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兵不厌诈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6 23:46:30 0


由于绍兴已成为全国的讲学中心,钱德洪和王畿组织修建了阳明书院,由他俩接引弟子,打理一切,阳明可以安枕无忧。于是,他决定强撑衰弱之躯,抱病赴任。

临行前,弟子们沿江相送,络绎不绝。一路上,慕名而来的人隔岸远望,只求一见。其中最夸张的当属后来官至礼部侍郎的徐樾。小伙子一路追随阳明的座船跑了几十里地,船慢他慢,船快他快。阳明见天快黑了徐樾还没有半点歇脚的意思,心下不忍,让船夫停船。徐樾见状,满心狂喜,就着岸边跪下来要求入门。

船至吉安,登陆休息。然而,下榻的驿站早就被狂热的粉丝包围,阳明只得强打精神,为恭候多时的三百多名学子作了人生中最后一场学术报告。

到了广西东部的梧州,阳明理清头绪,制订好措施,向朝廷上疏报告他的计划。

首先,卢苏、王受并非恶贯满盈之徒,带头闹事实属迫不得已,然而姚镆大军压境,非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二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只好负隅顽抗,仗着天时地利,官军反倒无可奈何。

另外,思田一带与安南(越南)接壤。深山绝谷之中,瑶民结寨而居,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如果以土官治土民,尚可借其兵力,为中原屏障;如果尽杀其人,改土归流,等于自撤藩篱,得不偿失。

因此,阳明的平乱方针就是八个字:以抚代剿,土流并用。

这套方案可以说是完美无瑕的,但桂萼却不这么认为。分管军事的桂大学士由于好大喜功,竟命阳明镇压瑶民,完了再去攻打安南!

幸好阳明留了个心眼,上疏时顺便给黄绾和方献夫都去了密信。于是,在俩人的坚持反对下,桂萼不得不打消自己疯狂的念头,却对王阳明怀恨在心。

第二年春,阳明率两万大军向田州进发,并诏谕卢苏、王受,缴枪不杀。

二人疑惧,不敢径往。阳明遣散官军,示以诚意,又派使者给他们送去归顺牌,等候正式受降。

卢苏和王受一番计议,决定投降。二人身穿囚衣,让手下绑缚着来到阳明军中。

王阳明历数他二人罪状,惩罚却只是象征性的杖责一百军棍。俩人热泪盈眶,跪在地上,谢阳明不杀之恩,并发誓决不再反。

阳明见二人目光真诚,便问他俩愿不愿意戴罪立功。

原来,就在朝廷的目光都集中在思田地区的叛乱时,几股势力更大的瑶民正聚集于西北方向一百里外的断藤峡作乱。这帮人占山为王,劫掠州县,又以为思田之乱转移了朝廷的视线,因此愈发猖獗。

朝廷不知道不代表王阳明不知道。

阳明那套虚虚实实的用兵之道再次大显神通。表面上他罢遣诸军,传檄广西全省叛乱已平,暗中却命卢苏、王受率所部潜攻断藤峡。

卢、苏二人立功心切,灭此朝食,率兵偷袭成功。又攀木缘崖,仰攻叛军,一路掩杀过去,连破数巢,一举平定了断藤峡之乱。

阳明向朝廷上奏捷报,并附一份关于如何实现少数民族自治区长治久安的建议书,即使今天读来,亦觉新见迭出、发人深省。

但朱厚熜不这么看,作为一名坚定的阴谋论者,他对王阳明轻而易举就解决了在别人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附赠了一个“断藤峡大礼包”深表怀疑。

再加上桂萼的煽风点火,朱厚熜竟认为王阳明的捷报“有失信义,近于夸诈”。

旁观者都看不下去了,翰林院掌院学士霍韬给朱厚熜算了笔账:王守仁不费斗米、不折一卒就平定了叛乱,整整为朝廷节省了数十万的人力物力!

黄绾的上疏更是言辞激烈:

臣以为忠如守仁,有功如守仁,一屈于江西,讨平叛藩,却遭忌者诬为同谋,至今未白。若再屈于广西,恐怕劳臣灰心,将士解体,以后再有边患民变,谁还肯为国家出力,为陛下办事?

然而,王阳明已无暇理会朝廷里那些滔滔不绝的争论。为了写成那份治理边疆的建议书,他穿越山林,上下岩谷,考察地形,遍访民情。终因劳累过度,晕厥过去,被人抬回南宁后已是气若游丝,命如琴弦。无休无止的咳嗽、时恍时惚的思维让他意识到自己快不行了。

落叶归根,狐死首丘。他不想再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多待片刻,上了一道长长的乞恩养病疏就坐船顺着漓江向东而去。

一日午后,船在一个宽大的河滩停了下来。阳明问前面是何处,船夫说是伏波山,山上有个纪念汉朝将军马援的伏波庙。

阳明心头一震,回想起四十年前从嘉峪关长城回京后做的一个梦,梦境就是自己去伏波庙游览,并赋诗一首。

他缓步下船,勉力登上了那座小山。

推开庙门,马援威武的塑像映入眼帘,一切都像是当年梦境的重现。但不论它预示着什么,是轮回还是宿命,有一点却毋庸置疑,那就是:王阳明所建立的功业,早已十倍甚至百倍于马援。

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如同梦游太虚幻境一般,分不清孰真孰假的王阳明心下颇为感念,他努力回想起梦里那首诗,将之刻于庙中,取名为《梦中绝句》。

接下来的归程愈发漫长,气息奄奄的阳明感到了死亡的恐惧。死神就像一把寒光闪闪的刀子,一次又一次地刺穿他神游故乡的美好梦境。

唯有钱德洪和王畿的来信能使他获得暂时的慰藉,阳明书院红红火火的景象透过字里行间在脑海中一一呈现,更使他归心似箭。

然而,无论水路陆路,船夫和车夫都不敢走得太快,怕他的病体受不了剧烈的颠簸。就这样,阳明以日行不过五十里的速度“挪”到了广东境内。

路过增城时,阳明拖着病体到湛若水的老家瞻仰了一番,并题诗于壁上:

落落千百载,人生几知音?

虽然阳明晚年同湛若水因学术分歧越走越远,但他始终忘不了这个相知相交了几十年的老友。人之将死,不能一聚,就用诗来纪念这段纯粹的友谊吧。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09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