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慈禧太后选帝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2 15:52:33 0

>>时间:1874

治帝死后无嗣,慈禧太后选定4岁的载湉同(即光绪帝)继承皇位,开始了第二次垂帘听政。之所以选择载湉,慈禧太后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独掌大权。

第一次垂帘

咸丰十一年(1861),咸丰帝在承德的热河行宫去世,临死前立只有6岁的载淳为皇太子,这就是同治帝。同治帝即位的第二天,就封原皇后为“母后皇太后”,加“慈安”的徽号,生母懿贵妃为“圣母皇太后”,加“慈禧”徽号。随后,慈禧与慈安太后与恭亲王奕䜣发动政变,除掉八个赞襄政务大臣(即顾命大臣),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辛酉政变”。“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和慈安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这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开始。

同治十二年(1873),同治帝正式亲理朝政,但仍事事必先奏与慈禧太后,一切遵守圣母的懿旨,实际上还是慈禧太后在掌握着大权。谁知同治帝命短,亲政第二年便患病去世,年仅19岁。

慈禧太后选帝

皇后宝座·清

选择光绪

同治帝身后无子,皇位应该由谁来继承?按当时的候选人来看,应该是道光帝的曾长孙、载治的儿子溥伦。但慈禧太后并没有同意这个候选人,理由是溥伦的宗支太远。其实,慈禧很清楚,溥伦小自己两辈,并且当时已经17岁,到了可以亲自主政的年龄。如果让溥伦继承皇位,她就不能垂帘听政了。这对于掌握清朝大权的慈禧太后来说当然是不行的,她不会让自己把握的权力落入他人之手。据说,同治帝去世前,曾口授给李鸿藻一封遗诏,传位给孚郡王(道光帝的第九个儿子)的过房子。同治帝死后,李鸿藻将遗嘱给慈禧太后看,慈禧太后二话没说,将同治帝的遗嘱撕得粉碎。其实慈禧太后自己心中早已经有了人选,她想要继续垂帘听政,皇帝的人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应为同治的平辈,即比她只小一辈;二是必须是小孩,不能是成人。当然,还有一个条件最好也具备,就是这个人在血缘上和她不要太疏远,否则不好管理。这个合适的人选就是醇亲王奕䜣的次子载湉。醇亲王奕䜣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夫,载是慈禧的亲侄子,与同治帝平辈,当年只有4岁。于是,慈禧太后下懿旨,到醇亲王家迎载进宫入继大统,这就是后来的光绪帝。

大权独握

光绪二年(1876)四月二十一日,光绪帝开始在毓庆宫读书。光绪帝读书很用功,慈禧太后曾夸赞他:“实在好学,坐、立、卧皆诵书及诗。”光绪帝还写了一首《围炉》诗:“西北明积雪,万户凛寒飞;惟有深宫里,金炉兽炭红。”从诗中可以看出,少年皇帝载心中牵念边塞、挂念庶民的心态。

但光绪帝越是聪明好学,慈禧太后越对他严加控制和防范。她曾派太监寇连材前去监视光绪帝。不料寇连材为光绪帝的言行所感动,有一天竟然冒死进谏,极言皇上英明仁孝,请求慈禧太后宽容相待。慈禧太后震怒,将寇连材杖刑后斩首。寇连材生前记有笔记,其中一段话表明了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相处的情景:“西后待皇上无不疾声厉色,少年时每日呵斥之声不绝,稍不如意,常加鞭挞,或罚令长跪。故积威日久,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胆为之破。”由此可见慈禧太后是如何处心积虑地控制操纵光绪帝的。

光绪十三年(1887)正月十五日,光绪帝开始亲政,53岁的慈禧太后表面退居颐和园颐养天年,实际仍把持着国家政务。慈禧太后规定,每隔一日,光绪帝必须亲自向她奏报政务,听候训示;遇有重大事情,更得随时请旨。光绪帝名为皇帝,实则傀儡。慈禧太后一方面处处限制光绪帝的权力,国家大事都要秉承她的懿旨去办理;另一方面又通过自己的侄女隆裕皇后及亲信太监李莲英等人,暗中监视光绪帝的行踪。光绪帝在位34年,实际上做了慈禧太后34年的傀儡。

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捕杀维新党人,将谭嗣同等6人斩于北京菜市口。慈禧太后重新出面训政,多方凌辱折磨光绪帝,并欲废掉光绪帝。而光绪帝也深知慈禧太后的险恶用心,日夜提心吊胆,对天长叹道:“我连汉献帝都不如啊!”光绪帝被囚,慈禧太后重新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选帝

慈禧太后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4027.html

上一篇:镇南关大捷
下一篇:天津教案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