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百家争鸣

细说历史——秦的远交近攻

历史大观园 百家争鸣 2020-07-14 00:25:22 0


齐国的衰落,打破了原有的齐、秦两国东西对峙的均衡局面,引发了新一轮列国国力竞争。此后,列国间的斗争趋于激化,相互间的战争空前激烈,秦国一枝独大的局面,也日益明显起来。

从公元前280年开始,秦国用兵的主要力量集中于西南和南方,楚国成为秦的重点进攻对象。当年,秦攻取了楚国的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一带)及汉水北岸等地。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率大军,对楚发动猛烈攻击,先后攻占了楚的鄢(今湖北宜城)、邓(今湖北襄阳)、西陵等地。第二年,秦军乘胜进击,攻占了楚国国都郢(今湖北江陵北),烧掉了楚国先王陵墓所在的夷陵,楚被迫迁都到陈(今河南淮阳)。楚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公元前277年,秦又攻占了楚的黔中郡(今湖南沅陵一带)。在秦国的连续进攻下,楚不仅丢失了大片的国土,连国都也被攻陷,这对楚国而言,自然是很大的打击,楚国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有《哀郢》一诗,叙述的就是这个时期楚国的遭遇。楚国的失败,除了国君的昏聩无能、战略眼光短浅之外,长期以来楚国国政被屈、景、昭三大贵族势力所控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秦攻占楚都后,想联合韩、魏继续攻楚。这时,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恐一举兵而灭楚”,就给秦王写了封长信,离间秦与韩、魏的关系。

细说历史——秦的远交近攻

白起像

此后,秦将战略重点转向了魏国,公元前276年,秦将白起攻取魏国两城。第二年,秦相魏冉再次攻魏,直逼魏都大梁城下,击败援魏韩军,斩首四万,魏被迫献出温地三县求和。秦之所以未攻取大梁,与秦相魏冉的私心作祟有关。当时魏冉封地在陶(今山东定陶),大梁位于陶和齐国之间,魏冉担心大梁攻陷后,自己的私邑可能会受损,所以止步。当然,这也与秦国担心激怒山东六国有关。

公元前273年,秦将白起率军攻魏之华阳(今河南新郑北),魏将芒卯逃走,秦军“得三晋将,斩首十五万”,魏被迫献南阳于秦,秦兵才退。这对三晋来说,是一个极其惨重的损失。

华阳之战后,能够有实力与秦军对抗的,只剩下赵国了。

赵国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国力有所上升。到赵惠文王时,赵国国内网罗了一批重要的人才,如乐毅、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当时策士的话说:“今赵万乘之强国也,前漳、滏,右常山,左河间,带甲百万,尝抑强齐,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由是观之,赵之于天下也不轻。”(《战国策·赵策三》)在齐、楚两国都遭受严重削弱之后,赵国已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够与强秦相抗衡的国家。

秦国在集中精力进攻楚国之际,曾对赵采取又打又拉的策略。公元前281年,秦军进攻赵国,攻取赵之石城(今河北石家庄西南),次年,又伐赵,杀赵军两万人。但到公元前279年,秦昭王邀请赵惠文王相会于渑池,想对赵国实施外交讹诈,但赵惠文王得到蔺相如的帮助,成功挫败了秦的挑衅,秦、赵两国达成和解。秦本来想拉拢赵国,但赵国却趁机将秦以前所攻取的蔺等三城纳入,而拒绝归还秦的领土。

公元前270年,秦昭王派军越过韩之上党,进攻赵国的战略要地阏与(今山西和顺),赵将廉颇等认为“道远险狭,难救”。但赵奢却认为,正因为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于是,赵惠文王派赵奢率军往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用计迷惑秦军,魏令公子咎以锐师居安邑以挟秦,秦军首鼠两端,不敢贸然进攻。赵奢趁机率军急行军到达阏与,迅速抢占有利地形,打败秦军。此后,秦进攻几地(今河北大名县东南),廉颇率军救几,秦军又大败。这两场战役,使秦军的东进锋芒大受挫折。

此役,秦军之所以失利,与权臣魏冉私心自用,派秦军主力远攻齐国也有一定关系。魏冉试图以自己的封地陶邑为据点,而行五霸之事,这就与秦国的总体东进战略发生了冲突。此时,策士范雎入秦,游说秦昭王,严厉批评了魏冉的私心,提出要坚持“远交近攻”之策。范雎对秦昭王说,“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则王之尺也”(《战国策·秦策三》),建议秦昭王采取果断措施,铲除魏冉等权臣。秦昭王听从范雎的建议,废掉魏冉等“四贵”,并以范雎为相,开始实施远交近攻策略,步步蚕食诸侯,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秦昭王以范雎为相后,首先向韩、魏两国发动了猛烈攻势。公元前268年,秦军占领魏的怀(今河南武陟西南),后又拔魏之邢丘(今河南温县东北),然后将进攻方向聚焦于韩国的上党地区。公元前265年,秦国发兵攻取韩国的少曲(今河南济源东北),并攻占韩国的高平(今河南盂县西)。

少曲和高平两地,位于太行山脉的西南,是韩国上党郡到达韩都新郑的中间要道所在。范雎所制定的伐韩战略,就是要“北断太行之道”,腰斩上党郡和韩国本土的联系,从而夺取韩的上党郡。此后,公元前264年,秦将白起率军攻伐韩国的陉城(今山西曲沃东北),连攻五城,斩首五万。公元前263年,白起又率军占领太行山以南地区的南阳之地。公元前262年,再占野王(今河南沁阳),完全阻绝了上党与韩国本土的联系。

此后,秦昭王兵分两路,造成大军压境之势,以达到逼迫韩国割让上党的目的。但韩国的上党太守冯亭,却另有打算,他拒绝了韩桓惠王要求降秦的命令,转而率上党十七县的民众,归附了赵国。

冯亭派使者出使赵国,提出献上党郡给赵国,赵孝成王曾征求大臣意见,大臣们意见不一。平阳君赵豹认为,接受上党,必将嫁祸于赵国,招惹秦军攻赵;但平原君赵胜却认为,应该接受冯亭的归附。最终,赵王听从了平原君赵胜的主张,发兵上党,将上党收为赵地,并封冯亭为华阳君。由此引发了秦国的严重不满,秦军开始准备攻赵,秦、赵长平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公元前260年,秦为夺回上党地区,急令公孙起等人率军进攻上党,上党民众投奔赵军所驻守之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秦军遂向长平发动进攻。赵国派老将军廉颇驻守长平。面对秦军咄咄逼人的态势,廉颇采用了坚壁固守的策略,任凭秦军挑战,拒不出战,想用以逸待劳的办法拖垮秦军。秦、赵两军在长平相持日久,不分胜负。

赵孝成王急于求成,数次派人催促廉颇进军,廉颇均置之不理。秦相范雎为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采用反间之计,派间谍秘密潜入赵都,四处散布谣言,破坏赵王对廉颇的信任。赵王果然中计,就决定派赵奢之子赵括取代廉颇为将,守卫长平。赵括虽为名将之后,但只知道夸夸其谈兵法计策,而没有什么实际作战的经验。他到达前线后,即令军队盲目出击。而此时,秦国却悄悄调来名将白起,白起利用赵括的弱点,引诱赵括出击,乘机包围赵军,并派人切断赵军粮道,将赵军分割包围。赵括被困四十余日,被迫率众突围,结果被秦军射杀。四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军。白起受降后,为削弱赵国军力,除了将老弱者二百四十人放归之外,将其余赵军降卒全部坑杀。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长平之战的遗址发现了大量被秦军杀害的赵国军卒的遗骨,场面极其惨烈。

长平之战,赵军前后损失达四十五万之众,几乎全是青壮男丁、有生力量,赵国国力因此大受影响。公元前259年,秦军乘胜进击赵国都城邯郸。

因为长平之战的惨败,赵人奋发图强,同仇敌忾,坚决抗击强秦。史称:“赵人之死者不得收,伤者不得疗,涕泣相哀,戮力同忧,耕田疾作,以生其财。”同时“主折节(君主放下架子)以下其臣,臣推体(官员推心置腹)以下死士,至于平原君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人一心,上下同力”(《战国策》)。

在赵人顽强抵抗下,秦军久攻邯郸不下,继续增兵也无效果,战争相持不下。公元前257年,赵国平原君决定联合他国合纵,寻求救援。于是,率食客二十人冲出秦军包围,前往楚国,请求楚赵合纵,最终在门客毛遂的帮助下,说动楚王歃血结盟,同意出兵救赵。

平原君夫人,是魏国信陵君公子无忌的姐姐,她和平原君多次写信给魏王和信陵君,请求魏国发兵救赵。魏安釐王派将军晋鄙率军十万救赵,但又惧怕秦的威胁,因而首鼠两端,中途不前。信陵君救赵心切,设法窃取了魏国调动军队的虎符,假传魏王之令,率精兵八万进击秦军。邯郸城内的赵军乘机从内杀出,双方里应外合,终于击破了秦军的包围。此时,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也派军救赵,秦军被迫退走。

追击秦军的过程中,魏国趁机攻取秦的汾城,收复了部分河东失地。韩国也参与了合纵攻秦。韩、魏、楚联军,迫使秦军退兵,顺势将范雎的封地应邑也收复了。这一战役,使得秦灭亡赵国的计谋不能立马实现,赵国由此转危为安,也使得魏、楚等国暂时解除了秦的威胁。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bjzm/2448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