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烽烟更甚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3:08:53 0

曹操真太猛

曹操却一点儿不怕,指挥部队又向淳于琼的营寨发起进攻。他不得不进攻。他知道,现在淳于琼部队的战斗力已经全部丧失,虽然个个穿着军装,拿着兵器,人数是他们的四倍,但只要攻进营寨,这两万人就会成为他们猛烈屠杀的对象。他现在如果快速逃走,淳于琼反而会追杀上来,如果半路袁绍的支援部队又迎头赶上,他就会被敌人两面夹击,他能逃得出去么?虽然烧了人家的粮草,可自己的命也没有了。

这就是曹操。

袁绍很快就知道曹操绕道过去猛扁了淳于淳一轮。他一点儿不在乎,在第一时间里,对他的儿子袁谭说:“现在曹操去打淳于琼,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怕。就算他能够拿下淳于琼,咱也可以拿下他的总部。咱拿下他的总部,让他体验一下无家可归的生活。”

他的乐观也不是盲目的,他有他的根据。他以为曹操去打淳于琼,肯定是带着主力部队过去的,现在留守总部的,只是那些跑不动的非战斗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要打败这些人总是可以做到的。曹操要是总部没有了,他还能跑到哪里去?难道他能直接跑回许都?他就是直接跑回许都,他们也可以直接跟着他打到许都,他能受得了么?

他的这个想法好像很不错。可错就错在,他根本没能对曹操有个全面的认识。曹操虽然多次敢于冒险,可这次他能冒险么?他能没有预料到袁绍会乘机攻击他的后方么?

曹操早就算到了,因此他把主力部队全留在总部,他只带着五千部队去执行烧粮草的任务。

袁绍把高览和张郃叫来,说:“现在交给你们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就是乘曹操大军去乌巢还没有回来时,你们把他的总部拿下。”

张郃说:“曹操带着精锐部队去攻打淳于琼,肯定能把淳于琼打败。如果淳于琼玩儿完了,粮草就没有了。粮草没有了,咱们也统统完了。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去救淳于琼。”

后来的事实证明,张郃的这个建议没有错。

但错就错在郭图又出来发言。他是袁绍最倚重的智囊之一,可长期以来,不但没有给袁绍提出过好建议,反而在袁绍准备采纳好的建议和执行正确决策时,他就站出来把好方案搅黄。这时在张郃提出这个可以救袁绍一命的正确建议时,他又出来反对。

张郃还在坚持:“如果我们一定要去攻打曹操的营垒,肯定是打不下。如果淳于琼那边的事一坏,咱就会全变成曹操的战俘人员。”

袁绍一听,觉得也有点儿道理。可他还是觉得他的决定才是最正确的,而且还有郭图的力挺,而张郃的建议目前只是他一个人在坚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张郃属于一小撮。但他又不好让张郃难受,就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派一部分部队去支援淳于琼,派一支部队去攻打曹操的总部。这方案好像还真不错。其实这全是忽悠张郃的方案,因为派去支援淳于琼的只是一支小部队,仍然派重兵去攻打曹营。大军向曹营发动猛烈冲锋,战斗场面虽然激烈感人,但却没有攻下曹营。

而去支援淳于琼的部队,果然正碰到曹操的部队正在猛攻淳于琼,而且还没有攻下。如果他听从张郃的方案,这时曹操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逃得性命。可惜,袁绍只派了一点点部队。

曹操手下的人看到袁绍的援兵来了,都慌了起来,请曹操赶快分点儿兵力去抵挡一下。

可曹操却大怒,骂道:“他们到了我们的背后再报告给我。”于是大家又拼死猛打,终于大败袁军,当场把淳于琼斩杀,然后放火烧掉袁军的全部粮草。

曹操知道袁绍的援军很快就要到来,如果他们接着战斗,肯定打不过人家。他就想到了一个缺德的办法,让大家赶快把一千多名袁军士兵的鼻子全部割下,然后再割下俘获牛马的嘴皮、舌头。他们完成这些工作后,袁绍的支援部队正好来到。

曹操让士兵们把这些东西都展览出来,请袁军免费参观。

袁绍的那些部队心理素质超差,一看到这些东西就“皆惧”。曹操不用战斗就把这支部队搞定。

消息传到袁绍的指挥部,郭图在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件事。郭图知道这个失败是他弄出的结果,而且这是有可能让袁绍全面崩盘的结果,袁绍如果追究起来,就可以把他处死。

郭图除了跟内部人员的斗争做得很杰出外,贡献破坏性的建议很丰富外,没有想出过一个对袁绍有用的计谋。如果说以往是因为水平问题,才出现那些错误,那还可以说是出发点很好。可现在他知道自己的错误之后,不但不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赶快向领导报告这些真实情况,想办法挽救回来,而是想着如何把责任推掉。他也知道,这个责任是无法推卸的。不能推掉责任,就找一个错误比自己的错误更大的人来,让他挡在自己的面前,冲淡自己的责任。

找谁呢?

张郃!

他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张郃。他此前的意见很正确,可硬是跟自己作对。现在只好把他拿来垫底了。

袁绍知道乌巢被烧之后,已处于大乱状态,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郭图跑了过来,对袁绍说:“报告主公。张郃听说淳于琼牺牲、乌巢被烧后,正幸灾乐祸呢。他说不听他的话,现在后果当然严重。”

袁绍却相信了郭图的话,于是袁绍的失败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张郃这时正在努力打仗,听说郭图在袁绍面前努力诬陷自己。他跟袁绍已经跟了许多年,知道袁绍对郭图的话,从来听得很顺耳,现在又在大败之下,他肯定更加相信郭图的话,估计不出半天,处分自己的文件就会下达。

张郃当然不能在这里一边打仗,一边等自己的领导过来把自己整死。

他对高览说:“咱不管怎么样,回去是死定了。”

高览说:“怎么办?”

张郃说:“现在还能怎么办?只有来个阵前倒戈。他们既然把咱当成敌对分子,那咱就做他们的敌对分子。”

高览说:“好。”

两人当场下令,停止进攻,放火烧掉所有的攻坚器械,然后高举白旗,向曹营投降。

曹洪带着士兵们拼了老命,抵挡了整整一夜,这才勉强挡住张郃的进攻,这时突然看到张郃向他高举投降的旗帜,真的不敢相信:好像敌人的战斗力还很强啊,怎么突然向我们投降了?不是在玩什么阴谋诡计吧?他不敢接受张郃的投降。

幸亏还有荀攸。

荀攸说:“张郃肯定已经跟袁绍闹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心里很生气,这才投降过来的。不用再怀疑了。”

曹洪听荀攸都这样说了,就接受了张郃的投降。

张郃的投降,直接造成了袁绍最后的崩盘。

袁绍大营里的广大官兵听说张郃在阵前倒戈,都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打击,觉得袁家的末日已近在眼前,哪还有心思去战斗?

袁绍也知道再在这里待下去,跟等死没有什么区别,便叫他的儿子袁谭赶快一起逃走。

袁绍来的时候,很从容,从上到下,军容整齐。可现在他只戴着一顶头巾,穿着睡衣,带着八百骑兵渡过黄河,然后拼命狂奔。

曹操派骑兵猛追,可仍然追不上。袁绍向来行动迟疑不决,动作超级缓慢,但这次跑路,动作却快得像风。

曹操这次虽然大获全胜,把当前力量最雄厚的袁绍打得全面崩溃,但胜得极为困难,他被袁绍逼得差点儿发疯,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幸亏袁绍的失误太多,这才让曹操最后取得胜利。

因此曹操这时很恨袁绍,虽然取得大胜,还是觉得心头的郁闷在坚硬地塞着。他一看到袁绍的士兵,心里的火气就大暴发起来。最后,他下令,不管是战俘人员,还是投降过来的袁绍士兵,统统集中起来,“尽坑之”。据统计,这次曹操坑杀袁兵的数量为七万多人。

曹操这些年来,经常突然发飙,不是屠城,就是杀降,而且每次行动的规模都很庞大,场面惊人,因此被很多人封为“三国第一屠刀。”

知错就是不改

那个经常向袁绍提正确建议而从不被采用的沮授,在逃跑时却远远比不上郭图。人家早就抓紧时间渡河过去了,他这才发现局势有点儿不对头,急急忙忙地逃跑,可还是被曹操的部队抓住。

他在被抓的时候,怕袁绍会拿他的家属问罪,因此就拼命大叫:“我是被俘虏的,我没有投降。”

他希望他的这个叫声能传到袁绍那两只在正确的话面前选择性失聪的耳朵里。

曹操跟沮授原来是很好的朋友,知道他的水平很强大,也知道他给袁绍贡献过很多足以让自己失败多次的妙计,可是袁绍统统一票否决,因此觉得应该把他变成自己人。他看到沮授被俘后,亲自跑过去迎接老朋友,在大家的面前说:“原来是老朋友来了。咱们长期没有联系。哪知,现在你却成为我的俘虏。”

沮授说:“袁绍不听我的话,让我的水平得不到发挥。现在我被抓,是理所当然的。”

曹操说:“袁绍哪会重用你的计谋?现在你可以跟我一起打天下,你可以发挥你的水平了。”

沮授说:“我的叔叔和弟弟现在都掌握在袁绍手中。我要是跟你,他们的命就会没有了。如果你真的对我好,就请你赶快杀我。”

曹操还是说:“如果我早就跟你合作。现在天下的事早就平定了。”他还是宣布沮授无罪,并给他很好的待遇,希望这个老朋友跟着他好好地干。可沮授还是要逃。曹操当然不能让沮授再回袁绍的身边,只得把他抓起来,叫人拉下去砍了。

曹操在清理袁绍的文书时,看到很多信件。他打开一看,原来全是许都城内自己手下的人写的,个个断言曹操迟早会被袁绍搞定,因此他们就提前表态,等袁绍大军进入许都时,他们就过来打开大门迎接袁绍。

很多人看到曹操的脸色那么难看,以为这回他拿着这些信回去,一个一个地对号入座,不用审问就完全可以把这些人都定罪,然后排头砍下去。这些信堆在那里,足足有一大堆,要是认真算起来,许都城里估计有一大半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得杀头了。

可曹操的脸黑了一阵子之后,又转回原色,叫人把那堆书信都烧了。

有人问:“主公,为什么要放过这些吃里扒外的家伙?”

曹操说:“前段时间,袁绍太强了,我都已经处于全面崩溃的边缘,何况这些人?”

这时,冀州属下的很多郡县看到袁绍在前线崩溃,便都向曹操投降。

袁绍跑到黎阳的黄河北岸。蒋义渠的军营就在这里,他是袁绍的死党。袁绍到了这里,才感到人身有了安全。他对蒋义渠说:“现在我把性命也交给你托管了。”

蒋义渠很聪明,立即把大指挥部让出来,表示一切行动继续听袁绍的指挥。那些被打散的士兵听说袁绍还没有死,便又跑了过来——如果曹操不坑杀降卒,可能这些散兵也会选择投降曹操。

你还记得那个田丰吧?在袁绍准备跟曹操摊牌的时候,他就大力反对袁绍的做法,而主张慢慢来,一步一步地吃掉曹操。可袁绍不但不听他的话,反而把他关了起来。曹操对袁绍的情况很熟悉,后来听说田丰已经被关押,没有跟袁绍前来,就高兴得要死,说:“绍必败矣。”到袁绍大败之后,曹操还在说:“如果袁绍听从田丰的话,现在谁胜谁败,谁也说不清楚。”从曹操的这些话中,可以看出,田丰确实很有水平。

在袁绍大败的消息传到冀州时,有人对田丰说:“等袁绍回来,他肯定会大力重用你了。”

田丰说:“袁绍平时好像很有肚量,但内心世界狭窄得要命,又装满了忌恨的性格,他并不知道我是多么地忠于他。他只记得我多次直言劝阻他,一点儿不给他面子。如果这时他打了胜仗,心情愉快,可能还原谅我,然后会放了我。现在他大败回来,心里全是愤怒,正想找人泄愤。我是不能再活下去了。”

袁绍的部下们在总结教训时,都说:“如果田丰在这里,我们肯定不会失败。”他们说这话时,脸上都流满了泪水。

袁绍听到之后,也有点儿脸红起来:“以前田丰曾劝我不要轻易出兵,我硬不听他的话,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惭愧。”如果他这话只是自言自语,田丰的性命还是可以留下的。可他的这话却是对那个田丰的死对头逢纪说的。

逢纪跟郭图没有什么两样,对袁绍的失败倒不怎么在乎,但对自己内部的敌人是坚决不放过的。他听到袁绍提起田丰,马上就抓到把田丰往死里整的机会,说:“主公太过善良了。其实田丰这个人坏得很,他听说主公失败了,就在那里大力鼓掌,说他的预言真准确,主公不听他的话,后果果然很严重。”

这话的杀伤力果然很大。

袁绍听说之后,说:“我没有用田丰之计,现在果然被他笑话。”他可以接受官渡之战的失败,但绝不能接受田丰的笑话,而且这个笑话还是逢纪临场创作出来的,本来跟田丰无关。但他不管这些,为了保住脸面,还是下令拿田丰开铡。如果他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还罢了,现在明明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仍然不改,他能不失败才是天下最奇怪的事情。

田丰离前线很远,但最倒霉:战前就被关在监狱,战后又被砍了脑袋。不过,审配也不比他幸福多少。审配这次也没有到前线,而是当留守邺城的一把手,所有的失败似乎都跟他没有一点儿关系。可他的两个儿子却成为曹操的俘虏。

本来,这在政治上仍然跟他没有什么关系。可孟岱却认为有关。他对袁绍说:“主公要注意审配啊。他现在是邺城的最高领导人。这家伙向来有独断的爱好,而且他的家族人口众多,势力庞大,手中还掌握着大量精锐的部队。现在他的两个儿子在曹操那里,我们还不知道他们的情况怎么样了。说不定早就背叛了我们。这样审配的立场就得重新考虑了。如果他也来个叛变投敌,咱可就彻底完了。”

袁绍把这个问题又去请教郭图和辛评。这两个家伙更是个极端自私的人,只要跟他们没有关系,谁被下课他们都不会心疼,当场就举双手同意孟岱的话。

既然两个人都说审配要出卖他,那审配可能就真的要出卖他了。

他马上下了个文件,免掉审配的职务,任命孟岱为监军,去当邺城的一把手。

如果这事就这么定下来,审配的下场会比田丰还要惨。幸亏逢纪还很正常,对袁绍说:“我最知道审配的性格。他绝对不会因为两个儿子在曹营中,而做出这些可耻的事来。主公最好不要怀疑他。”

袁绍一听,就觉得有点儿怪,他征求逢纪的意见,是因为逢纪跟审配向来不和谐,只要一开会,立马就发生口水大战,现在居然帮他求起情来,便说:“你不是跟他闹矛盾么?现在你真的不恨他?”

幸亏逢纪这时显得很高尚,说:“我跟他争吵是个人的小事,现在我说的是军政大事。这两个事不能放在一起讨论。”

袁绍一听,觉得太正确了——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听取的唯一的正确的意见,而这个意见还是逢纪冒了很大的风险说的——如果逢纪不是审配的反对党,袁绍就会把他们划为同党,就会一起受到处分。

袁绍下令取消了这个文件,让审配继续当他的邺城一把手。从此,审配跟逢纪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曹操虽然大获全胜,当时造成的影响也很巨大,冀州各地的郡县都已经宣布脱离袁绍集团,但因为曹操的力量还很有限,取得胜利之后,不但已经没有力气再前进一步了,而且因为处理了几万降卒,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那些本来已经举起曹字大旗的地方,又偷偷地把那旗放下来,重新归顺到袁绍的阵营中来,让袁绍又缓过一口气来,并逐步收复平定了冀州全境。

孙权开始表演

曹操取得官渡之战大捷后,信心很满,虽然没有再追击袁绍,但听说孙策死了,就认为这是搞定江东的最佳时机。

可他的话还没有打个句号,张纮就出来反对,说他“乘人亲丧”攻打人家,是一件很不厚道的事。还不如好好地跟他展开外交关系。

曹操当然知道,现在这个社会是你死我活的社会,对待敌人只要有机可乘就完全可以猛冲猛打,管他是不是新丧旧丧。但曹操终于没有出兵江东,反而上表任命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主要原因是他再次把自己和双方的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评估,自己刚打了一场规模最大、激烈程度最高的大战,不管是士兵们还是百姓都已经累得睁不开眼,而四面的敌人也还睁着眼看着自己的动静。如果这时出兵打孙权,估计后果会很严重,所以就叫停了这个南征的方案。

曹操想,既然不能过去打他,那就想办法拉拢他。

他派张纮到江东,担任孙权的助手。他想把张纮安插在孙权的身边,向孙权输出那些忠君爱国的理论——现在忠于曹操就是忠于汉王朝,热爱曹操的政府就是热爱祖国。

张纮来到吴郡之后,孙权的老妈一看张纮很不错,什么也不说立即让他和张昭一起,共同当孙权的得力助手。张纮一点儿不马虎,真的天天努力工作——只是并没有像曹操期望的那样,而是尽力帮助孙权处理江东事务。曹操后来才发现,自己居然把一个有用人才无偿送给了自己的敌人使用。

虽然有很多人对张纮采取怀疑的态度,说他是曹操派来的,动机肯定不纯,对他还是小心的好,不要给他参与那么多重要的事务。但孙权却不听。

这时,另一个后来江东的牛人也开始冒泡。

这个人就是鲁肃。

鲁肃本来是跟周瑜过江而来的,但一直没有再就业。这时觉得很无聊,就打算北上回老家去。

周瑜听说后,马上去找他,劝他不要回去,然后把他推荐给孙权:“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意思是说:鲁肃是个有王佐之才的人,如果不重用就太浪费人才了。现在不但要重用他,而且还要去挖掘出大量像他这样的人才,事业才能越做越大。

孙权马上把鲁肃请来,再把鲁肃留下来单独聊聊。

孙权说:“现在天下乱成这个样子,我们大汉王朝已经离崩盘不远了。你看看,我能取得齐桓公那样的成绩么?”

齐桓公的成绩是什么?就是把周王朝救了一回,他自己成为春秋的霸主。放在三国时期,就是想当一个全国说话最算话的权臣。

孙权以为自己这个想法就是个远大理想了,提出来时还神秘得很。

鲁肃却认为,只当个权臣算什么英雄?现在大汉王朝名存实亡,而曹操更不能一下子就会被谁消灭。所以,他建议孙权最好先把江东搞好,等待形势的变化。要是曹操把他的精力放在北方,就可以乘机向西行动,先消灭黄祖,再搞定刘表,长江流域就全控制在孙权的手里。这是帝王的基础啊。

他的原话是:“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耳。若因北方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此王业也。”

鲁肃这番话一点儿不复杂,也不算长篇,但却提出了保江东、望天下的策略,为孙权的事业指出了一条新路子,其功效并不比后来诸葛亮的《隆中对》逊色。

孙权一听,两眼立刻放光。

在孙权大力赞赏鲁肃太有才时,张昭却一点儿都不服鲁肃,就是看鲁肃不顺眼,然后就找机会在孙权的面前说鲁肃的坏话。让孙权不要天天跟鲁肃这样的人在一起——这种年轻人能懂得什么安邦治国的大事?

但孙权却不听,还是天天跟鲁肃在一起,大力重用鲁肃,还赠送了他很多财物。

从孙权对待鲁肃上看,他笼络人才还是很有一套的。所以,当时许多江东人才愿意跟他合作。当然还是有些人不把他放在眼里的。

庐江太守李术就认为孙权肯定干不出什么事来,就开始不理孙权的命令,不把孙权当领导看。

孙权虽然对人才的态度很好,但对反对派的态度还是鲜明的。他看到李术这么牛起来,心里当然不爽,于是就决定把李术摆平,让大家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太嫩了。

孙权知道,搞定李术这样没有什么水平也没有什么力量的人,肯定是手到擒来。但他怕去动李术时,曹操突然出手,那他就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了。他就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严刺史昔为公所用,而李术害之,肆其无道,宜速诛灭。今术必复诡说求救。明公居阿衡之任,海内所瞻,愿救执事,勿复听受。”意思是说:以前严象刺史是你任命的,可李术却把他干掉了。所以必须把这个祸国殃民的家伙除掉。我现在将要去执行这个任务,帮你除掉这个家伙。只怕我出兵时,他一定会到你那里请求支援。请你不要听他的瞎话,更请你给各级政府的领导发指示,不要插手这件事。

其实,李术杀严象之事确实有,但这件事的幕后推手却是孙策。那时李术是孙策的拥护者,孙策叫他去干掉严象,他就去了。现在孙权把这个责任让李术一个人扛,而曹操居然也听孙权的话。

孙权得到曹操的认可后,立即进军皖城,进攻李术。李术当然挡不住,果然向曹操求救。他哪知孙权狡猾得很,早就把曹操忽悠到底了。曹操接到李术的信后,丢在一边。

孙权很快攻下皖城。他对李术是真的很生气,进入皖城之后,就给士兵下屠城令。然后砍下李术的人头。

李术部下两万多人,都被他全部收编。

这时刘表也牛了起来,他在曹操跟袁绍苦斗的时候,也乘机拿张羡开刀。他围攻张羡几年,几乎没有进展。后来张羡死了,刘表这才把长沙、零陵、桂阳全部划归自己的版图,一下使自己的地皮扩张了一千多里,部队人数也达到十多万。刘表一看自己的势力突然变强,野心就膨胀起来,不再向朝廷进贡,自己的衣食住行,都参照皇帝的标准来制定。大家这才发现,这家伙原来跟袁术完全可以划归同类,只是他表演的水平比袁术高一点儿而已。

曹操看到刘表摆的这个模样就很生气,觉得不把这个家伙猛揍一顿,这个天下就更加乱套了——如果个个都抢着当皇帝,他手里的这张皇帝牌还有什么用处?

建安六年(201年)三月,曹操认为,现在袁绍刚吃了败仗,肯定不会再有胆子到边境骚扰了,现在经过休整,士兵们的气力恢复了,粮草也征得够了,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把刘表搞定,看看谁敢再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其实是他最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荀彧却反对:“现在袁绍刚大败了一场,军心不稳,冀州广大人民群众的情绪也不稳。我们可以趁机再一锤打过去,把他彻底搞定。如果我们在江汉一带搞事,就会给袁绍提供机会。他肯定会再乘虚而来,在我们的背后猛踢一脚,我们能挡得住么?”

曹操一听,果然就后怕起来,叫停了讨伐刘表的计划,又向北出兵,沿黄河一带,先举行一次大规模的阅兵式,然后顺手攻击袁绍驻仓亭的部队,把那支部队打败。然后又回到许都。

曹操决定北上与袁绍打最后一仗时,还是先去敲刘备一下。

他可以不惹刘表,但不能放过刘备。

这时刘备仍然在汝南,跟他形成统一战线的仍然是龚都。而龚都就是黄巾军的首领。原本这些牛人是靠打黄巾军起来的,现在他们却跟黄巾军结成同盟。

刘备在汝南的实力并没有多少,因此曹操大军一出现,刘备立马被打垮,各找各的路子乱跑。刘备最后去投靠刘表——他本来的任务是帮袁绍来联络刘表的,可他一到汝南,就坐在这里,做扩大自己力量的事,早把本来任务丢到一边。根本没有去见过刘表一面。直到这时,他才跑到刘表那里。

刘表听说刘备来了,穿着盛装到郊外举行欢迎仪式,欢迎他的这个同宗的到来。刘表对刘备还真的很客气,看到刘备的部队太稀少,就拨出一支部队送给刘备。刘备从此就在刘表这里住着,驻扎地点在新野。

益州基业

这段时期,另一个刘姓的辖区也乱得要命。

这个地区就是刘璋管理的益州地区。

刘璋后来也很著名,不过他的著名是因为太菜。他能成为益州的一把手,完全是靠他老爸刘焉打下的基础。

刘焉是正宗的皇家后裔,曾当过幽州第一把手,后来又调到朝廷工作,被任为太常,这个级别比太守高了几个档次,但他很快发现,这个职位虽然很大很吓人,但除了工资级别高之外,什么好处都没有。哪比得当太守的好处多?而且他到朝廷之后,看到灵帝太不像话了,朝廷越来越乱,怕还留在这里当这个高官,以后会被人家搞定。于是,他就建议,现在的地方官他们都控制不了了,得从中央选调一些大臣,空降各地,当州牧,管管这些人。

朝廷一看,觉得他这个建议很好。

本来他提出这个建议的意图,是想让朝廷把他安排到最南方当那个交阯牧。那里离权力中心很遥远,不管朝廷乱到什么地步,都跟他无关。

可朝廷还没讨论他的这个建议,那个董扶却先来找他了,对他说:“现在首都就要出现乱子了。益州才是好地方。据说那里有天子气。”

刘焉一听,情绪立即波动起来,把益州当成自己的下一个目标。

没多久,几个州的刺史果然嚣张得不靠谱,连续发生了几起规模巨大的群体事件,并州、凉州的刺史先后被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杀死。

于是,朝廷决定采纳刘焉的这个方案。

这样,刘焉就成了益州牧。

刘焉去益州上任时,太仓令赵韪也辞去一切职务和董扶一起,跟他到益州去创业。

刘焉听了董扶的话之后,就已经在心里树立了不可告人的远大理想。那时益州真的很乱,有几个人组织了个民间武装,后来力量强大起来,觉得什么头衔都不好听,干脆自称皇帝。刘焉到益州后,把这些土皇帝全部消灭光。

那时,这个地区还有个宗教组织“五斗米”教,这个教的第一代领导人叫张陵,也就是现在道教中的张天师。现在是张陵的孙子张鲁当带头大哥。他手下的粉丝很多。他的老妈是教中的资深人士,据说功力很深很强大。刘焉后来也相信这个东西,经常请张鲁的老妈到自己家中来,做那些神神道道的东西,再加上这个能与鬼神直接通话的寡妇还“有少容”,很合刘焉的胃口。

于是,刘焉就让张鲁当督义司马,让张修当别部司马。然后让两人带着部队去攻打汉中。张修跟张鲁一样,都是当地的带头大哥。他派这两个人去打汉中,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在张鲁和张修干掉汉中太守苏固之后,就叫他们封锁了益州到长安的交通要道——斜谷阁。还特别交代,如果看到朝廷来的使者,问都不要问,直接就杀头。然后他就给朝廷上书:“米贼断道,不得复通。”交通要道被邪教组织截断了,以后不能再跟中央取得联系了。这跟不再听从中央的命令一样,与宣布独立没有本质的区别。

甩开了中央政府,刘焉就把所有的精力投入经营独立王国的事业上来。没几天,他又找了个借口,搞定了州中的几个首富,在全州广大人民群众面前树立了他绝对的权威。

犍为太守任岐与校尉贾龙看到刘焉居然拿本土人士开刀,实在太欺负人了,就决定出兵打他一顿,出一口粗气。结果反被刘焉打得性命也丢在战场上。

刘焉想不到事业发展势头这么猛,心情很激动,居然制作了一大批天子的用品和只有天子才能乘坐的御车。刘表知道后,就上书告刘焉的状——他这时气愤地告刘焉,一脸的大义凛然,哪知,过不了多久,他搞得比刘焉还猛。

当时刘焉的三个儿子刘范、刘诞、刘璋都在长安,跟汉献帝在一起,只有他的小儿子刘瑁跟他在身边。汉献帝看了刘表的告状信后,也很生气,就派刘璋到益州,代表皇帝做他的思想工作。

刘璋一到益州,刘焉就不让他再回首都。

到了兴平元年,马腾与李傕发生冲突时,刘焉那两个在长安的儿子都死了。在他两个儿子死的时候,他的办公楼又被雷击。刘焉觉得再把首府定在绵竹实在有点儿前景不妙,就把首府迁到成都。可到了成都之后,他的霉头更大。在成都没办公几天,就“疽发背而卒”。

刘焉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但从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早就死掉,因此也没有立下什么政治遗嘱,指定个接班人。现在他留下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刘璋,一个是刘瑁。大家就都来开会,决定让哪个来当他的接班人。

那时,这个集团中权力最大的就是赵韪。

赵韪很自私,把老领导的两个儿子拿来进行对比后,发现刘璋比刘瑁的智商低多了。他觉得现在最好让刘璋来当一把手。这样以后大权就落在他的手里。于是,他在会上力挺刘璋。

别的人还能说什么?既然赵韪说刘璋才是合法的继承人,那他就是合法的继承人。

于是大家联合上表,请朝廷任命刘璋为益州刺史。

汉献帝不同意。他听说刘焉死了,心里很高兴:如果这老家伙还活着,你还不好下文免去他的职位。现在他自己死了,那是再好不过。他马上任命扈瑁为益州刺史。

这时益州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刘璋手下的几个人沈弥、娄发、甘宁突然反叛,向刘璋发动进攻,反而被刘璋打败,最后全部逃入荆州。

朝廷很快知道这件事,知道刘家在那里的根基已经打牢了,就是再派十个扈瑁过去,也不够刘璋杀的。于是,又把前文收回,再下个文件,任命刘璋为益州刺史。

刘璋就成为益州的一把手。刘璋当然不知道,他的这个任命一生效,对后来的历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尽管他不是一个对历史有影响的人。

张鲁很快就发现刘璋比他的老爸弱多了,觉得以后天天听这样的人指挥,实在有点儿丢脸,就立即决定单干。他的这个想法一出现,马上就行动起来,先把张修搞定,收编了他的部下,然后宣布独立。

刘璋的性格虽然很好,但这时也大怒起来,要对张鲁狠狠地报复一回。他这时报复张鲁很容易。因为现在张鲁的老妈还在刘璋的家中。这个老妈原来跟刘焉跟到现在,生活很幸福,觉得没有离开的必要,就还留在成都。她也没有料到自己的儿子突然发飙,跟刘璋作对了。更料不到刘璋也不看看她跟刘焉多年的份儿上,硬是把她抓起来,连同她的那个小儿子也抓起来,然后一起处死。

张鲁可不管老妈成为刀下鬼,继续干他的事业,以最快的速度占领了汉中地区。

刘璋马上派他老爸的那个死党庞羲去干掉张鲁。但庞羲却干不过张鲁。两人只打了个平手。刘璋的性格很好,虽然庞羲没有成功,但仍然任命他为巴郡太守,驻守阆中,继续跟张鲁对抗。

庞羲还没有请求刘璋,就在那里大搞征兵活动,壮大武装力量。有人马上就向刘璋告密,说庞羲天天征兵,肯定是图谋不轨。

这些话说多了,刘璋也怀疑起来。

赵韪多次对刘璋说,庞羲很纯洁,不要乱去怀疑。

可刘璋还是怀疑。

赵韪一看,就生气了,于是心里的想法就复杂了起来。

当初,由于中原一带越来越乱,而益州地区相对好一点儿,南阳及三辅地区的老百姓都跑到益州来避难。据统计,那时在益州的外来户有数万家之多。

刘焉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把他们全编入伍,称为“东州兵”。到刘璋当权时,由于他一点儿威信也体现不出来,这些东州兵就开始无组织无纪律起来,对原住居民进行没完没了的骚扰和打劫活动。刘璋虽然多次发文,要求他们遵守纪律,可没人听他的。于是益州的老百姓对刘璋的意见很大。

赵韪还是有点儿水平的,也会笼络人心,这时对刘璋生起气来,就利用民间的这些不满,突然起兵向刘璋叫板。

建安五年(200年)底,赵韪带着几万人向刘璋进攻。为了能彻底地打倒刘璋,还给刘表送去了一大批礼品,请刘表跟他一起搞定刘璋。

别的郡县也都起来响应老赵的号召。

刘璋直接进入最危险的时候。

建安六年(201年)三月,赵韪的大军把刘璋死死地包围在成都。刘璋只吓得在那里发傻,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想出来。

所有的人都预言,若无意外,刘璋这次必死无疑。

可后来硬是发生了意外。

那些东州兵虽然很无组织无纪律,但他们知道,他们都是外来户,要是被那些本土的人杀进来,人家能放过他们么?如果再不拼死抵抗,就只有伸着脖子等人家来屠杀了。于是都组织起来,个个玩命作战,硬是把赵韪的部队打得败退下来。在赵韪撤退后,他们还一路猛追猛打,一直追到江州,最后将他杀死。

庞羲听说赵韪死了,也怕了起来,派程祁去给他的老爸汉昌县令程畿传达他的命令:马上组织军队过来,与刘璋决战。哪知,程畿一点儿不买账,说自己是刘家的下属,庞羲是庞太守的死党,各为各的首领负责。

庞羲一听,马上大怒,派人过去对程畿传话:“如果你再不跟庞太守保持一致,你们程家就会被你玩儿完。”

程畿却一点儿不在乎全家被玩儿完的威胁,说:“我就是不跟你合作。”

庞羲知道自己的手下没有多少兵马,终于不敢动手,叫人拿了一大堆礼品送给刘璋,还写了一份检讨书,把自己狠狠地批斗了一番。刘璋于是提拔程畿担任江阳郡太守。

曹操看到益州现在已经乱成这个样子,便任命五官中郎将牛亶为益州刺史,调刘璋到中央任职。刘璋当然不去。朝廷也没有办法。

于是,益州进入了刘璋时代,为以后蜀汉政权的建立打下了一个基础。

张鲁现在也很爽,他说自己的眼光如何厉害,可以上知天下知地,更可以看穿人。大家只要跟他走,什么妖魔鬼怪都不怕。现在这个世界,人们最怕的是什么?肯定不是曹操,更不是刘璋,而是鬼神。

张鲁利用人们的这个心理,到处进行传教活动,还真的拉了很多人入伙。他比那个张角有水平多了。张角只是一碗符水,无所不治,只要是天下有的病,他那碗符水都可以治好。张鲁则用宗教来进行洗脑,他让病人坦白自己干过什么坏事,然后再由他帮他们向上天请求,免除他们的病痛。一看这个动作,纯属迷信活动,可人家就是信。于是,大家都争着去找张天师要求入伙。张鲁也很有一套,他对犯法的人一般可以宽大三次,超过了三次之后,才动用大刑。他虽然搞定了汉中,是汉中的一把手,可他硬是来个彻底的政治体制改革,整个政权组织也不设置什么官吏,官员全叫祭酒。

别看他这一套有点儿土,但因为简洁,那里的人文化素质不高,最容易接受这些东西,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都崇拜他。

不久,他又拿下巴郡,势力越来越雄厚。

朝廷虽然看他不顺眼,但实在拿他没有办法,干脆也采用老一套,承认他算了,给他发了一张任命书,让他当镇民中郎将,兼汉宁太守。

张鲁打死也想不到,他居然成为朝廷命官。

后来,张鲁手下人又说他们发现民间有人从地下挖出一颗玉印。然后他们把这颗印拿到张鲁的眼前,然后对他说,这颗印不是一般的印啊,拿到它的人是可以称王的,他们代表全体汉中人民,强烈要求天师称汉宁王。天师不称王,我们绝不吃饭。

张鲁的心情也波动起来,很想明天就拿着这颗出土大印称王。后来阎圃出来反对他,说现在汉中地区已经是他说了算,为什么一定要称王?如果你一称王,有可能惹出祸事来。

张鲁想想也是,目前在这个地方,自己的权力跟皇帝也没有什么区别,何必一定要称什么鬼王。这个天师就够用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330.html

上一篇:赤壁大战
下一篇:官渡之战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