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的历法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20:10:13 0


日、月、年

日、月、年是任何一种历法的基本成分,也是中国古代历法的最重要的时间概念。只有对这三种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才能更好地把握古代的天文现象和制定周密可行的历法。

一、日日指太阳。 古人把第一次太阳出来到第二次太阳出来定为一日,即以一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由于太阳的升落在不同的季节会有时间上的不同, 所以古人大都以夜半子时作为实际上一日的开端。

古人还认为天有十日( 即所谓" 十日并出"或" 十日代出"),每天有一个太阳在轮流值日,故又以十日为一旬。殷代已开始称十日为一旬,甲骨文中不但有" 旬",而且还有" 今日"、" 今夕"等词,并称一旬之内的未来日为" 翌",一旬以外的未来日为" 来",过去的日为" 昔"。 古代还有所谓" 旬休",亦即十天休息一天( 也有五天休息一次的)。

二、月古人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 这一周期约29.53日,即29天12时44分3秒。最早以新月初现作为一月的开始,叫做?( fěi)。后世出现了" 朔"的概念,但朔是看不见月亮的,要去推算日月的合朔,所以古人就规定每月的初一叫朔,初三叫?,最后一天( 大月30日、小月29日)叫晦。 如《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 朔日辛卯。 "便是说辛卯这一天( 辛卯说见后)是十月的第一天。 再如《 左传?襄公十八年》:"( 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 "便是说丙寅这一天为十月的最后一天。每月之中,大月的十六,小月的十五又称" 望"。

如鲍照《 玩月城西门廨中》:" 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所谓" 三五"、" 二八",即指望日。 望后的日子叫" 既望"。 苏轼《 前赤壁赋》: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

在西周文献中, 还常出现描述月相的" 霸" 字, 有时也写作" 魄"。如《 尚书?康诰》:" 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 "一般释" 魄"为?,谓" 月三日始生,兆?,名曰魄"。( 见《 尚书?康诰》马融注)也有人释" 哉生魄"为十六日。(《 尚书》伪孔传)此外,西周文献中还常见有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等名称,近人或以为是定点月相( 即分别代表每月特定的某一二天),或以为是四分月相( 即将一月分为四份),认识迄未一致。

三、年" 年"的概念最初是由谷物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 说文》:" 年,谷熟也。从禾,千声。"" 禾",《 说文》释为" 嘉谷",并谓其" 二月始生,八月而熟"。谷物成熟的周期( 第一次成熟到第二次成熟)即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 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现代叫做太阳年。 后来,随着历法的制定,人们便习惯称今年的正月初一到明年的正月初一之间的一段时间为" 年"。 古代" 年"和" 岁"的概念是有区别的。" 岁"是指从今年的某一节气到明年的同一节气之间的一段时间,也就是回归年。 岁的周期,在南宋杨忠辅制定的《 统天历》

中有准确的测定,即365.2425日,也就是365天5时48分46秒,与今天的计算相同。岁又称" 期",《 尚书?尧典》"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其所谓" 期",也就是一个回归年的时间,只不过当时的测算尚不及后来的精确罢了。" 年"的时间可以有长有短,而" 岁"的时间则是固定的。

阴历、阳历、阴阳历

目前,世界各民族所使用的历法,大致可以分为阴历、阳历、阴阳历三种。

一、阴历阴即太阴( 月亮)。 凡以朔望月( 即月亮的圆缺)为标准的历法称阴历。 月相变化的周期在29天至30天之间,这样,一年12个月中便要置6个大月,每月各30天;六个小月,每月各29天。全年总共354天。但是,这个日数明显少于一个太阳年的时间,即365.2425天。所以,阴历的" 年"要较太阳年提前,而且它每" 年"的起止时间也不是固定的。 今天还在实行这种历法的有回历。

二、阳历阳即太阳。 凡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即回归年为标准的历法称阳历。阳历与月亮的盈亏( 即朔望月)无关。它只是根据回归年的时间来分配一年12个月中每个月的天数,设7个大月,每月31天;4个小月,每月30天;另外规定二月为28天。 这样,每年总共有365天。但回归年的实际天数是365.2425天,每年还有将近1/4天没有安排,所以阳历每隔4年要增加1天,加在二月的后面,称为闰年。今天世界各国所普遍实行的历法( 公历)即是阳历。

三、阴阳历所谓阴阳历,是既考虑月相变化,又考虑回归年的时间,兼顾了阴历和阳历的一种历法。 中国古代的历法( 即所谓农历或夏历)以及今天的藏历和傣历都是阴阳历。

阴阳历每年12个月,6大6小,共354天。 这一点同于阴历。 但它距回归年的时间( 即365.2425天)还相差1114天。怎么解决呢?靠闰月。《 尚书?尧典》所谓" 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就是这个意思。 最初的闰月大约是每3年闰1个月。但这样下来,每3年才能增加30天,较之3年的实际误差3334天尚缺334天。于是又改为5年间闰2次,即《 说文》所说的" 五年再闰"。5年2闰也还不够精确,因为每年的平均天数又多出回归年约3天左右。 再后便规定为19年7闰。 19个回归年相当于235个朔望月, 除去19年间按每年12个月所安排的228个月外,恰余7个月可作为闰月。 这样便基本消除了误差,并一直沿用至今。

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开始置闰,而那时的闰月一般都放在年终,称为" 十三月"。 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时甚至会出现一年再闰的情况,称为" 十四月"。 如甲骨卜辞中便偶有十四月的记载。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西周。 春秋时代便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 汉初是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 后九月"。 这是因为当时尚沿袭秦制,使用的是以十月为岁首的颛顼历,所以闰九月实际上也还是年终置闰之义。 此后,置闰便不再限于年末,而是将闰月与节气中的" 中气"相联系,于是便有了年中置闰( 如闰三月、闰五月、闰八月)的情况( 详见下)。

四时与节气

一、四时古人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又称四季。 但在商代和西周前期,却只有春秋二时。 这当与物候有关。 因为春天是草木萌生的季节,而秋天则是禾黍成熟的季节,春、秋代序,便意味着一年。

故《 离骚》将" 春与秋其代序"与" 日月忽其不淹"对举。 而《 庄子?逍遥游》谓" 蟪蛄不知春秋",也就是说蟪蛄活不到一年。 古代史官所修史书亦称" 春秋",如《 墨子》中便提到过" 百家春秋",那也是因为史书按年编排的缘故,即所谓" 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 杜预《 春秋序》)后来历法日趋详密,便由" 春秋"再分出" 冬夏",所以在先秦的有些典籍中,四时的排列顺序不是后来的春夏秋冬,而是" 春秋冬夏"。如《 墨子?天志》:" 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 管子?幼官书》:" 修春秋冬夏之常祭。 "《 礼记?孔子闲居》:"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

古人除按春、夏、秋、冬将一年分为四时外,后来还将每一时又细分出" 孟、仲、季"三段,并按夏历的12个月依次命名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这些名称此后便常被古人用作相应月份的代称。如《 楚辞?哀郢》:"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所谓" 仲春",即指夏历的二月。 又如《 礼记?月令》:" 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所谓" 孟冬",也即指夏历的十月。

二、节气所谓节气,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季节更替与气候变化的规律,将一周岁( 即一个回归年)所划分成的若干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变化的标志。它是我国旧历所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

节气的系统是逐步完善起来的。 节气的名称在先秦文献中已经出现。据《 尚书?尧典》说,尧帝曾命人观象授时,其具体的方法与结果是:" 日中星鸟, 以殷仲春"、" 日永星火, 以正仲夏"、"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即通过观测鸟、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时处在正南天空的日子来定出" 日中"、" 日永"、" 宵中"、" 日短",以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 日中"即春分," 日永"即夏至," 宵中"即秋分," 日短"即冬至。 可见,早在公元前2000年," 二分"、" 二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即已经出现了。此后,《 孟子》统称夏至、冬至曰" 日至"( 见《 孟子?告子上》及《 孟子?离娄下》),《 左传?僖公五年》则谓"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所谓" 分",即指春分、秋分," 至"指夏至、冬至," 启"指立春、立夏," 闭"指立秋、立冬。 盖古礼,国君于二分、二至及四立之日,必登台以望天象( 即所谓" 云物"),占其吉凶而书之。 他如《 夏小正》中还提到" 启蛰",《 管子?幼官图》提到清明、大暑、小暑、白露、始寒、大寒,《 楚辞》提到霜降、白露,《 吕氏春秋》提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雨水、小暑、溽暑、白露、霜降等。

现行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始见于《 淮南子?天文训》。西汉末刘歆改称" 太初历"为" 三统历"后,遂将二十四节气正式订入历法。

这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是: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摇摇小暑摇摇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 大雪冬至十二月 小寒大寒为了便于记忆,后人将其编为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值得指出的是, 上表所列二十四节气与阴历月份的配搭仅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它们并非是固定一致的。 因为节气跟太阳走,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不同位置而定的,依据现代天文知识来说,二十四节气实际是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 所以,节气与朔望月无关。 又由于一个回归年的时间是365.2425日,这样,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的平均时间便大约是15.22天( 365.2425÷24≈15.22)。 再考虑到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只是一个椭圆形, 所以冬至前后节气的间隔时间要少于平均日数( 约14日多),而夏至前后节气的间隔时间则要多于平均日数( 约16日多)。这样一来,节气与阳历的搭配时间倒大体是固定的了,即上半年多在每月的6日、21日前后交节气, 而下半年则多在每月的8日、23日交节气。

前边天文部分曾谈到,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 由于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次的划分都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为依据,这样,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次之间也便有了一定的关系,即每次中大约有两个节气。 换言之,太阳运行到十二次中的某一点,即是交某一节气了。 如太阳运行到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到星纪中央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枵中央交大寒便是。

三、节气与闰月二十四节气与朔望月虽不能形成固定的搭配, 但却与阴阳历的置闰有着密切的关系。

节气可细分为" 节气"与" 中气"两种。二十四节气中,自立春开始,单数为" 节",双数为" 中"。 具体说,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为节气,而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则为中气。 由于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差不多是30.5天,大于一个朔望月的时间(29.53天),所以每月的节气和中气总要比上一个月推迟一至二天。当推迟到某个月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时候,便在这个月置闰。 换言之,假如这个月是六月,那么便不能称六月,只能称之为" 闰五月"了。 如1990年的闰五月便是如此。 请看1990年的节气表( 时间为夏历):

节 气时 间中 气时 间立 夏4月12日小 满4月27日芒 种5月14日夏 至5月29日小 暑闰5 月15 日(6 月15 日)大 暑6月2日(7月2日)立 秋6月18日处 暑7月4日如不置闰,则小暑为6月15日,大暑为7月2日,夏历的六月便没有中气了。 置闰后,小暑成为闰5月15日,大暑为6月2日,则六月便有中气。但正因为如此,闰月这个月份遂不再有中气,故古人云" 闰月无中气"。 再如1993年的节气表( 时间为夏历):

上一个中气谷雨为3月29日,按正常情况,下一个中气小满便推到5月1日了。 因为夏历四月无中气,故在四月置闰。

中国古代的纪时法

中国古代对日、月、年等时间的记录,各有一定的法则,它们也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兹分述之:

一、纪日法中国古代最早的纪日法是干支纪日。 干即天干,亦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亦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为六十甲子,即:

甲子摇摇乙丑摇摇丙寅摇摇丁卯摇摇戊辰节 气时 间中 气时 间清 明摇3月14日谷 雨3月29日立 夏摇摇闰3月14日(4月14日)小 满4月1日(5月1日)芒 种摇4月17日夏 至5月2日小 暑5月18日大 暑6月5日己巳摇摇庚午摇摇辛未摇摇壬申摇摇癸酉甲戌摇摇乙亥摇丙子摇摇摇丁丑摇摇戊寅己卯摇摇庚辰摇摇辛巳摇摇壬午摇摇癸未甲申摇摇乙酉摇摇丙戌摇摇丁亥摇摇戊子己丑摇摇庚寅摇摇辛卯摇摇壬辰摇摇癸巳甲午摇摇乙未摇摇丙申摇摇丁酉摇摇戊戌己亥摇摇庚子摇摇辛丑摇壬寅摇摇癸卯甲辰摇摇乙巳摇摇丙午摇摇丁未摇摇戊申己酉摇庚戌摇摇辛亥摇壬子摇摇癸丑甲寅摇摇乙卯摇摇丙辰摇摇丁巳摇摇戊午己未摇摇庚申摇辛酉摇摇壬戌摇摇癸亥六十甲子,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周而复始,这便是干支纪日法。

如《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的一段文字,就是用的这种方法纪日:

( 二十四年)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壬寅,公子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 戊申,使杀怀公于高梁。

辛丑上距甲午七日, 壬寅紧接辛丑之后, 丙午又上距壬寅四日,它之后紧接丁未、戊申两天。 由于使用了干支纪年法,某一天前后的日子都可依次推出。后人甚至根据有关的年历对照表( 如陈垣《 二十四史朔闰表》及薛仲三、欧阳颐《 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往上逆推出鲁僖公二十四年二月甲午即公元前636年的夏历12月4日,辛丑即12月11日,壬寅即12月12日,丙午即12月16日,丁未即12月17日,戊申即12月18日。

古人纪日有时也有只记天干、不记地支的情况。 如《 易经?巽?九五》:" 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 先庚三日,后庚三日。 "" 先庚三日"即丁日," 后庚三日"即癸日。再如《 楚辞?哀郢》:"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 甲之朝"即甲日的早晨。 都是只有天干,没有地支。 应该说,这种情况的出现还是比较早的,夏代就已经有了。夏代后期的几个帝王曾以孔甲、胤甲、履癸等命名可为其证。至殷墟的甲骨文中,则已较普遍地使用干支纪日了。 如:

戊辰卜,及今夕雨?弗及今夕雨?

癸卯卜,今日雨......--郭沫若《 卜辞通纂》

在殷墟出土的一块商王武乙时期的牛的肩胛骨上, 还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 学术界认为那可能是当时计算时日所使用的干支表。 至于单用地支记日,比较后起,且大多限于特定的日子。 如《 礼记?檀弓》" 子、卯不乐"及《 西京杂记》" 三月上巳张乐于流水"等。

从一个月来说,有些日子在古代还有它特殊的名称。如前面所谈到的每月第一天曰朔,第三天曰?,大月十六、小月十五曰望,近在望后的日子曰既望,最后一天曰晦。 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便于推算,朔、晦两天一般既称干支又称朔晦。 如《 春秋?僖公十六年》:

" 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 左传?襄公十八年》:"( 十月)丙寅晦,齐师夜遁。"这样,人们便可以根据当月朔日的干支以推知后面的干支是这个月的第几天了。

二、一天之内的纪时法古人最早是根据天色以及一日两餐的时间, 将一昼夜划分为若干时段的。 如日出时曰旦、早、朝、晨,日入时曰夕、暮、昏、晚,太阳正中曰日中,将近日中曰隅中(" 隅"谓东南隅,过隅未中,故曰" 隅中"),太阳偏西曰昃等。 又,古人一日两餐的时间,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便叫食时( 或曰早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则叫晡()时。 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的两段时间则先后是鸡鸣和昧旦( 昧爽)。

但这样划分,在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下,其实际所指的时间往往会有早晚的不同。如夏季日出早、日入晚,冬季则日出晚,日入早。 晴天和阴天时也会有差异。 于是,古人又使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即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即" 小时辰")。这与现代的时间相对照便是,夜半12点为子时( 即所谓子夜),上午2点为丑时,4点为寅时,6点为卯时,8点为辰时等,依次类推。近代又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如23点为子初,24点则为子正;1点为丑初,2点为丑正。 这实际已经将一昼夜分为二十四小时了。 现将古代一天之内的两种纪时法与现代的纪时法列表加以对照:

通过对照可以看出,每-个时段或时辰,大体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如" 日出"即卯时,也就是早晨的5点至7点之间。 古人常于卯时上朝或上工,故至今民间尚称上班报到曰" 点卯"。又如《 尚书?无逸》记周文王" 自朝至于日中、昃弗遑暇食",便是说周文王从早晨一直到中午再到太阳偏西,一直没工夫吃饭。 日中即午时,日昃即未时,分别相当于现在的11点至13点和13点至15点。这位文王从早上一直到下午3点还顾不上吃早饭,也真是够辛苦的了。 再如《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所谓" 鸡鸣",即丑时,亦即上午1点至3点间;所谓" 昧旦",即寅时,亦即上午3点至5点间。

又如《 孔雀东南飞》:"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黄昏"为傍晚7点至9点," 人定"为夜间9点至11点。

时段夜半鸡鸣昧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昃晡时日入黄昏人定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31357911 13 15 17 19 2124246810 12 14 16 18 20 22小时初正三、纪月法古人纪月通常用序数表示,如一月、二月、三月、四月等。 作为岁首的月份叫" 正"(zhēng)月。 除此之外,先秦时代每个月还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如正月为陬(zōu),二月为如,三月为?( bǐng),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jū),七月为相( xiàng),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 见《 尔雅?释天》)《 离骚》:" 摄提贞于孟陬兮。"王逸注:" 正月为陬。"《 国语?越语下》:" 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 玄月"即九月。又,《 诗经?小雅?采薇》:

"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 阳"即十月。

古人还有" 月建"的概念,即将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与一二三四等十二个月份相配,并以冬至所在的夏历十一月配子( 古人认为冬至阳气始生,为一年的开始),称为建子之月。后面月份便依次类推,即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二月为建卯之月,三月为建辰之月,四月为建巳之月,五月为建午之月,六月为建未之月,七月为建申之月,八月为建酉之月,九月为建戌之月,十月为建亥之月。 也有人称" 月建"为" 斗建",认为十二地支与十二月的相配,当与北斗斗柄所指的方位有关。 如夏历十一月斗柄指北,而北在十二辰中为子;二月指东,东即卯的方位;五月指南,南为午的方位;八月指酉,酉为西的方位等。

至于以天干配合地支来纪月,并将年、月、日、时以合成所谓" 八字",则是很后的事了。

四、纪年法中国古代的纪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按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纪年法。 如周宣王元年( 前827年)、周平王元年( 前770年)、鲁隐公元年( 前722年)等,皆以元、二、三、四的序数递记,直到旧君出位为止。 新君即位后,又从新君的元年记起。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是西周共和行政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所谓" 共和行政",是指" 国人暴动"

后,周厉王被赶走,周王朝由周公和召公共同联合执政( 也有人认为是共伯和执政),时间共14年,直到周宣王即位止。

2. 年号纪年。 所谓年号,是封建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定的一种名号。 汉武帝以前,帝王均无年号。 汉武帝即位后,称建元元年( 前140年)。 这是中国帝王有年号之始。 年号也是以一二三的序数递记。 但有的帝王年号非止一个,那么更换年号后又要重新纪元。

如汉武帝就先后用过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等11种年号。中国历史上的年号自汉武帝建元元年始,至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止,共使用了两千多年。 早期的帝王一般都有几种年号,常常" 改元",到了明、清,一个皇帝一般便只有一种年号了。 如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 清圣祖玄烨年号康熙。 年号一般由两字组成,但也有用四字的。 如唐武则天称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等,宋赵匡义( 太宗)称太平兴国,宋赵恒( 真宗)称大中祥符等。

3. 星岁纪年。 这是战国时期的纪年法。 战国时期,周室衰微,列国相争, 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不能在列国通行, 故实行星岁纪年。" 星"即岁星," 岁"即太岁。 以下分别对岁星纪年和太岁纪年加以叙述:

①岁星纪年法。 岁星即七曜中的木星,约12年绕天一周。 古人将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12等分,谓之十二次,并认为木星自西向东每年行经一个星次,遂据以纪年。如某年岁星运行到十二次中的星纪范围内,便称这一年为" 岁在星纪";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便称该年为" 岁在玄枵"。 依次类推,12年周而复始。 如《 左传?襄公三十年》言" 岁在降娄"、" 岁在訾?"以及《 国语?晋语四》言" 君之行也,岁在大火",用的便是岁星纪年。但实际上岁星绕天一周的时间并非是12年整,而是11.8622年,故其每年移动的范围要稍大于一个星次,这样,积至86年便会多走过一个星次,古人谓之" 超辰"。

②太岁纪年法。古人除有十二次的概念外,还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十二辰也是将黄道附近的一周天划分为12等分,但方向却与十二次相反,即由东向西,并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这种自东向西的方向即太阳、月亮升落的方向,亦即顺时针的方向,古人对此已很习惯。但岁星运行的方向却是自西向东,与人们所习惯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很不方便。于是古代的天文学家们便设想出一个假的岁星,称之为太岁(《 汉书?天文志》),或曰岁阴(《 史记?天官书》)、太阴(《 淮南子?天文训》),让它与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便与十二辰的方向顺序一致了,并以此来纪年。 这种方法就叫太岁纪年。 可见," 太岁"实际上是没有的东西。

太岁运行到十二辰中的某一辰,也称" 太岁在某",如太岁运行到寅便称" 太岁在寅",运行到卯便称" 太岁在卯"等等。 后来,人们又取了摄提格、单阏(chán yán)等12个太岁年名,作为" 太岁在寅"、" 太岁在卯"等12个年份的名称。 这12个太岁年名与十二次及十二辰大体也有一种对应的关系,如表所示:

太岁纪年法出现后,很快便代替了岁星纪年。如《 离骚》:" 摄提十二次( 自西向东)摇星纪玄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十二辰( 自东向西)丑子亥戌酉申未午巳辰卯寅太岁年名赤奋若困敦大渊献阉茂作噩?滩协洽敦?大荒落执徐单阏摄提格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一般都认为摄提乃太岁年名摄提格之省称,而摄提格即" 太岁在寅"之年。 再联系到" 盂陬"( 夏历建寅之月)与" 庚寅"( 干支纪日),人们便认定屈原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再如《 吕氏春秋?序意》:" 维秦八年,岁在?滩。"所谓" ?滩",也即是" 太岁在申"之年。

但岁星纪年也好,太岁纪年也好,它们所依据的主要是木星运行的周期。 由于木星在实际上并不是每年走一个星次,人们对" 超辰"也缺乏一种确切的规定,所以此种纪年法并不能反映逐年的实际天象,后来便废而改用干支纪年即六十甲子纪年了。

4. 干支纪年法。 一般认为干支纪年法始于东汉。 东汉以前,干支主要用于记日。 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始由朝廷颁布命令,用以在全国进行纪年。从此以后,六十甲子纪年周而复始,至今未曾中断( 六十甲子表见前)。 但需要指出的是,干支纪年法里的子、丑、寅、卯等,已变成一种抽象的次序符号,与前述太岁所在及岁星所在并没有关系。 也就是说,六十甲子中的子年或午年,木星运行的位置并非就在正北或正南。还要指出的是,一般历史年表所记的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都是后人逆推上去的,当时并没有这样纪年。

五、三正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不同地区曾使用过一些不同的历日制度,其中有夏历、殷历和周历。 而三种历法之间,主要的区别是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做" 三正(zhēng)"。

古时改朝换代,新王朝为表示" 应天承运",常重定正朔。" 正"

谓年始," 朔"谓月始。这样便形成了最早的夏历、殷历和周历。周历是周王朝所规定的官方历法,它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 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是殷朝曾使用的历法,以建丑之月( 即夏月 建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夏 历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春夏秋冬殷 历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周 历春夏秋冬春春夏秋冬春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二月历的十二月)为岁首。 夏历是夏朝曾使用的历法( 也有人说是夏的后代杞国所实行的历法),以建寅之月( 即通常所说的农历正月)为岁首。由于三正岁首月建的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变。具体见下表:

这些历法到了春秋战国时代, 仍分别在一些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实行着,有时官方与民间所用的历法也不尽一致( 这种情况至今还存在着)。 所以从今天保留下来的先秦典籍来看,其中所反映的历日制度并不统一。 如《 春秋》和《 孟子》多用周历,《 楚辞》和《 吕氏春秋》用夏历,而《 诗经》则周历和夏历兼用。 试举例以说明之:

《 春秋?成公八年》记" 二月无冰"。 晋杜预注:" 周二月,今之十二月也,而无冰,书冬温。 "腊月无冰,气候是反常的,故《 春秋》书之。 又如《 春秋?僖公十年》记:" 冬,大雨雪。 "夏历的冬天下雪是正常的,但周历冬天当为夏历之八九十月,这时下大雪则是不正常的了。 再如《 春秋?成公二年》记:" 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杜预注:" 周七月,今五月也,不雨足为灾。"夏历五月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时候,故不雨足以成旱灾。《 孟子?梁惠王上》所说的" 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也是这样的意思。 其言七八月,实即夏历之五六月。 类似的记载还有《 孟子?滕文公上》:" 江汉以濯之, 秋阳以暴之。 "阳即太阳,周历所谓秋阳,即夏历五六月份之炎日也。

《 楚辞》用夏历之处,如《 思美人》" 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所言正是江南初春的景致。再如《 怀沙》:"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孟夏即夏历四月,与" 草木莽莽"之物候一致。又如《 抽思》:"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 "" 短夜"也正是孟夏的季节特征。

《 吕氏春秋》之用夏历更为明显,其" 十二纪",即按夏历的月份,分别以孟春、仲春、季春、孟夏等标月。 如《 孟春纪》云:"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 "这便完全是夏历正月的天象。

《 诗经》用历比较复杂。 这是因为" 十五国风"已包括了十五个不同的诸侯国和地区,而周王朝、诸侯国与民间的用历又不统一。

如《 小雅?正月》之"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便是用周历。" 正月"即" 正阳纯乾之月",指周历六月,当夏之四月,四月犹霜( 据( 竹书)记载,幽王四年乃夏历四月陨霜),故时人" 忧伤"。《 小雅?十月之交》之"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亦用周历。《 郑笺》云:

" 周之十月,夏之八月也。八月朔日,日月交会而食。"近人据此已推算出,此次日食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所发生的一次日食。( 陈遵妫《 从十二月十四日日环食谈起》,1955年《 光明日报?科学》第44期)《 小雅?四月》则用夏历。 篇中云:"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皆是夏历的物候特征。有时同一首诗中所用历法也不一致。 如《 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四月秀?,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所用为夏历也;而" 一之日?发,二之日栗烈"、"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所用则为周历也( 也有人说是豳历)。

夏、殷、周三正的并用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秦统一中国后,便规定以建亥之月( 即夏历十月)为岁首,实行所谓的颛顼历。但考虑到夏历比较适合农业季节,也并不称夏历十月为正月,不改夏历正月为四月,四季和月份的搭配也同于夏历。 汉初仍沿袭秦制,也以十月为岁首。 直至汉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年),始改用由汉代落下 、邓平等人制定的" 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 此后约两千年间,除王莽和魏明帝( 曹睿)时一度改用殷历,武则天和唐肃宗时一度改用周历外,一般都用的是夏历。西汉成帝末,刘歆曾对" 太初历"进行过重新编写和说明,并第一次将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谓之" 三统历"。 此后,南北朝时的祖冲之曾制定过" 大明历",唐代傅仁钧等曾制定过" 戊寅元历",元代郭守敬等更制定过" 授时历",但他们虽对" 岁差"、回归年的长度等做过更精密的测算,而在月建上采用的却仍是夏历。 直到1912年," 中华民国"成立,明令实行公元纪年,以阳历一月一日为元旦,以夏历正月一日为春节,夏正才在官方停止使用。 而在民间,尤其是在农村,则直到今天人们仍习惯于夏正,即所谓农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46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