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趣味简史——王莽发迹史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12 23:47:06 0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是西汉末年掌握帝国政权的王氏家族的一员。王家的发迹始于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也就是王莽的姑姑。她侍奉过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孺子婴六位西汉的皇帝和准皇帝,一直活到王莽代汉和建立新朝。正是在她的提携下,王家一门九侯、五大司马,显赫到了极点。从她的儿子成帝时起,帝国的政权长期掌握在王家手中。

王莽由于父兄早逝,在王家属于没落的一支。但他勤奋学习儒家经典,孝顺老母,照顾寡嫂和侄子,以一个标准的儒生形象赢得了族人和社会的认可。他担任大司马(掌握帝国军政实权)的伯父王凤病重,王莽衣不解带地在病榻前侍奉,搞得自己蓬头垢面、容颜憔悴。临终前,王凤将他托付给太后王政君和成帝,王莽由此步入仕途。

趣味简史——王莽发迹史

王莽

此后,王莽的仕途一帆风顺,三十岁的时候受封为新都侯。虽然地位不断上升,但王莽仍然保持恭敬、简朴的作风,自律很严,工作上恪尽职守,礼贤下士,对待有名的儒士慷慨大方、乐善好施,赢得了更加广泛的赞誉。

公元前8年,王莽的叔父、担任大司马的王根病重。王莽和他的表兄弟淳于长成为接任大司马的热门人选。淳于长当时位列九卿之一的卫尉,权位更胜王莽一筹。所以,王莽要想登上辅政大臣的高位、继任大司马,找到施展自己平生抱负的舞台,就必须扳倒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于是,王莽借侍奉王根的机会,将淳于长私下封官许愿,就等着王根死后接班的事情揭露了出来。王根大为震怒,淳于长先是被免官,后被治罪,死于狱中。说是机智果断也好,幸运也好,或者是他平时给人们留下的严肃正直的形象让他说的话不容置疑,不管怎样,王莽如愿地继任为大司马。

趣味简史——王莽发迹史

汉哀帝

就在王莽踌躇满志地要施展自己理想抱负的时候,公元前7年,汉成帝去世了。由于汉成帝没有子嗣,就由他同父异母兄弟的儿子刘欣继位,是为汉哀帝。很快,哀帝的外戚集团涌入朝廷,王莽明智地让出了权位。但那些想讨好哀帝外戚集团的人并不打算就此放过王莽,最后,王莽被遣返回了自己的封国,落入政治生涯的低谷。

在河南南阳封地的几年时间里,王莽韬光养晦、闭门谢客,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树大招风,引起哀帝外戚集团的猜忌,招来杀身之祸。

哀帝的祖母傅太后和母亲丁太后相继去世,哀帝外戚集团失去了灵魂人物。在舆论的压力下,哀帝被迫将王莽召回了长安。公元前1年,哀帝去世,在太后王政君的支持下,王莽重新登上了大司马的高位,掌握了帝国的大权。

再次掌权的王莽首先以铁腕手段清除了哀帝外戚集团的成员以及哀帝的同性恋伙伴、佞臣董贤的亲友,将他们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就连继位的平帝的外戚都受到严密的监控,平帝的母亲甚至被软禁在封地,母子不能相见。王莽的权势和威望如日中天,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拥戴。

在公卿大臣、儒生、官吏百姓的强烈要求下,王莽先是被授予“安汉公”的称号,因为他安定了汉室,功劳和品德可与周公相比,周公以周朝国号为自己的称号,王莽也应获得这样的荣耀。

人们对王莽的狂热崇拜和神化随着王莽地位的提高继续高涨,在他们看来,只有王莽这样品德高尚的圣人才能拯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开创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而王莽作为一个儒生,也以实现天下大同为己任。

在授予王莽安汉公称号之后,人们又要求给王莽一个前无古人的官职——“宰衡”,这是商朝伊尹的“阿衡”与周朝周公的“太宰”两个官职的合用。现在,王莽的德行和功业已经超越了伊尹和周公,他被耀眼的光环笼罩着,所有的人都感到目眩神迷,连他自己也飘飘然了。

这时,加封王莽的呼声再次高涨起来。人们要求为王莽加九锡——这是九种至高无上的赏赐,后来就成为了皇位禅让的前奏。公元5年,年幼的汉平帝被王莽毒死,继位的孺子婴只有两岁。就在这个时候,天降符命,让王莽做皇帝。在太后王政君的坚决反对下,王莽未能如愿,而是过渡性地当上了“假(代理)皇帝”。

公元8年,一个叫哀章的太学生用一只铜箱子装着神秘的符命,送到了汉高祖刘邦的祭庙里。符命的内容是汉高祖刘邦要把汉室江山传给王莽。对于这份厚礼,王莽当然不会推辞,连忙笑纳了。公元9年,王莽正式登基,取代汉朝,建立新朝。

登上帝位的王莽开始迫不及待地推行他的改革计划,最主要的是王田制——土地国有,平均分配;改奴婢为私属,禁止买卖;实行五均六管——由政府管制重要行业和财源,干预物价;改革币制,更改官名、爵名、地名、人名等。

趣味简史——王莽发迹史

王莽时期的钱币

此时的王莽表现出他书呆子的一面,这些改革措施都是来自书本或者传说中的古制,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虽然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但这种急躁冒进、食古不化的改革非但没有促进社会的安定繁荣,反而导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再加上边患四起、天灾不断,王莽和他的政权逐渐走入了绝境。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358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