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筑坛拜将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6 22:59:41 0


两天过去了,萧何依然不见踪影。

有人来报汉王,说丞相已经逃跑了,气得刚睡醒的汉王跳脚大骂萧何做人不地道。当初可是你劝我不要拿鸡蛋碰项羽这块石头,说英雄当忍,说励精图治,足可灭楚。现在把我骗到了这山沟沟里,你自己倒拔脚溜了,忒过分了。

刘邦争天下,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萧何这个后勤部长,没有萧何,张良又不在身边,刘邦哪里看得懂堆积如山的公文卷宗、籍簿账册,刘邦知道人口多少?兵士多少?粮食多少?辎重多少?

看着籍簿账册堆满了案子,刘邦傻眼了。

就在刘邦喋喋不休地骂着萧何是个大骗子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报:“汉王大喜,丞相回来了。”刘邦像是被电触到了一般,猛地坐直了身子,然后从席上爬起来,连鞋子都没穿,就朝门外冲出,正看到萧何面色平静地朝自己走来。

还没等萧何施礼,刘邦一把揪住萧何的衣袖,以拳捶其肩,大骂:“你这个老东西,还知道回来!”刘邦差点儿没哭出来,也难怪刘邦离不开萧何,自从出道沛县官场以来,二人就形影不离,亲如兄弟。如果萧何真的离开刘邦,那对刘邦的感情和事业上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

刘邦继续质问萧何这两天都跑哪溜达去了,为什么不辞而别,害得他担惊受怕。萧何笑了,他怎么会逃跑?萧何稳定了下情绪,告诉刘邦:“臣岂能离开大王,并非擅逃,而是去追一个人,因时间紧迫,没来得及通知大王。”

刘邦“哦”了一声,追人,追谁?

当韩信这个名字从萧何口中缓缓说出来,还不是韩襄王的孙子韩信的时候,刘邦又骂开了:“哄鬼啊!你这家伙肯定想逃跑,见道路艰难又回来了。你说你追韩信,让我如何相信?自灞上至南郑,一路上有多少中层将军逃跑,我心里门儿清,这些人逃跑时,你一个没追,却追什么韩信,我不信!”难怪刘邦不信,一个小小的治粟都尉,怎么可能会惊动丞相放下身段,亲自去追?官职比韩信高的逃亡将军多了,这从道理上说不通。

萧何能理解刘邦的质疑,因为除了他和夏侯婴之外,再无人读懂韩信,都以为此人不过是个不起眼的下层军吏,刘邦不解也在情理之中。萧何已经从激动中冷静下来,他侃侃而谈他对韩信的了解:“大王言是,诸将级位皆高于韩信,但大王应该知道这样一个道理,顽石易得,一玉难寻。若诸将者,皆顽石也,遍地可得;今有淮阴韩信,才不世出,将略异于常人,若以古名将比之,孙武、吴起也!以何观之信,国士无双,再无其俦!”萧何不断地加重语气。

萧何顿了一下,见刘邦听得入迷,问了刘邦一个问题:“大王为项羽所欺,被贬封南郑,大王想不想有朝一日能打败项羽,回归丰沛家乡?”萧何话音一落,刘邦就大骂:“你这不是废话吗?我的心思你还不了解?当然想回家了,谁愿意待在山沟子里!”

“如果大王只想留在南郑为王,日日千钟粟,夜夜歌舞酣,那根本用不着韩信,有樊哙、郦商即可用之。再说栈道已烧绝,章邯他们也过不来,大王自可高枕无忧。如果大王还想念丰沛父老,还没忘横平天下之志,那就非用韩信不可!臣再重复一句,非用韩信不可!大王若用韩信为大将,项羽竖子,何足道之!”萧何斩钉截铁地说道。

刘邦沉默了一下,告诉萧何:“狐死必首丘,项羽欺我,此恨必有以报之。只是韩信真如丞相所言,有如此神通?”刘邦还是有些怀疑韩信的能力,一个项羽帐前的执戟郎,能有多大的本事?

看出了刘邦的疑惑,萧何继续警告:“臣再重复一遍,王欲东还,必须重用韩信,只有此人能帮助我们打败项羽,樊、郦之徒皆不足道。如果大王想留下韩信,又不予以重用,韩信还是要逃跑的。欲得其人,必先得其心,愿王勿疑。”说完,萧何伏身长拜。

沉吟片刻,刘邦说话了:“丞相与我为手足,手足之情安可断耶!丞相如此力荐韩信,想必此人必有过人之处。丞相有此言,我当从之,这样吧,就让韩信留在军中,做一名将军,等他立了大功之后,不用丞相再来言,我必重用之。”

萧何几乎使尽了平生的力气,还是没有说服刘邦任韩信为大将军,脸上写满了失望。做个普通的将军,根本发挥不出韩信的军事天才,那和做治粟都尉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君臣尊卑,何岂不知,但今日臣还要斗胆指摘大王的短处。大王为人,素来轻薄,待人踞慢无礼,郦食其来时,大王洗脚,又摘儒生帽为壶溺之。争天下之道,在尊贤用能。韩信若非天下才,臣岂敢贸然举荐?今日必用韩信为大将军,否则韩信必不留此。韩信再失,东还无望矣!”萧何的声音里已经明显听出了哭腔,萧何是真急了。

刘邦也有些被感动了,他从来没看到过萧何这么失态,何况还是为了一个素昧平生的韩信。既然萧何拼掉所有的面子举荐韩信,那自己也不能不识抬举,真把萧何逼跑了,自己就要抓瞎了。

刘邦并不知道韩信的真才实学如何,可萧何也说了,不用韩信,还能用谁呢?用韩信,至少还可以赌一把,输赢的机会各占一半。如果不用韩信,我们连这一半的成功率都没有,只能坐死此地。一想到鸿门宴上的惊险与屈辱,刘邦被严重刺激到了,鸿门之耻,刘邦永世难忘。要报此仇,没有一位军事上的天才人物出任大将军是办不到的。

韩信?那就韩信吧!

看到刘邦点头答应,萧何欣喜若狂,几近失态。萧何担心刘邦会吊儿郎当地对待这件事情,他又给刘邦提出几点要求:一、拜将非儿戏,要选择良辰吉日;二、大王要斋戒沐浴,以示敬贤之道;三、要专门为拜将筑一坛场,以最隆重的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如此,韩信必感激大王重用,汉业可定。

都听丞相的,只要你别卷铺盖跑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这次刘邦答应萧何立韩信为大将军的请求,实际上不过是在还欠萧何的人情债,刘邦出道以来,萧何替刘邦挡了多少风雨,刘邦心里清楚得很。是时候还债了,只要萧何别成天在自己面前韩信长、韩信短的,让刘邦做什么都成。

至于韩信本人,刘邦并没有多少兴趣,甚至在答应萧何的要求后,刘邦也懒得见上韩信一面,只是让萧何去通知韩信留下,做好登坛拜将的准备。萧何风一般地冲了出去,他担心韩信没耐心再等下去,而刘邦则看着萧何的背影发呆。

萧何把好消息告诉了韩信,韩信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机会终于来了,天不负我!我必不负人!韩信看着为自己忙得有些憔悴的萧丞相,心头一热,对着萧何,缓缓下拜。

其实为拜将而激动的不止韩信一人,听说汉王要在几天后筑台拜将,汉军的所有高级将领都激动得难以自持。这回汉王榆木疙瘩终于开了窍,要立自己为大将军,早就该如此了。

将军们的嘴角都挂着笑容,特别是樊哙,到处张着大嘴招摇,说大将军非我莫属。而郦商、卢绾等人也是自信满满,都开始幻想那一天,自己登坛拜将,万众瞩目,风光无限。

看到这些将军到处招风耍宝,太仆夏侯婴笑而不语,他当然知道大将军的人选是谁,但现在还不是他公布谜底的时候。

这一天的上午,南郑外,汉水畔,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树上的鸟儿在欢唱,水里的鱼儿在跳跃,地上的人们在骚动。因为站在台下等候拜将的汉军将领们看到了不远处,汉王和丞相联袂而来,将士们高声欢呼汉王万岁,现场气氛非常热闹。

樊哙有些等不及了,他差点儿就冲上前去,嬉皮笑脸地拜谢汉王封他为大将军。其实在汉军的将领中,能有资历当大将军的,还真非樊哙莫属。刘邦闯荡江湖以来,樊哙参加了所有战役,杀敌不计其数,立下赫赫战功。如果刘邦立樊哙为大将军,卢绾等人也是心服口服,汉军麾下,也只有樊哙能服众。

樊哙正四处接受同僚们的道贺,却意外地发现在人群的远角,站着一个他熟悉的身影——韩信。樊哙有些犯疑,韩信怎么也来了,听说他犯了事差点儿被斩,幸亏夏侯婴保了他,当上了治粟都尉,今天也来瞧热闹?

好不容易把时间交给刘邦,众人伸头踮脚挤作一团,等待着那个让人激动的名字的出现。

这种场合,一般来说要由文官来主持,最高领袖轻易不会主持,所以应该由丞相萧何来宣读大将军的委任状。萧何站了出来,看了一眼众人,看到樊哙抓耳挠腮的猴急模样,他差点儿没笑出声来。

萧何用眼角余光扫了一下角落里的韩信,露出一丝诡异的微笑,然后高声宣读了这个最终雀屏中选的名字:治粟都尉韩信。

萧何话音刚落,下面一片哗然,同在下面伸头踮脚瞧热闹的将军韩信(韩襄王之孙)几乎激动地叫出声,樊哙差点儿当场爆粗口。韩信?确定没念错名字?一定是自己听错了,怎么可能是韩信!

一个人见人骂的胯下懦夫,一个不入流的治粟都尉,有什么资格做大将军?众人已经出离愤怒,纷纷上前指责这一不公正的人事安排。用樊哙我们没意见,用韩信,凭什么?

还在樊哙等人大呼小叫的时候,韩信已经从角落里走出来,大踏步地从樊哙身边经过,他似乎也在微笑。樊哙怒极,要不是众人死死拉着,这个狗肉贩子早就蹿到韩信面前,揪住韩信大骂了。刘邦懒得理会樊哙,今天无论如何都要给足萧何面子。刘邦含笑执韩信之手,并肩升阶,萧何随后,樊哙在台下吹胡子瞪眼。

唐人杜甫有诗云:“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时的韩信,已经成功登上了汉国军界的最高峰,从现在开始,他就是汉国万众瞩目的大将军了,汉国所有成员的生死荣辱,将系于韩信一人。什么是成功?一个人可以在世间左右无数人的生死荣辱,这就是成功!

韩信眼望东方,他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千里之外那几个熟悉的身影——亭长夫人、漂母、恶少,他冥冥中似乎还看到了母亲慈爱的面容。

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兴奋,韩信的手微微发颤,他昂首望长天,碧空如洗,男儿胸怀,不过如此!韩信经常羡慕白起、吴起、李牧等名将,经常哀叹自己生不逢时,未遇伯乐而不能抖鬣奋蹄。现在伯乐终于出现了,萧何就站在他身边,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韩信感受到了内心深处从没有过的激动。

拜将台上,铜鼎含烟,香溢四方,太仆夏侯婴按礼,持弓一、矢一,敬于前,已经身着大将军甲服的韩信威武挺立,躬身接弓矢。汉王立其侧,丞相居其右,然后由内侍读拜将诏。

读毕,侍人奉虎节剑印与汉王,王取之,然后转身交给已经跪地举手的韩信,拜将仪式算是正式完成。仿佛身处梦境之中,刘邦也觉得眼前发生的一切不可思议。从今以后,大将军有人,天下将有变,是非福祸,已非汉王所逆知。

看到台下樊哙等人还在议论纷纷,脸上写着各种不服,刘邦轻轻摇头,苦笑了一下。然后汉王按剑而立,厉声语台下诸将:“是后军中有事,皆听大将军处置,敢不服者,斩!”

樊哙小声嘟囔了一句,好像在骂人,刘邦没有听清楚。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083.html

上一篇:汉王问对
下一篇:月下追韩信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