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东汉时期的战争特点和杰出将帅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6-05 21:37:54 0


一、东汉时期的战争特点

东汉时期的战争,无论在战争规模、战略策略的运用,作战形式与样式等方面,均逊色于西汉时期。因而,在作战思想、指导艺术、治军观念等问题上,也无明显特色,仅粗略概述如下:

一、战略上的稳扎稳打各个击破东汉开国之君汉光武帝刘秀,在取得初建政权的胜利之后,除了与势力仍相当强大的更始政权作战外,还面对一些割据势力。这些割据势力,均有相当的实力,控制着大小不等的州郡面积,成为阻碍刘秀统一全国的障碍。其中主要的有割据睢阳一带的刘永;割据昌虑一带地区的董宪;割据临淄一带地区的张步;割据东北部地区的彭宠,割据西北地区的隗嚣、卢芳;割据河西走廊一带的窦融,割据南方地区的董诉,秦丰以及割据蜀地的公孙述等。

刘秀对如此众多的敌人,不是四面出击,而是首先消灭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更始政权,争取在中原腹地站稳脚跟,然后根据自己实力的发展,再逐次消灭其余割据势力。刘秀在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称帝于河北部城之后,根据当时的战略形势,首先将打击的矛头指向了占据洛阳,长安的更始政权,至十月初击降了洛阳更始军。接着于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向称帝于睢阳地区的刘永进击,至建武五年(公元29年)春,歼灭了刘永集团后,兵锋旋即转向了昌虑地区的董宪。待董宪行将覆没之际,又以建威大将军耿算率军平定了张步。建武六年(公元30年),刘秀亲至长安,调集精兵勇将,向盘据西北势力最大的隗嚣集团进攻。经近4年的苦战,终于歼灭了隗嚣集团;最后,才将锋芒指向了称帝于巴蜀地区的公孙述。东汉王朝在这些重大战略行动中,策划周密,稳扎稳打,歼灭一个,再及其余。表现了相当高超的各个击破的战略思想,使其从容不迫地达成既定的战略企图。

二、政略、战略、策略思想紧密配合东汉王朝在其开国和统一战争中,常常根据时间、地点、作战对象以及双方形势的变化,交替运用政治攻心、分化瓦解、军事打击,招降利诱等等手法制服敌人。刘秀集团在消灭河北地区各种敌对势力时,由于正确区分了利用谁、争取谁、打击谁,使其战略策略思想的运用颇为得心应手。因此,尽管其刚入河北地区时兵微将寡,势孤力单,但很快便扭转了局势,一一制服了对手。

铜马起义军是一支相当强大的农民起义军,是刘秀在河北地区的劲敌。刘秀坚持以军事围剿和政治利诱相结合的手段,制服了这支军队,顷刻之间成为数十万大军的赫赫统帅,获得了“铜马帝”的称号。

东汉在夺取更始王朝京都洛阳的决战中,面对更始30万大军驻守于城坚池深的洛阳城,深知以武力硬攻难以奏效。于是,先对更始两员主将施展离间之计,借刀杀人,除去了李轶,诱降了朱鲔,轻取洛阳,为刘秀集团全部进占中原腹地,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盘据西北地区的隗嚣,占有山川地势之险,兵精粮足,文臣勇将济济一堂,且南连巴蜀,背依今青海地区的诸羌部落,成为东汉统一西北和巴蜀的最大障碍。东汉为征服这一强大对手,除了调集精兵勇将10多万大军外,也采取了分化瓦解、政治诱降等手段。东汉王朝在进军之前,首先收买了隗器的大将马援,并通过马援劝降隗器及其他将领。同时,又派人诱降了隗嚣侧背的另一割据势力窦融,最大限度地孤立了隗嚣的顽固势力后,才发动攻击,经过多次交锋,终于歼灭了隗器集团,为进军巴蜀扫平了道路。

三、重视战略基地的作用东汉王朝的起家之地,是当时的河北地区。这一地区包括今黄河以北的河南、河北、山西等省的部分地区,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虎踞黄河之滨,距京都洛阳仅一河之隔,退可以险拒守,进可直捣洛阳,长安两京。东汉王朝看到这一地区对其争夺天下的重大战略意义,因而,特别重视这一地区的经营,以使其成为巩固的战略基地。

刘秀为经略河北,以其得力将领寇恂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并嘱托他说:“河内完富,吾将因是而起。昔高祖(指刘邦)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土马,防遏它兵,勿令北度而巳”。接着又以大将冯异为孟津:降军,屯兵于孟津渡口,以阻止更始军渡河北上,刘秀正是由于巩固了河北这一重要的战略基地,使其兵精粮足,进退自如,很快兵临洛阳,进占长安,进而成为争雄天下的霸主。

四、多种战术手段并用,指挥艺术有了一定的提高东汉时期的战争,继承和发扬了历代战争中所使用的许多作战手段,不少将领在战争中表现了一定的指挥才能,诸如集中兵力,后发制人,远程奔袭,声东击西,瞒大过海,欺诈伪装以致暗杀敌军将领等等,均运用得相当巧妙。

东汉王朝在更始二年(公元24年),镇压铜马农民起义军时,分析了铜马军的具体情况,任凭其反复挑战,采取坚壁不战,断绝铜马军粮食补给的对策。三旬过后,铜马义军兵疲食尽,求战不得,只得撤走。汉军此时乘势追击,大败铜马军。建武四年(公元28年),东汉进击董宪军时,也是距敌百里之外,扎营驻守,不与敌军交战,只派兵监视董宪军的动向,待董宪军粮尽退走之机,立即挥军追歼,一举将董宪军击破于昌虑。人将耿宾击破张步、来歙进击隗嚣均相当成功地采取了这一战法。

一些奇袭成功的战例相当出色。建武八年(公元32年),东汉军在进攻隗嚣的重要战略城邑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陇城镇)时,汉将来歙熟知隗嚣军的虚实,乘隗嚣军疏于戒备之时,率精兵2000,迂回山中,伐木开路。出敌意料,一举攻占略阳,隗嚣闻讯,大惊道:“何其神也”!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东汉军南下进攻巴蜀地区的公孙述时的几次迂回奇袭也相当成功。当时,汉军统帅岑彭以部分兵力牵制公孙述军的主力,自率主力沿嘉陵江而下,复又折回江州,使敌人产生汉军撤退的假象。然后再暗中沿长江而上,突然进击防守于黄石的公孙述部将侯丹军,一举将侯丹击败。旋即日夜兼程,长途急进,直取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出敌不意地迂回至蜀军主力背后,即将逼近成都。公孙述大惊失色,以手杖连连击地惊呼“是何神也!”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了3年),班超等率三十六吏土出使西域,在与匈奴武装使团争夺鄯善时,利用夜间纵火,突袭匈奴军,一举威服鄯善,也是这方面的杰出战例。

军事间谍和诈谋手段的运用,也有许多生动的例证。建武三年(公元27年),汉将岑彭率军南征秦丰时,被秦丰大将蔡宏阻于邓地(今湖北襄樊西北)数月之久。为击败秦丰,岑彭故意于夜间下令紧急备战,向全体士卒和被俘的秦丰土卒宣告:明天一早即急袭西方的山都(今襄樊市区),并命人放松对俘虏的看管。一些俘虏连夜逃回向秦丰报告后,秦丰信以为真,急忙率部西调,准备迎击岑彭军。但岑彭却暗中率军东进,直捣秦丰的老巢。秦丰大惊,再回军东向,已为时过晚,终于被岑彭大败。在东汉军平定公孙述的作战中,公孙军连遭失败。公孙述为扭转颓势,先于北线战场,派刺客刺杀了汉军大将来歙,后来,当岑彭军逼近成都,公孙述于即将覆亡之时,又派刺客将岑彭暗杀。这两起暗杀对方统帅成功的事件,在古代战争史上颇属鲜见。

二、东汉时期的杰出将帅

刘秀:字东叔,东汉时期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刘秀自西汉末年起兵,加入绿林起义军后,即开始了长期的军事战争生涯。刘秀靠镇压和吞并农民起义军起家,而后,又在扫平割据势力中,成为东汉军队的最高统帅,他做为东汉时期战争舞台上的决策人物,既为中国的统一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又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军和作战经验。

关照战略全局的长远发展,周密地策划和推进每一个阶段的战争活动应当说,刘秀在起兵之初,并非就具备了长远的战略眼光,而是在战争实践中,增长了他这种统帅的必备才能。昆阳之战,莽军号称百万大军包围昆阳小城时,众人皆为当时的危急局面所吓倒。只有刘秀正确地估计了战略全局的形势,毅然率领10多个人冲出包围,调来援兵,一战而获得了带战略决战性的胜利,初步显露了他敢于和善于从战略全局上决策问题的才华。当刘秀以大司马的身分前往河北地区扩大更始政权势力的时候,这种驾驭战略全局的能力便更加显露出来。他在河北地区初步打开局面后,就处处注意为自己称帝,实现恢复汉家帝业的宏图做出了长远的战略安排。他在河北地区把三方面的势力,均敝为自己的敌人,即农民起义军,王芥政权的势力,更始政权的人马。利用谁,打击谁、先消灭谁、再消灭谁、最后消灭谁,都是全局在胸。当河北地区大局即将确定之时,他的目光早巳转向了长安和洛阳的更始大军;在更始与赤眉军火并之时,他又做出了下一步彻底消灭赤眉军的作战谋划;在他向东扫除割据势力时,即想法排除西方可能出现的威胁;当他进攻隗器统治的陇地时,又预见下一步攻取蜀地的作战困难。他得陇望蜀,一步一个脚印,周密部署,环环相扣,始终把握着战略全局的发展情势,胜券稳操于手。

政略、战略、策略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交替运用经略河北之初,是刘秀最困难的阶段。他虽,然由手昆阳大战,威名远扬,但他初入河北,势孤力单,既无雄兵,又无战将,他就依靠政治攻势,笼络吏民,收买人心,建立自己的权威。据《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记载,刘秀持节到河北后,巡视郡县,考察官吏,“辄见两千石,长吏、三老、官属,下至佐史”,“辄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复汉宫名,吏人喜悦,争持牛酒迎劳”,很快便获得了舆论的支持。当刘秀集团有人考虑用决开河水冲淹赤眉起义军时,尽管刘梦寐以求要消灭这支力量强大的农民武装,但他却从收买人心出发,认为决堤放水过于残暴,拒绝了这一建议。当刘秀初步拥有了4000多人的武装时,他便首先击灭了最顽固的敌人。在他的武装力量连战皆捷,势力大大膨胀之后,便立即联合各郡的兵力,以军事围剿和政治利诱相结合的手段,收编了这支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他自己一夜之间,变成了几十万军队的统帅,获得了“铜马帝”的称号。

刘秀夺争洛阳,深知面对更始政权朱鲔、李轶等30万防守大军的严重局面,若以武力硬攻,结局如何很难预料。为此,他又是首先施展政治攻势,以冯异劝说李轶投降。当李轶决定投降刘秀后,刘秀又施展离间之计,将李轶投降的消息透露给朱鲔,结果借朱鲔之手,杀掉了李轶。接着又派人说降了朱鲔。就这样城坚池深、30万重兵防守的重镇洛阳,便被刘秀垂手而得。刘秀在宜阳地区最后消灭赤眉军的重兵集团和其统帅部时,他将六路大军部署完毕,当赤眉军精疲力竭,走进他重兵布置的包围圈时,刘秀并不急于出兵进击,而又是通过政治攻势,逼迫赤眉军自动放下武器,降服于他。在刘秀以后进行的消灭陇西割据势力隗嚣时,再一次将招降利诱与军事进攻结合起来,均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战略指导刚毅稳健,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刘秀在他十七八年指导战争的实践中,充分表观出一个优秀统帅应当具有的刚毅稳健的可贵气质,从不鲁莽造次,海战力求制胜敌人。因而,常常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牢牢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刘秀先命邓禹争夺关巾与赤眉军交战时,严令他不要与亦眉军硬拼,赤眉军缺乏军粮,军粮一断,必然东归,要以饱待饥,以逸待劳,才能消灭它。邓禹违背了刘秀的作战方针,结果吃了败仗。刘秀立即决定撤换邓禹,而以将军冯异代替邓禹。刘秀在命冯异出征时,明确告诫他一定要“以饱待饥,以逸待劳”,决不可轻敌冒进。冯异坚决贯彻了刘秀的指导方针。结果崤底一战,大胜赤眉军。刘秀在镇压铜马起义军时,根据铜马军粮食补给的情况,决定采取先派兵断绝铜马军的粮道,待铜马军兵疲粮尽退走之时,再行击灭它的作战方针。于是他“坚营自守”,铜马反复挑战,刘秀均按兵不动。一个月后,铜马军果然粮尽,起兵退走。刘秀此时,则抓住战机,挥部追山,大胜铜马军。刘秀在消灭割据势力董宪时,也是在争得了确有制胜把握时,才向敌人发起攻击,一战而胜。当时,刘秀已确知董宪军粮食不足,难以持久,粮断之时,必然撤走。于是,刘秀率军深沟高垒,拒不出战,耐心地等待战机。为时不久,董宪军阴因军粮断绝率军而走,这时刘秀立即指挥大军将董宪军团团包围,一举击破了敌人。刘秀在派吴汉率军进攻蜀地时,特别告坼吴汉,成都有10万众兵,决不可能轻敌,你应该坚守广部,待公孙述派军来征,假始敌人仍不敢来攻,你再率军转移至距离敌人较近的地区,仍设营坚守,一定要等敌人向你进攻,精疲力尽时,你再出击,便可稳操胜券了。吴汉开始没有按照刘秀的指导思想去办,硬攻成都坚城,吃了败仗。后来,改按刘秀的指示回师都坚守,引诱敌人前来进攻,最后,吴汉军终于一举攻克了公孙述的京城成都。

治军宽严适度,重赏轻罚,善于笼络军心刘秀治军有其严格的一面,也,有其宽容大度的另一面。他对于军队的纪律十分重视,凡是放纵军队抢掠的将领,刘秀均给以严厉的批评。侍御史杜诗,发现将军肖广纵容士卒在洛阳城内任意掠略。杜诗多次劝告肖广,肖广不听,杜诗未经向刘秀报告,即斩了肖广。刘秀对杜诗不但不怪罪,反而大加封赏,赐给杜诗以“戟”,授予他惩治不法将吏特殊权力。吴汉攻占成都后,纵兵烧掠公孙述的宫室。刘秀对吴汉严加训斥。刘秀这样做尽管引起一些贪婪之士的不满,但颇得正直将领和社会民心之赞扬。

刘秀对待犯有过失的将吏,只要不是屡犯不改,他都是坚持施之以教诲。刘秀在大司马吴汉率九将军镇压了檀乡农民军对功臣封赏时,还念念不忘地教育大家注意严格约束自己,刘秀说:“人情得足,苦于放纵,快须臾之欲,忘慎罚之义。惟诸将业远功大,诚欲传于无穷,宜如临深渊,如履薄水,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刘秀重赏轻罚的最大特点是赏赐时决不吝惜官禄钱财。博土丁恭见刘秀赏赐过重,有的一次封食邑四个县,便建议刘秀说,自古帝王封侯不过百里,太大了,不利于强干弱枝,现在封列侯四个县,不合古之法制。刘秀则认为:“古之亡国,皆以无道,未赏闻功臣地多而灭亡者”,坚持重赏列侯之功。

刘秀重贤、爱才,对于确有真才实学之土,每加重用,并给予他们施展才能的充分余地,因此有力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当然,这种余地也是有限度的,以不危害他的统治为前提。

总之,刘秀无论率军作战,平时的治军选将,都大有儒将之风。他长于“运筹帷幄”,一切决策都着眼于长远的战略利益,不失为古代封建帝王和著名军事统帅中军政兼备,智慧豁达,刚毅稳健之姣姣者。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冯异是刘秀手下的重要战将,他谦逊持重,从不居功骄傲,为刘秀和东汉王朝的建立屡建战功。范晔在其史著《后汉书》中旨出:“中兴将帅立功名者众矣,唯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可见冯异具有较为杰出的将帅之才。

长于韬略,不战而屈人之兵刘秀刚至河北地区不久,由于刘缩被杀,虽然非常悲痛,然而却深藏于心中。冯异此时,即查觉了刘秀的心情,婉言相劝刘秀解除痛苦,并乘势劝刘秀要胸怀天下,以图大业。冯异对刘秀说:“天下的百姓都对王莽政权深恶痛绝,多年以来即盼望汉室复兴。现在更始王朝腐败无能,它的将吏土卒所到之处,抢掠残暴,大失民心,天下百姓无所依靠,今将军受命,专至河北,以德政仁惠招降郡县,这是天赐之良机。昔日古人经历了殷纣王夏桀之残暴统治,才深知汤武之功的伟大。所以百姓在苦难之后,最渴望仁义之君的德政。现在必须抓紧时机,派出人员,巡视各个郡县,整顿吏治,体察民情,广泛传布你的恩惠仁慈,以争取民心”。刘秀立即采纳了冯异的建议,便和诸将领立即奔赴各地巡察,这为刘秀以后全部占有河北地区起了重要的作用。当刘秀基本略定河北地区后,即派冯异率军准备攻取洛阳。这时,洛阳正由更始王朝的舞阳侯李轶、廪丘王田立、大司马朱鲔、白虎公陈侨所统率的30万大军驻守。冯异兵少势弱,面对强敌,便以政治攻势离间洛阳守军,他暗中致书李轶说:“愚闻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畔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彼皆畏天知命,靓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接着又分析了一番更始王朝和李轶的处境,劝李轶弃暗投明。李轶深深为冯异的劝降所打动。遂决计降服于刘秀。自此之后,李轶便再不与冯异对垒,因而冯异之军顺利攻占了天井关,拔上党两城,又攻克了成皋以东13个县,逼降更始军10余万众。接着又大败将军武勃,斩杀更始军5000余人。李轶此时,均按兵不救。后来,又将李轶欲投降刘秀的书信,使人透露给朱鲔,朱鲔大怒,遂派人刺杀了李轶。这样,洛阳30万大军,实际上皆败在冯异的离间谋略之下。

善于独立决策,刚柔兼备冯异由于常常率军独立执行一些重大的战略任务,因而很善于根据总的战略企图制定出克敌制胜的正确决策,而在贯彻这些决策中,既刚毅果敢,又持重耐心,不怕困难与挫折。冯异在与赤眉军作战中,由于邓禹极力相请,他与邓禹率军吃了败仗,仅率数人逃回营内。他不气馁,不沮丧,立即收集散卒,整顿部队,先以少部兵力与赤眉军纠缠,待赤眉军兵疲之时,他立即以事先埋伏之身穿赤眉军服装的部队,四面包围了赤眉起义军,结果于崤底将赤眉军击败,逼降赤眉军8万余人。赤眉军经此一败,元气大伤,遂在宜阳地区无心再战,被刘秀迫降。建武六年(公元30年),刘秀派大将耿弁等,率军进攻隗嚣盘据的陇地,初战失利后,形势于汉军十分不利,大有乘势占领拘邑,危及关中之势。刘秀于是急派冯异率军进占邑,以杜绝隗嚣军东进的路线。冯异军尚未至邑,隗嚣果然便派遣将军王元,行巡等率军出陇地,行巡之军直扑枸邑而来。这时,冯异手下的部将都劝冯异说,敌军气势正盛,且由于新近获胜,兵锋难敌,不如就地止军,以便根据情况,再研究进兵枸邑的对策。但冯异坚定地认为,如若我军不进占枸邑,一旦敌军得手,三辅地区和京师长安将受到严重威胁,于战略全局十分不利。因而我必须急趋枸邑,然后据城坚守,以逸待劳,伺机破敌。冯异遂暗中率军潜入邑,然后紧闭城门,偃旗息鼓,以待行巡军。行巡军不知邑已被冯异占领,急奔枸邑,由于未加戒备,冯异挥军出其不意地对行巡军突击。行巡军惊慌失措,大败而逃,冯异军追击数十里。于是,北地一带的隗嚣诸豪长均背叛隗嚣而降汉。建武九年(公元33年),刘秀任命冯异为征虏将军,与公孙述的赵匡军对阵,坚持对抗一年多,终于将赵匡斩杀。随后,诸将共同进攻隗嚣之子隗纯统率的大军于冀地(今甘肃甘谷以东),久攻不下,众将都主张暂时退兵休战,冯异则坚持不动。并且在每次出战中,他都率军为诸军的前锋。冯异就是这样在战役指挥上,坚毅持重而屡建奇功。

治军威严而谦逊,深得吏卒敬服据《后汉书》,冯岑贾列传记载:“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沦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刘秀在争夺关中地区时,先派邓禹出征。邓禹由于数度败在赤眉起义军的手下,未能完成任务户便改派冯异率军接替邓禹。刘秀在赋予冯异任务时说:“你进军关中,千万不要攻略屠城,关键是在招抚安集。其余的将军不是不能打仗,最大的弱点就是喜欢纵兵抢掠,将军有统御吏卒的非凡才能,想你一定会严格军队纪律,不要给关中郡县带来兵祸之苦”。冯异果然不负刘秀的期望,所到之地,布德招降,深得当地吏民的拥护。弘农地区自称将军的10多个割据势力,均率众敬服于冯异。冯异进入关中后,很快便用兵威和德政扫平和降服了关中地区的群雄势力,威行关中。由于冯异长期镇守关中地区,因而,他在关中威信很高,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这些,都说明了冯异治军从政,都非常善于统御众人之心的卓越才干。

岑彭字君然,南阳枣阳人。岑彭在王莽时期,曾任新莽王朝的枣阳县代理县长,拼死与绿林起义军作对,屡次被起义军打败,在起义军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阳)时,岑彭顽抗到城中粮尽,人相杀吃的情况下,才投降了绿林军。此后,即跟随刘秀行动。由于他忠心耿耿,具有将帅之才,成为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中出类拔萃的人物。

足智多谋,善于以谋略调动敌人岑彭被刘秀任命为征南大将军,岑彭在连战皆捷后,于建武三年(公元27年),与据守于邓地(今湖北襄樊北)的割据势力秦丰大战。岑彭向其进攻数月,未能奏效。刘秀心中焦急,责令岑彭必须急速攻下邓地,消灭秦丰。情况紧急,岑彭来不及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于是定下了释放俘虏,让其自动传递假情报的办法,麻痹敌人,寻找敌人的薄弱环节,再行突击。岑彭为实现他的作战谋划,故意在晚上通报部队,紧急做好出击的准备,使人人皆知第二天黎明即重点攻击山都(今襄樊以西),同时,故意放松对秦丰战俘的看押,战俘便乘机逃跑,向秦丰报告了岑彭的作战计划。秦丰闻知,立即决定全军向西,进击岑彭军。岑彭侦知秦丰已经上当,突然改变原定进击方向,率军偷渡沔水,进至阿头山(今襄樊以南),猛攻秦丰部将张扬军。张扬毫无戒备,被打得大败。岑彭乘胜率军沿山谷间伐木开路,直插秦丰老巢黎丘(今湖北宜城北),一举击破黎丘留守的秦丰军。秦丰此时正在向西进击的途中,听说黎丘被袭,急忙率军回救。岑彭袭占黎丘后,预料秦丰必然回兵,便在东山设营,准备迎击秦丰军。果然,秦丰与其大将蔡宏,乘夜急攻东山岑彭军,岑彭军因预先已有充分准备,遂将秦丰的主力大军一战歼灭,斩杀大将蔡宏。

作战整体观念强,部署周密,用兵机动灵活通盘关照全局情况,进行周密的兵力部署是岑彭用兵的另一突出特点。因而,他与冯异一样,经常是独挡一面的最高军事统帅。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春,岑彭为进攻巴蜀的公孙述,早就制造了战船,训练水军,企图水陆并进,置公孙述于顾此失彼的境地。但大将吴汉却不同意岑彭的意见,主张舍弃水军,只用陆战。岑彭上书刘秀,刘秀深深赞同岑彭的建议,遂任命岑彭为南线作战的统帅,节制职位高于他的吴汉所部。当时公孙述以重兵防守今三峡,并在江中架起了浮桥,同时将圆木插入江中做为障碍,以图阻止岑彭的水军前进。岑彭详细布置了兵力,挥师乘风而上,直冲浮桥,进至桥边,岑彭军以火攻烧毁了浮桥和江中的圆木障碍,蜀将被斩,程汛被生俘,田戒率残兵退保江州(今四川重庆),岑彭军顺利进至江关(今四川奉节)。岑彭接着又兵分水陆两军,自率主力,神速迂回至公孙述的腹心;之地成都地区。正当公孙述即将全面瓦解之时,岑彭被公孙述派人暗刺身死,但公孙述很快便被刘秀军消灭。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一带)人。其祖先为战国时期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马援原为王莽政权的新成大尹,后被隗嚣请出,拜为绥德将军,最后才投奔刘秀。马援由于足智多谋和骁勇善战,深得刘秀的器重,他以戎马倥偬的一生,给后世树立了一个长于筹策,忠勇正直赫赫战将的形象。

长于筹策马援善于观察和分析战略大局形势,并据此提出恰当的作战策划,刘秀采纳马援的建议,常常导致作战的胜利。在汉军平定陇右割据势力隗嚣的作战中,马援建议以政治诱降与军事打击相结合的策略战胜隗嚣。马援仅率5000人马,往来于隗嚣一些将领中间做分化瓦解的工作,使一些将领从隗嚣集团中分离出来。汉军一路攻占了略阳(今甘肃清水北),刘秀自率主力向添(今陕西彬县)地进发,进至该地后,本欲继续前进。但大道已被隗嚣砍倒的树木所堵塞,诸将都建议刘秀暂时退兵缓进。刘秀进退维谷,于是再召马援问计。马援连夜赶至刘秀行营,刘秀立刻向马援述说了诸将的意见。马援分析了隗嚣的情况后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随即又以米堆出汉隗两军所处的山川地理形势,进一步指出诸军往来进退的必经道路,“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刘秀听后惊喜异常地说:“虏在吾目中矣!”黎明,刘秀即率军按昨夜的策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进至第一城(今宁夏固原)。隗嚣军遂被击溃,为刘秀平定隗嚣立了大功。据《后汉书·马援列传》记载,马援“闲于进对,尤善述前世行事。每言及三辅长者,下至阊里少年,皆可观听。自皇太子、诸王侍闻者,莫不属耳忘倦。又善兵策,帝(指光武)常言‘伏波(马援后被封为伏波将军——著者)论兵,与我意合’,每有所谋,未尝不用”由此可见,马援长于运筹帷幄的才华。

准确料敌马援在作战中,很善于掌握和准确地判断敌人的行动,因而,常常使他有效地采取制服敌人的主动措施。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由于一些羌族部落常常袭击金城(今甘肃兰州)以西的城邑,刘秀派马成率军前往屯驻征剿。但朝廷众大臣皆主张放弃金城破羌(今青海乐都老鸦城附近)以西地区。马援则认为,放弃金城以西地区,更会助长渚羌西犯,不如加固那里的城防,开发经济,吸引诸羌,诸羌定会不战自降。刘秀个分相信马援的判断和估计,即按马援的建议,命武威太守梁统将居于武威的金城人遣返金城郡各邑,修缮城脚,开垦水田,发展农牧业,不久郡中便呈现一片安居乐业,富裕丰盛的景象。随之,又派羌族一个首领杨封去塞外游说宣传,结果堵羌皆来和亲,武都地区的氐人,也部纷纷背离公孙述,投向马援,刘秀遂罢马成军。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马援奉命南征时,一举将五溪蛮夷击破,余部皆败散在山林中。当初马援等率军出征前,曾准确地预料,五溪蛮如果战败必将退逃壶头山,如若出现这种情况,马援将取捷路截住敌人的退路,不让敌人退至山高林密的壶头山中。结果恰如马援预料的一样,五溪蛮果然逐渐向壶头山撤退,马援便下令走捷径截击。但大将耿弁之弟中郎将耿舒却极力反对。他上书耿、刘秀,说捷径艰难危险,不如迂回数百里走平坦大道。等刘秀批准仍按马援的计划行事时,战机已经错过数月之久,致使马援令人痛惜地病故于壶头山的洞穴中。

镇定自若马援率兵征战,不管情况如何复杂,他均表现出镇定自若、泰然处之、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武都地区的参狼羌联合塞外诸羌部落,共拥众数十万户进袭边塞地区,杀长吏,掠略吏民,气势很盛。马援只率4000兵马前去征讨。至氐道县,羌军屯集山上,占据有利地势,马援兵居劣势。马援想,只要占据水草地区,羌军将不战自败。于是,他便从容地率军占据了低洼水草地区,不与羌军硬拼,结果羌军由于粮食水草断绝,数十万户羌众不得不退出塞外,另有1万多人投降马援,陇右地区的羌人叛乱遂不战自平。一次马援正与宾客饮宴,由于民间仇杀相斗,百姓惊慌,纷纷逃入城内。狄道(今甘肃兰州郊区)长急忙向马援报告说,羌人又发动叛乱了,请速关闭城门,发兵往击。马援听后哈哈大笑地说,羌虏决不敢再来犯我,遂命狄道长放心地回归其署衙。事后查明,果然,不是羌人叛乱。

马革裹尸的忠勇精神传之万世马援虽屡立战功,东征西杀,马不停蹄,十分辛劳。但他从不贪恋舒适安逸的生活,总觉得自己为国家贡献的太少。他在年青时经营农牧业,便将所得全部分给大家。他为官之后,每次均将得到的赏赐分给部下的吏卒,因而,深得众人拥戴。建武二十年秋(公元44年),他征南越交趾地区后胜利回师,众朝臣都向他道贺,他的挚友孟冀也向他说了些恭维话。马援便责备他说,别人恭维我,我不见怪,你不应当这样,当初伏波将军路博德也出征南越,立了那么大的功勋,才封赏数百户,而我并没多少功劳,却封赏甚厚,总感到十分不安。当匈奴来犯时,他激愤地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援的豪言壮语,掷地有声,过了一个多月,他便请求率军出征。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刘秀派武威将军刘尚征讨五溪蛮夷的作乱,刘尚全军被歼,马援此时已62岁高龄,他见国家危难,又立即请求率兵前往。本来,刘秀见他年迈,不允许他去,他却披挂上马,威风凛凛地表演给刘秀看他的行令指挥。刘秀深受感动,遂批准了他率大军前往。不料,这位为国家民族的统一大业奋战不息的杰出将领,却由于小人的破1坏,病逝疆场。他的“马革裹尸”的忠烈精神,成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英烈楷模。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地区)人。他投笔从戎,献身统一西域的事业30年,为我国西域地区重新统一于中国多民族酌大家庭之内,做出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贡献,奇迹般地完成经略西域50余国的艰苦使命,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实属一场旷,日持久军事和外交斗争相间的特殊战争。因而,他也在这场特殊的战争中,给后世留下了独特的作战指导思想和用兵艺术。

坚持奉行“以夷制夷”的战略西域地区距中原关山远隔,加之地域广大,气候恶劣,显然靠中原地区出兵出粮完成统一大业,实非力所能及。于是班超上书汉明帝称:“以夷狄攻夷狄,计之善者也”。“兵可不费中国而粮食自足”。班超这一以当地的人力物力资源,并且依靠当地要求统一的进步力量,进行统一战争的战略方针,是当时唯一正确的方针。班超在西域,从斩杀匈奴派往鄯善的使者,威服鄯善起,至他下书辞归止的30年的时间里,主要征战活动10余次,东汉王朝前后只派出过不足2000人,但仍然取得统一西域的彻底胜利,基本是仰仗了班超战略方针的正确。建初三年(公元78年)班超率疏勒,康居、于阗,拘弥等1万人攻姑墨石城;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班超调集于阗等国2.5万多兵马进击莎车;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班超又调集附近诸国的兵力,迎击月氏7万大军的进攻,永元六年(公元94年)班超调发龟兹、鄯善等8国之军7万多人进击蔫耆、尉黎、危须三国等大规模的作战活动,均取得了预期的胜利。

谋略策略的运用得心应手西域地区50多个国家,政情复杂,民俗各异,又时时面临匈奴势力的挑战,而班超身边只有36吏士,不靠正确的谋略策略,实属寸步难行。班超正是靠了他精于韬略的才华,常常绝路逢生,化险为夷,夺取了胜利。诸如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班超以巧妙的谋略擒杀了疏勒王儿题,在此之前班超以诱杀于阗巫者的果敢行动,镇服了于阗王广德,汉章帝元和三年(公元86年),班超设计于宴席之间擒杀疏勒王忠,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班超在攻打莎车国的作战中,面对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制造假情报,故意放纵俘虏逃跑传报消息的谋略,使支援莎车的龟兹、温宿等国的5万大军,被诱分军,从而被班超率军各个击破,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班超面对月氏7万大军来攻的严重局势,在部将一片慌恐之中,他预设伏兵,斩杀了月氏派往龟兹求粮的使者,从而吓退了月氏的7万大军;汉和帝永元六年(公元94年),班超又-以兵威、谋略,擒杀了焉耆王广和尉犁王汛等人,顺利平定了焉耆、尉犁、危须三国。凡此等等,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班超高超的谋略策略思想。

勇识超人,善于出奇制胜班超之所以能以36吏士,纵横西域,除了其他方面的有利因素之外,他本身所具有的英勇无畏胆识过人的气质几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常常使他演出一幕幕出奇制胜的活剧。班超刚刚出使西域,便遇到鄯善国王欲投靠匈奴来使的危急场面。他正确分析了形势,当机立断,突然袭杀了匈奴全部使者,逼降了鄯善王,挽狂澜于既倒。这次事件,使班超成了后世有口皆碑的传奇人物。

班超以41岁的中年出使西域,奋战30年而不息,甘愿在“胡天八月即飞雪”的西域地区苦斗,驾驭着变化莫测的政治和战争的风云,还靠了他忠诚为国家民族统一事业的献身精神。汉章帝即位之初,考虑到班超在西域势孤力单,本来已下诏命班超回归。但班超为了进一步完成统一西域的神圣使命,置君命于不顾,一直坚持把西域治理得安定繁荣之后,才以“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的垂暮之年而请归。回归仅一个多月,这位忠良之将,便溘然长逝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477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