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技艺竞技——射侯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7 23:17:57 0


射侯又叫“射鹄”,也叫“射鼓”,也就是后来的射箭游艺。侯、鹄指箭靶的中心,《礼记·射义》说:“故射者各射己之鹄。”射鹄就是箭射靶心,即“射候”。侯用皮革或布制成,上画以熊、虎、豹、麇等兽形。侯的形状和规格,古时因射者身份的高低而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周礼”中记载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即将射箭列入其中。当时规定,男子15岁就要开始习射,成年后要按不同等级,在不同的场所继续练习射箭,而后参加每年举行的不同等级的射箭比赛。比赛时要进行饮酒、奏乐等一系列繁杂的礼仪,被称为射礼。这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较早的射箭比赛了。

春秋战国时期,射箭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当时思想文化领域里的诸子百家,也对射箭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据《礼记·射义》所载。孔子在“瞿相之圃”射箭时,观看的人围得像墙似的,这也许是孔子对弟子进行“射以观德”的教育荀子、墨子等也都是射箭好手,并将射箭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周天子所用虎侯及畿内诸侯所用熊侯从战国以迄隋唐,射箭的竞技和娱乐色彩渐浓,并产生了正式的射箭竞赛活动。《北史·魏宗室常山王遵传》曾记道:孝武帝在洛阳的华林园曾举行过一次射箭比赛,当时是将一个能容二升的银酒杯悬于百步以外,19个人进行竞射,射中者即得此杯。结果,濮阳王顺喜获此奖杯。这当是我国历史上最初的奖杯赛。在敦煌莫高窟北周时期的壁画中,也有表现射侯比赛的画面。唐代,由于射箭所具有的竞赛性与娱乐性,因而又常常成为文人们的一项文娱活动。唐代浪漫大诗人李白、诗圣杜甫,均是射箭能手。李白曾自诩为“一射两虎穿,转背落双鸢”,而杜甫在打猎中则“射飞曾纵荣,引臂落肠曷鸟”。

宋代,由于射箭活动在民间十分普及,因而人们开始打破束缚人的射礼礼法,而将其作为一种游戏形式。北宋时的欧阳修便参照古礼制定出“九射格”。九射格是将古射礼纳入酒令,并用九种动物绘为一个大侯,熊居中,上虎、下鹿,右绘雕、雉、猿,左侧雁、兔、鱼,每种动物各有筹,射中其物,则视筹所在位置而饮之。

明清时代,射侯遍及朝野,笔记小说、诗词俚曲,每见记咏,并有宫廷的、民间的绘画、版画等流传下来。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幅《明宣宗宫中行乐太子射侯图图》中,其中第一部分即是射侯图。画面有宫中射手十四人,其中一人正拉满弓欲射,其余十三人散立其左右。远处立旗帜两面,两旗当中立侯。旗之两侧,各立二人准备拾箭。此外,清代的法国画家王致诚曾绘有一幅《乾隆射箭油画挂屏》,这幅画以清高宗乾隆皇帝(1735~1796年在位)在避暑山庄射箭习武为题材绘成。图中,乾隆皇帝在大臣们的陪同下,正在执弓射靶。画面侯(靶)的形象和射箭者的姿态被描绘得很有特点。(清)王致诚绘《乾隆射箭油画挂屏》

清人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就有一首专咏清人射侯的词,名为《射鼓》,其中这样写道:

熊虎为侯此滥觞,连环绣革试穿杨。

太平脱剑军鼙息,却忆昆仑狄武襄。欧阳修制《九射格》

原注:“以皮为的,连环数重,如鼓形,在于命中。”这是“射鼓”之名的由来。诗中所用的是宋代名将狄青破昆仑之典。射侯虽是闲时游戏,但早期也是用于武备的。清人曼殊震钧的《天咫偶闻》卷一有记载说:“国家创业,以弧矢威天下,故八旗以骑射为本务。而士夫家居,亦以射为娱,家有射圃,良朋三五,约期为会,其射之法不一,日射鹄子:高悬栖皮,送以响箭鹄之层亦不一,最小者为‘羊眼’。”表明满清政府重视射箭由来久矣,甚至相沿成俗。在满族有这样一个传统习俗,当家里生子时,必在门外挂一张小弓箭,祝愿他以后成为好射手。

清代的北京城里,除了士夫家有射圃之外,市井中亦有箭场之设,《天咫偶闻》、《清稗类钞》等书均有所记述。当时的百本张抄本子弟书中还有《射鹄子》一段,曲中唱到箭场中的设置时说:在一个院落中,四面环墙,“有个平台儿小小五间盖在正北,将那鹄棚、箭挡儿都设在正南”。开箭场的叫“棚东”,来射鹄的都是些纨绔子弟,自带弓箭,前来互相角射。这样的鹄场,一律以射为赌,门前往往写着“步靶候教”几个大字。清代政府屡下赌禁,惟独射赌不在禁列。几个年轻好胜者中的一人首先开口道:“请开弟儿罢,天已不早,咱们是抓筹哦,赶正哦,还是射箭?”这时棚东上前道:“罢罢罢,不要像当年,是谁呀,还下着帐,倒不如商议人人都抹个现钱。”反映出射侯作为一项游艺形式,也已经成为了娱乐文化的重要内容。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22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