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的地理学与行政区划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20:09:59 0


中国古代地理学概况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了。《 周易?系辞》云:

"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又云:"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道。 "唐代孔颖达的《 周易正义》对此解释说:

" 象谓悬象,日月星辰也;形谓山川草木也。悬象运转,以成昏明;山泽通气,而云行雨施,故变化见也。"天有悬象而成文章,故称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 "可见," 地理"的概念不但早在《 周易?系辞》中即已提出,而且从一开始,古人就将" 地理"与" 天文"相联系,并很注意探讨有关地形分布与云行雨施的规律了。 具体说,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又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早在石器时代,中国人的地理知识就已经开始萌芽了。我们知道,人类的地理知识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是分不开的。旧石器时代的元谋人、蓝田人及北京人,就已经有了萌芽状态的感性地理知识,这从他们对居住环境的选择上便可以看出来。 如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所居住的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一带, 便处在元谋盆地中间,东靠林木茂盛、野兽出没的东山,金沙江的支流龙川江穿境而过,的确是一个非常适宜于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距今50多万年,居住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一带的北京人,他们所选择的居住地也是靠山、近水、草原繁茂、动物往来频繁的地区。 距今8,000多年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也有这样的特点。 在距今六七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人类已经开始聚族而居,而从他们的居住区、墓地、窑场等的分布来看,那时的人们已经有了地理布局的观念。20世纪80年代中期,辽宁西部东山嘴和牛河梁一带还发现了距今5,000年的红山文化遗址,其中重要的有祭坛、女神庙及积石冢群址等。 在祭坛遗址内,有象征" 天圆地方"的圆形丘址和方形祭坛,其建筑布局也按南北轴线分布,并很讲究对称( 见1986年7月25日《 光明日报》一版报道),这也反映了那时人们的天地观及地理学思想。

稍后,在山东的大汶口文化遗址( 约相当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中晚期,其后期还要延续得更晚些)中出土的陶器上,还发现刻有""和""的图形( 如诸城前寨及莒县的陵阳河都有发现)。 不管它们应当如何释读( 或释为" 旦",或释为" 热",或释为" 山头纪日"),其所描绘的太阳、云气、山冈,无疑反映了东夷族人的祖先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和记录。 在河姆渡文化遗址及枣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水井。 这更说明当时的人们已开始有意识地利用环境资源了。

到了距今4,0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人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即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这一时期,标志着中国传统城市特征的城墙出现了。 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及河南安阳后岗遗址中,都发现有夯土围墙遗址。山东阳谷县景阳岗地下还发现有龙山文化时期的大型城市遗址。这是最早萌芽状态的城址,也是当时城市地理知识的反映。

总之,从旧石器文化到龙山文化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先民地理知识的萌芽阶段。

二、早期阶段夏、商时期是中国人认识地理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农业迅速发展,手工业兴起,城市出现,人们的地理知识也取得了石器时代所不可比拟的成就。

夏代( 距今四千多年)发生过洪水,据说夏禹曾领导人们跟洪水做过长期的斗争,也兴建过一些水利工程。《 史记?夏本纪》说: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敷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 表木"谓刊木立表为记," 准绳"、" 规矩"皆测量地形所使用的工具。这表明,由于治水的需要,当时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地理定向、定位和度量数据的仪器和方法。而这种有意识的测量,无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地理知识。 而且,当时还对经济、物产也顺便进行了一次广泛的普查,即所谓" 相地宜所有以贡",这又是中国经济地理知识的滥觞。

夏代城市遗址也有发现。一般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上层发现的大型宫殿遗址,以及登封王城岗与淮阳平粮台发现的遗址,便是夏代建筑。 有人甚至认为,登封王城岗发掘的小城堡,就是《 史记?夏本纪》所说的" 禹居阳城"遗址。至于目前所能找到的商代最早的国都遗址,则是郑州商城遗址。人们在今郑州市二七广场以东发掘出周长约7公里的夯土城垣及其遗存, 城墙基本上为正南正北方向,其街道、宫殿区、居民区、作坊区也都有一定的布局。 学术界有人认为这就是《 史记?殷本纪》所说的" 帝中丁迁 "的 都。 显然,商城遗址标志着人类地理知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此外,商代的甲骨文中也记录了不少城市、河流、聚落、居民区的地名,以及风、雨、雷、电、霜、雪、晕、虹等自然地理概况,更是研究殷商时期地理知识的第一手资料。

三、自觉阶段自觉阶段的标志是" 地理"概念的明确提出,以及人们自觉运用地理知识为生产和生活服务。自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地理学便具有了这样的特征。

周代不但提出了明确的" 地理"概念( 见前引《 周易?系辞传》),而且已开始使用地图。据《 尚书?洛诰》记载,周公营建洛邑,在选好城址后,便将城址地形图及占卜之吉兆呈献成王,即所谓" 以图及献卜"。 这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周人便已开始使用地图了。 又据《 周礼》记载,当时各种内容丰富的专门地图如矿产图、交通图、城市图、墓区图等也出现了。20世纪70年代出土于河北平山县的中山国《 兆域图》更证实了这一点。《 周礼》还记载,当时专门负责掌管各种地图与地理资料的官员,有近20种之多。《 周礼?考工记》虽成书较晚,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周代的城市建设思想。如谓国都每边九里,各三门,纵横街道各九条,以及左祖、右社、王宫居中的格局,直到明、清的都城建设都还被遵循着。

在自然地理方面,周人的环保意识也已比较自觉。据《 逸周书?文传解》记载,周文王就曾告诫其子姬发( 即后来的武王):" 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不卵,以成鸟兽之长。 "意思是说,对于山林草木不能随便砍伐,对川泽鱼鳖不能随便捕捞,对于鸟卵及幼兽也不能随便攫取。《 三礼》中也有这方面的类似论述。 孟子还曾以齐国牛山( 临淄县南十里)上的树木因屡被砍伐、放牧而变成秃山为例,以告诫人们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见《 孟子?告子上》)《 左传》记晋叔向的话说:" 天其有五材,而将用之,力尽而敝之,是以无拯,不可没振。 "(《 左传?昭公十一年》)叔向所谓" 五材",即金、木、水、火、土,亦即古人心目中的五种环境资源。如资源耗尽,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为此,那时的人们已认识到" 能协于天地之性,是以长久"。(《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这种对于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意识,也反映了周人在地理学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这一时期,我国还出现了两部地理学名著,即《 禹贡》和《 山海经》。《 禹贡》是《 尚书》中的一篇,据说是"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尚书?禹贡》)但近人一般都认为它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至于书中所涉及的地理知识,当然还可以追溯得更远。《 禹贡》是一篇具有系统地理观念的著作,它善于在纷繁的地理现象中,抓住最基本、最关键的地理事物,并将其提升为一种概括的地理观念,从而十分简明地表达出来。 它虽然只有1,100余字,但却将当时全国的行政区划以及各区的山河、交通、土地、农业、物产、贡赋等都扼要地作了记载。 它首次分全国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九州,并进行分区论述,对中国几千年来的地理概念影响深远。它将自然区、经济区与行政区统观,并融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于一炉的地理眼光和写作方法, 也为后世地理学论著树立了一种近乎经典的模式。

《 山海经》是一部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等多方面内容的" 奇书"。 全书分《 山经》和《 海经》两大类,共31,000多字。《 山经》成书较早,约在战国初期或中期;《 海经》成书较晚,约在战国中期至晚期。自《 隋书?经籍志》以下,历代多将它列入地理书。 其记地理,只讲自然山川,而没有州、国之名。 其作者认为,大陆由若干山组成,其中心即位于今河南西部的" 中山经",其中又分为十二" 次山经";中山经外,依次是西山经、南山经、东山经和北山经,也分别按若干" 次山经"来叙述。而从其所记述的地理范围来看,东南约至会稽,西南约至四川、云南间,西北至天山,北至西伯利亚,东至泰山。山之外是海,四海之外又有陆地。 书中在记述山海的同时,还分别记述其里程、动植物名称及矿产水系等,共列出山460座,河流260余条,植物名称140余种,动物名称110余种。单从古代地理学来说,这书也是一部综合性论著。

四、发达阶段从汉代开始,中国地理学便进入了高度发展的时期。此后以迄魏、晋、唐、宋、元各代,不但地理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各种论题不断深化,而且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地理学名著,从而使中国古代地理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汉代地理学研究的范围已很广泛,不但有疆域、政区、山川,而且也有人口、经济区及人地关系的研究。而司马迁的《 史记?货殖列传》及班固的《 汉书?地理志》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货"者,财也;" 殖"者,生也。 所谓" 货殖",即" 生资货财利也"(《 索隐》引孔安国语)。 可见,《 货殖列传》所着眼的是经济地理。《 传》中记述了关中、齐鲁、梁宋、西楚、东楚、南楚、巴蜀、燕赵、江南、扬越等经济区的资源、经济状况、人口密度、社会习俗、文化渊源及区内大城市的情况,并论述了自然环境同人的精神气质、伦理道德的关系,强调了环境对形成人文特点的重要性。 如记齐、鲁之不同特点:

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 、布帛、鱼盐。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 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 地重,难动摇,怯于众斗,勇于持刺,故多劫人者。大国之风也。其中具五民。

而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故其民龊龊。颇有桑麻之业,无林泽之饶。地小人众,俭啬,畏罪远邪。

及其衰,好贾趋利,甚于周人。

太史公结合自然环境、 经济条件以论证齐鲁不同风气形成的原因,可谓鞭辟入里,直到今天,人们要研究齐鲁文化,仍不得不由此出发。 又如其对南北各地的比较: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窳(zǐyǔ)偷生,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三河、宛、陈亦然,加以商贾。 齐、赵设智巧,仰机利。 燕、代田畜而事蚕。

这既是对各区经济地理的论述,又是绝好的区域文化史资料。

《 汉书?地理志》 则是我国最早以疆域、 政区为纲领的地理志书,并为此后历朝的正史地理志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模式。这是在汉代天下一统,郡县制普遍建立的基础上出现的。 但《 汉书?地理志》

虽以疆域、政区为纲,内容却是十分丰富的。 它最早记载了中国各行政区的户口数字,记录了各区内的山岳、河流及水利设施,记录了重要的城、邑、乡、聚及关、塞、亭、障,记录了各处的古迹、特产及官方所设置的工矿企业等。 它所记述的内容在时间上也并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上溯先秦,这样,《 汉书?地理志》实际上已成为东汉以前我国历史地理的总结性著作。

标志着汉代地理学成就的,除上述一《 传》一《 志》外,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还出土了三幅绘在帛上的地图, 其入葬时间约为汉文帝十二年( 前168年)。 学术界已命名第一幅为" 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第二幅为" 驻军图",第三幅为" 城邑图"。

其包括的范围,约当今湖南、广西、广东的大部地区,其比例约为1∶170000。 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中又出土了更早的七幅木刻地图( 下葬时间为公元前238年),其中也有政区图、地形图和经济图。 图以水系为坐标系统,与今图对照,其比例约为1∶300000。

魏晋时期, 我国地理学继续沿着自然地理与历史地理相结合的路子发展。北魏郦道元的《 水经注》便是这方面的杰出著作。其书原为《 水经》( 汉桑钦著)作注,但注文却二十倍于原书,遂自成巨著。 其书记述全国地理,以水系为纲领和坐标,即所谓" 因水以证地"。书中所记述的全国大小河流有1,252条,并对每条河所流经地区的地理现状及主要历史事迹都作了记录。 书中所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如部族的迁徙、城市的兴亡、河道的变化、地名的更替,以及与各地有关的历史人物以至神话传说,都在记录之列,又是所谓的" 即地以存古"。 书中所征引的古籍达437种之多,其中不少都已失传,幸赖此书以存其吉光片羽。此外,郦书文笔很生动,记述山川地理风貌引人入胜,也是一部山水文学名著。

唐、宋、元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疆域的扩大,人们的地理视野更加开阔。封建王朝为加强其中央集权与有效的统治,明令各地方政府普遍进行地方志的编写工作。而在此基础上,国家总地志的编纂也繁荣起来了。《 括地志》、《 元和郡县图志》、《 太平寰宇记》及《 元丰九域志》便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志书。

《 括地志》又名《 坤元录》。 是唐代李泰( 李世民第四子)组织萧德言、顾胤等人于贞观十五年(641年)编撰成的,是初唐的一部大规模的总地志。 该书以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全国行政区的10道、360州、1556县为纲,叙述了政区沿革、山川形势、河流沟渠、名胜古迹、风俗物产、人物故事、冢庙寺观等,可谓" 简而能周、博而尤要"( 唐太宗语)。 原书已佚,有清王谟、孙星衍辑本。

《 元和郡县图志》 是唐宪宗时曾任宰相的李吉甫主持编撰的,完成于元和八年(813年)。该书以当时的10道、47方镇为纲领,记录了各政区的沿革、户口、贡赋、山川、水利、古迹等,为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地方总志。 其书体例亦较完善,对后世志书影响尤大。 该书之图宋时已佚,故或略称为《 元和郡县志》。 文字自元、明以来亦有部分残缺。

《 太平寰宇记》是北宋地理学家乐史所撰,完成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故名。 其体例略仿《 元和郡县志》,而增加风俗、姓名、人物、土产等门,兼及文化、名胜、杂事等。 该书忽略地理沿革及当时政事,而以存史、颂圣为主要目的,是史传派地方志的代表作。原书缺113~119卷,清末杨守敬从日本辑回宋刊残本8卷半,刻入《 古逸丛书》。

《 元丰九域志》是宋神宗时王存主持编撰的,于元丰八年(1085年)刊行。此书依照宋《 九域图》( 大中祥符九年修订)的体例而取消其地形图,把重点放在与行政管理、发挥地利有关的内容上,以元丰间的行政区为纲领,按四京、二十三路而详载各区的地理、山川、户口、土贡等,记述全面,文直事核,颇为当世所重。

此外,宋代沈括的《 梦溪笔谈》中也有不少地理学方面的内容。

如对地理子午线与地磁子午线间微小偏角的发现( 见《 笔谈》第24卷),对华北平原成因的最早科学解释(《 笔谈》第24卷),利用化石来推究古代气候的变迁,以及对海潮与月球关系的论证等。沈括还是石油的最早记载者," 石油"之名最早即见于《 梦溪笔谈》。 可以说,沈括对自然地理的研究,有不少方面已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五、经世致用阶段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学术思想亦渐趋活跃。

一些有志之士已不满足于读经和空谈,他们开始注重科学考察,以期有补于国计民生。 于是" 经世致用"之学兴起。 表现在地理学上,便是从实际考察入手,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取得了不少前人所没有取得的成就。徐霞客的《 徐霞客游记》、顾炎武的《 天下郡国利病书》

与《 肇域志》、顾祖禹的《 读史方舆纪要》,以及洪亮吉的人口主张等,便是这一时期地理学的代表性成果。

徐霞客(1586-1641)是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从22岁起,前后用30余年的时间,致力于地理考察和探险旅行,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分水岭和流域面积概念的科学家之一,并最早提出长江流域面积比黄河流域面积大一倍的观点; 他在世界上首创河流基准面概念, 并研究了河流的坡降与流速的正比例关系;他是世界上最早对岩溶地貌进行科学考察的科学家,并亲自探查和记述过300多个洞穴;他对山地气候和植被分布的垂直性变化也较前人有了更系统的认识, 并对高山植物的生态特点作了科学的观察和记载。 此外,对考察区内的聚落、城镇、商贸、耕作等也作了生动的叙述。正因为如此,徐霞客一直被尊为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创建人。

顾炎武(1613-1682)是明末清初的国学大家,著作甚丰。他又是开一代学术风气之人,一贯主张" 经世致用"。 他的地理学著作《 天下郡国利病书》和《 肇域志》即是为" 经世致用"而作。《 利病书》

共120卷( 据四川" 龙万育刻本"),首为舆地山川总论,然后分省叙述其地理形势、水利、屯田、粮额、设官、边防、关隘等。 其中既有历史文献资料的纂辑, 也有作者实际考察所得, 而其重点又放在兵防、赋役、水利三个方面。可见,该书实是一部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内容的地理著作,是顾氏" 经世致用"的代表作。《 肇域志》则是根据正史、方志、文集等文献资料以对各地沿革、建置、山川、名胜等进行介绍,力求详尽。 也体现了作者的" 经世致用"之旨。

顾祖禹(1631-1692)的《 读史方舆纪要》几乎是作者以毕生的精力完成的地理巨著。 全书共130卷,280余万字。 其中前九卷为历代州域形势纵论,后七卷是山川原委、异同及分野,中间114卷则按各省、府、州、县来记述其疆域、沿革、山川形势等。 通观全书,规模宏大,体例严整,是一部典型的历史地理著作。然此书虽资料丰富,间也能论及人地关系,却是详于古而略于今,在经世致用方面无法与顾炎武书相比。

洪亮吉(1746-1809)的人口理论主要见于《 洪北江遗书》中。

洪氏生当中国人口增长甚快之乾、嘉时期,故其开始思考人口增加速度与物质增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据他推算,人口每30年便增加5倍,60年增加10倍,这与马尔萨斯( 1766-1834)所推算的人口每25年增加一倍的结论颇为相似( 马尔萨斯的《 人口论》 发表于1798年)。 洪氏还指出,如人口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物质增长速度,便会蕴藏社会危机,而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便是" 天地调剂之法"和" 君相调剂之法",即通过增加生产、辟土、移民、禁浮靡等方法以解决之。这与马尔萨斯所提出的通过传染病、战争和饥荒等虐民方法以解决人口过剩问题,其出发点是截然不同的。

总之,中国古代地理学起源甚早,发展很快,成就辉煌,且几千年来一直绵延不断,在世界文化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行政区划的历史也有两千多年了。由于地方行政区划是随着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才真正实行的,所以,中国在秦始皇统一之前,其行政区划只能算萌芽状态;而在此之后,则是由建立而不断发展和变化了。 总起来看,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先秦的萌芽期,秦汉的郡县制,魏晋南北朝隋的州、郡、县制,唐宋的道路制,及元明清的行省制。

以下分别加以叙述。

一、先秦的萌芽期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酝酿、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夏、商、西周尚没有完善的行政制度,当时的" 方国"、" 诸侯国"都是独立的国家,它们与王朝之间也仅是松散的臣属关系。 在这种悄况下,当然不可能制定出统一的行政区划。传说的" 九州"、" 十二州"也只是先秦学者们对当时领土的一种地理区域的划分, 并非是某个朝代曾实行过的行政区划。 只有到了春秋时期,随着一些诸侯国的逐渐强大并开始发展中央集权制度,我国古代的行政区划才开始萌生。 最初的情况大约是这样的:一些诸侯国在他们新开拓的疆土上不再进行分封,而改由君主直接进行统治;而为了便于统治,遂开始在这些地区设置" 县"和" 郡"。 这样,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单位便产生了。

" 县"即古" 悬"字,距离遥远之义。 由于新开拓的疆土远离国都,悬于诸侯采邑之外,故以" 县"命名。从现有文献看,最早设县者是秦国。《 史记?秦本纪》云:" 武公十年,伐?、冀戎,初县之。 十一年,初县杜、郑。 "秦武公十年即公元前688年,此即为秦设县之始,亦即中国历史上有关" 县"这一行政区划的最早记载。 秦武公所设置的?县即《 汉书?地理志》之陇西上?县,在今甘肃省天水市;冀县在今甘肃甘谷县, 杜县为今陕西省杜陵县, 郑县为今陕西省华县。 上述四处便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设县之地。 继秦之后,楚、晋等国也先后设县。如《 左传?哀公十七年》载:" 彭仲爽,申俘也,文王以为令尹,实县申、息。 "杜预注:" 楚文王灭申、息以为县。 "楚文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89年至公元前676年,则在此期间楚已设县了。

又如《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 晋襄公)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 "杜预注:" 先茅绝后,故取其县以赏胥臣。 "晋襄公在位时间为公元前627年至公元前621年,可见晋在此期间也已设县了。

迨至春秋后期,诸侯设县已很普遍。《 左传?昭公五年》载:" 韩赋七县,皆成县也。"" 成县"即大县,意思是说,韩氏收七邑之赋,此七邑皆大县。这已经有了" 大县"的概念了。《 左传》又说:" 因其十家九县,长毂九百,其余四十县,遗守四千,奋其武怒,以报其大耻。 "

" 长毂"即兵车。其时一县可具兵车百乘,故九县有" 长毂九百"," 四十县"便有兵车四千乘。可见,晋国其时至少已有五十余县了。当时的诸侯灭人之国后也多以之为县,如《 左传?宣公十一年》载楚之" 伐陈"、" 县陈",《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晋吞灭祁氏、羊舌氏," 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正如顾炎武在《 日知录?郡县条》所说:" 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以为县矣。 "

到了战国时期,列国设县更十分普遍。 如《 史记?秦本纪》云,秦昭襄王五十一年( 前256年)" 攻赵,取二十余县"。 不过春秋战国时期之县与后世的县还是有所不同的。 一是县的大小不一,或以一国置一县,或以一乡置一县,未有定制;二是分封制的痕迹还残存着,君主可以将县赐给臣子,这样便使有些县实际上等同于大夫之" 邑"。

" 郡"的设置最早也始于秦。《 国语?晋语二》记晋公子夷吾对秦公子挚云:" 君实有郡县,且入河外列城五。 "意思说,晋国只相当于秦国的郡县。 讲这话的时间是公元前651年( 鲁僖公九年),这说明春秋前期秦已置" 郡"了。 又据《 左传?哀公二年》记晋赵简子的话说:"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这说明,春秋之郡其地位尚低于县。 而到了战国时代,则不但郡的设置增多,且郡普遍大于县了。 如《 史记?秦本纪》载,秦惠文王十年( 前328年)," 魏纳上郡十五县";惠文王更元十三年( 前312年),"( 秦)又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汉中之地六百里,既然只置一郡,自然要领数县。 又据《 史记?楚世家》载,楚怀王三十年( 前299年)," 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顷襄王二十三年( 前276年),"( 楚)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 史记?匈奴列传》还记载战国时期" 魏有河西、上郡"," 秦有陇西、北地、上郡",赵" 置云中、雁门、代郡",燕" 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皆用以拒胡。 这说明,战国后期各国设郡也相当普遍了。

而尤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郡大都设于边地,即主要出于军事防卫的需要。

战国后期郡县制虽已普遍建立, 而要将郡县作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区划,则还有待于秦的统一。

二、秦汉的郡县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遂分全国为三十六郡。《 汉书?地理志》云:" 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此后陆续又有增置,至秦末,已有近四十郡。这些郡约管辖着全国一千多县,每郡管十几或二三十县。 但秦的郡也大小不一。 有的数郡相当于今之一省,有的一郡即相当于今之一省。如会稽郡就大体相当于今之浙江省,九江郡大体相当于今之江西省,桂林郡相当于今之广西壮族自治区。

到了汉朝,朝廷把有些郡分封给诸侯王,称为王国。 开始一国可领数郡,汉景帝、武帝之后规定一国只领一郡,遂为定制。王国的官吏即相或太傅,都由王朝直接派遣。 如贾谊便曾任长沙王太傅,张衡曾出为河间相。故国与郡在行政制度上无甚区别。只是王国的赋税收入归诸侯王自己享用,而郡的赋税收入归朝廷而已。西汉后期,全国有郡、国103个,领县1,500余个。 东汉中叶以后,又在边境的少数民族地区设立" 属国",每个属国也辖几个县,相当于郡,这样,全国共有郡、国、属国105个。但东汉的县实际数目较西汉为少,已减至1,180多个。

汉代的郡较秦代的郡增加了一倍有余。 这一方面是汉郡的划分较秦代为小,另一方面,也与汉武帝的开拓疆域,增加新郡是分不开的。 如河西四郡( 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便是武帝开疆的结果。

汉代的行政区划可用下表来表示:

中央政府郡王国县县三、魏晋南北朝隋的州、郡、县制" 州" 的本义是水中陆地。 州的名称出现很早,《 尚书?禹贡》、《 周礼?职方》以及《 吕氏春秋》和《 尔雅》中都提到" 九州"。但那时的" 九州"不是实际的行政区划单位,更不是大禹所规划。到了汉武帝时,始将全国100多个郡国分为十三个" 刺史部",另外,将首都附近的七郡称为" 司隶校尉部",即《 汉书?武帝纪》所记载的元封五年( 前106年)," 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不过这十三个刺史部也还不是行政区划,仅是一种监察区域。每一个刺史部辖七八个或十几个郡国,刺史只负责纠察地方官,不管行政事务,而且其驻地也不固定。

但是,这十三部在习惯上却被当时的人们称为" 十三州"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武帝命名的十三个刺史部的名字,其中有七个完全采用了《 禹贡》的州名,即冀、兖、豫、青、徐、荆、扬;有两个采用了《 职方》的州名,即幽、并;有两个改动《 禹贡》的州名而为刺史部之名,即改梁州为益州刺史部,改雍州为凉州刺史部。这样便在十三部中占了十一部。 只有河套、岭南为新辟之地,不在《 禹贡》和《 职方》州域之内,遂命名为朔方、交趾刺史部。 因为十三部中有十一部都叫某州,所以人们在习惯上也就称一部为一州了。但两汉的正式行政区划还是只有两级,即郡( 国)和县,郡太守与王国相都直接与中央发生关系,不必经过刺史部。 东汉也大体是这样。 只是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以后,朝廷为有效地镇压农民起义,才于汉灵帝中平五年(189年)改刺史为州牧,并命朝中九卿任州牧( 如刘表为荆州牧,刘璋为益州牧等),执掌一州军、政大权,州才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国之上的一级机构。 这种州、郡、县的制度到三国时便被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了约四百年。

三国时,魏有十二州( 基本是改汉十三州而为之),领郡110个、县731个。 吴有四州( 荆、扬、交、广),领郡44个、县337个。 蜀只有一州( 益),领郡22个、县138个。 三国合计,共有州17个,郡167个,县1,206个。( 以上参见洪亮吉《 三国疆域志》)所以一州之地在三国时代,其范围是相当大的。 对吴、蜀这些国家来说,更是举足轻重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孙权欲得荆州,刘备才说:" 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 "(《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西晋统一之初,共有州19个,郡、国173个,县1,232个。( 见《 晋书?地理志》)后由荆、扬两州分置江州,荆、广两州分置湘州,遂为二十一州。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州制最为完备的阶段。 西晋之后,天下大乱,州制也就陷于混乱了。

东晋十六国时期, 州的数量开始增多, 而州的辖地则逐步缩小。 至南北朝前期,南北合计,已有州五六十个。 到了南北朝末期,州更猛增到300多个,郡也达600多个,平均每州只辖二郡,每郡仅辖二三县。 据杜佑《 通典?州郡典》,南北朝时梁朝后期,竟有州107个,陈朝到亡国时也还有64州。 这样一来,每个州也不过管五六县而已,三级制已没有多大意义。于是,郡一级便开始变得有名无实,郡的长官太守一般也不再上任理事,仅是领薪罢了。实行了四百余年的州、郡、县三级制,至此又变成了二级制。这样便导致了隋文帝在开皇三年(583年)的撤郡。

此一时期内,在东晋、南朝还实行过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划,即" 侨置",包括" 侨州"、" 侨郡"和" 侨县"。" 永嘉之乱"后,中原之人大批南迁,为安定人心,笼络大族,于是就按移民原来的籍贯,在南迁之地重新设置原籍的州、郡、县。 这些侨置区划多在移民相对集中的地区,如建康( 今南京)、荆州( 今江陵)附近之地。南齐时,建康附近便有青州、冀州、兖州、徐州等侨州。 郡县也是同样。 东晋时治所在金城( 今江苏句容县北)的琅邪郡、南齐时治所在白下( 今南京市北)的南琅邪郡,便都是侨置。 东晋初治所在今江苏常州市西北的兰陵县和兰陵郡( 南朝宋改名南兰陵),也是侨置( 兰陵原治所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南之兰陵镇)。有人还据此认为《 金瓶梅》作者署名的" 兰陵笑笑生",其" 兰陵"非止一地。

此外,三国时还曾有过一种" 遥领",即封官封爵者不必到任,只是远距离挂名而已。 如吴壹之遥领济阳侯, 诸葛亮之遥领武乡( 琅邪郡属县)侯等,不再细述。

三国、魏、晋、南北朝所实行的行政区划大致可用下表来表示:

四、唐宋的道路制隋文帝于开皇三年(583年)" 罢天下郡",实行以州领县的二级制,后来便很快推行到全国。 但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这就是由中央政府来直接管辖全国二三百个州,实在是有困难的。 所以,唐朝建立后,唐太宗便于贞观元年(627年),又将全国划分为10道,即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和岭南诸道。

这10道共领府、州358个,县1,551个。 而每一道或置官,或不置官,所置之官也仅是监察性质。 至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改划15道,即将" 山南"分为东、西二道," 关内"增置京畿道( 治长安)," 河南"增置都畿道( 治洛阳)," 江南"分置东、西道和黔中道,共统府、州328个,县1,573个。( 见《 旧唐书?地理志》)同时,开始在各道置采访处置史,其职权相当于汉武帝时的刺史。 至此,道遂成为固定的监察区。

" 安史之乱"后,又有了以掌兵权的节度使为地方行政长官的侨县摇侨郡侨州郡州中央政府县制度。节度使原为边地军事长官。唐玄宗开元、天宝间,仅有节度使10个,即河西、范阳、陇右、剑南、安西、朔方、河东、北庭、平卢、岭南。后来,这种制度被滥用于内地,至肃宗时,节度使已猛增至44个(《 旧唐书?地理志》),宪宗时增至47个。(《 元和郡县志》)每一节度使都可管数州,其辖区也都叫" 道"。这种道实际上已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单位了。

唐代还有一种行政区划,就是唐玄宗所新开的" 府"。玄宗开元年间,首先将国都附近的三个州改府,即升雍州( 长安所在地)为京兆府,升东都洛阳所在的洛州为河南府,升北都晋阳所在的并州为太原府。" 安史之乱"后,又把皇帝驻跸过的州升为府,如升荆州为江陵府、益州为成都府等。 至唐末,这类的府共有10个,即京兆( 雍州)、兴德( 华州)、凤翔( 岐州)、河南( 洛州)、兴唐( 陕州)、河中( 蒲州)、兴元( 梁州)、成都( 益州)、太原( 并州)、江陵( 荆州)。 后来,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地区又设都督府,如扬州都督府、益州都督府等。

此外,在边地还设过都护府。 最早的是安西都护府,为唐太宗平定高昌之后所设。此后又陆续设有五个这样的都护府,即安北、单于、安东、安南、北庭诸都护府。(《 旧唐书?地理志》)唐代边塞诗人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其所谓" 都护",即指这类镇守边疆的长官。

统观唐代的行政区划, 除了继承前代的州、 县外, 唐太宗创" 道", 唐玄宗开" 府", 唐睿宗又把节度使变为正式建置( 也称" 道"),这样,便使唐代的行政区划又变为三级制,如下表所示:

或州县府或州道(采访处置史)府中央政府县道( 节度使)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宋太宗实行中央集权,取消了节度使,让各州直接归属中央。但中央还是无法统管全国的州,所以又在州上设" 路"。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始定天下为15路,至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又增至23路。 京畿所在的开封府不在23路之内。 到徽宗时,改开封府为" 京畿路",遂为24路。这是北宋设" 路"的大致情况。

宋室南迁后,只存半壁江山,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便分为16路,后宁宗时又改为17路。

一般认为,宋代的" 路"同于唐代的" 道",其实它们还是有所区别的。 宋代一" 路"不归一个机构、一个长官管辖,而分属于转运使( 掌财赋)、提点刑狱( 管司法)、安抚使( 管兵政)等。 每个机构只在它们所管的业务范围内举劾地方官,不能越权。所以宋代的" 路"始终未能成为一级行政机构, 只是介乎行政区与监察区之间的一种区划。 这与唐代的" 道"最后终于成为一级可总揽全权的行政机构不同。

两宋也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行政区划单位, 主要的是" 军"和" 监"。" 军"在唐代是军事单位,称" 军镇",至宋则演变为地方行政单位。" 监"是五代初出现的,最初是国营企业( 如矿冶、铸钱、制盐、牧马等)的管理机构,宋时也演变为地方行政单位。领县的军、监与府、州同级,不领县的军、监与县同级。 这样,宋代的行政区划便如下表所示:

县军监军监或州中央政府县路府辽、金的行政区划基本上也是以道、路辖州、县。 辽袭唐制,分全国为五道,即上京道、东京道、中京道、南京道、西京道,合称" 五京道"。 每道有一个政治中心,称" 府"。 道下、县上的单位是府、州、军、城。 金采宋制,分全境为20路( 后并为19路),路辖府、州,府、州领县。

五、元明清的省制" 省"原本是官署的名称。 西汉称宫禁之中为" 省中"。 魏晋以后, 把设于宫禁近处的" 尚书"( 行政)、" 门下"( 传达)," 中书"( 拟旨)等中央政府机构称省。 这些都不是行政区划。

行省制开始于元朝。元世祖一方面将尚书省并为中书省,总理朝政;另一方面,又在各地设立若干" 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这在最初,还只是一种临时设置,而且只管军事;后来遂演变为兼管民政,其长官也成为地方官吏。 元灭宋后,行省制便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划单位。这样," 省"也就由中央机构的称呼变成了地方政府的称呼。

元代分全国为一个中书省直辖区和十个行中书省,即岭北、辽阳、陕西、河南、江浙、江西、湖广、云南、四川、甘肃。 另有一个" 征东"行省,即高丽国,其长官由高丽王兼任。 元末,行省又有增加。

元代省以下的行政区略同于宋。 省辖路,路辖府、州,府、州辖县。 此外也还有一些散府和散州。 但元代的路明显小于宋代的路。

据《 元史?地理志》,元代在中书省和行中书省下共辖路185个,府33个,州559个,军4个,安抚司15个,县1,127个。元代行政区划大致如下表所示:

明代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取消行省制,以承宣布政使司为最大的行政区划,由布政使总一省之行政大权。但因为布政使司实际上同于行省,故人们仍习惯称省。 自宣德三年(1428年)以后,统分全国为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两京即京师( 北直隶)、南京( 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即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 两直隶也相当于两省,故合起来便有15省。

明代布政使司( 省)下辖府,府领州,州领县。 据《 明史?地理志》,明在15省下共领府140个、州193个、县1,138个。另外还有一些藩属之府、州、县。

明代的" 府"约相当于元代的" 路",高于州。 而州也有两种,即直隶州( 直隶于布政使司)和散州( 隶于府)。这样,明代就成为四级行政区划系统,如下表所示:

清初沿袭明制,开始也只是十五布政使司。只是改北直隶为直隶,南直隶为江南布政使司而已。康熙六年(1667年)始改布政使司为行省,并分江南布政使司为江苏、安徽二省,将陕西分为陕西、甘肃二省,湖广分为湖北、湖南二省,即是所谓的" 内地十八省"。十八中央政府行省路府州县或路军 或安抚司直隶府州县直隶府县中 央布政使司府州县直隶州县省之外,边疆地区不设省。东北设奉天( 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 新疆由伊犁将军统辖, 外蒙由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将军统辖,内蒙采用盟( 府)、旗( 县)制,西藏、青海设办事大臣。 这样的区划设置从康熙初至光绪前基本没有变化。光绪十年(1884年),置新疆省;光绪十三年(1887年),改福建省台湾府为台湾省;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东北三将军辖区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加上原有18省,便成为23省。但光绪二十二年( 1895年)已将台湾割给日本,故史称22省。 22省之外,尚有内、外蒙古及西藏、青海。

到了民国,北洋政府在22省之外又设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四个特别区域,国民党政府又将这四个特别区域连同宁夏、青海建为六省。 加上原有22省,便成了28省。 再加上西藏、外蒙两个地方,共30个省级区划单位。1945年后,日本归还台湾省,即为31个省级单位。

清代省下辖府和直隶州, 府下领散州和县。 另外, 还增加了" 厅"。有的厅直接归省管,与府、直隶州平行;有的归府管,即散厅。

宣统末年开始废府,至民国初所有府皆废,不管县的州、厅也都改称县。 所以到了民国初年,基层单位便只剩县。 不过在省与县之间保留了" 道"( 省的派出机构)。国民党政府又废道而设" 专署",还是作为省的派出机构。

清代主要行政系统可用下表表示:

据《 清史稿?地理志》记载,清末有府、厅、州、县1700多个。

中央省府直隶州县州县厅直隶厅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46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