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驱逐匈奴战役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6-04 21:52:20 0


第一,秦北部边疆与匈奴之形势

秦统一六国,据有了燕、赵北部地区的全部疆域,这样秦、燕、赵北部就连为一体并与东胡和匈奴接壤。在秦统一六国作战时,无力北顾,燕、赵两国也倾全力与秦交战,对北方的防御力量大为减弱,匈奴此时即乘虚南下,其兵锋已达阴山、九原、云中。秦之上郡、陇西等地边境也常遭匈奴袭掠,严重威胁关中和都城咸阳的安全。秦既已灭亡六国,对北部边疆的安全自然引起了充分的重视。

生活于中国北方与秦王朝接壤的少数民族,至秦统一六国前后,已逐渐融合为东胡、匈奴。月氏三大民族,并以匈奴最为强大。匈奴部族主要居住于蒙古高原地区。匈奴单于头曼为一世之雄主,他雄心勃勃,常以武力征服周围弱小部族,多年来,与赵、燕、秦交兵于三国北部长城内外,成为三国之大患。它已占有了现今之辽宁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宁夏等一带地区。匈奴已将东胡部族全部逐赶于燕山以东,将月氏部族逐赶至祁连山以西地区,并进占河套水草丰茂地区,人强马壮,经济繁荣,且男女老少长于乘骑,勇猛凶悍,具有相当强的野战机动作战能力,成为北方各国最难对付的敌手。

第二,秦对匈奴作战之策划

秦在统一六国之前,秦,赵,燕三国北部地区长期受到匈奴等部族的袭掠,边境地区烽火连绵不断,人民生命财产经常处于朝不保夕的状态之中。当时除原赵将李牧防守代郡期间堪与匹敌之外,各国既无征战匈奴的精兵勇将,也无对匈奴作战的长期有效的战略,多以筑长城单纯防御为主,战略上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局面。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为消除来自匈奴的侵袭,寻求对匈奴作战的策略,于公元前二一五年就亲自沿边境地带巡视,对秦皇岛、右北平郡(今河北省东北部),渔阳郡(今河北省北部地区)。上谷郡(今河北省西北部)、代郡(今山西省东部)、雁门郡(今山西省西北部)、上郡(今陕西省北部)等等地区的情况做了实地察看,进而确定了对匈奴作战的战略:(一)从内地移民充实边境地区,开发边境地区的经济,以增加战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二)修筑从内地通往边境的道路,为调兵运粮提供可靠的保障;(三)连接秦、赵、燕之长城,使之成为绵亘不断的防护屏障;(四)加紧战争准备,收复失地,彻底战胜匈奴,永保边疆巩固。

秦军按以上战争策划,在完成战争准备的基础上,确定了以下具体作战计划:先将侵占陇西河套之匈奴赶到贺兰山脉与狼山山脉以西,将侵占赵边境地区之匈奴驱赶至赵筑长城以北,秦以大部兵力进击河套北部,以一部兵力由北地郡(今甘肃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相连地区),进击河套南部,收复河套地区后,主力由河套北部地区渡过黄河,向高阙(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北)、狼山山脉进军,一部兵力由河套西南地区渡河,向贺兰山方向进军。

第三,北征匈奴的作战经过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开始了对匈奴的作战。蒙恬自率主力,经过现在的陕西榆林向河套北部地区进发,一部兵力出萧蒹关直趋河套南部地区,秦军由于进攻突然,来势迅猛,加之匈奴在河套地区兵力有限,匈奴难以形成有组织的抵抗,秦军遂将河套地区的匈奴部落扫除,顺利进占河套地区,黄河南岸尽为秦收复,泰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春,秦军主力由五原渡过黄河后,迅速进至狼山山脉。一部兵力渡河后攻占贺兰山地区。秦军兵威势猛,匈奴在秦军的打击下,深为恐惧,向北方逃走。至此,秦、赵原边境地区全部被秦收复。秦驱逐匈奴之战胜利结束。

第四,驱逐匈奴的战后措施

蒙恬收复原被匈奴所占地区后,设立九原郡,郡治在今内蒙古之五原县。该郡共辖四十四个县。为巩固盾方领土,秦始皇命蒙恬率军加修由高阙沿阴山山脉至云中原赵国之长城,并新修由高阙沿狼山至榆中之长城,同时责令云中、代、上谷、渔阳、右北平等郡组织人力加修与连接燕赵原长城,经过多年修筑,长城逐渐连接成秦北方一道绵延巍峨的防御屏障。

秦始皇为镇服匈奴,命蒙恬军长期驻守于塞外,并命自己的长子扶苏做蒙恬的监军。匈奴由于惧怕蒙恬军,自此战之后,一直不敢侵犯秦之边境,但蒙恬死后,匈奴又卷土重来。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4699.html

下一篇:征南越战役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