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坐龙椅——问鼎天下舍我其谁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6-26 10:32:19 0

1616年是丙辰年(龙年),也是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从这一年开始,在随后十年的时间路径中,明帝国和后金两国的国运展开了激烈的博弈。一个庞大帝国的张皇落寞、顾此失彼展露无遗;一个新生小国的勃勃生机、无知无畏令人印象深刻。在这样的时间路径上,努尔哈赤的身影毫无疑问地屏蔽了万历与天启两个男人,从历史的舞台后侧打马扬鞭走到前台,从配角不知不觉地成为主角,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

这一年,努尔哈赤即大汗位。日子很吉利,正月初一,地点是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老城)。努尔哈赤在此间宣布:建元天命元年,国号大金。这一年他58岁。从24岁开始奋斗算起,努尔哈赤建立“他的国”用了34年时间。34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男人离经叛道,足以让其发出有威慑力的声音,努尔哈赤即位后就开始发声了。他致书朝鲜国王,称“今后若再援助明朝,必以兵戎相加”。一副和明帝国对着干的架势。

1616年的明帝国却无力应战,这一年明帝国的关键词是“忧患”。礼科给事中亓诗教在这一年忧心忡忡地上奏说:河北、山东等处,生灵涂炭,盗贼四起,水旱蝗灾频繁,此则颇类于宋末。皇上至今不理朝政,不讲圣学,不祭天地祖宗,皇太子长期不出阁讲学;部院大臣久缺不补,诸臣无心用事,天人交变。如此下去,天下很有可能要大乱啊……但神宗的反应却是置之不理,我行我素,继续待在后宫闭门不出。总之,1616年的明帝国是一团乱象,谁都顾不上努尔哈赤。

由此,努尔哈赤徐徐展开了他的努力之旅。努力有所作为,努力扩张版图,努力为其欲望的生发打造空间。两年后,他发兵进攻明军,临行前,书“七大恨”告天。这一次进攻成果是丰硕的。抚顺东册、玛根、丹三城以及台、堡、寨共五百余座全都收入努尔哈赤囊中,明军将士死亡达万余人,努尔哈赤的锋利真可谓寒光一现。同年,后金的军队攻陷清河堡,明帝国在辽东的屏障就此失去。

发生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的萨尔浒之战毫无疑问是拐点之战。此战历时仅五天时间,明军就三路丧师,文武将吏死亡三百余人、士兵九万人(一说四万五千多人)、马四万匹,军械不计其数。当然对后金来说,萨尔浒之战重要的不在于消灭了多少明军,而是此役之后辽东局势为之一变——明朝与后金之间攻防易手,后金从防御转入进攻,为其后的入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或许可以这么说,萨尔浒之战不仅是后金的拐点之战,更是努尔哈赤生命中的拐点之战。他一生的起承转合由此进入转折期或者说跌宕状态,人生风景在跌宕中变得奇丽、富有层次,令人目眩神迷。

天启元年,努尔哈赤的人生风景继续向好。他的军队先后攻克沈阳和辽阳。在沈阳战役中,明总兵贺世贤、陈策,参将夏国卿、张纲,知州段展、同知陈辅光死了。在辽阳战役中,重量级的人物明经略袁应泰死了。努尔哈赤的锋利在继续,于生死互换间,在城池易手处,他成了犀利哥。至此,努尔哈赤“打”的不是“战”,而是传说了。

明帝国当然也起承转合,但是流年不利,所有的挣扎或者说努力都不在状态上。1616年的明帝国是一团乱象,是惊慌失措,这一年明帝国的关键词是“地震”。山西、河北等四十余个府、州、县发生地震,天象实在是太过诡异。

1616年,最大的地震发生在神宗心里。在震声连连中,这位沉默的皇帝终于结束其宅男生涯,站出来收拾残局。闰四月初五日,神宗令兵部严厉督责辽东地方官,不得贻误军机,否则国法难容,决不轻贷。九月二十三日,神宗命令户部发银20万两,慰劳辽东前线吏卒。总之一切尽人事,知天命,神宗也似乎将自己变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皇帝”。

只是为时已晚,不久后他就死了。那是万历四十八年的八月,结束宅男生涯仅两年的神宗皇帝带着无限的惆怅离开了人间。两个月后,努尔哈赤迁都界藩城,一步步逼近明帝国的中枢神经。而貌似庞大的明帝国,却随着神宗皇帝的去世陷入手忙脚乱中。神宗长子朱常洛即位,一个月后突然死了,随后,他的长子朱由校即位。明帝国由此进入天启时代。

天启时代没有比万历时代更好;相反,帝国的形势每况愈下。天启元年(1621年)一开年就“火”了。三月初五,杭州城燃起熊熊大火,大火烧了一昼夜,据事后统计,有6100余家着火,死亡35人。更要命的是过了五个月,杭州城又燃起熊熊大火,这一次有超过一万户房屋着火,多人在火灾中死亡。九月,谜底出来,明帝国这一年的关键词其实是“水深火热”。因为秋九月,黄河在灵壁、黄铺一带决口,一时间水患四溢。

其实对明帝国来说,可怕的不是火患、水患,而是人患。萨尔浒之战历时仅五天,明军就三路丧师,败局注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明军不是被打死的,而是吓死的;不是被打跑的,而是自己慌不择路地跑路。兵败如山倒。

1620年的夏天,巡按直隶御史易应昌也不禁担忧时事。他最担忧的三件事:天下之兵未可恃;天下之食未足恃;天下民心不可恃。与易应昌的担忧相对应的是,吏科给事中周朝瑞也在这个夏天上疏条陈三要:皇上即位后千万要做到信任、行仁和远斥奸佞。但很显然,他们的担忧无济于事,因为在后神宗时代,帝国的人心继续涣散,而一些仪式性的东西却在大行其道。这一年,帝国不顾辽东局危饷乏,拿出库银二百万两修建皇极殿,以为江山代代永固之盼。

后金向上,明帝国向下,努尔哈赤也开始以一个传奇者的形象站在了这个时代的前沿。只是世事的起承转合总是出人意料。就是在这样的时局背景下,谁也没想到,明帝国会在几年后走向一个悬念,走向努尔哈赤的人生败局。

那是明熹宗天启六年,含义丰富的1626年,堂堂的后金国汗努尔哈赤被打败了,被一个叫袁崇焕的人打败,地点在宁远。宁远守城者是袁崇焕,42岁,进士出身,之前没有指挥作战经验。这一年努尔哈赤68岁,身经百战,战场经验丰富,无往而不胜。1万对13万,42岁对68岁,进士对壮士,努尔哈赤似乎稳操胜券。但在发动进攻三天之后,努尔哈赤黯然宣布:进攻失败。

13万人败给了1万人,68岁败给了42岁,壮士败给了进士,老谋深算者败给了初出茅庐者。最主要的,经验败给了信仰。

这是天启六年正月的宁远。一座城墙将努尔哈赤的欲望边界牢牢地挡在了山海关外,甚至将他的人生或者说性命也挡在了宁远城外,挡在了天启六年这个年头。如果表达得更精确一些,直至1644年崇祯皇帝败亡,宁远的城墙将大金骑兵挡在山海关外达21年之久!而最后的城破其实也不是破在城墙不够坚固上,而是破在人心不够坚固上。

或许,这样的时刻,努尔哈赤可以做一个人生总结了:不是袁崇焕打败了他,是他自己打败了自己。他太过轻敌,也太过经验主义。努尔哈赤只看到明朝经略易人的表象,却没有看到袁崇焕的与众不同之处,没有看到红衣大炮的致命威力。

总之,努尔哈赤败于自己的轻视,这是他在天启六年的一个深刻教训。天启六年的努尔哈赤很显然没有完成他的欲望边界图——大明帝国依然在他的边界图外,要完全拿下来真的是任重而道远,应该不可能了。

从28岁的青年到68岁的老人,努尔哈赤用40年的时间打造了属于他的帝国,但这个名为金的帝国在他手上永远吞不下大明了,他老了,并且已受重伤。虽然努尔哈赤事后和袁崇焕约期再战,最终还是没有战成。所以若干年后,后金一个叫刘学成的人在分析宁远之败的原因时感慨万千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因汗轻视宁远,故天使汗劳苦。”

真是一针见血。

不过“劳苦”对努尔哈赤来说不足为虑,要命的是机会不再来。宁远战败后,努尔哈赤“大怀忿恨而回”,此后一直郁郁寡欢。八月十一日,在沈阳东40里的叆福陵隆恩门鸡堡(今沈阳市于洪区翟家乡大挨金堡村),努尔哈赤忧愤而死。他的身后,是打了一半的江山和未尽的事业,或者说欲望。

努尔哈赤生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金汗身行正道,上天眷爱,况南京、北京、汴京,本非一人所居之地,乃女真、汉人轮流居住之地。”这话很有问鼎天下、舍我其谁的意思。但40年的时间终究败给了对敌手一次小小的轻视。这应该是努尔哈赤用自己唯一一次失败换来的人生哲理,最沉重的人生哲理。

唉,历史总是令人惆怅。诚哉斯言。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1360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