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骨肉相残争皇位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2 15:55:42 0

>>时间:1678~1723

康熙帝在位期间,诸皇子之间就为太子之位争夺不休,以至于惨案不断。四皇子胤 韬光养晦,最终取得胜利,登基即位,之后却对手足兄弟一一迫害,留下千古疑案,任人评说。

初废太子

康熙帝一共有35个儿子,除了夭折和早死的之外,有排序的是24位,成年且受册封的只有20人。在这些皇子中,年龄较长的有12个人,他们是:大阿哥胤禔(shi)、二阿哥胤礽(rRng)、三阿哥胤祉(zhi)、四阿哥胤禛(zhen)、五阿哥胤祺(qi)、七阿哥胤祐(yhu)、八阿哥胤禵(sk)、九阿哥胤禟(twng)、十阿哥胤(R)、十二阿哥胤(two)、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ti,原名胤zhen)。这12个皇子主要分成3个集团:第一个是以皇太子胤为核心的太子党;第二个是以皇八子为核心的八阿哥党;第三个则是以皇四子为核心的四阿哥党。

骨肉相残争皇位

紫禁城角楼

太子胤祁实际上是康熙帝的第六个儿子,但排行第二,因其母为皇后,生产他的时候难产而亡,胤祁自幼便得康熙帝宠爱。当然,这也与其外祖父家族庞大的势力有关。胤祁母亲的父亲是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叔父索额图是大学士、当朝宰相、领侍卫内大臣,祖父索尼是康熙帝登基时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康熙十四年(1675)胤祁刚刚两岁的时候,就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康熙十七年(1678),胤祁出痘,在现代医学上称为天花,这在清朝初年被视为不治之症。因为正值吴三桂等三藩发动叛乱,国事繁忙,形势非常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能亲自照顾出痘的太子,康熙帝竟然连续12天没有批阅奏章。在太子病愈之后,康熙帝还下令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场面十分隆重。

既得皇父宠爱,又有深厚的朝廷背景,胤祁身边渐渐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就是太子党。然而康熙帝执政时间很长,胤祁等待了30多年,眼见父亲身体康健、处理政务自如有加,便有些按捺不住。他周围的人也是跃跃欲试,急于把太子推上皇位。这种情况很快被康熙帝察觉,他非常生气,说:“朕不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康熙帝甚至将太子党第一支柱,贪墨专权的索额图处死,以警告太子党势力。但是没有想到太子不仅不吸取教训,反倒更加紧活动。

到了康熙四十七年(1678),康熙帝实在忍无可忍,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台行宫正式下诏,说太子胤祁“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宣布将其废黜。

两废太子

太子被废之后,皇八子胤禩署内务府总管事,以皇八子为核心的八阿哥党以为“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心中不禁大喜,便开始积极活动,想让康熙帝立胤禩为太子。事实上,皇八子胤禩也的确有着非凡的才干,而且能够结交大臣,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康熙帝一直为太子人选忧心,见胤禩如此机灵能干,便有心选立他。有一次就向大臣们询问意见,很多大臣们自然是拥护胤禩的,以大学士马齐为首的一大批人便分别写了自己的意见送给康熙帝,主旨自然是希望立胤禩做太子。不料好心却帮了倒忙,康熙帝本来只是打算咨询一下,却引来如此强势的拥立胤禩势力,这让康熙帝心有忌惮,盛怒之下甚至要杀掉胤禩,但难驳众人情面,便下令鞭挞胤禩,然后把他锁禁起来。之后,康熙帝竟然恢复胤禩的太子地位,这实际上已经显出康熙帝在立储问题上的踌躇和慌乱。果然,到了康熙五十一年(1682),康熙帝再次把皇太子胤祁废掉。为了惩戒此起彼伏争夺皇位的势力,康熙帝曾把参与党争的尚书齐世武用钉子活活钉死,甚至还将死于狱中的步军统领托合齐锉尸焚烧。

骨肉相残争皇位

晚年康熙帝画像

雍亲王韬光养晦

皇四子党的核心是雍亲王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帝,其他成员包括胤禛的十三弟胤祥、十七弟胤礼,以及隆科多、年羹尧等,胤禛颇有心计,平日里只是细心观察,却丝毫不露声色,既不参加太子党,也不加入八阿哥党,他的策略是韬光养晦、低调发展,把自己谋取太子之位的想法深藏不露。

雍亲王胤禛有一个叫戴铎的心腹幕僚,此人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为胤禛谋划道:“处英明之父子也,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其见疑,此其所以为难。处众多之手足也,此有好竽,彼有好瑟,此有所争,彼有所胜,此其所以为难……其诸王阿哥之中,俱当以大度包容,使有才者不为忌,无才者以为靠。”其主要意思就是说,作为一位英明父亲的儿子是很难的,不表现自己恐怕会遭摒弃,过于表现自己又怕引起猜忌。身处众多手足兄弟之中非常困难,彼此爱好不一,互相之间也有较量比试,因此要大度包容,使有才能的兄弟不猜忌自己,使没有才能的兄弟倚靠自己。

骨肉相残争皇位

康熙帝御用对印

此对印印文分别为“七旬清健”和“戒之在得”,是康熙帝年事已高时的珍爱之物。

胤禛深以为是,就将这些建议融会到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当中。首先,对待父亲,主要以诚、孝为准则。在康熙帝为其他皇子争夺皇位而忧虑之时,胤禛不但不参与其中,反而宽慰父皇,并在父亲生病的时候亲自检视方药,伺候康熙帝吃药疗养。胤禛登基后曾回忆说:“四十余年以来,朕养志承欢,至诚至敬。屡蒙皇考恩谕,诸昆弟中,独谓朕诚孝。”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其次,还要友爱众多的同胞兄弟,主要原则就是不结党、不结怨,避开兄弟争斗。再次就是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康熙帝交待的事情一定要办,而且一定要办好,绝不冒失,让父亲对自己绝对放心。最后一条是约束自我,改变自己暴躁的脾气。胤禛即位后,曾对大臣说过:“皇考(康熙帝)每训朕,诸事当戒急用忍。屡降旨,朕敬书于居室之所,观瞻自警。”正是因为这样的韬光养晦,稳中求进,胤禛才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路上越走越宽敞。

胤禛即位

雍正元年(1723),胤禛登基,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雍正皇帝。雍正帝的即位,本来应该结束了长久以来诸皇子之间的争斗。但是一切正相反,相关的疑案余波不断,清廷中暗藏的血雨腥风并没有被登基大典的喜庆冲走,哪怕是片刻的安宁都没有实现。雍正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一改往日对待兄弟和近臣的态度。先是废太子允(胤禛即位后,为了避讳,将兄弟们名字中的“胤”字改为“允”)被流放到山西祁县郑家庄的一个兵营中,最终不堪折磨而死;三阿哥允祉本不热心政治,但也受到牵连,被雍正以“允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允祉守护景陵”,后来又将其囚禁;五阿哥允祺亦被削掉爵位,于雍正十年(1732)死去;八阿哥允被削去王爵,圈禁于高墙之内,还被雍正改其名为“阿其那”。“阿其那”一词,过去多认为是“猪”的意思,也有新解释为“不要脸”,总之允受尽折磨,终被害死;九阿哥允被革去黄带子、削宗籍,逮捕囚禁,名字被改为“塞思黑”,过去认为是“狗”的意思,后来也被解释成“不要脸”。被发配到保定经受一番折磨之后,允最终暴病而亡,也有传说他是中毒而死。康熙帝诸多皇子当中,除了十三阿哥允祥、十六阿哥允禄和十七阿哥允礼,其他均未得到好下场。就连为雍正帝即位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年羹尧和心腹隆科多,最终竟也落得一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下场,均被雍正帝找个由头处死。这一番前后态度截然不同的做法,使得后人认为雍正帝得位不正,其实雍正帝自己心里也明白。为此,他借曾静一案主持编纂了《大义觉迷录》一书,并颁行天下,对自己篡夺皇位的种种传说进行了辩解。然而终归是事与愿违,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猜想。

骨肉相残争皇位

皇帝批阅的奏折和使用的文房四宝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4065.html

上一篇:雍正帝改革
下一篇:康熙帝崇理学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