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他们都有病——令柳宗元一蹶不振的脚气病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24 09:47:41 0


仆自谪过以来,益少志虑,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古代的岭南(中国广东、广西,越南北部)地区,瘴气瘟疫令人闻之色变,往往成为政坛失意者的墓场。对知识分子来说,最痛苦的事就是空怀报国之志、不世之才,却如垃圾般被废弃。

此“气”非臭气

柳宗元,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皆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世称“韩柳”。可惜,柳宗元三十多岁时,不慎卷入朝廷的政治斗争,新皇帝一张圣旨把他贬到荒芜的南方,最后谪居广西。如果说“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韩愈还有翻盘之日,那么“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的柳宗元则从此在政坛上一蹶不振了。

一蹶不振的不仅是政治前途,还包括他的身体。众所周知,除了瘴疠的威胁之外,唐代的岭南还是“百越文身地”,相当原始,大概比鲁滨孙漂流的荒岛好不了多少,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在这等艰苦的条件下生存谈何容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让柳宗元愁结万分的,有乡思,有不甘,有愤懑,更有恐惧。

可想而知,他病倒了,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他自述:“仆自谪过以来,益少志虑,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在潮湿的岭南地区,难道柳宗元所说的“脚气病”就是今天常听到的“香港脚”吗?

香港脚是一种脚掌表皮受真菌感染而形成的癣类皮肤病,环境潮湿和个人卫生不佳是主因,常见感染部位为脚趾之间,症状为局部瘙痒、皮肤起泡、剥落或龟裂,有时会发出令人不悦的气味,皮肤破损还会导致皮下组织肿胀和感染。在南方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柳宗元罹患“香港脚”合情合理,似乎还不至于严重威胁生命。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国早就有“脚气病”的记载,和会发出恼人“气味”的香港脚完全无关!文献中,此病始见于西晋(约265—316年)。大概晋初,起源于岭南地区的“脚气”,逐渐向长江下游地区蔓延。西晋永嘉(307—312年)末,由于战乱和政局动荡,王朝迁都南京后,“脚气”多发。隋至唐初,该病似乎开始越过长江,蔓延到北方,后来广泛流行于中国全境。早期这种病还有“脚弱”、“软脚”之名,隋唐之后才逐步定名为“脚气病”。那么,它的具体表现如何呢?

隋代名医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脚气病诸候》中对症状有较详细的描述:“其状,自膝至脚有不仁,或若痹,或淫淫如虫所缘,或脚趾及膝胫洒洒尔,或脚屈弱不能行,或微肿,或酷冷,或痛疼,或缓纵不随,或挛急……若治之缓,便上入腹,入腹,或肿或不肿,胸胁满,气上便杀人,急者不全日,缓者或一、二、三月。”

唐朝大文豪韩愈幼年丧父,被年龄较大的哥哥、嫂子抚养成人。他从小便和年龄相仿的侄子韩老成一起生活,两人感情深厚。老成在族中排行第十二,所以称十二郎,不幸英年早逝,韩愈痛苦万分,写下了著名的《祭十二郎文》,文中道: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殒其生乎?

韩愈万万没料到,这种南方人常患的软脚病看似没什么,让人掉以轻心,最后竟夺走亲侄子的性命!

用现代医学术语来说,脚气病的症状就是病患觉得下肢乏力或感觉异常(类似周围神经炎的症状),有的人还出现腹胀、胸闷、气促、呼吸不畅(类似心力衰竭的表现)。

现代西医也有“脚气病”一说,其是否等同于柳宗元提到的脚气病还有待确认。曾有日本医师认为缺乏维生素B1(硫胺素)是主因,有人更把矛头指向由糙米加工而成的精白米,谓其丧失了富含维生素B1的糙皮。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期间,日本陆军的统一膳食以白米加腌渍梅子为主食,其他成分很少。虽然平日军中的脚气病不多,但在战争时,士兵得脚气病的比例则很高,据说甚至远多于战场上的伤亡数目。

该病有两大类型:一是干性脚气病,表现为“上升性对称性周围神经炎”,病患有感觉和运动障碍,合并肌力下降、肌肉酸痛(尤以腓肠肌为甚);二是湿性脚气病,病患心力衰竭,表现为软弱、疲劳、心悸、气急。由于心衰,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尿少及水肿。检查可见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对照中国古代医书,笔者觉得中西医的“脚气病”概念还算接近。

祸不单行的文学家

柳宗元的症状如何?他在《辨伏神文》里说自己“病痞,且悸”,就是上腹郁结似有包块,同时合并心慌,非常类似心脏衰竭,从医师所开、具利水功效的“伏神”(茯苓)来看,很可能还有肢体浮肿和腹水,这倒很符合心力衰竭型湿性脚气病的临床表现,至于是否真的缺维生素B1则有待考证,一个被瘴疠和贫困折磨得“奇疮钉骨状如箭,鬼手脱命争纤毫。今年噬毒得霍疾,支心搅腹戟与刀”的人,严重营养不良的身体,就像杜甫笔下秋风夜雨中的茅屋一样千疮百孔,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令人罹患沉疴的。

生了病,自然不能坐以待毙,柳宗元好歹还有一官半职——柳州刺史。于是积极求医,医师诊断之后,认为他气机不畅,身体失调,循环欠佳,乃曰:“您这种病就只有服用‘伏神’了,药到病除。”柳宗元便到市集购得茯苓,按照药方“烹而饵之”,以图良效。

伏神、茯苓,同物而异名,皆为多孔菌科真菌的菌核,寄生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树根之上,菌核内没有松树树根者,称为茯苓,含有松树树根者,称为伏神。两者皆有利水渗湿的功效,茯苓在利水渗湿之余,还有健脾补中作用,伏神在利水渗湿之余,兼具养心安神功效。茯苓,产于云南的是地道药物,又称云苓。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处方伏神没有错,但疗效如何?柳宗元一剂药刚服下,病情反而加重!莫非买的药材不对?错买了土茯苓;还是医师的判断有误、开错药方?土茯苓、茯苓,名称相似,但药性殊异。根据《中药学》教科书记载,土茯苓是清热解毒之药,茯苓则是利水渗湿之药。“龟苓膏”中的苓,古方是用土茯苓的。土茯苓与茯苓,两者皆能利水渗湿,但茯苓用以补脾,无清热解毒之力。

无论如何,闹出医疗纠纷之事,无论古今,医师还是诚惶诚恐的。于是,这位医师被柳宗元揪回责问,不料揭开药罐一看,医师可乐了:“天啊!这些只是老芋头罢了!”原来,药贩挂羊头卖狗肉,欺负读书人,用廉价的芋头稍微加工,粉饰一番,狠狠地耍了倒霉的柳宗元一回。医师很不高兴地回说:“是你自己糊涂,却反而怪罪于我,这不是很过分吗?”

柳宗元听罢,又惭愧又愤恨又忧心忡忡。清代名医程国彭对此深有同感,其《医中百误歌》云:“药中误,药不真,药材真致力方深,有名无实何能效,徒使医家枉用心。”

史书并没有记载柳宗元的病后来治好了没有,但对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而言,人间最悲哀的事恐怕不只是自身的生老病死,而是社会的风气堕落。在诸多精神和肉体的打击下,柳宗元在广西贬所只活到四十七岁,便撒手人寰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1175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