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忽必烈用兵日本——激战志贺岛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14 12:22:41 0


如果说起自博多湾东北面香椎宫的一条山脊像一条手臂,把日本海分成了博多湾和玄界滩的话,那么志贺岛就是这只手的手掌部分。现在的志贺岛与九州之间有一条被称为“海中道”的道路相连,汽车可以通过这条高速公路直接开到岛上去。

在那个年代,严格来说,虽然并没有填海造陆与九州相连,但志贺岛也不能完全算是一座孤立的小岛。当时也有所谓的“海中道”,只不过那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海中道路——涨潮的时候,它没入水下,毫无踪影;落潮的时候,它才露出水面。

东路军占据志贺岛,以此为跳板,往东可以通过海中道登上九州本岛,迂回到博多湾沿海防垒的后方,出现在福冈平原上,一鼓作气攻下南面的大宰府;往南可以进占扼守博多湾正中的能古岛,威胁博多港;一旦江南军如约而至,出现在平户岛海面,从志贺岛西行仅需一日便可与其会合。正是因为志贺岛处在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上,所以对双方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东路元军来说,这是一个进退自如的风水宝地,对日本守军来说,则是一个“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肉中刺。

日本守军从陆上与海上两个方向对志贺岛发动了进攻,想把元军赶走;而占据了志贺岛的元军想以志贺岛为跳板,攻上九州本岛。由此引发了志贺岛之战,这不是弘安之役中最惨烈的一场战斗,却是最激烈的一场战斗。

负责陆上海中道方面守备任务的是丰后守护大友赖泰。在文永之役中,他负责防守的箱崎阵地被元军突破,导致深受日本人敬仰的八幡大菩萨的神社箱崎八幡宫被元军放火烧毁,他也因此遭到了人们的责难。

这七年,两千五百多个日夜,我一直生活在人们的非议、嘲笑与蔑视之中,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这些丑恶的异国入侵者。今天,又是在这里,我要打败你们,洗去笼罩在我头上的污名!我相信这是此刻大友赖泰内心的独白。

前面说过,文永之役后的这几年,根据在战争中获得的经验,日本人一直在不停地加强西国九州地区的防御体系。所以,当这次元朝大军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他们并不显得特别意外和慌张。

楼上的一只靴子落下之后,日本人就睡不着了,他们在等着第二只靴子落下,而现在第二只靴子终于落了下来,日本人反而安心了。

打吧!

在文永之役中吃够了元军集团战法苦头的日军虽然也划定区域分片防守,但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战斗建制,还是各自为战——每一个以乡土、血缘、主从等关系为纽带结成的武士团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作战单元,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他们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驻地出发,朝着传言中敌军出现的方向前进。虽然此前幕府也好,镇西府也好,大致还是有那么一个防御作战的预案的。但大敌当前,却并没有谁来告诉他们要去哪个地方待命或者作战,也没有谁告诉他们友军是谁、有多少人,更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才能打败敌军、立下功劳。他们只是不断前进,路上遇到同道中人便一起前往,然后,队伍便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当前方出现敌军的身影时,他们很少会考虑自己到底有几个人、几条枪,便像发现羊群的饿狼一般猛冲上去。

落潮时分,元军从志贺岛出发,沿着海中道向九州推进,被安排在最前面的仍然是金方庆率领的高丽军;日军从九州出发,沿着海中道向志贺岛前进,领头的是大友赖泰和他的儿子大友亲时。两支军队注定会在狭窄的海中道上相遇。

在广袤的平原上,善于发挥协同作战优势的元军要击退如同一盘散沙的日军应当并不太难,可是,这次的战场偏偏就是这样一条仅能容几个人并排而行的满是稀泥的小道!

在这条小道上,集团战法、集体配合、多兵种协同……神马都是浮云!战斗已经变得异常简单——狭路相逢勇者胜,比的就是单兵的综合素质,比的就是谁力气大,谁武器好,谁更不怕死。

蒙古人的皮靴和高丽人的麻布鞋虽然穿着舒服,但踩在泥地里还不如日本人的草鞋来得灵便。

更可怕的是,这些日本人真的不怕死。南宋遗民郑思肖在《心史·元鞑攻日本败北歌并序》的序言里面就有记载:“倭人狠,不怕死,哪怕是十个人遇到一百个人也要打,打不过就全都战死。即使没死,跑回去也要被领头的给杀掉。倭妇性子烈,不可冒犯,小时候取犀牛角刻成小珠种在额头上,所以善水不溺。倭刀极为锋利”。郑思肖自打南宋灭亡以后就躲了起来,一辈子没去过日本,他所知道的这些信息显然都是从东征前线逃回来的元军士兵口中得知的。可以想见,日本人打起仗来不怕死的精神给元军士兵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

作为前锋的高丽军在金方庆和两名副将金周鼎、朴球的指挥下投入战斗,力战之下,斩杀日军首级三百余级。日军的攻势却并未受挫,他们像生化危机中的丧尸军团一般踩着同伴的尸体前仆后继,拼命砍杀,高丽军士的精神终于接近崩溃。

一直在高处观战的洪茶丘见到高丽军的阵势出现松动,一溜烟从山上跑下来,冲进高丽军的阵中准备搞个战场执法,抓几个畏战逃跑的反面典型,如此一来就又可以摆高丽人一道了。不巧的是,他跑来的时候正巧碰上日军冲破高丽军阵地。面对集体后撤的高丽军士和凶神恶煞追杀而来的日本人,他毫不迟疑地改变了前来督战的初衷,以极快的速度加入到了落荒而逃的行列。根据历史记载,要不是一个叫王万户的汉军军官出手相救,他这次恐怕就凶多吉少了。

八日,日军加派了部分肥前武士前来助战。文永之役中在鸟饲、盐浜和百道原等地转战的肥前御家人福田兼重、福田又四郎兼光父子也投入了战斗。

从六月六日元军登上志贺岛到六月八日,双方围绕海中道展开了多次争夺。通过现在保存在旅顺博物馆的《皇元故敦武校尉管军上百户张君墓碑铭》(学界一般称之为《张成墓碑铭》)上面的一小段文字可以窥见当时战斗的激烈:“八日,贼遵陆复来。君率缠弓弩,先登岸迎敌,夺占其□要,贼弗能前。日落,贼军复集,又返败之。”

三天过去了,日军没有爬上志贺岛,而元军也始终没有挨着九州本岛的边。

九日,为了打破这种僵局,彻底把元军赶出志贺岛,日本方面派出了由安达盛宗率领的肥后军团和关东武士团前来增援。

安达盛宗是幕府权力核心人物之一安达泰盛的二儿子,因为他老爹在九州肥后国拥有大量领地,且有个肥后守护的名头,所以在建治二年(1276),盛宗作为肥后国守护代下向九州,也算是以身作则,响应了幕府对全体御家人发出的号召。他自己到了九州,也把他麾下原来的关东武士们带到了九州。

在近现代史上,日本关东军素来号称精锐。而在古代,关东武士也是优秀武士的代称。日本有着这样的说法——“关八州兵力敌六十余州,武相兵力又敌关八州”。古代日本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六十余国,所谓“关八州”指的是位于关东地区的武藏、相模、常陆、上总、下总、安房、上野、下野这八国。镰仓幕府兴起于关东地区,关东御家人又是当时幕府武力的核心力量,其多为武藏、相模两地的武士,所以,关东武士,特别是武藏、相模两国的武士才获得了如此高的评价。

面对元军据守的易守难攻的志贺岛,关东武士们互相激励道:“西国之兵已经身经数战,现在是时候让他们看看我们关东武士的手段了!”

《八幡愚童训》记载了关东武士奋战的情形:“秋田城之次郎的属兵新左近十郎、今井彦次郎、财部九郎三人冲杀向前,舍命奋战,力竭战死。”秋田城之次郎指的就是安达盛宗,他的朝廷官职正是秋田城介。

在此战中,我们也看到了老熟人竹崎季长的身影。因为他的领地在肥后海东乡,所以这一次他投入了安达盛宗的麾下,与前面所说的那几名关东武士并肩作战。战斗中,他手下的兵士藤源太治光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然射杀了元军的两匹战马。

尽管如此,号称“力敌六十余州”的关东武士也没能打破僵局,日军仍然只能眼睁睁望着志贺岛上赶不走的元军气愤地吐口水,而志贺岛上的元军也只能啃着干粮眼巴巴地瞪着大海对面的新鲜蔬菜流口水。

在这场争夺战中,交战双方都认为自己一方占有优势。《张成墓碑铭》说,六月九日,日本派出大批军队前来攻打,张成率领所部兵士,冲入敌阵之中奋勇作战,日本兵抵挡不住,伤亡惨重,只得败去。《八幡愚童训》却说,从六月六日到十三日,白天黑夜战斗不停,斩杀蒙古军千余人。仅凭这些主观色彩浓厚且过于简单的记载,要判定哪一方在战斗中占有优势还真不好说,却能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当时双方围绕志贺岛的争夺有多么激烈。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682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