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世界大战

二战纵横录——德意在欧非燃起战火

历史大观园 世界大战 2020-06-27 23:32:32 0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二战纵横录——德意在欧非燃起战火

埃塞俄比亚位于地中海到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的红海通道的南端,向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它虽属高原地区,然而由于地处热带,北有红海,东有印度洋,故雨量充足。境内多河流湖泊,享灌溉之利,土地肥沃,农产品丰富,又有金、银、宝石、白金、铜、铁、煤和石油等矿产资源,故历来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目标。

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觊觎已久。

早在1889年,意大利便利用偷梁换柱的手法,将《乌查里条约》中的“埃塞俄比亚万王之王陛下在其与其他列强或政府所发生的一切交涉中,可以借助于意大利国王陛下的政府”中的“可以”两字在意大利文本中改写成“必须”,妄图使其成为保护国,因遭到埃塞俄比亚人民的强烈反对,而未能得逞。

1895年,意大利又派兵侵入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奋起反抗,并于1896年3月1日在阿杜瓦战役中大败意军,迫使意大利赔款,承认埃塞俄比亚人民的主权和独立。

1906年,意大利同英法两国签订了《三国协定》。根据协定,意大利又取得了修建连接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的铁路、使用欧加登地方的水源和牧场以及在北部开发植棉事业的特权。

1922年10月,意大利法西斯在夺取政权后,更加快了入侵埃塞俄比亚的步伐。

墨索里尼早在1925年就曾准备入侵,只是由于当时财政困难,军备不足,未敢贸然行动。1928年,墨索里尼胁迫埃塞俄比亚订立《意埃互惠条约》,企图借助条约,“通过和平途径”吞并,但未能得逞。

1929年至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给了意大利的经济以沉重的打击。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为转移国内人民的注意力,摆脱国内危机,意大利法西斯更加急于从战争寻找出路。

但因当时意大利实力有限,难以和英法在巴尔干、多瑙河和地中海东部地区展开争夺。而一旦侵占埃塞俄比亚,意大利便可将其在东非的几个殖民地连成一片,扼住欧亚航道的咽喉,切断英法同其亚洲殖民地的联系,有利于同英法的竞争;同时,还可控制尼罗河水源,将苏丹和埃及的整个灌溉体系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墨索里尼一心要夺取埃塞俄比亚。

1934年2月8日,墨索里尼在一次秘密会议上说:“由于《四国公约》未能得到批准,欧洲将走向战争,因此,意大利必须在1935年对埃塞俄比亚采取行动。在此之前,防止发生一切事件。”

为迅速造成既成事实,墨索里尼认为,“我们的行动将是非常迅速的,这样在外交上遇到麻烦的危险性就会很少。”

他主张实行速战速决,为做到这一点,他指示要大量使用现代化技术兵器,“在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至少要分别集中250架飞机、150辆坦克,大炮和毒气保持绝对优势,要有充足的弹药。”

随后意大利加紧入侵准备。3年内,意大利在其本土和殖民地的军队扩大至130万人。为了运送远征军,意大利准备了海船155艘以上。至战争爆发前,用海船“把40万军队、10万匹骡马、20000辆汽车、数目可观的粮食”和其他军用物资运到了战场。它还在索马里等地建造和修复了海港、机场、军事基地,铺设了通向埃塞俄比亚边境的公路。

为了进行战争,意大利向美国购买的武器、飞机、航空发动机、备件、石油、原料和其他军用品的数量猛增。英国对意大利扩大了煤、镍和其他战略物资的供应。

为了制造发动战争的口实,意大利于1934年12月5日在距意属索马里100千米至150千米处制造了瓦尔·瓦尔事件。意军出动飞机和装甲车,向正在担任保护调查索马里人游牧部落放牧范围的英国联合委员会的警卫部队发动突然袭击,埃军奋起还击,结果埃方死伤152人,意方死伤60多人。

然而意大利却贼喊捉贼,反诬事件是由埃塞俄比亚挑起的,蛮横地要求埃方:“正式赔礼道歉,通过在当地向意大利国旗致敬的办法承认意大利占领瓦尔·瓦尔的合法性,把奥马尔·萨曼塔尔交给意大利惩处和支付20万埃塞俄比亚银元的赔偿费。”

1935年9月,意军统帅部决心在意属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集中近38万兵力,统由东北非意军总司令德·博诺将军指挥,分北、东、南三路,以北路为主攻方向,向埃腹地实施向心进攻,企图在短期内打败埃军队,占领埃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一举灭亡埃国。

北路由德·博诺任司令官指挥,总兵力达25万人。南路由格拉齐亚尼指挥,集中了两个战役集群。在东路方向上有一个战役集群。

埃塞俄比亚军参战兵力约为37万至47万人,除皇室禁卫军和中央的军队外,多数为各省、各部族的民团。他们装备落后,缺乏训练,在力量对比如此悬殊之下,埃塞俄比亚人并没有被强大的意军吓倒,他们决心保卫自己的祖国,保卫自己的家园。埃军最高统帅是海尔·塞拉西一世皇帝。埃军统帅部的抗战计划是,实施山区机动防御作战,为尔后转入反攻创造条件。在北部展开的是塞乌姆、古克萨、穆鲁格塔等公爵的军队集群;在南部展开的是涅西布和德斯塔二位公爵的军队集群;在东部方向的埃军、预备队由禁卫军和一些地方部队担任。

1935年10月3日,意军大举入侵。德·博诺指挥的北路意军在580辆坦克和120架飞机的配合下侵入埃境,向德塞和亚的斯亚贝巴方向实施主要突击。

格拉齐亚尼指挥的南路意军在70辆坦克和38架飞机的配合下,由意属索马里入侵埃欧加登地区,向戈腊黑、哈拉尔方向进攻,试图切断吉布提—亚的斯亚贝巴铁路,牵制尽可能多的兵力。东路意军则试图从意属厄立特里亚的阿萨布地域穿过纳基尔沙漠进攻德西埃,并牵制埃军的作战行动。

北路意军分左右两路向阿杜瓦城进攻。因意大利不宣而战,开始未遭抵抗。

10月4日,意军凭借猛烈炮火攻陷达罗泰克尔山道后,进逼喀西亚尔西山道。此处地势险要,距阿杜瓦城只有10千米,埃军凭险据守,意埃两军遂在此处发生激战。5日,意军出动飞机狂轰滥炸,埃军营房和诸多设施中弹被毁,埃军势渐不支。

6日,意军猛攻喀西亚尔西山道,埃军顽强抵抗并与意军展开肉搏,但终因势单力薄,该山道于6日10时被意军占领。

左右两翼意军会合后直扑阿杜瓦。塞乌姆公爵率军奋勇抵抗。但意军上有飞机轰炸扫射,下有坦克配合步兵作战,且援军源源而至,埃军虽浴血奋战,但终因力不能支,不得不放弃该城,退守提格雷省首府马卡累。

马卡累城形势极为险要。为攻打该城,意大利竟动用了12万大军。11月6日,意军一部曾一度闯入城区,但在埃军的英勇反击下,又被迫撤出。后来,由于皇帝姻亲古萨克公爵叛变,马卡累才于11月8日被意军占领。

南路意军遇到多路埃军的顽强阻击。在欧加登地区,埃军屡屡以小股部队出击,出奇制胜,战败意军强大的自动车队。10月中旬,埃军盖勃勃莱里阿将军率埃军一部,在欧加登地区阿那拉城附近与意军激战。

戈腊黑是沃迹丹省交通枢纽,是意军进攻的主要目标。意军虽连日对该镇进行疯狂轰炸,但埃军依然坚守不退。虽然该镇于11月8日落入意军之手,但意军也为此付出了不小代价。

东路意军也遭到埃军的奋勇抵抗。埃士兵常常采取夜间活动的方式,出其不意地袭击意军。他们撤退时又将粮食运走,并将水井填死,或将食盐投放在井内。意军常因无粮吃,无水喝,而被迫撤出占领的地方。因此,东路意军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马卡累和戈腊黑战役后,英勇的埃塞俄比亚人民很快就阻止了意军的攻势。11月23日,南路埃军一举收复戈腊黑,北路埃军也在提格雷山区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此时,埃塞俄比亚举国上下斗志昂扬,抗敌热情空前高涨,全国军民一致表示,坚决抗战到底,把侵略者从自己的国土上赶出去。而侵略军在埃人民的有力打击下士气低落,纪律松弛,给养不足,困难越来越大。

为摆脱战场上的颓势,1935年11月16日,墨索里尼决定以巴多里奥将军代替德·博诺为侵埃意军总司令。但这种战时易帅的做法,也帮不了侵略者的忙。

12月中旬,伊鲁姆和埃尤厄鲁两位公爵的军队集群在阿克苏姆地域,对占领军进行突然袭击,击毁坦克多辆。

1936年1月下旬,意埃双方在坦皮思地区展开激战,经过10天恶战,埃军缴获意军坦克18辆、野炮33门、机枪720挺、来复枪3654支,毙伤意军8000多人,解放了亚比亚边城。在埃军反击过程中,意军一些集团陷入合围,损失严重。

1936年2月起,战场形势发生急剧变化。意军凭借自己的空中优势,对埃军进行狂轰滥炸,杀伤大量埃军,使成片的和平居民区变成废墟。意军还肆意践踏国际公法,在战争中大量使用毒气,使大批军民中毒身亡,大大影响了埃军的战斗力。

在意军新的攻势下,埃军接连失利。

3月31日,埃皇海尔·塞拉西一世亲率大军在阿珊吉湖附近的梅丘阻击向首都逼近的意军。尽管埃军官兵奋勇作战,但毕竟顶不住意机的俯冲轰炸和毒气的袭击,不几天便全线崩溃。此役使埃主力部队遭到致命打击,而意军却由此打通了向埃首都前进的道路。

4月15日,首都的门户德塞重镇被迫放弃。4月26日,南路意军攻破萨萨巴纳一带防线,直逼季拉尔。4月底,意军逼近亚的斯亚贝巴。

5月3日,埃皇海尔·塞拉西流亡国外。5日,意军占领亚的斯亚贝巴。

9日,墨索里尼宣布吞并埃塞俄比亚。巴多里奥被任命为全权总督。随后,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合并为意属东非。

埃塞俄比亚军民作战英勇,并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有力声援和支持。尽管最后沦陷了,但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仍在敌后广泛开展英勇而巧妙的游击斗争,为恢复失去的国土而战斗。

意大利军队武装入侵埃塞俄比亚,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但由于英、法、美等帝国主义的默许甚至纵容,这一可耻的行径并未得到十分有效的制止。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西斯势力侵略扩张和促进战争威胁的重要事件,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德意志征服莱茵兰

二战纵横录——德意在欧非燃起战火二战纵横录——德意在欧非燃起战火

莱茵兰是德国领土,与法国相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迫使德国向法国和比利时保证莱茵兰非军事化。《凡尔赛和约》对此作了明确规定。

1925年由德、法、英、意、比等七国签订的《洛迦诺公约》对此再次作了重申。莱茵兰非军事化使德法边界德国一侧出现了一片缓冲地带。假如德国要进攻法国,那么,战争首先要在德国领土上进行。法德相比,显然法国在战略上占据优势。

倘若德国对其东邻,诸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挑起战争,由于法国和他们均订有互助条约,必将出兵干涉。而莱茵兰非军事区的存在,使法国很容易进入德国的工业中心鲁尔,对德国经济造成严重威胁。

反之,如果莱茵兰驻有德国军队,不仅法国本身的安全会受到直接威胁,而且对法国的东欧安全体系也将会带来致命打击。因此,莱茵兰非军事化对制约德国,防止它对外扩张,从而保障法国、波兰和东欧国家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德国为对外侵略扩张,急于改变自己这种在战略上所处的不利地位,无奈国力有限,兵力不足,且受着《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的种种束缚,一时难以如愿。

明知不敌而逞匹夫之勇,乃下下策。诡计多端的希特勒可并未急于采取行动,而是在一段时间里采取口头上多谈和平,暗中却积极准备战争。在政治上,他通过一系列措施,迅速实现了纳粹党的一党专政,使德国完全纳粹化,并加强了自己的独裁地位;在军事上,德国从秘密扩军到公开扩军,很快便增强了军队的实力。

1935年5月2日,德国国防部长冯·勃洛姆堡将军向德国三军发出了第一个指令,要他们拟定重新占领莱茵兰非军事区的计划。这次行动的代号叫做“训练”。勃洛姆堡在指令中强调,下达“执行训练”字样的命令后,必须以闪电速度的奇袭来完成这一作战行动。

6月16日,在德国国防会议工作委员会的第十次会议上进一步讨论了进军莱茵兰的计划。会上,阿尔弗雷德·约德尔上校报告了这个计划的各项细节,提到了统帅部根据希特勒的指示所采取的向莱茵兰进军的初步措施。

1935年5月2日,《法苏互助条约》在巴黎签订。本来这一条约应该成为有效回击侵略者的基础,但由于法国签订条约只是为了将它用来作为同柏林谈判的筹码,而不准备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实际上这项条约并未实行。但它却给一直在寻找机会破坏《洛迦诺公约》,准备进军莱茵兰的希特勒提供了口实。此后,希特勒一伙便以受到法苏结盟威胁为借口,大肆攻击《法苏互助条约》,甚至咒骂条约是犯罪,说如果法苏条约获得批准,这就意味着它将与捷克斯洛伐克同苏联已经缔结的条约联结在一起,使德国极易遭到这些国家的联合空中行动的攻击。

虽然希特勒一伙不断攻击《法苏互助条约》,但在一个时期内,法国并未批准该条约,而善择时机的希特勒也未立即采取行动,因为他不但需要一个废除《洛迦诺公约》的借口,也需要一个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合适气候。

1935年10月,意大利发动了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英法对意无可奈何,国际联盟的制裁也未奏效。

1936年2月,意大利利用狂轰滥炸和施放毒气在战场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墨索里尼侵略埃塞俄比亚逃脱惩罚,这让希特勒对莱茵兰非军事区采取行动更充满信心。

在1936年,对希特勒重占莱茵兰非军事区起鼓励作用还有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月6日重申美国今后对欧洲事务将持严守中立的超然态度。这让希特勒相信他对莱茵兰采取军事行动决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麻烦。希特勒巧妙利用英法意之间的矛盾,成功地拆散了西方的反德阵线,并利用意埃战争将意大利拉到自己一边。1936年2月22日,墨索里尼向德保证,如果德国废除《洛迦诺公约》,意从1935年起,这一地区的局势日趋紧张,关于该地区形势的情报也不断从法国驻德机构送往巴黎。

1935年4月12日,法国驻科隆总领事让·多勃雷向法国外交部报回的情同年秋天,莱茵兰地区的局势更加紧张。10月,法国陆军情报局报告说,德国人正在积极地准备重新占领非军事区。法国驻德大使弗朗索瓦·庞塞根据10月21日同希特勒的谈话断言,希特勒马上要报仇了,很快就要进军莱茵兰。

根据这些情报,法国政府和军队本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在各方面做好粉碎德国军事冒险的准备。但法国方面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将自己的安全寄托在国联理事会、盟国,特别是英国身上。

1936年1月24日,法国外交部长弗朗丹曾通过外交部提请国防部注意防范问题,并要求就此提出建议。2月12日,陆军部长莫兰将军在他签署的一份陆军参谋部致弗朗丹的电文中提出某些预防措施,但其中没有一项是准备反击的措施。2月17日,莫兰代表军队再次致函弗朗丹。

2月25日,军队由于害怕希特勒以批准法苏条约为进军莱茵兰的借口,居然建议外交部推迟批准该条约。2月27日,法国内阁确定了法国在莱茵兰问题上的行动方针:

一是法国政府将不单独采取行动,而要和《洛迦诺公约》签字国一致行动。

二是一旦《凡尔赛和约》受到明目张胆的和不容置疑的破坏,法国政府即将和英国、比利时和意大利政府进行协商,以期协调一致,采取共同行动,执行《国际联盟盟约》和《洛迦诺公约》的规定。

三是在等待各承担义务的国家提出建议期间,法国政府保留采取一切预防措施的权利,包括军事性质的措施。

希特勒认为,解决莱茵兰问题宜早不宜迟,否则,如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得手,英国就更不愿意在莱茵兰问题上妥协了,意大利也将更难对付。1936年2月27日,法国众议院批准了法苏条约。进军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3月1日,希特勒决定占领莱茵兰。

3月2日,勃洛姆堡发出了占领莱茵兰的正式命令。他要求陆、空军部队同时出其不意地进入莱茵兰非军事区;为保持行动的和平性质,准备工作应尽量做得不惹人注意;假如《洛迦诺公约》的其他签字国,通过军事准备来对德军进入莱茵兰做出反应,任何军事上的“反措施”都要由他来决定。这里所说的反措施就是“赶紧将三营德军从莱茵河西岸撤回”。

1936年3月7日星期六,英法两国法定的休息日,凌晨,德国一支象征性的小分队奉命越过莱茵河,进入非军事区。

上午10时,德国外长牛赖特召见《洛迦诺公约》缔约国驻德大使,交给他们一份废除《洛迦诺公约》和提出新的和平计划的照会。

德国在照会中建议,同比利时和法国签订为期25年的互不侵犯条约,并由英国和意大利出面保证;同德国东方诸邻国签订同样的互不侵犯条约;同意法德边界两边都非军事化;与西方国家签订空军条约,国联改组后,德国可能重返国联。然后德国外长告诉他们说,德国“象征性的小分队”正在进入莱茵兰地区。中午,希特勒在国会发表演讲,他说:

德国不断地、反复地提出和法国保持友好关系和保障和平,而法国却拿法苏军事同盟来回答我们,这个军事同盟是专门对付德国的,这是对《莱茵条约》的破坏。

《洛迦诺公约》从此失去了它的实质意义,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因此,德国不应该再受这个失效的公约的约束了。

当时,希特勒作出的决定使德国的将领们感到惶惶不安,他们多数人认为,占领莱茵兰的少量德国部队会被法国军队彻底歼灭。希特勒的计划付诸实施之后,将军们依然坐卧不宁。

希特勒之后也承认:“在进军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手中可资利用的那点军事力量,即使是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

3月7日,德军进入莱茵兰的当天,法国总理萨罗在自己的办公室召集三位阁僚以及莫兰和甘末林开会。但最后会议未作任何决定。

3月9日,在内阁会议上由于莫兰危言耸听,内阁会议作出如下决定:向国联理事会和《洛迦诺公约》缔约国发出呼吁,要求“立即召开国联会议,在巴黎同《洛迦诺公约》各缔约国进行磋商”。

法国人不愿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出兵莱茵兰,但又不愿意公开承认这一点。于是将法国的命运交由国联和《洛迦诺公约》缔约国来裁决。实际上,法国最重要的盟国英国早在一年以前就已决定了不干预德国占领莱茵兰的方针。1935年年初,英国内阁在未征询总参谋部意见的情况下即作出结论:维持非军事区并非英国的重要利益。

二战纵横录——德意在欧非燃起战火

1936年1月27日,法国外长弗朗丹乘参加英王乔治五世葬礼的机会,就德国人可能进军莱茵兰问题征求英国政府的意见。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却认为莱茵兰非军事区的存在与否只是法国的事,与英国完全无关。

3月10日,《洛迦诺公约》签字国在法国外交部举行会议,弗朗丹以虚假的强硬姿态表示:如果我们要和平,就必须立即把德国人从莱茵兰赶出去,要求对德国实行经济、财政和军事制裁。

艾登在会上重申,英国反对法国采取单方面行动。比利时首相保罗·范·齐兰支持艾登的意见。意大利大使沉默不语。后来会议改在伦敦继续进行,但始终未作出什么值得一提的决定。

3月14日至24日举行国联理事会行政院会议,19日通过决议,谴责德国重占莱茵兰破坏了《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

除此之外,有关与会国家做出了一定外交姿态,但各国的所谓“保证”和“义务”,毫无实际意义。正是英法两国没有以武力阻止希特勒毁约的勇气和决心,希特勒及其将领们所担心的灾难并未发生。希特勒的冒险成功了,这使希特勒乐不可支。

1936年3月21日,希特勒在汉堡得意洋洋地宣布:“《凡尔赛和约》的精神已经摧毁了。”

希特勒因莱茵兰一举,不但“提高了声望,加强了手中的权力,分化了对手”,而且改变了整个欧洲的战略形势,决定了战前欧洲各国政策的基本走向。

纳粹党吞并奥地利

奥地利和德国都是属于日耳曼民族文化范畴的国家。但前者从来不是德意志帝国的组成部分。历史上日耳曼人在政治、经济上曾有过大联合,但这种联合的核心是奥地利而不是普鲁士。直至19世纪,奥地利仍然恪守领导日耳曼人的传统,坚决反对普鲁士的兴起。只是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之后,奥地利对日耳曼人的领导地位才为普鲁士所代替。

二战纵横录——德意在欧非燃起战火

但是,德国早就梦想吞并奥地利。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后不久,便委任国会议员西奥多·哈比希特为奥地利纳粹党督察。希特勒还批准设立一个由几千人组成的奥地利军团,驻扎在沿奥地利边界的巴伐利亚境内,准备在适当的时候越过边界占领奥地利。

他还把流亡在外的奥地利党领袖阿尔弗雷德·法劳恩菲尔德弄到慕尼黑,让其每晚进行反对奥地利政府的煽动性广播。

此外,无孔不入的德国情报人员披着各种合法的外衣大量涌入奥地利。他们在奥地利发展情报人员,建立情报组织,进行旨在颠覆奥地利的宣传活动,支持已有的法西斯组织,建立新的法西斯团体,他们鼓动并联合奥地利法西斯分子,利用各种手段,攫取奥地利国家各部门的权力。

至1938年时,希特勒情报人员同奥地利法西斯分子已经一起控制了奥地利国家的许多要害部门。他们不但可以使德国及时了解奥地利的各种情况,而且大力影响奥地利政府的政策,使其适合德国的口味。

1934年7月25日,纳粹分子制造了暗杀奥地利总理陶尔斐斯事件。但这次纳粹暴动和1923年的啤酒馆暴动一样,很快便被平息了,参加暴动者被逮捕,其中13人被处以极刑。

这次纳粹暴动之所以失败,除技术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由于时机不当。

1934年,由于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德国在外交上也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英法反对德国这种直接违反《凡尔赛和约》和《圣日耳曼条约》的做法,坚持应让奥地利继续保持独立。

此时的苏联正好首次表示愿意同西方一起签订一个东方《洛迦诺公约》,当然也不赞成德国在奥地利的行动,甚至同为法西斯的意大利也不站在德国一边。

希特勒无计可施,只好强忍了几年。

1935年5月21日,为了欺骗国际舆论,安抚奥地利,希特勒在国会公开宣称德国既不希望也不打算干涉奥地利内政,并吞奥地利,或者来一次合并。但是希特勒亡奥之心不死。他口头上奢谈和平,暗地里重整军备,表面上尊重奥地利的独立,背后却在加紧干着破坏奥地利独立的勾当。

经过几年紧锣密鼓的准备,至1938年年初情况已有了很大变化。此时的德国已经建立起一支陆海空各军种齐全的武装力量。德国已经完成了“打碎《凡尔赛和约》的枷锁”的任务,在希特勒看来,实现他长期孕育的目标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此时的国际环境非常糟糕。1937年4月,奥地利总理舒施尼格曾谋求英国发表一项保证奥地利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声明,未果;法国政府拟与英国一起发表关于中欧问题的声明,也未成。

但张伯伦在1937年5月却对奥地利国务秘书施密特说:“英国不仅希望与意大利,而且也希望与德国达成谅解。”

1937年11月19日,英国枢密院主席哈利法克斯去萨尔茨堡拜访希特勒,明确提出英国愿意承认德国在中欧的合法要求,只是“要通过和平演变的途径来实现这些改变。要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巨大骚乱的方法”。

此时的法国唯英国的马首是瞻,没有英国的支持,法国不会单独对德国采取战争行动,尽管它不愿意看到奥地利失去其独立地位。法国总理也曾明确表示,如果德国吞并奥地利,法国将不参战。

1937年9月,墨索里尼访问柏林,重申两国之间的团结,并对彼此的势力范围达成一个总的协议,“意大利在地中海的行动将不会受到德国的阻碍,而另一方面,德国在奥地利的特殊利益也将不会受到意大利的损害。”

至1937年年底,意大利与德国的关系更密切了。当时,奥地利国内更是危机四起。

1936年7月11日,奥地利与德国签订了奥德协定。根据协定,德国政府承认奥地利的主权,保证不干涉奥地利的内政;奥地利则保证其对德政策“始终遵循那条与这一事实相符的基本路线:奥地利承认自己是一个“德意志国家”。但在这项条约的秘密条款中,舒施尼格做出了后果极其严重的让步,他表示同意大赦在奥地利的纳粹政治犯,保证让“民族反对派”——纳粹党人或纳粹党的同情者———加入祖国阵线并参加政府,让他们担任“政治上负责任”的职务。这就等于让希特勒在奥地利安插自己的人手,以作为将来德国对奥地利采取行动时的内应。

1937年,奥地利纳粹分子加紧恐怖活动,制造了一起又一起爆炸事件。他们还计划像杀害陶尔斐斯一样干掉舒施尼格。此外,国家许多部门的权力已落入他们之手。

1938年1月25日,奥地利警察在搜查一个叫做“七人委员会的团体”在维也纳建立的办公处时,发现了由元首的代表鲁道夫·赫斯署名的文件,文件表明奥地利纳粹分子在国防军支援下将在1938年春天发动公开反叛。

1938年2月12日,经帕彭的一番活动,舒施尼格同希特勒进行了一次后来被证明是决定命运的会谈。会谈一开始,希特勒便给舒施尼格来了个下马威。他指责奥地利在德国历史上的破坏作用,大骂奥地利在边境上构筑对付德国的工事。

当日午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交给舒施尼格一份“协定”草案。草案要求取消对奥地利纳粹党的禁令,释放所有监禁着的纳粹分子,必须让亲纳粹的维也纳律师赛斯·英夸特担任内政部长,要由他主管警察和保安事务,必须让另外两名亲纳粹分子分别担任国防部长和财政部长。

“草案“还规定,要通过有步骤地交换100名军官等措施来使德奥两国军队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要做好准备,使奥地利纳入德国经济体系。

这分明是一份奥地利的卖身文书,希特勒却要舒施尼格原封不动地在这个文件上签字,限期3天,不然就要下令向奥地利进军。

舒施尼格表示愿意签字,但他不能担保协定会得到批准。后来,希特勒表示再宽限3天的时间来实施这个协定,并使草案的措辞多少温和了一些。在得到这些所谓的让步之后,这位奥地利总理无可奈何地在奥地利的卖身契上签了字。

2月13日上午,舒施尼格返回维也纳后,立即向总统米克拉斯作了汇报。米克拉斯表示可以释放奥地利纳粹分子,但不同意让赛斯·英夸特主管警察和陆军。13日下午,希特勒批准对奥地利施加军事压力,这种压力要保持到2月15日,即希特勒宽限的最后一天。在军事压力下,米克拉斯总统屈服了。

16日,奥地利政府宣布对纳粹分子,包括在暗杀陶尔斐斯案件中被定罪的那些人进行大赦,并且改组内阁,让赛斯·英夸特当上了内政部长。这位新部长立即去柏林晋见希特勒。

2月20日,希特勒向国会发表演说,他明白无误地向世人宣告,今后700万奥地利人和300万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的日耳曼人的前途是第三帝国的事情。在签订了奥地利的卖身文书后,舒施尼格在国内的日子很不好过。为了对国人有个交代,他决定在3月13日那天举行公民投票。

当柏林的希特勒获知这一消息后,希特勒决定对奥地利进行军事占领。

要阻止奥地利13日的投票,德军必须在12日前开入奥地利,然而当时德国军方并没有进军的计划。于是,当初为阻止哈布斯堡王室太子奥托的复辟企图而拟定的“奥托特别方案”便被拿来应急。

10日下午6时30分,向陆军3个军和空军下达了动员令。11日2时,希特勒发布了关于奥托军事行动的第一号指令。11日清晨,德军的卡车与坦克开始向德奥边境进发。

上午10时,赛斯·英夸特和刚从柏林飞来并给前者带来希特勒关于如何对付这次公民投票指示的格拉斯·霍尔斯特瑞,一起拜会了奥地利总理,并向他提交了希特勒的要求:取消原定的公民投票,3星期后举行另一次公民投票。下午14时,舒施尼格召见赛斯·英夸特,告诉他同意取消这次公民投票。这时,戈林的价码又提高了。经同希特勒商量,戈林在14时45分打电话给赛斯·英夸特,要求舒施尼格辞职,并且必须在两小时内任命赛斯·英夸特为总理。

当天下午,米克拉斯总统勉强同意舒施尼格辞职,但坚决不肯让赛斯·英夸特继任总理。17时30分,戈林打电话命令赛斯·英夸特跟德国武官莫夫中将一起去告诉米克拉斯总统说,如果不立即接受条件,已经在向边境前进的部队将全线开入,但这位倔强的总统仍坚持不从。20时45分,希特勒发出了入侵命令。

奥地利政府本来对英法两国政府抱着一线希望,但英国对德国致奥地利最后通牒的反应只是提出外交上的抗议,而法国的总理及其内阁已于3月10日辞职,直至13日已经宣布德奥合并后,才有了一个新组成的法国政府,这期间巴黎一直未采取任何行动。

在德国大兵压境的情况下,米克拉斯总统屈服了。赛斯·英夸特最终被任命为总理。但希特勒仍然让军队按计划进入奥地利。

13日深夜,由德国的内政部次长威廉·斯图卡特奉希特勒之命拟定的“规定德奥完全合并的法律”,由已经接掌总统权力的赛斯·英夸特签字送到了希特勒面前。很快,希特勒、戈林、里宾特洛甫、弗立克和赫斯在这个所谓德奥合并法上签了字,并于同日由德国政府在林茨颁布。它规定奥地利是德意志帝国的一个邦,奥地利人在4月10日就“同德国合并问题”举行公民投票。3月18日,希特勒宣布,德国人也要就此举行公民投票。

就这样,希特勒不折一兵一卒便为德国增加了700万臣民,而且大大加强了德国的战略地位。纳粹德国不仅得到了维也纳这个通向东南欧的门户,而且使捷克斯洛伐克处在自己军队的三面包围之中。

德国轻取捷克斯洛伐克

二战纵横录——德意在欧非燃起战火

捷克斯洛伐克人的祖先曾建立起古老的波希米亚王国,16世纪时为哈布斯堡帝国兼并,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重新独立。

这里有发达的军事工业,有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数十万军队,有坚固的号称“捷克的马其诺防线”的抵御外敌入侵的防御工事。

1925年,捷克斯洛伐克与法国订立《联盟条约》;1935年又与苏联订立了《互助条约》。法国与德国世代为仇,苏联又是德欲置之于死地的,而作为法国的盟友、受苏联保护的民主国家,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使德国人深恶痛绝的和约的产物,纳粹德国与希特勒自然容不下捷克斯洛伐克。

更为重要的是,捷克斯洛伐克地处中欧,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希特勒向东侵略扩张、解决德国“生存空间”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所以,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捷克斯洛伐克自然成为下一个猎物。

纳粹德国在吞并奥地利之后,之所以立即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英法两国的毫无作为。

1938年3月17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拒绝苏联关于举行一次“四国会议”,以讨论制止德国进一步侵略的问题,希特勒自然不再把法国放在心上了。

其实,早在1937年6月24日,冯·勃洛姆堡就根据希特勒的命令主持制订了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同年11月5日,希特勒对这一方案又进行了详细说明,他要求德国的高级将领要“以闪电式的速度来进行”“对捷克人的突袭”,并确定了执行这一方案的可能时间是1938年。

德国征服奥地利之后不久,即1938年4月21日,希特勒召见凯特尔,商谈如何根据当前形势修改“绿色方案”,并立即展开各项准备工作。

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德意志人成为纳粹德国对捷侵略的马前卒。1933年10月,苏台德德意志人成立了以康拉德·亨莱因为首的“苏台德德意志祖国阵线”,1935年改名为“苏台德德意志人党”。

希特勒秘密为该党提供武器、经费。至德奥合并时,该党已成为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第五纵队”,随时准备执行希特勒的命令。1938年3月28日,亨莱因前往柏林接受希特勒的命令,希特勒指示他,要向捷克政府提出不能接受的要求。

4月24日,在卡尔斯巴德召开的苏台德德意志人党代表大会上,亨莱因提出了苏台德区完全“自治”的纲领,要求释放被监禁的纳粹政治犯;享受宣传民族社会主义的充分自由;赔偿1919年以来的经济损失;改变捷克斯洛伐克与法苏联盟对抗德国的外交政策。

显然,如果满足苏台德德意志入党的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将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贝奈斯政府同意释放政治犯,但拒绝实行苏台德区“自治”的要求。5月9日,亨莱因宣布他的党同捷克政府之间的谈判已告破裂。

5月中旬,亨莱因分子开始在国内散发告士兵书,劝诫国民放弃反抗。苏台德德意志人党还宣布,预定在5月22日举行的市政府选举是关于苏台德区并入德国问题的公民投票。

5月16日,希特勒向国防军统帅部询问,“一旦动员的话”,在捷克前线有多少个师“随时能在12小时以内挺进”?5月17日,他又急切地了解捷克境内防御工事的情况。5月20日,凯特尔向希特勒提交了一份根据“绿色方案”的新草案。同时,德国报界传出德国军队调动的消息。在此迫在眉睫之际,5月20日下午,在贝奈斯总统的主持下,捷克内阁举行紧急会议,会议决定立即实行部分动员,军队进入了边防筑垒工事。当时,欧洲各国也纷纷表态。法国重申立刻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诺言;

苏联表示,如果捷克政府提出要求,准备提供援助;英国则通过其驻德大使和外交部长再三向德国指出局势的严重性,警告说,欧洲一旦发生战事,英国能否置身事外,殊难预料。

为了缓和紧张的形势,5月23日,德国政府通知捷克驻柏林公使,德国没有侵略捷克斯洛伐克的企图,关于德军在边境集结的报道是没有根据的。5月26日,希特勒又命令亨莱因恢复同贝奈斯的谈判。

5月28日,感到受到了极大的侮辱的希特勒在总理府对国防军高级军官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表示要“彻底地解决苏台德问题”,“把捷克斯洛伐克从地图上抹掉”。此后,纳粹德国开始忙于制订捷克斯洛伐克的最后计划。到了这年夏末,入侵捷克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全就绪。

9月3日,希特勒在伯格霍夫同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一起研究入侵捷克的各项安排,决定各野战部队在9月28日进入德捷边境沿线的阵地。

在这几个月里,希特勒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收到了很多好消息。

6月8日,德驻苏大使舒伦堡向柏林报告说,苏联极少可能出兵援助捷克斯洛伐克。德国驻波兰大使冯·毛奇不断向柏林报告说,波兰不但不愿让苏联人假道以军队和飞机援捷,而且对捷克的领土也垂涎欲滴。

8月3日,张伯伦派下院议员伦西曼赴捷“调查”,并充当苏台德危机的“调解人”。实际上他的真正使命是为把苏台德区转交给德国人铺平道路。

希特勒也不忘记对与捷克斯洛伐克有领土争议的匈牙利做工作。8月23日,希特勒在接待匈牙利的摄政霍尔蒂和匈牙利政府成员时,别有用心地挑动他们说:“谁要想坐席,至少得帮厨。”

在内外交困之下,9月5日,贝奈斯总统在赫拉德欣宫召见了苏台德人的领袖孔特和西伯科夫斯基,要他们书面提出全部要求,不论什么要求,他都答应接受。但是,希特勒想要的不是这些,而是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所担心的正是贝奈斯的这一手。

9月7日,根据柏林的指示,亨莱因以捷克警察所谓过火行为而中断了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一切谈判。此后,欧洲的紧张气氛日甚一日。

9月12日,在纽伦堡纳粹党大会的最后一天,希特勒的闭幕演说通篇充满了对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及其总统的粗暴攻击和恶毒咒骂。

希特勒的演说成了苏台德区叛乱的信号。但是捷克人并没有惊慌失措,捷克政府立即宣布戒严,派兵平息了叛乱,并控制了局势。亨莱因逃往德国,宣布只有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时,法国人也开始坐立不安了。

9月13日,法国内阁整天开会,内阁认为,战争迫在眉睫,但法国是否应当根据条约履行对捷义务,内阁意见存在严重分歧。最后,达拉第要求张伯伦设法火速同希特勒谈判。当日23时,张伯伦急电希特勒,提议立即飞往德国以寻求和平解决办法。希特勒欣然应允。

1938年10月6日,在德国的支持和操纵下,斯洛伐克宣布成立自治政府,不久以后卢西尼亚也起而效之。这样,本来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便陷于分裂状态。10月21日,希特勒下达了武装部队必须随时准备清算捷克斯洛伐克的残存部分的命令,以便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

1939年3月初,由德国人鼓动的斯洛伐克和卢西尼亚的分裂活动已经闹到布拉格政府必须作出决定的地步。

捷克政府决定采取断然措施,并于3月6日和9日,先后下令解散了卢西尼亚和斯洛伐克的自治政府;又下令逮捕积极从事分裂主义活动的斯洛伐克总理蒂索、都卡和杜尔坎斯基,并宣布在斯洛伐克实行戒严。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维护自己国家统一的行动,给希特勒提供了干涉的借口。3月13日,希特勒在柏林召见蒂索和杜尔坎斯基,要求他们宣布斯洛伐克“独立”。3月14日,斯洛伐克宣布独立。同日,卢西尼亚也宣布成立独立的“喀尔巴—乌克兰共和国”。

至此,布拉格政府手中只有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两块捷克人的土地了。为解决捷克斯洛伐克这块剩余土地时尽量做到合理合法,3月14日深夜,希特勒召见捷克斯洛伐克新任总统哈查和外长契瓦尔科夫斯基。

当时,德军已陈兵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边境,并已占领捷克的重要工业城市摩拉夫斯卡—俄斯特拉伐。3月15日3时55分,在希特勒、戈林和里宾特洛甫的强迫下,哈查在《德捷协定》上签了字。

3月15日清晨,德国军队未遇任何抵抗便侵入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

3月16日,希特勒宣布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在德军侵入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同时,匈牙利军队也开进了卢西尼亚。第二天,卢西尼亚并入匈牙利。同日,斯洛伐克“总理”蒂索将德国人为其起草的请德国人“保护”的电报发往柏林,希特勒当即慷慨应允将斯洛伐克置于德国的保护之下。随即,德军开进了斯洛伐克。

至此,捷克斯洛伐克已经不复存在了。希特勒兵不血刃达到了“绿色方案”所要达到的全部目标。

但泽危机弥漫欧洲上空

二战纵横录——德意在欧非燃起战火

但泽位于波兰的北部,濒临波罗的海的格但斯克湾,这是一个略呈半圆形的海湾,位于波罗的海的东南部,部分以海尔半岛与波罗的海的主体相分隔,有波兰最大的河流维斯瓦河注入。

但泽在历史上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自从1308年条顿骑士团征服该市以后的600多年间,它一直是德意志和波兰两大民族之间反复争夺的主要焦点。

由于它控制了维斯瓦河的入海口,是波兰最理想的出海口;同时它也是联结东普鲁士地区和德国大部分领土的咽喉要地。因此,波德两国均将该市视为自己的生命线,每次战争之后,失去这座城市的一方会引为奇耻大辱,并积极备战,于是又引发下一次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战后,根据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协约国同意波兰重新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但如果完全按照民族分布来划分国界,新成立的波兰只能是一个内陆国家,周围又被强大的敌国所包围,将非常不利于它的生存。

波兰人根据地理形势,也根据历史上对但泽的拥有,希望重新得到这座城市作为波兰天然的出海口。波兰的愿望得到了协约国的支持。

最终各方妥协的结果是: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中规定,波兰得到通往波罗的海的狭长的波兰走廊,而但泽成立自由市,一个在国际联盟保护下的半独立的准国家。

但泽自由市于1920年11月15日正式成立,管理内政的权力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占绝对多数的德国居民手中,但自由市的外部事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波兰的控制。

自由市发行自己的邮票和货币,货币上刻有铭文“但泽自由市”,以及该市的东方海运和历史的标志。

但是,无论是波兰还是德国,对这样的安排都并不满意。对于波兰人来说,但泽自由市的存在在事实上阻碍了波兰贸易,加上对定居该市的波兰人的限制,于是波兰政府决定在该市以西波兰走廊的部位新建格丁尼亚港口,不久这个新港口就占据了波兰海运出口总额的大部分份额。

而对于德国人来说,失去了但泽和“波兰走廊”地区,就使得德国领土被分成了不相连接的两块,连接德国大部分领土与东普鲁士之间的咽喉被“掐断”,位于“波兰走廊”和但泽自由市之东的东普鲁士成为一片孤岛。当地占多数的德国人甚至无权向其他有争议的地区一样举行公投,决定自己的归属。

因此,许多德国人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在战后的德国引起了许多争议和复仇思想。慕尼黑会议之后不久,德国就认为,全面解决波兰和德国之间积怨的时机已经到来。

1938年10月24日,里宾特洛甫向波兰驻德大使利普斯基提出3条要求:

一、把但泽自由市归还德国;

二、由德国在波兰走廊建一条超级公路和一条双轨铁路,二者都要享有治外法权;

三、波兰参加反共产国际公约,共同反对苏联。作为报答,德国愿意将德波条约从10年延长到20年,并且对波兰边界作出保证。

11月19日,利普斯基根据外长贝克的指示通知里宾特洛甫:“任何使自由市并入德国的趋势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场冲突,不仅是局部性的,而且是危及整个波德关系的冲突。”

希特勒对此做出了激烈反应。11月24日,他向三军司令发出命令,要求德国军队做好占领但泽自由市的准备。

1939年1月5日,希特勒在伯希特斯加登接见波兰外长贝克,两人再次谈到但泽问题。

希特勒说:“但泽是德国的,它永远属于德国,它迟早会成为德国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可以保证不会在但泽造成什么既成事实。”

希特勒试图说服贝克答应他们的要求,但未能奏效。第二天,在同里宾特洛甫的谈话中,贝克表示,在但泽问题上,他“看不出有什么可能取得协议”。

3月21日,里宾特洛甫约利普斯基,再次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仍态度傲慢,气势逼人。里宾特洛甫警告说,元首“对波兰的态度越来越感到惊讶”。他希望波兰对德国的要求做出满意的答复。

3月26日,利普斯基把波兰政府拒绝德国建议的备忘录转交里宾特洛甫。波兰不允许德国侵占但泽。面对威胁,波兰征召后备兵入伍,并宣布实行局部动员。里宾特洛甫拒绝了波兰的备忘录,对波兰的动员措施大发雷霆,并宣布波兰军队对但泽领土的任何侵犯都认为是对德国的侵略。

第二天,里宾特洛甫再次召见波兰驻德大使,无中生有地指责在波兰境内发生的对日耳曼少数民族的迫害,说这件事“在德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他声称,由于波兰政府的态度,两国之间的关系已迅速恶化。

3月28日,贝克召见德国驻波大使声明,由德国或者由纳粹的但泽参议会任何改变这个自由市现状的企图,都将被波兰视为开战的理由。

德国在外交上采取攻势的同时,在军事上也在进行针对但泽自由市的准备。2月底起,每天都有德国军火从埃尔平运往但泽的警察营房。3月13日和14日,东普鲁士的德国军官沿着埃尔平—但泽公路和“可能的战场”一带进行侦察。

在斯洛伐克被占领后,德国立即在这个保护国中开始修筑工事。

在27日至31日的几天里,不断传来德国军队在斯洛伐克朝着波兰边界方向频繁调动的报道。为防止不测,波兰在3月17日至25日期间也将部队和战争物资运往德波边界地区。

另外,但泽市的民社党党徒也猖狂活动,他们准备于3月29日起事,只是由于德国当局认为,“通过但泽去波兰是不合适的”,出面进行干涉,才未动手。

在3月的最后几天里,在波兰,人们预料德波战争可能随时爆发。到30日,波兰驻柏林大使馆的大多数官员和波兰侨民已将其家眷遣送回国,领事们已接到销毁机密文件的命令。此时,波兰国内也在为抗击德国侵略进行着紧张的准备。

1939年5月25日,希特勒已决定入侵波兰。此后,德国便加快了但泽军事化的进程,它利用多种借口将人员和武器送往但泽。

但泽当局大大增加警察的人数并组织志愿兵。6月底7月初,在但泽市区周围建造了工事,在维斯杜拉河上建造了一座浮桥,征用了房屋以储存军火,检查了全部摩托车辆和动员了马匹。

7月3日,但泽参议院颁布动员劳动力的法令,4日,关闭了霍尔小岛,以供存放武器和驻扎志愿兵之用。为德国私运武器进入但泽,波兰与但泽当局还发生了持续数月的海关争端。在整个6月和7月,人们都一直在担心,但泽会随时遭到德国的袭击。

8月初,纳粹德国领导人开始直接干涉波兰驻自由市的代表和但泽参议院之间的争端,对波兰施加更大的压力,直至9月1日战争爆发。

意大利攻占阿尔巴尼亚

二战纵横录——德意在欧非燃起战火

意大利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远不如德国强大,但其野心却不亚于德国。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主要由靴子型的亚平宁半岛和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大岛西西里岛和萨丁岛组成。

意大利早在19世纪中期国家统一之后,就走上了对外扩张的资本主义殖民道路,并且以强国的姿态出现在欧洲的政治外交中。

在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意大利成功地蚕食了东非红海沿岸的交通要地厄立特里亚和南索马里;1912年夺取了北非的利比亚和爱琴海罗德诸岛屿。

1939年3月15日,德国进入了布拉格后,墨索里尼感觉到自己的扩张宏图受到了挑战,心中极度焦虑和震惊。令他恼火的是,表面上将他尊为“领袖”的希特勒,事前竟未同他打一声招呼,便擅自采取了行动。更令他焦心的是,捷克的沦亡急剧地加大了意大利与德国之间的力量差距。

墨索里尼决定亲自致信希特勒,说明某些事件使其受到了损害,要求立即得到补偿。希特勒收到信后,权衡了当时的形势,自然遵从了墨索里尼的意愿。

可是,从哪里寻求补偿呢?墨索里尼把目光瞄准了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岸,北接塞尔维亚与黑山,东北与马其顿相连,东南邻希腊,西濒亚得里亚海和伊奥尼亚海,隔奥特朗托海峡与意大利相望。

早在1938年5月2日,齐亚诺在给墨索里尼的一份书面报告中就已经建议并吞自己的这个邻邦。

阿尔巴尼亚从15世纪起,就一直被奥斯曼帝国统治。1912年,阿尔巴尼亚宣布独立,1914年所召开的国际会议,确立阿尔巴尼亚王子古尤姆·杜瓦伊为年轻的阿尔巴尼亚国的国王。但是,他执政6个月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得不放弃王位。交战各国在整个战争期间交替占领阿尔巴尼亚。

在1918年停战后的若干年里,阿尔巴尼亚内部局势动荡,内乱四起。动乱之中,涌现出一位改良政府首脑范·诺利。

但是,阿赫梅特·索古推翻了他的统治。在1925年,索古宣布自己为共和国总统,又在1928年称帝,宣布阿尔巴尼亚为君主国,自称国王,为索古一世。

索古在统治期间,镇压民主运动,与意大利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索古为了反对南斯拉夫觊觎阿尔巴尼亚,与意大利签订了同盟条约。当然,他也从意大利那里得到了财政援助。同时,索古还鼓励意大利资本家到阿尔巴尼亚投资,以发展本国薄弱的经济。

对于这样一个邻居,齐亚诺觉得没有理由不将其纳入自己国家的版图。1939年2月7日,齐亚诺和墨索里尼商妥,将侵阿日期定在4月1日至9日之间。在齐亚诺看来,如果意大利控制了阿尔巴尼亚,就会对巴尔干各国产生有利影响,阿尔巴尼亚的资源、农产品以及土地就会为意大利所用。

不仅如此,在阿尔巴尼亚建立一个桥头堡会使亚得里亚海变成“一个大陆的内湖”,从而为解决意大利海军的种种问题提供方便条件。同时,可以将阿尔巴尼亚作为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腊的基地,特别是可以沿着古罗马帝国大道的路线进入马其顿。

1939年3月25日,墨索里尼向阿尔巴尼亚发布了最后通牒,限令阿尔巴尼亚政府在4月6日12时之前答复下列要求:

允许意大利军队在阿尔巴尼亚主要港口登陆;允许这些军队控制战略要道、飞机场和边境战略据点;在阿尔巴尼亚建立意大利“移民区”,这些移民享有阿尔巴尼亚公民的权利;建立关税同盟;居住在阿尔巴尼亚的意大利公民有权担任最重要的公职;政府各部秘书长应为意大利人;驻地拉那的意大利公使和互派驻罗马的阿尔巴尼亚公使,均应为派遣国的内阁成员。

这些有损阿尔巴尼亚领土完整和主权的条约,遭到阿尔巴尼亚的拒绝。但意大利并不死心,他们对条约细节略做修改并得到墨索里尼同意后,于4月1日再送交阿尔巴尼亚。同时,做好了应对准备。意大利的行动方针是:

如阿方接受条约,齐亚诺将前去地拉那签约,并由强大机队护送,以显示阿尔巴尼亚已是意大利之天下。如阿方拒绝,意大利则鼓动阿境内部族暴动,并命令意军入侵。

阿尔巴尼亚国王索古不愿承担投降的责任,向意大利提出一项反建议,意未予置理。索古惶惶不可终日。此时尽管索古政府对墨索里尼的最后通牒严守秘密,但人民群众很快就掌握了事实真相。

从1939年4月3日至6日,阿尔巴尼亚每天都在爆发大规模的群众性示威。

4月3日,阿尔巴尼亚新王子诞生的同一天,齐亚诺受命从罗马起飞,前往阿尔巴尼亚向国王“祝贺”,并重提对阿尔巴尼亚实施“保护”,但是又遭到拒绝。

1939年4月7日,约40000人的意大利军队在最高司令官格位齐亚尼将军的指挥下,在都拉斯、圣乔瓦尼—迪梅杜阿、谷罗拉和桑蒂—丘阿兰塔等地登陆。阿尔巴尼亚国王索古闻讯,带着他刚出生的王子逃往希腊。

4月8日晨,意军开进地拉那。阿尔巴尼亚的抵抗很快被击破,4月10日几乎全国都被意军占领。4月14日,罗马宣布将阿尔巴尼亚并入意大利版图。阿尔巴尼亚落入意大利之后,巴尔干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使这一地区的国家的独立遭到严重威胁。因为,意大利既可把阿尔巴尼亚作为进攻希腊的基地,又可把它作为迫使南斯拉夫中立化的跳板。

墨索里尼图谋法国领土

二战纵横录——德意在欧非燃起战火

意大利不但对阿尔巴尼亚有吞并之心,而且对西欧强国法国也有威胁之意。这不是因为意大利有多大力量,而是因为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大大刺激了墨索里尼的胃口。

慕尼黑会议之后,一心要建立地中海和非洲帝国的墨索里尼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侵略野心。

1938年11月14日,意大利外交大臣齐亚诺在给意大利驻英大使的信中,首次公然宣称意大利对法国的殖民地要求是实际政策问题。

11月30日,意大利国会辩论外交政策时,意大利发生了反法示威游行,游行的人群高喊:“突尼斯!科西嘉!萨瓦!”意大利报刊也积极响应,大做反法宣传。

12月17日,意大利正式通知法国外交部废止1935年1月7日的法意协定,同时制订了意德武装力量协同作战原则。

1938年11月8日和1939年1月8日,墨索里尼曾两次向齐亚诺谈到意大利对法国领土和法国殖民地的野心问题。

他的目标是:

科西嘉自治,独立,吞并;突尼斯成为意大利少数民族移居地,总督自治,为意大利的保护国;吉布提的港口和铁路自由开放,与法国共管,最后吞并;苏伊士运河则要掌握行政管理上的大部分权力。

1939年3月26日,墨索里尼发表了一篇措辞激烈的演说,再次针对法国提出他对地中海的要求。

3月15日,墨索里尼还十分自负地说,如果同法国发生战争,意大利可以单独作战。意大利总参谋长帕里亚尼则说,要同法国打一场局部的殖民战争。

意大利的这些举措,在法国引起了很大慌乱。

1938年11月,当意大利向法国提出了领土要求后,法国认为这是意大利可能在不远的日子里进攻法国的预兆,担心德国会鼓励意大利以武力来实现它对法国的要求,而且,德国会以意大利盟国的身份来参加这场战争。法国人认为,德国人会同时攻击荷兰、瑞士和突尼斯。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很多法国人担心,作为向东推进的准备,德国有可能在意大利的帮助下,以其全部力量一举击溃法国,以巩固其后方。

此外,帮助佛朗哥推翻西班牙合法政府的意大利军队,这时不但没有撤离西班牙,而且在1939年4月有谣传说,驻西班牙意军还在增援。

而只要意大利在西班牙本土,在巴利阿里群岛,以及在意大利的撒丁、西西里和潘特莱里亚岛上保持着据点,法国本土和西北非的一些法国主要交通线就会受到意大利的控制。

此时的法国最担心的局面是:德国从东北方面进攻法国,而意大利则一方面从的里波里塔里亚向突尼斯进攻;另一方面又从西班牙一侧的比利牛斯山向法国本土进攻。

4月7日,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造成了对希腊的直接威胁。法国对意大利的这一行动也感到非常惊慌。它担心意大利很快就会针对科本岛、埃及、直布罗陀或突尼斯制造一次事变,甚至认为对阿尔巴尼亚的攻击只不过是意德两国从北海到埃及这一总攻势的前奏。

为了防患于未然,早在1938年11月12日,法国总理达拉第就通知陆军上将甘末林说,1939年政府将提供250亿法郎的特殊款项用来准备战争。这样,加上正规的军事预算150亿,总数达到了400亿法郎。

1939年3月20日,法国公布了一系列法令,其中有给予国防定货以优先权,指导工人参加工业等措施,并规定国防工业每周工作60个小时的制度。3月31日,法国议会无限期地延长了1936年3月17日的两年服役期法令,并通过一项法案,授权政府可以随时征召后备役军人。

4月9日晚,法国国防委员会决定,将大部分大西洋舰队调至地中海,进一步向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派出增援部队,并把空军集中到容易轰炸意大利的地方。

当晚,法国总理达拉第向英国驻法大使菲普斯保证,如果英国帮助希腊抵抗对希腊领土的任何部分的攻击,法国将立即向意大利宣战。

同时,英法两国之间也加强了军事方面的合作。3月22日,英法两国以互换照会的方式,规定了战时相互支援的义务;保证一旦德国进攻荷兰、比利时和瑞士,双方给予军事援助。从而使它们之间那种不成文的同盟关系进一步确定下来,正式形成英法军事同盟。

此后,英法两国总参谋部举行了一系列会谈,双方就一旦欧洲发生战争如何合作达成了一致意见。

双方确定:

两国武装力量将共同对德意作战;在一定战区内的共同作战行动由一方的指挥部统一领导。一旦发生战争,英国应以海空军采取积极行动,并向法国派出远征军;陆上的战役计划由法军总司令部负责拟定,英国远征军归其指挥。

7月21日,英国首相张伯伦致函达拉第,建议成立战时盟国最高军事会议,由两国总理和一名部长组成。随后,英国又建议成立联合作战参谋部。

8月3日,达拉第委托甘末林起草复信,同意建立盟国最高军事会议,但提议让双方军事最高当局的代表加入;不过由于法国担心成立统一指挥机构将使自己服从英国的战略,主张先成立盟国军事研究委员会,而不是联合作战参谋部。

8月17日,英国表示同意法国的意见。但盟国最高军事会议直至9月12日才举行首次会议。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sjdz/1536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