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百家争鸣

讲历史—— 铁器和水利推动农业生产,也改变了战争观念

历史大观园 百家争鸣 2020-07-13 20:43:10 0

铁器普遍运用在农业上,产生了一个循环。硬度高、锐利的铁器方便砍伐树木,树木砍掉了,原来长树的土地也就清空出来,可以拿来耕作。越多土地开发为农地,就需要越多铁制工具,也就刺激了更大的冶铁燃料需求,于是再去砍掉更多树,清出更多土地来。

在铁器发明之前,农田的开拓不是那么容易的。最常见的方式是用烧的,将一块地上的植物一并烧掉,在烧出来的空地上开垦。这样开拓出来的土地,表土很容易流失,因而往往种了几年,作物产量就开始大幅下降,没多久就必须放弃这块土地,再去找,再去烧新的地方。农用铁器改变了开拓的方式,树砍下来可以当作燃料,铁器还可以用来挖掘和清除树根,这样处理过的土地,很明显在生产上比烧出来的地能产生高得多的经济利益。

于是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山林快速消失,农田也相应快速增加。和春秋时期相比,不只农田面积大增,以铁器耕耘的农地,其生产效率也大幅提升。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另一项重要因素,是水利的发展。成都城外保留的都江堰就是战国时期李冰父子的杰作,即使经历了汶川地震,都没有被破坏。

都江堰的主体,是位于岷江江心的“鱼嘴”分流工程,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外江在西,又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行洪;内江在东,是人工引水总干渠,主要用于灌溉,又称“灌江”。“鱼嘴”决定了内外江的分流比例,内江取水口宽150米,外江取水口宽130米,利用地形、地势使江水在“鱼嘴”处按比例分流。春季水量小时,四成流入外江,六成流入内江以保证春耕用水;春夏洪水季节时,水位抬高漫过鱼嘴,六成水流直奔外江,四成流入内江,从而使灌区免受水淹。这就是所谓“分四六,平潦旱”。

都江堰很了不起,然而放在战国历史的脉络下,都江堰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孤例。都江堰是战国水利知识与技能的最高成就,明显是在普遍、全面水利灌溉工程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出现的。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留有对于水利制度的讨论,当时水利控制也有很详密的划分。有“渚”,这是农田边挖出的池塘,下雨时可以储水,不下雨时又能够引水灌溉。有“防”,这是在河道边筑堤防,避免河水泛滥淹没田地。有“沟”,指的是从比较大的水道挖出分支来,引水进入特定的农田中来利用。另外有“浍”,是让水从田里排去的水道名称。引水入田的水道,和让多余的水从田里流出去的水道,分别设计,各有称呼,可见水利工程思考之细密。

有铁器,有越来越多的农田,又有发达的水利工程,总的效果当然是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也就支持了相应的人口增长。人的居住与活动不断增加,另外带来了心理影响——人那么多,人命的价值也就越来越低了。

战国时期有了和春秋时期很不一样的对待生命的态度,以及对待战争的态度。铁器可以用在农业生产上,有效养活人;铁器也可以用在打仗上,更有效地消灭人。春秋时期,战争的规模有限,仍然带着贵族仪式性质,没那么多人去打仗,也没那么多人有资格去打仗。战国时期最明显的变化,是发展出了“全民动员”的战争。到了战国末年,几场主要的战役,双方动员动辄几十万人,战场上的死伤,加上事后的“坑杀”,往往一下子就折损几十万条人命。

战争越来越频繁,动员规模越来越大,相应地,后勤补给也就越来越复杂。战士填饱了肚子才有办法上阵厮杀,及时、充足地满足战士的饮食需要,有赖于这个时代的新发明、新突破。古代农业的主要产物是谷物,但谷物得煮熟了才能吃,很不方便。战国时期有了许多新的保存与携带食粮的方法。

当时最普遍的战场食粮,是“糗”,米煮熟了之后风干,带在身上,要吃的时候加水重新泡软。《孟子》里说“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形容的就是带着水和容器来,方便这些战士将糗泡开成米浆来吃。

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一种方式就在认识细节。传统历史知识中长平之战本来就是一个重要事件,然而我们进一步思考细节就会了解,要出现这种规模的战争,需要有许多相应的变化。三个人打架和三百人打架是两回事;动员两千人列阵打仗,和动员二十万人,当然也是两回事。没有农业生产上的突破、人口的增长,甚至没有方便携带的食粮形式改良,都不可能有这种大型的战争。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bjzm/2408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