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技巧游艺——绳技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7 23:19:32 0


绳技在古代被称为高纟亘,现代称为走索或走钢丝。在汉代,这种形式就已经成为了比较著名而又比较流行的游艺性技艺。它是一种将绳索(现在多用钢丝)两端固定,由人在悬空的绳索上表演各种花式动作的游艺技巧项目。李尤《平乐观赋》称之为“陵高履索”。

汉代的绳技游艺,在汉人著作中已有记述。蔡质的《汉宫典职》中记载说:“以两大绦绳,系两柱间,相距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对面道逢,切肩不倾。”除了在绳(索)上行走之外,还能在上面跳跃,甚至在绳上旋转舞蹈。汉代流行的绳技游艺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绳索呈水平状和绳索呈倾斜状。游戏者则根据各自的特点在长绳索上做各种花样动作。履索画像石长绳索为水平状的履索技艺,是一种较为普及的形式,直到现代,这一技艺仍是杂技艺术中走索项目的主要内容。山东沂南画像石中的履索表演,在一拉紧绷直的绳索上,有3个艺人在走绳。两边的两位艺人手执长木童,一边调整身体的平衡,一边表演中间的艺人两手据绳上,两足朝天,正在拿顶。在绳的下面还倒插着4把尖刀,显示了这一表演的艰险形象。走索画像石与前者相比,走斜绳的技艺未必更加惊险,但难度相对要大一些,其中除了要努力维持身躯的平衡外,还要遏制下滑。在汉画中,反映这类走斜绳游艺的画面,主要以双车双木童联索上的表演和与长竿技艺结合在一起的表演较为典型。双车双木童联索上的表演,如河南新野出土的绘有这类图案的画像砖,表演中走索者要在完全靠臂力拉紧的斜绳上,克服戏车奔跑所产生的颠簸震动,完成走斜绳的技艺。高纟亘图这种表演,与在水平状的绳索和固定的斜索上表演相比,要略胜一筹,且其惊险程度也更大。

与长竿技艺结合在一起的履斜绳游艺形式,在山东邹县城关出土的画像石上有着形象的描绘。这是一幅在打桩固定的建鼓木童两根八字形斜绳上进行走索的图像。图中展示建鼓木童的斜绳背有两人在作索上寻木童技巧。在右斜绳的上部,自上而下为第一人侧身卧、沿索下滑,第二人沿索大步下。下部人迎面上,其中一人倒立在另一人肩上,绳下一人双手跳5丸紧随缘索而上。左边斜绳最上端一人坐于绳上下滑,第二人大步沿索下,与第三人迎面相遇,似要切肩而过。绳下段还有二艺人着长袖衣,边舞边缘绳而上。这种项目是一种绳技与长竿技艺以及跳丸、舞乐等结合在一起的技巧游艺表演,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说明这时的绳技游艺艺术已开始朝着复合游艺的方向发展。到了唐宋时期,绳技游艺又有了更大发展,并且男女艺人都可进行,基本成为一种复合技巧游艺形式。已可以在绳上表演踏木屐、踩高跷、叠罗汉和在绳上翻掷倒与索上担水、索上走装鬼神等的程度了。直到明清时期,这一游艺形式还常常见到。

古代的这种绳技游艺形式,现今已被称为“高空杂技”,并已成为了杂技艺术中的一项重要的技巧艺术形式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23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