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趣说宋朝300年——威胁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14 20:30:59 0


何苦生在帝王家

要说这件令赵光义无比恼怒的事情,先得从宋军的一次“夜惊”事件说起。

什么是夜惊事件呢?

就是军队在过夜的时候,因为一次突然的叫声或者突发的事件而导致全军陷入混乱。大家知道,军营是高度戒备的地方,尤其是到了夜里,每个将士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有人做出反应。某个人的过激反应,又会引起连锁反应,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比如,如果军营有人无聊地喊一声“敌人来偷袭了”,很可能让全军将士陷入恐慌,自相踩踏、不战自溃等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宋军攻幽州失败后,逃命逃得太紧张,晚上就发生了一次夜惊事件。事情发生后,全军投入到了混乱的夜跑运动中,赵光义也在其中。

结果,一片混乱过后,大家发现,事情不妙——赵光义找不到了。

显然,弄丢皇帝肯定比弄丢钥匙后果严重。有人以为,赵光义已经在混乱中遇难了,就提议再立一个新皇帝。

从技术角度讲,再找个人来当皇帝是很容易的,可让谁来当合适呢?

当时宋朝立国不久,政治秩序还不稳定,在皇位继承问题上,仍是一盘烂账。

赵匡胤的弟弟赵廷美,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都是候选人,他们的情况我们都介绍过了。当然,赵光义也有儿子(当时有六个),理论上,他们也可以凑凑热闹。

如果赵光义真的挂了,这些人中,宋朝将士更愿意让谁来当新皇帝呢?

这个问题我不需要分析。答案很简单,你只要问问自己,如果你是一名宋军将士,会把票投给谁呢?

我相信,大家的答案和我一样,都会把票投给赵德昭。

因为赵匡胤死得不明不白,大家都觉得可惜,赵德昭作为长子来继承皇位,很符合常理。赵光义本来就没啥大功劳,凭什么占便宜?至于赵廷美,他完全是个打酱油的。

当时,赵德昭正在军中,他和赵廷美都跟随赵光义一起来攻打幽州,要把他立为皇帝,也符合就地取材的原则,很方便。

事实上,宋军将士和你我的想法完全一样,他们决定趁着赵光义失踪,给他来个宣告死亡,然后拥立赵德昭为新皇帝。

但是,赵德昭终究没做成皇帝,因为失踪人员赵光义很快又找到了,这事就此作罢。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赵光义回来后,这件事不知怎的,传到了他的耳朵里,顿时让他心头火起。

赵光义没法不生气,登基四年,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但事实告诉他,他还是没走出兄长的影子。他所看到听到的,只是表面的臣服和恭顺,人心依旧归属着兄长赵匡胤。

如果说,当时大家讨论拥立的皇帝是赵廷美,赵光义的心里可能还会容易接受点。毕竟,赵廷美继承了自己此前的职位,按照兄终弟及的套路,也该轮到他了。但将士们选择的却是赵德昭,这一事件传递了一个信号,大家对赵光义并不完全认可,更深一层说,他们对四年前那个夜晚所发生的一切,抱着深深的猜疑。

赵光义感到了莫大的羞辱,他把怒火迁移到了赵德昭身上,虽然赵德昭并没有做错什么。对赵光义来说,只要赵德昭存在,就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赵光义的心思,赵德昭并没有察觉,此后他的一个不理智举动,使自己引火烧身。

宋军在幽州固然打了败仗,但攻打北汉获得了成功,按照当时的规矩,将士们还是应该获得一笔奖金。可这笔奖金迟迟没发下来。

原因很简单,赵光义不批。

古往今来,扣发奖金这种事情最招人烦。

将士们的要求也很合理,打幽州本来就属于加班工作,怎么可以因为加班任务没完成就克扣其他奖金呢,一码归一码啊!

大家都有怨气,但谁都不敢当着赵光义的面提。终于,僵持了一段时间后,有人站出来说话了。

很不幸,站出来说话的人正是赵德昭。

赵德昭找了个机会,给叔父赵光义提了条建议,劝他把该发的奖金发了。

糊涂啊,要知道,最不该说这句话的人,就是你啊。

赵德昭当时已经二十九岁,但他明显缺乏政治历练,把很多事情想得太简单。赵光义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本该避开都来不及,他却迎头撞了上去。

果然,赵光义听到赵德昭的建议后,勃然大怒,放出了一句狠话。

“等你自己当了皇帝,再赏赐也不迟(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

这是一句分量很重很重的话。

指责别人想当皇帝,就相当于给人定了谋反的死罪。

从这句话里,赵德昭还听出了很多话外音。

你是想自己当皇帝吧?你以为我忘记拥立事件了吗?你替人出头讨赏赐,难道不是要笼络人心吗?只要我赵光义还在,就得听我的!

赵德昭嗅到了浓浓的火药味,他感到异常委屈。他自问从未觊觎过皇位,也从未对叔父有丝毫不敬,将士们的想法也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只是一次平常的进谏,何错之有?却遭来无端的猜忌和指责。

赵德昭是个烈性的人,被赵光义一番羞辱,情绪变得十分激动,回到府邸后,就问左右随从:“你们带刀了?”随从觉得赵德昭有点不对头,就推说宫里有规矩,不准携带兵器,所以身边没有刀。

可此时赵德昭羞愤交加,根本无法控制自己,他一路冲进自家茶酒阁,关上阁门,找出一把切瓜果的刀……

一怒之下,自刎了断!

谁都没想到,赵德昭居然会用这种极端方式来自证清白。一代皇子,就这样草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关于赵光义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反应,史书是这样描述的。

赵光义听说后,惊讶悔恨,过去抱住赵德昭的尸体,大哭着说:“傻孩子,何必这样呢!”

我读史、写史,很不喜欢将人脸谱化,因为我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血有肉,有感情,不能一棍子打死。

我甚至更希望这段记载是真实的,或许赵光义见到那滩殷红的鲜血时,真的幡然悔悟,真的想起了兄长赵匡胤,想起了他们同是赵氏血脉。

但是,这种想法很可能是我的一厢情愿,因为再翻过几页史书,又出现了一条记载:

“(太平兴国六年三月)己酉,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德芳卒,年二十三。”

也就是说,仅仅赵德昭被逼自杀的一年多后,赵匡胤的第二个儿子赵德芳死了,年仅二十三岁,死因不明。

是巧合还是阴谋,大家不难判断吧。

也正因为赵德昭和赵德芳的惨死,让我对五年前那个烛影斧声之夜有了一个判断。

正是权欲熏心的赵光义制造了兄长赵匡胤的死亡!

因为,他让我看到,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居然可以达到这种程度!

对此,我只想说,利益最集中的地方,往往就是斗争最激烈的地方,人情最稀薄的地方。

几千年历史,辉煌的宫殿堙没了多少人性温情!

赵德昭、赵德芳。

何苦生在帝王家?

最后,在这段结束前,说点有亮色的信息。赵德昭、赵德芳虽然死了,但他们的血脉都延续了下来,几经世事沉浮,他们都有后人当上了宋朝的皇帝,也算历史给他们的一点补偿吧。

交易

赵德昭和赵德芳死了,人们对两位皇子的死充满同情,对赵光义得到皇位的合法性充满怀疑,尽管不敢当面表达,却免不了背后窃窃私语。

赵光义也无法解释,因为解释只会让人感觉欲盖弥彰,他急需一个人站出来,帮助他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

这个人必须德高望重,足以压服满朝大臣,能够替他堵住悠悠之口。赵光义明白,符合这样条件的人,只有一个。

赵普!

但是,这个斗了十多年的宿敌能站到自己这边来吗?

这几年,赵普的日子也不好过。

被罢相后,赵普失去了往日的荣光,身边的人都已散去,不少人还争着投诉他(争倾之)。等到赵光义当了皇帝,还时不时要被穿一下小鞋,日子更加难过。

太平兴国二年(977),赵普为了打消赵光义的疑心,趁着一次朝见的机会,主动要求罢去使相的职衔,留在京师。

赵光义答应了赵普的请求,给了他一个留京指标。但赵普的日子并没有就此好转,老对手卢多逊还在不遗余力地打击他。

想当年,在排挤赵普的问题上,卢多逊和赵光义是亲密的盟友。等赵光义一即位,卢多逊当上了宰相,卢多逊对付起赵普来更加得心应手。

赵普有一妹夫叫侯仁宝,被卢多逊支派到邕州(今广西南宁)任职。邕州地处西南,当时算不发达地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侯仁宝一直琢磨着想调回京城任职。但是,卢多逊本来就是为了削弱赵普的影响力,有意排挤他,没把他分配到海里去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再把他拎回来。所以,每次官吏调动都轮不到侯仁宝,他在那里一直干等了九年。

碰巧,到了太平兴国五年(980),交趾(今越南北部)发生了内乱。当时,那块地方名义上臣服宋朝,实际上已经成为独立的政权。侯仁宝觉得这是一个让自己脱身的好机会,就上奏朝廷,建议趁机派兵收复交趾,同时也希望能允许自己进京,向皇帝当面汇报交趾的内乱情况。

侯仁宝的算盘打得很精,他知道赵光义好大喜功,对他的建议肯定感兴趣,汇报完以后,就可以留在京城了。果不其然,赵光义立刻中招,马上下诏命侯仁宝进京。偏偏在这时候,卢多逊又插了一杠子,他一眼就看出了侯仁宝的用意,立刻见招拆招。

卢多逊告诉赵光义:侯仁宝的想法确实很好,但既然要出兵,就得快一点,如果把侯仁宝召回来,反而会泄密,让敌人有所防备。侯仁宝既然这么了解情况,不如再拨一点兵给他,由他来全权负责征服交趾的事情好了。

这个建议,够损。

赵光义听后,觉得也在理,就照卢多逊的意思办吧。

就这样,侯仁宝费尽心思想出来的主意,反而把自己绕进去了。不但回不了家,还额外增加了一份危险任务。他的运气也特别差,仗没打好,兵败被俘,最后落了个命丧异乡的下场。

另一件事也让赵普很受伤。

前面说过,赵普有个儿子叫赵承宗,因为娶了枢密使李崇矩的女儿,惹得赵匡胤很生气。这回,赵承宗又要结婚了,对象是燕国长公主(赵匡胤妹妹)的女儿。当时,赵承宗的职务是潭州知州,想要回京完成婚事,必须得到皇帝的批准(按规定,外任官员不得随便回京)。

太平兴国六年(981)九月,赵承宗获准回京成婚,可卢多逊充分发扬了凡事都要管一下的居委会精神,生怕赵承宗趁机留在京城,还不到一个月,就劝赵光义赶紧把赵承宗打发回潭州。就这样,赵承宗连个婚假都没过舒服,就得灰溜溜地回去了。

显然,卢多逊的所作所为,都是冲着赵普来的。

赵普本已无心过问政事,但老对手卢多逊似乎永远把他当作最大的威胁。看样子,只要卢多逊还在宰相的位置上,他就不会有好日子过,甚至自己的身家性命也会受到威胁。

赵普被逼到了绝境,终于出离愤怒,他受够了卢多逊那副咄咄逼人的嘴脸,决定抓准机会发动反击。然而,卢多逊现在是宰相,又有皇帝赵光义的支持,无论怎么看,双方的实力都不对等。

赵普意识到,要想扳倒卢多逊,必须分化卢多逊和赵光义的联盟,让赵光义站到自己这边来。

就这样,赵光义和赵普就像两个精明的商人,敏锐地意识到了彼此的价值。两人不约而同地走到谈判桌前,亮出筹码,去完成一次惊天的政治交易。

某日,赵光义派人召见赵普,表示要和他商量一件事。

自从进京以后,赵普从来就不受人待见,他和赵光义的交往,仅仅局限于例行公事的朝廷礼仪,这回突然被召见,感到很蹊跷。

见到赵普进来,赵光义主动起身相迎,给予了少有的热情。一番礼数过后,赵光义屏退左右,开始转入正式话题。

他直截了当地告诉赵普,此次召见,是要就一件事征求他的意见:

将来他应该把皇位传给谁?

赵普没料到赵光义会问得这么直接,一下子被震住了。

这是一个极其凶险的问题。

如果这是一道选择题,综合前面所讲的情况,摆在赵普前面的有三个选项:

A.赵匡胤的儿子

B.赵廷美

C.赵光义的儿子

下面,我们来替赵普同学思考一下。

首先,A是不能选的,赵德昭和赵德芳虽然死了,但子嗣尚在,套用《继承法》的说法,他们的儿子可以代位继承。这当然不是赵光义想看到的。而且,谁选了A,就等于是在为两位皇子叫屈,必将触怒赵光义。

当然,以赵普的资历,他确实是最有资格站出来仗义执言的,但赵普就是赵普,他不是魏征,不是包拯,他只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做出选择。

接下去的B也不能选。虽然赵廷美现在看上去是在储君的位置,可这只是赵光义不得已的安排。因为支撑赵光义取得皇位的理论是“兄终弟及”,就是说,哥哥死了,弟弟接着当皇帝。为此,他不得不把弟弟赵廷美放在储君的位置上,来继续演绎这个逻辑。所以,选B也不符合赵光义的真实意愿。

如此看来,大家可能会觉得这题其实也不难。赵普选C不就得了。什么道理、情理,与我何干?只要你赵光义开心,你把皇位传给外星人我也管不着。

可事情没那么简单,如果选了C,赵光义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就没了,他可是以弟弟的身份继承皇位的啊。

这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无论如何回答,都会得罪眼前这位多疑的皇帝。更何况,两人曾是斗得不可开交的政坛对手。

赵普的思维飞快地运转着,他努力平复内心的惊惧,揣摩着赵光义的心思,思考应对策略。重压之下,他又找回了权谋高手的本色,沉默片刻后,赵普微微抬起头,字斟句酌地说出了十一个字:

“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翻译过来,意思是说:太祖赵匡胤(在传位问题上)已经做错了,你怎么能再做错呢?

赵普的这个回答实在是太绝了!

说赵匡胤做错了,等于否定了“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言下之意,你赵光义就不用再传给赵廷美了。但又说错误是赵匡胤犯的,等于说赵光义的皇位确实来自赵匡胤的传授,一点毛病没有。

结论:你想传位给谁(当然是自己的儿子),就是谁。还能美其名曰在帮助兄长赵匡胤纠正错误。

每次看到这个回答,我都有一个感叹,权谋心术,真不是人干的事。

赵光义对赵普的态度非常满意,经过这一问一答,两人此前的敌对关系已经大大消解,算是合作意向达成,接下来,就可以谈一谈具体的合作条件了。

不久之后,赵光义主动召来赵普,告诉他一件绝密事宜:某人可能要谋反作乱!

赵光义口中的某人,是指弟弟赵廷美。

赵德昭和赵德芳死后,赵廷美成了最尴尬的人,如今,他已成了赵光义传位儿子的最后一个障碍。赵廷美表面上地位尊贵,其实已经受到了兄长的猜忌,人人对他避而远之,每天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客观地说,赵廷美落入这番处境很冤枉,他只比赵德昭大四岁,当两个兄长在前面奋斗的时候,他还是个孩子。即便当上开封尹后,他也是安分守己,更谈不上什么政治野心。但是,权力斗争就是如此残酷,身份地位决定了他注定不能从政治旋涡中全身而退。

太平兴国六年(981)九月,有人向赵光义告发了赵廷美,赵光义又把赵普叫来,问他该怎么处理好。

赵普明白,这回该轮到他开出合作条件了,他一字一顿地回答道:

“臣愿备枢轴以察奸变!”

“枢轴”是中心的意思,整句话直译过来就是说:我想进入权力中心,以便帮助你防备奸臣作乱。

说得再明白点,赵普是想重新入朝当宰相。

此后,赵普又向赵光义密奏:“我是开国老臣,却被奸人所阻扰。”

赵普口中的奸人,当然是长期打压他的卢多逊。赵普希望赵光义不但能让他重新回归权力核心,同时能帮他除掉对手卢多逊。

赵普开出合作条件后,赵光义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脸上闪过一丝诡异的笑容。

赵普明白,赵光义还在等他的筹码。

是啊,光提价格,不拿出点干货来,谁和你交易呢?

为了让赵光义答应他的条件,赵普决定亮出他的底牌,他相信,只要自己说出这个惊天秘密,一切都会扭转。

金匮之盟

赵普向赵光义揭示的秘密,是关于杜太后的一个遗嘱,史称“昭宪顾命”。“昭宪”,是赵匡胤母亲杜氏的谥号。

杜太后是在建隆二年(961)去世的,也就是赵匡胤建立宋朝后的第二年。

按照赵普的说法,杜太后临终前曾把自己和赵匡胤叫进去,接受遗命。当时,杜太后和赵匡胤曾有过一番对话:

太后问赵匡胤:“你知道自己为什么可以得到天下吗?”

赵匡胤哭得太厉害,没回答。

太后:“我老了,快死了,你哭也没什么用,我在问你大事呢,你就知道哭吗?”

赵匡胤:“这都是赵家祖宗和您带来的福分。”

太后:“不对,是因为柴荣让幼子主政天下,人心都不归附罢了。如果后周有一个成年的君主,你怎么能当得上皇帝?你和光义都是我生的,你以后要传位给你的弟弟。国土广大,能有个成年的君主,对江山社稷有益。”

赵匡胤边流泪边磕头:“哪敢不听母亲的教诲呢。”接着,回头对一旁的赵普说:“你记下我说的话,不能违背啊。”

于是,赵普就在床榻边按照母子所说的话,起草了誓书,并在誓书的末尾,写下了“臣普记”三个字。

赵匡胤把誓书藏进了一个金匮(黄金制的盒子)里,命人好生保管。

因为誓书放在金盒子里,这个“昭宪顾命”,又被称为“金匮之盟”。

赵普刚说完,赵光义赶紧派人到宫中去寻找那个金盒子,一找,还真有这么一份誓书。

拿到誓书后,赵光义不禁感慨:“人怎能不犯错呢?我还不到五十岁,已经知道前面的事(指和赵普为敌)都做错了。”

于是,赵光义当即任命赵普为司徒兼侍中,出任头号宰相,而且把赵普的儿子也留在了京城。

好了,事情发展到这里,看上去非常圆满。

赵普替赵光义找到了一份合法继承皇位说明书,赵光义安排赵普实现再就业,曾经斗得你死我亡的两个人,手拉手做起了好朋友。

关于“金匮之盟”的真伪,已经有很多专家写了很多论文,研究角度五花八门,但得出的结论比较一致——纯粹假冒。

论证理由不再一一列举,单说两点。

首先,杜太后死的时候,赵匡胤才三十五岁,赵德昭已经十一岁,她怎么就能预计到赵匡胤死时,德昭还是个孩子呢?

其次,赵普既然是写誓书的人,赵匡胤活着的时候不敢泄密尚可理解,但赵光义即位后为什么不赶紧说出来呢,何必等过了整整五年再说出来?总不能说自己娱乐活动太多,把这事给忘了吧。如果真是赵普把这事给忘了,害得赵光义被人质疑了五年,那还不削死他!又怎么可能让他官复原职。

其实,关于“金匮之盟”,还有另一个版本。

说的是,杜太后有一天把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三兄弟,以及赵德昭、赵德芳等其他皇亲国戚都叫来吃饭。饭吃到一半,赵匡胤告诉老妈:“我想把皇位传给二弟赵光义,今后再让赵光义传位给赵廷美。”

太后听了很开心:“我早就有这心思了,以后天下人就会知道,我一个女人生了三个天子啊。”乐完以后,太后让赵光义和赵廷美站起来感谢赵匡胤,并接着对两人说:“赵匡胤千辛万苦才取得天下,你们却白捡了个皇位,以后可不能辜负他,我再问问,赵廷美以后打算把皇位传给谁呢?”

赵廷美赶紧说:“我接着把皇位传给赵德昭。”

太后这个时候早就乐开了花:“对,对,这就是天意,你们以后谁都不准违背这个约定,谁违背了这个约定,必遭天谴。”赵匡胤听了,赶紧让赵德昭站起来感谢太后。

聊完后,太后又对赵匡胤说:“你把赵普叫来吧,让他把今天的约定写下来,你们兄弟收好喽,一个个传下去。”

如果说,第一个版本还有那么点造假诚意的话,那第二个版本就实在太离谱了。每当看到这段记载,我都不由感叹:

杜大妈,这可是影响到千秋万代的皇位传承啊,您当这是击鼓传花吗?

“金匮之盟”的情况大致如此。赵普的谎言并不高明,但也无法证伪,反正当时在场的一共才三人,活着的只剩他一个了,他怎么说都行。

有赵普站出来撑场,赵光义的地位得到了极大巩固,朝局又趋于稳定。

当然,两人的交易还没有结束。

赵光义和赵普结成新的同盟后,残酷的政治清算开始了。

太平兴国七年(982)三月,有人告发赵廷美,说他想趁赵光义赴金明池(开封城外的一处人工湖,主要用于演练水军)水心殿参观的机会,暗中行刺。

四月,赵普向赵光义报告,声称宰相卢多逊和赵廷美暗中勾结,一起诅咒皇上。

为此,赵廷美先是被赶出京城开封,到洛阳担任西京留守。不久,又被贬为涪陵县公,安置在房州。那个地方,曾经还安置过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从此,赵廷美过起了软禁生活。

卢多逊被削去官爵,流放到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

太平兴国九年(984),赵廷美在忧惧中死去,时年三十八岁。

雍熙二年(985),卢多逊病死于海南岛,时年五十二岁。

与此同时,一批和赵廷美、卢多逊关系相近的人或贬官,或流放,或处斩……

奈何,看似彬彬有礼的朝堂,盛行的却是丛林法则。

奈何,历史洪流之下,个人就是那么渺小,其中的复杂冤屈,只能等待时间来揭示。

硝烟散去,我们再介绍下胜利者赵普的结局。

其实,赵普也不算什么胜利者。他和赵光义的联盟只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交易结束之时,也是联盟瓦解之时。

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仅仅当了两年宰相的赵普又被罢去相位,出任武胜军节度使。和十年前罢相时相比,头上的虚衔由“同平章事”变成了“侍中”,略微高了那么一点点。唯一的区别,仅此而已。

虽然,后来他曾第三次出任宰相,但同样没有大的作为,干了一年多,再次罢相,赴洛阳担任西京留守。又一年后,因病致仕。

乱世小吏、幕府谋士、首席宰相、失意官僚……赵普一生与权谋相伴,因权谋而助宋朝奠定基业,因权谋而沾上人生污点。

胜亦权谋,败亦权谋,得亦权谋,失亦权谋。

我想,这应该算是对他的中肯评价。

淳化三年(992)七月,宋太师、魏国公赵普病逝于洛阳,年七十一。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696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