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趣说宋朝300年——龙虎榜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14 20:30:54 0


三个书馆和三部大书

熟悉宋史的人都对赵光义印象不佳,看了前面的事情,大家产生这种想法,也很正常。

但是,客观地说,赵光义并不是一无是处,从个性上看,他更接近于一个文人,平时喜欢读读书、写写文,文采虽比不过李煜,但也绝不是附庸风雅,而是真有学问。

赵光义即位后,赵匡胤确定的“崇文抑武”国策被坚定地延续下来,得到更好的施行。他一上台,就办了两件大事——重修了三个书馆,编写了三本大书。

赵光义修的三个书馆分别叫作昭文馆、集贤院、史馆,合称崇文院。三馆既是国家图书馆,用于收藏各类书籍,又是文化精英聚集的地方,全国最优秀的文人都集中在这里,进行书籍编撰整理工作。别看这只是三个图书馆,它们的馆长都由宰相兼任,分别称为昭文馆大学士、集贤院大学士、监修国史。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文化重地,在宋朝建立初期,它的硬件配置却相当简陋,一共加起来才十多间小屋子,外面破破烂烂,里面烂烂破破,完全符合危房标准。更糟的是,三馆所处的环境也很差,混杂在居民区中,每天赶马车的、巡逻的都在旁边经过,吵吵闹闹,根本不像个读书的地方。让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在这种环境里做学问,简直就是对文化的亵渎。可当时的场所是从五代时期延续下来的,那时大家都顾着打打杀杀,谁还会关心这些书呆子的事情。

赵光义当上皇帝后,三馆的好日子总算来了。他命人选了一个幽静典雅的地段作为三馆新址,亲自审定设计图纸,派人昼夜不停地修建。新三馆建成之后,造型宏伟壮丽,都快比上皇宫了(轮奂壮丽,甲于内廷)。危房瞬间换成了豪华办公楼,总算让读书人扬眉吐气了一回。

除了修房子外,赵光义还下令广泛搜求各类书籍充实三馆,凡是捐献书籍的,都给予丰厚赏赐,鼓励民间献出藏书。这么一来,三馆藏书量迅速由原来的一万二千卷上升到了八万卷。

就在修建三馆的同时,赵光义还启动了一项更加浩大的文化工程。

从太平兴国二年(977)到雍熙三年(986),十年间,他聚揽四方英才,举全国之力,编纂完成了三部影响久远的大书。

第一部书叫《太平御览》,共有一千卷,五百多万字,它类似于现在的百科全书,所记载的知识包罗万象,按照类别加以摘录整理。书编好后,赵光义曾给自己下任务,坚持每天看三卷,争取一年看完。有人觉得皇帝给自己订的读书计划太狠,劝他悠着点,慢慢看也来得及。赵光义却回答:“我很喜欢读书,读书是项有益的活动,不会让人觉得辛苦(朕性喜读书,开卷有益,不为劳也)。”

赵光义一辈子说了不少假惺惺的话,唯独这句话倒没吹牛,还因此给我们留下了“开卷有益”这个成语。因为皇帝亲自阅览了这本书,所以定名为“御览”。

第二部书叫作《太平广记》,这部书规模相对小点,共分“神仙”“定数”“方士”“精怪”等五百卷,三百多万字。听着卷名大家就应该猜出来了,这是一部记载神仙鬼怪、灵异传说的书,有点类似于《聊斋志异》。书中的迷信思想虽不足取,但志怪小说的艺术性、想象力还是弥足珍贵的。

书里曾经收录了一篇唐代的传奇小说《莺莺传》,这个故事几经流传,在三百多年之后,被元代戏曲家王实甫改编成了一部著名戏曲——《西厢记》。

最后,我们再来翻翻第三部大书——《文苑英华》,这是一部文学作品的合集。早在南朝梁代,就曾有过一部文学总集《文选》,《文苑英华》可以看作《文选》的续集,但它收录的规模却比《文选》大很多,包含了两千多个作家,两万余篇作品,诗、赋、杂文尽在其中,全书达到一千卷,五百多万字,竟和《太平御览》不相上下。

我国历来就有盛世修书的传统,比如明朝的《永乐大典》、清朝的《四库全书》等。宋朝初年所编的三部大书,规模虽不及两者,但同样光辉璀璨。它使前人的文化成果得到系统梳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得以保存,为我们的文化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因为有一代代人的努力,中华文明才会绵延不绝,屹立全球。

三馆修葺一新,三部大书横空出世,它们点亮了宋朝文治的曙光。赵光义正用自己的行动,向天下文人传递一个信号:

那个崇尚暴力、蔑视文化的乱世已经过去了,文明、文化将成为主流!

只要你足够优秀,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就会受到朝廷高规格的礼遇。你们不再是百无一用的书生,而是国家需要的治世能臣!

科举之门

为了招揽各方英才为朝廷服务,赵光义竖起了一面最有效的旗帜——科举。

科举制度最大的好处在于公正,不管你家财万贯,还是一贫如洗,不管你长得一张明星脸,还是一张八戒脸,一律考场上见真章。落笔无悔,童叟无欺。

对于大多数平头百姓而言,科举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赵光义即位以后,立刻大开科举之门,扩大开科取士的人数。有人统计,赵光义当了二十年皇帝,共开科八次,取进士1 478人,平均每榜186人,相当于赵匡胤时期的14倍还多。

当时不但开科取士名额多,对新考上的进士授予的官职也特别优惠。以前,新科进士刚入仕途,哪怕你是状元,也得先从一个从八品的小官干起。但到了赵光义这里,情况完全不同,经常起步就是七品官衔,这一来一去,一下子就缩短了十年的官场奋斗时间!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赵匡胤时代的进士,很可能你还在某个犄角旮旯干些低级公务,比你迟几年考上进士的小学弟却突然跑到前面,成了你的领导。

这时,你也许不得不感叹:人生还真是需要点运气啊。

光批发官帽还不够,赵光义还在礼节上对新科进士予以特殊优待,前面提到的赐琼林宴、发行装钱等活动,都是在赵光义时期形成的。那时的进士,开始享受前所未有的优待,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

赵光义这么做,除了推崇文治以外,也有自己的私心。他突然扩大取士名额、提高起授官阶,大大笼络了一批读书人。这些新晋文官被安排到帝国的各个角落,对赵光义感恩戴德,成为他最忠实的支持者,自然有利于巩固他的统治基础。

公心也好、私心也罢,赵光义的做法确实对人们的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宋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开始成为朝野的共识。民间读书之风大盛!劝学之风大盛!人人都希望自家孩子多读书,通过科举光耀门楣。

在这种风气的浸润下,宋朝诞生了无数才华横溢、文采卓著的名臣,他们纷纷走上历史舞台,书写一段段传奇故事。

下面我要讲述的,就是宋朝初年,通过科举之路走出的三位名臣。

有意思的是,这三人恰好是同榜(太平兴国五年科考榜)进士。他们这一榜,因此获得了“龙虎榜”的称谓。

“龙虎榜”者,必藏龙卧虎!

第一个人,暴脾气张咏

张咏,字复之,号乖崖,濮州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县)人。他最大的特点是脾气比较暴,性子比较急,属于那种一言不合就动手的类型。

话说有一次,张咏在店里要了一碗馄饨吃,刚低下头要吃馄饨,发现头巾的带子(古人习惯用布包住头发)垂下来,掉到了碗里,他就用手把带子捋起来,埋头继续吃。可带子不听话,总是要掉下来,张咏吃一口馄饨,捋一下头巾,吃一口馄饨,捋一下头巾……搞着搞着,张咏彻底厌烦了,一怒之下,蹭地站起来,一把扯下头巾,塞进馄饨碗里,破口大骂:“你这么想吃,那给你吃好了!”骂完,扔下勺子扬长而去,只剩下店主和其他顾客目瞪口呆地目送他出门……。

敢情心急吃不了热馄饨,说的就是张咏吧。

张咏小时候,家里很穷,因为没钱交学费,混成了失学少年。没书可读,他干脆学起了剑术,学完以后,也没去找一份正经工作,平时就喜欢耍耍剑、喝喝酒,到处闲逛,美其名曰“行侠仗义”。

光从以上情况看,这是一个问题少年的标准履历,和后面千古名臣形象差了十万八千里。可要说有本事的人真是干什么都牛,张咏拿着剑瞎晃悠,居然还真让他充当了几回侠客。

有一次,张咏骑着毛驴,带着短剑在外面闲逛,正好朋友送了他一笔数额不菲的钱,他就把钱放在驴上。走了三十多里地后,天色不早了,张咏看见前面有一家店,走进店里,发现里面只有店主老头和他的两个儿子。店主和儿子看见张咏单身赶路,包袱里又鼓鼓囊囊,就密谋说“今天来了一笔好生意”。张咏无意间听到了这句话,他马上意识到,自己遇上了一家黑店,凶多吉少。

果然,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店主就让大儿子来敲门,并在门外试探着说:“鸡已经叫过了,秀才可以起床了。”张咏早就有所防备,他用床抵住左边那扇门,再用手抵住右边那扇门,站在门后故意不吭声。那人见里面没响动,就想推门闯入,但试了几次推不开,等他再次发力猛推的时候,张咏忽然把门打开,让他一个趔趄摔进了屋里,然后跟上去手起剑落,一剑毙命。那边老店主看大儿子去了那么久没反应,就让小儿子再去看看。张咏如法炮制,又解决了一个。接着,张咏提着剑就冲了出去,那老店主正在外面烤火挠痒痒,见到张咏还来不及反应,也被一剑结果了。办完事后,张咏一把火烧了黑店,自己继续出门赶路。

我每次看到这个桥段,都怀疑自己到底是在看史书还是武侠小说。

不管怎样,张咏靠着这种“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的作风,在社会上混出了点名气,他自己也对那段岁月的经历感觉良好(任侠自喜)。

正当大家以为张咏会乘胜追击,由小混混向大混混的方向发展时,他却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十八岁那年,玩够了的张咏表示,自己要认真读书了!

张咏砍起人来生猛,读起书来更生猛,凡是经史子集、各类经典都看了个遍,一时间,学问大长。问题少年转眼变成了学霸。

太平兴国三年(978),张咏第一次参加科考。

向来牛逼哄哄的张咏,从来就不知道“谦虚”两个字怎么写,考前就表示自己一定能够上榜。没承想,牛皮不幸吹破,他被刷了下来。

如果换成一般人,肯定是沉痛追悔,总结教训,回去来年再考。可张咏不一样,你不要我,我还不稀罕呢,老子不考了,我要去做道士了!说完,真去找了个道人(什么朋友都有),商量着怎么做道士。可道人也没收留他,反而劝他继续努力,争取将来入仕途报效朝廷。

太平兴国五年(980),张咏听了道人劝告,再次去参加科考。这回很顺利,考上了进士乙科,被分配到崇阳(湖北崇阳)做县令。上任不久,他马上又干了件猛事。

一天,张咏发现一个小吏从县衙库房里出来,头巾下面藏着一枚钱,就连忙质问:“这是库房里的钱吗?”小吏也不辩驳,直接承认:“就是库房里的钱。”张咏大怒,命人棒打责罚小吏。这个小吏也很跩,挨了棍棒仍然嘴硬:“拿一文钱算什么,你也就打打我,难道还能杀我不成?”

一个普通的小吏为什么如此嚣张呢?因为自唐末以来,国家已经乱了半个多世纪,很多地方的统治失去了正常秩序。县令、知州等地方官虽由朝廷委派,但并不了解地方具体情况。许多日常行政事务都被一些当地的吏员操控着,有时候官员也要依靠这些熟悉地面情况的吏员维持统治。长久下来,一些老资格的吏员仆大欺主,根本不把官员放在眼里。

可今天的这位小吏有点可怜,看样子,他还没打听过这位新上司的人生履历,错把张咏当成了书生。

犯了错居然还向我挑衅?!你道我张咏是谁,削不死你?

张咏立刻当堂起草判决:“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判决书写完,抽出剑来亲自动手,一剑斩杀了这个小吏。

当庭判决、直接执行,还给我们创造了“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两个成语。从此,张咏“一文杀吏”的故事流传天下。

当然,大宋也是讲法律的,张咏并没有权力这么做,所以他只能主动向上级认错,请求接受处分。好在当时朝廷本来就想治治吏员凌驾官员之上的旧风气,就没把张咏怎么样。

步入仕途以来,张咏一直书写着自己的传奇人生,所到之处,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谁都不敢惹他。此后,还有很多关于他的精彩故事,我们暂且留着下文再说。现在,让我们再去拜访一个和张咏风格完全不同的人。

第二个人,好脾气王旦

王旦,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人。

王旦的老爸王祐曾经官至兵部侍郎、知制诰,原本有机会做宰相,但因为一件事情没办好,不但宰相没做成,还被贬到地方做了知州。被贬后,老爷子没有灰心丧气,回来在自家院子里种了三棵槐树,然后手指槐树对别人说:“我子孙中必定有人位列三公!”

看样子,老爷子对自己没当成宰相有点生气,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不过这句气话还真灵验,没过多久,他家真出了个宰相——王旦。

王旦之后,王家一直人才辈出,成了当世望族。后来,王家后人为了纪念老祖宗种三棵槐树的先见之明,建了宗祠三槐堂,请大文学家苏轼写了一篇《三槐堂铭》(入选《古文观止》)。从此,“三槐王氏”名扬天下,成了王氏中最大的一支。

扯得有点多了,我们还是回到王旦身上来。

王旦从小很少说话,一心埋头苦学,属于那种标准的好学生。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脾气好,不管别人怎么对他使坏,他都是能忍则忍,不能忍也继续忍。

王旦的好脾气太出名,甚至他府中的下人都在暗中议论,老爷到底什么情况下才会发脾气?于是,他们私下里搞了个试验。

有一天,吃中饭的时候,下人们故意在盛给王旦的肉羹汤里撒了点锅底灰。王旦生性好干净,可他看到肉羹汤里的灰,也没说什么,仍然低头把饭吃了,就是没动那碗汤。完事后,下人问王旦:“老爷今天为什么没喝汤啊?是不是做得不好?”王旦说:“没什么,我今天只是有点不想吃肉。”第二天,下人做饭时又故意在盛给他的米饭里放了点脏东西,然后又开始集体围观自己的老爷。

你不喝汤可以,总不能不吃饭吧!

王旦见了,把碗推在一边,仍然没有显出一点不高兴,只是说:“我今天不想吃米饭,是不是可以另外做点粥?”下人们听了,面面相觑,只能在心里感叹:真有你的!还说什么呢,从此只好更加用心做事来报答王旦。

不过,话说这几个下人胆子也够大,敢这么拿主人开涮,如果这事摊到张咏身上,非整你个生活不能自理不可。

进士及第后,王旦出任平江知县,靠着以德服人的做法,他把平江县治理得井井有条。当时的转运使到地方来巡查,进入王旦的辖区后,连声称赞不说,甚至还把女儿许配给了他(还有这样的奖励方式?)。

从王旦的事例看,宰相肚里能撑船,绝不是一句虚话。

第三个人,寇老西儿寇准

至道元年(995)四月,赵光义在宰相大臣们的簇拥下,来到金明池观看水军演习,附近的百姓和军士见到皇帝到场,山呼万岁,一片欢腾。

如此情境,赵光义心情大好,喜笑颜开。群臣见皇帝龙颜大悦,争相说些恭维话,一时间,现场气氛非常热闹欢快。大家正在兴头上,一队宫女鱼贯而入,捧来一簇簇鲜花,请皇帝和大臣佩戴。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下,按照宋朝当时的习俗,男人也流行佩花。而且这花不是佩在胸前,而是戴在头上,不管你是玉面粉脸的小鲜肉,还是五大三粗的莽汉,都流行在头上插朵花。依现在眼光,一个大男人头上开朵花实在很别扭,但当时的人却觉得特美。这个习俗还得到了上层的认可,每到喜庆节日或盛大宴会,皇帝就会赏赐给大臣们戴鲜花。

此时此刻,赵光义又要分赐鲜花给群臣。他笑盈盈地扫视群臣,然后亲手从花篮里挑出一朵最大最鲜艳的花,赏赐给身边的一位青年官员。这个青年官员连忙谢恩,整理衣冠,将花恭恭敬敬地戴在头上。赵光义望着眼前这位风度翩翩的青年,笑意更浓,不禁赞赏感叹:

“寇准青春年少,正是戴花饮酒的好时候!”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在演义小说、电视剧里,寇准经常出镜,被人亲切地称为“寇老西儿”。正因如此,人们经常误把寇准当作山西人,其实呢,他是一个如假包换的陕西人。

寇准的父亲寇湘曾考上过状元,只可惜生不逢时,当时的进士很不值钱,哪怕贵为状元,也没能给他带来辉煌人生。寇老爷子只好把希望寄托到下一代。

但事与愿违,寇准小时候玩性很重,并不怎么喜欢读书,整天想着骑马射箭到处逛。有一次,寇准又想丢下课本溜出去玩,把老妈惹火了,顺手抄起一个铁秤砣向他砸了过去。还好,秤砣只砸到了寇准的脚上,没砸到他的头上,否则真是一个秤砣改变历史走向了。

据说寇妈这一砸还真有效果,一下子把小寇准砸醒了,从此寇准开始潜心向学,再不贪玩。不过这里还是奉劝众多望子成龙的虎爸虎妈,教育固然重要,秤砣砸孩子这种危险动作还是不要模仿为好。

寇准出生在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可以算是宋朝的同龄人。太平兴国四年,十八岁的寇准第一次参加科举,顺利通过了解试。

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进京参加省试殿试的时候,有人站出来给他提了个醒,劝他偷偷改一下个人档案,把自己的年龄增加几岁。

要说改年龄这种情况,即便是信息管理发达的现代,也没有完全杜绝。改来改去无非是为了在升学、找工作等时候争取点个人利益。但一般人改年龄往往是往小了改,为什么到了寇准这里反而要让自己变老呢?

原来,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说皇帝赵光义在殿试选人的时候更倾向成熟稳重点的,那些年纪轻的很容易落选。而寇准的年纪也确实小了点,要知道,当时王旦是二十三岁,张咏则已经三十四岁,而且,白发苍苍却依然拼搏考场的,也大有人在。

劝的人可能出于善意,可他不知道,寇准的坦荡直率绝不亚于张咏。他断然回绝了这种建议,掷地有声地说到:

“现在正是我奋发有为的时候,怎么可以欺骗皇帝呢(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寇准不欺人,命运也不欺寇准。太平兴国五年初,寇准在省试、殿试中一路过关斩将,进士及第。这年春天,他得到第一份官职——巴东县(今湖北恩施巴东)县令。

在宋朝,那里属于一个相对偏远的地方,人少事情也少,寇准处理完公务后就游山玩水、读书写诗,过得十分自在。寇准正年轻,工作积极性很高,总希望能有一份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但无奈宋朝官员的升迁调动都有年限规定,没有特殊情况,只能埋头熬资历。

太平兴国八年(983),寇准终于熬到了一份新岗位,他被任命为大名府成安县(今河北邯郸成安)知县。成安县比巴东县大一点,离京城更近,可以算是一次隐性升迁。但寇准内心反而更加失落了。

寇准不是那种贪图安逸的人,他敢说敢做、个性十足,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施展抱负。当他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的时候,曾经豪气冲天,相信自己有时间有能力去实现梦想,弥补父辈留下的遗憾。

可现在他觉得,通往理想的道路并不平坦。进士及第后的闻喜宴上,皇帝在座、高官相陪,何等意气风发。然而,离开京城后,他仿佛成了断线风筝,消失在朝廷视野中,不再有人关注过问,封侯拜相的愿望看起来遥不可及。

正当寇知县郁闷地待在衙门里无所事事时,他突然接到了进京的命令。接到命令后,寇准非常高兴,熬了五年,看来真要时来运转了。

等寇准兴冲冲地跑到开封,他忽然发现,真还不如不叫他来呢。原来,朝廷把他召来并不是打算给他安排什么重要岗位,而是给他摊派了一项任务——押送军粮。

押送军粮,又危险又辛苦,还吃力不讨好,谁都不想领这种任务,但寇准所管的成安县就在北方靠近边境地区,不找你干活找谁干活?

就这样,寇知县干起了军粮押运工作,他第一次走出书斋、走出衙门,来到前线,和普通百姓、军士走到了一起。从他们的口中,知道了边境的地理风貌和敌我情势,见识了最真实的社会状况和人情世故,这些都是他以前从未看到过、听到过的事情。

寇准发现,押送军粮其实也是一项很有意思的事情,他不再厌恶这项任务,反而很有兴致地研究起军事战略、边境问题。回到开封后,他把看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写成了一份奏章,呈交了上去。

赵光义正在为边境问题犯愁,他看到这份有见地的奏章后,极为赞赏,立刻表示要召见寇准。

正是这份奏章,成了寇准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696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