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17:31:44 0

我国古代很早就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金、银、铜等都曾担任过一般等价物,起过某种货币媒介作用。由于当时金、银的产量很少,而铜的开采和冶炼相对地比较容易,于是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从生产工具、兵器、祭祀的礼器到日常生活器具,都逐渐用铜制造。这时,铜的货币媒介作用也随着它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而逐步扩大。

进入商周时期,青铜制品已达到了相当精美的水平,铜块、铜饼等铜制的货币也随之出现,并与贝、金、银、谷、帛等货币同时流通。历史上关于铜制货币的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不少了。西周青铜彝器铭文中,有许多关于用铜来赏赐、处罚或缴获铜货币的记述。如周成王时《禽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铭》:“王易(赐)金百寽”,周昭王时的《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铭》:“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伯从王伐反荆,寽金”,周穆王时的《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觯铭》:“易赤金”,这里所说的金,显然都指的是铜而不是黄金,说明铜在西周时期已发展为一种比较重要的货币了。这一时期铜制货币的形态,是没有固定形状的生铜块,现在已知的有不规则的块状、饼状、钣状。1975年江苏金坛县鳖墩西周墓葬曾出土过这种青铜块。1976年陕西临潼县零口街西周遗址,也曾出土过作为货币的铜饼。这种铜饼呈圆形饼状,直径约二十厘米。从各种资料来看,这种无定形的铜制货币,是早期铜铸币的初始类型,属于称量货币,它的计算单位与铜贝一样是寽。

到春秋时期,牛耕、冶铁、煮盐等先进技术相继出现,农业、手工业的进步促使商品生产迅速发展,商业的规模空前扩大,原来的以贝币为主的货币流通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逐渐解体,铜贝和无定形铜块在流通中的作用逐渐缩小,代之而起的是新型的早期铜铸币。这种新型货币,经历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一直延续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币制时止,在全国范围流通至少有五六百年。

早期铜铸币,在全国范围内有四个货币体系同时并行,即布币、刀货、蚁鼻钱、圜钱四大货币体系。由于当时周王权衰落,各地诸侯割据争雄,政治上的分裂导致经济上的分割,反映在货币上即逐渐形成货币形制特点和流通使用区域范围不同的铜铸币。不同体系的铜铸币,既互相区别,又互相影响、融合。

一、布币

布币是由类似铁铲或锄头的农具演变而来的。古代有一种农具叫“钱”(jiăn),是用来翻土、起土的,其形状类似现代的铁铲,其上面头部圆空,可装木柄;中间扁平厚重,不易折断;下面底部平直或稍向上凹曲。另一种农具叫“镈”(bό),其形状类似“钱”,只是下面两侧足部稍尖,是用来锄田去草的。《诗经·周颂》曾有“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其镈斯赵,以薅荼蓼”之句。《说文·金部》也说,“钱,铫也,古田器”。这两种农具,在频繁的交换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物,逐渐演变为货币,即布币。这也就是后世将货币通称作钱币的由来。

最早的布币,大小和原来的农具差不多,币面一般没有文字,或有少量的铭文,甚至还可直接用于耕作。钱币学家把它称做原始布(或称大铲布、古布)。它的形状,从镈演化而来的,肩略高耸,足略尖,又称尖足布;(图15—3)从钱演化而来的,肩平足钝,又叫平足布。原始布早在殷商后期、西周初期黄河中游一带地方就已出现,在河南洛阳、安阳、郑州一带曾有实物出土,但数量不多。原始布流通使用的时间,大约有四五百年之久。

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

图15-3 山西侯马出土的春秋时期空首尖足布

稍晚些时候,为了携带和交换的方便,布币的形状逐渐变小变薄,而头部圆空的銎则比原始布加长,叫做空首布。这种布币,币面大都铸有铭文,如地名、干支、数字等,也有的铸其他意义的文字,如财富的“富”字、重量单位“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字等。布币的体型均为近方形,按空首布的形状,大体分为平肩弧足和耸肩尖足两类,上端的“空首”保留着农具铜铲的原始遗痕。空首布出土地点,多为河南、陕西、山西等地,说明它在当时流通使用范围主要是周、郑、晋、卫等国,流通的时间直至战国初期。(图15—4)

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

图15-4 田字空首布

在战国时期,布币形状变得更加轻小。其外形出现重大变革,其头部不再是圆空的銎,而变为扁平坚实的板片状,世称为平首布或实首布。平首布的形制,只略具原来的农具钱、镈形态而已,基本上摆脱了原始的痕迹。为了适应货币流通发展的需要,携带方便,随着时间的推移,平首布的头部、肩部、足部形状逐渐朝着平钝化、圆化的方向发展。原来的空首平肩弧足布,逐渐变为平首平肩平足布;原来的空首耸肩尖足布,逐渐变为平首斜肩尖足布,后又变为方足小布。到战国晚期,很多地方铸造的布币都渐变为圆首圆肩圆足布了。有些地方还铸造了各种形状不够规范的布币,有的圆肩,有的短足,一般称为异形布。晚期的圆足布有的上面还有穿孔,多为三个穿孔,这是为了用绳穿起来携带方便,所以这种布币又叫做三孔布。布币的圆化趋向,表明了铸币在形态上的进步和完善,因为战国时期商品交易已相当发达了,货币交换愈来愈频繁,带尖的、有棱角的铸币在多次反复使用中易于磨损和折断。从货币历史的发展来看,布币的圆化,也可以说是以后几千年行使圆形钱币的前奏。

平首布的铸造,比空首布要精巧得多,纹饰也愈来愈美观。币面一般都有铭文,多是地名和重量、价值单位,如“梁囗(原文此处为方框)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梁一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梁半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等,是我国最早的纪值纪重铸币。“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是布币的货币单位,它所代表的重量在战国的几百年中是有变化的。从出土实物看,战国早期的一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布约重12—17克,半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布约重6—9克;战国晚期的一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布约重11—13克,半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布约重4—6克。魏国迁都大梁后还铸过同时标明两种重量单位的铭文布,如“梁夸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百当寽”。据说寽是指楚国流通黄金的计重单位,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为魏国布币计重单位,“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当百寽”是二者的比价,“夸”是表明大而足值的意思,因此这种布币是适应使用两种不同重量单位的两地间商业往来的货币。

平首布流通的区域为北自辽宁,南抵河南,西至陕西,东至山东的广大农业地区。从地下发掘的实物铭文看,布币的铸造地有魏、韩、赵、秦、燕等国一百余处城邑。(图15—5)许多地方同时铸造行使同一货币单位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大小分等级的布币,实行了一种“子母相权”的货币制度。大的重的为母,小的轻的为子,但都是足值货币,大小币之间有一定比例关系,它们既不是主币辅币关系,也不同于后代的货币贬值,小币只是为了方便流通。战国晚期,这种小币的数量特别多,说明这种单位重量的铸币最适宜于流通界的需要。子母相权制度,反映了当时商品交换的复杂化和货币制度的进步,表明货币经济在我国已开始确立。

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

图15-5 韩(1、2)、赵(3-5)、魏(6-8)布币

二、刀币

刀币产生于我国东方、北方渔猎区和手工业商业发达的地区。刀币是由古代一种叫“削”的铜制渔猎和手工业用刀演化而来的。它的形状类似带柄的刀,其前部刀端较尖,刀背呈弧形,刃凹,柄身有裂沟,柄端有穿绳圆孔。刀币按它的形制和铸造地区划分,大体有三种类型:

1.齐刀这种刀币体型较大,又称大刀,多流通于山东半岛的齐国。齐刀的制作比较精整,币面都铸有铭文,铭文字数有六字的、五字的、三字的不等。但无论哪一种都有“齐、法、化”三字。化即货字,法化是标准货币的意思,指货币的重量、成色、形制均合标准。据研究,齐刀币中最古老的是有“齐造邦长法化”六字铭文的刀币,有人认为是西周姜尚初建齐国时造的,有的说是齐桓公时,或田和取得齐国政权时铸的。由此可知,齐刀可能始于西周。进入战国时期,齐刀中有全国性货币和地方性货币之分。大约在战国中期齐威王、宣王时期,齐国普遍铸造“齐法化”三字铭文刀,在境内统一流通使用,反映了地方诸侯铸币权的进一步加强和货币制度的进步。其他一些刀币和“节墨邑之法化”(即墨刀)、“安易(阳)之法化”(安阳刀)等,应属于地方性货币,也可能是“齐法化”三字刀流通之前的旧币。(图15—6)齐刀币的流通范围,在战国时期随着齐国疆域的拓展而扩大,从历年齐刀币出土地点来看,已遍及现在的山东省各地。

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

图15-6 战国时期齐国安阳刀

2.燕刀燕刀是燕国地区流通的刀币,有三种类型。一是明刀。这种刀币的正面都铸有一个“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明)字,所以叫做“明刀”。这是在燕地流通最广,历代出土最多的燕刀币。燕明刀的背面,有的铸有铭文,有的是各种图形、符号,据说是铸币时炉次的标识。明刀的形制有两种,一种刀身圆折,弧背凹刃,称做圆折刀;一种直背直刃,刀身方折,像古磬形状,故称磬折刀。在齐国也行使过少量的明字刀,多发现于山东博山附近,叫做齐明刀或博山刀,这种明刀形体较短狭,上面的铭文有:“齐化”、“齐化共金”或齐国的城邑名等。据认为,这是燕国名将乐毅攻占齐国七十余城邑时期铸造的。(图15—7)燕明刀流通的地域很广,河北、辽宁、吉林、河南等许多地方都曾出土,在朝鲜、日本等地也有发现,流通的时限约为战国时期。另一种燕刀,叫做尖首刀。它的特征是刀身较长狭,前端头部较尖锐,币面铸有一个或两个字的铭文,可能是地名或其他标识。尖首刀的形制比较接近于齐刀,据认为是受了齐国的影响。流通的时限约在春秋末战国初期,历代出土的数量较少。还有一种燕刀叫做针首刀,它的前端头部更尖,像针一样。刀身较短而薄,形制古朴,多数没有文字,少数有一些象形文字或符号。产生的年代比尖首刀更早一些,有人说可能是西周时代的刀币。针首刀流通的范围很小,从出土的地域看,主要限于燕国沿长城边地一带。也有人说它出于匈奴故地,故又称匈奴刀。

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

图15-7 齐国(1-3)和燕国(4、5)刀币

3.赵刀赵刀是赵国靠近燕国的地区使用的刀币。它的特征是前端比较平或呈圆形,刀身平直薄小而有弹力,又叫做圆首刀、平首刀或直刀。赵刀的铭文多为“甘丹”(邯郸)、“白人”(柏人)两种地名,也有少量其他地名的。赵刀流通时间,约在战国中后期,赵地本是布币流通区,因受燕、齐的影响,为便于地区间商业交往而铸造的,实际上,燕、赵两地均为布币、刀币并行流通地区。

三、圜钱

圜钱是从纺织工具纺轮演化而来的。它的形制扁平而圆,中间有孔,大小、形状都和铜制纺轮实物差不多。圜钱的扁圆体型,比布币刀币更便于计数和携带,又不像布币那样容易折断,而且有孔可以穿绳,适合于商品交换日益增长的需要,所以圜钱的出现,是早期铜铸币的一个进步。在战国的中后期,除楚国以外陆续为各国所采用,逐渐取代布币、刀币而形成一种新的铜铸币体系。

圜钱由于流行的地区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刀币流通区和刀布币并行区发展起来的圜钱。这种圜钱圆形方孔,货币单位沿用刀币的“化”。有的有郭(郭是指钱的周圈加厚的部分,具有加强圜钱耐磨性的作用),如賹化圜钱(賹原为黄金的重量名称,賹化即为极珍贵的货币的意思),又名有轮賹化;有的无郭,如明字圜钱。这些圜钱约流通于战国的晚期,如齐国的“賹四化”、“賹六化”圜钱,是齐襄王(前283—前265)复国以后铸行的。燕国的“明四”、“明化”圜钱的产生年代,比齐圜钱要更晚一些,另一类为布币流通区发展起来的圜钱。这种钱面平孔圆无郭,后来有的也变为方孔或有郭的了。货币单位一般都沿用布币的“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币面铸有地名和货币单位,如三晋和周地区的“共”、“垣”、“蔺”、“漆垣一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等。魏国的共字圜钱、垣字圜钱是产生年代最早的圜钱,大约是在魏惠王(前370—前319)迁都大梁以后。(图15—8)

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

图15-8 战国“垣”字圜钱

秦国也处于布币流通区,秦圜钱与别国不同的特征是,以“两”为货币单位,币面只纪货币单位,不纪地名,这表明货币铸造权集中于朝廷,在货币制度上更具有进步性。秦圜钱的形制,最初是圆形圆孔无郭,背面平而无文字,正面铭文“珠重一两”(珠是宝贵珍物的意思),战国晚期演变为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由于它大小适中,便于授受,适合当时流通的需要,得到了迅速发展,后来成为全国统一的货币。

四、蚁鼻钱

蚁鼻钱是江淮流域楚国流通的货币,是从仿制贝转化而来的。由于楚国的经济、文化比中原各国落后,镈、刀、纺轮的使用也较迟,铜铸币就沿用了仿制贝的形态。蚁鼻钱的形制为椭圆形,正面突起,背面磨平,形状像贝但体积较小。(图15—9)币面铸有阴文,有的铭文为“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字,状似蚂蚁;有的铭文为“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字,笔画深凹很像人脸,两竖中间部位凸出,很像人的鼻子,故名为蚁鼻钱或鬼脸钱。也有少量蚁鼻钱的铭文为“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全”(金)等字。还有人对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字铭文释为“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桼”、“五朱”、“口六朱”等字。这些都带有纪重的意思,流通的时限似应在战国晚期。蚁鼻钱的产生,大约在春秋时期,古籍中就曾记载楚庄王(前613—前590)铸钱的故事。进入战国以后,随着楚国疆域的扩大,蚁鼻钱的流通范围也逐渐扩大,原来行使布币的陈、蔡、宋、鲁一些地方也成为蚁鼻钱流通地区,从而形成独立的蚁鼻钱货币体系。但蚁鼻钱的制作粗陋,与同时期的刀币、布币的品质比相差甚远。

货币制度和货币形态的演变——早期的铜铸币

图15-9 蚁鼻钱

综合上述四个铜铸币体系情况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货币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已开始确立,货币因素渗透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战国初期魏国李悝曾列举了一张当时普通农家生活费用账单,他说:农民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除缴税和本身消费外,可得1350钱,衣服每口岁用300钱,五口则为1500钱,再加上社闾祭祀等活动的支出,尚不足450钱,需靠副业等补足。这张单子表明,货币经济在当时已很普遍,不仅在城邑到处使用货币,而且又渗透于农民日常生活之中了。早期铜铸币的使用范围已很广泛,除日常买卖东西之外,还用于赏赐、馈赠、贿赂、纳贡、借贷等经济活动。劳动力的雇佣也使用铜铸币。《韩非子》说:“夫卖庸而播耕者,主人费家而美食,调布而求易钱者,非爱庸客也,曰:如是,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当时的财政税收,用粮食也兼用铜铸币。“厚刀布之敛以夺之财”。穷人向富人借债也用铜铸币,名之为“称贷”、“贳贷”,“贷子钱”或“贷息钱”。大的放高利贷者,称为贷家、子钱家。齐国孟尝君放债,一次就收“息钱十万”。鲁人曹邴氏为子钱家,“贳贷行贾遍郡国”。铜铸币还被当做殉葬品,河南汲县山彪镇的一个战国大墓,一次就随葬六七百个空首布。以窖藏铜铸币来保存价值的现象更为普遍,如1961年冬在山西祁县下王庄出土一个绳纹陶罐,罐内装满了战国布币,共重24.5公斤。

由于铜铸币的广泛通行,以货币计算的价格观念也渐深入人心。关于当时物价的记载,在史籍中也逐渐增多起来,但由于各国货币制度不统一,铸币的轻重大小差别很大,难以和后代比较。例如,春秋末、越国粟价,在平常年景大约为一石值30钱,价格低落时20钱,价格高涨时可达八九十钱。秦国禾粟价格,也是“石卅钱”;做衣服的粗麻,“十八斤直六十钱”。齐国的物价,据《管子》所说,粟价每石四十钱,绢价每匹合黄金十四铢半,布价每匹约合黄金五铢。金价是一金四千钱,如果一金是指一斤,则绢价每匹值钱150,布价每匹值钱50。

铜铸币在各国的发行流通虽有一定制度,但都较粗放,发行数量一般无所限制,减重的事也时有发生。例如楚庄王因钱轻,要改小钱为大钱,百姓感到不便,孙叔敖劝楚庄王恢复了旧币制。周景王二十一年(前524)也要铸大钱,单穆公反对,讲了一番关于铸大钱、铸小钱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道理。这种大钱,如果是增加钱的重量,则会使物价下跌;如果是只增加名义价值,不增实际钱重,则物价会上涨。所以,管子说:“币重则万物轻,币轻则万物重”,这是他对那一个历史时期货币物价关系的总结。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44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