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生活在宋朝——闻香识美人,上流奢华风|香道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22:06:59 0


一、香料基本都是进口货

您一定听过这样一种说法,精致有品味的生活,往往就是做很多“没用”的事情。比如不为考试升职而读一本闲书,偷得浮生半日闲品一杯好茶,不为应酬自己弄点可口小菜自斟自饮等等。您在宋朝也做了不少“没用”的事情,在东京城无所事事闲逛品尝美食,慢条斯理地和人斗茶,在丰乐楼上一边看着街景人流一边独酌,都算是您在宋朝的精致有品味的生活。自然,这都是一种生活享受。

现在轮到您的鼻子,准确一点说还得加上肺腑去享受了,这就是宋朝极具艺术品位的香道。

凡是能被称为“道”的,就已经从“术”上升到“艺”了,比如茶道、棋道、剑道、柔道、跆拳道等,宋朝的香道绝不亚于这些道的艺术。

在宋朝的皇室贵族、文人雅士中,焚香、熏香(以香熏衣)就跟每日衣食一样不可或缺。进入他们的居所,或浓或淡的香味沁人心脾。哪怕您在街上遇见他们,他们的衣服上也会有幽幽香气散发。有位被宋真宗视为奇才的名唤梅询的官员,夸张到只要一抖官服的袖子,香气就在满屋子里弥漫,这已经不是一般的香道粉丝,而是升级成“香痴”了。

您可以再次为宋朝骄傲,宋朝有史料记载的香料就多达一百多种,其中最常见的香料有乳香、龙涎香、龙脑香、沉香、檀香、丁香、苏合香、麝香、茴香、藿香等。

这一百多种香料,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进口货。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船队,把宋朝特产卖到国外,回来的时候绝不空返,运回的进口货物中香料是很重要的物资。船队归航,泊进沿海港口,等待的商人便把这些香料源源不断运往内地。

龙涎香的名字来自于古老的传说。传说中天上的巨龙枕着海里的礁石睡着了,流出的口水便凝结成龙涎香。现代科学研究揭开了谜底,龙涎香并没有那么多故事性,其实就是抹香鲸肠胃里吐出来的分泌物。

龙涎香的颜色是区分它质量等级的重要指标。抹香鲸刚吐出它的时候是浅黑色或灰色,在海水里浸泡的时间越久颜色越浅淡。白色的龙涎香价值千金。史料记载上等的龙涎香“每两不下百千”。

这么贵的龙涎香一定很香吧?您可能这么认为。其实龙涎香并不非常香,它的主要功能是聚合香味,加入其他香料中,能使香味经久不散。如果贮存得当,甚至在几十年后香味仍在。

说到龙脑香,自然也不是龙的脑子,而是天然冰片。它还被称为瑞龙脑、梅片、梅冰或者羯布罗香。龙脑香异常珍贵,但宋朝人似乎并不太珍惜,反而用于熏衣,制作香篆(聚合香料、形成各种形状),还有的做成佛像雕塑,摆设在家中。

沉香是沉香树的分泌物,多从东南亚进口。沉香树可高达30米以上。当沉香树的表面或内部形成伤口时,为了保护受伤的部位,树脂会聚集于伤口周围。当累积的树脂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将此部分取下,就是昂贵的沉香。此外,沉香树脂也会自然形成于树的内部和腐朽的部位上。因为来之不易,沉香的形成过程很长,所以上等的沉香,价格可以是黄金的几倍。

您了解了香料,但是会不会香道则是另外一回事。您如果把香料点燃,放置一边随它自由燃烧,那还是没入香道的门槛。既然是“道”,自有其讲究的方法和程序,您得跟着学习一下。

在宋朝,品质最佳的香料都是切成骰子大小的丸粒,每次只要焚上这样小小一丸,就能达到满室皆香的效果。在焚香的过程中,必须要把香丸的四面依次加以翻转,让每一面都能接受到炭火的熏烤,以便其中的香料成分在热力催动下最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直到香丸燃尽,都不会产生烟焦味。

“玉鼎翻香”就是宋朝人士焚香之道的高度概括。宋朝人习惯从头上拔下一枚簪子或钗子,用其尖去翻动隔火片上的香丸。宋朝词人范智闻就这样描述香道的细节:“烟缕不愁凄断,宝钗还与商量。佳人特特为翻香。图得氤氲重上。”

但是另一位词人高观国却有相反意思的词:“霜天晓角,炉烟浥浥。花露蒸沉液。不用宝钗翻炷,闲窗下,袅轻碧。”

为什么“不用宝钗翻炷”了?原来宋朝有香水了。

二、香水挥洒出的文雅更氤氲

在咱们的历史上,香道的“革命”——制作香水,就发生在宋朝。

“花露蒸沉液”道出了香水的基本制作方法。

宋朝时就有极少的从阿拉伯进口的香水——蔷薇水。热爱香道的宋朝人自然要去研究一番,根据道家的“升炼”传统,对获得的“采花浸水,蒸取其液”的模糊信息加以破译,进行了自己的探索和仿制。

蔷薇,就是玫瑰,那个时候还没有被引进到中国。于是宋朝人以从印度等地移植到岭南的素馨、茉莉,乃至本土原有的柚花、柑橘花为原料来制取自己的香水——花露。

南宋的张世南记述了香料蒸馏的流程和方法:“永嘉之柑为天下之冠,有一种名‘朱栾’,花比柑橘,其香决胜。以栈香或降香作片,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窍甑之傍,以泄汗液,以器贮之。毕,则撒甑去花,以液渍香。明日再蒸,凡三四易花。暴干,置磁器中封密,其香最佳。”

从文字记述中,咱们知道用锡做成的甑,就是当时的蒸馏器。把香料与香花一起密封其中,层层铺满。然后把锡甑放在热水锅上加热,水蒸气从甑底的孔眼进入甑内,释放出香料和香花中的香精。所得到的混合香水——花的“汗液”,一部分当即浸润了栈香、降香的薄片,一部分则通过甑旁的小孔流出甑外,落到承接的容器中。接下来一步,是把蒸过的香料薄片放在那从甑中流出的花液也就是香水当中浸泡,让花香更充分地浸入香料之中。这两个步骤要重复三四次,最后把香料薄片晒干,再封密收藏,就是最佳的焚香之品。

随着研究探索的深入,宋朝人知道了珍贵香料一定要经过“蒸”的加工程序才能更好发挥它们的优点。比如将沉香、檀香硬质香料,或浸在苏合油中,或与香花封密在一起,置于汤锅之内经以熏蒸,由此让香料获得复合性的香味,才算得到了可以入炉的成品。在“蒸香”的加工过程中,一次次蒸出的芳香花液在浸过香料之后,同时还形成了另一项产品,即高观国词中所说的“花露蒸沉液”。实际上,这也就是宋朝人制作的“花露”,当时的人们也叫它“蔷薇水”。当然,宋朝的香水制作工艺水平,还不能和阿拉伯相比,所以这种“蔷薇水”,算是仿制品。

终于,宋朝人有了自己制作的液态香料。于是在香炉中熏“花露”,成为宋朝人生活中颇为时髦的生活趣味,所以自然就“不用宝钗翻炷”了。

液态的“香料”,置于香炉中低燃的炭火上,所升起的细烟自然也在弥漫的香气中带着湿润的意味,一丝一缕地沁入肺腑。本来就是香道粉丝的宋朝人,怎么会不爱这种新生事物呢?

宋朝人很快也明白,花露和香丸一样,也可以用来熏衣,而且简便得多,直接洒在衣袂上就可以了。当时的史料记载:“洒著人衣袂,经十数日不歇也。”更有人夸张地写诗形容:“旧恩恰似蔷薇水,滴在罗衣到死香。”

时人爱什么,什么就会发展。宋朝制香工艺的进步,使得原本只能存在于上层社会的奢靡之风,也影响到中下层的人们,尽管在品质上还是有等级的区别,但普通家庭也可以享受自己的香道了。

像吃饭时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一样,人们偏爱的某种香味也有所不同。在爱香迷香的大宋朝,您“凭香识美人”可能真地会发生,只要您的鼻子够灵。所以千万不要得过敏性鼻炎,那在大宋朝,可真亏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50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