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刘备的机会终于来到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3:07:02 0

刘备也扩张了一把

作为赤壁之战最大赢家的刘备,这时已经在荆州落下了脚。当然,现在的荆州名义上仍然是刘琦的。但大家都知道,刘琦不但水平很差,而且身体也很弱,这样的人做挂名第一把手最合适。因此,刘备就上表任命刘琦为荆州刺史。

刘琦成为荆州刺史,刘备就成了荆州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他带着部队,继续做摆平荆州境内其他武装的工作,迅速向荆州南部出兵。这时,刘备的力量已经比此前任何时候都雄厚,而且他的周边也没有比他更牛的势力了——当然,曹操现在比他牛得多。可曹操刚刚吃了个史上有名的大败仗,哪还有精力来跟他玩儿?至于东吴的孙权也比他牛得多,但孙、刘两家刚刚联手打败曹操。他们比谁都知道,这时只有更加团结,才能保住赤壁之战的胜利成果,如果他们稍微闹出一点儿裂痕,曹操马上就会将他们一齐掐死。所以,孙权是不会拿他怎么样的。

这样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是刘备此前从没有过的。

荆州南部的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都知道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如刘备,便集体投降了刘备。另外,庐江的雷绪也带着几万人过来向刘备投降。刘备决定把这几个地方建设成他的大后方,于是,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派他督察零陵、桂阳、长沙三个郡,征收赋税,补充军用。而罗贯中却把这个线索改编成另一个版本的取三郡。把刘备的这几个功劳基本都套到了诸葛亮的头上,说是诸葛亮把周瑜狠狠地耍了一把,耍得周瑜吐了一大口鲜血之后,拿下南郡,刘备再听从马良的建议,要拿下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作为根基。于是,诸葛亮又大大地表现了一回,最后在读者的阅读快感中,让四个郡顺利划归刘备的手中。其实这三个地方全是刘备亲自带兵过来,把那几个原太守吓得投降的。

刘备还让赵云为桂阳太守。

赵范一看,自己的太守说没就没了,心里很郁闷,很想把太守的公章再夺回来,但知道自己肯定不是赵云的对手,就想来个美人计,先用美女把赵云忽悠一下再说。只是这个美女是他哥哥的老婆。他的哥哥早已死了,他的这个嫂子目前正守寡。不过,估计这个美女还是很漂亮的,否则赵范也不会把她隆重推荐出来。他对赵云说:“你是个大帅哥,我的嫂子是个大美女,咱又都是姓赵。你就娶了我的美女嫂子吧,咱就成了一家人。”

哪知,赵云却说:“咱都是赵姓的,你的嫂子就等于是我的嫂子,所以更不能成为一家人。”

赵云部下有几个人见过这个美女,觉得真的太漂亮了,就劝赵云收下这个美女。

赵云说:“我要是要了那个美女,就上赵范的当了。赵范是被迫投降的,内心里一点儿也不服咱们。你要是不防他一点儿,你就会被他搞定。”

没几天,赵范果然不来上班。赵云一查,原来赵范真的夹着尾巴逃跑了。《三国演义》里也有这个故事,可情节却又是另一个模样。按照罗贯中的说法是:赵范投降之后,就跟赵云大吃大喝,然后因为大家又是赵姓,更是同乡,就跟我们的子龙帅哥换了庚帖,结为兄弟。赵云年长四个月,就成了大哥。赵范还想把关系加深一层,就把那个漂亮嫂嫂贡献出来。哪知赵云不但一点儿不领情,而且还大怒起来,厉声大骂起来:“吾既与汝结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岂可作此乱人伦之事乎!”赵范就觉得很没有面子,马上就转变立场,要当场把赵云搞定。哪知,赵云的觉察力很高,一看他那眼色就知道他要搞事,便抢在前面出手,把赵范打倒在地,然后跑了出来。

赵范当然不甘心失败,派了鲍隆和陈应两个手下去投降,之后找机会把赵云拿下。哪知,赵云早就料到这两个家伙不是好人,当场把他们砍了。然后带兵冒充两人的部队再去找赵范。赵范当然上当。赵云又捉了赵范。后来,刘备知道了这事,大大地表扬了赵云一把,却仍然让赵范当这个太守。整个情节就差那么一点儿,但却把赵云变成了一个机智勇敢的赵子龙。

刘备不但取得荆南四郡,还得了一大批人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黄忠。

黄忠后来被罗贯中一炒,炒成历史上著名的老年猛男,但他的简历很不全面,连出生的年份也找不到。于是,在罗贯中的笔下就成了跟那个廉颇一样的老将军了。其实他真正的年龄谁也不知道。他原来在刘表那里。大家早已知道,刘表最大的特点就是,手下有人才,但他却不会用人才。黄忠这样一个后来大大的牛人,那时只是被分配在刘表侄儿刘磐手下当个基层干部,被安排在长沙的攸县。

后来,曹操南下,黄忠也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就跟着潮流投降了曹操。曹操当然也没有发现黄忠是个人才,更没有想到黄忠后来居然搞定他的得力帮手夏侯渊——如果曹操有这个先见之明,这时不是重用黄忠,就是把黄忠砍了。

曹操这时像对待其他降将一样,让黄忠保留原来的职务,不过在级别上提高一个档次——假行裨将军,即代理裨将军,接受长沙太守韩玄的领导。

可没多久,曹操就在赤壁被周瑜一把火烧得大败而归,荆州地盘又全面落入刘备之手。于是,黄忠就跟着韩玄投降了刘备,从此成为刘备集团的牛人之一。整个情节虽然有点儿曲折,但比《三国演义》里的描写简洁得多。总而言之,黄忠加入刘备集团,跟关羽无关,也跟魏延无关。

刘备和孙权这个时期,合作得好像很好。在曹仁受不了周瑜的折腾,丢下南郡之后,孙权也获得了一大片土地,势力也比过去更雄厚了,东吴事业的大模样终于展现出来。他任命周瑜兼南郡太守、程普兼江夏太守、吕范兼彭泽太守。

刘备这时也上表要求任命孙权代理车骑将军,领徐州牧,让名义也跟牛人配套起来。

正在这时,那个刘琦终于挂掉了。于是,孙权也上表要求刘备兼任荆州牧。周瑜将荆州长江以南的地皮都划给了刘备。现在你知道了吧?周瑜真没有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总是在那里嫉妒诸葛亮。其实,现在的诸葛亮还真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还真的没有让周瑜眼红的资本。

孙权觉得光这样你捧我一下我捧你一下,这个友谊还显得不深厚,于是就主动对刘备说:“我有个妹妹,还没有嫁人,现在想让她当你的夫人。你同意吗?”

刘备当然同意。于是,刘备就成了孙权的妹夫。

据说这个孙权的妹妹比孙权还要猛,是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美女。她身边的人个个都是拿着武器,举着雪亮军刀站在那里。每次刘备见夫人时,“心常凛凛”——怕一时动作不到位,那些军刀“咔嚓”下来,关羽、张飞、赵云可来不及救他啊。

铜雀台与美女

当孙刘两家在南部中国表演他们和平共处的“蜜月”时,曹操在北方也大力开展招聘人才的工作。他听从丞相掾和洽的建议,现在是非常时期,是利用人才的时期,对人才不要都要求德才兼备。只要是有用之才,哪怕他的人品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也要忽略,然后大力用他。曹操就是在这个时候到处发布招贤令的:“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在这里,曹操强调了“唯才是举”四个字。

曹操也是在这个时候修建了那个有名的铜雀台。

铜雀台建成之后,曹操觉得太漂亮了,就在那里举行了一场大型的文学笔会。他首先把他的所有业绩都拿来晒了一回,并说他以前并没有什么远大理想,以为自己做到死的那天,只要在墓碑刻着“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几个字就超爽了。哪知,却做到今天这个地步。这个地步是什么地步呢?就是人们常说的“位极人臣”的地步。这些年来,天下大乱,个个都在抢权抢地皮。如果没有他曹操,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称帝。很多人都认为他会当上皇帝。但那种事情他是坚决不干的。但他还是大声地说,不要因为他没有野心,就希望他离开现在的岗位。这是永远不可能的事。为什么呢?因为他也怕一旦手里没权没兵,就会被人家搞定。这既为他自己考虑,也为他的子孙着想。大家理解是这样,不理解也是这样。而且,他还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现在他一玩儿完,这个国家也会跟着玩儿完。不过,有一条,职务他是打死也不辞去,兵权也是打死不会放开,至于那些封地,他还是可以退出来的——反正他一个人也用不了那么多,何必多占多贪?他当场宣布,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二万户封地归还给国家,只享受武平的一万户百姓的租税。

一看曹操的这个言论,就知道他现实得要命。完全是个政治家、诗人或者诗人政治家。

曹操发表讲话之后,那些文学家也都隆重登场,现场作诗,看谁写得好。据说当时到场的大作家有:曹丕、曹植、王粲、刘帧、陈琳、徐干等人。这些人就是“建安文学”的骨干力量。那时他们都在这里发表了作品。不过,写得最好的还是曹植的《铜雀台赋》: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赤壁之战前有一个情节,诸葛亮为了激起周瑜抗击曹操的决心,就曾经在周瑜的面前声情并茂地朗诵过曹植的这首诗。当然,诸葛亮并不是觉得无聊时表现一下自己的记忆力,而是要引用诗中的那句“连二桥于东西兮”的话。不过,他把这句改装了一下,变成“揽二乔于东南兮”,硬把这话重新解读了一把。说曹操修这个标志性的建筑物,是想把东吴数一和数二的两大美女抢回去,放在这个建筑里跟他风流。而且还在那里说,都督大人就把这两个美女送给曹操吧。牺牲了两个美女,保住了东吴全境,那是物超所值。好像一点儿不知道,这两个美女一个是孙策的老婆,一个正是周瑜的夫人。把周瑜当场气得要吐血,誓言跟曹操不共戴天。其实,那个时候,铜雀台连地都没有规划好,哪有曹植的这首诗?罗贯中在小说里,让诸葛亮穿越了一把,把广大读者的精神世界也狠狠地娱乐了一把。

后来,曹操就经常在这里组织一些文学和比武活动,连著名的作家蔡文姬也在这里表演了一回。她表演的节目就是那个著名的《胡笳十八拍》。

你知道蔡文姬是谁吧?

蔡文姬就是蔡邕的女儿。她的命运惨得很。她先嫁给卫仲道。这个卫仲道也是个才子,如果两人就这么天长地久地生活下去,倒也不错。哪知,卫仲道才人不寿,不到一年就吐血而死。卫家的人一致认为,他们的大才子卫仲道是被蔡文姬克死的。

蔡文姬受不得这个气,不顾她老爸的强烈反对,硬是卷起包袱回家了。

不久,长安发生了动乱,她的老爸又被王允整死在监狱里。她就这样直接成为平头百姓,是千万草根中的一员。那时的平头百姓是很难过的。

由于长安乱了再乱,这批人刚打进来,那批人又打过去。连匈奴人也占领过长安。匈奴人一到中原,对男人一概大力暴打致死,割下脑袋挂在马头上,然后把妇女通通拉走,回去之后重新分配。

蔡文姬也被他们拉了过去。那年她二十三岁。

可能因为她长得漂亮,在匈奴分配妇女战利品时,她被那个左贤王要了过去,成为那个满脸横肉的左贤王的夫人。她在匈奴生了两个儿子,学会了匈奴的乐器“胡笳”。

她就这样在匈奴当了左贤王夫人十二年。这时,曹操已经当了丞相。曹操以前跟她的老爸是好朋友。现在当了天下最大的官,成为天下说话最算话的人,突然想起自己的好朋友蔡邕来。他觉得老蔡死得冤,被王允杀得一点儿没有理由,而且除了留下那个没有完成的《汉书》以及很多书法作品外,连个儿子也没有。他知道蔡邕还有个女儿,现在在匈奴当左贤王夫人。曹操虽然在赤壁被周瑜打了个大败,但北方的匈奴却被他收拾得很到位,都在听他的指示办事。于是,他派周近带着黄金千两、白璧一双跑到匈奴,要求把他老朋友的女儿送回来。蔡文姬就这样又回到了中原。

曹操看到蔡文姬虽然回来了,但仍然孤身一人,觉得让她这么独身下去,实在有点儿不合适,就让她嫁给了屯田校尉董祀。

屯田校尉在当时是个肥差,董祀天天过着腐败的生活,突然得到组织分配过来的一个美女——这时蔡文姬已经三十五岁,完全算是一个资深美女了——心里当然不爽。可这是曹丞相分配过来的,他再怎么不爽也得娶回来。于是,娶回来是可以的,但对她的态度就很恶劣了。

哪知,过了不到两年,这个态度恶劣的董祀犯了个严重的错误,被判了个死刑,而且是立即执行。蔡文姬虽然被他冷落了一年多,但觉得他到底是自己的老公。于是,她决定拼命去救这个老公。

她知道,只有曹操下令刀下留人,她的老公才有活路。于是,她就跑去找曹操。人家说曹丞相现在正在铜雀台上举行文学活动呢,于是她就直接跑到铜雀台来求见曹操。

那时的官员还真好见。曹操听说蔡文姬来了,就笑呵呵地对大家说:“蔡伯偕之女在外,诸君谅皆风闻她的才名,今为诸君见之!”意思是说蔡邕的女儿就在外边,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她,现在就让你们跟她见一回吧。

哪知,美女作家进来时,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光着脚、乱着发的女人,说是美女作家,倒不如说是疯子。

蔡文姬上堂来,把事情的根由说了一遍,请曹丞相看在她和她老爸的面儿上,放过董祀一马。

在场的都是文人,个个心里都充满着悲悯的人文关怀,听了她的话,就都发出同情的声音。曹操这时也一样,他说:“你的遭遇确实值得同情啊。可是已经下令开刀了,现在怎么办呢?”

蔡文姬说:“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一命乎?”意思是:主公现在有的是跑得最快的马,有的是最猛的士兵,为什么就不能动用一匹马的力气,去救一条人的性命呢?

曹操一听,她话说得很有水平,便答应了她的要求,派快马跑过去大喊“刀下留人”,并赦免了董祀的罪行。

这时正是大冬天,曹操看到蔡文姬居然赤着双脚,在那里向他叩头,就叫人赶紧取来鞋袜头巾,让她穿得像样儿点。据说,蔡文姬就是在这里第一次发表了她那著名的《胡笳十八拍》。

曹操问她:“听说你家的藏书有很多,现在那些书呢?”

蔡文姬说:“以前我老爸给我留下了四千卷书。可经过大乱之后,那些书都没了。我现在只能背出四百多篇。”

曹操说:“呵呵,我叫十个人到你那里,你一边背,他们就一边记。好不好?”

蔡文姬说:“妾闻男女有别,礼不授亲,乞给草笔,真草唯命。”意思是:到底是男女有别,要是传出去就不好了,还是给我纸笔,让我自己动手抄下来,不管是草书还是楷书都可以。

董祀经过这个事儿后,马上对蔡文姬进行了一次再认识,于是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跟她恩爱起来。后来,两人跑到山里,过起真正的两人生活。曹操后来打猎时,还经常跑去看望他们。

写到这里,大家都知道,铜雀台对赤壁之战的结果,是没有一点儿催化作用的,倒是对魏晋时期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周瑜之死与别人无关

还是言归正传吧。

当曹操在铜雀台上玩儿文学的时候,刘备和孙权的联合也差不多玩儿到一个段落了。

刘备这时力量越来越大,手下的人才也越招越多,就觉得自己的地皮太少了,认为自己地皮少的原因是周瑜前段划给他的不够。于是,他亲自跑过去见他的内兄孙权,请孙权干脆把荆州全部交给他,说他保证有能力把这个地方治理好。

周瑜当然知道刘备现在来要荆州全境,以后就更不会有什么好事情发生,听说刘备来到京口跟孙权见面的消息,就劝孙权不要把刘备放走。他给孙权写了一封信,说孙权这个新妹夫绝对不是善良之辈,手下又有关羽、张飞等猛人,他们是不会长期听咱们的话的。所以,他认为,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刘备留下来,为他在吴郡修建豪宅。然后把关羽和张飞也分开使用,使他们都成为我的手下,让他们都跟着我去打天下,成为对我们有用的人才。这个天下就不难搞定了。如果让他们三人天天在一起干事业,咱们以后的日子真的不好过啊。

他的原话是:“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那个吕范也劝孙权别放刘备回去。但孙权认为,现在曹操在北方正天天做扩大力量的工作,他们跟刘备更应当团结如一人,还不到玩儿这些阴谋的时候,就把刘备欢送出去了——当然,有个版本是说,刘备觉得风声有点儿不对,连夜一边提裤子一边撒脚丫狂奔了。总之,这次周瑜确实想把刘备软禁起来,但刘备确实又回到了公安。假如周瑜的这个计划成功,我们的历史又将是另一个样子了。

据说,刘备回到公安后,很久后知道这个内幕,还后怕得要命。

周瑜这时仍然在干着一件要改变历史的工作。

他在心里构思了一盘大棋。他跑到京口对孙权说:“现在曹操虽然仍一支独大,但因为刚在赤壁吃了大败仗,眼下最怕的是内部发生不稳定事件,所以不会急着跟外部势力对着干,而是在整治内部事务。我们正好趁这个机会,来个西部大开发。你可以让我跟孙瑜一起,进攻刘璋,顺便连张鲁也一起拿下,让汉中也归入我们的版图。然后我们就可以跟西北部的马超联合起来,再向曹操叫板一次。让马超从西部出击,我们从襄阳进攻,曹操就是有再多的门板也挡不住。”

一看周瑜的这个计划,就知道是个可行性很强的计划,如果这个计划真的实现,以后的故事都得统统改写。

孙权同意了周瑜的这个计划,叫周瑜马上去实施。

哪知,周瑜的计划很雄伟,可身体却一点儿不争气。他正准备去执行他的这个计划,可包袱还没有打好,身体就病了起来。连他自己都知道,他的这个病太重了,估计活不了多久了。于是,就赶紧给孙权写了一封信,说他现在真的不行了,就为老大再作最后一次当前形势分析的报告吧。现在曹操在北方实力虽然很强大,但形势仍然不是一片大好。而刘备在荆州才是个定时炸弹,说不定哪天就来个惊天大爆炸。那是比较危险的,让孙权得加倍提防。现在正是东吴事业发展壮大的最好时机。希望孙权能带着大家把东吴事业做得越来越大。他死之后,可以让鲁肃来接他的权力,继续为孙权效力。

他的原话是:“修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傥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周瑜就这样死了,他去世的地点在巴丘,当时他才三十六岁,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永远的帅哥形象。

孙权接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放声大哭,说:“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意思是说:周瑜有王佐之材,现在却突然死掉,丢下我们而去,以后我们还靠谁啊。

周瑜的逝世,确实是东吴人民尤其是孙权的巨大损失。他刚刚规划好的那个宏伟蓝图,从此就永远成为宏伟蓝图而不会变成现实了。

周瑜绝对是个创业型的人才。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东吴,他所想的一切也都是为了东吴。很多人认为,他建议把刘备软禁起来,是在搞破坏,是在搞分裂。其实,大家都知道,孙刘联盟虽然天天大声宣称他们的友谊牢不可破。但头脑稍微清醒的人都知道,这个鲜血凝成的友谊变数大得很。他们的心里都明白,一旦条件成熟,这个关系说破就破。因为,他们都是野心家,都想成为这个天下的第一人。

周瑜不信,刘备更不信,诸葛亮同样不信。

当然,孙权也不信,鲁肃也不信。只是他们不信得很不彻底,总想把这个虚假的联盟的价值利用到最后。这对刘备而言,绝对是个历史性的机会,而周瑜在这个时候死去,使得刘备的机会更加放大。

刘备真的太幸运了。他靠活着的周瑜救了一命,躲过曹操对他砸下的那一记重锤,然后又靠周瑜的死去,避免了蜀汉地区成为东吴的地盘,给他留下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而现在这个空间正在对他开放。

庞统的几次就业

大家都已经知道,现在蜀中第一把手是刘璋。刘璋是什么人?诸葛亮早就对他下过两个字的评语:暗弱!大家都可以想到,在现在这个社会中,一个暗弱的老大能活下去吗?

刘备、周瑜之所以都把刘璋的地盘划到自己的名下,成为自己统一全国的基地,原因就是“刘璋暗弱”——当然,刘璋是否真的那么暗弱,以后再讨论。

当曹操大军威猛无比地南下打得刘表势力连抵抗动作也不敢做时,刘璋也知道自己不是曹操的对手,他的手下也知道他们这个暗弱的老大,在曹操面前是动不了一根指头的。

于是,张松出场。

张松公开透明地劝刘璋从了曹操。他说现在曹操的势力那么大,力量那么狠,等他统一了全国,那时不需要他们投降了,到时再投降,就一点儿价值也没有了。所以,要投降也得抓住时机,要抢在时间的前头,投降越早价值越大。

刘璋也是这个意思,就派张松过去面见曹操,代表他向曹操表示入股曹营的良好愿望。如果刘璋派的是一个帅哥,事情到此就结了。哪知,他派的是张松。

张松这个人的水平绝对没有问题,尤其是口才方面,绝对属于超一流水平,可就是长得不帅。本来,长得帅不帅,不会跟历史进程有什么关系,可张松的相貌却真的影响了历史。

他不但长得“短小”,而且性格很嚣张,觉得谁的智商都比不过他,看谁都不在话下。让这样的人去欺负一下别人,从别人那里挣点儿脸面,那绝对是用对了人。可派这样的人去求别人,那是大大的用人失误。

曹操当时刚刚拿下荆州,心态正处于飘飘然的舒服状态,正在那里觉得自己真的了不起。他那时很嚣张地认为,连荆州都拿下了,江东鼠辈还能顶得住吗?刘备就更不在话下了。至于谁都敢打主意的刘璋当然一点儿不会放在他的眼里。

那时,他虽然大叫重视人才,可对人才的认识还没有他在赤壁之战后的认识那么深刻——他那个“唯才是举”的提法也是赤壁之后才响亮地提出来的。他那时认为,天下最顶尖的人才都已经在他那里了,其他势力的人才,都是小儿科的人才。我想,如果他当时知道周瑜的水平,可能赤壁大战的结果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至少不会输得那样难看。他后来从蒋干嘴里知道周瑜确实厉害,还说了一句:“孤不羞走!”意思是说:输给周瑜,我真的没有丢脸。

在曹操那样的心境下,他眼里的张松实在太难看,短短小小,又十分嚣张,恨不得立即拉下去杀了。因此,对张松的到来,虽然嘴上说热情地欢迎,可张松一看到曹操那个神态,就知道曹操最看不顺眼的就是他张松。于是,心里就气愤。

张松一气愤,曹操的后果很严重。

张松回去后就把曹操大骂了一通,说曹操太狂了,对人一点儿没有礼貌,他们好好地要投靠他,他说现在不需要谁投降。他现在对谁都想一头扁过去,他们还是不要去送死的好。

如果是别的人,谁也不会相信张松的话。可刘璋信。

刘璋问:“咱这个力量,总不能再单干下去啊。曹操要是来了怎么办?”

张松说:“还是跟刘备好。孙权跟刘备一联合就打败了曹操。咱要是跟他一联合,同样可以打败曹操。”

刘璋当然又听了。

于是,历史在这里转折了一回。后来,习凿齿在谈到这件事时,很为曹操惋惜:“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

这话看上去比较复杂,其实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态度决定一切。曹操如果态度好一点儿,结果就完全不一样。

当然,这些都是外部条件。如果光有外部条件,还是不行的,更重要的还是看内部条件。如东吴本身也有拿下益州的外部条件,可周瑜一死,内部再没有这样的人才。于是,那个外部条件对他们无效。

这时,刘备又得到一个人才。

这个人才就是著名的庞统。

庞统在江湖上的名气,跟诸葛亮处于同一个档次,与他并称“凤雏伏龙”,一个是龙,一个是凤。

他是荆州本土人士,据说小的时候,人们一点儿不看好他。只有他的叔叔庞德公认为他是真正有水平的。他的这个叔叔跟那个司马徽一样,都是当时荆襄一带的大名士。

庞德公说庞统行的话,是对司马徽说的。司马徽和庞德公是好朋友。庞德公比司马徽大十岁。

庞德公为了让司马徽对庞统真正服气,就叫庞统过去跟司马徽聊天。

那时,司马徽正在采桑,庞统就跟他在桑树下聊起来。司马徽跟他聊了几句,觉得这人的水平还真有一套,于是坐在桑树下跟庞统就这么聊了起来,从白天聊到晚上,再从晚上聊到第二天早上。于是,司马徽服了庞统。后来,他一见到人,就“称统当南州士之冠冕”——庞统是南部第一人。

后来,司马徽又把他和诸葛亮并列起来,说他们“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

这句话在荆州说了好久,可对刘表无效。诸葛亮那时坚信,这个广告会让人来找他的,于是就在隆中睡觉等待。后来,刘备果然上门来请。庞统却认为,信广告不如信自己,就主动跑出来找工作。

他先是在郡里当了个功曹,也就是一个基层办事员。他也跟他的叔叔一样,“有知人之明”,同样可以看出谁行谁不行。不过,他比他的叔叔滑头多了。他评价别人的时候,永远说别人喜欢听的话,从不说别人的坏话。你只要有那么一点能力、有一点人品,他就帮你放大得不封顶。人家说你这样做太不客观了,他却回答说:“现在这个社会太乱,好人太少,坏分子太多。所以我就多宣传一下人家的正面,也算是弘扬一下正气,来改变一下这个社会的风气。”一看这话就知道他在瞎扯。社会的风气靠你一个功曹就可以改变吗?

他的这个做法,其实是在耍滑头,想通过讲人家的好话,来让人家也讲他的好话而已。

赤壁大战后,他跑到周瑜那里求职。周瑜同样没有看好他,仍然让他继续当功曹,但他仍把希望寄托在周瑜那里,很想在周瑜的手下把工作做得出色起来。哪知,他的打算很不错,可他却算不出周瑜的性命太短。他才在周瑜手下干了不到一年,周瑜就死掉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庞统也并不看好东吴,很不愿意在东吴干。但周瑜知道庞统很有水平,就逼他做自己的功曹,郡里的大事小事都让他处理,自己只管大方向的事。但不管如何,周瑜一死,庞统对东吴真的失望了,他在完成把周瑜遗体运回去的任务后,就从东吴跳槽出来,到刘备那里任职了。

当时,庞统的名气太大,东吴的那些名士知道后,都来跟他见面聊天。在他准备离开东吴时,那些知名人士都在会昌门给他送行,场面搞得很隆重。

那时,陆绩和顾劭、全琮都在场。庞统又发挥了一次他的那个特长,给这三个东吴名士都下了评语:“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说陆绩是匹能跑得快的好马,而顾劭是一头可能拉重车的好牛。然后对全琮说:“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意思是:你的智商虽然不算高,但也是一个大人才啊。把三个人说得脸上全是爽歪歪的神态。

有人问他:“照你这么说,陆绩和顾劭谁的水平更高一点儿?”

他笑着说:“驽马虽然跑得超级快,但只够一个人骑而已。驽牛一天走三十里,所负载的哪里只是一个人的重量呢?”他的原话是:“驽马虽精速,能致一人耳。驽牛一日行百里,所致岂一人哉。”

那个顾劭很高兴,当天晚上还在那里跟庞统聊天。那天晚上,他们聊了多少话,谁也无法统计;聊了多少内容,谁也记不清。最后留下来的,只有一个对话。

顾劭:“卿名知人,吾与卿孰愈?”

庞统:“陶冶世俗,甄综人物,吾不及卿;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意思是说:评论社会风尚、品评人家的长长短短,我肯定比不过你。但是,如果比谁更能够做帝王的手下,帮帝王打天下的事,我可要比你高一点儿。

那晚,顾劭彻底服了庞统。

据说,鲁肃当时给他一封信,叫他去投奔刘备。现在最缺人才的就是刘备了。从这个事上看,鲁肃实在是太看重庞统了。可是作为东吴的高管,鲁肃既然知道庞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却不把庞统留在东吴,让他为东吴贡献脑力劳动,为孙权服务,把他努力推到刘备那里,而且时刻关注庞统的命运,一旦发现庞统被刘备开除,立马又向刘备发出信件,再次吐血推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庞统此前曾在东吴求过职,而且在东吴的名声也很大,很多名士都成为他的好朋友。可他在东吴的职务却不怎么高,估计是孙权对他很不看重。孙权为什么不看重他?《三国演义》里说,庞统长得不帅,孙权一看就有想吐的感觉,所以一点儿不喜欢他,虽然知道他是个人才,但为了心情舒畅就坚决不用庞统。庞统在东吴就成为一个待业青年。最后虽然贡献了那个连环计,但是仍然没有改变他的命运。他这才跑去跟刘备混。但真实情况到底如何?我想,首先这事肯定跟孙权有关系,但一定不会是孙权以貌取人所致。估计是周瑜不怎么喜欢他。庞统那时来到东吴,并没有办法和门路直接见到孙权——孙权那时能那么好见吗——而是先到周瑜手下混。他知道,周瑜是东吴的实权人物,只要跟周瑜混好了,在周瑜那里表现好了,以后前途就会大大地光明。但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周瑜却并不看好他,只让他办事,却没有提拔他,更没有让他去独当一面。庞统是彻头彻尾地要独当一面的猛人。因此他马上意识到,在东吴,他永远是为人家服务的,即使提出最牛的办法,也不能归功于他。因此他就产生跳槽的想法。而因为周瑜没有看好他,孙权当然也不会看到好。鲁肃深知里面的奥妙,知道他再怎么推荐、再怎么吐血也是白费了。他更知道,要是庞统再次失业,就会跑到曹操那里,其危害程度就大了,因此只有向刘备推荐了。

庞统回来就直接去找刘备。刘备虽然现在人手紧缺,但跟庞统一见面,仍然没有看好他,先让他当了几天从事,然后又让他当了个耒阳令。

可庞统对县太爷的业务还真不熟悉,老是进不了状态,把县政府搞得乱七八糟,年终考核,得了个“不治”的评语。这个“不治”放在今天就是不称职。今天某个县官不称职了,还可以调到其他地方继续当县官。可当时,一不称职那就是不能再用了。刘备当场发下文件,免去庞统耒阳县令的职务——后面没有“另有作用”四个字。

庞统又成为一个小白。

鲁肃知道后,很同情庞统的遭遇,觉得如果让庞统这样下去,实在太浪费人才了,就又给刘备写信,说:“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意思是让他当个县太爷也太浪费了,最好让他跟在你的身边,时时刻刻帮你贡献计策。

诸葛亮也跟刘备说庞统是真的有水平。

刘备看到鲁肃和诸葛亮这么卖力地推荐庞统,觉得自己再不重用他,还真的不给人家面子。于是,决定对庞统进行一次面试。

庞统果然让他大开眼界,越聊越爽。他这才觉得人才跟相貌真的没有必然联系,深刻地认识到,人才用的地方不对,再牛的人才也会成为废材。他问庞统:“以前我去京口时,听说你偷偷叫周瑜劝孙权把我留在那里?”

庞统说:“的确有这么回事。当时我领他们的工资,我必须为他们努力工作。”

刘备说:“当时我们很困难啊,所以必须去求孙权,而且是我必须过去的。我这一去,差点儿被周瑜搞定。那时,孔明也劝我不要去,而且是强烈要求我不要去。估计也是这个原因。我那时只是想着,孙权肯定会顾全大局,不会搞破坏联合抗曹的事,所以才一定要去。现在想起来,这一步真的很危险。”刘备的这个话,虽然有很大的后怕成分,但我们细想起来,就发现,他和孙权实在是宜于当老板,在大事上眼光比人家更宽、更远。周瑜、诸葛亮、庞统虽然智商很高,但心胸确实不如孙、刘两人——在关键的时候,气魄就差了一截。

经过这次面试,刘备终于认识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还真有道理。这么多人都说庞统是个人才,他果然是个人才。于是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宣布他也是自己亲密的战友,其感情深厚的程度跟诸葛亮同处于一个档次。不久,又任命他和诸葛亮一起为军师中郎将,成为级别跟诸葛亮一样的人物。庞统就这样正式加盟刘备集团,成为刘备最得力的智囊之一。

交趾同样乱

孙权虽然曾经非常同意周瑜夺取西川的宏伟规划,可周瑜一死,他也就放弃了这个计划。这时孙权很现实,觉得向曹操进攻,难度实在太大,而向西川发展,也只有周瑜才能做得到,其他人还是不要有这个想法为好,倒是向西南多占点儿地皮才是实实在在的。

此时,东吴的东南部就是交趾一带,也是刘焉以前最想占领的地方。

当时,刘焉以为这个地方离中原很远,会很和谐、很舒服。其实,这个地方也乱得要命。

现在这个地方的太守叫士燮。由于此前交州刺史朱符在当地的一次大规模的群体事件中死去搞得首府大乱,使其陷于无政府时期。士燮一看,机会来了,马上把他的三个表弟隆重推出,向上级部门大力推荐,一个当了合浦太守,一个当了九真太守,一个当了海南太守。这个士燮很会做人,人气相当高,而且当时全国到处乱哄哄的,谁也管不到他那个地方。他就享受了土皇帝的待遇,威风得要命,只要一出行,随从的仪仗隆重得很。那里的少数民族看到他那个排场,就觉得他太牛了,都不敢再嚣张。

后来,朝廷又任命张津为交州刺史。

张津是个绝对的唯心主义者,什么都不信,只信鬼神,一天到晚都用绛色的头巾包着那颗脑袋,别的工作都不做,只在那里弹琴、烧香、念经文,跟鬼对话、与神交流。人家说他,你现在是刺史,是这个地方的最高长官,刺史的职责可不是天天烧香念经,是要解决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还要想办法对付那些不断涌现的群体事件。可他却说,他这样做,可以有助于得道。等他功力深厚了,他就得道了。他一得道,就跟神仙处于同一个档次了。他要是变成了神仙,那是要什么就有什么,想怎样就怎么样啊——根本不用各尽所能,就可以各取所需了。那时,交州人民的生活还愁吗?我念经可不是只为自己念啊。

那个人一听,他的话完全是胡说八道。这种胡说八道的人能当什么刺史?于是,一刀下去,张津当场挂掉。张津一死,刘表又叫赖恭去当刺史。然后又叫刘备的朋友吴巨去当苍梧太守。士燮被任命为绥南中郎将,成为岭南一带的最高长官,负责全面主持南方七个郡的工作,而且还兼任交趾太守,算得上是西南方的牛人了。

不久,吴巨跟赖恭又产生了矛盾。那时的矛盾跟往时的矛盾可不同——平时闹矛盾,都是到上级面前告来告去,从打小报告到打大报告,非要让上级领导来主持公道不可,可现在的上级领导连自己都保不住,还跟别人矛盾重重,无法解决,哪有时间精力来裁决你们的纠纷?因此基本上都是双方一眼红,不闹个你死我活,算不得矛盾。赖恭的职务虽然大,但吴巨的武装力量比他雄厚。结果是赖恭被吴巨打得满地找牙,最后逃回零陵,再也不敢出这个风头了。

赖恭一走,好像这个地带又安静了下来。可孙权又盯上了这个大后方。

孙权现在正没事干,就提出了个“向北防守,向南发展”的思路,叫步骘去当交州刺史。步骘在《三国演义》里一点儿不出色,最让人记住的就是那次诸葛亮“舌战群儒”中,在跟诸葛亮的口水战中冒出来。在那个场景里,罗贯中把他安排成投降派中一个猛人,最后被诸葛亮生猛地狠驳了一回,然后就很没有面子地坐在一边“默默无语”,面子当场丢光,表现得智商很低。其实步骘的智商高得很,也是当时的大名士。他从小就没有了老爸。但他是一个有志小子,跑到江东来避难,“昼勤四体,夜诵经传”——白天在田地里拼死拼活,晚上还要读书做学问。后来,孙权发现了他,就让他当了主记,然后又提拔他当鄱阳太守,没多久就让他当了交州刺史。

当他拿着那张交州刺史的任命书来新单位报到时,那个士燮知道他是不好惹的,立即一脸诚恳地微笑着,带了他的三个兄弟过来,向他表示忠心。

那个吴巨不信他有什么水平,认为赖恭都被自己打跑了,这个步骘还怕什么?就对他玩儿那个阳奉阴违的把戏。步骘一看,知道不把这个家伙杀掉,以后这个地带就永远控制不了。于是也玩儿了一把阴谋诡计,把吴巨骗了过来。吴巨以为只有自己会玩儿脑力劳动,人家都玩儿不了。哪知,最后上了步骘的大当,一不小心就被一张开会的通知叫过去。结果,会议进行的第一项就是逮捕吴巨,会议进行的第二项就是砍死吴巨。

大家看到吴巨那样的人都被砍了脑袋,就都怕了起来。士燮还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孙权那里充当人质。

从此,岭南一带就正式归于东吴的版图。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32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