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吴宫花草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3:01:55 0

后宫,后宫

这几年,有个很好玩儿的现象,三个国家之间虽然都处于紧张的敌我状态,但边界之间却没有什么重大冲突。这个原因其实很简单——并不是三家的高层都变得热爱和平起来,而是因为各有各的难处。蜀国是一个永远都想搞事的国家,但因为诸葛亮的逝世,内部正处于权力的过渡和调整时期,蒋琬刚接手大权,正在努力进行内务工作,只求人家不来找他的麻烦就OK了,哪敢去伸头出去惹事?孙权当然也想搞事,但一来手下没有热衷于折腾的马仔,二来他也知道,他的实力确实不是曹魏的对手,在江面上弄弄,玩儿浪里白条的那几招,是他的强项,但一登上陆地,他被人家搞定的可能性就大了,因此还是先休息。曹叡的实力虽然最强最大,手下也有司马懿这样的人物,但他们也知道,现在蜀道不好进军,长江不好横渡,而蜀吴两国内部也还很团结,实在不是个搞事的机会。再加上,曹叡又是个热爱奢侈、喜欢上马大工程的人,一天到晚老想做几个宫殿来住,边界没有事就正中下怀。

但有一件事却很巧合,就是这两年,三个国家的第一夫人都换了届。

曹叡第一夫人的事,前面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再说了。而景初元年(237年)刘禅的第一夫人张氏死掉。这个张皇后是张飞的女儿,刘备还在的时候,就给刘禅定了这门亲事。虽然我们看到的张飞长得很粗很强猛,但他的女儿肯定长得很漂亮,否则,刘备就不会让他的女儿当自己的儿媳妇了。而且,这个美女死后,刘禅又把张飞的另一个女儿立为皇后。

到了第二年,东吴那边又传来个消息,孙权的第一夫人步夫人也死了。

在三国的这些老大中,孙权的婚姻虽然不怎么出名,可讲起来,他的婚姻故事也不比曹操差。孙权一生共有七个夫人。第一个夫人姓谢。

这个谢夫人是会稽山阴人,她的老爸当过汉朝的尚书郎。估计长得很养眼,而且还很合孙权老妈的胃口。于是,由孙权的老妈做主,叫孙权娶了这个美女。这个美女刚进孙家时,很有市场——孙权的老妈觉得她很孝顺,而孙权又觉得她很漂亮。

可漂亮是受时间限制的,过了几年,孙权就觉得这个漂亮过期了,就想要另一个漂亮的进来。孙权开始还想来个和平解决,很耐心地去做谢美女的思想工作,说你单独占有我已经这么多年了,也该有点儿审美疲劳了吧?也该到让贤的时候了吧?

可谢美女能听进这样的话吗?她说,老娘坚决不走人。

孙权知道,这个思想工作是做不下去了。于是,他就不理这个美女。你不走,那你就在这里退居二线吧。他又讨了个徐夫人,这个徐氏还是他姑母的女儿。

徐美女的爷爷徐真跟孙权的老爸孙坚的关系很好。孙坚觉得自己跟老徐的友情太深厚了,就对他说,咱的亲密关系还有发展空间,可以结成亲戚啊。我的那个小姨子长得很好,你就娶了她吧。

领导叫娶那当然得娶,两人就这样成了连襟。

徐真后来生了个儿子叫徐琨。徐琨也还不错,混了个公务员当。可没有多久,就碰上乱世,公务员也当不成了。当不成公务员的徐琨就去跟孙坚干革命,最后被提拔成偏将军。孙坚死后,他又成为孙策的手下,参加过讨伐樊能、于麋的战斗。后来又跟孙策过去跟张英PK。两人的战场就在利口。当时,孙策的船不多,觉得实在没有把握,就决定先在那里休息一段时间,等找到更多的船了再发动进攻。可徐琨的老妈却不同意,说现在时间就是胜利,与其派人去争取船只,不如立刻砍下芦苇做成那种叫“泭”的东西,跟船一起渡过去。泭其实就是规模比较小的筏子。

徐琨把老妈的意思跟孙策汇报了。孙策一听,觉得很有道理,立马下令照办。大家果然全部渡江而过,最后张英被搞定,连笮融、刘繇也同时被打跑了。

于是,孙策就让徐琨当了丹杨太守。没几天,孙策发现徐琨的部队太多了,就觉得不爽起来。正好,那个吴景又跑了过来,孙策就说,吴景原来就是丹杨的第一把手,干得很出色,当地的老百姓很怀念他。为了稳定丹杨广大人民群众的情绪,还是让吴景继续当丹杨太守吧。当然,夺了兵权,得有个交代的。孙策对他的交代就是把他提拔了一把,让他成为广德侯、平虏将军。徐琨对这些有没有意见,史书没有进一步说明。但他仍然继续跟孙策干是真的。不久,他又参加了讨伐黄祖的战斗。这次战斗他继续保持冲锋在前的不怕死精神,最后被一支来历不明的流矢射中,光荣牺牲。他虽然死了,但却留下一个很漂亮的女儿。

他的这个女儿原先是嫁给陆尚的。可陆尚是个短命鬼,才享受美女没几天就死了。孙权跟徐氏算是有亲戚关系,老早就知道这个徐妹妹长得很出众。这时,孙权正在吴郡,知道徐妹妹的老公死了,漂亮妹妹已经成为漂亮寡妇了。于是,就派人过去,把她叫来,说以后你跟我吧。

于是,徐美女就成了徐夫人。当然,那时还是谢夫人领衔第一夫人的。徐美女长得很美,人也很厉害。天天都闹着既然你说我是天下最漂亮的,干吗不让我当第一夫人?孙权没有办法,就过去做谢夫人的思想工作。谢夫人当然不答应。于是,孙权就来个冷处理。你不主动退居二线,我就不理你,晾着你。过了一段时间,谢夫人果然郁闷而死。

到了这个时候,这个徐夫人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第一夫人。徐夫人很高兴,可孙权很不高兴。原来这个徐夫人漂亮指数很高,那个忌妒指数也不低,天天在那里眼红其他美女,造成后宫的不和谐。孙权就生气起来,干脆又来个冷处理,让她自己在吴郡那里复习谢美女的功课。

孙权处理后宫方面的手法,看起来还很温和,好像一点儿不暴力。他称帝的时候,仍然是徐美女当第一夫人。可他不想让徐美女当皇后,但又不愿向曹丕父子学习,不想让你当皇后,就叫你去死。他不想让徐美女当皇后,就让皇后的位子空缺,然后让徐夫人在那里守活寡。

徐夫人可以守活寡,但他却不能没有女人。

孙权那双眼睛不但善于发现人才,更善于发现美女。

当他还在跟徐美女大秀恩爱时,他的那双碧眼就已经发现另一个美女了。那个美女就是后来被称为德貌兼备的步夫人。

这个步夫人是丞相步骘的同族,淮阴人。她也是生于汉末的大乱时期。那时,她的老妈看到淮阴太乱了,住在那里太危险,就带着她跑到庐江来。哪知,庐江也不是个和谐之地。她们才到庐江没几天,孙策的部队就打了过来。孙策又把他们都强行移民向东。孙权看到她长得很漂亮,就让她当了自己的夫人。孙权觉得这个夫人比前面那几个美女更美,对她超级喜欢。喜欢到什么地步呢?史书上说:“宠冠后庭。”孙权虽然很宠很爱,可步夫人在生育方面很不争气,跟孙权很多年,却只生了两个女儿,长女叫孙鲁班,字大虎。这个孙鲁班也不怎么顺利,先嫁给周瑜的儿子周循——这个婚姻本来应该很美满,可小周比他老爸还短命。于是,孙鲁班又跟全琮再婚。第二个女儿叫鲁育,字小虎,先是跟朱据成了夫妻,后来又以离异的身份嫁给刘纂。这个刘纂虽然不怎么有名,可却是个驸马专业户。他先是娶了孙权的第二个女儿。可这第二个女儿不幸早死,正赶上小虎没有男朋友,便又把她要了过来。

到孙权称王称帝时,大家都对孙权说,当了王当了帝,就应该有个“后”啊。请您尽快立个皇后。孙权当然比谁都想立皇后。按传统惯例,最有资格当这个第一夫人的正是那个徐夫人,可孙权却想立他最爱的步美女。但因为步美女虽然长得漂亮,又没有一点儿忌妒心,待人和蔼可亲,是个说有多贤惠就有多贤惠的美女。可有一点,就是她只生了两个女儿,没有一个儿子。所以,孙权也不敢让她成为皇后。于是,就让皇后的位子空缺,要空缺到哪天她生了个儿子出来。可还没有等到生出儿子,她就突然发病死掉了。由于她的人品太优秀,因此她虽然没有正式就任这个第一夫人,但宫中的人都称她为皇后,而在一般的公文中,也都称之中宫,算是享受了那个待遇。

这个步夫人一死,孙权又立了个王夫人。此后,东吴东宫的故事也越来越丰富。而且这些丰富的故事,对东吴的前途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是后话,以后再表了。

小人吕壹(上)

孙权此前绝对是个清醒的人,那双眼睛看人看得很准,一重用谁,谁就立马成为三国的牛人,甚至历史的牛人。可到了这时,那双眼睛也开始发蒙起来,那个思维系统也发生了混乱。

他以前相信周瑜、相信鲁肃、相信陆逊,都相信对了。可现在他相信了另一个人。

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在《三国演义》也算不上什么角色。

这个人叫吕壹。

吕壹是个标准的小人。

小人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当他没有得志时,他很低调,谁也不知道他。可当他一得志时,大家就都知道他了。

小人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很容易得到老板的看好。很多精明的老板,周边虽然聚集了一大批干事业的人,但也总悠转着一两个小人的影子。小人需要老板,老板更需要小人。

而且还有一个好玩儿的现象,很多小人虽然人人都怕他,但其实他在这个集团里面的地位并不高、职务也没多大。可由于他们都能够直接跟老板单线联系,所以,他们的能量也大得要命。

是真的大得要命。

吕壹的职务也不大,只是个中书郎。当时连中书令的发言权都没有多少,何况中书郎?

孙权肯定是在某个时候跟这个吕壹玩儿过,觉得这个吕壹大获朕意,是个自己人,觉得让这样的人办事很放心——否则个个都是张昭那样的角色,自己的重要讲话还没有画句号,他就立刻表达强烈的反对意见,那也太不好玩儿了——这个耳朵都听了这么多年反对的声音了,现在该让它装一些顺耳的语言了。

于是,他下令,叫中书郎吕壹从今天开始考核各州的行政长官以及管理他们的公文。有了这个权力,吕壹的小人之心立刻膨胀起来。他看谁不顺眼,就在谁的考核评语上打个不称职之类,你一不称职,还想把那个州官当下去吗?于是,大家都怕他。吕壹上前线打仗那是一点儿本事也没有的,可打击陷害本国人士起来,水平却高得要命。只要你有一丁点儿把柄捏在他的手里,他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化,把你一锤搞死。

太子孙登觉得让这样的人主管人事工作,实在太可怕了,就多次向老爸建议,把这个权力收回吧,再这样下去,我们会被吕壹搞得乱了套。

可孙权不听。

大家看到连太子的话都无效,别人还敢说些什么?

吕壹看到大家在自己面前除了恐惧之外,没有别的心情,觉得真是我爽天下爽。于是就更嚣张了,认为只是这么作威作福一下实在太无聊了,不搞死几个牛人,手中的这个权还有个什么用?

他瞄准的第一牛人是江夏太守刁嘉。他对孙权说,姓刁的是个不老实的人,一天到晚什么事也不干,只是吃饱了之后大发议论,说朝廷太不像话了,说您太昏太庸了,跟个亡国之君没什么差别。

孙权一听,立即就生气起来,老子是亡国之君?这个东吴的天下是谁打出来的?于是,就下令把刁嘉抓起来,叫有关部门加班加点审问,然后从严从重解决。

吕壹看到自己的话真的这么算数,心里很爽,决定以此为契机,来个扩大化,抓了一大批人员。说刁嘉在大发议论时,这些人都在场,都是刁嘉集团的骨干分子。这些人都已经知道,老刁被吕壹陷害了,他们更加知道,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把握不好,他们的脑袋也会保不住的。于是,他们都说,他们确实听到刁嘉说过那些话,他们可以用脑袋担保,他们说的话是真的。

只有那个是仪说他没有听刁嘉说过这些话。

审问他的人问:你真的没有听过?

真的没有!

那好,继续审问,而且持续了很多天。最后,孙权也亲自发来诏书,问他是不是真的没听说过。他面对孙权的诏书,仍然说没有听说过。孙权又继续下诏书,而且一道比一道严厉。大家听说之后,都为这个老兄捏了一把汗,认为这个老兄再这样下去,必死无疑。对他说,不如从了吧。

可是仪却说:“现在大刀都要架在我的颈脖上了,只要人家一句话,就可以咔嚓下来了,我哪敢为了老刁说谎话?这不是取灭门之祸是什么?可我真的没有听说过啊。没有根据的话为什么一定要说呢?”于是,仍然按照他听过的话说了出来,坚决不“被听说”。孙权估计刚重用小人没有多久,那个脑子里还有一点儿清醒的成分,一拍脑袋,觉得这个是仪说的真没有错。于是,放过是仪,同时也放过那个刁嘉。

但他仍然信任吕壹。

后来,陆逊和潘浚也觉得吕壹太过嚣张了,觉得让他这么弄下去,他们打拼出来的这片事业就会真的完蛋了。他们只要有机会聚到一起,就谈论这件事,一谈到这件事,泪水就流了下来。从这件事上,我们知道,孙权虽然很信任陆逊,但他的信任是很有限的。就是打仗的事,你爱怎么打就怎么打,对你的作战方案,我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改,但别的事,你不得多嘴。陆逊也曾在别的事上多过嘴,但统统无效。所以,到了这时,陆逊虽然知道孙权重用吕壹是天大的不对,对东吴的危害是说有多大就有多大,可他也只敢在背后谈论,在背后流泪,却不敢站出来说一句话。

吕壹搞刁嘉,虽然没有成功,但他从这件事上也看出,现在这些大臣都怕他,如果不是那个是仪死硬,他搞死刁嘉那是易如反掌的。于是,他继续发扬陷害大臣的精神,再次启动陷害程序。这一次,他觉得只搞定一个太守级别的,那也太不上档次了,得搞定一个牛人,那才算猛!

于是,他把目标锁定在顾雍身上!

顾雍是什么人?

是东吴帝国的丞相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

按理说,在东吴你想搞定这样的人,是不容易的,除非陆逊他们那些人团结起来,也许可以成功。但小人的招数是不按理说的。要是按理说了,他就不是小人了。

吕壹的做法很简单。他直接到孙权面前说,顾雍犯了很多错误,您为什么不管一管?

孙权连什么错误都不问,当场就愤怒起来,把顾雍叫过来,当面狠狠地批了一顿,把顾雍批得体无完肤。

大家一看,知道老顾同志的位子要不保了。可你有什么办法?他现在的级别是最高的,权力也是最大的,连他都救不了自己,你还有什么办法?

当然,还是有人有办法的。

那个黄门侍郎谢厷有一次在跟吕壹闲聊时,问吕壹:“依你老哥的估计,顾丞相的事,这次能脱得开吗?”

吕壹笑着说:“有点儿难办啊!”

谢厷又问:“依你老哥看,如果顾丞相被搞定了,谁当这个丞相?不会是老哥你上吧?”

吕壹当然知道,他现在可以陷害丞相,但他绝对当不了丞相,因此就在那里动了动嘴,没有说什么。

谢厷又说:“会不会是潘太常上来?”

吕壹说:“呵呵,你真会猜啊。”

谢厷说:“据我所知,现在天下最恨你的人就是老潘。他现在只是没有机会搞定你而已。如果他上来顶老顾的职务,估计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烧老兄了。”

吕壹一听,立马就怕了起来,耍了几个花招,就把顾雍的事不了了之了。

他以为他这样干了,潘浚就没有办法了。

可潘浚却仍然下决心不放过他。潘浚觉得自己堂堂国家重臣,如果只会流泪,不能为国除害,还算什么重臣?何况,这个小人你要是不想办法把他搞死,他是不会自然消失的。他多活几天,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士就多消失几个。于是,他请求上朝,然后从武昌跑到建业,准备当面向孙权揭露吕壹的小人嘴脸,把他说成是个祸国殃民的奸臣,拼死要求孙权把吕壹搞定。

可他到建业之后,知道孙登已经向孙权揭发很多次了,可一点儿作用也不起。他就知道,自己再怎么说,孙权也不会听他的话。于是,他就想了另一个办法,摆了个酒席,请所有的官员都来大吃大喝。当然,也请了吕壹。他是想在宴会上亲自动手,把吕壹的脑袋砍下来,然后再向孙权投案自首,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国除害。

潘浚的计划很不错,精神更是可嘉。可保密工作做得有点儿不到位,那个吕壹事前硬是知道了潘浚的这个计划,接到请柬之后,就说自己有病,向太常请假了。于是,潘浚的这个宴会就白白浪费了。

步骘看到吕壹越来越嚣张了,连陆逊这些人的评语都打得不像话,似乎连个称职都很勉强,知道这家伙陷害大臣上瘾了,终于忍不住向孙权上书,对孙权说,顾雍、陆逊、潘浚这些人都是久经考验的东吴老臣,水平能力以及人品,都摆在那儿,现在那些亡国之心不死的敌对势力之所以不敢对我们怎么样,就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他们也确实多次挽救我们伟大祖国于危险时刻。现在您搞了这个什么人事考核制度,让那些小人来考核他们的政绩,这对国家有利吗?所以,我建议,这三个老臣的政绩不应该由别人来考核,不要对他们有太多的监控。他们可是天天在为国家开动脑力劳动,如果连他们也考虑不到,别人就更难了。

孙权看过之后,就把步骘的信丢在一边,继续不理。

于是,吕壹继续嚣张。

这一次,吕壹把矛头又对准另一个牛人。

小人吕壹(下)

于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朱据事件拉开序幕。

从前文中我们知道,朱据就是孙权的三女婿。可吕壹却不管,仍然对他开火。

朱据是当时有名的帅哥,水平也特别高,身体素质也很过硬。他是东吴的后起之秀,孙权发现了这个人才,给他发了个任命书,让他当了五官郎中,再补侍御史。后来,孙权迁都建业,顺便把他的三女儿也迁给了朱据——如果朱据不那么优秀,孙权能让他当自己的女婿吗?

孙权当时对朱据的评价是,吕蒙和张温之后,就只有朱据才是文武双全了。因此非常看好朱据,不但让他当了女婿,而且还提拔他当了左将军。使他不但成为皇亲国戚,也成为军方的牛人。按道理来说,朱据的前途很顺利,谁也不敢拿这样的牛人开刀。

可吕壹就敢。

当时,东吴大概也出现了通货膨胀之类的局面。于是,孙权就下令铸造大钱,新钱一枚相当于以前的五枚。朱据的部属应该得到三万钱。可是他的工匠王遂是个腐败分子,冒领回来,让公款变成私钱。这家伙腐败的胆子很大,可水平实在有限,钱才到手没几天,事情就全面败露出来。

吕壹知道后,就认为搞定朱据的时刻到了。他把朱据手下相关的那个人抓了起来,用刑讯逼供的方法拷问。才拷问几下,那人的肉体就受不了了,最后当场死掉。

这哥们儿是朱据的铁杆粉丝。朱据知道他死后,觉得他太无辜了,就花钱厚葬了他。

吕壹仍然不放过朱据,就对孙权说,朱据的部属因为朱据开脱,所以朱据才厚葬他。

孙权也不想想朱据平时是什么人,直接把朱据叫过来,狠狠地当面责问。

朱据当时虽然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可又没有办法证明自己是清白的,只得搬出家门,坐在草席上等着岳父大人的处理。

过了几天,刘助弄清了情况,知道是王遂把钱搞到自己的腰包里了。他把这个情况向孙权进行了反映。孙权这才说:“连朱据都受了冤枉,其他人还在话下吗?”

孙权这么一发话,那个吕壹的倒霉之日终于到了。

孙权下令追究吕壹的罪行,然后奖了刘助一百万钱。

孙权到了这时,对吕壹案还是很关心的,让丞相顾雍去把关。

顾雍来到廷尉那里开庭,叫人把嫌犯带上来。

吕壹这时穿着囚衣进来。他得志时,谁也不放在眼里,想把谁都搞下去。可这时成了囚犯,态度立马低下来,把做人的尾巴夹得紧紧的。

顾雍却仍然是那个态度,不紧不慢,和蔼可亲,对他进行了一次充满人性关怀的审问。庭审完毕,顾雍要离开时,还问吕壹,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吕壹这时只是用力磕头,什么话也不说。他做了一段陷害无辜的工作,最知道庭审这玩意儿,你一到这里,人家让你死,你就绝对活不下来。你的罪行不是你说了算,而是人家说了算,你再怎么大喊大叫都没有用。而且,他曾很得意地搞过顾雍,他能希望顾雍真的放过他吗?

庭审结束之后,有关部门把吕壹的材料做好,然后作出判决,说吕壹迫害老臣,祸国殃民,罪大恶极,应该处以极刑。当时,执行死刑的方式多种多样,大家就讨论,应该用哪种方式。有的说火烧他,有的说用车裂,让大家知道做这种小人结果会很惨的。

孙权问阚泽:“你说用什么方式好?”

阚泽说:“盛明之世,不宜复有此刑。”咱现在是盛世,是讲文明的,不要那么野蛮好不好。

孙权说:好!于是,只是斩首。

吕壹一死,好像什么事都解决了,大家又可以构建和谐社会了。

其实,还没有完。

孙权在处理完小人吕壹之后,又派另一个中书郎袁礼代表他下到各地,向那些地方牛人表示亲切的关怀和慰问,并且还向他们征求对以后人事改革的意见。可谁敢提出什么意见。

袁礼完成慰问任务回去交差之后,孙权知道大家对他的意见还真的很大,知道自己如果不进一步表明态度,那些牛人以后还真不给他拼命卖力了。于是,就搞了一份很有艺术的诏书。这份诏书是直接下给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四人的。其内容好像是责备他们,说袁礼代表孙权跟他们相见,向他们征求意见时,四个人都推脱搪塞,没有一点儿责任心。把国家大事都推给陆逊和潘浚。陆逊和潘浚就不一样了,见到袁礼时,都诚恳得流下了泪水。这份诏书到这里后,突然笔锋一转,说古人不早就说过,人非圣贤,谁没有犯错误的时候?前一段时间,我的思维系统确实是有点儿乱,把一些事情搞得糟了。弄得各位都怕了起来,不敢说话了。现在我已经意识到我错了。我们共事了这么多年,虽说是君臣关系,其实跟兄弟有什么差别?大家都是高素质的人,都知道齐桓公和管仲吧?齐桓公做了好事,管仲就大大地表扬;齐桓公犯了错误,管仲就板砖伺候。我虽然没有齐桓公那样的水平,可现在也知道自己不对了。而大家却仍然对我保持不开口的方式。这样做对吗?

这份诏书,表面上是责备了一下那四个牛人,其实是在向大家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大家表示道歉。

吕壹事件的发展到这个情节,我想大家的眼睛也会透过表象看到本质了。

表面现象是吕壹这个小人在到处摆谱,天天嚣张,打完这个又打击那个,而且胆子巨大,矛头全指向当世牛人,连陆逊这样的牛人也不敢作声,甚至为之泪奔,个个显出英雄末路的状态来——如果仅仅是一个中书郎在搞事,他们能出现这样的心情吗?你想想,陆逊在面对刘备、曹操这样史上有名的英雄时,都能谈笑自若,从来没有灰心过,难道还怕一个吕壹?

他们怕的不是吕壹,他们真正怕的是孙权!

他们比谁都知道,吕壹直接的后台老板就是孙权。

孙权重用吕壹,并不是因为思维系统真的发生了混乱,而是要用吕壹来打击一大批实力派。

孙权输了

孙权当了东吴这么多年的老大,他最清楚一点,他的水平不如曹操,也不如刘备,他的事业几乎全靠手下的几个牛人搞起来的。那些牛人立了那么大的功劳,水平又那么出色,势力难免会强大起来。于是,孙权对他们就有些不放心了。孙权虽然在危急关头时,最舍得放权,只要你舍得为他拼命,他就舍得什么都不管,一心一意当你的后勤部长。你有什么要求,他都答应你,你向他猛烈砸砖,他也全盘接受,而且接受得连泪水都流下来。可是一旦局面稳定,他就得为他的权力考虑,觉得不抑制一下这些牛人的权力,他的权力就会削弱。大家从他选拔丞相那个事件中,就可以知道他的阴暗的心理。

当大家都全票推举张昭当丞相时,他最后一票否决。可以说,张昭虽然犯过错误,当过投降派的核心,但他的人品和水平以及资格都摆在那里,那些投降的言论也不全是他的人品问题,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可孙权却不同意,而且这个不同意的态度非常死硬。当然,他的这个死硬态度的表达方式并不是很死硬,而是讲得很委婉,从性格方面来指出老张的弱点,说他是德高望重、是全东吴最优秀的人物,但不能当丞相。他任的第一个丞相是张邵。张邵是什么人?张邵人品绝对没有问题,但他既不是宗室,也没有立过什么大功劳。认真算起来,在东吴的文武百官里,实在难以突出。可孙权就是认他。因为,只有这样的人,身后没有背景,手下没有力量,是一个他可以摆布的人。他需要的不是一个有水平的丞相,而是一个听话的丞相。再加上张昭那个火爆的性格,他能让张老先生当这个首席大臣吗?

只有用张邵这样的人,孙权才觉得放心,才觉得进退自如,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他觉得他找到张邵真是找对人了。

哪知,张邵是个短命人士,才当了三年的丞相大人,就死掉了。

这时,大家又力挺张昭。可他仍然否决。然后顾雍上来。顾雍当丞相,也不是因为顾雍有过多少出色的表现,更不是因为顾雍比张昭更杰出。而是因为顾雍的性格很好,从不张扬。

这样的人,非常好用。

可过了一段时间后,孙权觉得头大了。

顾雍虽然很好用,自己做了什么好事,都归功于孙权,归功于人民,可顾雍的家族却是个大家族。顾姓在江南是四大姓之一。顾雍的背后站着一个巨大的力量。

孙权一想到顾雍身后的那股势力,心里就不爽了。

慢慢地,他终于发现,顾雍虽然很低调,可一涉及江东大族的利益,他的态度就很硬。

孙权知道手下的牛人很多,这些牛人有能力、有水平,有时很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因此,他就很想修理一下这些人。可他知道,修理这些人并不那么容易,弄不好自己就会被人家修理。于是,他就决定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谁要是触犯这些法规,就弄死谁。那些牛人牛惯了,肯定会频繁犯法,于是他就可以频繁地把他们搞定,把自己的权威彻底地树起来,让相权成为陪衬。

哪知,他把张昭和顾雍叫来,跟他们商量这事时,张昭就旗帜鲜明地反对。大声地对他说,现在法律太严格了,大家都骂娘。

孙权一听,脸上就一片苦色,然后转过那张苦脸,问顾雍,你认为如何?他很希望顾雍能旗帜鲜明地支持他。

哪知,顾雍这时却一点儿都不给他面子,说:“臣之所闻,亦如所陈。”我所知道的,跟张昭一个样啊。

孙权气得要死,但却没有办法。他知道,他现在不能得罪这些实力派人物。更要命的是,连陆逊也上书劝谏孙权施德缓刑,宽容小臣。说现在需要人才,我们要坚持“忘过记功”的原则,只要他有水平、立过大功,都要重用,不要只记住他的错误。孙权一看,这些牛人平时不说话,可一旦触动到他们的利益,就全都站起来反对自己。他气得要吐血。觉得再让他们这么铁板一块下去,形成自己的势力之后,那真是麻烦大了。于是,就来个改革,搞了个“较事”制度,定期对全体官员进行考核,然后按考核结论惩奖。指定吕壹主持这个工作。你们不是说要容纳小臣吗?好啊,现在就让小人吕壹来跟你们玩儿玩儿。如果能把你们玩儿完了,那是最好的;如果搞不定你们,那就把责任全部推到吕壹的身上。

吕壹当然很深刻领会了孙权要搞定牛人们的意图,因此就把他的眼睛都盯在那些牛人的身上,利用考核的权力,收集他们的黑材料。否则,他哪敢拿顾雍这样的人开刀?哪敢拿朱据这样的人当靶子?

只是吕壹水平太差,在刁嘉案中,只一个是仪死硬,他就搞不定,最后倒是把自己搞臭了。而在刁嘉案中,我们也分明看到了孙权的态度。孙权后来十分清楚刁嘉是受冤的,可他只是放过刁嘉,对吕壹连一句批评的话也没有。于是,吕壹又把手伸向顾雍——这才是孙权最想要的。哪知,吕壹这家伙的水平仍然欠缺,被那个谢同志几句话就忽悠过去,最后又放过顾雍。大家想想,孙权不是个昏君。他看到吕壹拿来顾雍的黑材料时,立即亲自出马,把顾雍叫来,当面问责。你想想,当着大家的面把丞相像审问小偷一样审问,不是想把他搞下去是什么?后来,因为吕壹的原因,孙权只得又放过了顾雍。如果这事只是吕壹一个人在战斗,孙权一直处于受蒙蔽状态,他不愤怒他还是孙权吗?可他这时又继续他的处理办法,放过顾雍,也放过吕壹,好像吕壹没有陷害过当朝丞相一样。接着发生了朱据的事。同样由于吕壹的水平太烂,最后引起大家的反感,终于让事情大白于天下,孙权终于认识到,要靠一个小人来摆平一干牛人,实在是太难了。于是,果断地把吕壹抛了出来。如果吕壹只是一个小人在搞事,能让顾雍这样级别的官员当主审吗?

大家只要舍得动动脑筋想一想,就可以看到,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有孙权的手在操控。

顾雍和陆逊他们比谁都聪明,当然知道吕壹的身后有孙权。因此,在处理吕壹时,他们也很温和。顾雍不但对吕壹没有大声说话,而且在那个尚书郎怀叙大骂吕壹时,他还批评怀叙:“官有正法,何至于此!”政府自有法律,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

其实,顾雍比怀叙更恨吕壹,更想当场吃掉吕壹的肉。可他知道,他得给孙权面子。这场争斗,好像是牛人们把吕壹搞定了,其实是大家把孙权摆平了。在处理吕壹时,就更能看到大家都在给孙权面子。本来很多人都主张让吕壹死得惨一点儿,可恰恰是那些被害得最苦的牛人反对那样做,不要用火用车。他们也知道,这事只能到此为止,不要把孙权逼到墙角,以后才好继续合作,矛盾才不至于更加深化。

孙权当然知道,那些牛人个个聪明得要命,他利用吕壹的事肯定瞒不过他们。现在吕壹完蛋了,他还得靠这些牛人为他保江山。于是,在收拾吕壹之后,立马派袁礼当他的代表,到牛人们面前搞慰问活动。如果仅仅是吕壹在搞鬼,跟他没有关系,他杀了吕壹之后,这事就应该结束了,哪用得着这么做?更让人觉得诡异的是,在袁礼去慰问那些牛人时,那些牛人居然还在那里保持着惧怕的心理,陆逊、潘浚甚至还泪流满面。你想想,搞定一个小人之后,大伙儿在一起大快人心才是,哪还有这些悲观的表情?他们肯定怕孙权会再来一次“较事”,杀了吕壹,会再派个吕二出来。吕壹这家伙水平很烂,所以很容易被搞定,如果“吕二”的水平很猛,他们还有活路吗?

孙权看到这些人都还在怀着极端的戒备心理,只得下了那份诏书。那份诏书虽说是在责备诸葛瑾等人不说话,其实跟一个“罪己诏”没有什么差别,后半段全是在承认自己的错误。

到了这时,这事才算完。但东吴内部的分裂已经完全暴露,为以后自己人大砍大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这事孙权虽然搞得很被动,但另一件事却让他脸上挂了点儿笑容。

就是那个诸葛恪。

诸葛恪的老爸虽然也曾在孙权的打击黑名单上,但这并没有影响孙权对诸葛恪的信任。诸葛恪这时属于少壮派,羽翼根本没有形成,还在打拼阶段,因此也没有卷入这次“校事”风波之中。

他这时正在丹阳,按他的计划开展工作。他上班的第一天,就发了一个文件,要求丹阳各级地方行政长官,加强所属辖区的防范工作,强化部队的训练,天天在那里做好打仗的准备。对那些已经投降过来的山民,则重新设立聚居地,让他们都在这些地方做良民。然后命令各级部队的长官死死地守住险要,只是在驻守的地方做好工事,但不能跟山越的武装发生战斗。做完这些布置之后,下令全丹阳人民抓革命促生产,等稻谷一成熟,立即出动部队去收割,一颗粮也不能留在田里,连稻种也不能外泄。

山越武装们打砸抢的水平很好,热情也很高,可眼光却都是老鼠的目光,看不了几米远,平时基本不劳动,哪天没有吃的了,就大喊大叫着出山,开展一阵抢劫活动,便满载而归,又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哪想到诸葛恪会来这么一招?没几天,他们就宣布断炊。没有吃的了,还有什么战斗力?于是,意志薄弱的人开始出来投降。

诸葛恪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下令:“只要山民们能够痛改前非,有意重新做良民的,我们都应该热烈欢迎,给他们做好安置工作,谁也不能随意为难他们,更不能将他们逮捕法办。”

臼阳县长胡伉抓到一个叫周遗的山民。周遗原来是一个恶霸,犯了大罪才逃到山里变成山越,现在饿得不行了,才出来找吃的。胡伉抓到他之后,觉得这家伙只是个山寨版的山越,事实上是个货真价实的本地恶霸,于是就把他抓了起来,送到官府那里治罪。

诸葛恪正愁山越们出来得规模太小,正想找个典型让山越们看到他不是在忽悠他们。现在胡伉搞了这个动作,正好成为典型。于是,他把那个周遗放了,却把胡伉抓了起来,说胡伉违反命令,乱抓重新做人的山民,是在进行破坏少数民族团结的事,应该杀头。于是,胡伉的脑袋被砍了下来。

正在山里观望的山民看到诸葛恪这个动作,知道这不是在忽悠他们,是真的让他们从山里跑出来当良民。于是,都带着家属出来,没有一个人留在山里了。

诸葛恪立即按原来的打算,从中选出青壮年,让他们成为光荣的东吴子弟兵。他自己带着一万人,其余的就分给其他将领。

孙权知道后,心里很高兴,觉得这哥们儿原来不是吹牛,而是真的牛,立即任命他为威北将军、都乡侯,到庐江那里办公。你从他的职务上看,就知道孙权这时对他的期望已经很大。

一个未来的东吴牛人就这样茁壮成长着。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302.html

上一篇:曹爽伐蜀
下一篇:平定辽东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