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隋唐气象

隋朝灭亡于风起云涌的叛乱,谁最后杀了隋炀帝?

历史大观园 隋唐气象 2020-05-07 22:00:41 0 杨广

大业六年(610)正月初一早晨,一群穿着白色服装,自称“弥勒佛”的人手拿线香与花束,出现在洛阳皇城的建国门(端门)前。他们乘门卫低头之际,发动突然袭击,夺取了警卫们的武器,宣布起事。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经常可以见到的弥勒教之乱的发端,其主张为,弥勒佛的“下生”(降临)将会改变社会。这次弥勒教之乱也是隋末唐初天下大乱的滥觞。

隋朝灭亡于风起云涌的叛乱,谁最终杀了隋炀帝?

反隋之乱从炀帝第一次征高句丽时开始激化,以杨玄感之乱为契机获得迅速发展,波及了除了四川之外的全国各地。史书形容当时的情况时说“天下之人,十之八九举为群盗”,仅文献中能够确认的反隋集团就达二百多个。起义的中心区域,主要是受盘剥和征发最重的从华北平原中部到长江下游的广大地区。反叛者们开始或逃往山中和沼泽地带,或以“无向辽东浪死歌”等反战歌曲为号召,聚集逃亡农民,积蓄与隋朝官军抗衡的力量。

在各地出现的反隋集团形形色色,种类繁多。除了弥勒教以外,既有自称大乘教的集团,还有被称作“奴贼”的奴婢起义军以及被叫做“义儿”、“义子”的虚拟血缘关系的亲卫部队,其分分合合,最终形成了十五到二十个主要集团。在群雄之中,最有影响的包括以下几大势力:出自于关陇集团的名门而投身于“群盗”世界的李密;农民出身但凝聚众望,并建立了礼仪之乡的窦建德;以长江下游为根据地的杜伏威、辅公祏等;此外在长江中游地区,承袭后梁余绪的萧铣也颇有实力。

隋末群雄大多与地方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他们有着向中央发展的愿望,但最终还是只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隋末动乱的强烈地方色彩构成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色,其与多姿多彩的民众的动向交相呼应。由此特色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情况乃是民众对于隋朝推行的中央集权化的一个反动,也就是说,隋末群雄在反炀帝的同时,也具有明确的反隋意识。尽管如此,在这些地方群雄之中,却并没有能够产生取代隋朝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政权。完成权力交替的任务只能是交给后来者,即时任太原(并州,位于今天的山西省)留守、出身于关陇系统主流的李渊。

最后再看看炀帝的情况。尽管三次远征高句丽的失败实际上已经充分暴露了炀帝政权难以维系的窘况,然而炀帝仍然企图寻找时机挽回败局。在远征高句丽失败的翌年(615),炀帝又前往北方突厥的根据地附近巡游,不料反而被突厥包围于雁门(代州,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九死一生,好容易才逃脱了性命。自此以后,炀帝迅速失去了对于政治的热情,次年移居江都之后,更是对世事不闻不问,整天沉溺于游乐之中。炀帝身边的诸如虞世基等人都是只知溜须拍马的人物,高颎等能够从正面谏诤的人才都早已被排挤出局。

于是,大业十四年(618)三月,谋求北归不成的宇文化及发动政变,炀帝被杀,享年五十岁。炀帝一直十分憧憬江南,对他来说,死于江都或许可谓是一个理想的归宿。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tqx/24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