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兵出玉门 ——东汉帝国的第一次反击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11 15:37:26 0

明帝以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率兵驻屯凉州,显然是天下安定之后,皇帝试图效仿汉武之时,征讨匈奴,同时恢复与西域各国的联系,重整大汉之威。事实上,在当时,北匈奴也的确是到了非伐不可的情况。

明帝登基之后,留居漠北的北匈奴,连年遭受严重天灾,且又受到南匈奴、乌桓、鲜卑的攻击,加之退居漠北后,各部的社会经济开始萎缩,故而力量大大削弱,这种情况下,北匈奴多次遣使向东汉请求和亲。当然了,匈奴人的所谓和亲请求,目的性是很强的,之所以请求和亲,其一是担忧东汉北伐漠北,亦是想挑拨破坏东汉与南匈奴的关系,还有就是想在西域抬高自己声望,以及试图通过和亲与东汉互市交换所需物资。然而东汉帝国并没有答应和亲,仅同意双方互市,故而这种情况下,北匈奴开始不断入侵东汉渔阳至河西走廊北部边塞。随着东汉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国力增强,加之明帝登基后,基本上消除了因王莽虐政而引起的周边游牧民族侵扰的威胁,使大汉帝国与其他胡人、夷人的友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而允北匈奴互市之请,却并未能够消弭北匈奴的寇掠,反而动摇了早已归附的南匈奴。在这种情况下,只得改变光武时期息兵养民的策略,重新对匈奴采取战争手段,当然了,这个时期,汉廷内对北匈奴采取征伐的声音也开始出现。

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谒者仆射耿秉屡次上书请求进攻北匈奴,而后,明帝便让耿秉、窦固和太仆祭肜、虎贲中郎将马廖、下博侯刘张、好畤侯耿忠等人共同商议攻打北匈奴之事。史载耿秉称:“昔者匈奴援引弓之类,并左衽之属,故不可得而制。孝武既得河西四郡及居延、朔方,虏失其肥饶畜兵之地,羌、胡分离;唯有西域,俄复内属;故呼韩邪单于请事款塞,其势易乘也。今有南单于,形势相似;然西域尚未内属,北虏未有衅作。臣愚以为当先击白山,得伊吾,破车师,通使乌孙诸国以断其右臂;伊吾亦有匈奴南呼衍一部。破此,复为折其左角,然后匈奴可击也。” 汉明帝对他的建议很是赞同。而又有议者以为“今兵出白山,匈奴必并兵相助,又当分其东以离其众”。 于是汉明帝对这一建议也很是赞赏,也就在这种情况下,是年十二月,皇帝以奉车都尉显亲侯窦固、驸马都尉耿秉统军,骑都尉耿忠为窦固之副、开阳城门候秦彭为耿秉之副,全都设置从事、司马等属官,出京屯驻凉州。

兵出玉门 ——东汉帝国的第一次反击

西方书籍中的汉军

而之所以选择窦固统军,并兵屯凉州,除了因为其曾有战功,且为明帝信赖之外,还因为窦固曾在河西跟随过伯父窦融,熟悉边疆事务,加之窦固对明帝说:“塞外水草丰美,此次出征可以不用带战马的粮草。”故而明帝才使之率军出京屯驻凉州酒泉郡,积极部署对北匈奴的征伐事务。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二月,汉明帝下诏大发边军,并联合南匈奴、卢水羌胡、乌桓、鲜卑,汉军分四路出击,其中:窦固与耿忠率酒泉﹑敦煌﹑张掖三郡郡兵及卢水羌兵万二千骑出酒泉塞;耿秉、秦彭率武威﹑陇西、天水等三郡募士及羌兵骑兵万人出居延塞;另以太仆祭肜﹑度辽将军吴棠率河东北地﹑西河羌兵及南单于兵一万一千骑兵出高阙塞;而骑都尉来苗﹑护乌桓校尉文穆率太原﹑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定襄七郡郡兵及乌桓﹑鲜卑兵一万一千骑出平城塞。

从这一部署来看,这次出征,除了汉军之外,还有河西的羌人、胡人和南匈奴单于所部,此外还有乌桓、鲜卑部众,各路大军指向明确,其中谒者仆射祭彤与度辽将军吴棠出高阙后,进袭涿邪山的北匈奴皋林温禺犊王;奉车都尉窦固及骑都尉耿忠出酒泉塞,进击白山;驸马都尉耿秉与开阳城门候秦彭出张掖居延塞,向三木楼山进军;骑都尉来苗与护乌桓校尉文穆出平城塞,向匈奴水进发。

其实按《史记》的记载,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遗民,西迁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白种人。“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獯鬻、熏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而《山海经·大荒北经》也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史记索隐》也引张晏曰:“淳维(熏育、獯鬻)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獯鬻、熏育)在殷商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淳维又作熏育、獯鬻、熏粥、荤粥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匈奴。)此外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则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譬如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此外,根据史料中记载的“以灭夷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北州以定。”故而还有一说,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之异民族,统称为匈奴。

不过虽然匈奴普遍被认为是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最初在蒙古高原建立国家,但其势力却从不局限在戈壁大漠间,在匈奴建国以前,东北亚草原被许多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据着。那时的部落和部族联盟的情况是“时大时小,别散分离”;是“各分散居溪谷,自幼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然莫能相一”。当时分布在草原东南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是东胡部落联盟;分布在贝加尔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的,是丁零部落联盟;分布在阴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所谓“河南”(鄂尔多斯草原)一带的,是匈奴部落联盟。此外还有部落集团分散在草原各地。后来的匈奴国,就是以匈奴部落联盟为基础,征服了上述诸部落联盟、部落以及其他一些小国而建立起来的。

此番奉车都尉窦固及骑都尉耿忠出酒泉塞,进击白山,几乎就如同当年李广利率军出酒泉,目标依然是天山一带的匈奴。此番,汉军是以在这个方向活动的呼衍王部为目标。

而谒者仆射祭彤与度辽将军吴棠出高阙后,直扑涿邪山,目标是北匈奴的皋林温禺犊王,涿邪山,一作涿涂山。位于高阙塞北千余里,今蒙古国境内满达勒戈壁附近一带,这里历来是匈奴的活动区域,譬如武帝时,曾使因杅将军公孙敖出西河,与强弩都尉路博德会涿邪山。

至于驸马都尉耿秉与开阳城门候秦彭出张掖居延塞,所攻向的三木楼山便是今天的蒙古工则克山,骑都尉来苗与护乌桓校尉文穆出平城塞,向匈奴水进发,平城塞即今天的山西大同,而匈奴水则是今内蒙古翕金河。从这四路大军的出兵地点、攻向所指来看,此时的匈奴活动地域已经不如从前了,武帝之前,匈奴南下多在右北平、辽东、朔方等地,也就是今天的辽宁、北京、河北、山西、陕西一带,而此时,匈奴的活动区域却是在山西、陕西、甘肃以北及新疆地域,可见,自汉孝武、汉孝昭、汉孝宣、汉孝元皇帝以来,匈奴的多次被打击及其内部的五单于争斗及后来的分裂,的确使得其彻底衰落了。

不过虽然四路大军出塞,但汉军进展并不顺利,史载,耿秉和秦彭进攻北匈奴匈林王,横越沙漠六百里,到达三木楼山后,因北匈奴都已逃走,于是不战而还。同样因北匈奴远遁无功而还的还有太仆祭肜﹑度辽将军吴棠所率大军及骑都尉来苗与护乌桓校尉文穆一路,其中祭肜﹑吴棠因没有率军至涿邪山,而被贬为庶人。后世史书中,对于祭肜﹑吴棠此番出征无功而返并因此而被贬黜为庶人,多持有同情之心,尤其是对祭肜的最终结局更是唏嘘不已。

史载,祭肜早年丧父,以孝著称。因堂兄祭遵的缘故,而被拜任为黄门侍郎,常在光武帝左右。后任偃师县令,任职五年,因县内没有强盗,政绩第一,升任为襄贲县令。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匈奴与鲜卑、赤山乌桓联合,势力很强大,屡次进入边塞杀抢官民。皇帝担忧此事,于是增加边军,又派众将领分兵屯守要塞。光武帝因祭肜很有才能,遂拜任他为辽东太守。祭肜到任后,厉兵秣马,广设探哨。而根据史料中的记载,“肜有勇力,能贯三百斤弓。虏每犯塞,常为士卒前锋,数破走之。”

建武二十一年秋,鲜卑万余骑寇辽东,祭肜率数千人迎击之,其自披甲陷陈,虏大奔,投水死者过半,祭肜遂穷追出塞,鲜卑人皆弃兵裸身散走,此战斩首三千余级,获马数千匹。自是后鲜卑震怖,畏肜不敢复窥塞。而后,祭肜认为匈奴、鲜卑和乌桓“三虏连和,卒为边害”,于是在二十五年正月,派使者招抚鲜卑,并示以财利。鲜卑大都护偏何遣使进贡,表示希望能够允许他们归顺,于是祭肜慰纳赏赐,使得鲜卑稍复亲附。而后,鲜卑渐渐恢复归顺。满离、高句丽等异族“遂骆驿款塞,上貂裘好马”,光武帝则辄倍其赏赐,于是这些胡虏陆续归降,其后偏何邑落诸豪并归义,全都归顺,并表示愿意为大汉效力,祭肜却说:“审欲立功,当归击匈奴,斩送头首乃信耳。”这话的意思,如果确实想立功,就该回去攻打匈奴,杀了人头送来才是真的。于是偏何等皆仰天指心曰:“必自效!”随后便是出兵进击匈奴左伊秩訾部,斩首二千余级,持头诣郡。其后,鲜卑等部年年相攻匈奴,辄送首级受赏赐。从此匈奴衰弱,边无寇警,鲜卑、乌桓并入朝贡。

由于祭肜为人质朴厚道,庄重刚毅,且体魄相貌超群,加之抚慰夷狄讲恩惠信用,故而夷狄都很畏惧他,但又很爱戴他,“故得其死力”。当初,赤山乌桓屡次入犯上谷,是为边害,光武帝下诏书设立悬赏,严令州郡采取行动,但却是“不能禁”。于是祭肜乃率励偏何,遣往讨之,也就是利用偏何去讨伐乌桓人,永平元年(公元58年)偏何率军大败乌桓人,斩杀其首领,持首来见祭肜,一时间塞外震慑,乃至于祭肜的威望名声畅于北方,西起武威郡,东到玄菟郡以及乐浪郡,各异族部落纷纷皆来归附,自此边疆不再有烽烟,朝廷乃悉罢缘边屯兵。

永平十二年,祭肜受召为太仆,然而祭肜在辽东将近三十年,极为廉洁,乃至于“衣无兼副”,于是明帝“既嘉其功,又美肜清约”,在拜其为太仆的那日,皇帝赐钱百万,马三匹,衣被刀剑下至居室什物,大小无不悉备。此后,明帝每次见到祭肜,常叹息以为可属以重任。后祭肜随明帝东巡,经过鲁地,坐孔子讲堂,汉明帝 “指子路室谓左右曰:此太仆之室。太仆,吾之御侮也。”

很显然,汉明帝是对祭肜寄予很大希望的,也对其颇为欣赏。然而这次祭肜与度辽将军吴棠率河东北地﹑西河羌兵及南单于率兵一万一千骑兵出高阙塞,攻伐北匈奴,却成了祭肜的人生转折点。史载,十六年,使肜以太仆将万余骑与南单于左贤王信伐北匈奴,期至涿邪山。然而因为左贤王信当初和祭肜有仇,故而出高阙塞九百余里,见到一座小山,乃妄言以为涿邪山。而祭肜率军至此后,不见匈奴人的影踪,遂率军而还。于是坐逗留畏懦下狱免官。由于祭肜性格深沉刚毅内心持重,故而自恨见诈无功,出狱几天后,便是吐血而死,临终时,其谓其子曰:“吾蒙国厚恩,奉使不称,微绩不立,身死诚惭恨。义不可以无功受赏,死后,若悉簿上所得赐物,身自诣兵屯,效死前行,以副吾心。”也就是说,我蒙受国家深厚的恩德,接受使命没有完成,一点功劳都没有建立,即使人死了心中也实在惭愧遗憾。按道义不能没有功接受奖赏,我死后,你把我所得到的赏赐的东西全部登记交给朝廷,你自己到部队去,效力前线,来满足我的心愿。

史载,祭肜死后,其子祭逢上疏陈述父亲的遗言,明帝一向很器重祭肜,正打算重新任用,却听到其已死的消息,于是“闻之大惊”,乃召见祭逢询问祭肜病情疾状,“嗟叹者良久焉。”而辽东乌桓、鲜卑人更是思念祭肜不止,每次到京城朝拜,常过冢拜谒,仰天号泣乃去,而辽东吏人更为祭肜建庙立祠,四时奉祭,追思这位曾经的太守。也正是如此,《后汉书·卷二十·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中才对祭肜有如此评价:武节刚方,动用安重,虽条侯、穰苴之伦,不能过也。且临守偏海,政移犷俗,徼人请符以立信,胡貊数级于效下,至乃卧鼓边亭,灭烽幽障者将三十年。古所谓“必世而后仁”,岂不然哉!而一眚之故,以致感愤,惜哉,畏法之敝也……史料中说,在将祭肜安葬之后,其子祭参便是按照父亲的遗愿去见奉车都尉窦固,此后随军攻打车师有功,而升迁至辽东太守。

祭肜的一生和其在此次出征中的遭遇及最终的结局颇为让人感慨,但其所率一路汉军未有斩获也是事实。事实上,四路大军出塞,三路皆无获,唯有窦固和耿忠一路大军有所斩获。史载,二人率酒泉、敦煌、张掖甲卒及卢水羌胡万二千骑出塞后,长驱天山,大破北匈奴呼衍王部,斩杀千余人,随后又追击至蒲类海,攻占伊吾卢城并设置宜禾都尉,留驻吏卒屯田,然后返回。

伊吾卢也就是今天的哈密地区,这里古称“昆莫”,汉称“伊吾卢”,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伊吾卢和蒲类国归西域都护府管辖。在占据伊吾卢城后,窦固又以班超为假司马,使之出使西域,招降西域诸国。此后,班超成功劝说鄯善国归顺朝廷归来后,向窦固讲述了出使经过,窦固十分高兴,将班超的功劳上报,并请求再派使者出使西域。明帝任命班超为军司马,让他继续出使西域,终使西域三十六国重新再次归顺。

由于四路大军唯窦固有功,故而窦固被加位特进,祭肜﹑吴棠因没到涿邪山,被贬为庶人。次年(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十一月,汉军再次出动,明帝以窦固与耿秉、刘张率军出敦煌郡昆仑塞,征讨西域,同时命耿秉、刘张都交出调兵符,归属窦固。汉军各部共一万四千众,其后大军出玉门,先在蒲类海边击败了盘踞在白山的北匈奴,而后又进军攻打车师。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窦固、耿秉率军再出玉门后,车师人很是紧张,当时车师有后王、前王,前王即后王之子,两个王庭相距五百多里。窦固认为汉军距后王所在不仅路远,而且山谷深险,若是攻后部,则士卒会因为苦寒而士气低落的,故而欲攻前王,然而耿秉却认为应当先去打后王,所谓“并力根本,则前王自服”。而后,在窦固“计未决”的情况下,耿秉便奋然起身“请行前”。乃上马引兵北入,众军不得已,于是并进,此战斩首数千级。

耿秉乃是建威大将军耿弇的侄子,大司农耿国的长子,史载其博通书籍,善说《司马兵法》,尤其喜好将帅用兵谋略。初任郎官,因屡次上书谈论军事,常称“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并认为“以战去战,盛王之道”,而当时汉明帝已经有心北伐,因此永平年间,汉明帝征召耿秉到宫中,询问他前后所上便宜方略,而后拜任为谒者仆射,自此耿秉深得皇帝的亲近宠幸,史载每次公卿集会议事,汉明帝常带耿秉上殿,访以边疆之事,而起又大多很对汉明帝的心思,因此皇帝对其颇为信赖。

此番率军突进,且斩首数千,自然使得汉军声威大震,而车师后王安得则是震怖不已,于是率数百骑出迎耿秉,但窦固的司马苏安想把全部功劳都归窦固,故而驰谓安得称“大汉最为尊贵的将领唯有奉车都尉窦固,其乃天子姊婿,爵为通侯,应先向他投降”。于是安得乃还,改派其部下诸将前来迎接耿秉,结果耿秉大怒,披甲上马,率其麾下精骑径入窦固军种,称“车师王降,讫今不至,请往枭其首。” 窦固听闻大惊曰:“且止,将败事!” 耿秉厉声到:“受降如受敌。”遂驰而赴之。安得惶恐,便走到城门,脱帽抱马足而降。耿秉便带着他去拜见窦固。车师前王也随之投降。自此,汉军遂定车师而还。

此后窦固于是上书建议重新设置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明帝下诏,拜陈睦为西域都护,又命耿恭、关宠为戊己校尉,各自统领数百人,分驻车师后王部金蒲城及前王部柳中城。次年二月,朝廷下诏命窦固罢兵返回洛阳,自此东汉逐渐恢复对西域的控制。

当然了,东汉能够逐渐恢复西域的控制,与此时班超在西域的经营是有着莫大的关系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647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