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农民起义都是正义的吗? ——秦末之乱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7-15 17:32:13 0


从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到“楚汉之争”结束的这段历史,情节非常精彩,有很多传奇的故事。产生了诸如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胯下之辱、鸿门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等一大堆典故,甚至中国象棋中间的分界线都称为“楚河汉界”。遗憾的是,因为篇幅限制,我们没有办法提及这些具体的故事,我建议大家找一本靠谱的历史小说来看,或者在网上搜索上述典故读一读。学习历史最好的办法是去读精彩的故事,用故事来串历史,不费力就把历史事件都记下来了。

我们这里不讲具体的故事了,只介绍历史的大致主线:秦始皇去世后,继位的胡亥继续父亲的苛政。受苛政逼迫,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军打败了陈胜、吴广,但是被项羽、刘邦的军队合力剿灭,秦朝灭亡。秦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战争,称为“楚汉之争”。最后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新王朝。由于刘邦之前被项羽封为“汉王”,所以新王朝称为“汉朝”。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做了很多事情来维持帝国的统治。他的很多做法都是正确的,奠定了中国长久统一的基础。光凭这一点,秦始皇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但他还是办错了一件事。

人在一帆风顺的时候难免会高估自己的能力,秦始皇也是一样。他达到权力顶峰的那一刻,也是他最有自信的一刻。他以为自己做的任何事都是正确的。

秦始皇太自信,结果步子就迈得有点大了。

在不长的执政时间里,秦始皇干了一大堆事:他造长城、征南越,把大量的囚徒和百姓迁到帝国边境。他还开凿运河、建造从首都直达边境的高质量马路,这些在古代都是极为庞大的工程,每一个项目都要消耗大量国力。

这还不算,他还调动全国的民力来满足他的私欲。

秦始皇每攻灭一国,就在首都咸阳附近仿建该国宫殿,大有“凡是你们享受过的,我都得享受一遍”的架势。这还不满意,秦始皇又建造了规模和奢侈程度都史无前例的阿房(ēpáng)宫。此外,秦始皇又建造自己的陵寝,建造兵马俑,这些工程规模之大,甚至连后世的帝王都比不过他。秦始皇还花重金雇佣方士,组织舰队出海寻访仙药,又五次在全国长途巡游,所到之处都要修马路、建行宫。

这花费的民力,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中国自古以来有两种形式的赋税:一种是实物税,百姓要把生产出来的一部分产品上交;另一种是劳役,每户百姓定期提供一些壮丁给国家免费劳动,或者参军戍边。秦始皇无论是组织军队还是干大工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正常的劳役不够,就需要老百姓延长劳作时间。不仅工作本身极为辛苦,也耽误了正常的农业生产,耽误到一定程度,就等于把老百姓逼入了绝境。

率先举起反秦大旗的陈胜、吴广,就是在去戍边的路上和同去的百姓一起造反的。

随着陈胜、吴广的起兵,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秦帝国就灭亡了。

注意,只有两年哦。

在前面,我们用了好几章的篇幅来讲秦国为什么能够崛起,讲秦帝国的制度有多么先进,军队有多么精良。相比之前讲过的这些优势,这秦国灭亡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陈胜、吴广的造反,距离秦始皇统一六国只有短短十二年的时间。秦帝国那支横扫六国的强大军队还在,为什么刚刚横扫了六国正规军的秦国军队,反倒打不过由普通百姓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呢?

答案在前面的章节里已经说过了。

前面说过,决定战争胜负最重要的因素是国力。秦始皇把大量的国力浪费在修宫殿、修陵墓,以及南征北战等对强化国内稳定并无帮助的事情上。国力浪费得太多,等真正需要镇压反叛的时候,已经没有足够的国力用来支撑、补给部队,那就只能等着失败了。

秦军的国力是不行了,那叛军的国力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秦始皇自己送的。

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很简单,一言以蔽之:“趋乐避苦”。遇

见好事儿就上,遇见坏事儿就躲。造反是杀头的大罪,在平时,老百姓最优的选择自然是服从官府。只要服从,起码能活着,总比被官府打死了要好。

除非是活不下去了。

如果老百姓被朝廷逼得一丝活路都没有了,他会发现,选择服从朝廷百分之百会死掉,选择造反还有一定的可能不会死。

那为什么不去造反呢?

陈胜、吴广在造反的时候就说:“等死,死国可乎?”——造不造反都是死,那还不如造反呢!

秦帝国役使民力太重,民力被压榨到了极限,那些被逼到死亡边缘的百姓都有反叛帝国的动力,一有机会就会揭竿而起。当被逼到极限的百姓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大泽乡起义时的效果:刚一打出反抗统治者的口号,就遍地都是呼应声。反叛军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大批被逼向绝路的百姓加入队伍。反叛军的实力增长得异常迅速,等到反叛军的实力超过了帝国日益衰弱的国力,造反的成功就是历史的必然了。

历史上大部分有影响的农民起义,都是这个模式。

简单地说,秦帝国的灭亡是秦朝统治者自己造成的。先是自损国力自毁长城,又把珍贵的民力拱手送给了叛乱一方。秦帝国全线崩溃的种子早就被自己埋下,陈胜、吴广等人的造反,只是顺势而为罢了。

上面一节,我们讲的是秦帝国为什么会灭亡——役使民力过重。用老话说,这叫“失民心者失天下”。那么,首先扛起造反大旗的陈胜、吴广,又为什么能称霸一方呢?为什么偏偏是陈胜、吴广,而不是其他的造反者呢?

是不是因为陈胜、吴广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不是。

说一个笑话:

有一个学校,主任听说最近学生的出勤率太差了,非常生气。于是某一天上课的时候,主任突击检查,进入教室说:“没来的学生举手!”结果一看,一个举手的学生都没有。于是主任转怒为喜:“原来出勤的情况很好嘛。”然后就高兴地走了。

这位主任犯了什么错误?

他在调查取样的时候,样本是经过人为筛选的。教室里的学生都是已经出勤了的,从这群学生里再调查出勤率,结论当然是荒谬的。用统计学术语说,这叫作“幸存者偏差”。

我们读历史的时候,也容易犯这个错误。

我们看多了历史书,很容易会觉得造反这事其实不难。你看,书上都写了:某朝末年,民不聊生,某某英雄造反,成功了;另一朝末年,民不聊生,某某英雄造反,又成功了。这成功率还挺高的嘛!

我们在这里犯的错误和刚才那个主任一样:只有那些在历史上获得巨大成功的造反者才会被史书记载,为数更多的失败了的造反者,书里没有提他,所以我们才会觉得造反的成功率很高。

其实,并不是只有“某朝末年”才有百姓造反,也不是只有“民不聊生”的时候才会有英雄出世。百姓造反什么时候都有,什么结果都有。

因为所谓的“民不聊生”“民心思变”都是史学家的事后之言,是站在后人的角度先看到王朝灭亡的事实,再倒推出“民不聊生”的结论。身处历史之中的民间英雄们,他们可不知道自己正值可以大展宏图的“王朝末年”,还是国力尚足的“太平年间”。他们也顾不上考虑这件事,情势逼人,反了也就反了,能反出什么结果来,不试试谁也不知道。

绝大多数的结果,都是悲剧。

大多数“好汉”,不过是占了一个县城,杀了几个差役,东奔西跑在山里躲了些日子,就被官兵剿灭了。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根本留不下名字,顶多在地方志或者朝廷的文件里留下一个“王二麻子”“李大胆”之类的外号,具体的来龙去脉史学家们根本不屑于记录。

少数“英雄”幸运一点儿,纠集了上千上万号弟兄,打下一两个州府,扯出了自己的旗号,甚至大言不惭地称了回皇帝,没高兴两个月也身死梦破了。这样的人或许能在史书中留下一笔,但也仅仅是一笔,如果不去读史书原文,你也不会接触到他们。

还有极少数更厉害的角色,打下半壁江山,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在群雄中笑傲过,在中原上驰骋过,但最终还是功亏一篑,成为了帝国镇压部队的功绩,或者是其他英雄的垫脚石。这样的人历史书上也不是全都能提到,只能挑其中最有名的几位提一提罢了。

为什么陈胜、吴广能掀起反秦的大旗,能席卷大秦的半壁江山?他们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不能说一点儿过人之处都没有,他们肯定要比一般的百姓更有领导能力,更善于鼓动百姓,要不然大泽乡好几百人,也不能让他们来当领袖。但是,他们的能力并没有超过历史上那些只占了几个县城就被剿灭的流寇。

在陈胜、吴广之前,也有很多类似的起义者,但是因为时机不对,刚冒头就被地方军镇压了。在陈胜、吴广之后,也有很多类似的起义者,同样是因为时机不对,只能投奔已有的起义军,给陈胜、吴广这样的人当将领。

陈胜、吴广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是因为他们起事的时候正好赶上秦政权崩溃的临界点。假如他们没有赶上,也会有其他什么张三、李四之流的赶上。到那个时候,被歌颂的人民大英雄就是张三或李四了。

所以,是历史创造了陈胜、吴广,而不是他们创造了历史。

对于陈胜、吴广的成就,常见的解释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个话题可以详细聊一下。

我们知道有一句话叫“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儒家的史学观,认为人间万物的根本大道是“仁”,君王施仁政就可以“得民心”,得民心就得天下。君王施暴政则会“失民心”,失民心就会失天下。

这句话后半句没有问题,前面以秦帝国的崩溃为例子讲过了。

但是前半句有问题。

问题的关键,就在刚刚说过的一句话里:广大百姓的生活方式是“趋乐避苦”。在老百姓被逼到绝路的时候,“民心”的作用非常明显,决定了百姓们支持哪个政权。可是在尚有一丝活路的情况下,你再“得民心”,也很少有人愿意冒着被杀的风险放弃家园去跟你造反。百姓不在乎哪一方更正义,百姓只想苟活而已。

我们可能会有一种错误印象:以为大众总代表着进步,以为老百姓都是公正的道德审判员,自觉的站在道德水平高的统治者一边。

事实恐怕不全是这样。

否则,怎么会有鲁迅笔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麻木的中国人?

事实是,大部分百姓未必有多高的道德觉悟,只有“趋乐避苦”的人性本能(想想一开始说的那个自私的基因),正义的口号喊一喊可以;要我去牺牲?对不起,您去吧,我的命就一条,我可不去,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呀。

人的本性如此,不用避讳,也不用苛求。

好,假如我们否认掉“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条,那么在群雄争霸的时候,决定胜负的是什么呢?

还记得秦帝国的崛起吗?决定胜负的是国力,是高效合理的治国政策,是赏罚分明的用人制度。合理的国策带来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实力,也就会带来胜利。

略次于国力的要素是战略方向。国力有了,如果把国力使用在错误的地方,也有可能导致失败。好比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六国中的一些国家还在互相攻伐,不能及时结成同盟共同对抗秦军。这是六国犯的一个战略错误,也是加速六国灭亡的原因之一。

秦帝国在灭亡时,也犯了战略错误。在百姓遍地造反的时候,秦军的主力部队都在边疆——??一支在北方修筑长城,一支在南越驻守。古代交通不便,这两支远在天边的部队不能及时回防,那支驻守南越的军队后来干脆就没有回去保卫朝廷,就地独立了。

陈胜、吴广的失败,并非由于“失民心”,而是因为他们犯了战略错误。陈胜和吴广的才干很平庸,大吼一声纠结一帮勇士的能力有,制衡诸侯运筹帷幄的能力却没有。秦朝灭六国不过十余年,六国的故人大都尚在。陈胜、吴广的旗帜打出来以后,原来六国的旧贵族和旧百姓都站出来要求恢复他们的旧国。要想打败强大的秦军,陈胜、吴广必须利用这些反秦势力,但是这二人缺少牵制利用旧贵族的能力。陈胜把六国的旧贵族派往各地收复故土,这些被派出去的部队一旦打下城池,就纷纷自立,不听陈胜的命令。

总之,陈胜、吴广能力不足,战略一塌糊涂,失败也就属于必然。

项羽比陈胜、吴广能力更强一些,胜绩也就更多一些。

项羽是楚国贵族,他的家族在楚国非常有威望,因此项羽有整个楚国的势力支持他。这是项羽背后的国力基础,比陈胜、吴广那种无依无靠的平头百姓要高多了。项羽还是个历史上少有的军神级别的军事天才,他训练的部队战斗力极高,作战勇猛,项羽本人又善于运用战术,当时横扫六国叛军的秦军主力和项羽硬碰硬地正面交战,愣是被项羽打败了。项羽如此刚勇,六国贵族纷纷臣服,奠定了项羽的统帅地位。

总之,项羽比陈胜、吴广在资源上、能力上都强一点,所以他的成绩也就更大一些。

刘邦呢,又是另一种玩法。

如果拿网络游戏打比方的话,项羽这个角色的战斗技能点满了,但是外交技能忘了点。刘邦正好相反,战斗技能一点儿没加,外交技能却加满了。

项羽是楚国贵族,他只能得到楚国百姓由衷的支持。其他诸侯国虽然臣服于项羽,只是因为钦佩和恐惧,并非同心同德。项羽称霸的时候只有二十岁出头,还是个毛头小子。他一路攻略杀伐,没遇到敌手,自然有些心高气傲。项羽灭掉秦国以后,认为天下都是自己打出来的,对其他诸侯国不知道笼络只知道遏制,因此得罪了不少诸侯。当时不仅仅是刘邦在反抗他,还有不少诸侯也反叛了他。

不应该在同一时间得罪所有人,这是项羽在战略上犯的错误。

刘邦不同。刘邦大项羽二十多岁,项羽称霸的时候,刘邦已经四十多岁了,社会经验非常丰富。刘邦从小就混迹在市井和基层官吏之间,深刻了解人性,懂得利用人的弱点。刘邦实力不如项羽,但是他能够用尽一切手段策反天下诸侯,时而离间,时而拉拢,让诸侯帮助他围攻项羽。项羽再能征善战,也只能靠楚国一地的国力,终究打不过天下诸侯的轮番进攻。最后项羽终于战败,把天下让给了刘邦。

简单说来,刘邦的国力比项羽的差,但也没有差太多(没有差到项羽随手就能把刘邦灭了的程度),同时,刘邦的战略水平又比项羽高出好几个等级,用战略上的优势弥补了国力上的差距,所以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这就是政权争霸的胜负规律。

两千年来,无数英雄竞相登上逐鹿中原的舞台,无数将士血染疆场。他们中有些人创立了千古伟业,有些人只得昙花一现。在这两千年的起起伏伏中,到底有没有什么可以遵循的规律?

儒家总结的规律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我的观点不太相同。我认为,决定政权胜负的第一是国力。在国力相差不悬殊的情况下,战略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至于谋士的策略、将士的勇武、一场战斗的胜负,它们的影响力就小多了。

“民心”也不是没有用,但只有在统治者把百姓推向死亡边缘的时候,才会对政局有影响。它的作用是让暴君把自己的民力白送给敌对势力,本质上改变的还是国力。

有的书里,把从陈胜吴广、刘邦项羽他们起义开始,一直到“楚汉之争”之前的这段战争,都定义为“农民起义”。也就是说陈胜吴广、刘邦项羽,他们都是农民起义军。

这个定义仔细想想,有一点儿古怪。

为什么非说是“农民起义军”呢?如果以领导者的身份来认定的话,陈胜、吴广倒是农民,可项羽就不是了。项羽是货真价实的旧贵族,他的崛起靠的是他旧贵族的威望。刘邦也不是农民。刘邦在起事之前,一开始是个盲流,他的兄弟都老老实实地种田置业,偏偏就他拒绝劳动,整天混吃混喝。后来刘邦在政府里找到了一份工作,身份变成了下级小吏。再后来刘邦反叛政府,躲到山里为寇,他的身份是匪徒。总之,他的哪一个身份都和农民不沾边。

也许,这里的“农民起义”指的不是领导人的身份,而是说军队的主力是农民?

可这样也说不通,古代绝大部分人口都是农民,任何一个军队的主力都是农民,秦始皇也是让天下百姓给他服兵役的呀。那秦军算不算是一支“农民军队”呢?

要想明白为什么这么说,就必须先了解这个观点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一个社会里,主要存在两个阶级: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也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劳动者”和“享乐者”)。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处于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中。

举个例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美国社会的话,不难发现,在美国社会里,被剥削阶级是蓝领工人、卡车司机、端盘子的服务员;剥削阶级是那些高收入的富人,包括华尔街精英、工厂董事、大公司CEO等。

在美国,大部分时候这两个阶层的人并没有天天打架,穷人见到富人并不是眼冒怒火,富人见到穷人也不是吆五喝六。大家相处很融洽,可以成为朋友,可以在一块拍肩膀喝啤酒。这场景或许应该叫“仓廪(lǐn)实而知礼节”,是社会发达、先进的表现。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美国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和谐只是一种假象,穷人和富人之间的矛盾才是美国社会的本质,他们早晚得发生激烈的冲突。

在美国,有时两个阶级也发生矛盾。比如美国的工会为劳动者代言,总跟资本家谈判,要求提高待遇什么的,资本家不答应,工会就发动罢工。这种情况在现代一些学者看来,是社会不同势力之间博弈、平衡的必然过程,是社会矛盾的润滑剂,是减少社会内耗的一种有益手段。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工会和资本家之间的冲突才是社会最本质的一面。这种斗争不仅是必然的,而且还是不可调和的,最终会越来越激烈,直到你死我活,工人武装造反、资本家拿枪镇压的地步。

对于古代史,马克思主义也是这么分析的。

前面说过,从秦朝到清朝的这段时间,被剥削阶级是农民,剥削阶级是地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是最为深刻的、不可调和的。当这种矛盾积累到极点,必须爆发的时候,就是农民起义。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认为秦末的遍地战争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阶级矛盾不断积累的后果——也许秦始皇不过度役使民力,给百姓一点儿活路,百姓暂时不会造反。但阶级矛盾早晚会爆发,这场战争也早晚会来,顶多晚几年罢了。

按照这个观点,秦末战争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战争。农民阶级就是那些被秦始皇奴役过重的百姓,地主阶级就是秦帝国的官吏和军队。

所以,这场战争才能被定性为“农民起义”。

为什么说刘邦、项羽在反对秦帝国的时候,也属于“农民起义”呢?道理是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历史大势是一种必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刘邦、项羽从表面上看是贵族,是领袖,是一呼百应的将军,其实不是他们创造了历史,而是历史创造了他们,他们只是历史的棋子。刘邦、项羽本人不属于农民,也并不一定为农民阶级着想——刘邦想要的,大概是出人头地;项羽想要的,大概是光复楚国——但是,这两个人心里怎么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只有维护农民阶级的利益(也就是带领被压迫的农民去反抗残暴的秦国政府),他们才能获得广大百姓的支持,才有可能在争霸战中获胜。所以,不管刘邦、项羽主观上愿不愿意,在抗秦战争中,他们事实上都代表着农民阶级的利益,顺应了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意愿。

所以,刘邦、项羽在反抗秦帝国的时候,属于“农民起义”。

秦帝国被打败以后,刘邦和项羽之间又展开了争霸战争。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这个时期的刘邦和项羽就不是农民起义军了,他们属于“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斗争。因为楚汉之争并不是农民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说白了,跟着刘邦和项羽打仗的士兵,他们不是因为被官府和地主欺压得活不下去了才去打仗。他们打仗仅仅是为了功名利禄,或者人在军中身不由己。这场战斗的目的,也不再是为农民争一线活路,而是变成了谁统治天下的问题,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

以上,就是“阶级史观”的思路。

“阶级史观”是用来分析历史的众多工具中的一种,它有一些问题。比如,它只适合分析宏观事件,不能用来分析微观现象。再比如,不能说被剥削阶级就一定代表了正义,不能说只要某支队伍的身份属于农民起义军,它就只做对事,不做错事。但总体来说,它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历史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把复杂的历史事件变得简单而又有条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2600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