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趣说宋朝300年——文治之风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14 20:32:12 0


可靠的帮手

在赵匡胤的主导下,宋朝开始奉行抑制武力的政策。相应的,社会上军人的地位急剧降低,而与此同时,另一个群体的地位开始不断提高,逐渐成为维护帝国统治秩序的中坚力量。

在解释赵匡胤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群体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古代政治方面的基本知识,这会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

大家都知道,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他站在帝国金字塔的顶端,负责管理帝国的运转。很显然,这绝对不是一份轻松的活,外敌入侵了要找你,水旱灾害了要找你,有人闹事了也要找你,后宫争风吃醋了,还是要找你,谁让你是老大呢。

可皇帝也是人啊。

他没有三头六臂,也需要吃喝拉撒,平时也喜欢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你总不能把他累死吧。所以,皇帝必须寻找一些可靠的帮手来帮助他,管理那一摊子事情。

在皇帝选帮手的时候,可供参考的群体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宗室,就是皇帝的亲戚们(一般是兄弟、叔伯)。比如西汉、西晋的时候就曾封了一大批姓刘的、姓司马的宗室子弟为王,替皇帝治理地方,形成一股强大的宗室势力。

第二类是宦官,俗称“太监”。这个群体一直以来名声不太好,但你却不能忽视他们的能量。人家挨了那致命的一刀才混到这个铁饭碗,从此了无牵挂,专心为皇室服务,极易得到信任。尤其是那些直接服务皇帝的,除了天天伺候穿衣、吃饭,还会陪着做游戏,关系想不好都难。长此以往,皇帝自然相信他们,愿意让他们帮忙办理些其他事情。

第三类是外戚。外戚就是皇帝的母亲或妻子的亲戚,靠着这层特殊关系,他们经常在政坛呼风唤雨。

第四类是军人。顾名思义,他们一般是擅长打仗的猛人,靠军功博取官爵,进而掌握权力。

第五类是文人。在做官前,他们往往是一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步入政坛后,他们就由知识分子变成了文官。人们有时候会用一个更加典雅的名称来称呼他们—— “士大夫”!请注意,这是一个值得牢记的称呼,因为它不仅代表着这个阶层,更象征着一种精神。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群体间有时也会有相互渗透、交叉,外戚可以充任军官,宗室也可以当上文官,具体情况十分复杂。

赵匡胤是个勤于自省的人,当他在选择帮手的时候,会经常回头看看过去的经验教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史为鉴”。透过历史长河,他发现,合适的帮手其实是非常难找的。

宦官是第一排除项,唐朝就是宦官闹腾得最厉害的朝代,到了唐末,连谁当皇帝都由宦官说了算,简直反仆为主了!那段历史,对于赵匡胤来说,就是眼前的近代史,不能不吸取教训。

宗室势力也是靠不住的,兄弟归兄弟,但毕竟都有自己的欲望,刚开始可能还凑合,等隔了几代,关系就疏远了,“手足情深”转眼就会变成“手足相残”,什么“七国之乱”“八王之乱”,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

“外戚”看上去也不是合理选项,他们当权的前提是皇帝的老妈或者老婆在政治上很有话语权,中国历史虽然不乏吕后、武则天之类的女强人,但那毕竟是个别现象,在传统的男权社会,女人掌权被称为“牝鸡司晨”(母鸡报晓),那是违反伦理纲常的。从实践经验看,外戚依靠裙带关系掌握朝政,多半没啥好结果,比如著名的外戚霍光、王莽、杨坚等,有的看皇帝不顺眼就像换轮胎一样重新立一个,有的干脆把皇帝轰下台,自己爬上去,极不靠谱。

至于“军人集团”,我们早说过了,已被赵匡胤排除在外。

选来选去,确实有点雾里看花,让人很难抉择。剔除掉前面四项后,赵匡胤回头一看,发现在他的身后,只剩下一群神情木讷、弱不禁风的书呆子。真的要让这些穷书生、酸秀才来帮助自己治理天下吗?

他们饱读诗书,有治理国家所需要的知识。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行为规则,做事比较有底线。他们手无缚鸡之力,不会对皇权造成威胁。最重要的,他们靠科举而不是出身进入官场,可以让国家持续得到新鲜血液。

当然,这群书呆子也不是没有缺点。他们比较认死理、钻起牛角尖来谁都敢冒犯。他们喜欢拉帮结派,互相斗气扯皮(学名“党争”),让你耳根不得清净。他们有时比较清高、有个性,让你很难驾驭。

但相对而言,还是他们比较合适,至少比那些只知道打打杀杀的粗人放心多了。

就是他们吧。

赵匡胤最终确立了依靠文官集团的统治模式,为了让后来的赵家子孙都谨守这个原则,他特地立了一个誓碑,其中有一条最为著名: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这是赵匡胤对子孙的教诲,也是他对士大夫的承诺。这条誓言,自始至终都被赵匡胤及其子孙恪守,成为铸就宋朝辉煌业绩的基石。

好了,既然赵匡胤已经下定决心,我们就一起祝贺宋朝的书呆子们吧。你们确实赶上了一个好时候,只要够努力,就可以在国家机器中扮演重要角色。

接着我要介绍的,就是这部国家机器的运作原理,有志于成为宋朝官员的朋友可以跟着我来了解一下,先从工作机构说起。

复杂的官僚机构

我国古代的官僚机构几经历史演变,名号繁多、门类庞杂,即使专业人士也经常被搞得晕头转向。宋朝建立以后,复杂的局面终于得到改观——从此变得特别复杂。

宋朝继承了唐朝及五代以来的行政机制,很多前朝的官僚机构都被保留下来,但却丧失了它们的实际职能,逐渐沦为徒有虚名的闲散机构。而在此之外,宋朝又自成了一套工作机构,维系着整个帝国的运转。

为了把情况了解清楚,请大家还是打起精神,跟我从上到下走一遭。

先从最高决策机构看起。宋代宰相的办公机构叫作“中书门下”,办公地通常称为“政事堂”,宰相的官职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称为“参知政事”。

官名又长又特别,在历朝历代中独步潮流,但宰相的实际权力其实已经大大缩水,不再是行政、军事、财政一把抓。枢密院早已分走了它的军事决策权,而另一个称为“三司”的机构,又分割了宰相的财政大权。

三司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上虽略低于两府长官,但和两者并没有上下级从属关系,直接向皇帝负责,哪怕宰相想花钱,也是要和三司使商量着办。所以,三司使又被人称为“计相”,也很牛了。

可见,宋朝的最高决策机构其实被分成了三块,所谓“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三足鼎立是也。

宋朝还有两个十分显要的机构是“学士院”和“舍人院”,在学士院里干活的人叫“翰林学士”,在舍人院里干活的人叫“知制诰”。和前面几个位高权重的机构比起来,这两个机构的工作内容实在简单——写公文。

翰林学士负责起草关于皇族、高级官员的任免诏令,人称“内制”。知制诰包办关于普通官员任免诏令,人称“外制”。

古代发布一个诏令可不像现在一样,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就可以,而是要拿出参加高考的架势,洋洋洒洒写一篇文章,得有文采、有气势,还经常引经据典。尤其是人事任免方面的诏令,经常把此人前面的表现总结一遍,重新安排岗位的理由讲述一遍,还得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实在不是常人干得了的活。

这些以码字为职业的官员,因为工作关系和皇帝挨得近,还有权做个参谋决策,一旦被看中,极有可能青云直上,很多宰辅高官就是通过爬格子爬到了权力顶峰。故而,这也是很多官员梦寐以求的岗位。

除了上面两个码字为业的机构外,还有两个机构也很重要,它们的工作方式更简单——说话。

宋朝的监察机构叫作“御史台”,御史台长官称为“御史中丞”,里面干活的人又分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名号。御史的品级虽然不高,但实际地位却很高,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纠察百官,工作方式就是骂人,上到宰相、枢密使,下到知县、县令,只要看谁不顺眼,就可以参他一本。工作范围也很宽泛,严重的卖国通敌、贪污受贿当然不在话下,上班礼仪形象、下班私生活等芝麻绿豆的事情也可以管一管。

到后来,又多了个叫作“谏院”的机构,长官叫作“知谏院”,里面干活的人又分左、右司谏,左、右正言等名号。谏官的工作对象更厉害,主要负责给皇帝挑毛病,干的是老虎头上拔毛的活。

由于两个机构工作性质都差不多,逐渐也就不分彼此(学名“台谏合流”),反正都是言官,骂谁不是骂呢。

宋朝非常注意保障台谏官的发言权,台谏官的工作积极性也空前高涨,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说谁说谁,说错了也不用道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被骂的人还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尤其是宰辅,为了体现自己风度,往往被骂了还要替御史说话,唯恐落下个“控制台谏”的话柄。

有些台谏官敬业精神极佳,以语不惊人死不休为目标,以惹怒皇帝、宰辅为最大光荣,因此被贬官外放了还洋洋自得。临走了,同行们还会办桌酒宴欢送一下,席间再写首诗词相互赠送一下,共同欢庆从此获得了“犯颜直谏”的美名。

宋代台谏制度最大限度发挥了言官的监督效果,虽然难免会冒出一些严于律人、宽于律己,喜欢故意找碴的家伙,却也为一批正直、有气节的官僚提供了舞台,鼎鼎大名的范仲淹就曾做过台谏官,并且在这个岗位上一举成名。更重要的是,这种鼓励言官大胆言事的传统被一直延续下来,直至宋朝结束也未消亡,对此后的明清等朝产生深远影响。

除了决策机构,宋朝的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也很独特,依然体现了不把人搞晕不罢休的原则。

自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以来,最著名的“吏、兵、户、礼、刑、工”六部可谓人人皆知,即使从来不碰历史书的人,光听名字,也能把几个机构的职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而到了宋代,情况发生了变化。

首先,兵部的军权已经由枢密院代劳了,户部的财政权已经由三司代劳了。再后来,宋朝几代皇帝充分发扬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精神,立国的前一百年里,几乎每个皇帝都要新设几个机构。什么审官东院、审官西院、流内铨、三班院、审刑院、礼仪院、太常礼院等等等等,名字不好记,职能也复杂,如果展开了说,恐怕只会起到催眠效果。

其实我们只要记住一点,这些机构干的还是六部那些活,六部的工作职能反而被剥离得一干二净。六部形式上还在,但大都只能养养闲人,管管鸡毛蒜皮的小事。

中央行政机构如此复杂,地方上也差不多。

宋朝地方行政体制实行路、州、县三级制度,县类似于现在的县级市,长官称为知县或县令,没啥特别之处。

州类似于现在的地级市,长官称为知州,与以往不同的是,赵匡胤还在州里设置了一个“通判”。

通判这个位置极其特别,他的地位虽低于知州,却既不是知州的副手,也不是知州的下属,有权和知州共同管理行政事务,共同签署重要文书,甚至还负责监督包括知州在内的所有官吏。

因此,通判经常不把知州放在眼里,相互对抗扯皮的事情也没少发生。

州的再上一层是“路”,宋朝刚开始将全国分为十个“路”,后来逐渐增加到了二十多个。严格来说,路并不算一级行政区域,因为它甚至没有一个统领的长官,只有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等四个平行的机构。

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并不常设,不多扯了,单说其他两个。

转运司是一路中的核心机构,长官称为“转运使”(非常重要的官职)。主要负责掌控地方财政,保证将财赋足额运至朝廷,同时还有权参与地方事务管理,考核本路官吏任职情况,是地方官僚中的头号人物。

提点刑狱司主要负责审核本路刑事案件审理情况,长官叫作“提点某路刑狱公事”,简称“提刑”。我国著名的法医学鼻祖宋慈曾经担任过此类职务,任期内不但政绩卓著,还将自己的办案经验写成了《洗冤集录》,成为世界上第一本法医学著作,在影视作品中人们尊称其为“宋提刑”。

宋朝的官僚机构大致如此,虽然看上去很累赘,却集中体现了政治学中的分权制衡思想,机构与机构分权、机构内人与人分权,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确保最高权力牢牢集中在帝国最高统治者手中。

宋朝的官僚机构确实错综复杂,但也要看和什么比,如果比起宋朝的官衔制度,那都不是个事儿。

让人头晕的官制

关于宋代的官衔制度,一直有两个说法。

据可靠说法,大多数历史学专家都认为,宋代的官衔制度是历朝历代中最复杂的,没有之一。

据不可靠说法,当时宋代的不少官僚,自己都搞不清自己头上有几个名号。

长话短说,下面简单介绍宋代官员最常用的几种头衔。

第一种头衔叫“散官”,用来代表一定的官品。宋朝初年的官品共分二十九等,虽然分得很细,却没多少实际意义,只是用来决定官服的颜色。按规定,三品以上穿紫色,四品、五品穿绯色,六至九品穿绿色,因为五品以上已经算职位较高了,所以有“满朝朱紫贵”的说法。

第二种头衔叫“寄禄官”,这个名头你可千万要记准确,因为它是用来决定你工资待遇的。

寄禄官按照文武各分几十个等次,每个等次都有若干具体的官名相对应,这些官名只代表你可以享受的待遇,却失去了官名的本义。比方说,如果你有一天被朝廷任命为吏部侍郎,千万别以为自己马上就要到人事部当副部长了,因为这个“吏部侍郎”的头衔只代表你可以享受文官第八等次待遇,而你要干的工作可能和吏部没有半毛钱关系。你真正被分配去干什么工作,还是要看下一个头衔。

第三种头衔叫“职事官”,其实,这个名头才代表你真正所从事的岗位。比如前面提到的三司使、转运使、知州、知县等官职。这些官名很有特点,在前面往往要加上“知、判、直、提点、管勾”等字眼,在后面则经常加“使、事”等字眼。比如,建隆元年,赵普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是他的寄禄官,枢密直学士是职事官,枢密直学士才是他真正的工作。

一个官员的“职事官”名称还和“寄禄官”级别相关,如果他的寄禄官等次较低,却要干比较高等次的职事官,往往要在前面加“权、守、试”等字,比如原来的“三司使”就会改成“权三司公事”。

这又是一套复杂的规矩,却是每一个想了解宋史的人必须知道的,今后我们介绍某个官员的官职时,基本以职事官为主。

第四种头衔叫“贴职”。贴职是个荣誉性的官衔,一般有“某某馆(殿、阁、院)大学士、学士、待制、修撰”等称呼。可别小看这个荣誉性名头,能得到贴职,代表一个官员很有学问、威望,不但可以额外增加一点俸禄,还可以越级升官。名臣包拯就因为曾经担任过龙图阁直学士,故常被人称为“包龙图”。

除了以上几种头衔外,宋朝官员还会有祠禄官、勋官、检校官、爵、食邑、食实封、赐等名头,有的代表地位,有的代表经济待遇,有的代表礼仪特权,官位越高的官员,头上的帽子越多。

比如,名臣司马光曾在书中列过自己长长的一段头衔:端明殿学士(贴职)、兼翰林侍读学士(经筵官)、朝散大夫(散官)、右谏议大夫(寄禄官)、充集贤殿修撰(馆职)、权判西京留司御史台(职事官)、上柱国(勋官)、河内郡开国侯(爵)、食邑一千三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

足足63个字,一口气都念不过来,如果那时候也流行做名片,估计正反面全是字,要费点力气才能搞明白,他真正是干什么的。

宋代官员的头衔如此之多,给后来者研究这段历史带来了不少麻烦,也一度让我非常头痛。但相信官员自己是不头痛的,名多不压身,不管是否具有实际作用,多一个名头总归不是坏事,想戴上一顶官帽的人永远不会少,下面我就要告诉大家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宋朝官员。

想当官也不容易

在很多人眼里,古人想当官,就得参加科举考试,但凡事都有例外。如果你不想当一辈子书虫,又非常想当官,也可以另辟蹊径。科举之外的当官门路也很多,有志于成为宋朝公务人员的朋友可以比照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走得通。

第一条通道叫作“恩荫补官”。就是说,如果你家有人和皇帝有亲戚关系(比如后妃、公主、宗室)或者是在朝廷当大官,那么恭喜你,你不需要把头发挂在房梁上,不需要拿把锥子扎大腿,大可以躺在椅子上安心晒太阳。只要碰到皇帝生日、郊祀(皇帝郊外祭祀天地)、更改年号等重大政治活动,你的家人就有机会向朝廷推荐你做官,不久,一顶官帽就会从天上掉下来砸到你头上,实在是太幸福了。

在宋朝,“恩荫补官”这个口子开得特别大,除了上面讲到的重大政治活动,中高级官吏在致仕(退休)或临死前还可以向朝廷推荐自己家人做官,而且一次可以推荐好几个。更幸福的是,被推荐人的范围也是很广的,如果你和皇亲国戚、高官显贵攀不上血缘关系,只要你当过他们的门客、仆隶,他们又愿意推荐你,朝廷也会发你顶官帽戴戴。

有人做过统计,宋朝每年靠“恩荫”得到官职的人数达到500人,居然比科举考试还要多,实在是价格便宜量又足。

由于“恩荫补官”让很多权贵子弟平白无故当了官,难免遭人非议,朝廷考虑到这点,做出了很多限制。靠恩荫上来的人通常只能获得一个空有其名的寄禄官官阶,只有通过考试,合格了才能担当职事官。即便正式上岗,开始也只能做些主簿、县尉之类无足轻重的小官,而且仕途升迁要比科举出身的官员慢得多,至于成为高级官僚,那更想都别想。

因此,有些确有才华的官僚子弟往往不屑于靠家族关系得到官位,宁可参加科举考试博取功名。

无论好坏,“恩荫补官”的前提是你必须有良好的投胎技术,出生在有牛人的家庭里,否则,再美的事情都和你无关。广大寒门子弟也别多想了,收好你的家谱,跟着我再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第二种当官的方法叫作“吏人出职”。

平常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官吏”二字,其实包括两种身份的人。一是“官”,二是“吏”。

吏人是指行政机构中的普通办事人员,吃官府饭,但又不算正式官员,主要干一些文书、差役之类的低级活,平常老百姓不待见,当官的又看不起,地位待遇都不怎么样。在宋代,吏被看作九品之外的“流外人”,与当官的相比,两者实乃天壤之别。

在此,我们要麻烦知名人士宋江先生再来现身说法一次,他长期担任的县押司,其实就是一个吏的职位。管你是及时雨还是暴风雨,在官场依然是个被人看不起的小吏。

所以,宋代很多吏人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得到一个官的身份。朝廷为了鼓励吏人好好干活,也为这个群体特设了一条通道,定期为吏人提供转官的机会。

其实,这条路也真心不好走。

宋代对“吏人出职”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首先你必须干到一定的年头才能有希望转为官,这个年限规定经常变化,但总体来说都比较长。如果你是县、乡级机关里的小吏,还必须混到州、路一级的大机关里继续当吏,才能有机会争取当官的资格。

就算你以坐穿板凳的劲头熬到了一定年头,你还要放平心态接受考核,先要看看你活干得怎么样,上司的评价怎么样,百姓的口碑怎么样,其间你还千万不能犯错,如果被发现有什么污点,那就一夜打回原形。可见,由吏转官也确实不是件容易事,甚至有人等了三四十年,把小吏活活熬成了老吏,都没等到出职那一天。

即使你工作努力、福星高照,冲破重重阻碍,终于由吏转官,也不要过于高兴,一般来说,你很可能只拿到个从九品的最低阶官,而且你的吏人身份将严重制约你在官场的发展,运气好点混到个从八品,顶到天也就是个正七品。也难怪,很多吏人都只能摇头感叹:一日为吏,终身为吏。

如果你对上面两条门路都不满意,没关系,还有第三种方法——“进纳补官”,又称“纳赀补官”或“纳粟补官”。

根据这个政策,但凡遇到救济灾荒、修理河道、建筑城池的时候,朝廷就会号召一些富家大户主动出来捐钱、捐粮,当然东西也不白给,作为交换,朝廷会封你一个官当当。而且官阶的高低和你的贡献直接挂钩,给多少钱粮,就当多大的官。比如,太宗淳化年间曾规定,请大户捐粮救济水灾,捐五千石就可封个三班奉职(从九品),捐一万石就可封个三班殿直(正九品)。有时候,发放官位的高低还会根据供需状况随时调整,完全实现了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通过捐钱捐粮换来的官起点不可能很高,而且往往是个闲职,可好歹也是个官啊,照样有机会升迁,还可以享受免除差役等特权,也算物有所值了。最重要的是不需要比拼家庭背景,不需要苦熬资历,一锤子买卖,所以很受富家子弟欢迎。

当然,走这条路子的人必须满足一个基本前提——有钱。若是自己家本来就揭不开锅,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另寻出路。

很多人会问,难道朝廷就不能给一条无附加条件、可供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机会吗?

路子倒还真有一条,就看你敢不敢试一下。

第四种方法:军功补授。

顾名思义,只要你是一名宋朝士兵(相对容易点),遇到战争时,敢于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确实立下战功,就可以被授予一定的官职。但参军打仗毕竟是高危行业,干的是刀头舔血的营生。

所以说,这条路子确实不要你的钱,但很可能要你的命,如果没有一副好身手,最好也别冒险。

拉拉杂杂说了那么多,宋朝几种当官途径算是交代清楚了,相信许多人还是不满意。要么上面有人,要么家里有钱,要么就得熬资历、博性命,一条条门槛,把无数平头百姓拒之门外,极其不靠谱,相当没诚意!

之所以费口舌说了那么多不靠谱的东西,并不是拿大家开涮,只是想说明一个客观事实:对于一个普通百姓而言,要想挤入宋朝官僚体系,还是必须走一条道路——参加科举。

考试是王道

科举制度创始于隋唐,到宋朝后发扬光大,关于科举的许多做法正是自宋代开始成熟完备,一直为后世沿用。

宋朝科举的种类很多,有贡举、制举、武举、童子举等名目,其中,最主要的是贡举,而贡举中最出名的是进士科。

在很多人印象中,科举考试似乎只是一篇文章定胜负,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当时的考试和现在一样,也要分一些科目,虽然不是语数外、数理化。但也分为诗、赋、论、策、帖经、墨义等多个科目。

帖经、墨义是让考生书写经典著作的原文及注疏,有点类似于填空题和默写题,考的是你的基本功。策、论类似于政策分析,考生必须围绕某个时政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诗、赋考的则是考生的文采。

所以说,要想考中进士,你不但要博览群书、熟记经典,还要懂得诗词格律,同时还得对社会实际状况有所了解,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如此看来,参加科举绝对不比现在的高考轻松,没有十年寒窗下苦功,是玩不转的。

如果你已经埋在书堆里数年,觉得自己有实力和全天下读书人一比高下了,那就不妨拿好纸笔砚台,迈出大门,勇敢地走上科举之路吧。

科举之路的第一步是办理报名手续。在办理报考手续时,你会被要求填写两份材料,一份叫作家状,上面写清楚你的姓名、年龄、家庭状况,这类似于现在的报名表。还有一份叫作保状,就是几个考生结成一保,相互证明自己没有作奸犯科、道德败坏等不符合应考资格的情形,并表示自己将遵守考场规则。

考前填这两份东西,主要是为了防止作弊,一旦被发现了,也方便追究责任,轻则赶出考场,重则终身禁考,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话说回来,再严的规矩也挡不住成功的诱惑,在我国考试领域里,作弊与反作弊的斗争是长期共存、绵延不止的,即便到了现在,仍有无数学子坚持奋战在广阔的作弊领域,乐此不疲。

传统作弊方法还是有点市场的,夹带小抄(学名“挟书”)、传递文字(学名“传义”)、请人代考(学名“代笔”)等手段当时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实践效果可能不太理想,毕竟进考场前要核对身份、搜身、检查文具,考场里还有巡考人员,考前考后还允许他人举报(举报属实者可获得巨额奖励),你要想作弊成功,真的很有难度。

所以,更多人还是倾向于通过收买考官来完成作弊行为,虽然下的本钱大了点,终归比较保险。这一招,在唐朝曾经很有市场,甚至一度作弊请托成风,使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大受损害。但是到了宋代,作弊与反作弊的斗争不断升级,要想收买考官也不再是件好办的事。

因为很可能你手里捧着一堆钱,却连考官的人影都未必找得到,更别说收买了。

按照规定,当某个官员被任命为科举考官之日开始,首先要做的并不是挖空心思出考题,而是先要和家人告个别,然后是带好自己的私人生活用品,乖乖走进一个封闭的办公场所。从此,你将有幸度过一段难忘的与世隔绝生活,你的工作及吃喝拉撒都将在里面完成,直到科举考试结果出来(放榜),你才可以走出这个院落,激动地对天大喊一声,我又自由了!

是为“锁院”制度。

想请托?门都没有。

当然,作弊者的意志也不是那么容易消灭的,他们本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精神,搜肠刮肚钻空子,誓将作弊进行到底。

“锁院”并不要紧,有资格被锁进去的官就那么几个,大不了在他们关进去之前先打好招呼,在考卷打分时不管你上面写得有多烂,都给个高分,就万事大吉了。

此方法的关键之处在于你要让考官在众多考卷中慧眼识珠,一眼就找出你的考卷。

也不容易。

直接翻试卷是没戏的,当时的防作弊第一技叫作“封弥”(俗称“糊名”),也就是考生的试卷一上交,已经由专人(编排官)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信息裁去,每份试卷都只有一个抽象的编号。

当然,大家都会想到,虽然没了名字,核对一下笔迹,或者在试卷上做个记号总是可以的,考官只要用心观察,也不难挖出那张给了钱的试卷。

为此,防作弊第二技诞生了——“誊录”。具体来说就是组织一批专业抄写人员把所有的试卷再重新抄写一遍,保证拿到考官手里的考卷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就好比一群女人让同一个医生整容后再进行选美,你还分得出谁是谁?

什么笔迹,什么暗号,通通作废!

动用上述招数,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宋朝为了防止科举作弊,也算是拼了。可广大作弊爱好者的热情也不会被轻易浇灭,你不是抹去了名字、字迹吗,那我的文风、遣词造句习惯你总抹不去吧,或者约定一个特定的词句,你能把我怎么样?只要双方提前沟通得详细点,考官照样能把那张试卷扒出来。

没关系,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最后还有一招“三级评审”制度等着诸位。

三级评审是指一张考卷成绩的评定,要经过初考、覆考、详定三次评定才能最终得出结论,三个不同的考官分别掌控一个环节,要想顺利过关,你必须保证同时买通三个人。

那可是件难度很大的事了,三个人是不是都贪财不好说,人多嘴杂,无疑会增加泄密风险,到头来,很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应该说,前面的几项防作弊招数还是很管用的,虽不敢说完全杜绝作弊,但确实大大提高了科举公正性。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贫寒子弟走上科举之路,立志用才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完成注册报名后,你就成了他人眼中的“举子”(或称“应举人”),就等朝廷开科取士了。

宋朝之前,科举考试的频率是不一定的,运气好,一年就组织一次,运气不好,可能要等个四五年才碰到一次。后来,越来越多人发现,这种搞法实在是很折腾人。

间隔时间太长肯定不受欢迎,但太短也不行,比如你是一名边远地区的考生,好不容易一路考到京城,已经耗费了大半年时间,结果发现自己榜上无名,那就回家复习,下次再来吧。可是当你灰头土脸赶回家里,有人会体贴地告诉你,包袱就不用放下了,洗把脸,赶紧准备上路吧,新的科考又要开始了。

经过反复研究,最后,三年举行一次科举成为共识,逐渐固定流传下来。

三年大比,自此成为定制。

好了,又逢大比之年,你终于可以一展身手了,想从举子变成进士,还需要经历三次考验。

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是解试,解试是州府一级的考试,一般在每年的八月举行。

不要小看这第一级考试,其实竞争也很激烈。解试不同时期的录取名额差别很大,平均算来,大约每次六七千人。你可能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不忙,我们来仔细算一下。

宋朝完成统一后大概有二百五十个州,所以平均到每州也就二十到三十个人,每个州又会下辖数量不等的县,如此算来,你必须是每个县的前几名才能冲过这一关。

解试合格的被称为“得解举人”,第一名被称为“解元”。

经过残酷的第一轮淘汰,接下来,全国的读书种子都要集中到京城,参加第二级考试——省试。

省试由礼部贡院组织,经过残酷的几天考试,五六千“得解举人”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可以冲出重围。

省试合格的被称为“过省举人”,第一名被称为“省元”。

如果你是这几百人中的一员,还想博取更多的荣誉,那么你要咬紧牙关,迎接最后一级考试——殿试。

三月的崇政殿上,你将和最优秀的读书人进行终极对决,而你们的考官只有一个人——皇帝。

殿试又是宋代首创的一项科举制度,最早主持殿试的皇帝,正是赵匡胤。

赵匡胤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闲得慌,想当个考官过把瘾,其实是极有深意的。

以前,科举考试中有条不成文的规矩,考生一旦中了进士,就可以拜考官为师,成为考官的门生。考生认个老师就相当于拜个码头,将来在官场打拼就有人罩着了。对考官而言,收几个官场潜力股也很划算,将来互相也好有个照应。

到后来,老师上面还有老师,门生下面又有门生,特殊的师徒关系演变成了官场上的政治同盟,竟然形成了一个个以科举为纽带的小集团。

殿试制度创立后,考生进退取舍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到了皇帝手中,从此以后,那些高中进士者开始被人称为“天子门生”。

天子者,皇帝也。

从名义上讲,这些即将步入官场的新秀既是皇帝的臣子,也是学生,他们只能忠诚于皇帝,而不是某个考官。

殿试合格者才能称为进士,刚开始,进士分为甲乙科,后来花样变多了,又分成了五等三甲,上二等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三等为二甲,赐进士出身;四、五等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其中,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年纪最轻的则被称为“探花”,到后来,“探花”逐渐变成了第三名的专称,也成了定制。

经过重重考验,如果你依然是榜上有名,那么你确实堪称读书人中的佼佼者了,实在可喜可贺、可敬可佩。

作为你几年勤学苦读的回报,朝廷将会根据你的排名授予一定的官职,虽然起步的官阶也不会太高,但有了科举出身,你仕途会比较通畅。如果你的名次很高,甚至是状元、榜眼,那么你的升迁速度更将超越常人,前途一片光明。

所以说,你若是生活在宋代,一心想步入仕途,甚至还梦想有朝一日登阁拜相,还是老老实实参加科举考试吧。

读书人的时代

通过科举当官,是很多读书人的梦想,而宋朝的科举对读书人有着更强的吸引力。

因为,它的录取率比较高。

录取率高吗?看了上面的介绍,还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不要紧,我刚才说的只是进士一科,其实贡举中还有明经、诸科等名目,虽然地位比不上进士科,只要考中了,一样有官做,而且数量也很可观。

更重要的是,宋朝还有独一无二的“特奏名”制度。

所谓“特奏名”,就是那些解试合格,而省试或殿试落第的举人,只要参加考试达到一定次数,再达到一定年龄,朝廷特批给予一定的功名。

比如,宋朝前期就曾经规定,凡是经过五次省试或者三次殿试而未中举,年龄又在五十岁以上的,都允许特奏名。

如此一来,哪怕你一辈子都很点背,考了几十年仍未中举,也不用灰心丧气。只要你坚持到底,即使考不出来,也能熬出个功名来。虽然获取方式有点寒碜,但都到了这份上了,谁还管那么多。

有了特奏名制度,更多读书人把自己命运死死捆绑在了科举之上。到后来,因特奏名而获取功名的人几乎占了科举取士人数的一半。

从青春少年一直考成白头老翁者,大有人在。皓首穷经,矢志不移,不免让人唏嘘嗟叹。

有人做过统计,算上特奏名,宋朝平均每年的取士人数达到350名左右,约为唐朝的5倍,明朝的4倍,清朝的3.4倍,堪称科举的黄金时代。

宋代科举的巨大吸引力还在于你一旦中举,会马上被授予一定的官职(其他朝代未必),而且官僚群体的待遇也较为优厚。

宋代官员的收入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叫“本俸”,类似于现在的基本工资;另一部分叫“添给”,类似于现在的津贴。细分起来名目更多,比如贴职钱、厨食钱、茶汤钱、驿券、公使钱等,高级官僚甚至连雇仆役的工钱也由朝廷提供。

除了优厚的物质条件以外,宋朝还极力抬高读书人的地位。

科举结果一出来,新及第的进士会参加金殿唱名、叙同年、朝谢、谒先圣先师等一系列朝廷主持的庆典活动。

其中最拉风的活动是你将以新科进士的身份,获邀参加皇帝亲设的琼林宴,一群当朝重臣还要集体作陪。尽管你很可能这辈子也就这么一次与皇帝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估计当时自己紧张得连手都不知道放哪里。但这顿饭足以让你眯着眼睛,跷着二郎腿,在小辈面前吹上一辈子牛,逢人就可以来一句,想当年我如何如何……

此外,你的名字将被刻在礼部贡院的石碑上,你的个人信息、殿试名次、家庭情况都将编入《登科录》,算是永载史册,供后人崇拜,那可是光宗耀祖啊。

风光,忒风光了!

除了上面的风光,更绝的事还在后面呢。

如果你是一位新科进士,碰巧还没结婚,那你可千万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因为当大家在进士榜下看热闹的时候,一批富豪乡绅很可能已经在悄悄对你流口水、捋袖子了,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绑一个新科进士回去。

把你绑回去也不是为了索要赎金,反而是为了贴钱给你,死乞白赖地只为求你一件事——娶他家的女儿为妻子,同时附送丰厚的嫁妆。

这种类似绑票的行为,居然成了宋代独特的婚姻文化,人称“榜下择婿”。

怎么样,此情此景,相信很多男同胞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吧。

所以说,当时考中进士绝对是一件值得全家放鞭炮、摆宴席、到祖坟上磕头烧香的大喜事。

还等什么,读书去吧。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697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