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大清风云——第二次鸦片战争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05 14:54:45 0

咸丰在宫中不停地发脾气,首先他把气撒到耆英的头上,痛骂耆英一顿后,让各部门给耆英议罪。恭亲王奕䜣主张将耆英定位绞监候,肃顺则主张立即正法。考虑几天后,咸丰决定让耆英自尽,耆英一死,咸丰心里好受了点。

亚罗号事件引爆战争

亚罗号只不过是一艘划艇,而且是由一个叫苏亚成的中国人制造的,谁也没有想到它居然成为引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苏亚成造了这个划艇后,将他卖给在香港居住了十年的方亚明,这艘普通的小船是中国人造的,卖的也是中国人。怎么就阴错阳差带来灾难了呢?

1856年10月8日,广东水师在江面发现了亚罗号,船上有十二名中国水手,官方怀疑这是一只海盗船,所以决定扣押起来,并将水手当成嫌疑犯带走。没过多久,船长过来了。这个船长是英国人肯尼迪。肯尼迪向英国领事巴夏礼求救,巴夏礼转告包令。

包令照会叶名琛,让他道歉放人,并保证以后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包令还提到中国水师扯下船上的英国国旗,这是对英国的极大侮辱。

亚罗号为什么挂上了英国国旗呢?要知道这是一艘中国船,要解开这个谜我们必须回到当时的时代。鸦片战争之后,清廷水师的无能暴露无遗,导致沿海地区海盗活动日益猖獗。很多商船为了免受威胁,纷纷在香港注册,向英国人缴纳注册费等,就能悬挂英国的国旗,受到英国海军的保护。

亚罗号曾经在香港注册,领到了英国执照。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英国的执照只管一年,过期作废。事发之时,亚罗号的执照已经过期了十多天。叶名琛以此为由,拒绝了英国方面的要求。

巴夏礼也承认执照过期,但是他把责任都推到清廷的头上,他说亚罗号虽然过期,但不是不想换执照,只不过受清廷水师的阻挠,没有机会去香港续执照而已,中国水师扯下英国国旗,总归是一个侮辱。

这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英国公使包令希望把事情闹大,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想在浑水中摸几条鱼看看。

叶名琛放人后,英方还不满足,包令要求叶名琛将和约补足,以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并公开道歉。叶名琛表示没有扯英国国旗这种事情,所以拒绝道歉。

随后,包令下令香港的英军出动,准备包围广州城。此时,叶名琛还没有意识到事态可能会扩大。

10月23日,三艘英国军舰越过虎门,攻占了猎德炮台。叶名琛听说奏报后,居然大大方方地安慰下人:“没事的,天黑了这些洋鬼子自然会识趣离开。”叶名琛还下令水师后退,避免引起冲突。

英军接连攻下了几个炮台,将军队开到广州城下,叶名琛才知道这次他们玩真的了。叶名琛下令中断一切对外贸易,以此逼迫英军撤退。英军不为所动,要求叶名琛出来谈判,允许英国人自由出入广州,叶名琛没理他们。

英军不耐烦了,开炮轰炸官署,士兵们都逃完了,叶名琛还端端正正地坐在里面,大有殉国之意。英军看叶名琛没任何反应,用炮火轰击广州城南面城墙,轰开了一个缺口。

29日,一百多名英军冲进广州城内,一百人自然无法占领广州城。不久,英军就退出城,在城外用炮火轰击,保持军事压力。逼迫叶名琛道歉,允许英军进城,叶名琛全部拒绝。

尽管压力很大,叶名琛仍然镇定自若,他鼓励广州军民杀敌,杀死一个英国人,赏银三十两。叶名琛相信他有办法制服这些洋人,只要拒绝通商,他们必定低头。

当然,叶名琛面临的最大的压力还是如何向咸丰交代,总不能跟他说广州城被英军轰破了吧!此时,叶名琛选择了谎报军情,他声称清军两次击败英军。击败还是小事,模棱两可。叶名琛居然说击毙了英军四百多人,围攻广州的英军加起来都没有四百人,他撒出这样的弥天大谎实在是让人心寒。这还不算,叶名琛甚至说击毙了英军的总司令。

叶名琛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他已经调集了两万人马,足保广州城无虞,美国和法国方面呢也很稳定,都觉得英军无理,不会支援他们的。

咸丰并不怀疑叶名琛所说的,但他还是很担心事态扩大,让叶名琛不要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尽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其实清军就没有打赢过,只是英军兵力少,无法拿下广州城,最后退到了凤凰岗。英军显然在等待援军,叶名琛却认为自己的计策收到了效果,英军知难而退。叶名琛志得意满地告诉咸丰,全面击败英军。咸丰自然高兴,但也有所担心,告诉叶名琛不要引起大规模战争。

直到广州城外围炮台已经完全被英军占领,叶名琛依旧报喜不报忧。

英国首相巴麦尊正在筹划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战争,派遣额尔金伯爵为远征军统帅,会同法国和美国一起对中国发动战争。

之前,法国传教士马赖在广西传教,被当地官员处死。法国政府要求道歉赔偿,叶名琛一概拒绝,法国方面也在准备对华采取武力。美国方面比较复杂一点,国内正在酝酿南北战争,加上美国对外战争必须经过国会的批准,所以美国没有加入战争行列,但表示在要求修约这事上与英法两国立场相同。

虎视眈眈的俄国

与咸丰同时代的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是一个沙文主义者,尼古拉一世好大喜功,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

1847年,尼古拉一世任命穆拉维约夫为西伯利亚总督,负责远东的扩张计划。穆拉维约夫到任后,积极安排向黑龙江一带移民,为以后重新划定边界寻找借口。

1853年9月,俄国与土耳其爆发战争,英国和法国支援土耳其,共同对抗俄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克里米亚战争。

1854年,穆拉维约夫带领两千多人,乘坐八十三艘小船沿着黑龙江而下,据说穆拉维约夫这次还带了两船的妇女。黑龙江副都统胡逊布截住了穆拉维约夫,俄国诈称只是想借道黑龙江,抄近路与英法联军交战。

穆拉维约夫威胁说:“我国跟贵国是睦邻友好国家,你如果还不放行的话,恐怕不是友好的表示吧!”

胡逊布手中兵不多,不敢与俄方发生冲突,只好放行。事后,他才知道这批俄国人原来是到中国领土上定居。到1857年,俄国人三次往黑龙江运输军民,在这里修建堡垒,屯兵。

清廷派黑龙江将军奕山跟俄国人交涉,奕山是道光的侄子,也是个不肖子弟。第一次鸦片战争之时,他担任靖逆将军,负责与英军作战。但他谎报军情,事后被道光察觉,将他革职圈禁,后来又发配到伊犁做将军。咸丰这次用奕山是希望他知耻而后勇,能够洗心革面,有一番作为。

孬种就是孬种,你不能指望他会突然变得强悍能干,奕山到了黑龙江后,在俄国人的淫威之下,一步步地妥协,并在1858年与俄国人签订《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的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送给俄国。穆拉维约夫超额完成业务,受到沙皇的嘉奖,提升为上将,晋为伯爵。

奕山的所作所为咸丰并不知道,当时咸丰正忙于和英法联军作战,哪顾得上黑龙江那边。不过,俄国人倒是自己到北京了,俄国大使彼罗夫斯基到北京要求清廷签订《中俄天津条约》。咸丰让肃顺跟俄国人交涉,肃顺态度非常强硬,拒绝跟俄国人交流。

彼罗夫斯基很不满,给清廷的军机处递交了一份文件,要求将乌苏里河至海口的中间地划给俄国。彼罗夫斯基还表示,如果清廷能满足俄国人的要求,他们会劝英法联军撤退的。

本来就是多事之秋,哪里经得起俄国人的恫吓,咸丰想,还是忍一时海阔天空吧!于是作出妥协,同意和俄国签订《中俄天津条约》。

俄国得到好处后,胃口变得更大,要求清政府在边界问题上作出回应,肃顺非常愤怒,拒不承认《瑷珲条约》。彼罗夫斯基说,你们明明跟我们签订了,怎么现在不认账?咸丰这才知道奕山的所作所为,立即将奕山革职,坚决不承认《瑷珲条约》。

彼罗夫斯基在北京的时候,穆拉维约夫继续在黑龙江搞移民,并重新根据《瑷珲条约》勘查中俄边界。

咸丰很生气,拒绝了俄国提供的军事援助。这时,俄国“支援”中国的武将伊格纳切夫已经来到了北京。他居然欺骗说自己是代替彼罗夫斯基谈判边界事宜的,彼罗夫斯基也点头称是。就这样,清政府跟一个没有外交头衔的人谈了一年。

双方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瑷珲条约》是否有效,肃顺说:“我们已经跟你们签订了《天津条约》,你们还想怎样。奕山是没有资格跟你们签订《瑷珲条约》的,他没有政府的授权证书,也没有正式关防,他做出这种违法越权的事情已经受到我们皇帝的惩治。所以《瑷珲条约》是完全无效的。”

伊格纳切夫则表示:“你们皇帝跟臣子的那些事情跟我们没有关系,条约已经签订了,就是合法的。”

伊格纳切夫还说:“我说你们皇帝要这么大领土有什么用呢?东北这块鸟不拉屎鸡不生蛋的地方对你们没半点用,反而会带来许多麻烦。如果你们给我们,我们就能保障你们东部地区的安全,还能让英法联军退兵。这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再说了我们两国可以深入开展贸易,这样不就可以补足你们财政上的亏空吗?”

肃顺说:“别装了,你们真有这么好心,不就是想侵占我们领土吗?东北是我大清的领土,不可能让给别人,别痴心妄想了。如果你们执意要这么做,我们会反击的。”

伊格纳切夫看肃顺态度强硬,屡次要求清廷换一个谈判代表。他当然不知道,肃顺此时已经是朝中重臣,深得咸丰的信赖。

有一次,谈判之时,肃顺大怒,将《瑷珲条约》的文本“啪”的一声掷在桌上,对伊格纳切夫吼道:“这几张破纸毫无价值,完全是一纸空文。”骂完之后,肃顺甩袖而去,酷毙了。

伊格纳切夫瞠目结舌,事后向清政府抗议说:“肃顺简直无礼之至,他如此对我简直是藐视俄国尊严,好歹我也是一个堂堂公使啊!我要求你们立即把肃顺撤掉,换上一个知书达礼的大学士。”

咸丰自然不理他,还是由肃顺负责谈判。

1860年5月,沙皇正式任命伊格纳切夫为全权公使,还建议他暂时离开北京,去为中国和英法充当调解人,或许能增加谈判的筹码。

伊格纳切夫在走之前,还给清廷下了一道最后通牒,限清政府三日之内对重修边界一事作出答复。清廷断然拒绝,这个伊格纳切夫也被气饱了,他南下之后,不但没有调解,反而极力怂恿英法联军发动规模更大的战争,还将京城一带的防御情况告诉英法联军。

果然,英法联军杀进紫禁城后,清政府丧失了谈判的筹码,被迫与俄国重修边界,割舍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可怜的叶名琛

这时,世界四大列强英国、法国、美国、俄国联手对付中国,再加上国内有太平天国和捻军的起义,清朝事实上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而且这次亡的很可能不只是政府,很有可能是整个国家。

1857年7月,额尔金伯爵抵达香港,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当然是跟中国政府交涉。不过此时印度那边正爆发起义,所以他只好赶往印度,先扑灭后院之火。叶名琛得知此事后,以为额尔金是软柿子,来香港不过是为了虚张声势,现在看吓唬不了人,只好跑到印度去。

叶名琛认为自己这招“以静制动”着实厉害,他相信不管英国人怎么逞强,迟早都会面对现实的。

叶名琛还没高兴多久,额尔金就回到了香港,这时英法联军已经集结在中国近海。

12月12日,开战之前,额尔金最后一次照会叶名琛,提出三项要求:一、允许英国人进入广州城;二、赔偿亚罗号的损失和马赖神甫事件的一切损失;三、立即进行修约谈判。额尔金表示,中方必须立即允诺英方的前两项要求,否则联军将攻打广州。

叶名琛丝毫没意识到这是最后通牒,他觉得英国人喜欢吓唬人。要说叶名琛对英国人一点也不了解也不是事实,他还是一个很注重搜集情报的人,他派出了大量的间谍前往香港搜集情报。这些情报虽然很多,但大多都失真了,中国的间谍只拿钱,太不敬业了。

叶名琛拒绝了对方后,十二天之内没见他们有什么动静,叶名琛相信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加上这几天他求神算卦,卦上所言全是大吉大利的话。叶名琛也给咸丰上了一道奏折,声称英国人已经求和,我们随时准备通商,趁着他们求和之际,斩断他们的一切要求,让他们以后老老实实地跟我们做生意。

咸丰收到奏折后,心里大安,心想这个叶名琛真能干。其实,咸丰收到奏折时,广州城已经惨不忍睹。

两江总督怡良从上海人那儿听到了广州的战况,知道叶名琛蒙骗了咸丰,但怡良不敢直接说出真相,因为叶名琛现在红得发紫。他只能含沙射影旁敲侧击地说出一些事实,果然不出他所料,咸丰完全不信他的话,还警告他不要为外国人造势,更不要扰乱视听,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广东巡抚柏贵上了一道奏折,算是为叶名琛辩护吧,语气和内容完全跟叶名琛一致。所以,咸丰对叶名琛所说深信不疑。

我们一定很奇怪了,叶名琛以前是一个不错的官员,也有大丈夫的气概,怎么现在变成这样一个满嘴谎话的人呢?说来这事也不是叶名琛的错,还是体制的问题,用流行的话说,叶名琛的谎言也是善意的,他是一个很自信的人,尤其对于自己的对外策略深信不疑,他相信自己迟早会搞定外国人,所以也就没必要让咸丰烦心了。

他也知道咸丰这个人没有主见,摇摆不定,一旦说出了真相,他肯定勃然大怒,把自己革职。叶名琛未必在乎这个职位,但是他非常相信,现在全中国能够对付这些外国人的只有自己,如果换了一个人,很可能会让大清尊严受辱。

清朝的皇帝对大臣要求非常高,丝毫不能设身处地地考虑别人处境,这也是叶名琛不敢告诉咸丰实情的原因之一。

叶名琛是一个非常悲剧的人,他本来可以做一个好官,但是生活在一个僵化的体制里、一个没落的时代里。这就让他左右不是人,跟英国人议和吧,他就变成了民族罪人,抵抗吧,国破家亡。

人称叶名琛是“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从这“六不”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真的非常纠结。不战是因为知道打不赢,不和是出于责任感,不想辜负皇帝也不想辜负民族,不守是因为守不住,越守越会引起规模更大的战争;不死是因为他爱惜生命,或者觉得自己是个人才,死了太可惜;不降是因为投降太可耻,不走是因为他不可以走,也没那个脸逃走。

1857年12月28日,英法联军出动二十艘战舰、五千七百人的陆军进攻广州。炮弹像雨点一样砸进总督衙门,衙门里的官兵顿时一逃而空,只有叶名琛还静静地坐在那里。叶名琛一边整理文件,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就这么一阵子,很快就会过去的,生活该怎样就怎样。”

这次,叶名琛失算了。第二天,广州城就被攻破,市民纷纷逃难,叶名琛在呆坐在家里。我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大概在想,既然来了,就该面对吧!反正已经是有罪之身,没必要逃。这时,叶名琛的部下建议他赶快议和,虽然到了黄河,叶名琛仍然不死心,坚决反对议和,还对大伙儿说:“你们不用瞎担心了,没事的,这些外国佬只是贪财,给他们点钱就没事了,这几天我占卜过了,五天后保管事情平息。”

没等到五天,叶名琛就被英军抓住了。即使被抓住,叶名琛仍然威仪十足,准备和英法大使进行谈判。开始,叶名琛听说自己可能被带回英国,满怀希望见到英国女王后能质问她为什么要侵华。

不过,他的希望很快就破灭了,英国人根本没打算把他押回英国,而是押往印度。叶名琛是个注重气节的人,他不想吃英国人的粮食,让人准备了一年的粮食。在印度,他就吃自己带的粮食,吃完之后,绝食而死。

当咸丰收到广州陷落叶名琛被抓的奏折后,他呆住了,愣了半晌后,写下了这样的话:“览奏实深诧异。”

确实,叶名琛报告胜利的消息没多久,广州居然陷落了,老叶成了阶下囚,正常人都接受不了。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叶名琛呢?他肯定不是一个卖国的小人,但是干的事情却直接导致了国土沦陷,让中国卷入对外战争的深渊,从而让咸丰最后逃离京城。叶名琛对这起战争负有很大的责任,对战事的失利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我们不能不同情他。

天津沦陷

对洋鬼子那一套,咸丰是个睁眼瞎。

咸丰把叶名琛革职之后,居然说出这样幼稚的话:“以前洋鬼子憎恨的是叶名琛,现在我们把叶名琛革职了,让柏贵和黄宗汉代理,这两人跟英国人从来就没有宿怨,他们应该不至于为难这两人的。我们可以给英国人好处,只要他们退还广州,允许通商,如果强硬的话,我们就调集兵勇收拾他们。”

咸丰的法子看起来幼稚,但实际上是继承了祖宗的老一套,也就是剿抚并用,恩威并施。清廷对于叛乱者历来采取这两种手段,现在咸丰把英法联军也当成了农民起义,不免让人心寒齿冷。

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像所有统治者一样,他们也想恢复秩序,打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为了防止民众叛乱,英军用刺刀逼着柏贵进衙门复职,和英法总局共同治理广州。也就是说,广州已经成为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咸丰已经管不了广州。

1858年2月11日,英法总局宣布解除一切封锁,英国人和法国人可以在广州自由贸易。

战事到这里,英国和法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本来可以避免升级。但咸丰肯定无法忍受这种侮辱,他让骆秉章秘密去广东,联系各地官员,组织几万人的乡勇,将英法联军赶出广州城,然后清政府可以出面调停夷人和民人之间的矛盾。咸丰的想法很简单,我们人多怕他干啥,老百姓闹起来,我们政府就可以坐山观虎斗,收渔翁之利——这又是传统智慧。

传统智慧不是不好,但咸丰死搬教条,且不说乡勇根本不是联军的对手。就说你把两国之间的矛盾转化为英军跟广东人民的矛盾,然后自己再充当中间人,这不是发神经吗?

团练虽然组织起来了,但大家一直没有进攻,中国人都聪明,谁也不愿意充当咸丰的炮灰。

更奇特的是,广州战争爆发后,两江总督何桂清主动跟英国人联系,说广州打仗不关我们的事啊,就拿上海来说,跟你们外国人的关系很好啊,我们一切照旧吧,该贸易的贸易,该喝酒的喝酒,该泡妞的泡妞。

何桂清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咸丰,咸丰也点头批准。咸丰的思维是这样的,出了问题就要丢卒保帅,广州既然出事了,就不能蔓延,他恨不得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叶名琛一个人头上。闽浙总督王懿德也效法何桂清,跟洋人通气,希望和睦相处。

洋人有好处,自然不折腾。所以,历史奇特的一幕出现了,广州是交战区,其他地方却歌舞升平,尤其是上海,十里洋场一片繁华。上海甚至成为英法舰队的中转站和基地,这在其他任何国家都是看不到的。

好像这场战争不是英国和中国的战争,而仅仅是英国与广州的战争,真是荒唐到了极点。

1858年4月,英法美俄四国使者威风八面地来到天津大沽口,他们要清政府六天之内派钦差大臣来谈判,否则将……

此时,咸丰又求助于传统权术,他让直隶总督谭廷襄出面,临行前,面授机宜。他告诉谭廷襄,我们要尽量把这四国分化瓦解,让他们互相斗起来,对俄国要友好一点,告诉他们不要帮助他们的敌人英国和法国,同时答应多开放两个通商港口;对美国呢,要想办法羁縻,美国毕竟没有参战,没那么可恶,如果美国提出的条件不过分,可以答应他们;对英国和法国口气要狠一点,问他们为什么这么蛮横。

咸丰本想分化四国,结果毫不管用。咸丰没办法,只好换一套招数,实行两手政策。一方面对他们的要求完全拒绝,只同意酌量减少点关税,另一方面又要谭廷襄避免决裂。谭廷襄也是人,怎么可能既拒绝别人,又让别人心平气和。

谭廷襄都快疯了,心想横竖不如战死,咸丰又警告他,千万不可开战。

看到谈判没希望,四国决定攻占大沽口,还是用武力说话。1858年5月20日,英法两国发出最后通牒,让清军两个小时以内交出大沽口,清军不同意。两个小时后,英法联军就占领了大沽口炮台。

5月26日,天津沦陷。5月30日,英法联军再次发出威胁,要求清廷立即派出全权大使谈判,否则将进攻北京。

听到这个消息,咸丰吓坏了。大沽炮台是清军北方海口兵力最强的一个炮台,守军有三千人,后来咸丰又增派了六千人。怎么会这么轻易就落入洋鬼子的手中呢?

咸丰万万没有料到洋鬼子的火力会这么猛,他派大学士桂良为钦差大臣,让他这次给洋鬼子一点甜头尝尝,不能再过分强硬。

不久,惠亲王绵愉建议咸丰派耆英去谈判,咸丰秘密召见耆英,让他前去天津,协助谈判。

咸丰所以这么做,还是中国的传统智慧,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耆英是有名的妥协派,让妥协派做好人,让强硬派做坏人,希望能捞点便宜。

结果,他又失望了,咸丰真悲催,他辛苦那么多年,学到的知识全派不上用场。耆英很悲剧,洋鬼子们也看透了他,知道他这个人表面妥协,其实是敷衍人。所以,耆英到了会场后,洋鬼子对他破口大骂。一个老年人承受这种侮辱,情何以堪,耆英差点晕倒。两天后,他就返回北京。

跟美国和俄国还好打交道,签了天津条约后,他们也消停了不少。倒是英法的态度非常强硬,英方提出了五十六条条款,并告诉桂良一字都不能修改。咸丰听说英国这么强硬,也逼急了,准备决裂开战。

桂良是个明白人,他知道真开战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大清很可能完蛋,就私自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

桂良把这一切都告诉了咸丰,并对他说,现在没办法了,只能用委曲求全的方式顾全大局。咸丰无奈,只好在条约下签了“依议”二字。

公使驻京问题

条约签订之后,咸丰的内心深受伤害,一个受伤害的皇帝是需要拿人来发泄的,发泄对象自然是那些“办事不力”的大臣。

咸丰在宫中不停地发脾气,首先他把气撒到耆英的头上,痛骂耆英一顿后,让各部门给耆英议罪。恭亲王奕䜣主张将耆英定位绞监候,肃顺则主张立即正法。考虑几天后,咸丰决定让耆英自尽,耆英一死,咸丰心里好受了点。

除此之外,镇守天津的一些提督和都统也被判为绞监候,秋后处决。

英法联军虽然暂时稳住了,但咸丰担心他们随时都可能打过来,命令老派将领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主管京城一带的防务。僧格林沁统帅的八旗军是清军的精锐之师,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运动中立下了大功劳。

英法联军要求得逞后,也离开了天津。僧格林沁到天津后重修炮台,在大沽炮台增设一百多门大炮,并布置了一万多名守军。咸丰给僧格林沁一道密旨,说如果洋人不老实,可以偷偷袭击他们,然后说是乡勇干的。接到这道密旨,僧格林沁哭笑不得,觉得实在不好执行。

在《天津条约》中有一条是咸丰无法忍受的,这就是公使驻京问题。公使驻京是当时西方国家的一个惯例,但咸丰不懂这些,他觉得这是洋人骑在头上,待在京城给自己施加压力。其他的割地赔款都没这个重要,最可气的是条约中还规定,公使见到中国皇帝时,只需按照西方礼节三鞠躬就可以了。在清朝皇帝看来,不行三跪九叩大礼乃是对大清帝王的大不敬。

公使驻京其实不涉及实际利益,这虚的东西恰恰是咸丰最为看重,身为谈判代表的桂良就在这上面大做文章,要求英国政府让步,公使驻在其他地方,比如说上海、广州等等。

老外都很现实,心想驻在哪里不都一样,没必要为这个问题搞僵,再说了,北京对他们充满了敌意,公使驻京也不安全。

大沽口胜利

僧格林沁巩固海防是好事,不过巩固过头了,大沽口到处是炮台和障碍,根本无法成为通商港口。僧格林沁上奏咸丰,让洋人从大沽口以北三十里的北塘靠岸通商。

奏折还没到达咸丰那儿,英国舰队已经抵达大沽口,他们要求撤去障碍物。

直隶总督恒福让英军在北塘登陆,英军置若罔闻,强行闯入大沽口。

在咸丰眼里,什么条约全都是废纸一张,正如桂良曾对咸丰说的:“我们现在跟英法两国签约,皇上不必当真,不过是废纸几张,目的只是为了让他们退兵。将来如果翻脸,皇上只需要把奴才几个人治罪,这些条约就变成了废纸。”

1859年6月25日,英法舰队自己清楚大沽口水域的障碍,僧格林沁看到这一幕,让全军戒备,不要轻举妄动。虽然清军大炮黑洞洞地在前方,但英法联军丝毫不慌张,仿佛是在海里捞鱼一样。这也难怪,这些清军不堪一击已经是他们头脑里的共识。

当天下午两点,炮声响起了。到底是哪一方先开炮,现在还搞不清楚,不过事实明摆着,是英法联军擅自闯入中国军事禁区,所以理在我们这边。

英法联军已经习惯了清军的无能,万万没有料到这次清军好像有点不一样。僧格林沁不愧是一个老将,第一炮就射中了对方的旗舰,英国海军司令何伯当场受伤。

双方开始了激烈的炮战,联军看占不到优势,便登陆进攻,结果被清军挫败。后来美国也加入战斗,还是没效果。从下午一直打到日落,联军终于狼狈不堪地败走。这一战,清军击沉敌舰三艘,重创三艘,击毙敌军484人。

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对外战争中第一次取得胜利。收到捷报,咸丰的心情复杂,一方面是出了口恶气,感觉舒畅很多,另一方面又担心战火扩大,局面难收拾。

胜利归胜利,咸丰还是很理智的,现在正好是恩威并施的时候,咸丰不想事态扩大,下诏让英法两国公使早日进京交换条约。没想到恩威并施这套对老外根本不管用,他们竟然不理,率领舰队南下。

倒是美国人趁机浑水摸鱼,到北京和清廷交换条约,本来美国是没有这个权利的,但现在英法两国不干,清廷也就给美国一次机会,其实是希望英法两国知趣点。

大沽口的胜利让咸丰产生了一种错觉,他觉得清军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之前之所以经常失败是点将不当,换上一个将领结果完全不一样。

怎么打都是输

1860年是个灾难特别深重的一年,这一年是咸丰人生路上的倒数第二年,也是他执政的第十年。

刚开始的时候传来的都是好消息,袁甲三在安徽成功地击败了捻军,湘军也接连挫败太平军。更喜的是两江总督何桂清发来的奏折,英法两国已经失和,英国和美国也闹起了矛盾,法国与西班牙也准备开打。

咸丰还没高兴多久,忽然心脏被人踩了几脚。

3月19日,李秀成攻下杭州。5月6日,太平军再度攻破江南大营。接着,江南等富庶城市接连沦陷。咸丰本来最讨厌曾国藩,最疑忌曾国藩这种人,迫于无奈,只好给曾国藩一个尚书头衔,命他署理两江总督。

咸丰的意思很明白,曾国藩你这个老狐狸,赶快去把江南收复回来。哪知道曾国藩按兵不动,曾国藩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人,其道行远不是咸丰能够比的,他统筹大局,自然有自己的战略。咸丰瞎指挥,他当然不同意,如果真按咸丰说的去做,失败了倒霉的还是自己。

咸丰看曾国藩不听使唤,以为他是嫌尚书头衔和署理两江总督不够拉风,故意闹情绪。想到这里,咸丰恨不得踹曾国藩两脚,但他还是忍下了这口气,封曾国藩为正式的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主管江南军务。

没想到曾国藩仍然不听指挥,居然丢着富庶的江南不管,全力围攻安庆。咸丰心里那个焦急我们就不用说了,他觉得曾国藩这个人有异心,手握重兵,显然有独霸一方的欲望,吴三桂殷鉴不远,不过今非昔比,咸丰丝毫不敢拿曾国藩怎样,因为他的麻烦实在太多了。

上次在大沽口吃了败仗,英法联军一直扬言要报复。咸丰调集了近三万的兵力加强北方的海防,大沽口驻军一万。英法联军真的过来了,而且军队规模空前,英国派遣了两万人,法国派遣了七千六百人。

战局情况如下:

4月14日,英军占领定海。

5月27日,英军占领大连。

6月4日,法军占领烟台。

6月18日,英法联军进入渤海湾。

6月26日,英法正式对中国宣战。

由于上海方面跟英法两国关系很好,加上一些富商愿意出钱,两国公使居然抽调了一千六百三十名英法联军保卫上海。换句话说,如果侵略军打到了上海,他们很可能会与自己人交手。有钱能使鬼推磨,说的一点不错。

咸丰意识到形势非常严峻,下令僧格林沁不可以首先开炮。

8月1日,英法联军一万七千人在北塘登陆,直隶总督恒福要求会见英国公使,让他们进京换约。但两国已经完全不理睬,这也难怪,别人的军队都已经出动了,还怎么谈,动用一支远征军也是要花费巨资的。要谈只能在战争之前或之后谈,战争之中没法谈。

僧格林沁知道这一战凶险无比,决定以身殉国。咸丰得知他的决心很担心,他还指望有一天逃亡龙兴之地时僧格林沁能保驾。他告诉僧格林沁,一定要爱惜生命。

事实证明,英法两军一旦登陆,僧格林沁也不是对手。幸好咸丰有言在先,逃命不必有任何心理负担了。

8月23日,侵略军兵不血刃地占领天津。

咸丰看形势不对,立即让桂良组织谈判,承诺答应天津条约的一切条款,并增加赔款。没想到洋人不买账了,拒绝谈判,一定要打,而且要往北京打。

英法联军到达通州时,咸丰派怡亲王载垣为钦差大臣,出面谈判。载垣不辱使命,洋人开出的一切要求他都答应,只求对方能退兵。别说这招还真管用,洋人心想,别人都这样了,总不能逼人太甚吧!眼看战争可以结束了,没想到中途杀出了个巴夏礼。

巴夏礼提出一个在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的附加条件,要求皇帝亲自出面递国书,盖玺时英国使者必须在场。咸丰对此非常敏感,亲自见这些洋人难免涉及礼仪问题,而这些洋人是不可能三跪九叩的,到时自己岂不颜面扫尽。

谈判就因为这个原因破裂,不过还好有僧格林沁,他率领两万精锐在张家湾围歼联军四千人的先头部队,结果大败,后来又在通州吃了败仗。总之,怎么打都是输。

僧格林沁知道这次麻烦大了,建议咸丰先到热河避难。咸丰是个聪明人,僧格林沁一说,他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但是皇帝逃跑始终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咸丰却婉转地说自己要御驾亲征。逃跑说成是亲征,可见中国语言之魔力,南极到北极之间只要一个词语就能搞定。

很多大臣猜到咸丰的心思,他们坚持认为不能逃跑,必须留在北京,大臣们还举了澶渊之盟和土木之变的例子,用史实强调亲征的好处和逃跑的危险。皇帝一逃跑,谁还有斗志,大臣们说的也有道理。

在面子和性命之间,还是面子重要。

圆明园劫难

北京全城的百姓都在看皇帝的态度,大家已经作了逃跑的准备,正看紫禁城那边是什么反应。很快,紫禁城里传出消息说皇帝准备逃难,皇帝都逃了,老百姓干吗不逃呢?

大臣们一看这形势,纷纷上奏,请求咸丰留下来,甚至要求他从圆明园移驾到皇宫,以此安定人心,鼓舞士气。咸丰根本听不进去,不过这时朝野上下都阻止他。

根据《翁同龢日记》的记载,咸丰的七弟奕大清风云——第二次鸦片战争听说他要出逃,跑到咸丰面前痛哭流涕,请他不要逃跑,还求他让自己带兵跟敌人决一死战。五弟奕大清风云——第二次鸦片战争握着奕大清风云——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手说:“七弟说的没错,皇上,请三思啊!”这时,军机大臣们在一旁跪地齐呼:“请皇上留下来。”

咸丰实在没办法,只好下令暂不亲征,留守北京。僧格林沁这时也给咸丰发来一封奏折:“如果奴才们真的完全抵挡不住了,皇上再‘亲征’吧,奴才相信那时肯定还是来得及的。”

僧格林沁也算是老将了,抵抗不可谓不用心,怎奈敌人武器太先进了。

9月22日,咸丰觉得再不走就来不及了。这天上午十点,咸丰一行人从圆明园后门出发,从后门逃走自然有些狼狈。咸丰走的时候一点也不从容,据说连生活必需品都没有带。在圆明园里,咸丰只喝了几碗小米粥,便与大家挥泪告别。

9月24日,英法联军占领通州;9月26日,大军开刀朝阳门外。咸丰在出发前,号召各路人马进京勤王,但这些人到达北京,至少要一个月。

恭亲王奕䜣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留守北京,他希望英法联军能谈判,化干戈为玉帛。奕䜣手中有一个筹码,这个筹码便是英国领事巴夏礼。在开战之前,清军抓住了巴夏礼,把他关进了监狱。这时候,东西方文化又产生了误解,奕䜣把巴夏礼看成是人质,逼迫英法联军退兵。

英法联军让他放了巴夏礼,才可以谈判。奕䜣错误地认为巴夏礼这个人非常重要,他不明白英国的制度,也不明白巴夏礼的职位,他只是根据中国的思维方式认定这个人肯定是个位高权重的人,否则英人不会对他这么在乎。他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英国人在乎这个人性命不代表这个人就非常重要,事实上,巴夏礼虽然是个人才,但对于英国实是个无关紧要的人。

英国人逼得越紧,奕䜣就越觉得这个人重要。法国人心想,那是你们的事,跟我们没关系,总不能因为你们要人耽误我们发财吧!这么一想,法国人率先进入圆明园。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劫难开始了。

圆明园又被称为“万园之园”,是世界文明史的奇迹,集中国园林艺术之精华。今天我们只能看到它的残章了,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当时还是个一般的园林,赐给了后来的雍正皇帝。雍正即位以后,把办公的地方挪到圆明园,花费巨资扩建装修。到乾隆时,圆明园才正式修缮完毕,占地三百五十公顷,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园林。在圆明园中,西洋风格的建筑有十三公顷,占全园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其余为中国式园林。

圆明园不仅建筑精美,更收藏有大量的文化瑰宝,所以又被称为“万园之园”。自雍正开始,清朝五代皇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圆明园渡过,这里风景之美可想而知。

据说在一年前咸丰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一个白胡子老者告诉咸丰,圆明园不久会遭遇大劫。老者是圆明园的土地神,他告诉咸丰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这块地方,所以请求辞去职务。梦里,咸丰以为老者是嫌官职低,便承诺给他封高官。哪知老者飘然而去,再也找不到。

这个传闻不知是真是假,但是后来人们确实发现土地神被赏了二品顶戴。

10月6日,法军对圆明园进行了第一轮抢劫。这时,英军还在和清军交战。10月8日,在英军的威胁下,清廷官员释放巴夏礼。10月10日,英法联军让清军交出安定门,奕䜣只能照办。此时,英法联军完全控制了北京城。

一位法国伯爵见证了这一切,这位伯爵是个贵族,所以难免有些高贵气质,他似乎看不惯法军对圆明园的强盗行为,如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场面:

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个不抱任何偏见、却也充满好奇心的旁观者,贪婪地欣赏着这一幕奇怪且令人难忘的情景:这一大群各种肤色、各式各样的人,这一大帮地球上各式人种的代表,他们全都闹哄哄地蜂拥而上,扑向这一堆无价之宝。他们用各种语言呼喊着,争先恐后,相互扭打,跌跌撞撞,摔倒又爬起,咒骂着,辱骂着,叫喊着,各自都带走了自己的战利品。初看起来真像是一个被人踏翻了的蚂蚁窝,那些受惊了的勤快的黑色小动物带着谷粒、蛹虫、卵或口衔麦秆向四面八方逃去。一些士兵头戴着皇后的红漆箱;一些士兵半身缠满织锦、丝绸;还有一些士兵把红宝石、蓝宝石和一块块水晶放在自己的口袋里、衬衣里、帽子里,甚至胸口还挂着珍珠项链。再有一群人,他们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座钟和挂钟,匆忙地离去。工兵们带来他们的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然后取下镶在上面的宝石……这一副情景只有吞食大麻的人才能胡思乱想出来。

…………

哦,我的天哪!

这位法国伯爵的文字可能有一点点装逼,通篇都在表现自己与众不同与高贵,跟这些强盗不是同一类人。但他毕竟如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场景,所以我们还得感谢他。

英军显得更有秩序,他们是分批去抢劫的,军官先抢,然后再轮到士兵。据说这些老外还挺合作的,在分赃的时候他们表现得很文明,也就是说没抢到或者抢少了的人不必担心,大家根据宝物的价值公平分配,最珍贵的礼物留给英国女王和法国皇帝。

据说英法联军撤退时,载运赃物的车队有几里长。

这些强盗本来就是为了利益而来,他们进入圆明园抢劫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不抢倒让人费解。问题是,抢完之后他们干吗要一把火烧掉呢?

这跟项羽、黄巢、张献忠等人是一个德行,不能拿走的就烧掉。西方世界自诩文明国度,他们怎么也会做出这种事情呢?

法军统帅蒙托邦将军说过这样的话:“在我们欧洲,没有任何东西能与这样的豪华相比拟……这些稀世珍宝让我眼花缭乱。”

法国海军上尉巴吕说:“看到这座宫殿的时候,不论受过何种教育,也不论哪个年龄,还是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大家所产生的印象都是一样的:压根儿想不出有什么东西可与之相比,绝对地震撼人心!确切地说,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都顶不上这个圆明园。”

是不是因为这座园林太美了,战争又恰好激发了人灵魂的毁灭欲望,所以他们才烧毁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

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据说烧毁这场园林的原因是一起外交事故,原来僧格林沁抓住巴夏礼等人时,一共有39个英国人,但是后来清廷释放的时候只有19个人,也就是说少了20个。这20个可能是病死的,也可能是抑郁死的,还有可能是吓死的,英国人却认为他们全都是被虐待致死的。

为了报复清廷的“残暴”,英军决定以焚烧园林的方式报复,他们最开始打算烧毁紫禁城所有的皇宫。后来觉得这么做可能有点过分,搞不好会惹怒整个中国人民,又或是导致软弱的清政府下台,清政府下台后,一旦换上了强势的政府,他们的利益就会受损。英国人还要求法国人一起焚烧圆明园,法国人没那么多愤怒,至少清廷没有处死他们的俘虏,所以拒绝参加。

英国人在焚烧圆明园之前说出了他们的四点理由:

一、圆明园是俘虏们被虐待的地方,就是在那里,我们的同胞被锁链拷起来,残酷的清政府不给他们吃喝。

二、如果我们不严惩清政府,英国就不会满意。严惩,是英国人对人权遭到野蛮侵犯时所表示的愤恨。

三、如果我们只满足于求和平、签条约,然后撤军,清政府就会以为他们可以不受惩处地抓捕和杀害我们的同胞,在这点上,我们有必要让他们醒悟。

四、圆明园在皇帝心中极为重要,我们摧毁它只是针对清政府,而不是人民,因为只有清政府应该对这些野蛮罪行负责。

1860年10月18日,英军统帅格兰特派遣一个师的军队烧毁圆明园。京城上空烟雾弥漫,它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历史将会有一段长久的动荡,象征着几千年来帝国的根基在动摇。这场来自海外的浩劫将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转折点,它积极的意义在于把沉睡在专制制度里的人民惊醒。

曾经辉煌灿烂的圆明园,只留下一片废墟。这片废墟告诉我们的不只是落后就要挨打这个教科书中经常提及的道理,它还告诉我们要想强大必须变革,封建专制是落后的根源。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1909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