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的社交礼仪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20:05:47 0


礼仪概说

中国被称为礼义之邦,中国人历来重视礼仪。孟子说:"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 孟子?离娄下》)孟子认为,人与动物之间的不同之点很少,而这很少的一点便是礼仪。

《 礼记?曲礼》也说:"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可见,有礼与无礼,是区别人与动物的重要标志。 所以,古人指责一个人" 无礼",那是很严肃的批评;而一旦" 失礼",就必须要道歉。

什么是" 礼"呢?《 说文》:" ?,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从示、从?,?亦声。 "王国维《 观堂集林?释?》:" ?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 " 从文字上来看," ?"字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左边是" 示",右边是" ?"。" 示"来源于古代的灵石文化,古人认为石是有灵的,所以神话中的" 女娲补天"

用的便是石头。 古人死了之后, 他的后代便将血滴在一块大石头上,这块石头也就有了灵,称为灵石。 再后演变为供桌,即" 示"。 所以,凡与祭祀有关的字都带" 示"部,如祭、祀、祈、祷、神等?

则是" 二玉在器之形",是两串玉石盛在一个祭器中。因为古人行礼用玉,祭祀也用玉,所以" ?"字的本意便是敬神,引申以为对人也要尊重,再引申以为人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范、仪式。 所以孔子说:" 不学礼,无以立。 "《 礼记?曲礼》也说:"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

为何" 非礼不成"呢? 我们知道,人的本身是具有两重性的,作为生物的一种,他具有动物性;作为社会的成员,他又具有社会性。

古人所谓" 性善论"或" 性恶论",即是由此而产生的。 如图所示:

无论" 性善论"还是" 性恶论",都主张通过学习、教育以达到教化的目的,而这种教化就是" 礼"。所以说"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这也就是直到今天,我们仍在用" 知书达礼"来衡量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原因。

而" 礼"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作为人的文明程度的标志,其实质是什么呢?《 论语?学而》记有子的话说:" 礼之用,和为贵。 "

《 礼记?曲礼》亦曰:"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又曰:"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可见,礼的本质是有来有往,即一种和谐。而只要能做到" 自卑而尊人",便能够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了。

中国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唐杜佑 《 通典·礼一》

说:" 自伏牺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所谓" 五礼",即吉、嘉、宾、军、凶五种礼仪制度,它们最早都源于祀神。正如郭沫若所说:" 大概礼之起起于祀神, 故其字后来从示, 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仪制。"(《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时至今日,伏羲时代与尧舜时代" 五礼"的具体情形,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人们已很难详考了。 我们今天所了解的" 五礼",主要是西周以来的制度( 以三《 礼》记载为最详)。其中的" 吉礼",系动物性欲望性恶说制欲社会性精神性善说扬善人教化礼指对天神、地?以及人鬼祭祀的典礼;其中的" 嘉礼"系指婚、冠、射、飨燕及乡饮酒等和合人际关系的礼仪;其中的" 宾礼"系指朝觐、会同以及士相见等接待宾客之礼;其中的" 军礼"系指师旅征战、校阅以及田猎等方面的礼仪;其中的" 凶礼"是指" 哀邦国之忧"(《 周礼·春官·大宗伯》)的典礼,即对死亡、灾祸、疾病、寇乱等表示哀悯的礼仪。这些礼仪有些在后世已不通用,有些则在本书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述及( 如婚、丧、冠等),在此,只谈谈中国古代的社交礼仪。 具体说,有三个方面,即社交礼仪中的称谓、座次及会客。 这些礼仪,有不少在今天仍被遵循着。

称 谓

人在社会上交往,首先遇到的便是称呼的问题。 称呼不得体,或者把别人的名字念错了,就会失礼。 清代科举考试,有位考官点名,将" ?荼?"(yáng túkūn)误读为" ?茶壶"(xīchá hú),将" 乐乐乐"(yuè yào lè)误读为( lè lè lè),结果贻笑大方。 某大学有位研究生写信,称自己的导师为" 先师";还有一位学生写信给老师说:" 我很荣幸能成为您的足下。 "这都是很不得体的。 先师者,已故之师也,不能用于活人。" 足下"是同辈间的敬称,不是学生对老师的称呼,更不能宣称自己是别人的" 足下"。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称谓得体呢?古人在这方面是有一套严格的礼仪的。 我们知道,古人有姓、有名,还有字,这些都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姓是某一群人的共同符号,它与原始图腾崇拜及上古的母系氏族社会有关( 早期的姓多从" 女");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字则是对名的解释与补充,与名相表里,故又称" 表字"。

《 颜氏家训?风操》:"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因此古人自称要称名,以表示谦虚,如诸葛亮自称亮。尊者对卑者也称名,如君对臣、父对子、老师对学生皆称名。而对平辈或尊辈则要称字,不能直呼其名,以示尊敬。如孔子自称丘,对学生也称其名,如称仲由( 子路)、端木赐( 子贡)、冉求( 子有)、卜商( 子夏)等;而孔子的学生之间则称字,如称子路、子贡、子夏、子游等。古人自己不能称字,否则就成为" 表德"了。 有些电视剧中写诸葛亮自称" 我孔明"、曹操自称" 我曹孟德"等,都不符合历史的真实。 但对别人则要称字,不能称名。 如诸葛亮称鲁肃为子敬, 称关羽为云长。 直呼其名被认为是很不礼貌的。1929年,蒋介石曾召见安徽大学校长刘文典,见面问道:" 你是刘文典吗?"刘应声曰:" 字叔雅,文典只是父母长辈叫的,不是随便哪个人叫的。"( 刘兆吉《 刘文典先生逸闻轶事数则》,《 中华读书报》2002年12月18日)今天仍有这个问题。 对有些老先生应称字,如王了一( 力)、陈援庵( 垣)、启元白( 功)、杨遇夫( 树达)等。

今天,官方的称谓一般都称官衔,这一点,古今一致。至于其他社交领域的称谓,则中国传统文化对其还是大有讲究的。具体说有敬称与谦称、敬辞与谦辞以及书信用语等不同情况。

先说敬称与谦称。 传统文化中,一般称平辈曰足下、阁下、仁兄、先生或公,称对方亲属曰令尊( 令严)、令堂( 令慈)、令兄、令叔、令郎( 令公子)、令爱( 令媛)、令亲家、令夫人等,称自己的老师曰师、先生、夫子等,称自己的学生曰弟、君、生等,称自己的同学曰学长兄、砚兄、师兄等。这些都是敬称。而对外人称自己的亲属则曰家父( 家严)、家母( 家慈)、家叔、家兄、舍弟、舍妹、舍侄、小女、小儿、犬子等。这些都是谦称。对外人称自己的配偶也应是谦称。如称妻子曰内子、内人、贱内、拙荆,称丈夫曰外子、良人、夫君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谦称只能由自己来称,别人不能称;敬称也只能由别人称,而自己则不能称。 倘有谁别出心裁地称" 你家父"或" 你内子"、" 你外子",那只会令人反感。同样的,对外人称自己的父亲曰" 我令尊",或称自己的妻子曰" 我夫人",也会贻笑大方。 为防闹出笑话,有一句话可以记住,即" 家大、舍小、令他人"。 意思是说,对外人称呼自己家中辈分高或年龄大者应在称谓上加一" 家"字,称辈分低或年龄小者加一" 舍"字;而称呼他人的亲属,则无论什么人都应在称谓上加一" 令"字。 这样称呼,即使在今天也还是很得体的。

再说敬辞与谦辞。敬辞与谦辞虽不是正式称谓,但在社交场合中也常常用到。 传统的敬辞主要有" 高"、" 大"、" 尊"、" 贵"等,与之相适应的谦辞则有" 愚"、" 拙"、" 贱"、" 敝"等。 如言及对方应曰高寿、高见、高论、高才,言及自己则曰愚见、愚才;言及对方曰大名、大驾、大著、大作、大扎、大函、大示、大教,言及自己则曰拙著、拙作、拙笔、拙见;言及对方曰尊姓、尊府、尊驾,言及自己则曰贱姓、贱庚、贱恙;言及对方曰贵姓、贵庚、贵省、贵邑、贵恙,言及自己则曰敝人、敝姓、敝省、敝邑。

传统文化中的有些书信用语今天也还可以继续应用。 如书信开头称父母曰大人、膝下、膝前,称长辈曰几前、尊右,称老师曰师、先生、夫子、函丈、教席、讲席、道席,称平辈曰足下、阁下、仁兄、先生,称晚辈在名字后加如晤、如面、如握,称女性在名字后加慧鉴、芳鉴、淑鉴等。 而在信封的收信人姓名后面则往往加" 台甫"、" 台端"、" 台安"、" 台启"等,以示尊重。

座 次

古代朝廷、讲堂皆以南面为尊。即君主坐北朝南,故称" 南面称王";大臣面朝北参见君王,故称" 北面称臣"。 老师南面授课,学生北面受学。

家庭之中( 汉以前),堂上以南面为尊,室中以东向为尊。如" 鸿门宴"中的座次就是以东向为尊。《 史记?项羽本纪》是这样记载的:

"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刘邦是客人,按说应居上座,但项羽却不顾礼仪,自己占了上座,这便显示了项羽的傲慢自大。 又如《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说,田?" 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向,自坐东向,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桡",也反映出汉代室内以东向为尊的习俗。

汉以前的住所是堂室建在同一个堂基上, 同为一个房顶所覆盖,堂在前,室在后;堂大、室小。堂后有墙,与室相隔,堂前有阶,堂的前沿不封闭,故有" 登堂入室"之谓。 这种结构颇似今天的戏台。

如图所示:

古代堂不住人,仅供议事、行礼、交际、祭祀之用。室中住人。堂室之中皆席地而坐,颇似今天日本之榻榻米。

秦汉以后,堂、室结构简化,有些堂的社交功能被合并于室中,因之室内的座次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会见宾客时,一般都是堂室古代堂室示意图向牖户西序东序阶宾在西( 右)、主人在东( 左),即所谓" 东家"、" 西宾"。 古人所谓" 分宾主坐下",即是这样的坐法( 客在主之右首)。 直到清代的乡饮酒礼也还是大宾位西北,而作为主人的府、州、县官位东南( 见《 清史稿?礼八》)。 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古人车上座次的排列略有不同。 古代为马车,故御者居中,主帅居左,警卫居右( 又称车右)。因御者左手并辔,右手挥鞭,故须居中。今之轿车,则司机旁是保镖位置,司机后是首长位置,保镖后面是秘书位置。

至于左右位置的尊卑问题,则不同的时代又有不同的规定。周代,诸侯朝见天子,其座次以左为尊;到了战国,又转以右为尊。 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便说:"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秦至西汉仍是右尊、左卑。《 史记?陈丞相世家》

记:" 孝文帝乃以绛侯( 周)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 陈)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 汉书?诸侯王表》:" 武有衡山、淮南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颜师古注曰:" 汉时依上古之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故谓降秩为左迁,仕诸侯为左官也。 "

东汉至唐宋,随着官职的以左为大,座次也基本上变为以左为尊。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至南宋末。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云:" 德佑二年(1276)正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当时的左丞相为吴坚,位在右丞相之上。元朝曾一度以右为尊,但到了明初,旋即又恢复了以左为尊的习俗。 早在朱元璋即皇帝位的前一年(1637)十月,即" 令百官礼仪尚左。 改李善长左相国,徐达右相国"(《 明史?太祖本纪》)。 清代仍是尚左,其六部中的左侍郎较右侍郎位置为高。此后,这种尚左的习俗便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今天,无论政府还是民间,在安排座次时,都有意让地位尊贵的人坐在左边,而晚辈或地位较低的人则在右侧陪坐。

会 客

古代到别人家里去作客, 是有若干讲究的。 现按照时间的先后,将古代文献( 主要是" 三礼")中有关会客的注意事项,逐条排列如下:

将上堂,声必扬。 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 礼记?曲礼上》)这是说在进入主人家的大门时,必定要先发出一种声音,以让主人知道是来客了。古代多半是用清嗓子的方式以让主人闻知,如京剧舞台上所表现的那样。决不能无声无息地闯到别人家里,去做不速之客,那是很不礼貌的。今天则可以通过敲门或按门铃的方式以告诉主人有客人来到。这种做法也适用于夫妻之间,丈夫在进入内室时也应先发出一种声音以让妻子知道。《 韩诗外传》中曾记载孟子突然进入内室,发现妻子箕踞( 一种很不雅观的坐姿),于是向母亲请求休妻。而孟母则引《 礼记》的" 将上堂,声必扬"以批评孟子" 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无礼"。 为何" 户外有二屦",又" 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呢? 这是因为古人一般脱屦( 即鞋子)于外,唯长者可脱屦于内,户外既有二屦,则并户内之长者,共三人矣。 三人所言而不闻于外,必是密谋,故外人不宜妄入也。

将入户,视必下。 入户奉扃,视瞻毋回。 户开亦开,户阖亦阖。 有后入者,阖而勿遂。(《 礼记?曲礼上》)这是说入门时视线应往下,不能举目,以免给人造成趾高气扬的感觉。 入门时还要两手当心,如奉扃( 门的开关)然,看东西也不要目光来回游移,以防干人之私。 门原来是开着的仍要开着,原来是阖着的仍要阖着,必须尊重主人的习惯。最后一个进门的也不要把门关死,以示不拒绝后面的来客。

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客。 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 礼记?曲礼上》)所谓" 让于客",就是让客人先入。 但是到了寝室门口,主人则要先进去收拾一下( 象征性的),然后再让客人进入,以示对客人的尊重。清代大臣在参见皇帝时往往先要象征性地掸一掸衣袖,也是这个意思。 如客人不肯先入,那么主人就肃拜以请,一同进入。

室中不翔,并坐不横肱。 授立不跪,授坐不立。(《 礼记?曲礼上》)行而张拱曰" 翔",即两只胳膊像鸟的翅膀一样上下翻动,这样的动作在室内是不允许的。" 横肱"即将两只胳膊横过来,一人占两个人的地方,这样就会妨碍并坐者,也是不礼貌的。 古人一般席地而坐,坐时脚后跟与臀部接触,称为" 居";如上身挺直,则称为" 启"

或" 跪"。进门后主人让你坐下,你就不要站着了,这样既比较舒服,也是尊重主人的意愿。 此时千万不要故作客套,说什么" 我站着就行了",那样会让主人不高兴的。 俗话说" 站客难待",便是这个意思。

将即席,容毋怍,两手抠衣去齐尺。 衣毋拨,足毋蹶。 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而迁之,戒勿越。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礼记?曲礼上》)就坐时应注意自己的容仪,不能表现出愧怍的样子。两手应将长衣轻轻撩起至离地一尺而坐, 以免不小心踩到自己的衣服上而摔倒。 还要整理好前面的衣襟,勿使披散。 坐下后足也不要抖动,那样会失容的。 倘遇先生的书籍琴瑟在前面,千万不要跨越,应坐下后再跪而迁移之。虚坐尽量往后,表示谦虚;吃饭时尽量靠前,以防止饭渣弄脏了席子。

毋侧听,毋?应,毋淫视,毋怠荒。 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 敛发勿?,冠毋免,劳毋袒,暑无搴裳。(《 礼记?曲礼上》)侧耳以听非但不恭,而且易生刺探别人隐秘之嫌。" ?应"即大声呼叫," 淫视"即目不转睛地看某一件东西," 怠荒"谓容止纵慢,都有违礼仪。还有在室内走动时不可表现出倨傲的样子,站立时不可偏任一足( 即稍息状),坐时不可两腿向前状如簸箕。而且古人的冠不同于帽子,它是成年男子的标志,故不可以随便免冠。 作客时还不要袒胸,大热天也不要把下身的裳( 秦汉之前男女皆着裳)撩起来。

请业则起,请益则起。 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

(《 礼记?曲礼上》)会客期间,无论向老师请教学业还是向他人请教问题,都应该上身挺直,表示敬意。倘遇父亲或老师召唤,也不要慢条斯理,光答应不行动,而应当说" 是",同时上身挺直。" 诺"仅是漫应之," 唯"则是照办的意思,两者有所不同。

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 毋固获,毋扬饭。 饭黍毋以箸。 毋?羹,毋絮羹,毋刺齿,毋?醢。客絮羹,主人辞不能亨。客?醢,主人辞以窭。(《 礼记?曲礼上》)" 抟饭"即使劲盛饭," 放饭"谓食而无节," 流?"即饮之而流于外,皆为不雅的吃相,应该避免。" 咤食"谓以舌口中作声,会被主人当作饭食不可口,故吃饭时不可发出声音。" 啮骨"即啃骨头,古人认为在宴会上啃骨头形象不佳,且易发出声音,也不要这样做。 自己吃过或夹过的鱼肉不要再返回到盘子里去,那样很不卫生。也不要把吃余的骨头扔给狗,那是贱主人之物,且两狗相争会影响人的情绪。" 固获"谓必欲取之,即几次三番地要取得某一块食物,这会给人留下贪得的形象,夹菜时不可如此。" 扬饭"谓以手散其热气,急欲求食之状,也是要不得的。" ?"即尝," 絮"即调,对于主人端上来的羹( 古代的羹里面是有肉或菜的),客人不宜先尝或随便加以调和,甚至说三道四。如有的客人不自觉,提出不合理要求,则主人便以不能烹饪为辞婉拒。" 醢"即肉酱,古代宴席上一般是不上肉酱的,这是因为子路死后曾被剁为肉酱,此后孔子便不再食肉酱的缘故。 若客人提出要?醢,则主人可以贫困乏味为辞拒绝。 至于在席间" 刺齿"( 即剔牙),古人一直以为是不雅的,更不要有这样的举动。

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 礼记?曲礼上》)尊客之前不叱狗。 让食不唾。(《 礼记?曲礼上》)共食而求饱,非谦让之道也。" 共饭不泽手"是说与人一起吃饭手上不可有汗泽( 即脏手),因为古时吃米饭是用手抓,颇似今天新疆人之手抓饭,如果手脏了,别人会讨厌的。 中国人到了汉代才开始普遍使用箸,即筷子。 尊客之前叱狗,会引起客人的多心,应避免。 主人让吃的食物不要唾弃,否则会有鄙恶主人馔食之嫌。

燕侍食于君子,则先饭而后已。(《 礼记?少仪》)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屦,视日早暮,侍坐者请出矣。(《 礼记?曲礼上》)" 先饭"即先尝食,并以此劝客人下箸。" 后已"即最后停止,无论有多少客人,也无论客人进食速度是如何慢,主人总应该是最后一个吃完的。 切不可在客人没有吃完之前,自己先放下碗筷,弄的客人很不好意思。倘是作客于有一定身份、地位和学问的" 君子"之家,则看到" 君子"有下列举动之一者,即应告辞:一是" 欠伸",即伸懒腰,这说明主人已经累了,不能再继续陪客了。二是" 撰杖屦",即摸拐杖,找鞋子,这说明主人有事要外出。三是" 视日早暮",即看看太阳到什么时候了,犹如今日的看表,这说明会客时间长了,主人已有厌倦之意。

最后顺便谈谈古人的饮食习惯。

古人一日两餐,早餐曰" 朝食"、" 饔",上午九点左右;晚餐曰" 哺食"、" 飧",下午四点左右。 故古人吃不上饭,常会说" 饔飧不继";而饔飧连称,又可指一天的饮食。 如《 孟子?滕文公上》:"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

古代宴会上常会有酒,这是因为酒能成礼,即酒可以作为某些礼仪的文化载体的缘故。 但元代以前的酒则主要是榨制酒, 即黄酒,而不是烧酒。 李时珍《 本草纲目》云:"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 其法用浓酒和糟入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 ......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所以,无论孔夫子" 唯酒无量,不及乱"(《 论语?乡党》)的酒,还是刘邦回乡" 置酒高歌"的酒,抑或苏轼" 把酒问青天"的酒,都是黄酒。 而古人饮酒也是有节制的,正如诸葛亮在《 又诫子书》中所说:" 夫酒之设,合礼致情,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殚,宾有余倦,可以至醉,无致迷乱。"可见古人宴会上的饮酒,主要还是为了" 合礼致情"。

古人席地而坐( 日本韩国尚保留此俗),最初食器放在席上,故曰" 赴席"。后来有了" 案",即一种托盘样的小桌,食器放在案上,再摆到席上,故有" 举案齐眉"的佳话( 汉梁鸿妻孟光)。有人注释" 案"

为饭桌,不当,因为孟光难以举起一张桌子来。

汉代以后胡床传入中国,国人才逐渐不席地而坐。胡床又称交椅,即马扎。南宋以后,交椅底下固定,后有靠背,两边有扶手,才渐渐演变为太师椅。汉唐时期不可能有太师椅,有些电视剧出现这样的镜头不真实。汉代以前中国人是分餐制。后来有了胡床、圆桌,才出现了聚餐。今天又有人实行分餐制,实际是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一种继承,不是什么新发明。

总之, 中国古代的社交礼仪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即和谐,同时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又是具体而微的。而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人际交往便是免不了的,社交礼仪也永远是需要的,中国古代的社交礼仪也永远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1988年1月,全世界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75人)在巴黎开会,发表了一个破天荒的宣告, 其中说:"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顾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所谓" 孔子的智慧",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华,这其中也应该包括礼仪文化在内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44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