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汉匈天山战役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6-05 17:24:36 0


一、天山战役前汉匈双方的基本形势

汉匈自浚稽山之战以后,形势又日渐趋于紧张,虽然在浚稽山之战中,匈奴取得了歼灭汉军2万余人的胜利,但这并不标志着汉王朝势力的衰落。这次纯属偶然因素的作战行动,是由于一些意外事件而失败,西汉王朝消灭匈奴、统一我国北方和大西北的决心并未因此而有丝毫动摇,为达此目的,许多措施仍在抓紧施行中。

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王朝命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修筑城列亭障,以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率兵驻守,命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今内蒙古居延海附近地区)上。

匈奴儿单于立3年而死,由于其子年幼,匈奴贵族集团立其叔父乌维单于之弟句黎湖为单于。句黎湖单于即位后,即派兵进袭定襄,云中,杀掠数千人,杀死汉两千石官吏数人,并破坏光禄勋徐自为所筑之城列亭障。匈奴同时命右贤王入袭酒泉、张掖,掠数千人,意在破坏汉之屯戍政策。汉派任文率军救援,击退匈奴右贤王军,收复被占之地区。

太初三年冬,汉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征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锡尔河上游一带地区)后,胜利回师,匈奴想乘李广利军回师的机会,截击李广利军,因见李军兵威势壮,未敢动手。匈奴句黎湖欲攻取受降城,尚未进兵,即病死,由其弟左大都尉且侯即单于位。

二、天山战役的起因

西汉王朝由于击败大宛,斩大宛国王而归,威震诸国和西域地区,西域诸国纷纷脱离匈奴,而臣服于汉。汉的势力大大增强,匈奴势力进一步削弱。这时汉武帝想趁势再进击匈奴,便于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下诏说:“高皇帝(指刘邦)曾受匈奴平城围困之耻,高皇后(指吕后)受到匈奴书信的侮辱,过去齐襄公曾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从而明确宣布了与匈奴决战到底的决心。

匈奴且侯单于,见汉朝气势正盛,惧怕遭到汉之进攻,便对其臣下说:“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并将过去所扣留之汉使者不愿意投降的人统统归还于汉,路充国等此时即被放回,浞野侯赵破奴一年后也逃回。汉王朝为匈奴的卑词和友好表示所感动,遂派苏武、张胜、常惠为正副使者前往匈奴,以重礼厚币赠单于。他们到了匈奴后,副使张胜因秘密与汉投降匈奴者策划劫持单于阏氏归汉,不料事机败露,三人皆被匈奴扣留。且侯单于自此以后,日加骄狂,不时流露出与汉相抗衡的情绪。因而,汉武帝决计向匈奴发动进击。

三、汉匈两军天山战役作战序列

汉军

贰师将军李广利

因杆将军公孙敖

强弩都尉路博德

骑都尉李陵

假司马赵充国

兵力骑兵5万至6万人

匈奴军

且侯单于

右贤王

兵力估计骑兵5万人以上

四、汉匈双方作战策划

汉军为消灭匈奴右贤王的势力,保障其至西域通道的安全,进一步切断匈奴与西域一些国家的联系,以主要兵力进攻居于酒泉、敦煌以北地区的右贤王军,同时再以部分兵力出西河和居延以北,深入匈奴境内,寻歼匈奴军。为此,汉军决定:向天山方向进击,以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3万骑兵出酒泉,骑都尉李陵率步骑兵5000人,为李广利将军的辎重护卫军。

以因杆将军公孙敖率一部骑兵出西河,向涿涂山(亦称涿邪山)进击,与强弩都尉路博德所率之骑兵部队会师于此。

匈奴且侯单于本部的兵力远在今阿尔泰山以北地区,匈奴为竭力保住其右部的势力范围,常以游击骑兵活动于汉匈酒泉、敦煌边境一带地区,并伺机以机动骑兵支援其右部的作战。

五、汉匈天山战役作战经过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广利所率的3万骑兵部队沿天山北路进击匈奴,顺利击破右贤王军,斩杀匈奴军万余人,胜利回师途中,进至今新疆伊吾地区时,突然遭到单于主力军的包围袭击。李广利军势弧力单,苦战数日,粮食已尽,死伤十分之六七,仍不得解围。李广利遂命令假司马赵充国率精勇骑兵数百人在前面突围,李广利率主力随后跟进,经过拼力冲杀,才得以突围。赵充国负伤20余处,李广利军仅剩1万多人而归。

因杆将军公孙敖所率之军于西河郡出塞后,一直进至涿涂山地区,未遇匈奴军的抵抗,转而回师。强弩都尉路博德出塞后,也顺利进至涿涂山地区,与公孙敖军会合后,同样未经战斗而归。

李陵所率之5000步骑军,由于李陵不甘于做辎重护军,主动向汉武帝请求先出兵北进的要求,李陵决心以少胜众,以5000步兵和少量骑兵直捣单于庭。于是,武帝命李陵九月率兵出居延。李陵军北进1000多里,至今阿尔泰山以北(今蒙古巴彦洪戈尔地区图音河下游一带),与单于本部军8万多骑兵遭遇,双方展开激烈战斗。由于李陵曾对其所率部队进行了艰苦的射术训练,加之部队多为荆楚之勇武侠士,因而作战非常英勇,匈奴军将李陵部队包围于谷地之中,李陵以大车为营,以弓箭猛射匈奴军,匈奴兵应声而倒,李陵军与匈奴兵大战数个回合,前后共射杀、斩杀匈奴兵1万多人,匈奴兵对李陵军的英勇拼杀和射术的准确,非常惧怕。因而,也不敢死追硬打。李陵率军且战且走,后从李陵军被俘人员中得知,李陵军弧军无援,才将李陵军团团包围于大山之中,李陵军粮食和弓矢已尽,最后只得让全军散走,李陵遂投降匈奴。

六、天山战役后汉匈双方动态

汉武帝对汉军的战败很气愤。但对赵充国率敢死之士奋勇突围,却大加赞赏。武帝特于战后召见赵充国,亲自查看他的伤势,晋升赵充国为中郎,迁为车骑将军长史。

汉武帝就李陵投降匈奴一事问群臣的意见,大家都认为应当判李陵之罪。汉武帝又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则认为:李陵有国士之风,他以不足5000人马,与敌数万人而战,矢尽粮绝,杀敌过万,古代名将也难与其相比,不应判罪。汉武帝听罢司马迁的话,非常气愤,立即给司马迁定了宫刑之罪。我国历史上这位最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就是在身受宫刑之后,完成了他永世不朽的伟大历史巨著《史记》的。

汉匈天山战役评述

汉匈天山之战是一个规模不大的战役,汉军以5万多兵马三路出击,遭遇匈奴主力,损失兵力2万多人,为汉武帝与匈奴作战以来第一次惨重的失败。汉军的失败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的因素。

西汉王朝自漠南战役、漠北决战取胜后,曾处于它的武功鼎盛之时,但国力已耗损殆尽。此后,虽然与匈奴经过十六七年的休战状态,汉之国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汉武帝又发动了对其他方向的一些战争,显然,并未达到汉武帝当政前期的强盛局面。因而,汉王朝发动天山之战,实际已处于兵不精,粮不足的状态。更可怜的是李陵率5000步兵,仅能拨给其极少数马匹,已到了捉襟见肘的程度,这和匈奴强悍的优势骑兵集团相比,取胜的希望自然十分渺茫。

战略上轻敌,是这次战役失败的另一重要原因,几路大军弧军而进,尤其是李陵军仅率步卒5000,深入匈奴单于本部地区,这样,一遇匈奴主力集团,难免不被个个击破。

李陵兵败降敌,历来是一些史学家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其实,两国交兵战败投敌,这本是无需辩驳的错误。即令是在古代的封建社会里,也是定斩不赦之罪。司马迁为李陵辩解的那些理由,引起汉武帝的震怒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但汉武帝因此而对司马迁降下宫刑之罪,实乃迁怒于人,未免失之过严,这是引起后世对司马迁深表不平的根本原因。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475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