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趣说宋朝300年——野心勃勃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14 20:31:39 0


赵普走了。

卢多逊如愿以偿,升任参知政事,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宰执班子。

在他前面,是刚升任宰相的薛居正和沈义伦,两人都是出了名的老实人。所以,卢多逊已经把目光放得更远,照目前的行情看,当上宰相,只是时间问题。

赵普离开后,最大的得益者是赵光义,他被封为晋王,班次排到宰相之上。他继续处心积虑地扩张着自己的政治地盘,大量文臣武将或明或暗地和“小南衙”攀上了关系。

一时间,赵光义权势熏天。有一件事很能反映赵光义当时的地位。

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镇安军节度使党进是个粗人。

我很多次说过,在那个时候,没文化的粗人非常多。但即使是在那个粗人荟萃的年代,党进也是“粗”得出类拔萃、百里挑一。

别人没文化,好歹还认识几个常用字,而党进是完全不识字,“完全”到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明明自己的名字叫“进”,偏偏自称为“晖”(搞不懂这两个字怎么还会搞混),别人指出他的错误,他还说自己已经叫顺口了。

当时禁军将领都有个习惯,会把自己所掌管的军队数目记录在一根木棍上,党进也有一根这样的木棍。有一次,赵匡胤心血来潮,问党进属下有多少军士。

这可难为我们的粗人了。党进瞪着木棍上的字,两眼斗鸡,脸憋得通红,吭不出声来(说了人家不识字啊)。

憋了一会,党进昂起头,干脆一下子把木棍举到赵匡胤眼前:“都在这里了,你自己看吧。”

24K纯文盲,纯而又纯的文盲!

有段时间,党进受命巡视京城。他经常在城里到处溜达,查看情况。

一般来说,没啥文化的人总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别人指指点点。党进也有这个毛病。

当时开封城里有许多人喜欢饲养鸟兽,不时会有人提溜一个鸟笼或牵一条狗在外面逛。党进凡是碰上这种人,都要上去大骂一通:“买肉不用来孝顺父母,反而用来喂养禽兽吗?”骂完还不解气,直接把人家的宠物放生。也没人敢争辩,谁让他是党进呢。

一天,党进照例在城里闲逛,忽然发现对面走来一人,衣着鲜亮,肩膀上还搭着一只老鹰,看上去十分招摇。

算你倒霉,让我碰上了。

党进快步走上前去,拦住遛鹰的人,一番思想品德教育完后,就要亲自动手放鹰。

但这次不同以往,那个遛鹰的人看见党进后脸上没有一丝胆怯,一边顾自打理肩上的老鹰,一边阴阳怪气地冒出了一句:

“这可是晋王的鹰。”

要说党进不愧是上过战场的人,充分发挥了随机应变的能力。听到那句话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面部表情和心理情绪的转换。

笑容可掬的党进瞬间赶跑了满面怒容的党进。

只见和蔼可亲的党进走到遛鹰人跟前,拉起他的手愉快攀谈起来,党进不但兴致勃勃询问了老鹰的生活规律和饲养方法,还饶有兴趣地上前摸了摸老鹰的羽毛。两人聊得十分投机。

临走,党进从身边掏出些银两交到遛鹰人手中,并郑重地嘱托道:“这是晋王的鹰,务必要认真养好,千万别被小猫小狗伤到了。”

党进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尚且如此,赵光义的威势可见一斑。

自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普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光义来了。

但是,这里会有一个疑问,作为竞争者,赵光义最懂得赵普失败的原因。以他的阅历,绝不会不注意赵普的前车之鉴。既然已经到了封王的地步,他还要索取什么呢?

我们常说,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句话无论放在哪里都管用。

没功名的想捞功名,有功名的想做官,有官做的想当大官,当上了亲王,还要继续往上看,只能是……

可是,如果赵光义觊觎皇位,赵匡胤竟没有一点察觉吗?

谁是继承者

谁是皇位的继承者?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赵匡胤已经头痛了很久。

为把事情说清楚,我们必须先从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谈起。

关于皇位继承,我们最常听到的规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就是说,老皇帝崩了,由正妻(一般为皇后)所生的最年长的儿子继位。但现实总是复杂多样的,尽管你是皇帝,老天爷也没义务保证你正妻肯定能给你带来个儿子,如果没有怎么办呢?只能从其他儿子里面选,长子可优先考虑。

当然,以上所说,都是理论上的规则,实际情况却是大不相同的。因为皇位继承说穿了也和财产继承类似,被继承人(皇帝)的意志才是最重要的,管你嫡子、庶子,长子、幼子,我看谁顺眼,就让谁当皇太子。于是围绕着皇位继承问题,大多数儿子都要踊跃参加、你争我夺一番,如果再加上宫内女人们友情参与、宫外大小官僚押宝竞猜,那就闹得更加不亦乐乎了,堪称每个王朝的必备保留节目。

事情到了赵匡胤这里,似乎不应该有这种烦恼。

赵匡胤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两个夭折了,还剩两个。

长子赵德昭,为第一任妻子贺皇后(追封)所生。开宝六年,德昭二十三岁,担任检校太傅、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

次子赵德芳,生母身份不清楚,当时只有十五岁,尚未出阁(出就封地),头上还没有职衔。

照这么看,赵德昭最为年长,又是皇后所生,是理所当然的皇储。

事情没那么简单。

凡事都有例外,皇位继承规则也一样。除了儿子接替老子外,历史上还有一种继承顺序叫作“兄终弟及”,也就是说,哥哥崩了以后,由弟弟接着当皇帝。这种模式自商朝以后偶尔出现过几次,所以历史上也出现过几个为数不多的“皇太弟”。

除了两个儿子外,赵匡胤还有两个弟弟。

赵光义不用多说,此外还有个幼弟赵光美(即赵匡美,因避讳而改名)。开宝六年,赵光美二十七岁,担任检校太傅、侍中、永兴军节度使。

正常情况下,弟弟自然不能跟儿子比。而赵匡胤面临的,恰恰不是正常情况。

我们还是要回到时代背景中考虑问题。

五代十国是政权更替频繁的时期,每个统治者都有朝不保夕的感觉,为了以防万一,立一个成年人为皇储是比较靠谱的做法。据说,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就曾向他表达过这层意思。

在赵匡胤开创基业的时候,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弟弟赵光美都未成年,可以承担继承人角色的唯有赵光义。

事实上,赵光义现在的地位确实很特殊。

赵光义正担任晋王、开封府尹。这可不是个一般的职位,如果大家还记得,后周世宗柴荣在当上皇帝前,也是晋王兼任开封府尹。亲王再掌管京城,在那个年代,几乎就是皇储的味道。

话说过来,几乎是皇储,毕竟还不是皇储,至少赵匡胤从未封过皇太子、皇太弟。

随着时间发展,宋朝的根基越来越稳,赵德昭已经成年,赵德芳也越长越大,皇位继承人问题开始变得愈加微妙。

回到传统的“子承父业”模式,还是默认“兄终弟及”,成为朝野私下关注的问题。关注归关注,却谁都不敢提这件事,一来这事太敏感,搞不好要引火烧身。二来赵匡胤才四十七岁,吃得香睡得好,身体健康得很,提这种问题太不吉利。

赵匡胤忙于内外事务,无暇考虑身后之事,下面的人也不吭声。于是,朝野上下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状况,大家都很关注这件事,却心照不宣地保持了沉默,表面风平浪静,底下风起云涌。

然而,平静,终究只是暂时的。

迁都之争

到了开宝九年,形势悄悄发生了变化。

宋朝完成了征讨南唐的战役,离统一全国的目标越来越近。南唐李煜被押送到开封后不久,吴越王钱俶主动要求入朝觐见。

赵匡胤命皇子赵德昭前去迎接钱俶。

这个不起眼的安排却在朝中引起不小的议论。因为按照传统,迎送外邦君主,一般得由亲王出面。当时,赵光义是唯一的亲王。赵匡胤如此安排,似乎是即将把皇长子赵德昭封为亲王。

亲王之后又会是什么呢?这是赵匡胤在传递什么信号吗?谁都不敢正面议论此事,却不免产生各种遐想。

就在赵德昭迎接钱俶后不久,次子赵德芳年满十八岁出阁,被任命为贵州防御使。

对这些消息最敏感的,无疑是赵光义。两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却让他倍感压力。

其实,更让他不安的是赵匡胤在正月发布的一道诏令——巡幸西京。

理论上,宋朝有四个都城(宋初为两个,后逐渐增加),分别是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而真正发挥首都功能的是东京开封府。

赵匡胤表示要到洛阳去走走,祭扫一下父亲的陵墓,并且在洛阳南郊祭天。

洛阳是赵匡胤的出生地,又是祖居所在,到那里搞些祭拜活动,再正常不过。事实上,赵匡胤此次出行,还有其他更重要的目的。

早在巡幸前,赵匡胤就命人抓紧修缮洛阳的宫殿,他的真实意图也逐渐为人知晓——迁都。

为什么要把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呢?当然不是因为赵匡胤思乡心切,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有着更长远的考虑。

现在的首都开封,位于华北平原南端,黄河南岸,处于中原腹地,地势开阔,交通便利,利于人口繁衍生息。“五代”中有四个政权都以开封为都城,特别是后周时期,郭威、柴荣都对开封进行了规划、建设,城市的功能已经相当完备。

然而,作为一个首都,除了住着舒服以外,安全因素也是必须考虑的。自从失去“幽云十六州”后,中原腹地已经没有了山川屏障,辽国军队一旦过了黄河,开封就完全暴露在铁蹄之下。

相比而言,洛阳比开封强多了,四周群山错综环绕,东西两边还分别有虎牢关、函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况且洛阳曾在西晋、北魏等多个王朝充当都城,基础条件也不错。

于是,出于安全考虑,赵匡胤产生了把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的想法。

三月,赵匡胤率领众臣来到西京洛阳。故地重游,他暂时忘却了繁杂的政务,享受着久违的平静和安宁。

儿时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犹在眼前,那不是儿时最喜欢玩的石马吗?那是我们一起摸爬滚打的地方吧。

随父母离开时,我还是个不知事的少年,如今归来,冠盖云集、旌旗蔽天,何等荣耀哉!

父亲、母亲,你们看到了吗?

唉,物犹在,人已变。

岁月几何,人生几何?

在洛阳完成扫墓、祭天等活动后,赵匡胤正式提出了迁都的想法,并征询大臣们的意见。

意见一提出,反对声一片。

大臣们的心思也容易理解,迁都并不是意味着赵匡胤一个人搬到洛阳去住,无数皇亲国戚、大小官僚、虾兵蟹将都得打好包袱跟他走。

人家也是拖家带口的,他们还要带上自己的老婆(条件好的还不止一个)、儿女、父母、仆从、金银细软、锅碗瓢盆……有些东西是带不走的,比如房子、田地,到那里再添置,实在麻烦。

无论做官,还是当兵,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混碗饭吃,什么都城安全、国家战略,关我甚事?反正辽国骑兵现在没来抢我家东西。

于是,赵匡胤听到了无数反对的理由,什么房子没修好(宫阙不完)、民众很穷困(畿内民困)等等,凡是能找的理由都找出来了,其中听得最多的一个理由——粮食问题。

粮食问题是反对迁都者最拿得出手的理由。

京城住的人口多,张嘴吃饭的也多,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要解决京城的粮食问题,只能从南方江淮地区调粮。

在没有汽车、火车的年代,如果用人力运输如此多的粮食,半路消耗的粮食估计比运到的粮食还多,吃不起啊。

所以,那个年代运粮只能依赖水路。

开封城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多条河水经过都城,可通漕运。最主要的是汴河,横穿开封城,向南注入淮河,与长江、淮河水系相连,南方的粮食可以走水路直达开封。如果迁到洛阳,吃饭就成了大问题。

这个反对意见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赵匡胤依然没有采纳,在他看来,持这种意见的人犯了一项逻辑上的错误。

看样子,迁都的决定已经不可挽回,正当大家筹划着回家收拾行李的时候,一个人的强烈反对又让事情峰回路转。

赵光义是迁都问题上最坚定的反对者。

赵光义出生于开封,感情上和洛阳并不亲近。还有一个原因他不能明说,却是最关键的因素。他已经在开封府苦心经营了十六年,积攒了深厚的人脉和资源,一旦离开,就好比老树拔根,实力必会大打折扣。

想当年,袁世凯打死也不愿意到南京就任民国大总统,还不惜暗中唆使下属闹兵变,对南方革命党派出的迎接使团连吓带骗,最后终于成功赖在北京当上大总统,说到底,也是怕离开自己的势力范围。

关于迁都问题,赵光义反对态度异常坚决,反复陈述自己的意见(叩头切谏)。

面对赵光义的坚持,赵匡胤终于说出了心中的全部想法:“我不但要把京城迁到洛阳,以后还要迁移到长安。向西迁移,没有其他原因,只是为了依靠山川险要,来裁减多余的军队,向周朝、汉朝学习,使天下安宁。”

赵光义并不认同,悠悠地说了一句:“治理国家在于道德仁义,而不在于依靠山川险要(在德不在险)。”

按照赵匡胤的想法,他的迁都目标不只定格于洛阳,甚至还要迁到长安(今西安)。在他看来,只要让京城远离战火,守卫京城的军队自然可以减少,粮食消耗就会相应减少,所谓的粮食问题也就不存在了,从而大大节省民力,保证天下太平。

两种观点究竟谁对谁错很难得出定论,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两种观点都是公议,也夹杂着私心。我们不再展开讨论,在此,只介绍争论结果。

赵匡胤和大臣们暂时妥协了,迁都之议搁浅下来。

迁都引起的争议,产生得突然,也平息得突然。

有人认为,赵匡胤提出迁都,是对赵光义的一次暗示敲打,持此种观点的人多少有点事后诸葛亮,以赵匡胤对朝廷局势的掌控,根本犯不着如此。

在迁都一事上,赵匡胤之所以没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因为他确实还在犹豫。毕竟统一大业尚未完全成功,接下去马上要出兵讨伐北汉,手头工作还没办完,就让大家忙着搬家,还不是时候。此外,赵匡胤从未放弃收回“幽云十六州”的想法,若能收回,开封前面就有了一道天然屏障,所有的问题终将迎刃而解。

此事使赵光义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他意识到,政治格局正在朝着自己不利的方向发展,时间已经成了他最大的敌人。

四月,赵匡胤率众人离开洛阳。此时正值早春时节,当地刚下过几天细雨,天刚放晴,一路空气清洌,景色宜人。赵光义却毫无观赏的兴致,心事重重。望着前方威风八面的帝辇和绚丽夺目的仪仗,他的心情格外复杂。

赵光义只能一遍遍地问自己。

现在他在想什么?

现在我能做什么?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697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