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20:06:33 0


书法艺术是关于写字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书法文化,惠泽东方,流布世界。 纵观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每一时代都有其鲜明的特色,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等。 而每一个时代的书法也都有它的内在发展规律, 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前进。 商周之古朴,秦汉之辉煌,魏晋之风韵,唐宋之气象,元明清之风采......我们面对这样一个书法艺术的海洋,饮其一瓢,实可受用终生。

中国书法艺术的起源

对于书法的概念,古往今来,定义很多。汉代扬雄曾说:" 书,心画也。"(《 法言?问神》)唐代张怀?在《 六体书论》里说:" 书者,法象也。 "元代郝经的《 论书》亦说:" 书法即心法也。 "清人刘熙载在《 艺概?书概》中又说:" 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后来,有人认为书法特别讲究形体造型,称之为" 造型的艺术";有人认为书法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特征的,称之为" 线条的艺术";有人因为书法表现的不是具体物象,而称之为" 抽象的艺术";也有人因为书法是表现人的感情,表现人对自然的不同感受,又称书法为" 表现艺术"。 总之,由于各自观察角度的不同,其定义也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今天,我们要对书法的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就不能不考察书法的内涵。一般来说,书法的内涵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对象,即汉字。 它犹如船、车、篮子和布袋一样,是一种载体,其点画和结体可以根据承载内容的要求而自由变化。二是表现内容,即书写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它因人因时而异,而且每一点差异都可以通过点画和结体的不同形态及组合方式来加以表现。 而要将载体和内容联系起来,还必须有一个中间环节,那就是书写。 清代书法家周星莲在《 临池管见》中说:" 前人作字,谓之画字......后人不曰画字,而曰写字。 写有二义:《 说文》:' 写,置物也。 '《 韵书》:' 写,输也。 '置者,置物之形;输者,输我之心,两义并不相悖,所以字为心画。若仅能置物之形,而不能输我之心,则画字、写字之义两失矣。"

可见书写一方面是写汉字( 置物),另一方面要将情感意象寄寓到汉字的点画、结体和章法之中( 输心),如果不能将两者合二为一,那么" 画字、写字之义两失",就谈不上书法了,因此,书写也是书法的内涵之一。

汉字、情感意象和书写包括了书法的全部内涵。 鉴于此,我们可以说,书法就是通过汉字书写来表现情感意象的艺术。

中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 现存文献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不过,我们可以从汉字的发展、演变中得到某种启示。 汉字最初叫做" 文",甲骨文" 文"的写法,就像经纬交错的织纹。 而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由" 文"字可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的" 文饰"、" 文身"等。 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 文"来给汉字定名,这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十分注意美饰,就已经具有艺术化的倾向了。

而且据此还可以推断,书法艺术的历史应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一个问题。

那么,汉字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汉代的孔安国在《 尚书大传》中说:"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由是文籍生焉。 "他认为是伏羲氏时代开始有了文字。 也有传说汉字是仓颉所造的,谓" 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 张怀?《 十体书断》)其实所谓仓颉造字只是古人对文字产生过程的一种推测, 表现出人们对文字的神秘感。 而文字作为语言的记录符号, 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它的产生只能建立在社会实践与约定俗成的基础之上。《 荀子?解蔽篇》说:"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可见仓颉并非文字的独创者,而是独传者,可能因为他对文字整理有特殊的贡献而被记载下来了。 此外,还有神农见嘉禾八穗而作八穗书,黄帝见紫气景云而作景云书,以及少昊作鸾凤书,帝尧作龟书等传说。 但他们的所谓" 书法作品"显系后人伪托,不足为据。

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当为甲骨文( 陶文只是文字的雏形)。 从甲骨卜辞来看,当时人已非常注意刻字的美观。 如《 殷契萃编》第1468号版的内容,从甲子至癸酉十个干支字,反复刻了好几行,并刻在骨版的正反两面,其中一行特别规整,字既秀丽,文亦贯行。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注重书契的技艺训练,并把甲骨文作为美的对象加以再现了。此外,还有不少甲骨片在刻文的凹线内涂以朱砂或墨。 有学者认为,那也是为了装潢美观,和卜辞本身是没有什么关系的。这与此后在青铜器刻文的凹线内以金错嵌( 如春秋时代的《 栾书缶》),同样都是审美意识下所施之文饰,其效用与花纹同。中国文字作为艺术品之习尚,当自此始。因此我们说,甲骨文既是中国文字的缘起,也是中国书法的滥觞。

先秦时期的书法

一、先秦书法概况在距今5,000-6,000年的新石器时期, 我们的祖先便开始用刻画符号的形式记载事物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早期文字遗迹,均可算作中国书法艺术的源头。

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汉字及其书写形式在夏代已有明显的发展。 据《 吕氏春秋?先识》记载," 桀将亡,太史令终古执其图书而奔于商"。(《 太平御览》卷618引)此虽系后人记载,但从文字发展的角度来看,桀时有" 图书"是完全可能的。商代在安阳小屯村等地出土的甲骨文,已有相当完备的文字体系了。这些象形程度很高而又成体系的文字被锲刻在龟甲兽骨上, 已向人们展示出一种古朴、稚拙的美。

随着青铜器在商周的广泛使用,金文书法也达到全盛时期。商代金文一般字数较少,镌刻的内容多为人名、氏族名等。 西周铜器铭文则字数较多,有的达几百字,内容涉及当时的礼制、刑罚、袭封、田猎、婚媾、祭祀、战争等诸多方面。 西周初期金文的象形程度仍然很高,点画精细,变化显著;到了晚期,青铜器铭文字体工整匀称,章法纵有列、横成行,已在整饬中显示出秀雅之气。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霸,列国纷争,文字的地域色彩明显。此时的毛笔简书更是别有一种风貌。由于使用了竹木简之类的载体,人们写起汉字来较甲骨文、 金文时期更为便捷, 其字体也日趋简化,波折明显,显示出向隶书过渡的迹象。

概言之,先秦是中国文字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属于汉字的" 古文字"阶段。这些古文字出现在龟甲、兽骨、青铜器、陶器、简版、帛、石头等物质材料上,无论是刻、铸或直接书写,均表现出一种古朴、稚拙、凝重的美。

二、先秦书迹先秦时代流传下来的字迹,主要是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

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甲骨文作为书法,在结构、笔法上具有独特的体系。 它的笔法有方有圆,其结构长短、大小略无一定,这是与大小篆显然不同的地方。 甲骨文字体的变化也很大,同一个字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形状,同一片甲骨中,其字体分布或疏落错综,或谨密严整。 而其共同的特征是,较之金文,刻画更为朴劲,风格也更为古雅宽博。

金文也叫" 钟鼎文",是铸或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钟和鼎是殷周时期的器物,钟多属于乐器,鼎多属于礼器。 这些器物上面的铭文,都是天子的令德、诸侯的言论和功绩以及士大夫被人称赞的记录。 钟和鼎上的铭文,有的字是凹下的,即阴文,又叫做" 款";有的字是凸出的,即阳文,又叫做" 识"。 所以对金文也统称为钟鼎款识。

金文的形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殷代金文和甲骨文相近;周朝初期,渐趋整齐雄伟;到了战国末期,则和小篆类似。 如《 大盂鼎铭》、《 ?鼎铭》、《 周公鼎铭》等,其文字风格与甲骨文相近;《 毛公鼎铭》、《 颂鼎铭》、《 宗周钟铭》等,其文字明显表现出大篆渐趋成熟的面貌;《 矢人盘铭》、《 楚公钟铭》等,则与中原的派别不同,当是荆楚之间的一种文体;《 虢季子白盘铭》、《 秦公簋铭》等,从其笔法和结体来看,已开辟了向小篆演变的道路。

钟鼎款识,不仅使我们能窥见甲骨、大篆、小篆相继演变的痕迹,成为研究我国文字发展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探讨书法发展的宝贵文献。

石鼓文是刻在鼓形石上的籀文, 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刻石文字。 石鼓共10件,每件上刻有四言诗一首,内容是记述秦国君王游猎的情况。石鼓于唐初在天兴( 今陕西宝鸡市)三?出土,后经五代之乱,全部散失;宋代找回后,一石字已磨灭,其余九鼓也文多残损。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代安国藏北宋拓本三种,是现在能看到的最好拓本。在中国书法史上,商和西周已有石刻文字资料保存下来,但数量小、形制简单。石鼓文是传世最早的大规模、成体系的石刻篆书。其书写为典型的秦国书风,字体工整宏阔,凝练遒劲,是介于大篆、小篆之间的书体,并成为秦朝小篆的直接渊源。 石鼓文以后,石刻文字逐渐取代铜器文字成为主要书写形式。

另外,据传孔子曾为吴季札墓及殷比干墓题写墓碑。前者收入《 淳化阁帖》( 卷五),文曰:" 呜呼,延陵封邑有吴君子之墓";后者文曰" 殷比干墓",见河南汲县比干墓。 然皆不足为据。

秦代的书法

一、秦代书法概况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秦代是一个重要的阶段。秦代书法走上了多样而统一的发展道路, 而这种统一是以小篆书体的创造与强行普及为基础的。秦小篆以秦系文字为基础,同时兼收并蓄六国文字的优点,取长补短。 秦代书法多样性的统一,为汉代书法的更大发展开辟了道路。隶书从战国时代开始萌芽,到秦代也已独具面目。秦隶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手写的习惯和便捷的需要,另一方面却保留着明显的篆书特征。

秦代虽统一文字,推行隶书,但古籀仍占有一定地位。 秦书有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其中除小篆、隶书外,其余六体都是秦以前固有的。而小篆和隶书之所以使用普遍,乃是因为能减少书写的麻烦,节省时间。至于铭金刻石,则仍然兼用古籀之文。

还要说明的是, 秦朝的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 并非李斯的独创。 小篆的形象已见于先秦,而参与此项文字改革的,除李斯外还有赵高、胡毋敬两人。赵高作《 爰历篇》,胡毋敬作《 博学篇》,李斯作《 仓颉篇》。 当然,当时的大量金石刻辞,如金文的" 秦权"、" 秦斤"、" 秦量",刻石的峄山、泰山、琅邪台、之罘、东观、碣石、会稽等七处,上面的文字都出自李斯之手。

至于秦代隶书的创造, 对我国文字和书法的发展更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后的汉隶、楷书、草书以及行书,都是从秦隶发展变革而形成的。

二、秦代的著名书法家秦代的著名书法家是李斯。斯字通古。上蔡( 今河南省上蔡县)人。是荀卿的学生,秦始皇的丞相。李斯曾助秦始皇焚书坑儒,对中国文化起过破坏作用; 但在文字改革尤其是在书法的发展上却是有功绩的。他的书法艺术水平很高,他书写的小篆,风格朴茂端庄,通达圆畅,被后人称为" 天上神品"( 杨守敬语)。秦代的金文、刻石,大都是他的手笔,秦始皇的玉玺上面"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鱼鸟形的大篆,也是李斯写的。 李斯的字迹,除刻在金属上的尚流传下来一些外,刻在石上的多已无存。之罘、碣石两处刻石早已无闻,会稽刻石到了宋代便没有了着落, 泰山刻石今存9字( 存泰安岱庙),峄山刻石毁于魏( 后有摹刻),惟琅邪刻石尚存13行86字( 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其金刻和石刻两种文字相比较,前者瘦硬,后者婉通,故后人或谓李斯的篆书有两体,并各相祖述。其实,两者的不同乃是由于金属和石头质地硬度的差异而形成的。 孙过庭《 书谱》认为" 篆尚婉而通",所以小篆还是应以李斯的" 婉通"为正宗。

两汉的书法

一、两汉书法概况西汉王朝建立以后,一般的律令、典章、制度,皆由丞相萧何负责制定。 萧何原为秦代的官吏,在随刘邦攻入咸阳时,注重搜集档案材料,所以由他制定的律令、典章、制度,基本上" 率由旧( 秦)章"。在文字上,秦书八体,汉书仍是八体。萧何所制《 草率》中,还规定以八体书作为学童应试内容,成绩好的,可任负责文书工作的尚书、史书令史等职。不过八体之中,最能切合时用的还是隶书,故成为学习的重点。 而所谓" 史书令史",即指擅长于写隶书的令史,因此,汉代人亦称隶书为" 史书"。

以书取人既是国家的制度,也是个人入仕的条件,所以写隶书在汉代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甚至连有些皇帝、后妃也很重视写隶书。《 汉书》中载:元帝" 多才艺,善史书",又云孝成许皇后" 聪慧,善史书"。 当时曾有这样的谚语:" 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 "(《 汉书?贡禹传》)这都表明隶书在汉代所受到的重视。 两汉四百年间,除东汉安帝时的《 嵩岳少室石阙铭》、《 开母庙石阙铭》等少数刻石是篆书,另外符玺( 符信、符契和印章)、幡信( 题官号职衔的旗帜)和有些碑额仍用篆书外,其余都普遍使用隶书,因此隶书在汉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东汉末年,灵帝曾下诏以" 鸟篆"作为考试的内容,篆书因之盛极一时。《 汉书?杨球传》中对此时的情况描述道:" 鸿都( 国家藏书和文人荟萃的地方)文学,鸟篆盈简。 "不过,这只是人君的一时所好,并未形成制度,所以汉代仍是以隶书为主。当然,使用篆书的汉印,在书法史上一直是有其重要价值的。

汉初,济南伏生( 胜)传授的《 尚书》28篇也是用隶书记录下来的,被称作" 今文"。 景帝时孔壁中发现" 古文"《 尚书》,并由孔安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隶书将其中的29篇重新摹写, 后人因称这种用隶书改写古文字的方法为" 隶古定"。

隶书虽然是汉代的主要书体,但也不是静止不变的。由于使用和艺术的需要,先是隶书逐渐变化出了八分( 即汉隶)和草书。八分为隶书之规范与美化,草书为" 隶书之捷",即简约、快捷的书写形式。 此后又由八分变化为正楷,由草书和正楷创造出行书。 而行、草和正楷都成为后世书法艺术的重要书体。再加上汉代纸的发明,更对书法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之,书体在汉代的变化是很大的,各种书体至汉已臻完备。

汉以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已不再有书体变化的问题,只是艺术上的继承与创新罢了。

二、草书和行书的产生草书产生于何时,说法不一。 东汉蔡邕说:" 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 "唐代张怀?在他的《 十体书断》中说:" 汉元帝时,史游作《 急就章》......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宋代张?在他的《 南轩文集》中说:

" 必自笔札以来便已有之,但写得不谨,便成草书。 "明代赵宦光在他的《 金石林绪论》中说:" 草书起于列国,天下有事,急就为之,或起草他简,然后正书,皆不暇致详而作。 "对草书产生的时代,上述说法虽不一致,但大家都认为草书是由于" 救速"、" 赴急"、" 赴速急就"、" 急就为之"而产生的;所谓" 写得不谨"和" 不暇致详",也是因为" 急"、" 速"的原因。

应该说, 草书成为一种比较定型而能独立存在的书体是在汉代。草书是从隶书变化而产生的,而隶书形成于秦,发展于汉,因此说草书产生于汉代是有道理的。至于其具体时间,当从西汉元帝时史游作《 急就章》正式开始。

行书的产生,唐张怀?在他的《 十体书断》中说:" 行书者,后汉颍川刘德?所造也。"又说行书" 务以简易,相间流行"," 情驰神纵,超逸优游"," 非草非真,发挥柔翰"。 宋《 宣和书谱?叙论》中说:" 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者,行书有焉。 东汉末年,有颍川刘德?者,实为此体。"两者的认识一致,而且都说出了行书的特点。当然,关于行书为何人所造,学术界也有不同意见,不少人认为行书最早应形成于民间,是在隶变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关于行书对后世的影响,《 十体书断》又说:" ......晋世以来,工书者多以行书著名,昔钟元常善行押书是也。尔后,王羲之、王献之并造其极焉。 "《 宣和书谱?叙论》也说:" 德?而下,后有钟繇、胡昭者同出于德?之门。"可见行书的产生对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八分和隶书的产生八分与隶书,不仅在产生的时代上说法不一,在概念上也是众说纷纭。

关于隶书产生的时代, 唐代的杜光庭认为:" 世人多以隶书始于秦时程邈,非也;隶书之兴,兴于周代。 "杜是根据《 水经注》所记胡公桐棺上的字来考证的。 明代的杨慎,除了根据《 水经注》的记载,断言隶书不始于秦外,又举出《 庄子》" 丁、子有尾"句的李颐注:

" 谓右行曲波为尾,今' 丁'、' 子'二字虽左行,皆有曲波,亦是尾也。 "从而也断定隶书的产生早在秦以前。

应该说,古隶自先秦时便已产生,然并未普及。 到秦始皇时的狱吏程邈沦为囚徒,在云阳狱中" 苦思十年,变大小篆方圆而为隶书三千字奏之,始皇称善",隶书才推行开来( 见唐张彦远《 法书要录》及唐张怀?《 十体书断》)。 由于创造这种新字体的人是" 隶人"

( 犯罪的人),使用它的人主要是" 皂隶"( 下等役人),所以叫隶书。

程邈" 创造"的隶书即所谓秦隶,也叫古隶,是没有点画俯仰之势的。到了汉代,由于隶书受到重视,人们开始讲究字画的工拙,注意字形的美观。 于是,东汉以后隶书就发生了变化:由秦隶的古朴而变为汉隶的藻饰,在结体上产生了遒丽的俯仰之势,在字画上也产生出了骏发的波磔之美,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 汉隶"。由于这种汉隶字形" 似八字势,有偃波",于是根据其形态,又命名为" 八分"。 故所谓" 八分",即成熟定型了的" 汉隶"。 清代翁方纲所言极是:" 八分之义,' 八',别也;言其字左右分别,若相背然。 "

汉隶的形体美再进一步发展,到了汉末三国时期,字画上又有了" 侧"( 点)、" 掠"( 长撇)、" ?"( 直钩)、" 啄"( 短撇),结体上更趋于遒丽、严整,这就形成了真书,或叫做正楷,亦即" 今隶"。

综上所述,所谓" 隶书",从广义上说,应包括秦隶、汉隶以及晋隶、唐隶;从狭义上讲,则专指汉隶。 而所谓" 八分",并非脱离隶书之外的一种独立的书体,它乃典型汉隶之别名。正如《 宣和书谱》所说:" 自汉以来,至于唐千百载间,金石遗文之所载,特存篆、隶、行、草,所谓' 八分'者何有? "

四、两汉的著名书法家两汉的著名书法家除西汉的史游外, 主要有东汉的张芝和蔡邕。

张芝(?一约192),字伯英。敦煌酒泉( 今甘肃省酒泉)人。有" 草圣"之称。 他习书异常刻苦,"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书断》)。 梁代庾肩吾在《 书品》中也说:" 张( 芝)工夫第一,天然次之。"张芝善草、隶、行、飞白书,而尤以草书冠绝古今。其章草初学杜度、崔瑗,但又有所创新,将字字独立的草法改创为体势一笔而成,字与字之间即偶有不连也能血脉不断,遂成为今草的创始人。张怀?《 十体书断》

将其章草、今草列为神品之首。 其传世作品除《 八月帖》外,其余如收入淳化阁帖中的《 冠军帖》、《 终年帖》、《 今欲归帖》、《 二月八日帖》、《 秋凉帖》等,多系伪托。

蔡邕(132-192),字伯喈。 陈留圉( 今河南杞县南)人。 蔡邕工篆、隶,而以隶书造诣最高、名望最重。其隶书采李斯、曹喜之法,结构严整,点画俯仰,体法多变,有" 骨气洞达,爽爽有神"之评。因此,后人常把一些东汉名碑( 如《 华山》、《 郭泰》、《 夏承》、《 鲁峻》)附会为是蔡邕所写。 熹平四年,蔡邕请求正定六经,灵帝批准了他的建议。他亲自用" 八分"( 汉隶)书丹于碑,使刻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世称" 熹平石经"。 碑始立,观视及摹写者即填塞街陌。 今石经早已被毁。 宋代以来在洛阳东郊常有残石出土。 近人马衡汇为《 汉石经集存》,存八千余字。 又传,灵帝命工修理鸿都门,蔡邕见工人用垩帚刷墙,很受启发,由此创造了" 飞白"。

魏晋南北朝隋代的书法

一、魏晋南北朝隋代书法概况从曹魏建立到隋统一的近四百年中,除西晋外,大部分时期都处于分裂混乱局面。但书法艺术不但未曾停滞,反而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晋代,书法艺术已发展到可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的高度,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 唐诗、晋字、汉文章"。

三国时的书法艺术,以魏的规模最大,影响也最深远。 魏武帝曹操的书法水平就较高,梁代庾肩吾在其《 书品》中说:" 魏主笔墨雄赡。 "唐代张怀?的《 十体书断》中说:" 武帝尤工章草,雄逸绝伦。 "曹操对善书法的人也特别器重,攻破荆州时,曾专门派人访求梁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梁鹄的字写得好。 在他的倡导下,加以汉代书法的遗风余烈,魏代便出现了邯郸淳、卫觊、韦诞、钟繇等许多知名的书法家。从遗留下的石刻来看,如《 黄初残碑》、《 十三字残碑》、《 胶东令王君断碑》、《 庐江太守范式碑》、《 王基断碑》等,其书法朴茂凝重,仍不失汉碑风骨,虽其书者尚难遽定,然亦足证明魏代书法艺术之成就了。

在书体上,魏初的石刻仍用汉隶,到了《 吴衡阳君太守葛府君碑》始用真书。而《 葛府君碑》实为书法史上第一座用楷书书写的石碑,极具纪念意义。从此,真书、行书开始盛行,草书次之,隶书已不像两汉时期那样普遍,篆书更几乎无闻。 正如唐代孙过庭在其《 书谱》中所说:" 趋便适时,行书为安,题勒方幅,真乃居先,斯亦风会所驱,势有自然。 "可以说,书法发展到魏,在书体上已起了一个大的变动,即由汉的以隶书为主,转变为真、行、隶并行。

魏代书法史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师承的风尚和书派的形成。魏代大书法家钟繇,其行书即师承刘德?,他和另一个书法家胡昭都" 同出刘德?之门",只是" 昭用笔肥重,不若繇的瘦劲,故昭卒于无闻,而繇独得以行书显"。 他如邯郸淳之师曹喜,韦诞之师邯郸淳,皆可谓传承有序。 可以说,魏代书法的师承关系已成为一种风尚。

当时能与钟繇分庭抗礼的是卫觊,魏开国之初的两座名碑《 上尊号碑》和《 受禅碑》,即分别由他两人书写。 此后一些书法爱好者也就各以钟、卫为宗,而中国书派之兴,实滥觞于此。

晋代,中国书法艺术大为兴盛,名家辈出,并达到了它的高峰期。 书圣王羲之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他如索靖、卫夫人( 名铄)、王献之等,也都是中国书法史上的赫赫名家。

晋代书法高峰期的到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时代风气使然。 晋代阶级矛盾尖锐,民族斗争剧烈,在动荡、混乱的社会生活中,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便产生了厌世思想和享乐观念,他们不问政治,只尚" 清谈",并有意放浪形骸之外,借写字来寄托自己的情致。如果说汉魏时期的书法家写字还基本是业余的,那么到了晋代,尤其是东晋,不少书法家虽然也有官职,却都是" 殚精以赴,疲神靡辞",把终生的精力都用到了书法上。这样,晋代社会便形成了" 书法热"的风气。

二是书法传统和师承关系的影响。汉魏之际,各种书体均已具备并臻成熟,而每一书体又出现了许多高水平的书法家,如汉隶有蔡邕,草书有张芝,行书有刘德?,楷书有钟繇。 更为有利的是,汉魏各名家的作品,此时大多得以流传。 这样,学书者就能临摹到真迹,从而有利于传统的继承。如从韦诞到卫觊,再到卫恒和卫夫人,再到王旷( 卫之中表,羲之之父),再到王羲之、王献之,再到羊欣,皆亲相授受,师承有序。 这是晋代与后世的不同之处,也是晋人得天独厚的一面。

三是书法理论的发展。书法理论虽在秦代有李斯的《 论用笔》,汉代有萧何的《 论书势》,但之后的四百余年间却几乎是空白。至汉末,才有人开始注意总结书法的经验。 如蔡邕《 笔论》、《 九势》提出了执笔前胸怀上的准备,书写时应有的状态及字势的要求,运笔中" 疾"与" 涩"的辩证关系等,都是极为精辟的。 钟繇既有心得,也有实践经验,惜过于保密,直到临死之时,才把一生的心得经验和蔡邕的《 笔法》作为遗产留给了儿子。 到了晋代,情况就不同了,书法理论不但开始普及,而且有了较大的发展。如卫夫人的《 笔阵图》就提出了书法的" 流"和" 理"的问题,指出" 学不该赡,闻见又寡",书法是不会有成就的。 并谈到笔、砚、墨的重要性,执笔的方法,笔力善与不善的结果,又具体提出七种基本字画的艺术要求。 此外,还提出六种用笔的准则,即结构圆备如篆法,飘逸洒脱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

不管人们是否将《 笔阵图》的作者归于卫夫人,但这些理论都是很有价值的。他如王羲之的《 书论》、索靖的《 草书状》、成公绥的《 隶书体》、王珉的《 行书状》、杨泉的《 草书赋》、刘绍( 或作刘彦祖)的《 飞白势铭》等,或提出宝贵的书法主张,或对各种书体进行深刻剖析和形象描写,也都具有重要的书法理论价值。

晋代书法以行书和楷书最为著名。 后人对晋代书法的评价是" 韵胜"、" 度高",因之晋人的书法便成为后世书法的典范。 但晋人的书法主要以缣素纸张为其载体, 而缣纸的寿命与金石相比又非常有限,再加上各种人为的灾害,所以到了明代,晋人的墨迹已是凤毛麟角了。

书法至南北朝时形成两大派,即所谓" 南帖"、" 北碑"。 南朝帖多,北朝碑多。 帖宜于行、草,自然就以流美为能;碑宜于楷、隶,自然就以方严为上。再加上历史、地理、民族、政治以及生活习尚等方面的影响,所以总体来看,南朝书法婉丽清媚而富有逸气,北朝书法则雄奇方朴而富有豪气。 正如阮元《 南北书派论》所说:" 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长于启牍"," 北派则是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

隋代,随着国家的统一,书法也开始融合。 像《 龙藏寺》、《 启发寺》、《 董美人墓志》等碑,可以说已熔南北于一炉,为唐代的书法开了风气。正如清代康有为在他的《 广艺舟双楫?取隋》中所说:" 隋碑内承周、齐峻整之绪,外收梁、陈绵丽之风,故简要清通,汇成一局......皆荟萃六朝之美,成其风会者也。 "

二、魏晋南北朝隋的著名书法家这一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有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王僧虔及僧智永等。

钟繇(151-230),字元常。 颍川长社( 今河南长葛东)人。 曾官至太傅,故亦称" 钟太傅"。隶法学曹喜、蔡邕,青出于蓝,独探神妙。

真书古雅绝妙,刚柔俱备,点画之间有异趣。 结体朴茂,出乎自然,形成了由隶入楷的新貌,为正书之祖。 后人评价他的书法" 如云鹄游天,飞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萧衍《 古今书人优劣评》将其与汉代草圣张芝并称" 钟张",与晋代王羲之并称" 钟王"。 惜其真迹无存,世传《 宣示表》、《 荐季直表》及《 贺捷表》等皆出于后人临摹。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 琅邪临沂( 今属山东省)人。 曾官至右军将军,故人称" 王右军"。 初以卫夫人为师,后改学张芝、钟繇,博采众美,推陈出新,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为妍美流便的新体。其书备精诸体,尤擅正行,自成一家之法。其所措意皆自然万象,"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晋书?王羲之传》,唐太宗亲撰);" 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 王羲之传论》)。

其书刚柔相济,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达到了完美的境界,为书法创立了至高的准则。其小楷有《 乐毅论》、《 东方朔画赞》;行书有《 兰亭序》及保存在唐代怀仁和尚所集《 圣教序》中的文字,还有双钩廓填本《 快雪时晴帖》;草书有《 十七帖》等。 然均非真迹。《 兰亭序》真迹殉葬于唐太宗陵墓,存世唐摹墨迹以" 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 定武本"。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曾官至中书令,故人称" 王大令"。 书法与父齐名,并称" 二王"。 幼学父书,后学张芝,用功精深而又勇于创新。 其书英俊豪迈," 既雄且媚",进一步扭转了当时古拙的书风,变" 古质"为" 今妍",对后世影响很大。 其书兼精诸体,尤以行草为擅长。 其行草导源秦篆,妙接李斯,若孤峰四绝,回出天外。行书《 鸭头丸帖》是其仅存的墨迹。小楷刻本有《 十三行》。 此外,其各种书帖还散见于宋人所刻丛帖中。

王僧虔(426-485),谥简穆。 琅邪临沂( 今属山东省)人。 南朝齐书法家。王羲之四世族孙。善音律,工正、行书,其书继承祖法,丰厚淳朴而有气骨,为时人所推崇。 书迹有《 王琰帖》等,并著有《 论书》等篇。在书法理论上,主张"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 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遗情,书笔相忘"。 对后世影响很大。

智永,名法极。王羲之七世孙。山阴( 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人称" 永禅师"。居永欣寺阁上学书凡三十年,曾手书《 真草千字文》

八百余本,分赠浙东诸寺。平时求书者如市,所居户限被踏损,裹以铁皮,号为" 铁门限"。 所退废笔头埋之,号为" 退笔冢"。 所书《 真草千字文》,气韵飞动,优入神品。 有墨迹本及关中刻本传世。

唐代的书法

一、唐代书法概况唐代也是书法很盛的一个时代,可比拟于晋代。 其所以盛,固由于经济繁荣和文化的发达,同时,也是由于六朝的书法传统及名家墨迹能得以直接继承。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唐朝统治者对书法的异常重视。周以书为教,汉以书取士,晋置书学博士,而唐代又在此基础上创设了专门培养书法人才的" 书学"。 唐代诠选人才的四个方面( 一曰" 身"、二曰" 言"、三曰" 书"、四曰" 判")中," 书"居其一,并明确规定必须" 楷法遒美"。 这样一来,唐代书法艺术便不能不繁荣了。

唐代书法的发展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初唐、中唐和晚唐( 包括五代)。

唐初,太宗李世民笃好书法,尤其欣赏王羲之的书法,并不惜重金求购右军墨迹。 每得二王帖,即令诸王子临摹。 他还叫赵模、冯承素等书法家摹写《 兰亭序》赐赠诸臣,故一时士大夫皆宗法右军。虞世南固不待言,他原本即以智永为师,是王羲之的嫡系书派;就是源出北派的欧阳询、褚遂良,也不能不旁习右军以迎合太宗意趣。弘福寺僧怀仁,更受命遍搜王羲之的行书字迹,集成《 圣教序》。

武后掌权之后,也曾向王方庆索求右军墨迹。可见初唐崇王风气之盛。而后人提出的" 学晋宜从学唐入手",就是看到了初唐书法所具有的这种晋宋余风。

由于过分的崇王,所以初唐书法成就虽大,但基本上未能跳出晋宋藩篱。 就是欧、虞、褚、薛( 稷)一些大书法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这种局限。 直到开元之后颜真卿出,才算打开了此种局面。 颜书" 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陶铸万象,隐括众长",终于形成了唐代的书法特色,以至人们将颜真卿的书法誉为" 与少陵之诗,昌黎之文,皆同为能起八代之衰者"。

中唐书法与初唐相比,在字的形态风格上又有所变化:初唐劲健,中唐肥厚;初唐囿于传统,中唐富于创新。 正如宋代黄庭坚所论:" 回视欧、虞、褚、薛辈,皆为法度所窘,岂如鲁公( 颜真卿)萧然出于绳墨之外。"至于中唐末期柳公权、沈传师的专主瘦挺,力矫肥厚之失,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中唐的创新精神。

晚唐国势日衰,战乱频仍,人们生活极不安定,故少有闲情逸致以讲究翰墨。 但由于初唐、中唐书法之遗风余烈,还是出现了一些书法家。 如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都很受宋代欧阳修的称赞。 特别是五代时期的杨凝式,兼采颜柳,上溯二王,于乱离之余,独饶承平之象,成为一个对宋代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苏轼对晚唐书法的发展曾作过这样的概括:" 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 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韵,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泊没者。 "

二、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557-641),字信本。 潭州临湘( 今湖南长沙)人。 初学王羲之,后渐变其体。 楷法源出汉分,骨气劲峭,法度严整,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人称" 欧体"。行书深得二王风气,亦为一时之绝。碑刻有楷书《 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墨迹有《 张翰》、《 卜商》、《 梦奠》等帖。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 越州余姚( 今浙江省)人。 曾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其书法亲承智永禅师,妙得其法,继承二王传统,外柔内刚,气秀色润,遒媚不凡。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包世臣《 艺舟双楫》称:" 永兴如白鹤翔云,人仰丹顶。"

楷书碑刻《 孔子庙堂碑》姿媚而遒劲,深得智永笔法;《 汝南公主墓志铭》肃敬虚和,姿态风流而有笔外意,可并美《 兰亭序》。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杭州钱塘人。曾封河南郡公,人称?河南。 书法初师虞世南,晚法钟王,楷书有隶法,疏瘦劲炼,自成一家。 所学虽杂而本体不失,外拓取势,内度有法,变化多姿。 晚年正书虽瘦实腴,丰艳流畅。 又善鉴别书迹,时太宗购求王羲之书迹甚多," 莫能辨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旧唐书》本传)。

李邕(678-747),字泰和。扬州江都人。曾官至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 初学王羲之行法,既得其妙,复乃摆脱旧习,笔力一新,顿挫起伏,奕奕动人。 善以行楷写碑,如《 李思训碑》、《 麓山寺碑》,笔力雄健深厚,最为艺林所重。他提倡创新,反对一味模仿,曾说:" 学我者死,似我者俗。 "

张旭,字伯高。吴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故世呼" 张颠"。精通楷法,而以草书最为著名。其草书变今草为狂草,逸势奇状,连绵回绕,有旋风骤雨、雷霆弩发之势。而求其源流,又无一点画不合规矩。故人谓" 张颠不颠"。 韩愈云:" 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 喜怒窘穷,忧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送高闲上人序》)其草书与李白诗歌、斐昱剑舞,时称" 三绝"。 墨迹有《 草书古诗四帖》。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 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 因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书法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笔法。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奇伟秀拔,开一代新风,影响至大,人称" 颜体"。与柳公权并称" 颜柳"。楷书碑刻有《 多宝塔碑》、《 麻姑仙坛记》、《 颜勤礼碑》等,行书有《 争坐位帖》等。 传世书迹有《 自书告身》及《 祭侄文稿》。 后者更被誉为" 天下第二行书"。

怀素(725-785),字藏真。 僧。 俗姓钱。 长沙人。 以狂草名世,与颜真卿皆师张旭。" 鲁公得尽于楷,怀素得尽于草"。 其狂草继承张旭而又有所发展,前人谓其" 以狂继颠",并与张旭并称" 颠张醉素"。其运笔如" 惊蛇走虺,骤雨旋风",飞动圆转,超妙自得。然虽率意颠逸,而终不离法度。 晚年趋于平淡,圆熟丰美,又自具一种姿态。 存世书迹有《 自叙》、《 苦笋》等帖。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 京兆华原( 今陕西耀县)人。 以楷书名世,初学王羲之,后遍阅近代笔法,而得力于颜真卿、欧阳询,遂自成一家。 其书本于颜,然能自出新意,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为后世楷模。 有" 颜筋柳骨"之称。 书碑很多,以《 玄秘塔碑》、《 金刚经》、《 神策军碑》为最著。 书迹有《 送梨帖题跋》。

杨凝式(873-954),字景度。 华阴( 今属陕西)人。 曾官至太子太保,故人称杨少师。 其书法初自颜柳,后入二王。 尤工行草,笔势奔放奇逸,变化多姿。前人称其用笔有破方为圆,削繁为简之妙。对北宋书家影响很大。 存世书迹《 韭花帖》略带行体,萧然有致,别具风格,有《 兰亭》法。

宋金元书法

一、宋金元书法概况宋代虽是文化发达的一个时代, 但书法艺术与同时期的文学和绘画相比却大为逊色,既没有唐代的书法之盛,更没有像汉、晋那样形成自己的时代特色。 考其原因,一是时代的影响,二是帖学的盛行,三是趋逐时贵的歪风。

宋太祖对书法未予重视,因此一些士大夫也就漠然视之。直到太宗即位后,才开始注意到书法这门艺术。他叫人购募历代帝王名臣的墨帖,并命侍书学士王著编辑为" 法帖",刻在枣木版上,拓赐给大臣。 由于这部法帖是在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编刻的,而所编刻的墨帖又都是秘阁( 帝王藏图书的地方)所藏,故名《 淳化阁帖》。

自此刻帖盛行,宋人重辑、翻摹者甚多,著名的有潘师旦摹刻的《 绛帖》,希白和尚摹刻的《 潭帖》,由蔡京负责厘定摹刻的《 大观帖》等。

所以,整个宋代成了帖学盛行的时代。

应该说《 淳化阁帖》对保存古代书法是有功绩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负责编刻的王著采择未精,将部分伪迹收入其中,甚至有将作者误标的情况;二是不少作品经反复翻刻,离真迹越来越远,已很难起到楷模的作用。 再加上《 淳化阁帖》十卷之中,有一半是二王的,因之宋代初期,实际上仍是以学二王为主。 这在某种程度上又蹈了唐初的覆辙。 宋代书法之所以未能形成自己的时代特色,其根源即在于此。

自仁宗庆历之后,到神宗熙宁、元丰之间,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四位书法家提出由唐溯晋,摒除帖学," 尚意"而为,宋代书法才为之一振。 而苏、黄、米、蔡遂为宋代书法的" 四大家"。

此外, 宋代的书家见诸史书记载的尚有数百人之多。 如欧阳修、范仲淹、曾巩、郭忠恕、李公麟、苏舜钦、晏殊、姜夔、朱熹,以及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等,在书法上都有很高的水平。

北宋灭亡后,金人入侵开封,把宋的经籍图书搜索一空,全部运至大都( 今北京),因此,汉文化得以继续发展于北方。 到了金世宗、章宗时,文风益盛,也出现了一些书法家,最著名的是党怀英,其他还有王竟、吴激、任询、宇文虚中、蔡松年、赵枫、赵秉文、王庭筠等。其中王竟、蔡松年是从南方去的;吴激是米芾的女婿,王庭筠是米芾外甥,都深得米法;而赵秉文推崇苏轼。 这样,苏、米两派的书法又得以在北方流传。

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社会, 汉族书法家们负着沉重的政治和心理压迫,无法承袭宋人的" 尚意"书风。 于是,在赵孟 的竭力倡导下,元初书坛又出现了一股复古思潮。 书家多以晋唐为法,上溯二王,追求一种平淡超脱、中和有序的美感。 此后这种书风便一直成为元代的主流,而赵孟则成为元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 赵于篆、隶、楷、行、草皆精,尤其被称为" 赵体"的楷书,清秀逸美、温润娴雅,对后世影响极大。

元代中后期书坛颇为活跃,虞集、张雨、杨维桢等皆负时名,然多未摆脱赵孟的影响。 而柯九思、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等" 画家书派"的书家们,则努力将书法与绘画结合起来,使两种艺术相互渗透,从而造就了一种别有风韵的" 画家书法"。 此外,元代中后期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书法家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康里?即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二、宋金元的著名书法家蔡襄(1012-1067),字君谟。 兴化仙游( 今属福建省)人。 书学虞世南、颜真卿,并取法晋人。 大字庄重遒劲,小楷横逸飘发,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谓之飞草,颇有风云龙蛇变态之致。所书《 万安桥记》雄伟刚劲,有虞、颜之法;《 端明秋署帖》妍媚遒丽,有" 字里金生,行间玉润"之誉。 为宋四家之一。 传世碑刻有《 万安桥记》,书迹有《 谢赐御书诗》及《 自书诗卷》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人。 早年取法二王,兼学徐浩,故其书姿媚。 中年之后专师颜真卿,晚年喜李邕,因又转豪劲。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开有宋" 尚意"之书风。 其书肉丰骨劲,态浓意淡,藏巧于拙,有天真烂漫之趣。 苏轼曾自评其书为" 端庄杂流离,刚健含婀娜";黄庭坚亦谓轼书" 笔圆而意胜"," 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 山谷题跋》)。为宋四家之首。传世书迹有《 答谢民师论文帖》、《 赤壁赋》、《 黄州寒食诗帖》等。 后者更被称为" 天下第三行书"。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 洪州分宁( 今江西修水)人。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后见苏舜钦书,乃得古人笔意。 其后又得张旭、怀素墨迹,遂窥笔法之妙。 擅长行、草,其书以侧险取势,以横逸为功,结构舒展大度,意态纵横,深得《 兰亭》三昧。 书迹有《 华严疏》、《 松风阁诗》、《 王长者、史诗老墓志铭》及草书《 廉颇蔺相如传》等。所著《 山谷题跋》,评前贤法书,颇多卓见。 为宋四家之一。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自号鹿门居士,又称海岳外史、襄阳漫士。 祖籍太原,迁襄阳( 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 今江苏镇江)。曾官至礼部员外郎,人称" 米南宫"。因举止颠狂,又称" 米颠"。 早侍内庭,得窥秘迹,收藏亦富,临摹尤精。 真草隶篆兼能,尤长于行草。 行草得力于王献之,用笔迅猛健劲,有" 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自称其书法为" 刷字"( 见《 海岳名言》),追求天真罄露,潇洒出尘的自然之美。 所书《 箧中帖》,气韵酣畅,字字遒劲;《 华佗帖》、《 多景楼诗》,豪放俊迈;《颂》圆劲而时露锋颖,超逸绝尘。

存世法书有《 苕溪诗》、《 蜀素》、《 虹县诗》、《 向太后挽词》等。为宋四家之一。

赵孟 (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 宋太祖的儿子秦王德芳之后。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精绝,尤以小楷为诸书第一。初临高宗赵构,中学钟、王诸家,晚乃师李邕、柳公权。其小楷结构匀称优雅,笔画丰润,圆转遒丽,人称" 赵体",实开楷书雅媚秀润之书风。其大楷由碑版入,而以李北海( 邕)法出之,曾将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展为大字,与右军帖高致无异。 存世书迹较多,有《 洛神赋》、《 道德经》、《 胆巴碑》、《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及《 四体千字文》等。

鲜于枢(1256-1301),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 大都( 今北京)人,一作渔阳( 今天津市蓟县)人。工正行、草书,尤以草书知名。 小楷类钟元常,行书古劲类唐人,草书师法怀素并上承王献之。 其草书从真书入,落笔不苟,而点画所至皆有意态。 常酒酣作字,奇态横发,其声价几与赵孟 齐。 同为元代书坛巨擘。 存世书迹有《 渔父词》、《 透光古镜歌》、《 论草书帖》等。

邓文原(1258-1328),字善之,一字匪石。 绵州( 今四川绵阳)人。官至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拜翰林侍讲学士。精于楷、行、草。

早法二王,后法李邕。 行笔遒劲、隽美,与赵孟 、鲜于枢齐名于当时书坛,同为元初复古书风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传世书迹有《 急就章卷》等。

康里?(1295-1345),字子山,号正斋恕叟。蒙古族。元康里部( 在今新疆)人。 真书师虞世南,行草师钟繇、王羲之,深得晋人笔意。笔画遒媚,转折圆劲,名重一时。有" 南赵北?"之称。自称一日能写万字,未尝以力倦而辍笔。墨迹有《 颜鲁公传张旭十二法》、《 谪龙说》、《 述笔法卷》等。

明代的书法

一、明代书法概况明初,其书法创作承接元代余绪,受赵孟影响很大,推崇中和平正的书风,因而具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很少。永乐间成祖征召天下善书人进京缮写官方诏制、文书等,并授予官职。 由于其书法有着同一的要求和体格,很快便形成一种官方书体流行于世,即所谓" 台阁体"。" 台阁体"书家重学书功力,讲究工稳平正,然大都缺乏个性。 其代表书家有" 三宋"、" 二沈"和解缙。" 三宋"即宋克、宋?和宋广。宋?擅长篆、楷、草书,尤工小篆;宋广擅长草书;宋克工小楷,善草书,是" 三宋"中成就最大者。" 二沈"即沈度和沈粲,二人分别擅长楷书与行书。 沈度最受成祖宠爱,是这一时期形成的" 台阁体"的代表书家。 而解缙则能突破" 台阁体"时风,成为独具个性的书家。 不但小楷精妙,行、草俱佳,其狂草亦名重一时。

明代中期" 台阁体"仍广为流行,书作妍媚有余,生气不足。 不过在吴中( 今江苏)地区形成的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宪、沈周、唐寅、吴宽等为代表的" 吴门书派",则令书坛出现了新的气象。 吴门书派的成员多是亲友或师生,彼此习染,上下传承,形成了共同的审美价值取向,且又各自成家。他们重学识,讲清雅,书作中注重形式美和个人情怀的抒发,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明代后期书法主要向着继承传统和变革求新两个方向发展。

以继承传统为主者除" 台阁体"书家外,还有一批以董其昌为首、继承和发展了吴门书派正统一路的书家。而变革求新的书风,则以张瑞图、黄道周、倪元辂等" 晚明狂放派"为领军,他们延续并弘扬了吴门书派豪放一路,追求书法面目的个人风格。而这种在书艺上的标新立异,正好迎合了明末知识分子追求思想解放的社会思潮。

还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在书法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像敢于直书" 燕贼篡位"的方孝儒,就特别强调字的表" 意",并提出" 意难识而法易知"。解缙、祝允明、杨慎、王世贞、莫云卿、项穆等名家的书评,对理解历代的书法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陶宗仪、宋濂、张绅、陆深、杨慎、李贽、赵宦光对书体的论述,也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各种书体的形成及其源流变化。他如徐渭关于执笔法的阐述,并提出七种运笔方法,更对后世的书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二、明代的著名书法家宋克(1327-1387),字仲温。曾隐居南宫故里,自号南宫生。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 书出魏晋,取法钟、王,故笔精墨妙,而风度翩翩可爱。 其章草气韵隽秀,深得古人之妙,为明代第一。 所书《 七姬志》冠绝当世。他还将章草与今草融合,使草书面目为之一变。其小楷也十分精妙。 代表书迹有《 七言绝句》、《 急就章》等。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

其小楷法钟繇、王羲之,行书法王献之、智永,狂草学怀素、黄庭坚。

虽出入变化,而能自成面目。 风骨烂漫,天真纵逸,足可与赵孟媲美。 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 吴中四才子"。 正书《 王文恪公墓志铭》为其碑刻第一。手书《 味泉赋》隶分溢出,古雅有余。晚年所书小楷《 黄庭经》,转运遒逸,神韵俱足。 传世书作尚有《 前后赤壁赋》、《 关公庙碑》等。

文徵明(1470-1559),名壁,字徵明,以字行。 曾授翰林院待诏,故人称" 文待诏"。 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 以书画名重当时。 其书法规摹宋元,力追右军。小楷法钟、王,圆劲古淡,气韵浑穆;大书效黄庭坚,意态纵横;行书仿苏、黄、米及《 圣教序》,晚年以《 圣教序》损益之,遂自成家。 尤以小楷名海内,年九十犹作蝇头书,答人简札稍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人或劝之,则曰:" 吾以此自娱,非为人也。 "传世书作有《 草书七言诗卷》、《 后赤壁赋》等。

王宠(1494-1533),字履吉,号雅宜山人。 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以邑诸生贡太学,为南京国子监太学生。其书法初学虞世南,后上溯魏晋,取法王献之,笔调拙中透雅,自成面目。 精小楷,尤善行草。其小楷结体疏朗,点画含蓄。行草学献之、智永,又出以己意,疏秀有致,神韵超逸。 惜中年早逝。 传世书作有《 五言律诗》、《 张华励志诗》、《 送陈子龄会试诗》等。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亦号香光居士,谥文敏。 华亭( 今上海市松江县)人。 据其《 画禅室随笔》称,自17岁开始学书,初师颜真卿,又改学虞世南,后以为唐书不如魏晋,遂仿钟繇的《 宣示表》、《 力命表》及王羲之的《 黄庭经》,凡三年,自谓逼古。又参以王羲之《 官奴帖》及李邕、徐浩、杨凝式笔意,遂形成自己松疏旷达的章法特色及圆劲苍秀的书法风格。终生好书画,临摹真迹至忘寝食。 自谓于书法专求闲逸自得的情趣,并以" 天真、平淡"相标榜。论者谓有" 颜骨赵姿"。对明末及清初书坛影响很大。 传世书作有《 晁文公语》、《 乐毅论》、《 王维五言绝句》等。

清代的书法

一、清代书法概况清统一中国后,虽曾定满文为国字,但仍以汉民族文化为重。

艺术方面曾纂辑有《 佩文斋书画谱》,从近两千种古籍中,汇集了历代有关书法、绘画的理论及鉴赏题跋、作家生平等,成为对书法绘画极有价值的史料。清初的几个皇帝也都以精研汉字、擅长书法为风雅。 而明代以来的" 台阁体"延续至清,一变而为" 馆阁体",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工具,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纵观清代的书法,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帖学期;一是碑学期。 帖学又分为宗董与宗赵,碑学也有习唐碑与北碑之别。

清初仍沿明习,盛行帖学。 康熙帝酷爱董其昌的书法,海内真迹搜访殆尽,并精裱装订,玉牒金题,藏之秘阁。 到了乾隆时,由于承平日久,书风又转趋丰圆。董书之纤弱渐渐不厌人望,于是" 香光告退,子昂代起",赵孟 书法再受尊崇。

嘉庆、道光之后,帖学开始由盛而衰,碑学逐渐兴起。道光帝主张厘定字体,要求字的点画不能有谬讹。一时承旨,闻风而动,竞讲结构,益事矜持。 在这样的风气下,以" 尚法"著称的唐代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等先后受到重视。欧阳询的书法受北碑影响较深,故学习欧体,格式稍纵便接近北碑。之后,随着学术政治上维新思潮的萌发,书法界亦欲摆脱旧的藩篱,再加上大批北碑的出土,遂促成了碑学的兴盛。 其中" 隶楷错变、无体不备"的魏碑尤顿豁陈目,引人入胜。这样,创立碑学以救帖学之弊,便成为时势的需要。再加上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的相继著书倡导,于是临摹北碑蔚成风气。而阮元的《 北碑南帖论》、包世臣的《 艺舟双楫》及康有为的《 广艺舟双楫》,便成为碑学发展史上的三部重要著作。

概言之,清代书法自康熙、雍正时的专仿董其昌,到乾隆时的转学赵子昂,再到嘉庆、道光时的盛行欧体,其特点是以晋帖、唐碑为师,而所得以帖为多,刘墉、姚鼐为其代表作家;咸丰、同治之际,转师北碑,其特点是以北碑、汉篆为师,而所得以碑为主,邓石如、张裕钊等为代表作家。

清代的书法,草书是薄弱的一环,没有出现像唐之张旭、怀素、孙过庭那样的名家,但篆、隶两种书体,却有相当的成就。如隶书的名家有郑?、桂馥、黄易、陈鸿寿、伊秉绶等;篆书的名家有邓石如、杨沂孙、钱坫等。 其水平之高和名家之多,都弥补了唐宋以来的不足。

篆刻虽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它和书法,特别是和篆书有着直接的关系。它的发展、成就,在某种程度上也标志着书法的盛衰。篆刻在汉代( 汉印)最负盛名,但都不知作者姓名。此后一千多年几成绝响。 而清代则出现了邓石如、奚冈、陈鸿寿、吴熙载、钱松、赵之谦、吴昌硕等篆刻名家。 应该说,这是清代书法发展的一个特殊的成就。

二、清代的著名书法家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等。 浙江仁和( 今杭州)人。 扬州八怪之一。 工隶书,师法《 国山》、《 天发神谶》二碑,而另辟蹊径,不受前人约束,风格苍古奇逸,魄力沉雄,颇富简牍书法之趣。楷书则取法于魏碑,笔画粗方,意趣浑朴,号称" 漆书"。 开碑学之先声。

张照(1691-1745),字得天、长卿。江苏华亭( 今上海松江)人。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雍正间官至刑部尚书。 善绘画,亦擅长书法,为" 馆阁体"代表人物之一。 康熙对其评价很高,乾隆初年的御书题跋、匾额也多由其代笔。 其书学董其昌,出入颜、米之间。

作品以功力取胜,善守法度,书作工整、纯熟。 代表书作有《 豳风七月篇》、《 行书联》等。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 少工楷书,晚杂篆隶,间以画法,故波磔之中往往有石文兰叶,古秀独绝,别具风格。自称" 六分半书",笔势随意敛发,真行俱带篆籀意,如雪柏风松,挺然而秀出于风尘之表。风格朴茂劲拔,奇丽逸雅。 代表书作有《 李白长干行一首》、《 自书诗》等。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日观峰道人。 山东诸城人。 工书,尤长小楷。 初学董其昌、赵孟 ,后宗苏轼、颜真卿,继取法魏晋,笔意古劲,中年后乃自成一家。 其书法貌丰骨劲,味厚神藏,不受古人牢笼,为清代集帖学之大成者。人称" 浓墨宰相"。代表书作有《 行书七言联》、《 元人绝句》及《 家书》等。

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石如,后以字为名,改字顽伯,别号完白山人。 安徽怀宁人。 工各体书,尤以篆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大,声誉最高。被誉为碑派书法第一人。其篆书,始从刻印中受启发,初学汉碑篆额,后以二李( 李斯、李阳冰)为宗,上溯史籀,稍参隶意,故沉雄朴厚,而又有纵横捭阖之妙。 代表书作有《 唐诗集句》、《 语摘》等。

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福建汀洲府宁化县人。

人称" 伊汀洲"。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扬州知府。擅画梅竹山水。 书法以隶书出众,深受《 衡山碑》碑额影响,隶中含篆笔意。作品气息高古厚拙,于严整中见雄健之态,遥与汉隶相接,字越大越见精神。 行楷师法晋唐,博取兼收,自成面目。 代表书作有《 蔷薇花诗》、《 节临张迁碑》等。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叟。 道州( 今湖南道县)人。 其书法先精研汉碑《 张迁》、《 礼器》,复参以北碑《 张玄墓志铭》;之后始学颜真卿,晚年亦摹写欧阳询。 故其书风朴而不拘,沉雄而峭拔,于恣肆中见逸气,深得汉分遗意。 代表书作有《 论画语》、《 五言联》等。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45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