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原来你是这样的西晋——暗夜沧澜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2 21:29:15 0


元康九年十二月,冬,很冷,刺骨的冷。

司马遹接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道诏令——皇帝病了,请太子入宫相见。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去了。可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是来自贾南风的催命符。

司马遹入朝后,贾后却不见他,而是将他安排至偏殿,然后派婢女陈舞赐太子酒枣,逼太子喝醉。

很快,司马遹的视线开始变得模糊,他的神经开始麻痹,他开始丧失判断能力,现在他已经是任人摆布的一个木偶了。

这个时候,贾南风拿出了她早就准备好的重头戏。

潘岳来了。他早就准备好了,作为贾谧的幕僚,在这场惊天巨变中,他也将占据一席之地,而这封简单的文书,也将成为这位绝世大才人生中难忘的一笔。

按照之前的谋划,贾南风先让潘岳模仿太子的语气打好了草稿,然后让神情错乱的司马遹抄写。但是司马遹实在是醉得不省人事,后面的部分已经写不下去了。于是笔画不全的部分,贾南风便命潘岳补上。

潘岳补全了最后的部分,为所有人写完了最后的绝笔。

第一个看到这封信的人,就是这个夜晚的主角——司马衷。司马衷虽然心智不太健全,但是这封信的内容他还是看得懂的,更何况这是贾南风精心设计给他看的。

这封信很简单,核心内容其实只有一句话:“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又宜速自了;不自了,吾当手了之。”就是说皇上皇后应该退位,不行我就逼宫。

然后,司马衷写了封诏书,要赐死太子。

朝堂上的那些大臣都知道这封信不可信,虽然太子平时行事张狂,但绝不愚蠢。但是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原因很简单,他们都不敢得罪贾南风。除了两个人。张华、裴頠坚信这不是太子写的。朝会议至太阳偏西仍无结果,于是贾后上表贬太子为庶人,司马衷同意了。

元康九年十二月,正在游园的太子殿下接到了自己的父皇发下的诏书。他没有任何辩解,默默地跪下,给自己的妻子留下了最后的书信,然后阔步走向了牛车,被押解到了金墉城。

其实在京城,太子的势力远远比贾南风看到的要强大,除了宗室的支持、大臣的信赖,太子还有一张贾南风最忌惮的王牌——东宫军队。

太子是储君,根据魏晋时期的规制,太子是有东宫军队的,“带甲万人”。这批军队不听命于贾南风,不听命于朝廷,甚至不听命于皇帝,他们只听命于太子。而且,在京城的禁军也有着不同的利益分布。

根据西晋的军制,京城的禁军用四个字概括就是“三部司马”,分为前驱、强弩、由基,也就是三部禁军。三部司马的最高长官被称为司马督,而其中左卫司马督就是太子的心腹——司马雅。而且不仅如此,常从督许超、右卫佽飞督闾和、中护军赵俊等人都和太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贾南风此时能依靠的只有赵王司马伦。

这是司马遹这辈子最后一次看见这座东宫,最后一次看见洛阳的殿堂,最后一次作为天下曾经的希望而存在。现在,这个希望已经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有无尽的绝望。这份绝望将绵延数百年。

太子被废,贾南风最后的敌人已经被毁灭了,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她的步伐,但如果太子被从牢中放出,必然会召集力量对付自己,所以贾南风在太子被废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兵权。

我们之前提到过,太子在军中的实力雄厚,人脉广泛,现在贾南风突然袭击把他废了,假以时日让他与外面的党羽取得了联系,必然会有机可乘逃出生天,到时候反攻倒算对付自己,所以夺取太子党羽的兵权势在必行。那么,问题只有一个,兵权要给谁?

在废太子事件中,贾南风已经看到了张华、裴頠的态度,他们是反对的,说到底这两个人效忠的都不是贾南风,而是那个傀儡司马衷,贾南风深刻地意识到,她唯一能信任的除了自己的亲族就只有赵王了,这个人对她毕恭毕敬,一向非常听话,现在这个非常时期就只能依赖他,兵权当然要给他。

贾南风当然不会知道,就在她忙着一步一步收紧对太子的死亡套索之时,司马伦其实比她更忙。因为有人想找他帮忙——太子党羽要他救出太子。

太子被囚于金墉城,最着急的莫过于太子的党羽了,要知道太子可不仅仅是他们的主子,更是他们的金饭碗,他们和太子早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现在太子有难,他们自然要设法营救。最关键的是,太子是冤枉的。这时他们唯一能指望的只有司马伦了,太子的兵权被贾南风交给了司马伦,没有太子,他们无法集中力量,但是如果司马伦能站出来,那么立刻就能扭转局面,到时候只要救出太子,贾南风就是死路一条。

赵王司马伦能有今天的地位全靠贾南风,没有贾南风他还在大西北站岗呢。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司马雅等人去见司马伦的时候,拿出的理由不仅仅是大义名分,君君臣臣,更关键的是利益,干掉贾南风,太子会给你更大的利益。

虽然贾南风于司马伦有恩,但司马伦还是答应了司马雅带兵去救太子,为的还是那两个字——利益。

就在司马伦已经决定出手解救太子对付贾南风的时候,一个人出现了。那个人叫孙秀,在接下来的故事中,他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孙秀出身卑微,在讲究门阀权势的西晋王朝,他完全排不上号,也有人说孙秀出身五斗米道。

“王爷,您现在去救太子,也就是个救驾之功,要是等太子死了您再去杀了贾南风,然后把朝廷都换上自己的人,到那时候……”

司马氏一族从来都是野心家,司马伦也不例外。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司马伦的主要工作就是拖延,任凭司马雅各种暗示,司马伦就是不为所动。他在等待一个大义名分,等待一件事——贾南风杀太子。

对于贾南风来说,虽然她很想杀死太子,但杀死太子是一件有巨大风险的事情。太子没死,太子党还不至于失控,由于投鼠忌器,他们现在不敢轻举妄动。太子已经被废,留着他还有用,立刻赶尽杀绝,她还没有下定决心。

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武器就是人心,猜疑、嫉妒的能量超过一切,孙秀这样的小人最清楚这个道理,所以他给太子送上了最后的催命符。

很快,贾南风就听到了一个消息——有人要救出太子,废了贾南风。贾南风震惊了,如果东宫军队已经有了这个打算,那么自己肯定已经处于莫大的危机之中,就算司马伦能控制京城局势,恐怕也会是个两败俱伤的局面,其他诸王岂会安份?

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流言,彻底毁灭了太子最后的希望。

贾南风得知消息之后立刻开始布置。虽然太子已经成了庶人,但金墉城的人不是轻易就能动的,所以贾南风打算毒死司马遹。然而,这个打算却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因为司马遹实在是太小心了。

自从被贬到金墉城之后,司马遹的人生改变了,他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恐怖转变。贾南风诬告他谋反,在所谓的证据面前他连辩驳的余地都没有,这么低级的陷害,这么明目张胆的诬陷,这么愚昧的父皇,这么懦弱的群臣……现在,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贾南风在把他抓到金墉城的同时,杀死了他的三个儿子,同时赐死了他的母亲,而他的妻子,一直和他相依为命的太子妃王慧风也被其父亲王衍勒令与他离婚,现在,司马遹已经一无所有。

《晋书》:“秀因使反间,言殿中人欲废贾后,迎太子。贾后闻之忧怖,乃使太医令程据合巴豆杏子丸。三月,矫诏使黄门孙虑斋至许昌以害太子。”

虽然已经被贬到了金墉城,但是司马遹知道贾南风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她一定会斩草除根,自己恐怕是朝不保夕。司马遹惶恐,他害怕,所以他在金墉城谨言慎行,为了防止被毒杀,他吃饭都是自己做。

《晋书》记载:“初,太子恐见鸩,恒自煮食于前。”一看司马遹如此小心,负责刺杀行动的孙虑找到了一个人——刘振。他是持书御史,负责司马遹的看守工作。于是,刘振就把司马遹从金墉城的宫墙大院里面弄了出来,弄到了小坊之中,并且不给他吃的。但金墉城宫中还是有很多同情他的人,他们偷偷地从宫里拿吃的给他。孙虑一看此计不成,只能亲自动手。他逼迫司马遹服药,司马遹不肯,匆忙地逃向厕所,于是,孙虑用药杆打死了他。曾经的太子就这样成了金墉城的祭品,而他只有二十三岁。

司马遹死了,贾南风上书请求皇帝以王礼下葬司马遹。其实,贾南风之所以会这么做,也就是安抚群臣、表明立场,做些面子功夫。

司马遹一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冤案,司马遹在这场政治博弈之中遭遇了天大的诬陷,被人用最卑劣、最低级的手法诬告。但是,这是政治斗争,本来就没什么道理可讲,只不过有的人被人用高明的手段诬陷,有的人被人用卑劣的手段诬陷罢了,归根结底,都是一样的。

司马遹死了,死得窝囊,死得憋屈,但作为一个太子,这是他必然面对的结局之一。

贾南风赢了,但也输了,因为她做了最错误的一件事,她害死了司马遹,给了所有人一个杀她的理由。她杀死杨骏可以说是维护晋朝天下,杀死楚王、汝南王可以说是守护王室,维护晋朝天下,可是这一次她完全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杀死了司马遹,而且手法是如此低劣。

太子的死使这出悲剧进入最高潮,悲痛的歌姬将发出这个时代最刺耳的悲鸣,盛世的红莲即将凋谢,取而代之的将是尸山血海、白骨成堆。

太子死后,群情激愤,司马家族已经忍无可忍,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司马遹的心腹司马雅放弃了,他和常从督许超开始称病不出。于是司马伦联络了右卫佽飞督闾和,再加上之前已经联络的通事史令张林以及省事张衡、殿中侍御史殷浑、右卫司马督路始等人,预谋废掉贾南风。对于司马伦来说,大义名分、群众基础、禁军士兵全都齐备,于是又一个新的时期——八王之乱时期,来临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100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