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上古遗韵

史学文纵——东周列国形势

历史大观园 上古遗韵 2020-07-12 18:15:55 0

《管子·霸言》曰:“强国众,合强攻弱以图霸;强国少,合小攻大以图王。”此言实能道出东周以后,与西周以前形势之异。盖强国少,则服一强,即可号令当时之所谓天下,此为古人之所谓王。强国多,则地丑德齐,莫能相尚,即称雄一时者,亦仅能使彼不与我争,而不能使之臣服于我,此为古人之所谓霸。春秋之世,所谓五霸迭兴者,祇是就中原之局言之。当时强国所争,亦即在此。至于各霸一方,如秦长西垂,楚雄南服,则虽当他国称霸之时,情势亦迄未尝变,即由是也。观此,知王降为霸,实乃事势使然,初非由于德力之优劣。而事势之转变,则社会之演进实为之。盖文化之发舒,恒自小而渐扩于大。其初祇中心之地,有一强国者,其后则各区域中,各自有其强国,遂成此地丑德齐之局也。西周以前,史事几惟所谓天子之国为可知,东周以后,则诸大国所传皆详,天子之国,或反不逮,即由于此。

《史记·三代世表》曰:“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著。”盖殷以前,列国存灭,已无可考矣。然周代列国,史公所表,亦止十二诸侯,后人考证,率据《春秋》及《左氏春秋》国数,仅五十余,见《公羊疏》。若并《左氏》所载记之,则旧说云:百七十国。其中百三十九国,知其所居,三十一国,尽亡其处。《晋书·地理志序》。苏轼《春秋列国图说》云百二十四。二说皆云夷蛮戎狄,不在其内;然孰为夷蛮戎狄,极难定,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并古国列之,凡二百有九。《列国爵姓及存灭表》。四裔别为表。亦未见其裔夏分别之得当也。又国与邑亦难辨。古所谓国者,义亦与今异。其存亡,以有采地以奉祭祀与否为断,而不以土地主权之得丧为衡。忽灭忽复,史既不具,僻陋之国,不见载籍者又多。据故籍所载,而云某时国有若干,其去实在情形,必甚远矣。惟国数必降而愈少,而不见经传之国,其与大局,关系亦必较浅,是则可断言者耳。

《国语·郑语》载史伯之言曰:“姜、嬴、荆芈,实与诸姬代相干也。”此言亦颇能道出有史以来部族兴替形势,是四姓,盖古部族中较大,而文明程度较高者也。今试本此语,以观东周列国之形势。

周初,诸部族中,自以姬姓为最得势。此当与封建有关。盖封建行,则其族之散佈各地者多,既易因形便而振兴,亦且不易覆灭也。《左氏》昭公二十八年,载成史学文纵——东周列国形势之言曰:“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荀子·儒效》则曰:“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二者数略相合,必非无稽,《旬子》说少二人,疑去管、蔡。可见周封同姓之盛。《左氏》僖公二十四年载富辰之言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管、今河南郑县。后其地属郐。郐灭,属于郑。蔡、今河南上蔡县。平侯迁新蔡,今河南新蔡县。昭侯迁州来,今安徽寿县。郕、今山东汶上县。霍、令山西霍县。鲁、今山东曲阜县。卫、今河南淇县。戴公庐于曹,文公居楚丘,皆在今河南滑县。成公迁帝丘,今河北濮阳县。毛、未详。或曰:在今河南宜阳县境。聃、今湖北荆门县。郜、今山东城武县。雍、今河南修武县。曹、今山东定陶县。滕、今山东滕县。毕、今陕西咸阳县。原、今河南济源县。酆、今陕西鄠县。郇,今山西临晋县。文之昭也。邘、今河南怀庆县。晋、见第二节。应、《杜注》:在襄阳城父县。案城父当作父城,转写之误。父城,在今河南宝丰县。韩,今陕西韩城县。武之穆也。凡、今河南辉县。蒋、今河南固始县。邢、今河北邢台县。后迁于夷仪,今山东聊城县。春秋僖公二十五年(前635),灭于卫;茅、今山东金乡县。胙、今河南汲县。祭,今河南郑县。周公之胤也。”此诸国中,入春秋后,晋称霸;鲁、卫、曹、蔡,皆可称二等国;而滕以小国仅存。此外可考者:虞封于北方,旋亡,而其在南方者转大。见第六节。燕春秋时无所表见,入战国则列为七雄之一焉。见第八节。郑初封在今陕西华县。后迁河南新郑县。与虢,《左氏》僖公五年,宫之奇曰:“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杜氏以河南陕县东南之虢城,为仲所封,是为上阳。山西平陆之下阳,为其别都。河南氾水,即隐公元年(前722),郑庄公所谓制岩邑者,为虢叔所封。贾逵云:制为东虢,仲所封。叔封西虢,即春秋所谓虢公。马融云:仲封上阳,叔封下阳。要无明证,各以意说而已。窃疑虢仲、虢叔,乃一国之二君,弟兄相及。郑庄公所谓死于制者,与宫之奇所云虢叔,各是一人。《汉书·地理志》:右扶风虢县,为虢之旧封,地在今陕西宝鸡县。河南之上阳,为其东迁后之新都。而《史记·秦本纪》,武公灭小虢,则其支庶之留居西方者也。初封西方,后东迁。虢旋灭而郑久存。在西方者,又有魏、今山西芮城县。耿、今山西河津县。芮,今陕西大荔县。在南方者,有息、今河南息县。春秋庄公十四年(前680),灭于楚。顿、今河南商水县。春秋定公十四年(前496)灭于楚。沈,今河南汝南县。皆无足称述。而“汉东之国随为大”,语见《左氏》桓公六年。今湖北随县。“汉阳诸姬,楚实尽之”,语见《左氏》僖公二十八年。又定公四年,吴人谓随人曰:“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则并其名而无可考矣。要之自文、武以来,姬姓以今陕西为根据,广佈其同族于河南北、山东西及湖北,而江苏则其展扩之极也。

姜姓为神农之后,其根据地本在山东。及唐、虞之际,著绩者为四岳,则其地移于河南。《史记·齐大公世家》曰:“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周初大公封于营丘,其势力乃又东渐焉。申、在今河南南阳县北。吕、在南阳县。齐、见第二节。许今河南许昌县。灵公迁叶,今河南叶县。悼公迁夷,实城父,今安徽亳县。后迁叶,又迁于析,实白羽,今河南内乡县。许男斯迁容城,或曰:在叶县西。同为西周名国,申、吕皆亡于楚。许见迫于郑,而依楚以自存。惟齐表东海,称大风焉。又有纪今山东寿光县。春秋庄公四年(前690)灭于齐。与向、今安徽怀远县。州、国于淳于,今山东安邱县东北。后入杞,为杞都。莱夷,今山东黄县。皆微末不足道。

嬴姓为皋陶之后,其根据地本在安徽,英、六为其初封,已见第七章第一节。在其附近者,又有江、今河南正阳县。黄今河南潢川县。及蓼,今安徽霍邱县。亦微末不足称。群舒居吴、楚间,舒蓼、舒庸、舒鸠、宗,在今安徽舒城、庐江二县间。所系较重,而徐尤强。今安徽泗县。春秋昭公十三年(前529)灭于吴。在西方者,梁为小国,今陕西韩城县。赵至战国始列为诸侯,见第八节。惟秦袭周之旧,最大。见第二节。

史伯论祝融曰:其后八姓,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见第八章第四节。大彭、见第八章第一节。豕韦见第八章第二节。为商伯矣。当周未有。已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左氏》:苏子国于温,在今河南温县。顾见第八章第三节。《左氏》昭公二十九年,蔡墨言昔有史学文纵——东周列国形势叔安,有裔子曰董父,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舜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史学文纵——东周列国形势川。史学文纵——东周列国形势夷氏其后也。史学文纵——东周列国形势,《汉书·古今人表》作廖,当即蓼。史学文纵——东周列国形势川,梁履绳《左通补释》云:当即三朡,《潜夫论·志氏姓》黢川蔽夷并作朡,其证。案三史学文纵——东周列国形势,见第八章第三节。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矣。妘姓邬、当即《左氏》隐公十一年“王取邬、刘、劳、邘之田于郑”之邬,在今河南偃师县。郐、今河南密县。路、逼阳,今山东峄县。曹姓邹、即邾。《公羊》《礼记·檀弓》皆作邾娄,今山东邹县。文公迁于绎,在邹县南。又有小邾,国于郳,在今山东滕县。莒,都介根,今山东胶县。春秋初徙莒,今山东莒县。邹、莒皆战国时灭于楚。皆为采卫。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而又无令闻,必不兴矣。斟姓无后。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芈姓夔越,韦《注》曰:夔越,芈姓别国,楚熊绎六世孙熊挚。案参看第二章第六节。不足命也。蛮芈蛮矣。史伯曰:“荆子熊严,生子四人,叔熊逃难于濮而蛮。”韦《注》谓即指此。参看第二节。惟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盖祝融之后,本居今河南、山东、江苏三省间,其后皆滋异族,而湖北西境,南郡、南阳之间,古所谓周南之地者,乃转为其发荣滋长之区也。

春秋列国可考见者,又有任、今山东济宁县。宿、今山东东平县。须句、今东平县东南。颛臾,今山东费县。为大昊后。郯为少昊后。今山东郯城县。薛今山东滕县南。与南燕今河南汲县。为黄帝后。唐为尧后。今湖北随县西北。春秋定公五年(前505)灭于楚。陈今河南淮阳县。与遂今山东宁阳县。为舜后。杞、今河南杞县。成公迁缘陵,今山东昌乐县。文公迁淳于,即州,地见前。战国时灭于楚。郐今山东峄县东。春秋襄公六年(前567)灭于邾。及越见第六节。为禹后。宋今河南商丘县。与谭、今山东历城县。萧今江苏萧县。为殷后。越为南方大国,宋、陈二等国,余皆小国也。以上释地,略本《春秋大事表》。

春秋大国,时曰晋、楚、齐、秦,其后起者为吴、越,至战国而河北之燕亦强,皆当日缘边之地也。泰岱以西,华岳以东,大行以南,淮水以北,为古所谓中原之地,鲁、卫、宋、郑、陈、蔡、曹、许,错处其间,皆不过二等国。余则自郐无讥矣。是何哉?梁任公谓诸大国皆逼异族,以竞争淬厉而强,见所著《中国之武士道序》。可谓得其一端。居边垂,拓土易广,当为其又一端。而文化新旧,适剂其中,尤为原因之大者。盖社会之所以昌盛,一由其役物之力之强,一亦由于人与人相处之得其道。野蛮之族,人与人之相处,实较文明之族为优,然役物之力太弱,往往不胜天灾人祸而亡。文明之族,役物之力优矣而人与人之相处,或失其宜,则又不能享役物之福,而转受其祸。惟能模放上国之文明,而又居僻陋之地,社会组织,病态未深者,为能合二者之长,而寖昌寖炽焉。此晋、楚、齐、秦诸国所由大乎?此义也,他日尚当详言之。今先于此发其凡。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gyy/2337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