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历史深处的目光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6 23:46:43 0


折腾了这么久,王阳明呢?

其实,朱厚熜还在做藩王时就听说了王阳明的大名,即位之初便急不可待地下诏给阳明,让他“驰驿来京”。

以张璁、桂萼之辈,窃心学之绪余,犹能入阁拜相,要是王阳明亲自出马,结果会怎样?

然而,这个猜想成了永远的哥德巴赫猜想。终阳明一生,未再踏入北京一步。

还是因为杨廷和,他再次把王阳明阻在了宫阙之外。

以阳明之事功、资历、人气,当世之时,无人能匹,真要到了北京,只能安排他入阁,这是正处于大议礼风口浪尖上的杨廷和不能接受的。

深感既生瑜何生亮的杨廷和指使言官大造舆论,说武宗国丧期间开支浩大,此时将王阳明召到北京,必然要对跟随他平定宸濠之乱那拨官兵论功行赏,而户部现在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银子,不如让他先在南昌待着,等朝廷理出头绪后再召不迟。

彼时的朱厚熜当然玩不过杨廷和,只好按他说的来。杨廷和则抓紧时间清洗六部,和谐内阁,将高层调整为由他掌舵的团结大家庭。

王琼和梁储都被挤走了,王阳明还能说什么?

但平定宸濠的事天下皆知,朝廷总得有个交代。杨廷和给的交代非常寒碜,除了将伍文定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将乔宇调到北京,然后给了王阳明一个新建伯的爵位,一个南京兵部尚书的职位,余者一概不赏。

虽然有明一朝伯爵只有三个,非常尊贵,但杨廷和给的这个伯爵是缩水版的,只有封号,没有铁券。

铁券有两个作用,第一可以免死,第二可以袭爵。没有铁券的爵位只是空头支票,有名无实。

而且,关于平反冀元亨的请求也没有任何答复。

阳明愤怒了。他上了一道措辞婉转、态度强硬的奏疏,将追随自己的将士们大大褒奖了一番,说自己不配封爵升官,要回家侍奉老父了。

他确实该回绍兴看看,不然就真的没有机会再见到父亲了。

王华已经七十七岁高龄,亲朋好友济济一堂,为他庆寿。

老头明显心不在焉,盯着正门发愣。双亲已逝,还有谁能让他如此牵肠挂肚?

还好阳明及时赶了回来,老头顿时喜笑颜开,精神抖擞,拉着儿子的手问长问短,喋喋不休。

内阁收到了阳明的奏疏,见他字字在理,无法反驳,不作回应显得理亏,便来了个软处理:将阳明的父亲王华、祖父王天叙、曾祖王世杰三代都封为新建伯。

依旧华而不实,但总算让老人在临别之际获得了一丝心理慰藉。

收到朝廷诏书的第二天,王华含笑而终。

这下杨廷和彻底踏实了:按照成例,父亲去世,儿子得在家“守制”三年。也就是说至少三年内,不用为如何安排王阳明而头疼了。

有什么关系呢?父亲的死让阳明沉寂了许多,他的心已不在那片曾经向往的宫阙庙堂之间,荣辱毁誉,听其自然。夏天在微风的吹拂中鉴湖赏荷;冬天去欣赏姚江的雪景;春日微醺的和风里,则带着食物和酒具,同弟子们去城外踏青郊游……

甚至连沸沸扬扬的大议礼也激不起他心湖上半点涟漪,即使杨廷和一方节节败退,自己的学生席书、方献夫正炙手可热,他仍旧一言不发。

为什么?

因为他太明白政治和学术的关系了。

很明显张璁、桂萼乃至朱厚熜都利用了阳明心学,黄绾、席书、方献夫一定也在为“道治合一”而欢欣鼓舞,毕竟“为帝王师”自古以来就是文人不切实际的梦想,但问题如果真像他们想得那么简单,你如何解释王门三期的邹守益,恐怖片发烧友陆澄,王门四期的舒芬又都站在反对朱厚熜的一边?

平心而论,杨廷和一方的初衷确实是想通过对正统理学的强调,使朝政纳入一种稳定而有序的机制。其之所以以失败告终,表面上看是相权不敌君权的结果,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保守落后的程朱理学已不再具有说服力,从根本上败给了阳明心学。

在黄绾等王门弟子,参加大议礼不是为了像张璁一样升官发财,而是出于服膺心学,认为“礼本人情”确实更符合人性,符合礼的本义,有利于改造社会现实。

于是,他们用更令人信服的心学思想击溃了杨廷和一方僵硬死板的程朱理学,却也同时摧垮了嘉靖朝的士气。结果是想利用心学改变社会风气的目的没有达成,反倒造就了一个更为独裁,更不受制约的皇帝。

对此,王阳明早有预见。所以在大议礼期间,门生故吏,数不清的人写信向他垂询意见,他总是不置可否、不作评论。

这天夜里,玉宇无尘,银河泻影,阳明独自来到碧霞池畔,静默良久,方道:“无端礼乐纷纷起,谁与青天扫宿尘?”

月光洒满了池塘,凉风徐徐袭来,阳明衣袂翩翩,遗世而独立。

世人良知不能明觉,所言所行总是缺乏远见。有人领悟了一点新思想就沾沾自喜,既而有怀才不遇之感;有人为了贯彻执行自己的思想不择手段乃至付诸暴力,结果呢?

再深刻的道理,再独到的见解,如其可能导致一个更专制、更倒退的后果,那我情愿不说、不写。就这一点而言,王阳明超越了后世鲁迅之流太多太多。

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望着那些各怀鬼胎、上蹿下跳、执迷不悟、如狼似犬的人们,你又怎能不发出“谁与青天扫宿尘”的感叹?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102.html

上一篇:王与朱共天下
下一篇:桂萼发家史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