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上古遗韵

姒相和后羿是怎么样的人,姒相和后羿是怎么死的?

时代/纪元前二十二世纪五○-六○年代

王朝/夏王朝第五任帝?第六任帝

在位/姒相三年(前二一四七-前二一四五)

后羿八年(前二一四五-前二一三八)

遭遇/被叛将所杀

姒相和后羿是怎么样的人,姒相和后羿是怎么死的?

势利眼史观

在本文中,我们同时叙述两位君王,因为他们二位的事蹟,像一堆乱麻一样,搅和在一起。事实上,我们应该同时叙述三位君王才对,他们三位同样的难捨难分,可是我们仍是把第三位君王--寒浞(浞,音卓ㄓㄨㄛˊ)先生,留在下篇专文报导,不然的话,本文就有点太长。

关于后羿先生在夏王朝中的关係位置,趁机在这裡嚷出来,让天下皆知,传统史学家处理君王的地位时,满脑筋政治挂帅。夫政治挂帅也者,也就是权势挂帅,有权大爷高坐公堂,惊堂木一拍,大喝一声曰:「呔」,手拿笔杆的朋友立刻心胆俱裂。心胆俱裂得久啦,就成了媚态可掬的一群奴才。只敢根据利害,不敢根据事实。拜读中国史书最大的困扰是,史书上称呼某人是君王时,某人可未必就是君王;史书上称呼某人不是君王时,某人可能正是君王。像曹操先生,史书上称为「武帝」,其实他「屁帝」也不是,不过一个宰相。又像曹髦先生,史书上称他公爵--「高贵乡公」,其实他硬是一个如假包换的皇帝。更糟的是,有些当过君王的人,因为不合乎当时政治市场上的规格,史学家索性大笔一挥,就把他从史书上挥掉,像西汉王朝第三任皇帝刘恭先生,在龙椅上坐了五年;第四任皇帝刘弘先生,在龙椅上也坐了五年,都是结结实实的坐。只因手无寸铁,狼狈垮台,不但在史书上不能佔一席之地,反而看起来简直好像根本没有他们这两个人。

篡位夺权之辈,那就更不用提,像晋王朝第三任皇帝司马伦先生,史书只称他的原衔「赵王」,而南宋帝国第四任皇帝刘劭先生,连原衔也取消啦,直接称他「元凶」。这些人虽然王八加三级,但评鑑是评鑑,谴责是谴责,事实是事实。你可以跳高捶胸,怒詈某君王是有史以来最坏的君王,连一条蛇都不如的君王,应该杀千刀的君王,但你不能拒绝承认他是君王。柏杨先生的头脑,就是这麽简单明瞭。传统史学家的头脑就比较非常複杂啦,像鳄鱼一样,身陷酱缸深处,只把两眼露出缸面,看清政治风向,再行下口。政治既然主宰一切,拿刀的既可以一高兴或一不高兴,杀拿笔的,结论当然是成则王侯败则贼。诋毁为「贼」,仍不过瘾,还要进一步把他斗臭,舜帝姚重华先生发明的「四凶」,不过开始草创,以后花样翻新,直到二十世纪,更越来越勇不可当。

在这种势利眼史观之下,本文第二位主角的后羿先生,在夏王朝中,当然没有地位。

三年大空位

后羿先生之所以在传统的史书上没有地位,第一,因为他像京戏上所唱的:「谋朝篡位大不该」。然而,这第一点并没有决定作用,根据传统史学的金科玉律,如果他成了功而且永了久,像楚王国第五任国王芈商臣先生,和宋王朝第二任皇帝赵光义先生干的勾当,他们就是天子圣明,兼圣明天子。问题是,后羿先生偏偏运气不佳,于是,第二,因为他仓促失败,身首异处,这第二点才是决定性的。呜呼,他阁下虽然高高在上,统治中国八年之久,正是中国对日本抗战的年数,儒家学派却硬生生把他排出「正统」,硬说他不是君王。这种以诈欺为业的史学家,似乎只有中国有。

--「正统」以及「道统」,把中国搞了个惨,也使学术界、史学界,焦头烂额,甚至血染刀锋。以后,我们有太多的机会谈到它。

确定了后羿先生在夏王朝的关係位置后,我们开始叙述。

夏王朝是姒文命先生建立的王朝,他阁下把杀父之仇姚重华先生弄到烟瘴荒凉的苍梧(湖南省宁远县)干掉之后,也模仿死鬼当年的魔术,宣称姚重华先生坚决的非把大位「禅让」给他不可,但他拒绝接受,并誓言拥护死鬼之子姚商均先生继承宝座。曾经上演过的这种讽刺性的政治闹剧,再原封搬上舞台,只不过换了演员。四十八年前,姚重华先生也曾誓言拥护死鬼之子,四十八年后的今天,姒文命先生如法炮製。演员虽然不同,剧情仍然一样,局势既在他的控制之下,党羽们自然不会向姚商均先生靠拢。对这场凌厉的权力篡夺,书上有美丽的报导。

史记曰:

「舜(姚重华)崩,三年丧毕,禹(姒文命)辞避舜(姚重华)之子(姚)商均于阳城(河南省登封县告城镇),天下诸侯皆去(姚)商均,而朝禹(姒文命),禹(姒文命)于是遂即天子位。」

姚重华先生被谋杀于纪元前二二○八年,姒文命先生登基则在纪元前二二○五年,当中整整三年,权力真空,中央政府没有元首。想当初,伊祁放勳先生死后,帝座也空悬了三年,这件事如果没有点怪,天下便再没有其他怪事矣。儒家的解释是:他们都为他们的故主,守三年之丧。嗟夫,中华人自黄帝姬轩辕先生以降,老傢伙死后,儿子也好、孙子也好、哥哥弟弟也好,一个个迫不及待的都撅起屁股,往龙椅上猛坐,他们为啥不让宝座空起来,守三年之丧?难道他们都是畜牲乎哉?而且,在儒家的经典裡,君王是一种例外的特别动物,君王的守丧跟其他任何人--上自亲王宰相,下至山坳小民,都不一样。君王守的是「心丧」,只要心裡悲哀就行啦,不在乎外表形式;只姒文命不然。

东南天柱号曰:

「舜(姚重华)崩,禹(姒文命)服丧三年,朝夕号泣,形体枯藁,面目黧黑。」

即令是小娃,对最恋最依的亲爹亲娘,都不至如此。对杀父之仇--好吧,不提杀父之仇吧,对一个君王,即令该君王美不可言,也不可能产生这种滑稽感情。

不得不跳

姒文命先生大空位三年,跟姚重华先生大空位三年一样,由于政治情势上的不稳定,他虽然很强大,但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摆平的程度。符子曾透露出一段姒文命先生的苦恼:

「禹(姒文命)让天下于奇子,奇子曰:君言佐舜(姚重华)劳矣,凿山川、通河汉、首无髮、股无毛,故舜(姚重华)也,以劳报子。我生而逸,不能为君劳矣。」

译成现代语文:

「姒文命要把君王宝座让给奇子先生,奇子先生曰:你当姚重华先生的助手,辛辛苦苦像牛马,开山闢路,通江倒海,累得头髮也脱啦,腿上的毛也磨光啦,姚重华先生才教你接替他。而我一辈子安逸,可不能跟你一样去辛辛苦苦。」

政权跟漂亮绝伦的美女一样,人见人爱。只要可能,还要飞蛾扑火,奋不顾身。现代民主政治,就是建立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可是看儒家系统笔下的伊祁放勳、姚重华、姒文命的模样,政权却好像毒药,谁也不肯下肚,只往别人嘴裡灌。而事实上,他们却吃得津津有味,唯怕别人伸手。一则小幽默上说:一个露营客向邻近的一个露营客曰:「昨晚你们跳舞怎麽跳得那麽凶?」答曰:「我们不得不跳,一个傢伙不小心踢翻了马蜂窝。」呜呼,「禅让」云乎哉,他们不得不「禅让」,因为钢刀就搁在他们脖子上。

混乱的政治局势,三年后终于尘埃落定,姒文命先生取得政权,建立夏王朝,定都安邑(山西省夏县)--位于姚重华先生故都蒲坂(山西省永济市)东北航空距离一百公里。

姒文命先生坐上宝座时,已九十三岁高龄,只干了八年,当他满百岁,纪元前二一九八年时,寿终正寝,把宝座传给他的儿子姒启先生。对这件事,「托古改制」之徒,可算是伤透脑筋,说姒文命先生「不贤」吧,姚重华岂能把政权「禅让」给不贤;说姒文命先生「贤」吧,又怎能干出这种「家天下」狗屎之事?最后,他们发明了理由。说姒文命先生本来也要把江山「禅让」给一位名叫「益」的傢伙。

史记曰:

「而后举益,任之政,十年,帝禹(姒文命)东巡狩,至于会稽(河南省伊川县)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姒文命)之子(姒)启,而避居箕山之阳(河南省登封市告城镇--也就是姒文命住过的地方),禹(姒文命)子(姒)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姒文命)崩,虽授益,益之佐禹(姒文命)日浅,天下未治,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姒)启,曰:吾君帝禹(姒文命)之子也。于是(姒)启遂即天子之位。」

瓶颈危机

这真是一张不打自招的口供,益先生之所以失败,关键不在他贤不贤,而在他「浅」不「浅」,不过是掌权日子太短,羽毛未丰,爪牙未利罢啦。但益先生在绝望中,仍作最后一击,策动位于陝西省户县的有扈部落,起兵反抗新君姒启。姒启先生先发制人,派遣大兵团向有扈部落进攻,在甘亭(陝西省户县南郊)决战,这一战是殊死斗。谁战胜,谁就是圣明天子,万德俱备;谁战败,谁就是叛逆盗贼,百恶齐臻。所以,姒启先生紧张万分,在甘亭地方,集结所有可能集结的武装力量,和各部落酋长,共同签订盟约,宣告他的理直气壮。这项宣告文,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甘誓。

结果是有扈部队战败,全体被以仁德著称的姒启先生屠杀。益先生的下落,我们不知道,可能也被砍头,但也可能只剩下孤伶伶一身,再没有力量,而允许他仍活著。

姒启先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结束了「禅让」童话,也结束了在这种童话下掩盖著的夺权斗争。他把帝位的传递,恢复了黄帝王朝时代的正轨,由儿子或兄弟接班。野心家的力量再强大,只好乾瞪眼,不能祭起「禅让」法宝矣。有人说,「家天下」从姒启先生开始,说这话的人,如果不是真瞎,就是假瞎,黄帝王朝的传统就是「家天下」的,伊祁放勳先生和姚重华先生「不得不跳」的「禅让天下」,是一种变种怪胎。姒启先生亡羊补牢,把它矫正过来,使中国四千年间,权力中心的转移,有一条和平的途径。

姒启先生是夏王朝第二任君王,翘辫子后,儿子姒太康先生继位为第三任君王,谚曰:「富不过三代」。姒太康先生已是第三代矣,夏政权进入瓶颈。

关于「瓶颈」,中国人史纲曰:

「我们发现一项历史定律,即任何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四五十年左右,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所谓若干年和若干代,只是为了加强印象而设,当然不会有人机械的去解释。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历史显示,能够通过这个瓶颈,即可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不能够通过或一直胶著在这个瓶颈之中,它必然瓦解。

「发生瓶颈危机,原因很多,主要的是,王朝建立伊始,人民还没有养成效忠的心理惯性作用。新政权就好像一个刚刚砌好的新砖牆,水泥还没有凝固,任何稍大的震动都会使它倒塌。一旦统治者不孚众望,或贪污腐败,或发生其他事故,如外患内讧之类,都将引发震动的炸药。不孚众望往往促使掌握军权的将领们兴起取而代之的欲望,贪污腐败则完全背叛了建国时的政治号召,跟当初赖以成功的群众脱节。外患内讧之类的伤害,更为明显。」

打猎打昏了头

姒太康先生,这位夏王朝第三任君王,历史注定他要在瓶颈危机中担任主要角色。他对打猎的兴趣远超过对政治的兴趣,打猎这玩艺,现代中国人已经不能想像那种惊天动地的半战争场面,所带给人们的刺激和亢奋。但是,它却是君王们的传统娱乐,除了明王朝那些走肉行尸的皇帝外,其他历代君王,差不多都喜欢这个调调,盖打猎可以享受到战争的满足,却没有战争的危险。

姒太康先生沉迷于打猎。对任何事物过度的沉迷,都会受到伤害,如果山珍海味不要命的吃,也会吃出大祸。打猎亦然,姒太康先生打猎打昏了头,纪元前二一六○年,在一次疯狂的狩猎中,他从首都安邑(山西省夏县)出发,带领鹰犬和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向南行猎,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不知不觉打进主峰高达二千馀公尺,横袤一百公里的中条山脉,攀过重峰叠岭,节节追击,最后从南麓出山,山下即是黄河,复在欢声雷动中渡过黄河。在哪个渡口渡过黄河的,史书上没有记载,反正不管从哪裡渡过,都得碰上邙山,这就沿著邙山向东挺进,万兽奔腾,人马喧哗,置酒高歌,好不快活。不久,御驾到了穷石(河南省洛阳市通谷村),跟碰上了邙山一样,他陛下碰上了本文第二男主角,有穷部落酋长后羿先生。

这位后羿先生,跟黄帝王朝尧帝伊祁放勳先生在位时,射掉九个太阳的华羿先生,可不是同一个人,但可能是华羿先生的后裔。史书上说,后羿先生所属的部落,在黄帝王朝第四任君王喾帝姬俊先生(伊祁放勳的爹)时代,住在鉏邑(河南省滑县),这个部落以精于製造当时最利害的武器弓箭,和善于骑射,闻名于世。很明显的,这是一个好战的部落,所以历任君王对他们都另眼看待,不但在国防上倚仗他们,便是向上帝宣战,要对付太阳,也要倚仗他们,酋长在中央政府也一直担任国防部长或陆海空军总司令的官职。

帝王世纪曰:

「(后)羿,有穷氏,未闻其姓。其先帝喾(姬俊),以世掌射故,于是加赐以弓矢,封之于鉏(河南省滑县),为帝(君王)司射。历唐(伊祁放勳)及虞(姚重华)夏(姒文命)。至(后)羿,学射于吉甫。与吴贺北游,使(后)羿射雀左目。(后)羿引弓射之,误中右目。(后)羿俯首而愧,终身不忘。故(后)羿善射,至今称之。及有夏(夏王朝)之衰,(后)羿自鉏(河南省滑县)迁于穷石(河南省洛阳市通谷村),因夏民之不服,以代夏政。」

这段话把后羿先生的历史背景,交代得清清楚楚。只有一点需要研究的,古之时也,「有」字用处特别多,黄帝王朝开山老祖姬轩辕先生是「有熊」部落酋长,姒文命先生是「有夏」部落酋长。后羿先生则是「有穷」部落酋长。在古史书中,「有这」「有那」,看起来有点深奥,实际上恐怕平淡无奇。「有」不过语助词,跟「阿」字固相通也。古人曰「有」,今人曰「阿」,鲁迅先生如果生在纪元前二十三世纪,一定会写出「有Q」,根本没「阿Q」的份。

向东方逃亡

历史上出现两位名「羿」的先生,又拥有同样的特技,如果把他们当做同一个人,也未尝不可。不过古书上既然说华羿先生射过太阳,而后羿先生却起兵抗暴,干下轰轰烈烈的大事,似乎只是两个同名的傢伙。呜呼,在西洋各国,流行的是父子同名,祖孙同名,而且一同到底,几代下来,同得不可开交。贵阁下到某家应邀做客,唤了一声「查理」,咦,可不得了啦,小的也答应,大的也答应,老的也答应,连五百公里外坟墓裡的老祖宗,也一齐吼曰:「俺在这裡呀。」可谓天下奇观。他们只好用「查理第一」「查理第二」分之。我真担心,这麽叫下去的话,终有一天,出现「查理第三十五万七千六百八十九」,叫起来固然累死人,写起来也能使人痛不欲生。

中国的同名文化,可能到夏王朝末期才停止发展。也可能有穷部落中,名「羿」的傢伙特别多。至于「后」,除了当「君王的老婆」解外,还是一种尊称,从前中国人跟现代西洋人一样,把尊称放到名字之前,西洋人曰:迷死脱、打狗脱,古中国人则曰:后。若「柏杨先生」,如果早生四千年,就是「后柏杨」矣。「羿」上加「后」,乃「尊贵的羿」。不过我们还是称他「后羿先生」,实在是我老人家讨厌透了单音节的独立字。而且,在后羿先生之后,「后」就成了姓。孔丘先生的弟子中,就有一位后处。

--用不著找后姓朋友打听,鉴于后羿先生有过篡位失败的纪录,为儒家学派所不齿,他们一定拒绝承认后羿先生是他们的祖宗,准说他们的姓来自后稷先生。盖后稷先生的十五世纪孙姬发先生(那时已改了姓啦,古时候没有专门管理户籍的衙门,出国又不要护照,改姓改名可真方便),就是一千年后兴起的周王朝的第一任君王。这似乎比较光采。

后羿先生趁著军民的愤怒,向姒太康先生的狩猎部队,发动奇袭,然后切断退路。狩猎部队当然抵抗不住训练有素的兵团,尤其是变生肘腋,猝不及防。一击之下,全军瓦解,丢下打猎的斩获和他们的君王,四散逃命。最后只剩下姒太康先生一人,一瞧情势不对,既回不了远在西北,隔著千山万水的首都安邑(山西省夏县),只好隻身向东方逃亡,逃到了斟鄩(河南省登封市),确信背后没有追兵之后,才停住脚步。

后羿先生逐走了姒太康先生之后,野心顿生,挥军北渡黄河,一举攫取了首都安邑(山西省夏县)。他并不立刻坐上宝座,一次军事胜利,只是一项震撼,还不是足够的政治资本,他需要较长时间累积他的威望,和培植力量。于是,他找到姒太康的弟弟姒仲康,告诉他,如果他愿意的话,他可以接任「天子」。姒仲康先生当然愿意,事实上,他不愿意也难不住后羿,把他宰掉后,后羿先生会找到另一个。

姒仲康先生是夏王朝第四任君王。

向更远的东方逃亡

姒仲康先生在帝位上坐了十四年,后羿先生担任宰相职务。十四年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足以使他的力量稳固。姒仲康先生于纪元前二一四七年逝世,我们称之为「恰到好处的死」,呜呼,有些领袖人物,受到命运作弄,该死的时候,偏偏不死,还额首称庆,普天同欢的活下去。结果身败名裂,甚至国破家亡。

--人,该死的时候,最好就死,「恰到好处的死」,是人生最大的福气。记不得哪本书上啦,好像是阅微草堂笔记载:某官害了重病,躺在床上哼哼,百药罔效,一位高僧登门曰:「我跟贵府三代相交,老太爷屡拯贫僧于危。我有药方,特来报恩。」官员的一位侍妾,大概是医科大学堂毕业的,颇通医道,看了药方,大骇曰:「这算干啥,药到命除。」把高僧乱棒打出。高僧叹曰:「我本报恩,此志不遂,奈何。」侍妾老奶乃亲自主持汤药,竟把该官员的老命救了回来,他阁下对侍妾老奶当然感激不尽,对该自称「报恩」的老和尚,骂了个狗头喷血,肯定是仇家派出的杀手,不得不庆幸未中奸计。病癒之后,他升了高官,结果大贪污案爆发,被绑赴法场,砍下尊头,家产充公,家人(包括那位救命的侍妾老奶)没入官府当奴。

姒仲康先生之死,使他逃掉「高官」的命运。但后羿先生仍不下手,反而把姒仲康的儿子姒相--本文的第一男主角,掇弄上宝座。这个身不由己的夏王朝第五任年轻君王,注定要演悲剧角色,他继承了他祖父和父亲政治腐败的瓶颈狭巷,简直不是坐在宝座上,而是坐在后羿先生的刀尖上。

两年后的纪元前二一四五年,已等候了十六年之久的后羿先生,不再等候,把姒相先生罢黜。然后把他放逐到东方航空距离四百五十公里外的斟灌(河南省清丰县)。也可能不是放逐,而是姒相先生一看苗头不对,向那裡逃亡。反正这些不关重要,重要的是,后羿先生正式登位,成为夏王朝第六任君王。

--请读者老爷注意,后羿先生并没有另行创立一个新王朝,那就是说,他仍然是夏王朝的帝王,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变数。盖中国传统文化是,无论是青面獠牙型的匪徒恶棍,或白面书生型的大奸巨滑,只要夺取到政权,立刻就会把旧王朝一笔勾销,重敲锣,另开张,建立属于自己的新王朝。姒文命先生就是这麽干的。后羿、寒浞之后,更成了惯例:「头目改姓,即改王朝」,忠于某一个王朝,事实上就是忠于君王的那一个姓,形成一种生殖器崇拜的奴才性格。西汉王朝第一任皇帝刘邦先生就要他的臣民誓言:「非姓刘的当帝王,全国人共击之。」好像有钱大爷包娼一样,包啦。而当时的人竟然也承认这种包娼制度,他妈的。

长生不老药

后羿先生虽然就任夏王朝第六任君王,以及稍后的寒浞先生虽然就任夏王朝第七任君王,传统史学家却拒绝承认这项事实。

史记曰:

「太康崩,弟仲康立,是为帝仲康。帝仲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仲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

译成现代语文:

「姒太康死,老弟姒仲康继位。一个名叫羲和的部落酋长,沉湎于酒,天天大醉,政务荒废。姒仲康曾派胤部落酋长前往讨伐,作胤征之歌。姒仲康死,子姒相继位,姒相死,子姒少康继位。」

如果仅看史记一部书,夏王朝权力中心移转的情形,真是乾淨俐落,姒太康先生既没有被赶走,姒相先生更御驾善终,善终之后,儿子老爷姒少康先生顺理成章的马上接收了政权。至于后羿先生,以及将要报导的寒浞先生,好像根本没有这两个人。史记作者司马迁先生,是中国史学之父,以他崇高的智慧,不会这麽无法无天。只是在政治的巨棒之下,他不敢赋给「异姓」、更不敢赋给篡位的「乱臣贼子」应该拥有的地位。政治巨棒对史学发挥的威力是:抹杀事实,扭曲事实,轻视事实,捏造事实。

感谢皇天,政治挂帅现在没挂在我们头上,所以,我们可以站在小民立场,去认定事实。事实是:后羿先生及稍后述及的寒浞先生,都是夏王朝的正式君王。

后羿先生是一位传奇人物,而他的妻子更是传奇,几乎所有中华人--包括儿童,都知道她,并为她的遭遇神往,她就是名满天下的嫦娥女士。远在中国西北边陲,有一座崑崙山,长达二千五百公里,海拔五千公尺到七千公尺,以无比的雄姿,从帕米尔高原,向东延伸,成为新疆和西藏的界山。那是古代神仙们的住处(二十世纪初叶,神仙没有啦,崑崙山降格,成了剑客们的大本营)。古代很多神仙中,以王母娘娘出现最早,她貌美如花,而且法术高强,不知道什麽缘故,也可能是她阁下对英俊的后羿先生,一见锺情,就赠送给他一包长生不老药。并告诉他,必须等若干年,他身登大宝之后,吞下尊肚,就可长生不老。

--「长生不老」是中国人最如意算盘的一种愿望,西洋人就差一截,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女神(想不起来是谁),爱上一个英俊的臭男人,爱得如醉如痴,不可开交,就要求天帝周彼得先生,赐他不死,周彼得慨然允许。那个艳福不浅的傢伙,果然不死,可是他却一天一天的衰老,老得跟柏杨先生一样,「而髮苍苍,而视茫茫,而牙齿动摇」,而弯腰驼背,而筋疲力尽,而走肉行尸,最后,而心有馀而力不足。女神大失所望,找周彼得先生理论,周彼得先生曰:「你只要他不死,没要他不老呀。」女神曰:「那还不如教他死了好。」该傢伙只好驾崩。呜呼,女神老奶如果有王母娘娘聪明,当初求的是「长生不老」,就爱河永浴,到今天都双双对对矣。

嫦娥和吴刚

后羿先生得到了长生不老之药,兴高采烈,偷偷的放到保险箱中,准备时候到来。他妻子嫦娥女士看在眼裡,记在心头,想曰:「好呀,你长生不老,俺可是非老不可,你野心不小,打算一直换老婆呀。你能吃,俺也能吃,你小子想独吞,门儿都没有。」就在后羿先生登上夏王朝君王宝座那天,趁著马屁精云集,热闹烘烘,这位美丽的年轻皇后,悄悄溜回寝宫,撬开保险箱,把药拿到手裡,咚咚咚咚,灌下咽喉,舐了舐嘴唇。咦,那可真是奇药,她阁下立刻脱胎换骨,身轻如燕。一则她害怕后羿先生发觉后向她追究,二则对这个人人都必然死亡的世界,也无所留恋。于是,她开始飞昇,一阵轻烟,她飞到了月球,就在月球之上定居。

--据说,嫦娥女士直到今天,仍住月球,在那冷清的世界裡,陪伴她的,只有一隻她最喜欢,临昇天时抱到怀裡的小白兔。小白兔大概受到奇药发出的辐射线的感染,也同样的长生不老。到了两千三百年后的西汉王朝时,有一位名叫吴刚的倒楣傢伙,一心要学道成仙,想不到犯了过失(古书上没说他犯了啥过失),玉皇大帝大发雷霆,把他放逐到月球上砍伐桂树。桂树高只五十尺,应该是用不了多久就会砍倒在地,偏偏该桂树不同普通桂树,大斧下去,砍出裂口,可是大斧抽出,裂口又合,那才是一件劳而无功的苦差,砍既砍不断,而他阁下又不能不砍,只好拚命的一直埋头苦砍下去,以致他连跟嫦娥女士说话的工夫都没有,更别说谈情说爱啦。如果换了柏杨先生,我就不砍,或做点炸药,把它连根轰掉。然后,洗洗嘴脸,找上嫦娥女士,谈谈天南地北,写一篇访问。吴刚先生却死心眼,始终认定桂树定会被他砍倒。但也正因为他死心眼,才没有传出他跟嫦娥女士的罗曼史。

--吴刚先生伐桂,小白兔杵药(牠大概帮牠的女主人嫦娥不断炼丹),当月圆之夜,我们仍可瞧到他们的忙碌影子,只有嫦娥女士,深居广寒宫,从不抛头露面。人们再也看不见她矣。

--二十世纪七○年代,美国人登陆月球,把这个美丽的神话,破坏无遗,使人沮丧。可是,神话学家也有解释。嫦娥女士每听到太空人登陆月球的消息,就用法术隐蔽起来。据说,太空人以后如果不断地去打扰她们,她和吴刚先生,可能搬家,连同广寒宫和那棵魔桂,一齐搬到月球背面,那裡是永远的阴暗,连太空人也不能到,就安静多啦。不过,见到太阳也好,见不到太阳也好,月球是永恒的空寂,对一个漂亮女士而言,即令青春永驻,活著似乎也没啥意思。吾友李商隐先生曾有诗哀之,诗曰: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杀人夺美

妻子开溜,给后羿先生一个很大打击。幸好,天下美女多如星斗。小伙子往往把意中人看成「天上少有、地下无双」,是眼眶太小之故。后羿先生不久就发现一位跟嫦娥女士同样漂亮,甚至比嫦娥女士更漂亮,而皮肤稍黑的一位老奶玄妻女士,「玄妻」是文言文,译成白话,就是「黑狐狸精」,听起来不像是正式名字,倒像是一个绰号。屈原先生在他的楚辞?天问篇中,称她「眩妻」「纯狐」,大概男人一见了她就头昏眼花之意。她阁下是有仍部落(山东省金乡县)酋长的女儿,嫁给夏王朝中央政府音乐部长(乐正)后夔先生,生了一个儿子后伯封。后夔先生不久死掉(有那麽美丽的妻子,也实在该死),玄妻女士成了年轻寡妇,后羿先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见到她,立刻应验了「眩妻」的「眩」,头昏眼花兼意乱情迷,决心把她娶到手,却一时苦于没有比较满意的方法。就在这节骨眼上,一位名叫寒浞的先生,向他建议曰:「老爹,这可是简单的很呀,弄一顶铁帽扣到她儿子后伯封头上,捉住杀掉,家属充公,美人儿岂不归你摆佈乎哉?」后羿先生曰:「扣啥铁帽?」寒浞先生曰:「说他贪心喜财,搜括无度。」后羿先生呻吟不语,寒浞先生曰:「为了斗臭,他的形容词我都想好啦,发动传播媒体一口咬定他是一头『大猪』,可加强人们对他厌恶的程度。」

左传原文:

「昔有仍氏生女,黯黑而甚美,光可以鑑,名曰玄妻,乐正后夔娶之,生(后)伯封,实有豕心,贪惏无厌,忿纇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后)夔是以不祀。」

后羿先生採纳了寒浞先生的建议,结果之一:后伯封先生被杀,玄妻女士成了后羿先生的老婆,也就是夏王朝的正式皇后。结果之二:寒浞先生迅速擢升,从此成了后羿先生的心腹亲信。

请读者老爷注意寒浞先生这个角色,从他所出的这个恶毒主意,可看出他的卑劣品质。为了接近权力,不惜破人之家,杀人之头,还把被害人的年轻母亲献给主子。后羿先生立刻肯定他忠心耿耿,而他正是希望后羿先生这麽肯定。这是一个契机,从此,后羿先生对寒浞的信任,与日俱增,终于擢升他担任宰相,掌握军权。寒浞先生是第一流的阴谋家,他不会把他的高兴显露出来,反而更加恭敬温顺。他接著要做的是,翦除后羿先生的爪牙,使他陷于孤立。左传上说,后羿先生仍拥有四位非常有能力,而又效忠自己的高级干部:武罗先生、伯困先生、熊髡先生、尨圉先生。我们不知道他们担任什麽职务,只知道他们被称为贤臣。

寒浞先生如果不能把这四位高级干部剷除,他就不能畅所欲为。

剁成肉酱

当初舜帝姚重华先生当宰相时,面对的也是四个人的反对力量,他在他们尊头扣上「四凶」铁帽,杀的杀,逐的逐。寒浞先生面对的同样是四个人的反对力量,他当然希望也杀的杀,逐的逐。可是,后羿先生是一位比较厚道的君王,虽然他的智慧不能分辨忠奸,但他的心肠使他不忍心遂下毒手,他只是逐渐的跟四位老友疏远,而把大权交给寒浞。

寒浞先生最后一个步骤是鼓舞后羿打猎,呜呼,后羿先生就是趁著姒太康先生打猎过度时取得政权的,现在他却被寒浞说服,也去拚命打猎。寒浞一定使他相信四个恶汉已被排除,天下太平,政权安如泰山,如果不趁此机会,大闹大闹,真是第一号傻瓜。后羿先生龙心大悦,走上姒太康走过的覆亡之路,历史重演。

纪元前二十二世纪六○年代,前二一三八年,后羿先生在一场兴奋的狩猎之后,收围返宫。他的卫士突然叛变,向他攻击。寒浞先生率领武装部队及时赶到,可怜的后羿,还大喜过望,以为来的准是救兵,却不知道来的不是救兵,而是凶手。厄运已抓住他,他没有姒太康先生那麽幸运,可以逃走。他被捉住,寒浞先生下令,用粗大的桃木巨棍,把他活活打死。然而最糟的还不是死,而是寒浞先生把后羿先生的尸体放到大锅裡煮熟,剁成肉酱,由叛将们分而食之。不特此也,还要后羿先生的儿子也吃一碗。小后羿先生在巨变中已心胆俱碎,面对老爹被宰割的肉酱,他吃不下去。寒浞先生勃然色变,号曰:「怎麽,你敢抗命,将来要报仇呀?」就在首都安邑(山西省夏县)城门口--那个城门名「穷门」,把身为太子的小后羿先生,斩首示众。

--寒浞先生对后羿先生这麽残忍,使人震骇。如果怀著血海深仇,用这种方法洩恨,还可以理解,但后羿先生却对他恩重如山。如果为了保卫政权,要斩草除根,同样我们也能理解,可是杀既杀之矣,没有必要再剁成肉酱,更没有必要教儿子吃亲爹的肉。只有一种解释是合理的,那就是我们前面曾经提到,寒浞先生品质卑劣。韩信「千金一饭酬漂母」,是仁人义士、大丈夫的行径,不是寒浞型人物的行径,寒浞型人物行径的主要内容是:利之所在,机会一到,立刻反噬,对越是有恩的人,反噬得越是残酷。目的在使人产生一种印象:恩主一定有严重的亏欠,否则受恩者不会做出这麽强烈的反应。这是最大机心,需要高度聪明。

--柏杨先生入狱之前,大概是一九六七年,看过美国出品的电视影集,片名已忘之矣。男主角到一个镇上,豪华的饭店老闆张开双臂欢迎他,大开贺宴,指饭店曰:「这都是你的。」男主角曰:「绝不,当然是你的。」饭店老闆曰:「全部钱都由你拿出来,而且没有你救我,我早饿死沙漠。」但男主角坚持当初承诺。亲密了几天之后,男主角受到突击,几乎送掉老命。最后,男主角撕下杀手的面罩,赫然发现竟是饭店老闆,大惊曰:「老哥,我已向你声明过,我连一半股权都不要,你为啥还动手呀?」饭店老闆毫无愧色,答曰:「你使我承受太大压力,看到你,就想到你对我恩重如山,使我永不能抬头。我杀了你,世人会认为你把我逼得忍无可忍。」

就在军营处决

寒浞先生跟美国西部那位饭店老闆同一个德行,他用对恩主的激烈反噬,为自己製造有利舆论,也可以使自己的良心,受到最小谴责。史书上虽没有记载,我们可以推测得知,寒浞先生一定宣传了后羿一麻袋罪该万死的理由,包括他强娶玄妻女士的罪状。说到义愤填膺之处,连他自己也渐渐相信,由衷平安。

寒浞先生干掉了本文第二男主角后,他阁下坐上宝座,成为夏王朝第七任君王。他不但接收了夏王朝的称谓,也接收了恩主后羿先生的老婆玄妻女士,而且生了两个儿子:寒浇、寒豷(豷,音易)。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回头再报导那位被后羿先生赶下宝座,流亡在外的夏王朝第五任君王,也就是本文第一男主角姒相先生,他阁下在纪元前二一四五年,后羿先生夺取政权时,向东逃亡,比他伯父第三任君王姒太康先生,逃得更远。姒太康先生不过逃到斟鄩(河南省登封市),姒相先生撒鸭子狂奔,竟跑到遥远东方的斟灌(河南省清丰县),投靠那裡仍效忠他的部落。

--姒太康先生逃到斟鄩后,斟鄩仍是后羿先生势力范围,但后羿先生却让他活著,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大事。盖中国政治传统,对于像赶猪、赶狗般,被赶下宝座的君王,新得势的君王们很少有宽容的胸襟,允许他们生存,绝大多数都是一场屠杀,盖恐怕他死灰复燃,来一个回马枪也。姒太康先生最后在他流亡的寓所中,终其天年。我们看见伊祁放勳先生和姚重华先生的下场,以及在此之后,包括后羿先生在内的许多君王的下场,不禁为姒太康先生庆幸,庆幸他遇到的对手后羿先生,气宇不凡。

姒相先生却没有这种好运。

大概在纪元前二一一八年左右,正是西方巴比伦帝国鼎盛,汉漠拉比大帝颁佈大法典之前数年(也可能之后数年)。寒浞先生派遣他的长子寒浇先生,率领大军,沿著黄河南岸东征,消灭姒姓皇族的残馀份子。他认为后羿先生的和平手段,是一种姑息行为,而姑息必定养奸,一旦逃亡在外的王孙们有力量反扑时,他的政权就会面临危机。寒浞先生告诉他的儿子:「到那时,人们已经忘了姒姓皇族的暴政,而只记得我们的坏处,我们不能眼看著他们茁壮。后羿是个呆瓜,事实已证明他的宽厚是错误的,我们如果不杀他,姒姓皇族也会杀他。」

寒浇先生的大军进入斟鄩(河南省登封市),史书上没有说遇到什麽,盖姒太康先生已早死了矣。但他袭击斟灌(河南省清丰县)时,却大有斩获,姒相先生,这位已失去王位很久的逊王,现在跟一介平民一样,靠他的劳力维生,被寒浞先生生擒,就在军营处决。距他被罢黜的日子,整整二十八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gyy/2671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