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礼仪制度——起源与意义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15:51:10 0

古礼总说

中国称为“礼仪之邦”,这是说中国是一个礼典完备、仪节详密、制度谨严的国家,“礼仪”在国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古代所谓“礼仪”,与今天的概念有些不同。今天所说的“礼仪”,指的是礼节和仪式。国家有国家的礼仪,如法定的庆典,外交活动,贵宾来访等,皆有一定的礼规。百姓也自有礼仪,如男婚女嫁,有婚礼;寿终辞世有丧礼;年节吉日有庆贺之礼;接待来宾有待客之礼。一般人的印象中“礼仪”大抵也就是这些内容。而在古代,“礼仪”的范畴要比今天大得多,它包括的范畴非常广泛,诸如政治体制,朝章法典,天地鬼神祖宗祭祀,水旱灾害祈禳,盟会锡命,学校选举,军队征伐,行政区域划分,宫殿房舍陵墓建造,以及衣食住行,冠笄婚嫁,殡葬丧服,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相关,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规范和准则的庞大的概念。后代的礼学家将这样一个复杂而又宏大的系统按照《周礼》的说法,分为五类,即“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这种分类虽然不是很精确,历史上对于某些礼仪究竟应当归为哪一类,学者中也常有分歧意见。但是它到底“一揽子”涵盖了古代礼仪的全部内容,反映了各种礼仪的基本性质,简单明了,因此仍是无可替代的。本书所述礼制,仍然沿用传统的分类法,大体依照清朝学者秦蕙田编纂《五礼通考》所用的“吉、嘉、宾、军、凶”的次序排定。

由于古今对“礼仪”这一概念理解的变化,一些古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今天已作为“中国通史”或“政治制度史”、“经济发展史”的内容来讲授,多已广为人知,在此没有必要再重复。还有一些礼制,在我们这套“文化史”中已单独成篇,详加讨论,例如“古代的姓氏和家族制度”、“古代的官制与科举”等,本章也不再赘述。因此,本章虽以传统概念与分类讲述古代礼仪,又不能不作适当的调整、删节和压缩。

一、礼仪起源

礼仪是伴随着人类最初的社会活动,伴随着原始宗教而产生的,可以说,当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也就同时产生了原始的礼仪。

今天,当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寻访远古的踪迹时,已发现了先民们从事礼仪活动的大量的遗物和遗址。在距今两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用兽牙、鸟类肢骨、贝壳和小砾石等原料制作的装饰品,表明当时的人类已有了审美观念。居住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的山顶洞人将死者埋葬在下室,并在尸体上及周围撒上红色的赤铁矿粉,说明他们已经有原始的宗教信仰,他们可能认为,死者将在另一个世界中复活。大约从公元前6000年开始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由全盛至衰落的历史阶段。在仰韶文化彩陶上,出现了人面虫身的纹饰,可能与神或巫觋有关;墓葬则盛行死后停尸等肉体腐烂后再正式埋葬骸骨的“二次葬”,一般头向朝西,已经有了随葬品;小孩则多用瓮棺葬,这都与葬仪有关。在马家窑文化彩陶中,一个盆上画着五人一组手拉手集体舞蹈的图案,一个壶上塑着赤身裸体显露着生殖器的人形,显然都与礼仪与崇拜有关。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型的祭坛、神庙、积石冢等,是举行大规模祭祀活动的场所,(图4—1)还有裸体有孕的妇女塑像,可能是受先民膜拜的生育女神。在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如璜、玦、琮、璧等,这些玉器制作精美,规格定型,纹饰繁缛,可能是用于祭祀的礼器,我们知道,在甲骨文中“礼”字写作“古代礼仪制度——起源与意义”,为象形字,上面象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古代盛器的“豆”。《说文解字》说它的本义是“行礼之器也”。古文字学家认为,豆是古代的容器(一种高脚盘),用豆盛放着玉、珏奉献给神人称之为“豊”与“豐”,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是相通的,后来才分为二字。把豆装得很丰满,就是为了要行礼(从容庚说)。《尚书·金縢篇》讲武王生了重病,周公向祖宗和天神祈祷时“植璧秉珪”,摆着玉璧,捧着玉珪,正是用玉器事神治病。

古代礼仪制度——起源与意义

图4-1 红山文化遗址泥塑女神头像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远古之时有有巢氏、燧人氏,其后便是伏羲氏。《世本》说:“伏羲制俪皮嫁娶之礼。”认为伏羲氏制定了用两张鹿皮为聘礼的男女婚娶礼仪。《拾遗记》则说,“礼义(通‘仪’)文物,于兹始作”,各种礼仪文物都是从伏羲时开始制定的。伏羲领导人民离开了巢穴之居,改变了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制作了琴瑟,陶埙为乐器,“立礼教以导文,道干戈以饰武”,“使鬼神以致群祀”,“始嫁娶以修人道”,“以牺牲登荐于百神”,“礼乐于是乎兴矣”。《通典》说:“自伏牺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礼一》)伏羲是传说中“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之首,古老的传说把礼仪的起始与氏族部落领袖联系在一起,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有各种礼仪制度呢?礼仪制度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1.从礼神到礼人

东汉的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礼”云:“所以事神致福也。”认为礼是人们事奉神灵,以求得福佑。郭沫若指出:“大概礼之起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吉、凶、军、宾、嘉的各种仪制。”在原始人类的心目中,神是伟大的自然力的化身,是决定人类生死存亡的主宰。为了表示对神的尊崇、景仰,为了向神祈求、祝祷,首先便产生了祭祀神灵的礼仪。其后,人类集体的活动和联合的力量逐渐认识了与自己具有同一血缘关系形成的群体,从而产生了祭祀祖先的礼仪;通过共同的生产劳动和相互协作逐渐认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了调节与制约这种关系的礼仪。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礼仪所需要处理的“三大关系”——人与神的关系,人与鬼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传统的儒家思想认为,天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祖先是氏族繁衍的根本,君王师长是社会安定的根本;没有天地就没有生命,没有先祖就没有后人,没有君王师长就没有社会的秩序和安宁,所以,礼仪就要“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这就是“礼之三本”,把处理人神关系,归结为敬事天地;把处理人鬼关系,归结为尊崇先祖;把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归结为服从君师。

《荀子·礼论》在解释“礼起于何也”的问题时说道,人生而即有欲望,有了欲望却得不到,便要设法求取,求取如果没有分寸规矩,就会引起纷争,纷争就会引起动乱,动乱使得社会难以发展。因而就需要制定礼仪,“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得人们的欲望不至于超过物质生产发展的水平,物质的生产不至于无法满足人们的欲望,使二者能够保持平衡,社会久安长治,“是礼之所由起也”。《礼记》也说,一间房屋总是有前堂有角落,一张坐席总是有上有下,一辆车子总是有左有右,走路总得有前后,站立总得有位次,如果房屋不分前堂与角落,坐席不分上下,乘车不分左右,走路不分前后,站立不讲位次,那就会出现混乱,使人无所适从。因此,就要凭借礼仪来维持秩序,调整关系。《史记·礼书》用一句很带人情味的话概括道:“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在远古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发展还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强调用礼仪节制人们的主观欲望,使之与客观的物质生产相适应,以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之间既统一又矛盾的关系,维护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这是十分必要的。民族学的材料告诉我们,在一些原始民族中,的确存在着许多处理人际关系,例如保护老人、妇女和儿童的礼规和仪俗。这些礼仪一般都与他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分化形成,礼仪制度便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明显的阶级烙印。荀子特别强调礼仪对人的欲求的限制,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管子·五辅》也说:“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在阶级社会中,礼仪在处理各种关系时,首先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它要贯彻统治阶级的意识,成为确保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

2.礼仪的功能

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都很看重礼仪的作用,认为礼仪对于国家和个人都至关紧要。有的统治者最初忽视礼仪的作用,但很快就从“贵贵尊尊”的礼制中尝到了甜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统一中国后,局面十分混乱,由于连年战争,上上下下关系都很随便,群臣无所顾忌,整日在宫中饮酒争功,喝醉了就狂呼乱叫,刘邦看着闹哄哄一团糟,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原秦朝博士叔孙通对高祖说,他愿采择古代礼仪,参照秦朝制度,制定汉朝的礼仪制度。不久,高祖为长乐宫落成举行盛大庆典,一切按照礼制布置,殿下侍卫夹陛,廷中旗帜仪仗陈列,文武百官以尊卑为序依次献酒,诸侯将相无不惶恐肃敬,终朝置酒,没有一人敢喧哗失礼。于是,高祖感慨万分地说:“我今天方知道,当皇帝是这样尊贵、风光啊!”这就是著名的叔孙通定朝仪的故事。在春秋战国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之后,礼学又在汉代,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得到很大的发展,显然与礼仪给封建统治者带来的“实惠”有关。

那么,礼仪究竟有怎样的功能呢?

(1)礼是“国之干”、“政之舆”,是维持统治的纲纪,推行教化的工具。礼仪是国家的躯体,即国家依靠礼仪而确立形象,得以支撑。礼仪又是政治的载体,即政治要依靠礼仪而施行。如果怠慢或荒废了礼仪,就会使政治无法实施,国家无法履行职能,引起动乱。孔子则明确地说,“为国以礼”,治理国家要靠礼。儒家学者进一步发展这一观点,又提出“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者所以御民也”等,认为治理国家不依靠礼仪,犹如耕种土地没有农具,礼仪就是用以“治人”、“御民”的,即统治人民、管束人民的。

对于违反礼仪的行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家深恶痛绝。当他们处在不当权的情况下,只能予以指斥痛责。像处在春秋晚期社会大变革之时的孔子,看到季氏竟采用天子的礼仪:“八佾舞于庭”(用八个舞队在庙庭中舞蹈),便惊呼“是可忍,孰不可忍”。而当他们处于当权的情况下,就用法律严惩违礼者。在汉代,诸侯王因违反礼仪,或仪节失敬,或僭用天子之礼器与仪式,被削爵除国乃至处死者,不可胜计。根据现存的法律文献资料可以知道,汉以后的各个朝代,对于违反礼仪的行为都制定有严厉的刑法,予以惩治。法律所以要维护礼仪制度,其实质就是在维护国家的上尊下卑的等级制度,维护上令下从的政治秩序,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2)礼是个人修行正身的准则。礼对个人来说也同样重要,《左传》也说礼是“人之干”(昭公七年)、“身之干”(成公十三年),礼是做人的支柱和根本,“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诗·相鼠》),做人不讲礼仪,干脆快快死了算了。孔子教育学生要“克己复礼”,这是个人行为修养的最高准则,能够“克己复礼”,就是“仁”。具体而言,就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个人的行为如果失去了礼仪的规范,好的品行也会出现偏差,“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说到底是“不知礼,无以立”。有关的论述,还有很多。在儒家经典中,在参加典礼时,每个人都应表现出与身份相应的礼仪容貌举止,其神情言谈都要符合礼仪规定。这些仪容与礼节体现了地位和身份,也体现了文化和教养,因此也受到历朝统治者的重视。

二、礼经简介

殷商和西周时代的礼仪制度,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可以看到许多局部的礼制数据,但没有记载当时礼制的经典流传下来。由后代儒家学者整理成的礼学专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在汉以后两千多年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依据,因此被称为“礼经”。今天,要研究探讨古代主要适用于贵族的礼制,“三礼”仍然是最重要的书。

关于上古礼仪的制定,最为盛行的说法是“周公制礼作乐”。(图4—2)《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左传·文公十八年》记鲁国季文子的话也说:“先君周公制周礼”,并引述了“制周礼”时的话:“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礼法用以培养人的美德,具有美德用以妥善地处理事务,妥善地处理事务即能成就功业,成就功业就能够治理好人民。)“周公制礼”应该是确有其事的。周公所定礼仪制度,现已没有完整的典籍传世,仅有某些零散的礼制遗文保存在汉人所纂集的礼书中。至于今本《周礼》,可以肯定其决非周公所撰,也不是周公所定礼制,而是后人根据周代礼制重新加以规划制定的一套规模宏大、体系完备的礼制。传说是周公制定的礼书还有《仪礼》。礼学家们认为,《周礼》是纲要,《仪礼》是节目;《周礼》是经世宰物的体系,《仪礼》是敦行实践的事项。其实,《仪礼》也决非周公所撰。《仪礼》所记述的礼节的内容,多与春秋时诸侯各国所实行的礼制吻合。“三礼”还有一部即《礼记》,内容繁杂,一些篇章记述了古代的礼制,有些则是后人关于礼仪的解释和论述。东汉时郑玄先后为《周礼》、《仪礼》和《礼记》作了注,后人将它们奉为礼学基本经典——“礼经”。从汉代到清末,历朝历代礼仪制度都是以“礼经”为根据而议定的。要研究探讨古代礼制,“三礼”仍是最重要的书。虽然对它们的思想倾向评价不同,但它们在文化史上还是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影响的。我们再分别作些介绍。

古代礼仪制度——起源与意义

图4-2 山东曲阜周公庙周公制礼作乐坊

1.《周礼》。原称《周官》,《汉书·艺文志》称《周官经》。《周礼》为春秋战国时人所著建构国家职官礼仪制度之书,西汉初年为河间献王刘德所获。汉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加以整理。王莽时立于博士。东汉时郑玄注《周礼》,遂大行于世。(图4—3)历代有许多学者批评《周礼》,甚至认为它是“六国阴谋之书”(何休语),说它出于刘歆的伪造,但这些意见基本上没有成为“主流派”。

古代礼仪制度——起源与意义

图4-3 宋刊本《周礼》

《周礼》一书主要内容是有关政府组织机构的规划和构拟,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王,而政务由六官处理,按天、地、春、夏、秋、冬排列(“冬官”原卷已佚,刘歆用《考工记》补入)。

2.《仪礼》。存十七篇,本是春秋末至战国时经过孔子及其后学弟子记录整理的主要是关于士礼的著述。鲁人高堂生传授此书。据说,西汉初在鲁国孔子故居墙壁中还发现了用古文(战国文字)记录的“礼经”称为“礼古经”。比高堂生传授的“礼经”多三十九篇,记天子、诸侯、卿、大夫的礼制,但这三十九篇后来又亡佚了,传下来的只有“士礼”十七篇。汉宣帝时,高堂生的弟子后苍,推衍“士礼”制定了天子、诸侯、卿大夫等相应的仪节。后苍的礼学又传给了梁人戴德和其侄戴圣以及沛人庆普,后来成为大戴、小戴、庆氏三家。《仪礼》保存了许多两周古礼,有些甚至可能是殷商古礼。

今本《仪礼》的主要内容,如《士冠礼》,记士人成年时加冠、取字的礼仪。如《士婚礼》,记士人娶妻之礼。如《士相见礼》,记士人相见的礼仪。《乡饮酒礼》,记乡政府官吏三年一次,为表示尊贤敬老而举行宴会的礼仪。如《乡射礼》,记州或乡的政府官吏举行射箭竞赛的礼仪。如《燕礼》,记诸侯与群臣宴饮的礼仪。如《大射礼》,记诸侯为在群臣中选拔参加祭祀人选而举行的射箭竞赛的礼仪。如《聘礼》,记诸侯之间互派使者致以问候的礼仪。如《公食大夫礼》,记国君对别国使节的大夫的宴请款待之礼。如《觐礼》,记诸侯觐见天子之礼。如《丧服》,遭遇丧事时依亲疏不同穿着丧服不同的制度。如《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记士丧父母后,至入殓、出殡、移灵、入葬以及在祖庙设祭安魂之礼。如《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是诸侯国的士祭祀祖考的礼仪。

3.《礼记》。是孔子弟子及后学所记古代礼制与相关的论述、解释。汉初礼学家有许多学习《仪礼》的资料,有各种辑本,经过长期的流传与淘汰,逐渐形成了两种辑本85篇本和49篇本,前者称为《大戴礼记》,后者称为《小戴礼记》。唐以后《小戴礼记》被尊为经书,因此影响更大。(图4—4)

古代礼仪制度——起源与意义

图4-4 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古写本《礼记》

今本《礼记》各篇主要内容,如《曲礼》,是讲解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之事。如《檀弓》,檀弓是鲁国人,善于为礼,本篇第一节写檀弓问礼之事,主要记有关丧礼之事。如《王制》,记构拟的理想中的帝王颁爵授禄、祭祀、养老等制度礼仪。如《月令》,记十二个月中行政及礼仪事务,与《吕氏春秋》十二纪的内容基本相同。如《内则》,记男女居室事奉父母舅姑等礼仪。如《学记》,是关于教育与学习的礼仪。如《乐记》,是关于音乐的道理与仪节。如《丧大记》,记国君以下,自死亡至小殓、大殓、殡葬的礼制。如《祭统》,是祭祀重要意义的论述。如《经解》,通论礼仪与政教的关系。如《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闲居》等,都是孔子与弟子论述有关礼制的问题。如《中庸》,记中庸之道的意义与实践,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所记述。如《丧服小记》、《奔丧》、《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都是与丧事有关的礼仪,记丧服、居丧规范及服丧时间等礼制。《投壶》,“投壶”是一种投箭入壶的礼仪性竞技游戏,记述投壶竞赛规则。如《大学》,是关于博学修身可以为政的论述。如《冠义》、《婚义》、《乡饮酒义》、《射义》、《聘义》,分别论述少年成人行冠礼的意义、婚礼的意义、乡饮酒礼尊贤养老的意义、举行大射、燕(宴)射之礼选拔贤士的意义以及各国之间交换使节互致聘问的意义。《曲礼》、《檀弓》、《杂记》各有上、下两篇,所以共有四十九篇。

长期以来,由于礼学家们各宗不同的学术派别,对古代文献各有不同的理解,加之历代当权派出于各自不同的政治需要,他们制定的礼仪制度常有前后矛盾抵触的情况。本章尽可能避开枯燥的论证和烦琐的考据,尽量少介入各家的争执,而把重点放在礼制的实际沿革演变上。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36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