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秦国和秦帝国——后汉思想的价值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15 08:57:18 0


从西历纪元开始到第3世纪最初几十年,汉帝国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周期:从前汉灭亡,经过后汉的光复和盛衰,到后汉的崩溃。汉代思想家的态度经历了它自己的演变过程:从扬雄对王莽的新朝的热诚和他确信人的智力的优越性,到荀悦为帝国体系及儒家学说辩护和他对现实的悲观看法。尽管这些思想家受到衰落中的帝国的政治结构的限制,他们也可能因为他们不能提供具有普遍吸引力的宏大景象,或对汉代积累起来的灾难提供有效的长期补救办法而受到责备。他们也不能建立一种思辨体系,也就是曾经引起他们前辈极大注意的那种涉及普遍问题和范畴的抽象思维。但是,如果人的精神是由于其理解现实的能力,或由于其自我批评的能力而被看重,那么,东汉思想家对他们那个时代的特殊困境表现出了非凡的感受性,注意到了它的变化多端的细节,痛苦地预见到了它的悲剧结局。他们有勇气和正气批评帝国政权和儒家正统,并反对他们自己的集团的利益。

法家传统的长处在于它对国家和公益问题的注重实用的看法;它的短处在于为君主唯我独尊的权力和臣民卑躬屈节的服从辩护。道家传统的价值在于它对超越和精神自由的想象,以及它对世俗权力和利益的蔑视;它的缺点在于避开世俗问题,以及它鼓励虚无主义和逃避现实。儒家学说的功过为数更多,变化也更多,本章的概述已予证明,而本章只涉及后汉儒家学说两百年的历史。儒家学说,即使在其后汉时的衰落阶段,也显露出广泛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可以看做它的重大的长处,也可看做它的根本的缺点。

儒家学说的灵活性表现在它对复杂的人性研究的关心。自从孔子要求对人性研究特别注意,儒家学者就从未停止对某些问题的关心,可是人性问题仍和以前一样难以解决。这些问题涉及人性的含义和概念,人的道德的和非道德的本性,人的修养和改造的可能性,人在精神、道德、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内的处境。这些复杂的问题需要范围广泛的探讨——实用主义的或理想主义的,一般的或特殊的;它们还引出种种态度——乐观的或悲观的,进取的或退缩的。因此,其范围既包括了法家学说也包括了道家学说的思想流派。儒家中庸调和的理想以及它的妥协、容忍的劝导,虽然不那么堂皇,对于它的任务却是适合的。

后汉思想缺乏古典思想和汉代初期思想那种有创造力的大气魄,但它包含更多的见识和智慧。古典时代和汉初的思想家给正在形成的统治权打下了理智的基础,但是既没有预料到僵化中的政体积累起来的问题,也没有预先想到他们的思想在受到现实考验并转变成为教条时的含义。

后汉思想家面临许多进退两难的困境,诸如自主与从属,不变与变,或者自我与社会或国家之间的矛盾,超凡出众与大众性之间的矛盾,或者圣智与君主地位的矛盾。这些矛盾受到诸如法家学说的官僚政治倾向、道家学说的个人和社会的本质和儒家学说的家庭倾向性等基本因素的抑制。这些便是在后汉时期变得具体化了的,在汉以后的时代继续吸引中国人的心智的争论。

谢亮生 译


陈启云:《荀悦(公元148—209):一个中世纪早期的儒家的一生和反省》(剑桥,1975),第10页以下。

顾炎武:《日知录》(万有文库本)第5册,第39—40页。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1955),第1页以下。

有关陆贾和他与董仲舒的关系,见本书第12章《董仲舒和天的警告》;及第13章《道德的价值和秦朝的失败》。

关于这篇短论,见本书第13章。关于贾谊的主旨,也有略为不同的看法,见第2章《贾谊和晁错》。

《新书》卷五《保傅》,第3及以下各叶。有关此书见本书第2章。有关太子师保的设立,见《汉书》卷十九上,第733页(以及《汉书补注》卷十九上,第18叶的注释)。有关贾谊的著作,见江润勋、陈炜良、陈炳良:《贾谊研究》(香港,1958)。

《汉书》卷六,第159、172页(德效骞:《〈汉书〉译注》[巴尔的摩,1938—1955]第2卷,第32、54页)。

有关太学的大量人员,见《后汉书》卷六七,第2186页;卷七九上,第2547页。关于太学的位置,见毕汉斯:《东汉的洛阳》,载《远东古文物博物馆通报》,48(1976),第68页以下。

《汉书》卷六,第156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2卷,第28页)。

有关严助,见《汉书》卷六四上,第2775页以下。

《汉书》卷八八,第3593页以下。

本杰明·沃拉克:《汉代的孔子学说和孔子》,载戴维·罗伊、钱存训合编:《古代中国:早期文明研究》(香港,1978),第215—218页。

唐纳德·芒罗:《中国早期的人的概念》(斯坦福,1969),第Ⅷ 和15页。

陈启云:《荀悦和东汉的思想:〈申鉴〉译注,附导言》(普林斯顿,1980),第5—11页。

《汉书》卷七七,第3247页。

哀帝诏书:“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如淳注:“陈,舜后。王莽,陈之后。谬语以明莽当篡立而不知。”《汉书》卷十一,第340页。——译者。

《汉书》卷十一,第340页(德效骞:《〈汉书〉译注》第3卷,第29页以下);卷七五,第3192页以下。见本书第2章《世纪之末的风气》。

《太玄经》卷六,第6叶以下。

《法言》(《汉魏丛书》本)卷四,第1叶。

《法言》卷七,第2—3叶。

《法言》卷五,第6叶。

《法言》卷五,第2叶。

《法言》卷五,第2叶。

《法言》卷二,第3叶。

《法言》卷二,第6叶。

《法言》卷三,第1叶。

《法言》卷三,第3—4叶。

《法言》卷四,第4叶;卷五,第1叶。

《法言》卷三,第2及以下各叶。(引文据《法言》,与英文有所不同。——译者)

《法言》卷三,第3—4叶。

《法言》卷五,第1叶。

严可均:《全后汉文》卷十五,第8叶。

有关桓谭和他的著作的残存片断,见严可均:《全后汉文》卷十二,第7及以下各叶、第13—15叶;及蒂莫斯特·波科拉:《〈新论〉及桓谭的其他作品》(安阿伯,1975)。

波科拉:《〈新论〉及桓谭的其他作品》,第25页。

王充:《论衡》十六《讲瑞》,第256页(艾弗雷德·福克译:《论衡》,第1篇,第361页);波科拉:《〈新论〉及桓谭的其他作品》,第19页。

《全后汉文》卷十四,第8叶。

波科拉:《〈新论〉及桓谭的其他作品》,第239页。

《全后汉文》卷十四,第10—11叶。

《全后汉文》卷十三,第3叶;卷十四,第9叶。

《全后汉文》卷十二,第9叶。

《全后汉文》卷十三,第2叶(波科拉:《〈新论〉及桓谭的其他作品》,第5—6页)。

《后汉书》卷三十上,第1043页。

关于班彪,见本书第13章《班彪关于天命的论文》。

《全后汉文》卷二五,第6及以下各叶。也见本书第13章《道德的价值和秦朝的失败》和本章以上《儒家理想的衰退》。

《全后汉文》卷二六,第7叶。关于司马相如,见伊夫·埃尔武厄:《汉代宫廷诗人司马相如》(巴黎,1964),第198页以下;同上作者:《〈史记〉司马相如传译注》(巴黎,1972)。

《全后汉文》卷二三,第10—11叶。

《全后汉文》卷二三,第8—10叶;卷二六,第 1、3、6—8叶。班固:《白虎通义》卷一上,《爵》,第1及以下各叶;卷一上,《号》,第96及以下各叶;卷三上,《圣人》,第81—20叶(张朝孙 [音]译:《白虎通:白虎观中的全面讨论》第2卷,第528页以下);卷四上,《五经》,第7叶以下。

《全后汉文》卷二四,第2、4、6—8、9叶;卷二五,第2、4及以下各叶,第6—7叶。

《论衡》一《逢遇》,第1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30页以下);《累害》,第9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37页以下);《命禄》,第18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44页以下);《气寿》,第26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313页以下)。《论衡》二《幸偶》,第35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51页以下);《命义》,第41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36页以下)。

《论衡》二《吉验》,第77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73页以下)。

《论衡》四《书虚》,第157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240页以下);《变虚》,第191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152页以下);《论衡》五《异虚》,第203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161页以下);《感虚》,第216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171页以下);《论衡》六《福虚》,第253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56页以下);《祸虚》,第264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64页以下);《龙虚》,第274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351页以下);《雷虚》,第286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285页以下);《论衡》八《儒增》,第353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494页以下);《艺增》,第377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262页以下);《论衡》九《问孔》,第393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392页以下);《论衡》十《刺孟》,第452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418页以下);《论衡》十一《谈天》,第473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250页以下);《说日》,第487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258页以下);《论衡》十四《寒温》,第626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278页以下);《谴告》,第634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19页以下);《论衡》十五《别通》,第649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09页以下);《论衡》十七《是应》,第750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315页以下);《治期》,第766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9页以下);《宣汉》,第817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192页以下)。

《论衡》一《逢遇》,第7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35页以下);《命禄》,第19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44页);《命禄》,第19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41页);《论衡》二《率性》,第63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374页以下);《论衡》三《本性》,第123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384页以下);《论衡》六《福虚》,第253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56页以下);《祸虚》,第264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164页以下);《论衡》九《问孔》,第419页(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409页);《论衡》十《非韩》,第435页(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434页);《非韩》,第441页(福克译:《论衡》第1卷,第438页);《论衡》十二《程材》,第535页以下(福克译:《论衡》第2卷,第56页以下)。

见本章《儒家理想的衰退》小节。

《后汉书》卷六七,第2184页以下;卷七九上,第2545页以下;卷八一,第2666页以下;卷八三,第2757页以下。

对这些皇帝的评价,见本书第5章《关于汉王朝衰微的传统理论》。

《后汉书》卷三四,第1166页以下。

《后汉书》卷二七,第937页以下。

关于鲁恭和鲁丕,见《后汉书》卷二五,第873页以下、883页以下。关于张敏,见《后汉书》卷四四,第1502页以下。

关于陈宠,见《后汉书》卷四六,第1547页以下。关于陈忠的奏疏,见《后汉书》卷四六,第1558页以下。

关于王堂,见《后汉书》卷三一,第1105—1106页。关于左雄,见《后汉书》卷四六,第1558页以下;及本书第4章《和帝、殇帝与安帝统治时期》一节。关于李固,见《后汉书》卷六三,第2073页以下;及本书第4章《顺帝统治时期》。关于杨秉,见《后汉书》卷五四,第1769页以下。

关于马融,见《后汉书》卷六十上,第1953—1978页,及本书第14章《私学》。

《后汉书》卷四一,第1406页以下。

《后汉书》卷三二,第1125页以下。

《后汉书》卷四三,第1463页以下。

《后汉书》卷五二,第1725页以下;《全后汉文》卷四六,第4—7、10叶;并见本书第4章《桓帝统治时期》。

《全后汉文》卷四六,第2、3—7、12、13叶。

《全后汉文》卷四六,第12叶及第2、3—9叶。

《全后汉文》卷四六,第7及以下各叶。

《潜夫论》一《务本》,第14页以下,及本书第11章《商业和工业》。

《潜夫论》一《赞学》,第1页以下;《务本》,第19页以下。

《潜夫论》三《慎微》,第142页以下;《潜夫论》八《德化》,第377页以下。

《潜夫论》一《论荣》,第32页以下。

《潜夫论》一《贤难》,第39页以下。

《潜夫论》一《赞学》,第1页以下;《务本》,第14页以下;《论荣》,第32页以下;《贤难》,第39页以下;《本政》,第88页以下;《潜夫论》二《潜叹》,第96页以下;《潜夫论》三《忠贵》,第108页以下;《实贡》,第150页以下;《潜夫论》四《班禄》,第161页以下;《述教》,第173页以下;《潜夫论》五《衰制》,第238页以下;《潜夫论》八《明忠》,第356页以下。

《潜夫论》三《忠贵》,第118页以下。

《潜夫论》二《本政》,第88页以下。

《潜夫论》八《本训》,第365页以下。

《潜夫论》八《本训》,第371页。

《潜夫论》八《德化》,第372页以下。

《潜夫论》一《贤难》,第51页;《潜夫论》二《明暗》,第55页以下;《思贤》,第74页以下;《潜夫论》三《忠贵》,第114页以下。

《潜夫论》八《德化》,第371页以下。(以下引文见于《潜夫论》八《交际》,第347、350页;《德化》,第375页。——译者)

《潜夫论》二《考绩》,第72页。

《潜夫论》二《明暗》,第54页以下;《考绩》,第62页以下。

见本章第755页注2。

见陈启云:《荀悦:一个中世纪早期的儒家的一生和反省》,第13—18、24页以下;帕特里夏·埃伯里:《从〈四民月令〉看东汉的庄园和家族管理》,载《东方经济社会史刊》,17(1974),第173—205页;帕特里夏·埃伯里:《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族:博陵崔氏家族个例研究》(剑桥,1978);本书第11章《地方精英》。

《潜夫论》一《遏利》,第27—28页。

见毕汉斯:《汉代的官僚制度》(剑桥,1980),第11页以下;第8章《三公》和《九卿》。

关于多次“党锢”,见《后汉书》卷六七,第2183页以下;陈启云:《荀悦:一个中世纪早期的儒家的一生和反省》,第10页以下;第3章《宦官的作用》,第5章《大放逐(党锢之祸)》。

《后汉书》卷六七,第2187页。

关于荀爽,见《后汉书》卷六二,第2050页以下;卷七九上,第2554页;陈启云:《一个儒家巨子关于政治暴力的思想:荀爽对〈易经〉的解释》,载《通报》,54(1968),第73—115页;陈启云:《荀悦:一个中世纪早期的儒家的一生和反省》,第28页以下各处。

《周易荀氏注》卷一,第18叶。

《周易荀氏注》卷一,第23叶。

《周易荀氏注》卷一,第25叶。

见《九家易解》,第13叶。

《周易荀氏注》卷一,第25叶。

《前汉纪》卷二五,第5叶。

陈启云:《荀悦:一个中世纪早期的儒家的一生和反省》,第30—39页;也见本书第16章《汉代末年民间的道教》。

陈启云:《荀悦:一个中世纪早期的儒家的一生和反省》,第40—65页。见本书第5章《王朝权力的崩溃》。

《后汉书》卷六二,第2051页。

刘义庆:《世说新语》(《四部备要》本)卷一上,第15页(理查德·马瑟译:《世说新语》〔明尼阿波利斯,1976〕,第29页);《三国志》卷十三,第396页注2引《魏略》。(《三国志》注原文如下:“孙权称臣,斩送关羽。太子书报繇,繇答书曰:‘臣同郡故司空荀爽言:“人当道情,爱我者一何可爱!憎我者一何可憎!”顾会孙权,了更妩媚。’……”——译者)

陈启云:《荀悦:一个中世纪早期的儒家的一生和反省》,第56—65、163页以下。

《前汉纪》卷六,第6叶;陈启云:《〈申鉴〉译注,附导言》,第89页以下。

《前汉纪》卷六,第5叶。

<meta charset="UTF-8"> 第十六章 汉代至隋代之间的哲学与宗教 <link rel="stylesheet" href="../styles/0002.css" type="text/css">

公元2世纪和3世纪汉王朝的崩溃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困境,其结果是带来了中国历史上少见其匹的思想上的纷争时代,只有周朝末年(公元前4—前3世纪)、明王朝末年(公元16—17世纪)和20世纪的几次革命可与之相比。在这个时期,某些基本的哲学概念逐渐形成,它们都是后世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成分,并且是永不磨灭的。佛教当其于公元之初传入中国,并且从公元4世纪起就开始深入上层知识阶层的时候,突出了这些变化,与此同时又改变了这些哲学变化的重点。佛教被缓慢地改造得适合于中国人的心理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它既与道教相糅合,又被嫁接到道教之中,因此它就主宰了“中世纪”的中国,直到公元第一个千年之末都是这样。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549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