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趣说宋朝300年——看不见的敌人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14 20:32:16 0


从黄袍加身到征服南唐,里外忙活了十七年,赵匡胤终于基本完成统一大业。

之所以说只是“基本完成”,是因为还有几块小碎片没有纳入,咱们再帮忙清点一下:难啃的“北汉”大家都知道,不说了。南方还有两个小政权,一个是好朋友“吴越”,关系实在铁,都没好意思动手;另一个在福建的泉州、漳州地区,算是半独立状态,没什么威胁,也暂时留着。

如果按现在的国家版图来看,在云南地区,还有个段氏家族所建立的大理政权,在西北地区,还有个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再加上辽国占领的幽云十六州,如此算来,宋朝的版图确实比较小。和汉、唐相比,住得挤了点,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在后面继续讨论。

用武力统一帝国是件辛苦的事情。可辛苦归辛苦,桀骜不驯的叛将也罢,割据一方的军阀也罢,总归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敌人,能不能打,怎么打,总有个说法。

但还有一个“敌人”则比较特殊,它看不清、摸不着,对付起来更难。这十七年里,赵匡胤在南征北伐的同时,一直在努力应对这个“看不见的敌人”。

这个敌人,我们可称呼为“旧的体制”。

除了打天下,你还要治天下,这是帝王和军阀的区别。

如果我们把帝国比作一艘船,那么皇帝就是这艘船的船长。赵匡胤当上船长后,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开始系统研究前面几任船长的翻船教训。

通过几年的研究,他发现,这艘船之所以老是摇来晃去,频繁出事故,除了前面几任船长有个人责任外,更重要的是船本身出了故障。准确地说,由于年久失修,这已经是一艘破船,再不修,还得出事故。

意识到这一点后,赵匡胤决定对破船做一番大的整修。用政治术语讲,他将推动一次体制上的变革。

几年里,赵匡胤在赵普等臣僚的参谋下,不动声色地改变着原有的统治秩序,逐步纠正着唐末以来的社会弊病,一个新的统治模型正在形成,它为宋朝此后几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我将对宋朝发生的制度变革做专门介绍,由于许多变革具有连贯性,有些并不是赵匡胤任内完成,而是由接下来几任赵氏船长接力完成的,为叙述方便,我也一并介绍,在此特别说明。

一般说来,体制制度之类的内容是很无趣的,里面没有打打杀杀,没有阴来阴去,看起来非常白开水,非常让人想困觉。可了解这些内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历史本质,也是理解下面故事所不能缺少的。所以,不写是不行的,写得太枯燥,也不行。我尽量用活泼的方式写,努力让大家不打瞌睡。

著名的饭局

从五代后期到宋朝初年,禁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主力军的代名词。谁掌握了禁军,谁就控制了帝国的命脉。赵匡胤靠禁军发家,他的改革也从这里开始。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赵匡胤派军队四处征战的几年里,任用了很多战将,而且出现的面孔都有点陌生。

如果大家还记得,在陈桥驿将赵匡胤扶上皇帝宝座的,还有另一拨人,比如石守信、王审琦等最信任的好哥们。自从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后,他们好像人间蒸发了,从来就没露过脸。

他们去哪儿了?

其实,人家已经回家休养好几年了。

这帮人和赵匡胤关系很铁,战斗经验丰富,而且远远没到退休年龄,怎么就提前下岗了呢?

事情要从一个饭局说起。

有人说,中国人的文化是吃饭吃出来的,所谓吃力、吃苦、吃老本、吃亏、吃醋、吃官司……什么事情都可以用吃来描述。

中国人如此重视吃饭,自然也喜欢通过请客吃饭来解决问题。一顿饭下来,酒也喝了,话也说了,关系也近了,你如果还想抹嘴装蒜,就太不够意思了。国人给不得不应付的吃饭起了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饭局”。

正因为具有成本低廉、实施方便等优点,饭局受到历史上众多政客的青睐,成为他们交易、诱杀、窥测的重要平台,把接风宴吃成断头饭的事情也没少发生。有不少饭局因为斗争激烈、情节曲折、影响深远而名垂史册,比较著名的有“鸿门宴”“渑池之会”等。

建隆二年(961)七月,又一个著名的饭局出现了。

饭局的主人是赵匡胤,客人是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等禁军高级将领。

那是一次晚宴。

和许多饭局一样,开场气氛十分融洽,赵匡胤频频劝酒,和大家开怀痛饮,边吃边聊。

石守信等人很享受这种宽松的氛围。一年来,又是发动兵变,又是平定叛乱,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几盏酒下去,大家仿佛又找到了“义社十兄弟”时的感觉。

这里没有君君臣臣,没有烦琐的宫廷礼仪,只有共同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大家把酒言欢,无所顾忌,好不畅快。

然而,西方有句名言,叫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同理,到了中国,也不会有白吃的晚饭。此后,石守信等人马上会意识到,眼前美好的氛围只是他们的一个错觉。

正当众人喝得面红耳热之际,赵匡胤忽然示意左右侍从全部退下,脸上一扫刚才的笑容,连声叹气说道:“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可能有今天,论你们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

石守信等人还沉醉在酒宴之中,不明白赵匡胤怎么突然来这么一句,只好狐疑地看着他,不敢接茬。

赵匡胤接着叹气:“做天子也艰难啊,我每天都为此睡不着觉,还不如做节度使来得快活。”

众人被赵匡胤的话搞得一头雾水,更加摸不清楚状况,忙接着问为什么。

赵匡胤放下酒杯,继续说道:“这还不明白吗?当皇帝的感觉虽然好,但是谁不惦记着这个位置呢?”

到这里,石守信等总算有点明白过来了,顿时酒醒了大半,赶紧接着问下去:“现在天下已定,谁还敢再动这心思?”

赵匡胤身子往后靠了一靠,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在座的众人,缓缓说道:“不一定啊。你们虽然完全值得信任,但如果你们的下属贪图富贵,一旦将黄袍披在你们的身上,即使你们不想干,也办不到啊(汝虽不欲为,其可得乎?)。”

“汝虽不欲为,其可得乎?”

整个饭局,这句话是点睛之笔。看似直白,其实十分含蓄,十分艺术。

此话一出,大家酒全醒了。

石守信等连忙跪下磕头抹泪:“我们实在太蠢了,想不到这一点,希望陛下可怜我们,指明一条生路吧。”

赵匡胤连忙叫众人起来,亮出了他的底牌:“人生短暂,说到底就是为多攒点钱,让子孙后代有吃有穿。你们不如放弃手中的兵权,到地方上担任官吏,买些田产房产,为子孙留下永远吃不完的产业。再买些歌儿舞女,每天喝酒享乐,一辈子不是过得很快乐吗?我也和你们结为儿女亲家,这样我们君臣间就更没有猜疑了,不是很好吗?”

啰唆了那么多,中心思想就是希望诸位从此放下刀枪,安心过上花天酒地、奢侈享乐、没心没肺的好日子,成为一个有地位、没理想,有财富、没追求的世袭土豪。

石守信等人本以为将招来杀身之祸,见赵匡胤说得这么清楚,安排得这么具体周到,连忙磕头拜谢:“陛下替我们考虑得这么周全,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啊。”

第二天,所有参与酒宴的将领一上朝就集体递交了辞职报告,纷纷表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出了问题,强烈要求辞去禁军中的职务,办理病退手续。

赵匡胤在关切问候他们的个人状况后,爽快地批准了所有的辞职申请,并安排他们各自到地方担任节度使。

自此,赵匡胤成功和平解除禁军系统多名高级将领的兵权。

史书为这个饭局起了一个专有名词——“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实现了权力的和平转移,但尚不能让赵匡胤高枕无忧。他毕竟是皇帝,无论如何,总不能自己直接管理军队吧?换一拨人上来,你就能吃得香、睡得着了?

当然,你的疑问赵匡胤也想到了,而且他也没闲着。

抑制武人

“杯酒释兵权”之后,赵匡胤趁热打铁,对禁军系统进行了深入变革。

此后,禁军侍卫司被拆分成了侍卫马军、侍卫步军两个部分。原来的殿前、侍卫两司变成了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三个机构。即所谓的“两司”变“三衙”。

如此一来,著名的“禁军三衙”正式形成,将帅的权力更加分散。

石守信等人走后,禁军系统原有的十个重要将帅岗位,要么被彻底废除(如赵匡胤曾担任的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岗位此后不再设立),要么就长期缺岗。能够成为禁军统帅的,往往是些才能平庸或者资历较浅的将领,即便如此,也是经常轮换人选,反正是不让你屁股坐热。

除此之外,赵匡胤还给将帅们立了不少规矩,最有名的是禁止“培养牙兵”和禁止“军人结社”。

先从“牙兵“的事情说起。

所谓“牙兵”,不是指武装到牙齿的士兵。通俗的叫法是“亲兵”,是指和将领关系特别亲近,对将领特别服从的士兵。

到底亲近、服从到什么程度呢?我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王冒顿单于因为不受老爸头曼单于待见,琢磨着武力夺权,但又怕人家不肯跟着他干,就刻意训练了一批牙兵。

具体培训方法如下:

冒顿单于制造了一种响箭(鸣镝),并命令士兵:“听到我的响箭射出,所有人都必须拿起弓箭,射向一致的目标,否则直接处决。”

命令完毕,试验开始。

冒顿用响箭射鸟兽,发现有不射响箭所射目标的,杀。

冒顿射自己的良马,左右有不射的,杀。

冒顿射自己宠爱的妻子,左右有不射的,杀。

至此,牙兵队伍建设结束,正式投入使用!

冒顿射父亲头曼单于,左右齐射……

说到底,牙兵最大的特点就是无限忠于自己的统帅,愿意为将帅做任何事情。包括,造反。

所以,在赵匡胤看来,牙兵跟蛀牙差不多,非拔掉不可。

接着说军人结社的问题。

军人结社是指在军队中搞兄弟结拜、同乡会、战友会之类的小团体。严格来讲,办这种事情的人倒不一定是有地位的将帅,反而是一些低级的小士兵比较多。

人家搞个小团体,纯属个人自由,还能增加点队伍凝聚力,有什么不好呢?

作为一个从最底层干起的职业军人,赵匡胤自己的经历告诉他,谁都保不准这些烧黄纸、拜天地的小卒中,将来会不会蹦出几个军队统帅。

一旦这些人手握重权,再相互提携援引,极有可能又会出现一个翻版“义社十兄弟”。

所以说,想继续在赵匡胤的军队里混饭吃,桃园结义之类的事情是绝对不被允许的,甚至将帅之间走得太近也不行。

人一般都最容易从自己的身上找到经验教训,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才是最好的老师。

赵匡胤决不允许再有人复制自己的成功,连这种可能性都不允许出现!

管住将领,只是宋初军制改革的一个开始。

赵匡胤也知道,光靠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毕竟,人家有没有拉帮结派,有没有培养牙兵都是私底下的事情,你又不可能二十四小时跟踪他。

因此,为了确保对军队的绝对控制,赵匡胤设计了一套极其复杂的军事制度,其中最著名的是“调兵权、握兵权”分立制。

在解释这套制度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两个关键机构。

枢密院,这个机构其实早在唐代就有了雏形,当时一般由宦官担任枢密使,主要职责是替皇帝传话、收奏章,充其量就是皇宫里跑快递的,不怎么起眼。

到了五代,枢密使开始转由大臣担任,并逐渐掌管军务。到了宋朝,枢密院正式成为掌管军事决策的机构,地位变得十分显要。

当时,中书门下负责全国行政,称为东府,枢密院负责军事,称为西府,两者合称“二府”。枢密使、枢密副使也和宰相、副相并列,合称“宰辅”(或“宰执”),都是宋朝最高等级的官员。

正因为枢密院负责军事决策,所以它拥有一项核心权力——“调兵权”,也就是说,哪支军队该去战场玩命,哪支军队可以晒太阳,都得由它说了算。没了枢密院的命令,甭管你地位多高,连个杂役都调不走。

枢密院尽管权力很大,地位很牛,但平时却不负责管理军队,管理军队的仍是禁军三衙。

三衙主要负责军队驻地守卫、战术训练、将士赏罚等日常工作。简而言之,握兵权还是操控在三衙手中。

此时,三衙就好比一个厨师,虽然煎炒烹炸样样来,但只负责把菜做好,至于端给谁吃,那要看枢密院递过来的条子。如此一来,两者谁都甭想吃独食,哪怕偷喝一口汤,也会马上被检举揭发。

当然,仔细一推敲,这个设计似乎还有一点点美中不足。试想,如果有那么一位三衙将领真想模仿一下赵匡胤,他大可以等接到某项任务后,领着军队去表演“陈桥兵变”。

至于枢密院的指令,完全可以当作一张废纸。队伍都拉出来了,还由得了你?

没问题,你的顾虑领导都替你想好了。所以,发展到后来,三衙的将领不再直接带兵,一支军队要调动或出征,由枢密院临时任命新的将帅负责。

从此,调兵权、握兵权之外,又多了一项“统兵权”,实现了宋朝军制上的三权分立。

所谓“枢密院掌兵籍、虎符,三衙掌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是也。

费那么大劲,这做法真的有效吗?

从后来的用户反馈来看,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毕竟,再猛的将领也是人,想完成造反这样的伟大事业,底下必须还有一群愿意跟他一条道走到黑的人。而这种关系肯定不可能是一两天可以建立的,必须长时间一起喝酒、砍人,彼此才会相互信任。

正所谓,感情是要慢慢培养的。

但按照上面的制度设计,一个将领往往平时长期担任光杆司令,某一天,突然一纸调令飞来,就被拉到一支陌生的队伍面前,告诉你,从此以后,这支队伍就归你管了。

而迎接这位将领的,恐怕只能是一些上下打量、游移不定的眼神。

当你好不容易和队伍熟悉起来,刚能叫出下属的名字,枢密院就开始担心你已经失去新鲜感,将你一把拎到了另一个地方。

就这样,将领和军队彻底被分割了,所有的军事资源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极大地巩固了皇权。

然而,分权对巩固皇权固然有利,却也有着明显的弊端,它所带来的弊端给整个宋朝带来极大困扰。

经过一番变革,赵匡胤牢牢掌握了禁军,可他离高枕无忧的日子还很远,一股足以威胁皇权的力量尚未清除。

节度使

节度使问题堪称历史遗留问题。

到了宋朝初年,统治秩序日趋稳定,地方节度使割地称王、嚣张跋扈的情况基本不存在了,但潜在的威胁还是有的。全国还有大小三十余个节度使,大多数节度使都占着一块地盘,养着数量不菲的军队,收税不上交,有事不请示,死了有人接班,留着这些独立王国,终究不是个办法。

建隆二年七月,就在平定李筠、李重进后不久,赵匡胤和赵普为解决节度使问题进行了一次谈话。

赵匡胤问赵普怎么才能彻底平息兵祸,让国家长治久安。赵普对这个问题考虑已久,他做出了一个经典的问答。

“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这句话提到的几项措施非常有名,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宋朝初年解决节度使问题的“三大纲领”。

“三大纲领”翻译成大白话也简单——让他们把权交出来,把钱交出来,把兵交出来!

说得轻巧。

确实,类似的方法其实在唐代就有人提出过了,最后都没搞成,藩镇之祸还是越闹越大。

节度使都不是善男信女,好日子谁不想多享受几年,凭什么你说句话人家就听你的?如果把这伙粗人惹毛了,都是要拿刀来和你玩命的。

赵匡胤和赵普都知道其中的利害,所以他们很好地拿捏了改革的步骤和方法。

但凡改革若想成功,一般都必须尊重现有的环境和条件,有条不紊地开展,才能慢慢起效。如果谁想一口吃成胖子,肯定要被噎住。

类似例子历史上也不少,甲午战败后,清朝光绪皇帝眼瞅着自己被一个岛国欺负得又割地、又赔款,非常着急上火,看了康有为的折子热血沸腾,火烧火燎地搞维新,变法措施一天一个,恨不得一夜之间完成富国强兵,还丝毫不顾忌老女人的心理感受,结果弯转得太快,把自己摔进阴沟里了。

赵匡胤是从战场、官场混出来的双料冠军,懂得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为此,赵匡胤对节度使采取了循序渐进、以柔克刚的方法。

在宋朝建立后的十几年里,朝廷几乎每年都针对节度使颁布几项政令,条目十分繁多,内容十分庞杂,看起来十分头晕,实在是历史考卷出多项选择题的绝佳素材。当然,读我的东西是不需要咬铅笔、拍脑袋的,我只拣几条重要的列举一下,让大家有个了解:

建隆三年三月,令将死刑复核权收归朝廷刑部,不准地方擅自决定。

建隆三年十二月,令每县设置“县尉”,负责地方治安,节度使不得再派镇将干预。

乾德元年三月,开始由朝廷选派官员到节度使所属州担任主官。

乾德元年六月,开始由朝廷选派京官到节度使所属县任知县。

乾德二年,令各州财赋除留下必要的经费外,均送往京师。开始对茶、酒等重要物资实行国家专营,不准地方自主经营谋利。

乾德二年三月,令节度使不得自行召署幕僚,幕府人员由朝廷统一选派。

乾德三年八月,令地方州县将军队中精锐战士选送到朝廷,补充禁军。

乾德三年九月,令设置路转运使,负责掌握各地的财赋情况,保证地方收入上缴朝廷。

开宝四年正月,令各州县在官吏有缺的时候,必须上报后由朝廷选派。

开宝六年七月,令各州设司寇院,选派文臣出任司寇参军,负责案件审理。令各州地方财政支出计划和账簿必须经朝廷审核批准。

…………

观察以上命令的内容,大家不难发现,绕来绕去都只有一个命题:把地方的权力都收上来,学名就叫“中央集权”。

其实,内容本身并没什么了不起,最精妙之处在于,赵匡胤并不是一次性发布这些政令,而是温水煮青蛙似的慢慢施行,很多命令也不是一次性全国铺开,而是先捏几个软柿子,再逐渐推而广之。

除此之外,赵匡胤在把握颁布政令的时机上也十分讲究,一般都是等抓住了某个节度使的把柄,再趁机下达一道政令,比如等某地出了大冤案,搞得人神共愤了,再趁机把司法权收上来;等某位老资格的节度使挂了,再把辖区收归朝廷,此后不再新派节度使。当然,连续敲打他们的同时,也不忘经常给点物质利益,安抚一下他们受伤的心灵。

经过十几年的修理,想当年牛气冲天的节度使统统回到解放前。以前说啥是啥,现在连个县长都不把你放在眼里,不服气的话,还偷偷举报你一下。以前从来不差钱,现在如果多养几个人,连发工资都很困难。以前麾下精兵猛将,现在只留下几个老弱病残,勉强能够站岗放哨充个数。

好日子到此为止吧。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节度使也没兴趣在地方混了,干脆主动到朝廷挂个虚衔,领一份比较优厚的薪水,早早开始享受余生。

到后来,节度使逐渐变成了一个荣誉职位,成为一员武将最高地位的象征(一品),却不再拥有实际的权力。

这个折腾了两百余年的庞大利益集团终于成为历史。

当兵的人

用“分权制”控制禁军将领,用“三大纲领”瓦解地方节度使,都干得非常漂亮。可在赵匡胤看来,他所建立的军制中,最得意的并不是上面两项。

他最中意的制度称为“荒年养兵”。

顾名思义,荒年养兵就是每逢遇到灾荒年份,朝廷大规模招录流民、饥民当兵。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灾害频繁的国家,洪涝、大旱、蝗灾等史不绝书,当时的抗灾能力弱,一碰到这种倒霉事,受灾地区往往出现成批的饥民,饥民没饭吃就到处找吃的,成了流民。饥民、流民聚集得多了,自然成了不稳定因素,历史上农民起义十之八九都和上述群体有关。

赵匡胤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想出了“荒年养兵”的办法,并让它成为宋朝的一项传统。

把没饭吃的人招募过来,转为国家的军队士兵,让他们填饱了肚子,还省得平时挨家挨户抽壮丁,既保证了农业生产,又维护了社会稳定,一举两得,看起来不错。

可这办法的弊端也很明显。一到荒年就招兵,容易造成士兵数量激增,当兵的要吃饭,自己又不种粮,国家的负担就重,这个缺陷后来成为宋朝君臣头痛不已的难题。

当然,荒年养兵并不意味着谁只要没饭吃,就可以到军营里领饭票。当兵也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

在介绍如何成为一个宋朝士兵之前,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下宋朝军队的构成。

宋朝的军队由禁兵、厢兵、乡兵和蕃兵构成。

禁兵就是禁军士兵,当打的主力军,不用多介绍了。

厢兵也是宋朝的正规军,但属于地方部队,往往是猛男都被选送到禁军后,剩下相对老弱的充作厢兵,因此战斗力不强,主要干一些运粮食、修城墙之类的脏活。

乡兵是非正规地方部队,按照户籍从农民中抽壮丁而组成,平时在家种地,闲时凑在一起训练一下,除了个别地区(比如边境地带)的乡兵比较猛外,其余也就抓个小偷小摸,谈不上什么战斗力。

蕃兵是由少数民族组成的非正规边防部队,一般以部族为单位,虽然战斗力不错,但毕竟兵源渠道稀少,也不可能成为主力。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出来,四种军队中,只有禁兵和厢兵是职业军人,是普通人成为一名士兵的主要途径。

按照当时的规定,不同的兵种待遇也是不一样的。禁兵的待遇要远远高于厢兵,而禁兵中又分了好几个档次,档次越高,所得到的待遇越高。

当然,工作待遇和准入条件往往是成正比的。不同种类士兵的招募条件也不一样。

比如,赵匡胤要求各地节度使选送精锐士兵补充禁军时,唯恐那些老油条耍心眼,不把真正的猛男选送上来,曾特地选了几个体格健硕的士兵下发到地方,充当真人模特,要求地方严格按标准执行,谁也别想糊弄朝廷。虽然后来把真人模特改成了木头模特,但标准还是没降低。

再后来,宋朝的士兵招募工作有了一套系统的标准,光身高要求就分成好几档。例如,天武、捧日、神卫、龙卫四支队伍是禁军中的“上四军”,要想到那里挣工钱,身高最低要求也得一米七七,最最精锐的天武第一军则要一米八以上,大家也可以掂量一下,看一看自己能不能吃这碗饭。

除了身高,其他要求也不少,比如在身形条件上,讲究“琵琶腿、车轴身、取多力”的标准,翻译过来就是“大腿粗壮、体型匀称(最好有腹肌和人鱼线),力气大”。

看完外形条件,是骡子是马,还要拉到场上比画一下,所谓“先度人材,次阅驰跃,次试瞻视”。即还要考核应募者的跑跳能力和视力。

测试跑跳能力很容易理解,类似于我们的体育达标测试。至于特别强调“视力”这一项,是因为弓箭手是宋朝极其重要的兵种,射箭能力是评价一个士兵的核心指标,眼神都不好,那是不行的。

当时测试视力的方法也和现在差不多,只是没有现在的视力表,让人站在一定距离之外,遮住一只眼睛,考官伸出几个手指头让你识数,倒也简单实用。

情况大致如此,看起来,想当个兵也得费点劲。如果你通过层层考验,成了一名宋兵甲,倒也不忙着庆祝。

宋朝一代,士兵群体的待遇是比较低的,很多士兵长期处于低工资、低福利的状态,勉强糊口而已。即便是这么点钱,赚起来也很辛苦。

比如,宋朝禁兵的“更戍法”,就是赵匡胤定下的规矩。当时禁军并不是全部呆在京城里,经常是一半驻扎在京城,一半戍守在地方(也是为了相互牵制),朝廷每隔一二年会组织轮换一次,让士兵在路上来回奔波,权当野外拉练。

即便是一支部队驻扎在某个地方,他们领取粮食或俸禄的地方也会故意安排得比较远,还规定不能找人代劳,就是为了让你多跑跑,顺便减减肥。

工作待遇差也就算了,关键是社会地位也不高,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刺字制度(学名“招刺”)。就是一个人被招募为士兵后,需在脸、手臂或手背等处刺字,这种做法在五代比较盛行,主要目的是防止士兵逃跑,宋朝把这一做法继承了下来。

脸上被盖个印章,就像一个人被贴了标签,当时只有罪犯、奴婢等群体才会享受同样待遇,绝对不算光荣的事情。君不见,及时雨宋江先生就曾经想方设法地擦掉留在脸上的纪念品。

所以说,当时士兵的地位确实非常低,以至后来社会上开始流传出“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

到此为止,很多人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赵匡胤主导下的体制变革,核心只有一个——限制武力。

控制禁军,分割武将权力,取消节度使,种种举措,万变不离其宗。

作为一个新王朝的皇帝,赵匡胤不断地思索、寻找着长治久安之策。他认为,骄兵悍将手中的权力得不到控制,依仗暴力肆意破坏统治秩序,是唐末以来战乱不断、社会动荡的根源所在,他必须彻底铲除这一滋生祸乱的根源,尽量避免悲剧重演。

得出这个结论,很可能和他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从现在的眼光看,赵匡胤寻找到的答案未必完全正确,他所采取的措施也可能矫枉过正。但作为一名职业军人,凭军功显贵,以政变上台,却能够做出这种清醒反思,已属不易。

也正因为有这份清醒,宋朝没有重蹈前面五个朝代的覆辙,避免了昙花一现的命运。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697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