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文化史——古人的姓名和称呼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20:09:17 0


古人有姓有氏,有名、有字、有号。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称呼。至于亲属称谓,则更有一些专门的名称。古人在命名和称呼方面的做法,有些今天尚在沿用,有些则已经很陌生了。

姓 氏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与出生有关;氏是姓的分支,与地域有关。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兹分述之:

一、姓的起源姓的起源首先与原始的图腾崇拜有关。图腾即氏族的标志,也就是氏族所崇拜的对象。 图腾原为印第安语Totem,意即" 他的亲族"。在原始的氏族社会中,各民族都曾有过图腾崇拜。图腾多为动植物。 氏族成员认为,他们就是作为图腾标志的动植物的后代,或者说,图腾是他们的保护神。

中国在氏族社会时期也曾有过许许多多的图腾, 其中较著名的是黄帝族的熊图腾,东夷族的鸟图腾,犬戎族的犬图腾,羌族的羊图腾,夏、越族的蛇图腾,西南、西北以及部分氏族的瓠( 即葫芦)图腾等。 随着氏族的分化与兼并,图腾也会发生变化。 如楚人发源于西北,先是羊图腾,到达江汉平原后,又有了熊图腾和虎图腾。而中原地区的各类图腾,随着华夏族的统一,最后又演变为龙和凤两大图腾,即后人所说的" 龙凤呈祥"。 今天人们称中国人为" 龙的传人",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不过也应该指出,中国人并非都是龙的传人,像黄河下游( 尤其是山东、苏北一带)的原始居民,准确地说,倒应是" 凤的传人"。

由于初民对图腾的崇拜, 所以后世中国的许多姓便是由图腾演变而来的。 如熊、羊、虎、龙、凤、云、水、山以至杨、柳、桃、梅、兰等,其姓的来源都当与图腾崇拜有关。

其次,姓的起源也与上古的母系氏族社会是分不开的。 姓者,生也。 由于母系氏族社会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故子女出生后,各随其母得姓。" 姓"字的从" 女",以及今天的许多姓如姜、姬、姚、姒、?、 、妫等都带" 女"旁,便说明了这一点。

古代的姓是不多的。据《 国语?晋语四》说,黄帝子25人,其得姓者仅14人,为12姓,即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儇、依。今天我们从《 春秋》中能见到的姓仅20余种,再加上从金文及《 说文》、《 山海经》中所能查出的姓,也不过60余个。 古时的所谓" 百姓",乃是指有身份的人。 而平民,一般是没有姓的。

二、氏的起源由于人类子孙的繁衍,一族分为若干支,每一支居于不同的地域,并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个称号便是" 氏"。 如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又分为殷、时、来、宋、空同等氏。 楚人原姓芈,后来楚武王熊通的儿子熊瑕封于屈,后代便是屈氏。屈、景、昭三氏都是由王族的芈姓分化而来的。 再如管、蔡、卫、霍,他们的始祖都是周文王的儿子,本姓姬,封于各地后,遂因其地而得氏。而从姬姓分出的氏,总共有400余个。 这样,姓便成为旧有的族号,而氏则成为后起的族号了。正如《 通鉴?外纪》所说:"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

三、姓氏的合一战国以后,随着奴隶制的被推翻,原有的反映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姓氏制度也被废除,人们开始以氏为姓,故出现了姓氏合一的现象。南宋郑樵《 通志?氏族序》云:" 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姓所以别婚姻......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 "

由于姓氏的合一,一般平民也开始有自己的姓了。 到了汉代,姓和氏之间已经无甚区别,都通称为姓。《 史记》中就往往称某人" 姓某氏"。 如《 高祖本纪》称刘邦" 姓刘氏",《 商君列传》称商鞅" 姓公孙氏"。而《 孔子列传》也称孔子" 姓孔氏",其实孔子祖先是宋人,原本姓" 子',孔仅是氏。这种姓氏合一的痕迹,今天仍能见到。如有些人至今还习惯在姓的后面加" 氏",称张氏、王氏、蒋氏、刘氏等。

四、各种姓的由来据统计, 我国见于文献的姓有5,600余个, 其中单姓3,400余个,复姓2,000余个,三字姓140余个。这些姓是怎样来的呢?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因地为姓。这又有两种情况。 一是以祖先居住的地方为姓。

据说伏羲居于东方,故其后代即以" 东方"为姓。商代傅说因操筑于傅岩( 山西平陆)而姓傅,子孙因之。春秋时齐国公族大夫分居于国都临淄的东郭、西郭、南郭、北郭,其子孙也就以东郭、西郭、南郭、北郭为姓;鲁公子遂( 庄公子)居于东门,子孙世姓东门;郑国大夫居于西门,子孙世姓西门;虞国大夫百里奚居于百里,子孙遂以百里为姓。 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汉代。 诸葛亮的祖先原本姓葛,居诸县( 今山东省诸城县),后迁阳都( 今沂南县境),为与当地葛氏相区别,故姓" 诸葛"。 二是以封地为姓。 如周穆王的御者造父因封于赵城( 今山西赵城县)而得赵姓;卫鞅( 公孙鞅)因封于商( 陕西商县)而得商姓;鲁大夫展禽封于柳,子孙便以柳为姓;晋公子重耳封舅氏狐偃于五鹿( 河南濮阳东北),子孙遂以五鹿为姓;赵奢破秦有功而被赵惠文王封为" 马服君"( 马服,地名,在邯郸西北十里),子孙遂姓马。 又如,卢姓乃因其祖先曾封于卢( 齐邑)而得姓,钟姓乃因祖先曾封于钟( 楚邑)而得姓,皆是。

2. 以国为姓。 如齐姓源于姜尚封于齐国,陈姓源于舜后封陈国,宋姓源自微子启封宋国,英、六源自皋陶( 偃姓)之后封英国、六国( 皆在安徽境内),皆是。 又如朱姓,原本为邾,而邾乃周代小国,鲁之附庸( 在今山东邹县东南),战国时灭于楚,故其子孙去" 邑"旁而以朱为姓。至于鲁、晋、郑、卫、吴、燕等,原本都是姬姓,后皆因所封之国而有其姓。

3. 因官爵为姓。 如司马、司徒、乐正、太史等都是以祖先曾任之官为姓。司马为掌军事之官,司徒为掌教化之官,乐正为乐官,太史为史官。 其他如相、宰、尉等,也都是由祖先的官职所得的姓。 还有李姓,或谓" 食木之子得活因以为姓",或谓治玉而得姓,而郑樵《 通志?氏族》则谓皋陶为尧大理( 法官),以官命族为理氏,而理、李古字通。这样说来,李姓也是因官而得。至于王、侯、伯、子、男、公孙等姓,则是由封爵所得。 周制,国君之子称公子,而公子之子便称" 公孙"。

4. 以职业为姓。 应劭《 风俗通义》说:" 氏于事者,巫、卜、陶、匠是也。 "巫即神职人员,卜掌占卜预测,陶为制陶器者,匠为制作之工匠。除此之外,像" 奕"之以善奕得姓、" 屠"之以屠业得姓、" 樊"之以围篱得姓,其姓的来源也皆与职业有关。

5. 以祖先的名、字或谥号为姓。 如鲁公子姬展( 鲁孝公子)之孙有展无骇、展禽,齐公于姜高( 齐文公子)之孙有高?、高柴,郑武公子共叔段( 姬姓)之后为段氏,晋毕万之后为万氏,齐公子骆( 姜姓)之后为骆氏,皆是以祖先之名为姓。 宋国的公孙嘉,字孔父,其后代便以孔为姓;鲁公子牙,字叔,其后代为叔孙氏;鲁公子友,字季,其后代为季孙氏。 凡此,又皆是以祖先之字为姓。 古代,以祖父之字为姓者最为常见。以郑穆公后代为例:其子公子喜,字子罕,子罕之孙便为罕虎;其子公子偃,字子游,子游之孙便为游古;其子公子发,字子国,子国之子为公孙侨( 即子产),子国之孙即为国参。以祖先谥号为姓者,如周文王之后姓文,宋穆公之后姓穆,宋武公之后姓武,楚庄王之后姓庄等,皆是。

6. 改姓。 这也有几种情况:一是由国君赐姓。 如汉代的娄敬、项伯皆赐姓刘氏,子孙也以刘为姓。唐代徐世 赐姓李,称李世 ;又因避李世民讳,称李 ,子孙遂以李为姓。二是冒姓。如汉代卫青之父姓郑,青随其母,冒姓卫。 灌夫之父张孟,为灌婴舍人,灌夫遂冒姓灌。 三是因避讳而改姓。 如东汉避明帝刘庄讳,改庄氏为严氏( 如以庄助为严助);西晋避司马师讳,改师氏为帅氏;唐代避李隆基讳,改姬氏为周氏;又唐代避宪宗李纯讳,改淳于为于氏;五代后晋避石敬瑭讳,改敬为文氏( 如文彦博)或苟氏等。四是因音近而改姓,如" 韩"变为" 何"," 耿"变为" 简"即是。

7. 来自少数民族的姓。 如长孙、万俟( mò pí)、宇文、慕容、贺兰、拓跋、尉迟、呼延、哥舒、耶律、蒲察、完颜等,皆是来自少数民族的姓,今天已成为复姓的一部分。有些少数民族在姓氏上愿意改从汉族的形式,并对他们原有的姓加以改造,以适合汉字的特点。 如满族之爱新觉罗取其义而姓金,佟佳氏改姓佟,关尔佳氏改姓关,富察氏改姓富,伊克坦氏改姓伊,那拉氏改姓那;回族之穆罕默德取其第一音节而姓马,白笃鲁丁取其第一音节而姓白,皆是。

五、古代妇女的称谓古代妇女只有姓而无名。这是因为姓是用来" 别婚姻"的。由于古人已认识到"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故于女子之姓便格外注意。 与此相关,女子也便有种种不同的称谓:

1. 未嫁女子往往在姓前冠以排行之字以示区别。 如孟姜、伯姬、仲子、叔姬、季芈便是。《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狄人伐?咎如,曾获其二女,而称长曰叔隗,次日季隗。《 诗经??风?桑中》之" 美孟姜矣"、" 美孟弋矣"、" 美孟庸矣",实际也是分别指姜家、弋家、庸家的三位大姑娘。而民间传说的孟姜女,实际也不姓孟,而是姓姜,即姜家的大姑娘。

2. 已嫁女子,其称谓有四种情况:一是在姓前冠以女方的国名,如齐姜、晋姬、秦嬴、陈妫、蔡姬、骊姬等。 二是在姓前冠以男方的国名。 这适用于嫁给别国国君的女子。 如芮姜( 姜姓女子嫁给了芮国国君,即芮伯万之母)、息妫( 息侯之妻妫氏)、江芈( 芈姓女子嫁给江国的国君)、秦姬( 姬姓女子嫁给秦国的国君)。 三是在姓前冠以丈夫的姓或封邑名。 适用于嫁给别国卿大夫的女子。 如赵姬( 赵衰妻,即狄女叔隗)、孔姬( 孔圉妻)、棠姜( 棠公妻,棠为封邑名)等。 四是死后在姓上冠以丈夫或本人的谥号。 如武姜( 郑武公妻)、穆姬( 秦穆公妻)、怀嬴( 晋怀公妻,后又嫁与晋文公,又称文嬴)、文姜( 鲁桓公妻,文为本人谥号),敬嬴( 鲁文公妃,敬为本人谥号)等。

上古称呼妇女也有在姓下加" 氏"的习惯。如称武姜为姜氏,敬嬴为嬴氏,骊姬为姬氏等。这种习惯到了后世便几乎成了对已婚女子的固定称呼了。如称已婚妇女为王氏、李氏、孙氏等。有时也在己姓前冠以夫姓,如张王氏、周孙氏之类。

名 字

古人除姓氏外,还有名有字。 姓是某一群人的共同符号,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而" 字"则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与名相表里,故又称表字。《 颜氏家训?风操》说:"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一、名字的由来古人的名是由父亲取的。 古《 礼》曰:" 子生三月,父命名之。 "

《 离骚》:"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皇即皇考,指故去的父亲。古人取名,最初可能与生辰有关。夏代君主已开始用天干命名,如孔甲、胤甲等。 到了商代,以天干命名更是十分普遍了,如太乙( 汤)、太丁、外丙、仲壬、太甲、太庚、雍己、太戊、祖乙( 中宗)、祖辛、盘庚、武丁( 高宗)、帝辛( 纣)等都是。其次,古人命名也有取义于身体特征的,如孔子" 生而首上圩顶"(《 史记?孔子世家》),头长得像尼丘,即以" 丘"为名。春秋时尚有名" 黑臀"( 晋成公)、" 黑肱"( 楚公子)者,大概也是以皮肤的颜色命名。还有以出生时的状况命名的,如郑庄公出生时难产,即名" 寤生"( 逆生)。至于联系出生时值得纪念的事情以命名,更是常见。 据《 孔子家语》说,孔子之子孔鲤出生时,适逢鲁昭公以鲤鱼赠孔子,故名其子曰" 鲤"。 郑穆公之母梦天使与己兰,故穆公名" 兰"。此外,尚有以山川、草木、动物、品德及宗教用语等命名的,多不胜举。 至于在命名中体现某种美好愿望的,如去病、弃疾、无忌、无伤、不害等,也很常见。《 周礼》虽曾规定命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帛,即所谓" 六不",但后人并没有完全遵行。

字是根据名而来的。班固《 白虎通义》说:" 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 "古代男子要在20岁行冠礼( 即结发加冠)时才能取字,女子于15岁许嫁而行笄礼( 结发加笄)时取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 字"的本义是抚育的意思。《 说文》:" 字,乳也。"而古代男子要到20岁才能结婚,女子要到15岁才能出嫁,在此之后才能有资格养育子女。 故古人的取字一定要跟冠礼联系在一起。

字是由冠礼上的来宾( 父亲的朋友)所取。 字与名在意义上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联系。 有意义相同的, 如屈原名平字原( 广平曰原),颜回字子渊( 渊为回水),宰予字子我,班固字孟坚,张衡字平子,陆游字务观等。 有意义相辅的,如仲由字子路,冉耕字伯牛,司马相如字长卿,梁鸿字伯鸾,白居易字乐天,苏轼字子瞻,辛弃疾字幼安等。有意义相反的,如曾点字皙(《 说文》:" 点,小黑也。"" ?,人色白也。 "),韩愈字退之,朱熹字元晦,赵孟 ( 即俯)字子昂等。 也有的取自古书上的成语和成词,此类甚多。 如曹操字孟德,名字皆来源于《 荀子?劝学》之" 德操然后能定"。 赵云字子龙,名字皆来源于《 周易?文言》之" 云从龙,风从虎"。清代书法家刘墉字崇如,名字皆来源于《 诗经?周颂?良耜》之" 其崇如墉"。

古代男子在取字方面也还有其他一些特点。 一是常在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以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又加" 父"或" 甫"以作为男子的美称。 如仲尼父( 孔丘)、伯禽父( 周公旦长子)、仲山甫等。《 说文》:" 甫,男子美称也。 "父通甫。 有时也省去" 父"( 甫),径称仲尼、伯禽、叔向、季路;有时省去排行,径称尼父、禽父;有时还直接以排行为字,如管夷吾字仲,鲁公子友字季,范雎字叔,枚乘字叔等。 二是古人取字,往往在名前冠以" 子"字,如陈亢字子亢,有若字子若,公冶长字子长等。" 子"亦为男子美称。 有时" 子"后不用名,而换成别的字,如公孙侨字子产,伍员字子胥,颜回字子渊,卜商字子夏,端木赐字子贡,宰予字子我,冉求字子有,张良字子房,曹植字子建便是。 有时" 子"字也被省去,直接称颜渊、冉有、宰我等。

周代有地位的贵族女子也有字。其命字的方法是在字前加姓,姓前再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而在字的后面加" 母"或" 女"表示性别。 如" 孟妊车母"(《 铸公篱》)、" 中?义母"(《 仲? 》)。 有时也省去排行,如称" 姬原母"(《 应侯簋》)。女子在字后加" 母"与男子在字后加" 父"一样,都是美称。

古人有时还名字连说,其格式是先称字,后称名。如百里视,字孟明,名字连说时便成了孟明视;公孙嘉,字孔父,名字连称便成了孔父嘉。孔纥,字叔梁,名字连说便成了叔梁纥;鲁般( 又作盘、班),字公输,名字连称便成了公输般。 类似的还有西乞( 字)术( 名),白乙( 字)丙( 名)等。

二、尊称与谦称古人自称要称名,以示谦虚。尊者对卑者也要称名,像君对臣、父对子、老师对学生便要称名,以明身份。 如孔子自称为" 丘":"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而对学生则直呼其名:" 求,尔何如"(《 论语?先进》)、" 赤, 尔何如"( 同上)、" 点, 尔何如"( 同上)。求即冉求、赤即公西赤、点即曾点,皆孔子弟子。弟子自称亦称名,如" 由也为之"、" 求也为之"。( 皆见《 论语?先进》)再如《 史记?太史公自序》:"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 汉书?苏武传》记苏武的话:" 武父子无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司马迁与苏武也都自称名。

古人对平辈或尊辈则要称字,以示尊敬。如《 论语?先进》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子路》之" 子路问政"、" 樊迟( 名须,字子迟)请学稼"、" 子夏为莒父宰",皆是称字。这是由于《 论语》的编纂者为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的缘故。 再如《 汉书?苏武传》

记李陵对苏武言曰:"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 "李陵自称曰" 陵",而对老朋友苏武则称其字" 子卿"。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于后代。 所以有些戏曲中写苏武自称苏子卿、周瑜自称周公瑾,显然是不符合古人称谓习惯的。

古人的号

古人除名和字外,还有号。《 说文》:" 号,呼也。 "故号是为了便于呼叫,当然也含有尊重的意思。 号的起源甚早,据说五帝之一的黄帝号有熊,又号轩辕氏,颛顼号高阳,帝喾号高辛。不过号的盛行则是到唐宋以后了。这与后世封建伦理道德的加强,人际关系的讲究,以及文学的发达都是分不开的。

号也有种种,如别号、谥号、庙号、年号等。 以下分述之:

一、别号别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由于别号一般由本人自取,故又称自号。 这种号在意义上和名没有什么联系。 古代上层社会中人,尤其是文人,多半都有别号。 别号或与所居之地有关,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王安石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傅山( 青主)号西北之西北老人,蒲松龄号柳泉居士,高凤翰号南村( 晚号南阜老人),郑燮号板桥;或以个人意趣自号,如葛洪自号抱朴子,贺知章号四明狂客,杜甫号少陵野老,司空图号知非子,陆游号放翁,郑樵号西溪遗民,赵孟 自号松雪道人,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朱耷号八大山人,鲍廷博号知不足斋主人;或以所珍藏自号,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 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共一老翁),米芾号宝晋斋( 藏王羲之古砚),金农号二百砚田富翁,阮元号九十八砚斋,陈介祺号万印楼;或以形貌特征自号,如元代郑元?因右手病废自号尚左生, 明代祝允明因枝指自号枝山;或以所喜之物为号,如徐渭号青藤道士,陈洪绶号老莲等。古代女子有号者不多,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两个字的号在应用上与字差别不大, 人们也习惯将姓与号连称,如陆放翁、陈老莲等。三个字以上的号则往往被压缩成两个字,以便与姓连称,如李青莲、杜少陵、蒲柳泉等。

文人自号之习,从古代一直延续于近代,近代不少文人学者都有号。如王国维号观堂,罗振玉号雪堂,董作宾号彦堂,郭沫若号鼎堂。由于他们四人在甲骨文研究中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故又被合称" 四堂"。此外,像陈寅恪号缘缘堂,孟森号心史,王力号龙虫并雕斋,俞平伯号古槐书屋,沈尹默号秋明室,于省吾号泽螺居,也都是比较有名的自号。

二、谥号、庙号、尊号、年号1. 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及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表现所给予的褒贬善恶的称号。帝王谥号由礼官议定,而臣下谥号由帝王赐予。 虽说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但实际上,美谥远远多于恶谥。对有些人来说,谥号便成了正式名号之外的另一个别名了。

中国谥号起源很早,商代有些帝王死后已被加以美称。至西周时,对周天子及诸侯的死后加谥已有了一套较完备的制度。秦统一中国后,曾宣布废除谥法,然至汉代又被恢复。此后历代沿用,直至清朝。甚至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后,仍对一些死去的清朝遗老赐予谥号。 如王国维生前曾任南书房行走,死后便被溥仪赐谥" 忠悫"。

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准。谥法自西周时开始实行,以后历代都有增补和修订。宋代苏洵据刘熙等诸家谥法编成《 谥法》一书,遂为后代礼家所遵从。谥法规定了谥号所用的一些有固定含义的字,并用这些字来指称死者生前的美德和恶德等。 由这类字眼所构成的谥号一般有三种含义:

一是表扬的。 如经纬天地曰" 文",布义行刚曰" 景",威强睿德曰" 武",柔质慈民曰" 惠",圣闻周达曰" 昭",圣善闻周曰" 宣",行义悦民曰" 元",安民立政曰" 成",布纲治纪曰" 平",照临四方曰" 明",辟土服远曰" 桓",聪明睿智曰" 献",温柔好乐曰" 康",布德执义曰" 穆"等。

二是批评的。 如乱而不损曰" 灵",好内远礼曰" 炀",杀戮无辜曰" 厉"等。

三是同情的。 如恭仁短寿曰" 哀",在国遭忧曰" 愍",慈仁短折曰" 怀"等。

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如周平王、齐桓公、秦穆公等。 秦汉以后,除皇帝外,大多用两个字,如宣成侯霍光、忠武侯诸葛亮、文忠公欧阳修、武穆王岳飞等。谥法在不同的朝代也有一些不同的限制与规定。如清代,亲王谥用一字,贝勒以下及文武大臣用二字。郡王谥号,尚沿明制用二字。清代定制,一品官以上是否予谥,由皇帝决定,二品官以下不获请。后又改为京官三品及外官布政使以下不予谥。清代于谥号还特重" 文",凡大学士及翰林授职者,始得谥" 文"。

尤其是" 文正",连礼官都不敢拟,均出自特赐。终清之世,只有乾隆朝的名相刘统勋及咸、同时的曾国藩等数人被赐谥" 文正"。( 以上参《 清史稿?礼志十二》)除朝廷的正式谥号即官谥外,也还有私谥。某些学者及有名望的人死后, 由其亲友门人所加的谥号即是私谥。 如东汉陈?私谥" 文范先生",晋代陶渊明私谥" 靖节征士",宋代张载私谥" 明诚夫子"等。

2. 庙号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称号, 也就是灵牌上的称号。 皇帝死后升?太庙,即定庙号。 如人们所说的汉高祖、唐太宗、明成祖、清高宗等,便都是庙号。 从汉代起,每朝第一个皇帝的庙号一般是太祖、高祖、世祖,之后依次是太宗、世宗、高宗等。

庙号一般加在谥号前,并与谥号连称。如刘邦庙号太祖,谥号高,合称便是太祖高皇帝;刘恒庙号太宗,谥号文,合称便是太宗文皇帝;刘彻庙号世宗,谥号武,合称便是世宗武皇帝。 类似的还有曹丕称世祖文皇帝,杨坚称高祖文皇帝等。

3. 尊号尊号是臣下对皇帝或后君对前君所上的一种表示尊敬的称号。 一般为生前所上。 如开元二十七年(739年)为唐玄宗上尊号曰" 开元圣文神武皇帝",乾德元年(963年)为宋太祖上尊号曰" 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尊号可以上好多次,而且越上越长,越长越能表示尊敬。 不但皇帝可以有尊号,太后也可以有尊号,尤其当新君登基之际,在奉母后为皇太后、奉皇太后为太皇太后时,都是要上尊号的。 如同治皇帝即位,便为其生母上尊号曰" 慈禧",此后每逢庆典,慈禧太后的尊号又不断加长,至宣统元年,竟成了" 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共16个字。

尊号也有死后上的,这样的尊号与谥号已无甚区别,只是字数更多了。 如唐天宝十三载(754年)为唐高祖李渊上尊号曰" 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为唐高宗李治上尊号曰"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此后这种风气愈演愈烈,以至谥号也越来越长,不便称呼了。 所以人们对唐以前殁世的皇帝多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魏文帝、晋惠帝、隋炀帝等;而对唐以后殁世的皇帝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宗、明太祖等。

古代,有些特别著名的人物也有尊号。如孔子在唐代便被上尊号为" 文宣王",到宋代又加谥为" 至圣文宣王",到元代加谥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到明清始定为" 至圣先师孔子"。 此外,像孟轲、颜回、曾参、仲由、公冶长、郑玄、朱熹等,历代也都有人给他们上过尊号。

4. 年号年号是历代帝王即位后用以纪年的名号。 年号从汉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年)开始,到清宣统三年( 1911年)止,共沿用了两千多年。 早期的帝王一般会有几个年号,如汉武帝便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等11个年号,唐高宗也有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等14个年号。到了明清两代,皇帝便不再改元,一般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如清代入关后的十个皇帝,即只有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十个年号。 这样,人们便可以用年号来称谓皇帝,如称明太祖为洪武皇帝,称明神宗为万历皇帝,称清圣祖为康熙皇帝,称清高宗为乾隆皇帝等。

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农民起义军建立政权后也使用过年号。如窦建德( 隋末农民起义首领)年号" 五凤",李密( 瓦岗军)年号" 永平",黄巢年号" 王霸",刘福通( 元末红巾军首领)年号" 龙凤",李自成年号" 永昌",张献忠年号" 大顺",洪秀全年号" 太平天国"等。

三、古人的其他称呼古人除姓、名、号外,还有其他一些称呼。

1. 称官爵唐宋以后,人们以为称字、称号还不足以表示尊敬,于是开始称官爵。 如称蔡邕为蔡中郎,称嵇康为嵇中散( 中散大夫),称陶渊明为陶彭泽( 彭泽县令),称鲍照为鲍参军,称杜甫为杜工部或杜拾遗,称王维为王右丞,称柳永为柳屯田( 屯田员外郎),称王安石为王荆公( 曾封荆国公)等。

2. 称地望所谓地望,是指某姓世居某地,并为当地所仰望之义。 古人所称的地望,有的是出生地,有的是祖籍,还有的是该姓的兴旺之地。

如称韩愈为韩昌黎( 世居河北昌黎,宋时又迫封为昌黎伯),柳宗元为柳河东( 今山西永济),王安石为王临川( 江西临川),汤显祖为汤临川,刘墉为刘诸城( 山东诸城)等。 直到近代,这类称呼还常常可以听到。 如称张之洞为张南皮( 河北南皮县),袁世凯为袁项城( 河南项城),段祺瑞为段合肥,康有为为康南海等。晚清时有人曾戏称" 南皮有学无术,项城有术无学",说的便是张之洞和袁世凯二人。

3. 弟子或后学所上尊称某些学者或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人物去世后, 弟子或后学为表示尊重,不忍称名,往往另有一些专门的称呼。 这些称呼可能与学者生前所居之地有关, 但又不是郡望。 如称周敦颐为濂川先生、称程颢为明道先生、程颐为伊川先生、归有光为震川先生、王夫之为船山先生、顾炎武为亭林先生、黄宗羲为梨洲先生、孙奇逢为夏峰先生等。 这些称呼多是约定俗成的,在学术界十分流行。

4. 称排行所谓排行,不是指同父兄弟间的排行,而是指同祖或同曾祖兄弟间的排行。 这在唐宋人作品中比较多见。 尤其是诗人之间,常以此为称。如杜二( 甫)、裴三( 寂)、柳七( 永)、秦七( 观)、严八( 武)、元九( 稹)、欧九( 阳修)、李十二( 白)、张十八( 籍)、韦十九( 应物)、白二十二( 居易)、刘二十八( 禹锡)等。有时也将姓、排行、名或官职连称,如贾幼邻有诗曰《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李白有诗曰《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高适有诗曰《 人日寄杜二拾遗》,韩愈有诗曰《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等。

5. 在姓的前后加形容词或名词以指特定的人古人有时在姓的前面加" 老"、" 大"、" 小"、" 短"等形容词,以指特定的人。 如" 大阮"谓阮籍," 小阮"谓阮咸;" 大谢"谓谢灵运," 小谢"谓谢?;" 老杜"谓杜甫," 小杜"谓杜牧;" 老苏"谓苏洵," 大苏"

谓苏轼," 小苏" 谓苏辙;" 短李" 谓李绅等。 有时也在姓的后面加" 生"、" 郎"、" 公"、" 侯"、" 君"等名词,以特指某位历史人物。如称贾谊为贾生、江淹为江郎、刘禹锡为刘郎、山涛为山公、孟浩然为孟公、徐陵为徐君、李白为李生或李侯等。

6. 并称古人还常将几个姓并称以用来指某几个特定的人。 较常见的是二姓并称,如班马( 班固、司马迁)、李杜( 李白、杜甫)、韩柳( 韩愈、柳宗元)、元白( 元稹、白居易)、苏黄( 苏轼、黄庭坚)、洪杨( 洪秀全、杨秀清)、康梁( 康有为、梁启超)等。 有时也于姓前加数字以作为并称,如" 二陆"( 陆机、陆云)、" 二王"( 王羲之、王献之)、" 三苏"

( 苏洵、苏轼、苏辙)、" 四王"( 清初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等。但此类并称很容易误会,如" 二王"既可指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也可指唐代的革新政治家王?、王叔文,还可指清代的考据家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故人们于并称时往往在前面加上籍贯以限定之,如称" 眉山三苏"、" 高邮二王"便是。

四、避讳所谓避讳就是不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 而凡遇到与君主、尊长名字相同的字,便采用一定的办法进行回避。历代避讳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1. 改字凡遇到与君主或尊长名字相同的字,即改用同义或近义字。这种方法用得最为普遍。 如汉高祖名邦,即改" 邦"为" 国";汉文帝名恒,改" 恒"为" 常";汉景帝名启,改" 启"为" 开";汉武帝名彻,改" 彻"为" 通";唐太宗名世民,改" 世"为" 系"、改" 民"为" 人";唐高宗名治,改" 治"为" 理";清圣祖名玄烨,改" 玄"为" 元"、改" 烨"为" 煜"

等。 这是避君讳。 君讳之外,古人还要避家讳。 如淮南王刘安父名长,便改" 长"为" 修";苏轼祖父名序,苏洵改" 序"为" 引",苏轼又改" 序"为" 叙"等。

2. 改读这种方法用得较少。 如秦始皇姓嬴名政,便读" 正"为平声,音zhēng,夏历的正月也读zhēng月。 又如孔子姓孔名丘,封建时代的读书人也常常回避" 丘"字的读音,而读为" 姓孔名某"。

3. 缺笔即遇该避讳的字少写一笔。 如将孔丘的" 丘"字写成"",李世民的" 世"字写成"",宋真宗赵桓的" 桓"字写成"",玄烨( 康熙)的" 玄"字写成"",弘历( 乾隆)的" 弘"字写成""。

4. 空字如唐代避李世民讳,将徐世 改为徐 ( 后又改为李 ),将王世充改为王充等。

由于避讳,造成了语文上的若干混乱,也为人们阅读古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如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之" 理乱不加",实即" 治乱不加";柳宗元《 捕蛇者说》之" 观人风",实即" 观民风"。清代刻本的书籍,凡" 玄鸟"、" 玄武"、" 玄黄"等的" 玄"字,也都改成了" 元"

字。 有些书名和人名也因避讳而改变。 如《 世本》改成《 系本》,田恒改成田常,微子启改成微子开,蒯彻改成蒯通,庄助改成严助( 避汉明帝刘庄讳),刘知己改成刘子玄( 避李隆基讳改而称字)又改成刘子元( 避康熙讳),王士?改成王士正( 避雍正帝胤?讳)等。

上古不讳嫌名,对于音同或音近而形不相同的字可以不避。三国以后,嫌名也避了。 隋文帝杨坚父名忠,便改" 侍中"之官为" 内史"。 李贺父名晋肃,因" 晋"与" 进"音同,李贺终身不得考进士。 甚至连官职名称也不能与祖讳相犯。如父祖名忠便不能做" 侍中",父祖名" 华"便不能做华阴县令。 如有隐瞒,一经查出还要治罪。 这种恶习有时还会闹出笑话,如人所共知的"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故,便是宋代田登做知州时因避讳而造成的( 见陆游《 老学庵笔记》)。 近代袁世凯的改元宵为" 汤圆",更是贻人笑柄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45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