清中央政府默认了噶尔丹“博硕克图汗”的名号和地位。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帝还派大臣至噶尔丹处大加赏赐。

而噶尔丹在表面上对清政府臣服,多次派使者向清廷进贡马匹骆驼、貂皮银鼠等物品,表示谢恩,但是动辄数千人的庞大的贡使队伍给清政府带来了沉重负担,而且贡使队伍沿途抢夺马匹牲畜,残踏田禾,捆缚平民,抢掠财物。康熙帝对噶尔丹的宽容是以不损害清朝的根本利益为前提的,因此对贡使队伍为所欲为的行为,采取了严厉的制裁。

噶尔丹持续南侵

随着野心的不断膨胀,噶尔丹的目标对准了漠北喀尔喀蒙古,准备攻打土谢图汗。

康熙二十七年(1688),噶尔丹率3万部众击败土谢图汗之子噶尔旦台吉。噶尔旦台吉几乎全军覆灭,只有自己得以逃生。随后,噶尔丹向东挺进,攻掠车臣汗牧地。喀尔喀各部的兵力悉数出动,在土谢图汗的率领下同噶尔丹展开了一场大决战。但是,激战三昼夜后,喀尔喀部全军崩溃。

在这种动荡的局势下,喀尔喀部上层开始有人试图投奔俄罗斯。所幸,喀尔喀部共同信奉的大喇嘛哲布尊巴丹及时阻止了叛国的行为,带领喀尔喀部向南内徙,投奔清朝。康熙帝立即命人前去抚慰,发放粮食,赠送白银、茶布,帮助其采买牲畜,并把他们妥善安置在科尔沁水草地游牧。

噶尔丹仍然一意孤行,借口追寻喀尔喀势力不断南侵。同时,噶尔丹乘清廷与沙俄发生冲突之机,同沙俄取得了联系,得到了沙俄的武器支持,意图借外国的力量同清廷抗衡。

三征噶尔丹

金嵌珠“金瓯永固”杯·清

通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

康熙二十九年(1690)七月,噶尔丹深入到离北京仅700里的乌兰布通(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严重威胁到了京师的安全和领土的完整。这样,一场分裂与反分裂的战争再也不可避免了,康熙帝派出大军进攻噶尔丹。

两军对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清军以火炮对阵准噶尔部的驼阵,惊天动地的大战一直持续至掌灯时分,最终以准噶尔部的溃败告终。噶尔丹乘夜逃遁,出逃部众在沿途饥踣死亡,仅剩下几千人。但是,清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康熙帝的舅舅佟国纲中枪身死。

康熙帝毅然亲征

乌兰布通之战后,噶尔丹为生计所困,向清廷乞赐白银,以救燃眉之急。康熙帝多次派大臣前往噶尔丹处劝谕归降,以示羁縻。但是,噶尔丹仍然不断地挑起事端。

康熙帝终于认识到噶尔丹势力“一日不灭,则边陲一日不宁”。于是,康熙帝力排众议,毅然亲征。康熙三十五年(1696)春,康熙下诏亲征,并调集10万大军,分东、西、中三路,出师剿灭噶尔丹。

当噶尔丹惊闻康熙帝亲率大军而来,自知不敌,仓惶出逃。噶尔丹逃窜至昭莫多(今宗莫德)时,与费扬古所率的清西路军狭路相逢,双方展开一场恶战。准噶尔大败,2000余人被杀,3000余人被俘,噶尔丹仅率数十骑仓惶逃遁。

昭莫多之战,全歼噶尔丹的精锐骑兵,成为清廷平定噶尔丹的决定性战役。

此后,康熙帝多次派人劝说穷困潦倒的噶尔丹归降,但是噶尔丹执迷不悟,拒绝投降。

三征噶尔丹

青玉仿古召夫鼎·清

三败准部,安定边疆

为了根绝噶尔丹势力,谨防其死灰复燃,康熙三十五年(1696)九月,康熙帝再次亲征,前往归化城(今呼和浩特),驻跸鄂尔多斯,十一月至宁夏。噶尔丹不战而请降,康熙帝班师回京。

但是,到了第二年,噶尔丹仍然找出种种借口拖延归降日期。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再至宁夏。噶尔丹原来的根据地伊犁已经被他侄儿策妄阿那布坦占领;他的左右亲信听说清军来到,也纷纷投降,愿意做清军的向导。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的噶尔丹再也无处逃遁,最后,只带了几十名骑兵冲出了清军的包围。走投无路的噶尔丹在阿察阿穆塔台患病身亡,也有传说噶尔丹是饮药自尽的。一代枭雄为自己选择了凄惨而遭历史唾弃的归宿。

康熙帝三次亲征,风餐露宿,深入沙漠,终于平定了噶尔丹的分裂势力。同时,康熙帝以和睦亲善的民族政策,妥善地处理了清廷同蒙古各部族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统一漠北蒙古的目的,使北方边境得到安宁。

从此,清王朝重新控制了阿尔泰山以东的漠北蒙古,并授予当地蒙古贵族各种封号和官职。康熙三十六年(1697),清政府遣送喀尔喀各部重新返回自己原来的牧场,又在科布多、乌里苏台等地派驻将军和参赞大臣,进一步加强了对蒙古的统辖。

康熙帝通过亲征,解决了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的问题。此前,在关外,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解决了漠南蒙古问题。至此,从秦汉到明朝,一直困扰中原的民族难题,最终得到了解决。

民族关系的真正和解比防御性、排他性的万里长城更为有效。从此,蒙古民族融合在民族共同体之中,成为清朝北部更为坚固的长城。康熙帝曾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三征噶尔丹

《北征督运图册》局部

《北征督运图册》是根据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叛乱西路大军军粮督运官范承烈的经历画成的。原图册24开,现存19开,每半开工笔设色作图,另半开范承烈自题画面内容梗概。图中对所经城镇、台站、山川河湖、沙漠、道路里程、各族官兵、民夫、车马都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绘,是一篇形象的历史文献。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4069.html

上一篇:“踹匠”叫歇
下一篇:康熙帝南巡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